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22

合集下载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篇一: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伦理学呵文化学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7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首次从语用的角度来研究礼貌现象,提出了与合作原则相互补益的礼貌理论,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释语义和语力之间的关系,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

但是他无法解释清楚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

对此Leech认为,出于对礼貌的考虑,人们才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因此他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六条准则:1.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2. 宽宏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赞扬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6.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原则无疑是对语用研究的一种贡献,但对于礼貌的得体性没有予以充分考虑,其礼貌准则的“最大”“最小”“尽量”等提法显得比较极端。

于是有了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theory)。

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1987:61)。

面子有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 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对自身公开形象得到赞许的需求。

他们又认为,人们言谈中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些所谓的“威胁面子的行为”。

也就是说,他们的话语总会不同程度地使对方或自己一方的积极和消极面子受损。

因此,在交际中,人们就会采取相应的正面礼貌策略,负面礼貌策略和间接礼貌策略来保全对方和自己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也认为“面子”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环境下他又应该受到该文化规则的制约。

礼貌原则六条准则

礼貌原则六条准则

礼貌原则六条准则礼貌原则可是人际交往中超级重要的东西呢,它有六条准则哦,让我来给你好好唠唠。

一、得体准则这就像是我们人际交往的小指南。

得体准则就是说,我们说话做事要恰当合适。

比如说,你去朋友家做客,不能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乱翻东西。

要是朋友家有什么规矩,像进门要换鞋之类的,我们就得遵守。

这就叫得体。

你想啊,如果大家都不顾及这些,那世界不就乱套啦?我们得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在不同的场合做合适的事儿,说合适的话。

就像在图书馆就得小声说话,在派对上就可以适当活跃一点。

这就是得体准则在生活中的体现啦。

二、慷慨准则慷慨准则可有意思了。

它的意思是我们要尽量多为别人着想,少考虑自己的利益。

就好比你有一块超级美味的小蛋糕,你身边的朋友都眼巴巴地看着。

这时候,你要是按照慷慨准则来做,就会主动和朋友分享这块小蛋糕。

而不是自己偷偷藏起来,只想着自己吃。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这么做。

比如在小组作业里,你要是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资源,不要藏着掖着,大方地分享出来。

这样不仅能让小组作业完成得更好,还能让你收获朋友们的喜爱呢。

三、赞誉准则这个准则就是要我们多夸奖别人。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对吧?就像你今天穿了一件新衣服,开开心心地出门,要是有人对你说“哇,你今天穿得好漂亮啊,这件衣服特别适合你”,你是不是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赞誉准则的魔力。

但是呢,夸奖也要真诚,不能瞎夸。

要是你朋友唱歌跑调跑得十万八千里,你还说他是歌唱家,那可就有点假啦。

真诚的赞美就像阳光一样,能让别人的心情变得特别好。

四、谦逊准则谦逊准则就是让我们不要太自夸啦。

你看啊,有些人总是到处吹嘘自己有多厉害,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得最好。

这样的人往往不太招人喜欢。

相反,那些谦虚的人就很可爱。

比如说,你考试考了满分,别人问你怎么考这么好的。

你要是按照谦逊准则来回答,就会说“哎呀,我就是运气好啦,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呢”。

这样既不会显得你骄傲,又能让别人觉得你很有礼貌。

五、一致准则这个准则是说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尽量保持观点一致。

商务谈判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商务谈判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商务谈判中礼貌原则的运用
在商务谈判中,礼貌原则的运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并为双方达成协议创造一个积极的氛围。

以下是在商务谈判中应用礼貌原则的几个关键方面:
1. 尊重对方: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对方,注重倾听并给予对方足够的发言机会,展现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2. 注意语言和行为:使用礼貌、文明的语言和行为进行交流,遵循适当的社交礼仪,如问候、道歉和感谢。

3. 注意沟通方式:使用恰当的沟通方式,确保信息准确传达。

避免过分直接或激烈的表达方式,而选择更温和、合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商务谈判中,寻求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是重要的。

通过友好、合作的态度来促进关系的发展。

5. 理解文化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对方文化的礼仪、价值观和商业习惯,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避免误解或冲突。

6. 解决冲突和分歧:当出现分歧或冲突时,保持冷静、客观,寻求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通过建设性的讨论来找到共识。

综上所述,商务谈判中运用礼貌原则可以促进双方的合作和理解,增加谈判成功的机会。

通过尊重、注意沟通方式、建立良好关系和解决冲突,可以为商务谈判的成功达成提供良好的基础。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

语用的礼貌原则人们用言语交际,其实就是传递信息来影响受话人,实现双方的互动,以达到自己言语的目的。

在交际过程中,除了合作原则以外,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在言语行为中渗透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是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社会礼貌规范。

