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土木工程力学作业04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B )A. 铰结点数B. 刚结点数C. 多余约束数D. 不确定3.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D. 与杆件数有关4.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5.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6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C)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7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8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C )A. 2B. 3C. 4D. 59.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B )A. 2B. 3C. 4D. 510.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线位移(独立)的个数是(B )A. 0B. 1C. 2D. 3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A. 8B. 10C. 11D. 121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B)A. 1B. 2C. 3D. 4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D )A. 11B. 5C. 9D. 81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C)A. 3B. 8C. 15D. 131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7.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D)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仅AB、BE杆产生弯矩18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19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 C )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2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D)A. B. C. D.21.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解读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1.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 )A. B.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 D )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 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 仅AB、BE杆产生弯矩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 B )A. 8B. 10C. 11D. 124. 下图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为(B )A. 2B. 3C. 4D. 6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D )A. 11B. 5C. 9D. 86. 欲使图示节点A的转角=0,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C )A. -5B. 5C.D.7. 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 C )A. B. C. D.8. 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 )A.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 多余未知力D. 未知反力9.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A )。

A. 分配系数小于1B. 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和B同时满足1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D )A. B. C. D.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13.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 C )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5.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A. 2B. 4C. 6D. 816. 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A )A. 1B. 0C. 1/2D. -117. 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C )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18. 分配弯矩是( B )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C. 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D. 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19.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20.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1.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D. 与杆件数有关22.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C )A. 2B. 3C. 4D. 523.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 D )A. 分配弯矩B. 传递系数C. 分配系数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24. 图示刚架M AD为( A )A. 1kN·mB. 2 kN·mC. 3 kN·mD. 025.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2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C )A. 3B. 8C. 15D. 1327. 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A )A. —10kN·mB. 46 kN·mC. 18 kN·mD. —28 kN·m28.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9.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 B )A. 1B. 2C. 3D. 430.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 )A.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 传递弯矩之和C.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二、判断题1.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作业04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B )A. 铰结点数B. 刚结点数C. 多余约束数D. 不确定3.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D. 与杆件数有关4.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5.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6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C)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7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8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C )A. 2B. 3C. 4D. 59.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B )A. 2B. 3C. 4D. 510.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线位移(独立)的个数是(B )A. 0B. 1C. 2D. 3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A. 8B. 10C. 11D. 121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B)A. 1B. 2C. 3D. 4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D )A. 11B. 5C. 9D. 81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C)A. 3B. 8C. 15D. 131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7.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D)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仅AB、BE杆产生弯矩18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19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 C )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2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D)A. B. C. D.21.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作业04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30 分。

)1.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A.平衡方程B.位移条件C.物理关系D.位移互等定理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B )A.皎结点数B.刚结点数C.多余约束数D.不确定3.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A )A.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与结点数有关D.与杆件数有关4.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A.多余未知力B.杆端内力C.杆端弯矩D.结点位移5.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A.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使梁的下侧受拉6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处代表% ='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C )A. B. 七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7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耳「,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 )A. B. ¥C.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8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C )A. 2B. 3C. 4D. 59.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A. 2B. 3C. 4D. 510.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线位移(独立)的个数是(A. 0B. 1C. 2D. 3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A. 8B. 10C. 11D. 121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A. 1B. 2C. 3D. 4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A. 11B. 5C. 9 ■D. 8 £1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1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应•脚B. -2C. 1热』D. —26汞虬粗17.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 D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各杆都产生弯矩C仅AB杆产生弯矩D仅AB、BE杆产生弯矩18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M BA=( A)A.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 )、(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2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D )Pl4 D. PlA.切就刁£B.脱朋='C.阿朋="D. 3£《仙曷<由21.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蒐1?为( D )。

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带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带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A 可变体系B 瞬变体系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C)A产生很小的内力 B不产生内力C产生很大的内力 D不存在静力解答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 D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C 多余约束数等于3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D)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 几何不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7.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A)A 折线B 圆弧C 双曲线D 抛物线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2-7图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解:由二元体分析法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解:显然,体系是具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解:由三刚片规则,可知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四、绘制下图所示各结构的弯矩图。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作弯矩图如下:2.解: 作弯矩图如下:3.D M解: 作弯矩图如下:五、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杆件的内力。