礼貌原则也是对合作原则的完善和补充。

这些社会礼貌规范就是礼貌原则的内容。

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1、得体准则得体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尽量符合共同的习惯和心理,不要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例1:在饭店里吃饭。

服务员:——溜肝尖来啦!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是健康的猪肝。

如果这猪得了肝炎或肝硬化,颜色就不这样了。

例2:服务员:——口条来了!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就是猪舌头。

你看,这上边的点点,就是乳突,专门分泌唾液的。

唾液你们知道吗?就是哈啦子。

上面两个例子的说法都很不得体。

2、慷慨准则慷慨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利己的信息,尽量让对方从掩护行为和话语信息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例1:奥地利电影《希西公主》中,希西公主的公爹——老国王处处跟别人“打岔”,一问三不知。

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太棒啦!”。

大家都以为他耳朵不灵。

实际上他是:“听喜欢的话就不聋,听讨厌的话就聋。

”能够做到听了讨厌的话像是没听见一样,这的确是极端的“慷慨大方”。

试想,和这样的人交流,一般不会有什么尴尬和不快。

3、赞誉准则赞誉准则指在言语交际行为中要尽量避免贬低对方、而应当多赞誉对方。

否则,就会导致交流失败。

例1:有次某影视摄制组到一所大学与高校学生交流、座谈。

剧组人员没有按时到会,千余名大学生等了一个多小时。

会议即将结束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责问:——你们是否觉得我们的时间不值钱?某演员回答道:——我觉得这位同学有点像《有话好好说》里的张秋生,把小事夸大了。

又说:——我还觉得你像记者,记者就是这样,喜欢猜测,猜测别人心里想什么。

最新礼貌原则

最新礼貌原则

语用的礼貌原则人们用言语交际,其实就是传递信息来影响受话人,实现双方的互动,以达到自己言语的目的。

在交际过程中,除了合作原则以外,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在言语行为中渗透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是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社会礼貌规范。

礼貌原则也是对合作原则的完善和补充。

这些社会礼貌规范就是礼貌原则的内容。

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1、得体准则得体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尽量符合共同的习惯和心理,不要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例1:在饭店里吃饭。

服务员:——溜肝尖来啦!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是健康的猪肝。

如果这猪得了肝炎或肝硬化,颜色就不这样了。

例2:服务员:——口条来了!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就是猪舌头。

你看,这上边的点点,就是乳突,专门分泌唾液的。

唾液你们知道吗?就是哈啦子。

上面两个例子的说法都很不得体。

2、慷慨准则慷慨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利己的信息,尽量让对方从掩护行为和话语信息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例1:奥地利电影《希西公主》中,希西公主的公爹——老国王处处跟别人“打岔”,一问三不知。

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太棒啦!”。

大家都以为他耳朵不灵。

实际上他是:“听喜欢的话就不聋,听讨厌的话就聋。

”能够做到听了讨厌的话像是没听见一样,这的确是极端的“慷慨大方”。

试想,和这样的人交流,一般不会有什么尴尬和不快。

3、赞誉准则赞誉准则指在言语交际行为中要尽量避免贬低对方、而应当多赞誉对方。

否则,就会导致交流失败。

例1:有次某影视摄制组到一所大学与高校学生交流、座谈。

剧组人员没有按时到会,千余名大学生等了一个多小时。

会议即将结束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责问:——你们是否觉得我们的时间不值钱?某演员回答道:——我觉得这位同学有点像《有话好好说》里的张秋生,把小事夸大了。

又说:——我还觉得你像记者,记者就是这样,喜欢猜测,猜测别人心里想什么。

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原则初探

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原则初探

人际交往中的礼貌原则初探时间:2011-04-22 11:54:43 作者:秩名论文导读:在人际交往中礼貌是制约人们选择语言形式或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之一是制约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

一、得体准则(tactmaxim):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在这三个人的回答中,甲没有从乙1和乙2得到期待的同情,甚至得到了责备,容易让甲产生反感,只有乙3的话语增加了同情,显得更得体、更礼貌。

关键词:人际交往,礼貌原则,得体,分歧,反感在人际交往中礼貌是制约人们选择语言形式或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Leech看来,交际中人们有效地运用语言属于一种修辞现象。

修辞的范围十分广泛,可由交际双方相互遵循的一系列原则与准则构成。

其中之一是制约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总的来说礼貌原则共包括六条准则,每条准则还包括两条次则。