解:求支座反力 由AM=0∑B P P F 4a F 2a F 3a 0--= PB 5F F ()4=↑ 由yF=0∑A P P P 5F F F F 04+--= P A 3FF ()4=↑用Ⅰ-Ⅰ截面将桁架截开,保留右边部分,受力如图: 由yF=0∑N1P P 5F sin 45F F4︒+-=N1P F F 4=-(压) 由CM=0∑M 图(kN •m )F F F P F 4ⅠP N3N15F a F a F cos 45a 04--︒= N3P 3F F 2=(拉)取结点C 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 显然:N2P F F =-(压)作业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 结点线位移D 多余未知力2.力法方程中的系数ij δ代表基本体系在1=j X 作用下产生的(C )A i XB j XC i X 方向的位移D j X 方向的位移 3.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A ij δ恒大于零B ii δ恒大于零C ji δ恒大于零D iP ∆恒大于零4.下列哪一条不是图乘法求位移的适用条件?( D ) A 直杆 B EI 为常数C P M 、M 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形D P M 、M 都必须是直线形 5.下图所示同一结构在两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D ) A A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 B C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 C C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 D BC 杆变形相同F F N4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与刚度无关。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参考答案形考一形考一分)一、选择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3、4、5、6、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分)7、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 8、正确答案是: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2 9、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3 10、正确答案是:瞬变体系4 11、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5 12、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6 13、正确答案是:瞬变体系7 14、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8 15、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9 16、正确答案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10 17、正确的答案是“错”。

1 18、正确的答案是“错”。

2 19、正确的答案是“错”。

3 20、正确的答案是“错”。

4 21、正确的答案是“错”。

5 22、正确的答案是“错”。

6 23、正确的答案是“对”。

7 24、正确的答案是“对”。

8 25、正确的答案是“错”。

9 26、正确的答案是“对”。

10 形考二形考二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正确答案是:2、正确答案是:BD两截面间的相对转动两截面间的相对转动3、4、5、6、正确答案是:AB部分部分7、8、正确答案是:轴向变形、正确答案是:轴向变形9、正确答案是:荷载、正确答案是:荷载10、正确答案是:发生变形和位移、正确答案是:发生变形和位移分)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正确的答案是“对”。

13、正确的答案是“错”。

14、正确的答案是“错”。

15、正确的答案是“对”。

16、正确的答案是“对”。

17、正确的答案是“对”。

18、正确的答案是“错”。

19、正确的答案是“错”。

20、正确的答案是“错”。

分)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正确答案是:22、正确答案是:23、24、形考三形考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正确答案是:多余约束的数目2、3、4、正确答案是:几何不变体系5、正确答案是:组合结构6、正确答案是:6 7、正确答案是:28、9、正确答案是:轴力10、正确答案是:转角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正确的答案是“错”。

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4

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4

土木工程力学(本科)作业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A 4.B 5.C二、判断题1.× 2.× 3.× 4.× 5.×三、画图示伸臂梁M K ,F RA 的影响线。

(10分)解: 用机动法作影响线如下:四、绘制伸臂梁C 截面、D 截面的弯矩影响线和剪力影响线。

(10分)解: 用机动法作影响线如下:ABCKӨ1 M K 影响线 ⊕ 1 A BCӨ1/2F RA 影响线 ⊕ 1 ⊕0.75五、作图示梁F yA 、M C 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计算图示荷载作用下的F yA 、M C 值。

(20分)解:作F yA 、M C 影响线如下:C Ө0.5F QC 影响线⊕0.75Ө 0.25DӨ1.5 M D 影响线⊕D1 F QD 影响线A F yA 影响线 ⊕ 1 Ө 0.25CA M C 影响线 Ө 1C计算F yA 、M C 的值:yA 1F =120.5120.25830.2502⨯⨯⨯⨯⨯=-- C 1M =12183124kN m 2⨯⨯⨯⨯=---六、试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