一、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a.尽量让别人少吃亏;b.尽量让别人多受益。

例如,甲:一起喝杯咖啡好吗?乙:请赏光一起喝杯咖啡好吗?在这两句话中乙使听话人得到的益处更多些,因此礼貌程度更高。

反之,如果某一行为对听话人所产生的驱使程度越大,即听话人的选择余地越少,该话语就显得越不礼貌。

例如,Diner: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sehot dogs.Waiter: Well, don’t tell it to me; I’m only a waiter, not a veterinarian.在这则对话里,饭店的服务员几乎没有给顾客留有任何余地,让顾客没有受到任何益处,甚至可以说是威胁面子的行为。

二、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有利于自己的观点。

a.尽量让自己少受益;b.尽量让自己多吃亏。

例如,A: A cup of coffee.B: A cup of coffee, please.C: Could you give me a cup of coffee, please?在这三句话中礼貌的程度是依次渐进的。

社交礼仪:与人交往时的尊重与礼貌原则

社交礼仪:与人交往时的尊重与礼貌原则

社交礼仪:与人交往时的尊重与礼貌原则1. 引言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一定的规则和行为准则以展现出尊重和礼貌。

良好的社交礼仪不仅能够有效沟通和建立关系,还能提升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人交往时需要遵守的尊重与礼貌原则。

2. 尊重他人的空间和隐私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这包括:•养成在面对面对话时保持适当距离的习惯;•不随意触碰对方身体;•尊重他人对于公开或私密事务的选择。

3. 注意言辞和语气使用适当、得体的言辞和语气是与他人交往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使用含蓄、客气且友善的说话方式;•避免过度批评或无意义地挑剔;•注意说话音量和语速的控制,以避免冒犯他人。

4.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与人交往时,要养成尊重他人观点和意见的态度。

以下是一些具体做法:•认真倾听对方讲述自己的想法;•对于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应尽量保持冷静和客观;•避免打断或批评对方的观点。

5. 表达诚挚的感激和赞扬当别人给予帮助或表现出优秀时,我们应该及时表达我们的感激和赞美。

以下是一些建议:•用真诚、直接的方式表示感谢;•对于他人付出的辛勤努力给予积极肯定;•避免敷衍、虚伪或不诚实的称赞。

6. 尊重他人时间和计划我们要明白时间对每个人都非常宝贵,因此在与他人交往中要尊重他们的时间和计划。

以下是一些建议:•准时参加会议、约会或其他活动;•如果不能按时赴约,提前通知对方并道歉;•不要过度占用别人时间,注意控制与别人交谈的时长。

7. 其他注意事项在与人交往中,还有一些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尊重各种文化和宗教信仰;•注意对待不同年龄段的人时要适应相应的礼仪规范;•学会给予他人空间和时间,避免过度干扰。

8. 结语遵守社交礼仪原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通过尊重和礼貌地与他人交往,我们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合作与信任。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领域,良好的社交礼仪都将为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尊重与礼貌原则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

语用学——礼貌原则

语用学——礼貌原则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1:28:2 401:28: 2401:2 8Saturday, December力 ,自胜 者强。 20.12.1 220.12. 1201:2 8:2401: 28:24D ecembe r 12, 2020
国外的研究
E.Goffman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
要想自己不丢面子,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不去伤害 别人的面子。因此,人们在谈话中往往是贬低自 己,抬高对方。
国外的研究
P.Brown和 S.Levinson合写了《语言运用中的 普遍性》
沿用了Goffman的“面子”概念,认为人有两 种面子。因此,礼貌行为也分两种,一种是积极 的(positive politeness),即满足对方面子 上正面的要求(如表扬对方的职业、地位、成就、 相貌、孩子等);一种是消极的(negative politeness),即满足对方面子上的反面需求 (如尽量不去侵犯对方的人身、财产、自由等)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2 日星期 六上午 1时28 分24秒0 1:28:24 20.12.1 2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1时28 分20.12. 1201:2 8December 12, 2020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2日 星期六 1时28 分24秒0 1:28:24 12 December 2020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1时28 分24秒 上午1时 28分01 :28:242 0.12.12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2/

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礼貌与尊重原则

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礼貌与尊重原则

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礼貌与尊重原则语言交际的基本原则,除了合作原则,还有礼貌原则、尊重原则、得体原则、真诚原则。

在前面,我们谈到了由权势和距离形成的三个礼貌体系,那么今天,我们主要从传统的礼貌准则出发来谈一谈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一、礼貌原则中的五个准则1、从“自卑尊人”到“自谦尊人”的准则。

传统的中国式礼貌: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到了现代,卑的成分逐渐被自谦所取代。

因此,在现代交际中,就演变成自谦而尊人的礼貌准则。

这种自谦和尊人,集中体现在自称和他称上,也就是说,称呼自己或者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谦虚。