EI=常数,杆长均为L 。

(10分)解:(1)计算柔度系数11用力法作图示M 图,如图所示。

由M 图应用图乘法,可求得柔度系数11311121L L 2L 1227L δ=L L L ++L L L =2EI 32EI 32322EI 3312EI⨯⨯⨯⨯⨯⨯⨯⨯⨯⨯ (2)体系自振频率为: 33111112EIω===7L m δ7mL m12EI•L m L•m P=1 M 图1LL七、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

忽略杆件自身的质量。

(15分)解:由下图列出体系动力学平衡方程:对A 点取矩,列出体系动力学平衡方程: y 3y 3(m)ky (m )02222l l l -----= 其中:y (m)22l -和3y(m )2-为惯性力,ky -为弹性力。

又: y αl =,y αl =,代入动力学平衡方程,整理后得: 2kαα05m+= 故得: ω=八、求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

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Ll =(D)一、单项选择题1.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 F 皆 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 )C.笫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笫j 个附加釣束中的约束反力2. 图示刚架在节点栗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足( D )A.各杆都不产生弯矩 B.各杆都产生弯矩 C •仅AB 杆产生弯矩 D.仅AB 、BE 杆产生弯矩3. 用位移法求解H9示结构时.基本朱知贷的个数是(B )A. 8B. 10C. 11D. 124. 下图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妹本朱知母数目为(B )A. 2B. 3C.4D.6• ∙∙A. IUB. 5 ZC.9 ZD.8 Z6•欲使BS示节点A6⅛4⅜Λ=0t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 ( C )Pl PlB.5iC. 4D. 4A. -5 I7. 图示连续梁中AB杆B蠕的P矩乂"曲=(C )A. -AfB. ISC.如(-M)D.&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奂足(A )A.杆端P矩B.结点位移C.多余朱知力D.朱知反力9.用力矩分酉己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A )0A.分配系数小于1B.传遜系数小于1C.结点上升外力矩作用D. A和B间时满足10.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蠕发生单位转动. 需在A蠕施加的力矩(D )ApfABHi B MAB=I C. MAB=D 引 UMAB VAj11. BS 示超焙定结构结点用位移的个数足(B )Fr14.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耳P=(B )A.2 ・mB. -2 kN ∙m c. \2花N ・m D . 一262曲•加15.图示结构杆件BC 的B 端转动剛度弟C 为(D ) O A. 2 B.3 C.4 D.512.用位移法计算超舲定结构时.其妹本朱知姑为(D )A.多余朱知力B.杆端力C.杆端驾矩D.结点位移13•下ES 所示三根梁的EI 、杆长相囘.它们的固定端的P 矩之间的关系足(C )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囘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JnlD.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A. IkN ∙ mB. 2 kN ∙ mC. 3 kN ∙ mD. 025. JS 示单跨超焙定梁的固端弯矩 MBA =( A )A. 2B. 4C. 6D. 816. 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A )A. 1B.0C. 1/2D.-117•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逊系数C 与下列什么因索冇关?( C )A. B. C.D.I18.分配弯矩M AB 足(B ) A.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C. A 端4⅜动时产生的B 端驾矩B. A 端转动时产生的 A 端弯矩 D. B 端转动时产生的A 端驾矩 19.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足(A )A.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 20.位移法典Sa 方程实质上是(A )A.平衡方程B.位移条件C.物理关系D.位移互昔定理2L 用位移法解超好定结构其妹本朱如好的数目(A )A.与结构的形式升关B.与多余约束的釵目冇关C.与结点数升关D. 与杆件数升关22. B9示超好定结构结点用位移的个数是(C )A. 2B. 3C.4D.523.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冇关的是( D )A.分配弯矩B.传遜系数C.分配系数D.同时满足以上条件24. B9示刚架MAD 为(A );"D Z J XZZ3Pl 3Pl3PI L 3 Pl iA . 16 B. 16 c. 16 D. 16 26.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釵 El=(C)• • •A. 3 ZB.8 2C. 15iD. 13 L27. 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 的不平衔力矩为(A )A. -IOkN ∙ mB. 46 kN ∙ mC. 18 kN ∙ mD. —28 kN ∙ m2r A .=〔28. 位移法典Si 方程中的系数 & 代表 J在坯本体系上产生的(C ) Δ. Δ.∙A.2B.7 C •第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笫j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9.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热本未知好个数是(B )20.分配系数 表示A 节点作用单位力偶时.AB 杆A 端所分担得的杆端驾矩 C A. I B. 2 C. 3 D.430.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A )二、W ∙rΛ1.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作业04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B )A. 铰结点数B. 刚结点数C. 多余约束数D. 不确定3.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D. 与杆件数有关4.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5.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6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C)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7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8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C )A. 2B. 3C. 4D. 59.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B )A. 2B. 3C. 4D. 510.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线位移(独立)的个数是(B )A. 0B. 1C. 2D. 3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A. 8B. 10C. 11D. 121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B)A. 1B. 2C. 3D. 4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D )A. 11B. 5C. 9D. 81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C)A. 3B. 8C. 15D. 131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7.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D)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仅AB、BE杆产生弯矩18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19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 C )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2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D)A. B. C. D.21.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土木工程力学作业04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 B )A. 铰结点数B. 刚结点数C. 多余约束数D. 不确定3.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 D. 与杆件数有关4.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5.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 D. 使梁的下侧受拉6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C)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7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8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C )A. 2B. 3C. 4D. 59.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B )A. 2B. 3C. 4D. 510.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线位移(独立)的个数是( B )A. 0B. 1C. 2D. 3A. 2B. 3C. 4D. 5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A. 8B. 10C. 11D. 12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B)1 2 34=(11 B. D.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A. B. 15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7.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D)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仅AB、BE杆产生弯矩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2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D)A. B. C. D.21.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之欧阳文创编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之欧阳文创编

一、单项选择题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1.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 )A. B.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 D)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 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 仅AB、BE杆产生弯矩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A. 8B. 10C. 11D. 124. 下图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为(B )A. 2B. 3C. 4D. 6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D )A. 11B. 5C. 9D. 86. 欲使图示节点A的转角=0,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C)A. -5B. 5C.D.7. 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 C)A. B. C. D.8. 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A.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 多余未知力D. 未知反力9.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A)。

A. 分配系数小于1B. 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A和B同时满足1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D)A. B. C. D.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13.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C)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5.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A. 2B. 4C. 6D. 816. 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A )A. 1B. 0C. 1/2D. -117. 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C)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18. 分配弯矩是( B)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C. 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D. 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19.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20.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1.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D. 与杆件数有关22.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C)A. 2B. 3C. 4D. 523.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 D)A. 分配弯矩B. 传递系数C. 分配系数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24. 图示刚架M AD为(A )A. 1kN·mB. 2 kN·mC. 3 kN·mD. 025.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2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C )A. 3B. 8C. 15D. 1327. 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A )A. —10kN·mB. 46 kN·mC. 18 kN·mD. —28 kN·m28.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9.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 B)A. 1B. 2C. 3D. 430.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A.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 传递弯矩之和C.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二、判断题1.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之令狐文艳创作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之令狐文艳创作

一、单项选择题令狐文艳1.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 )A. B.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 D)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 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 仅AB、BE杆产生弯矩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A. 8B. 10C. 11D. 124. 下图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为(B )A. 2B. 3C. 4D. 6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D )A. 11B. 5C. 9D. 86. 欲使图示节点A的转角=0,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C)A. -5B. 5C.D.7. 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 C)A. B. C. D.8. 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A.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 多余未知力D. 未知反力9.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A)。

A. 分配系数小于1B. 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和B同时满足1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D)A. B. C. D.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13.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C)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5.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A. 2B. 4C. 6D. 816. 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A )A. 1B. 0C. 1/2D. -117. 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C)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18. 分配弯矩是( B)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C. 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D. 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19.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20.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1.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D. 与杆件数有关22.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C)A. 2B. 3C. 4D. 523.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 D)A. 分配弯矩B. 传递系数C. 分配系数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24. 图示刚架M AD为(A )A. 1kN·mB. 2 kN·mC. 3 kN·mD. 025.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2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C )A. 3B. 8C. 15D. 1327. 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A )A. —10kN·mB. 46 kN·mC. 18 kN·mD. —28 kN·m28.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9.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 B)A. 1B. 2C. 3D. 430.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A.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 传递弯矩之和C.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二、判断题1.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之欧阳道创编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之欧阳道创编