称呼他人或与他人有关的事物时,要尊重和抬举。

比如,刚一见面,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对话:你贵姓啊?我免贵姓王。

其中一方问贵姓,加一个“贵”字,就是在尊重和抬举对方,使其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另一方回答免贵姓什么什么,把“贵”字免去就是谦虚和辞让。

使双方的关系重新恢复到平等的状态,所以这样的会话双方都很礼貌,也都很舒服。

在其他很多方面涉及自称和他称时,也是一样。

涉及他称时要“尊”要“举”,涉及自称时要“谦”要“让”。

比如涉及到意见,自称呢就是拙见,他称呢就是高见。

涉及到作品自称就是拙著,他称呢就是大作。

涉及到探望,自称就是“拜访、拜见和拜会”,核心在“拜”字上,带着谦和他称则是“光临、赏光和赏脸”,核心在“赏”字上,把对方举得高高在上。

这些自谦和尊人的礼貌方式,是我国古代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准则,在当今社会交际中的遗留和发展。

2、“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称呼准则。

从表面上看,这是我国早就过时的礼制,但是却给现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我国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不像西方那样,父子之间呀,领导和下属之间呀,兄弟和姐妹之间呀都直呼其名。

我们仍然严格遵循上下有义,长幼有等的区别。

比如,父母可以直呼子女的名字,但子女绝不可以随便直呼父母的姓名。

下属对领导也只能用姓+官称的方式,比如王主任,李院长,绝不可以直呼其名,但领导却可以直接称呼下属的名字兄弟姐妹之间也是如此。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篇一:礼貌原则面子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礼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人们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伦理学呵文化学等诸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7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首次从语用的角度来研究礼貌现象,提出了与合作原则相互补益的礼貌理论,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释语义和语力之间的关系,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

但是他无法解释清楚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

对此Leech认为,出于对礼貌的考虑,人们才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因此他提出了礼貌原则,其中包括六条准则:1.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2. 宽宏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3.赞扬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6.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原则无疑是对语用研究的一种贡献,但对于礼貌的得体性没有予以充分考虑,其礼貌准则的“最大”“最小”“尽量”等提法显得比较极端。

于是有了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theory)。

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子(1987:61)。

面子有以下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 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 对自身公开形象得到赞许的需求。

他们又认为,人们言谈中的言语行为都是一些所谓的“威胁面子的行为”。

也就是说,他们的话语总会不同程度地使对方或自己一方的积极和消极面子受损。

因此,在交际中,人们就会采取相应的正面礼貌策略,负面礼貌策略和间接礼貌策略来保全对方和自己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也认为“面子”具有普遍性,但在特定环境下他又应该受到该文化规则的制约。

会话的礼貌原则

会话的礼貌原则

会话的礼貌原则会话的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必须与别人交流、交谈以获取信息,获得知识,达到各种目的.为了取得交际成功,人们必须在与他人交谈中采用一些重要的会话策略.美国哲学家兼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Leech等语言学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会话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语言活动也同样受到这条准绳的约束”.[1]大多数情况,人们说话交际是由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一种语言行为必定是一种社会行为.在交际中我们就必须考虑社会所能接受的各种因素,使用恰当的语言,规避不礼貌的话语,避免在交际中引起不必要的不快与误解.1礼貌原则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只是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人们的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和如何理解的,但却没有说明人们有时为什么又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在交谈中不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有时甚至是语东话西、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后来,Brown,Levinson,Leech等人在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话的礼貌原则.他们认为,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遵循合作原则,同时也要遵循礼貌原则,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也就是说,在交际中,说话人要注意遵循礼貌原则,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也要注意遵循礼貌原则,并且说话人肯定听话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1)A:We’ll all miss Bill and Agatha,won’twe?B:Well,we’ll all miss Bill[2].在(1)中,B只回答了A一半的问题,B的回答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A说这句话的目的是要B对他的话“我们大家都想念Bill和Agatha”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但是B的回答只是部分地肯定了A的话,他只肯定了想念Bill,却故意不提Agatha,他的回答的真正含义是“我们并不想念Agatha”.他在答话中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没有直截了当地说“…but notAgatha”完全是出于礼貌的考虑,他想给A留点面子,也不愿公开得罪Agatha.(2)A:How do you like my playing thesaxophone?B:I don’t have an earfor music,I’mafraid.在(2)中,B的答话遵守了礼貌原则的赞同准则,他对A的演奏不以为然,但为了减少与A的正面冲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用答非所问的方法间接地表达了“我不喜欢”这个含义.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人们必须遵守一些特定的原则,才能达到相互友好交流,这些原则包括交际时要宽宏、谦虚、同情、得体等,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效法Grice划分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礼貌原则的6项准则,其中每条准则都包含两条次准则.1策略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a)使他人受损最小;(b)使他人受惠最大.2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a)使自身受惠最小;(b)使自身受损最大.3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a)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b)尽力夸大对他人的赞扬.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a)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b)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a)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分歧;(b)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a)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b)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2].人们在交际中一般都应遵守以上礼貌原则的各项准则,从以上各项准则和次准则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说话人说话时应尽量多尊重别人,多给别人一些方便,尽可能多让自己吃一点亏,从而使交际双方都感到受尊重,同时又反过来使对方获得对自己的好感.“当然,人们并非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恪守礼貌原则,例如在紧急的情形下,或在意外事件中,在激烈争辩或紧张工作的场合,或在十分亲密友好的朋友间,礼貌原则可能会让位于话语的内容,屈居于次要地位”.[3]例如,一个学生要请他的老师或同学帮忙,可能会用完全不同的话语:(1)Excuse me,Prof.Johnson,but could Itrouble you for a minute?对不起,Johnson教授,我能打扰您一会儿吗?(2)Hey,John,got a minute?嗨,John,有空吗?从上述两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会根据不同的语言行为,采用不同的礼貌用语.学生在请教授帮忙时,言辞。