一、单项选择题时间:2021.03.06 创作:欧阳道1.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 )A. B.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 D)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 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 仅AB、BE杆产生弯矩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A. 8B. 10C. 11D. 124. 下图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为(B )A. 2B. 3C. 4D. 6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D )A. 11B. 5C. 9D. 86. 欲使图示节点A的转角=0,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C)A. -5B. 5C.D.7. 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 C)A. B. C. D.8. 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A.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 多余未知力D. 未知反力9.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A)。

A. 分配系数小于1B. 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和B同时满足1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D)A. B. C. D.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13.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C)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5.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试题库完整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试题库完整

一、单项选择题1.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 C )A. B.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 D )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 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 仅AB、BE杆产生弯矩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 B )A. 8B. 10C. 11D. 124. 下图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B )A. 2B. 3C. 4D. 6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D )A. 11B. 5C. 9D. 86. 欲使图示节点A的转角=0.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 C )A. -5B. 5C.D.7. 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 C )A. B. C. D.8. 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 )A.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 多余未知力D. 未知反力9.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A )。

A. 分配系数小于1B. 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和B同时满足1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D )A. B. C. D.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B )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13.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 C )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5.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A. 2B. 4C. 6D. 816. 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A )A. 1B. 0C. 1/2D. -117. 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C )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18. 分配弯矩是( B )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C. 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D. 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19.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 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20.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1.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 )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D. 与杆件数有关22.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C )A. 2B. 3C. 4D. 523.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 D )A. 分配弯矩B. 传递系数C. 分配系数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24. 图示刚架M AD为( A )A. 1kN·mB. 2 kN·mC. 3 kN·mD. 025.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2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C )A. 3B. 8C. 15D. 1327. 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 A )A. —10kN·mB. 46 kN·mC. 18 kN·mD. —28 kN·m28.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9.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 B )A. 1B. 2C. 3D. 430.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 )A.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 传递弯矩之和C.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二、判断题1.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

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带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形成性考核册带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A 可变体系B 瞬变体系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C)A产生很小的内力 B不产生内力C产生很大的内力 D不存在静力解答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 D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C 多余约束数等于3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D)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 几何不变体系 D几何可变体系7.下图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A)A 折线B 圆弧C 双曲线D 抛物线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题2-7图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解:由二元体分析法原结构是一个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解:显然,体系是具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4.解:由三刚片规则,可知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四、绘制下图所示各结构的弯矩图。

(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作弯矩图如下:2.解: 作弯矩图如下:3.D M解: 作弯矩图如下:五、计算图示桁架中指定杆件的内力。

解:求支座反力 由AM=0∑B P P F 4a F 2a F 3a 0--= PB 5F F ()4=↑ 由yF=0∑A P P P 5F F F F 04+--= P A 3FF ()4=↑用Ⅰ-Ⅰ截面将桁架截开,保留右边部分,受力如图: 由yF=0∑N1P P 5F sin 45F F4︒+-=N1P F 4=-(压) 由CM=0∑M 图(kN •m )F F F P F 4ⅠP N3N15F a F a F cos 45a 04--︒= N3P 3F F 2=(拉)取结点C 为研究对象,作受力图如下: 显然:N2P F F =-(压)作业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A 杆端弯矩B 结点角位移C 结点线位移D 多余未知力2.力法方程中的系数ij δ代表基本体系在1=j X 作用下产生的(C )A i XB j XC i X 方向的位移D j X 方向的位移 3.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A ij δ恒大于零B ii δ恒大于零C ji δ恒大于零D iP ∆恒大于零4.下列哪一条不是图乘法求位移的适用条件?( D ) A 直杆 B EI 为常数C P M 、M 至少有一个为直线形D P M 、M 都必须是直线形 5.下图所示同一结构在两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D ) A A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 B C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 C C 点的水平位移相同 D BC 杆变形相同F F N4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静定结构由于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与刚度无关。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之欧阳引擎创编