语用的礼貌原则

语用的礼貌原则

语用的礼貌原则人们用言语交际,其实就是传递信息来影响受话人,实现双方的互动,以达到自己言语的目的。

在交际过程中,除了合作原则以外,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在言语行为中渗透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是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这就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必须遵守社会礼貌规范。

礼貌原则也是对合作原则的完善和补充。

这些社会礼貌规范就是礼貌原则的内容。

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

1、得体准则得体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尽量符合共同的习惯和心理,不要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例1:在饭店里吃饭。

服务员:——溜肝尖来啦!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是健康的猪肝。

如果这猪得了肝炎或肝硬化,颜色就不这样了。

例2:服务员:——口条来了!顾客甲:——我看看,我看看。

嗯,这就是猪舌头。

你看,这上边的点点,就是乳突,专门分泌唾液的。

唾液你们知道吗?就是哈啦子。

上面两个例子的说法都很不得体。

2、慷慨准则慷慨准则指交际双方的言语要减少利己的信息,尽量让对方从掩护行为和话语信息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例1:奥地利电影《希西公主》中,希西公主的公爹——老国王处处跟别人“打岔”,一问三不知。

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说“太棒啦!”。

大家都以为他耳朵不灵。

实际上他是:“听喜欢的话就不聋,听讨厌的话就聋。

”能够做到听了讨厌的话像是没听见一样,这的确是极端的“慷慨大方”。

试想,和这样的人交流,一般不会有什么尴尬和不快。

3、赞誉准则赞誉准则指在言语交际行为中要尽量避免贬低对方、而应当多赞誉对方。

否则,就会导致交流失败。

例1:有次某影视摄制组到一所大学与高校学生交流、座谈。

剧组人员没有按时到会,千余名大学生等了一个多小时。

会议即将结束时,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责问:——你们是否觉得我们的时间不值钱?某演员回答道:——我觉得这位同学有点像《有话好好说》里的张秋生,把小事夸大了。

又说:——我还觉得你像记者,记者就是这样,喜欢猜测,猜测别人心里想什么。

语言交际艺术之礼貌原则

语言交际艺术之礼貌原则

《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 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自卑而尊人是对任何人而言 的,对富贵的人应该如此,对小商小贩也应该如此。 二、中国文化中的礼貌准则 人们常说露脸、赏脸、丢脸、没脸、脸皮厚等。 中国式的礼貌的最大特点就是“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关于面子的有要面子、给面子、面子上过得去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一直很讲究“礼”。 自称姓氏是“敝姓、贱姓”,他称是“尊姓、贵姓”; (过不去)、面子大(小)等,这些说法反映的 一个人如果举止粗俗,满嘴污言秽语,他就要被指 子女自称是“小儿、小女”,他称是“令郎、另爱”; “脸”,主要是指人与人的社会身份地位相匹配 责为不懂礼貌、没有教养。反之,如果一个人文质 现代的礼貌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留着“上下 中国的礼貌行为归纳为如下五个准则: 意见自称是“拙见、愚见”,他称是“高见、尊意”; 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特点。 的一种社会正价值。当个人所作所为符合并加强 彬彬,出言高雅,他就是一位彬彬有礼、有教养的 作品自称是“拙作、拙著”,他称是“大作、杰作、佳 (一)“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 人。 称呼准则要求交际者用适切的称呼语和对方打招 了这种正价值,他就“有了脸”或“真露脸”; 作”;探望自称是“拜访、拜见、拜会”,他称是“赏 教养与文雅是礼貌的另一要素。有教养即精神境 当个人的所作所为与这种正价值相悖,他就“丢 呼。适切与否,需要考虑交际对象、双方关系、 光、赏脸、光临”;单位自称是“敝校、敝厂”,他称 (二)“上下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等”与称呼准则 了脸”、或“没脸”。 交际背景等因素,具体包括: 界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文雅准则就是要选用雅语, 是“贵校、贵厂”等等。 “面子”与“脸”有一定的区别。说某人做了某 多用委婉语。 1. 非亲属、亲属 2.性别 3.年龄 4.气氛 5.场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的观念和价值观冲击并取代了一些 (三)“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 传统的观念与价值观。一般会尊人,但不再贬己,多用 事真丢脸或不要脸,这件事几乎成了丑闻。说某 一些中性称称谓。“贵姓”、“你儿子”、“我儿子”、 (四)“脸”、“面子”与求同准则 人因为要面子逞能,结果把事情弄糟了而下不了 “我校”、“贵校”等等。 台,这并不能算是一件丑闻。 (五)“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 目前,在东南亚中国文化圈里,如香港、新加坡、马来 西亚等地,贬己尊人准则仍然很有约束力。有些中性称 谓如“同志”、(同性恋者)“爱人”(情人和妻子) 例子: 甚至会引起误解。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敬辞如先生、 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 女士、小姐、师傅等逐渐取代中性词“同志”。 甲:鸡蛋我帮你买。