土木工程力学形考四题库之欧阳引擎创编

一、单项选择题欧阳引擎(2021.01.01)1. 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 )A. B.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 D)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 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 仅AB、BE杆产生弯矩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A. 8B. 10C. 11D. 124. 下图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为(B )A. 2B. 3C. 4D. 6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D )A. 11B. 5C. 9D. 86. 欲使图示节点A的转角=0,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C)A. -5B. 5C.D.7. 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 C)A. B. C. D.8. 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 A)A.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 多余未知力D. 未知反力9.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A)。

A. 分配系数小于1B. 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和B同时满足1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 D)A. B. C. D.11.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 2B. 3C. 4D. 512. 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13.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C)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5.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A. 2B. 4C. 6D. 816. 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A )A. 1B. 0C. 1/2D. -117. 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C)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18. 分配弯矩是( B)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C. 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D. 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19. 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20. 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1.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 A)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D. 与杆件数有关22.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C)A. 2B. 3C. 4D. 523. 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 D)A. 分配弯矩B. 传递系数C. 分配系数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24. 图示刚架M AD为(A )A. 1kN·mB. 2 kN·mC. 3 kN·mD. 025.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2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 C )A. 3B. 8C. 15D. 1327. 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A )A. —10kN·mB. 46 kN·mC. 18 kN·mD. —28 kN·m28.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9.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 B)A. 1B. 2C. 3D. 430. 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A.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 传递弯矩之和C.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二、判断题1. 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网上形考专业04全部选择题和判断计算

土木工程力学作业04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 10道试题,共 30分。

)1.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A )A.平衡方程B.位移条件C.物理关系D.位移互等定理2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独立的结点角位移数等于(B )A.铰结点数B.刚结点数C.多余约束数D.不确定3.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A)A.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与结点数有关D.与杆件数有关4.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D )A.多余未知力B.杆端内力C.杆端弯矩D.结点位移5.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A.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使梁的下侧受拉6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1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C )A. B. 4 C .第)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第j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7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 C )A. 'B. ■-C.第i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8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C刃十A. 2B. 3C. 4D. 59.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C. 4 10. 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线位移(独立)的个数是(D. 5 B )A. 0B. 1C. 2D. 3D.第j 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图示超静定结构独立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12.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14.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15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A. 2B. 3C. 4D.A. 8B. 10C. 11D. 1213.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 基本未知量个数是(1 站£7 EI SI Ei\* 7?A. B.C. 3D.A. 11B. 5C. D.C. 15D.13 U16.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B )A.2j ■■D. —262片血17. 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A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各杆都产生弯矩C仅AB杆产生弯矩D仅AB、BE杆产生弯矩18 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3PI3PIA.16 B. 16 C.3Pl x16D.3PR1619 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A.C.20.(1)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 B. (1 )、(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王;(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D)欲使图示节点A 的转角= 0,应在节点A 施加的力偶PIPIA. -5B. 5C.D.D. 822.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A )A.杆端弯矩B.结点位移C.多余未知力D.未知反力23. —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 A )A.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传递弯矩之和C.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24.分配弯矩M 的是(B )A.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 端转动时产生的 A 端弯矩C. A 端转动时产生的 B 端弯矩D. B 端转动时产生的A 端弯矩25.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A )A. 1B. 0C. 1/2D. -126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D )A.分配弯矩B.传递系数C.分配系数D.同时满足以上条件27.在力矩分配法中传递系数C 与什么有关(D :A.荷载B.线刚度iC. 近端支承D.远端支承28.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 C 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C )A.荷载B.材料性质C.远端支承D.线刚度I2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1.位移法基本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荷载在基本体系作用下产生的(C )A. B.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图示刚架在节点集中力偶作用下,弯矩图分布是( D )A. 各杆都不产生弯矩B. 各杆都产生弯矩C. 仅AB杆产生弯矩D. 仅AB、BE杆产生弯矩3.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 B )A. 8B. 10C. 11D. 124.下图所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为(B )A. 2B. 3C. 4D. 65.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D )A. 11B. 5C. 9D. 86.欲使图示节点A的转角=0,应在节点A施加的力偶M=(C )A. -5B. 5C.D.7. 图示连续梁中AB杆B端的弯矩=(C )A. B. C. D.8.力矩分配法的直接对象是(A )A. 杆端弯矩B. 结点位移C. 多余未知力D. 未知反力9.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得到一个收敛的结果,是因为(A )。