礼貌原则的内涵

礼貌原则的内涵

礼貌原则的内涵
礼貌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一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尊重他人、维护和谐关系的基本原则。

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涵:
1.尊重他人:礼貌原则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权利、感受和尊严。

无论是对待社会地位高低、年纪大小、职业身份等都要平
等对待,不论他人是否与自己有亲近关系,都要保持尊敬之心。

2.谦和有礼:礼貌原则需要我们表现出谦和有礼的态度。


意味着不傲慢自大,不自以为是,不侮辱、羞辱他人。

在言谈
举止上,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避免冷嘲热讽和口头伤人。

3.言行得体:礼貌原则要求我们的言行得体、得当。

在与他
人沟通交流时,要注意语气友善,不要粗鲁无礼,不要大声争
吵或举止粗野。

在公共场合或他人家中,要遵守规章制度,不
要占用他人的私人空间或违反规定。

4.关注他人感受:礼貌原则要求我们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与他人交往时,要尽量考虑对方的需求和利益,不要说或做
伤害他人感情的事情。

在面对不同意见或意见冲突时,要尊重
他人的权利和观点,避免过激的辩论或争论。

5.敬老尊贤:礼貌原则强调我们要敬老尊贤。

尊重长辈和有
经验的人,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也要尊重专业知
识和专长,避免对他人的知识或能力进行贬低或嘲笑。

遵守礼貌原则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同时,它也能够提升个人的形象和修养,让我们更受人喜爱和尊重。

礼貌原则六个准则详细内容

礼貌原则六个准则详细内容

礼貌原则六个准则详细内容我跟你说啊,这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可挺有意思的。

第一个准则就是得体准则。

就好比啊,你去人家做客,不能穿着太邋遢或者太暴露啥的,得根据那个场合穿得得体。

我有次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我就看到有个人穿着大裤衩和拖鞋就去了,那可太不得体了,周围人都用那种异样的眼神看他呢。

这得体啊,还包括说话,得看啥场合说啥话。

你要是在葬礼上说一些特别喜庆的话,那肯定不行啊。

然后就是慷慨准则。

这个就是说,你要尽量少表达自己的利益,多让着别人呗。

就像我们几个朋友出去吃饭,我每次都抢着付钱,虽然有时候我自己也没多少钱,但就觉得大家开心最重要嘛。

我就想着,我少花点钱也没啥,让朋友们觉得我大方,大家关系也能更好。

有次我一个朋友想付钱,我就赶紧拉住他,说:“哎呀,你别跟我抢,这次我来,下次你再请。

”赞誉准则也很重要。

就是要多夸夸别人呗。

你看啊,我有个同事,她今天穿了件新衣服来上班,我就会说:“哎呀,你今天这衣服真好看,显得你特别有气质。

”她一听啊,就特别高兴,一整天心情都超好的。

而且你夸人得夸到点子上,不能瞎夸。

要是你夸一个长得不咋好看的人说他长得像明星,那可就有点假了。

谦虚准则呢,就是要适当地贬低自己啦。

比如说,别人夸我文章写得好,我就会说:“哪有哪有,我就是瞎写的,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呢。

”不能人家一夸你,你就尾巴翘到天上去了,那可不行。

我就见过那种人,别人夸他一句,他就开始不停地说自己多厉害多厉害,大家心里其实都有点反感呢。

还有一致准则。

就是说尽量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如果别人说了个观点,你就算不完全同意,也不要一下子就反驳。

可以先顺着他的话说几句,然后再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次我们讨论一部电影,我朋友说那部电影特别好看,其实我觉得一般般,但我就先说:“嗯,这部电影确实有些地方很精彩。

”然后再慢慢说出我觉得不太好的地方。

最后就是同情准则啦。

这个就是要对别人的遭遇表示同情。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

日常生活的礼貌用语兴湘学院11级汉语言文学班2011962725 王艳该篇报告主要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例子出发,简要的分析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 Leech)在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而礼貌原则可分为六条准则,分别是:得体准则(Tact Maxim)、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例1:一个学生在一次讲座上遇见了一位很有名气的学者,想找他修改下自己的文章,便说道:“李教授,您名誉全国,在学界也是泰斗,知道您向来爱才,希望您为鄙人的拙作提一些宝贵意见。

”就这一句话就把这两个准则(得体准则和慷慨准)都表现了出来,“教授”、“名誉全国”、“泰斗”、“宝贵…”使别人多受益少吃亏,“鄙人”、“拙作”使自己少受益多吃亏。

例2:A:John has just borrowed your car.B:Well, I like that.B说的是反话,说话人要真正表达的意思是:“我讨厌这样不经同意就借走车子”,但他为了避免同礼貌原则的慷慨准则相抵触,不想让别人直接洞察他内心的不满,故意说了违心的话。

例3:A: Could you lend me you car?B: Yes, I guess that would be all right.当A提出想向B借东西时,B爽快的答应了,这样给人的感觉则是非常礼貌和慷慨的,如果当别人是真的需要帮助时,你却推脱的话,让人感觉十分不礼貌和小气。

例4:A:Excuse me, Could you make a room for me.B: Yes, of course.A使用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因为A需要向B寻求帮助,这样的情况下,A有必要在需要将损失他人利益降到最小,B给A提供了帮助,但是A的礼貌也会让B在心理上得到一些补偿。

人际交往的文明礼貌原则

人际交往的文明礼貌原则

人际交往的文明礼貌原则人际交往的文明礼貌原则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赫尔岑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这句话强调了文明礼貌是做人的首要准则。

在用口语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做到说话文明、礼貌待人也是最重要的一条。

然而,话从口出,正所谓言为心声,话语也就有好有坏,我们不妨看看古希腊伊索寓言里的一个故事。

伊索与舌头宴。

古代希腊寓言大师伊索,年轻时在某贵族家当奴仆。

有一次,主人设宴,来者多是哲学家,主人令伊索准备最好的酒肴待客,伊索专门收集了各种动物的舌头,办了个舌头宴。

就餐时,主人大吃一惊,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伊索答道:“你吩咐我为这些尊贵的客人办最好的菜,舌头是引导各种学问的关键,对于这些尊贵的哲学家来说,舌头宴不是最好的菜吗?”客人听罢,个个都赞许地笑了。

主人又吩咐伊索说:“那我明天要再办一次酒席,菜要最坏的。

”次日,开席上菜时,依然是舌头,主人见状,大发雷霆,斥问伊索缘由。

伊索不慌不忙地回答:“难道一切坏事不是从口里出来的吗?舌头不仅是最好的东西,同时也是最坏的东西啊!”主人听见,虽然恼羞成怒,但也无话可驳。

伊索是聪明的,舌头的确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

它起什么作用,就看人怎么用它,怎么谈话了。

中国有句俗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唐山地震中的故事。

唐山大地震发生在“文革”尚未结束的1976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的人际关系极其复杂紧张。

这种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导致许多不幸的后果,其中就有因平时口语交际不当和过份,使得关键时候有些可以得救的人在人为的厄运中命归黄泉。

唐山交通大学对面有个很大的居民院落。

全院有居民33户,共有106口人,地震中遇难者54人,死亡率超过了50%。

院中有一位姓张的人家,男人脾气火暴,经常与人发生争执,一副专横跋扈的样子。

女人更是泼妇气盛,经常恶语伤人。

地震时,这对极为霸道的夫妇和两个儿女都埋压在废墟下,他们拼命向四邻呼救。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

MAXIMS OF POLITENESS
(vi) The Sympathy Maxim 同情准则 (a)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b)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日本友人问:——你以为《源氏物语》是抄袭之作?
中国学者回答:——哪里,我只是认为樱花兼有梅花香。