A. 分配系数小于1B. 传递系数小于1C. 结点上有外力矩作用D. A和B同时满足10. 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端施加的力矩(D )A. B. C. D.11.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B )A. 2B. 3C. 4D. 512.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D )A. 多余未知力B. 杆端内力C. 杆端弯矩D. 结点位移13.下图所示三根梁的EI、杆长相同,它们的固定端的弯矩之间的关系是( C )A.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不同B. (1)、(2)的固定端弯矩相同C. (2)、(3)的固定端弯矩相同D. 三者的固定端弯矩相同14. 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自由项=( B )A. 2B. -2C. 12D. -26215. 图示结构杆件BC的B端转动刚度为( D )。

A. 2B. 4C. 6D. 816.汇交于一刚结点的各杆端弯矩分配系数之和等于( A )A. 1B. 0C. 1/2D. -117.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C )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18.分配弯矩是( B )A. 跨中荷载产生的固端弯矩B. A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C. A端转动时产生的B端弯矩D. B端转动时产生的A端弯矩19.在位移法计算中规定正的杆端弯矩是(A )A. 绕杆端顺时针转动B. 绕结点顺时针转动C. 绕杆端逆时针转动D. 使梁的下侧受拉20.位移法典型方程实质上是( A )A. 平衡方程B. 位移条件C. 物理关系D. 位移互等定理21.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其基本未知量的数目(A )A. 与结构的形式有关B. 与多余约束的数目有关C. 与结点数有关D. 与杆件数有关22.图示超静定结构结点角位移的个数是( C )A. 2B. 3C. 4D. 523.与杆件的传递弯矩有关的是( D )A. 分配弯矩B. 传递系数C. 分配系数D. 同时满足以上条件24.图示刚架M AD为( A )A. 1kN·mB. 2 kN·mC. 3 kN·mD. 025.图示单跨超静定梁的固端弯矩=( A )A. B. C. D.26.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C )A. 3B. 8C. 15D. 1327.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A )A. —10kN·mB. 46 kN·mC. 18 kN·mD. —28 kN·m28.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系数代表在基本体系上产生的( C )A. B. C. 第i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 D. 第j个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反力29. 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个数是( B )A. 1B. 2C. 3D. 430.一般情况下结点的不平衡力矩总等于(A )A. 汇交于该结点的固定端弯矩之和B. 传递弯矩之和C. 结点集中力偶荷载D. 附加约束中的约束力矩二、判断题1.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主系数恒为正值,副系数恒为负值。

( A )2.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超静定结构。

( B )3.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超静定次数有感,位移法不能计算静定结构。

( A )4.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附加刚臂上的反力矩是利用结点平衡求得的。

( B )5.如果位移法基本体系的附加约束中的反力(矩)等于零,则基本体系就与原结构受力一致,但变形不一致。

( A )6.在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中,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以加速收敛速度。

( B )7.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汇交于每一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总和为1,则表明分配系数的计算无错误。

( A )8.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所有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 A )9.当AB 杆件刚度系数时,杆件的B 端为定向支座。

( A )10.在力矩分配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0。

( A )11.位移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平衡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超静定结构。

( A )12.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结构,采用各杆的相对刚度进行计算,所得到的节点位移不是结构的真正位移,求出的内力是正确的。

(B ) 13.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1。

( A )14. 在下图所示的连续梁中,节点B 的不平衡力矩等于,,其中M =-30。

( A )15.位移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是外因作用下附加约束上的反力。

( B ) 16.位移法可用来计算超静定结构也可用来计算静定结构。

(B ) 17.位移法的基本体系是一组单跨超静定梁。

(B )18.用力矩分配法计算结构时,结点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与该杆端的转动刚度成正比。

( B ) 19.力矩分配法适用于所有超静定结构的计算。

( A )20.分配系数表示A 节点作用单位力偶时,AB 杆A 端所分担得的杆端弯矩。

( B )21.在力矩分配法中,规定杆端力矩绕杆端顺时针为正,外力偶绕节点顺时针为正。

( B ) 22.能用位移法计算的结构就一定能用力矩分配法计算。

( A ) 23.位移法的基本结构不是唯一的。

( A ) 24.在力矩分配法中,结点各杆端分配系数之和恒等于1。

( B )三、计算题1.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项及自由项。

EI =常数。

(10分)(1)A;(2)B;(3)C;(4)B;(5)C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 的角位移1∆。

(2)基本体系在B 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 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

(3)位移法方程01111=+∆P F k(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令6EI i=,作1M 图如( A )所示。

(2分)A .B .C .D . 取结点B 为研究对象,由0=∑B M ,得=11k ( B )(2分) A . -7i B .11i C . 5i D .-11i 作P M 图如( C )所示。

(2分) A . B . C . D . 由0=∑B M ,得=P F 1( B )(2分) A .m kN ⋅21 B .m kN ⋅-21 C .m kN ⋅-6 D .m kN ⋅-9 ⑸解方程组,求出=∆1( C )(2分) A .i 1121-B .i 56C .i 1121D .i 119E .i 116F . i792.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项和自由项。

(10分) (1)A;(2)C;(3)B;(4)B 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 的角位移1∆。

(2)基本体系在B 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 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

(3)位移法方程01111=+∆P F k(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令lEI i=,作1M 图如( A )所示。

(3分)A .B .C .D . 取结点B 为研究对象,由0=∑B M ,得=11k ( C )(2分) A .4i B .8i C .12i D .-12i 作P M 图如( B )所示。

(3分)A .8Pl 8PlB .PC .163Pl P163Pl D .P163Pl由0=∑B M ,得=P F 1( B )(2分) A .4Pl B . 8PlC .83PlD .163Pl3.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连续梁,列出位移法方程,求出系数项和自由项。

EI =常数。

(10分) (1)A;(2)C;(3)B;(4)B 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角位移1∆。

(2)基本体系在刚结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结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

(3)位移法方程01111=+∆P F k(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 令lEI i=,作1M 图如( A )所示。

(3分)A .B .C .D . 取结点B 为研究对象,由0=∑B M ,得=11k ( C )(2分) A .7i B .5i C .11i D .-7i 作P M 图如( B )所示。

(3分)A .B .C .D .由0=∑B M ,得=P F 1( B )(2分) A .0 B . 83Pl-C .83Pl D .43Pl4.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

各杆EI =常数。

(10分)(1)C;(2)B;(3)D;(4)D;(5)A;(6)A 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为B 、C 两个刚结点的角位移。

(2)基本结构在刚结点B 、C 施加附加刚臂,约束节点的转动,得到基本结构。

(3)位移法方程 ⎭⎬⎫=+∆+∆=+∆+∆00P 2222121P 1212111F k k F k k(4)计算系数令4EI i =,作1M 图如( 空1 )所示。

(2分)A .B .Δ=14C .Δ=14 D .2取结点B 为研究对象,得=11k ( 空2 )(2分) A .4i B .8i C .12i D .0 作2M 图如( 空3 )所示。

(2分)ABiCD取结点C 为研究对象,得=22k ( 空4 )(2分) A .4i B .8i C .9i D .12i=12k ( 空5 )(1分) A .2i B .4i C .8i D .0 =21k ( 空6 )(1分)A .2iB .4iC .8iD .05. 用位移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项及自由项。

EI =常数。

(10分) (1)B;(2)D;(3)A;(4)C;(5)E 解:(1)基本未知量这个刚架基本未知量只有一个结点B 的角位移1∆。

(2)基本体系在B 点施加附加刚臂,约束B 点的转动,得到基本体系。

(3)位移法方程01111=+∆P F k(4)计算系数和自由项令6EI i =,作1M 图如( 空1 )所示。

(2分)A .B .C .D . 取结点B 为研究对象,由0=∑B M ,得=11k ( 空2 )(2分) A . -7i B .-11i C . 5i D .11i 作P M 图如( 空3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