中国学者在回答中,用樱花和梅花做比喻,突出了礼貌原则,
没有正面回答是否“抄袭”的问题。

这样的答话实际上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和质量准则等。但是,却照顾了对方的面子,又侧面回答了对方
(b) Maximize praise of others. 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MAXIMS OF POLITENESS
(iv) The Modesty Maxim 谦虚准则 (a) Minimize praise of self;
尽量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b) Maximize dispraise of self.
的问题。
Relationship between PP&CP
陈毅外长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 西方记者:中国是用什么武器把美国的 U
-2型飞机击落的? 陈毅:是用竹竿捅下来的。
西方记者的提问涉及到国家机密,但又不 能不回答,陈外长于是巧妙地说“是用竹 竿捅下来的”,既活跃了气氛,又保守了 秘密,显示了高超的外交艺术。
Leech: MAXIMS OF POLITENESS
(i) The Tact maxim (策略准则, 得体准则) (a) Minimize the cos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损最小 (b) maximize the benefi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惠最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礼貌准则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在数千年中形成了具有 中国特色的道德规范和礼貌原则。 我国语言学家顾曰国(1992)认为,汉语言文化有以
下四个方面的特征:尊重、谦逊、态度热情、文雅、

基于这四个特征,在回顾了礼貌这个概念在汉文化中 的历史渊源后, 提出了制约汉语言语行为的五种礼貌
准则:
(v) The Agreement Maxim 赞同准则, 一致准则 (a) Minimize dis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缩小自身同他人之间的分歧 (b) maximize agreement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夸大自身和他人之间的一致
(vi) The Sympathy Maxim 同情准则 (a) Minimize anti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缩小自身对他人的厌恶 (b) Maximize sympathy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尽力夸大自身对他人的同情
6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尽量减少对别人的反感; 尽量增大对 别人的同情。
Leech礼貌原则的六个次准则
1 2 3 4 5 得体准则 tact maxim 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赞誉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谦虚准则 modest maxim 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
不足
1.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礼貌原则所概括的 是因为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交际现 象,而对于其他一些常见的言语中的礼貌 现象却并未完全覆盖。例如对于日常生活 中不文明话语的现象,礼貌原则就未能涉 及。
2.六项次则中“尽量少、尽量多”的表述过于绝对 化。一方面“尽量少、尽量多”并不绝对符合人 们言语交际。例如在交际一方对另一方给予称赞 时,实际交际中往往会出现过于谦虚而否认对方 称赞的情况。这一情况符合尽量多贬低自己的准 则却是语用失误的典型例子。另一方面,六项次 则中尽量少与尽量多同时出现给人以必须同时遵 守的错觉。虽然Leech 也认为礼貌语言的运用同 交际双方所处的利害关系以及双方的社会地位、 疏密关系有关,但他在概括礼貌原则时却未能在 语言表达上有所体现,是原则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iii) The Approbation ( or flattery) maxim 赞扬准则 (a) Minimize dispraise of others; 尽量缩小对他人的贬损 (b) Maximize praise of others. 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扬
(iv) The Modesty Maxim 谦虚准则 (a) Minimize praise of self; 尽量缩小对自身的赞扬 (b) Maximize dispraise of self.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3.缺少对可能涉及的交际时在场的第三方的 足够重视。交际过程中存在有第三方情况, 此时交际时的话语应考虑到对在场的其他 人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如果只一味的尽量 多赞誉别人,而不顾别人之外的第三方, 那么赞誉其中一个人越多,对第三方的副 作用实际越大。礼貌语言作为调节交际各 方的杠杆,不能忽略掉交际中的哪一方, 否则就起不到恰当的调节作用

礼貌原则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解释合作原 则未能解释的某些现象。合作原则认为,语言交 际的进行需要交际双方遵循合作原则下的四项准 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联准则以及方式 准则。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交际双方可以故意违 反准则,说一些不真实的话,说过多的话,说不 相关的话,说隐晦的话等等。合作原则只是说明 了交际者有意违反准则可以获得特殊会话含义, 但却并未解释交际双方为什么要这样说话。
3)雅言准则:

出言高雅, 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 貌,“有教养”。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 然是“先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这一原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 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养。
4)求同准则:

这与“脸”、“面子”有关。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即交际双方尽量 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 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 “尚同” 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
2
指要用适当的称呼语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3
4
文雅准则
求同准则 The balance maxim 德、言、行准则 The generosity & Tact maxim
即要选用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语,少用直言。
即说、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 欲望。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 他人的益处(可谓大德);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 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可谓君子)。
礼貌原则的特点
1.可以看出, 策略次则与慷慨次则是同一问题的两 个方面前者讲的是如何对待他人, 适用于请求或 命令他人做某事的言语行为;后者讲的是如何对 待自己, 适用于答应帮助他人做某事的言语行为。 根据这两条次则, eg. could you lend me your car this weekend?比lend me your car this month要客气得多. 2.赞扬次则与谦虚次则也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前 者规定的是如何看待他人, 后者规定的是如何看 待自己。由于有赞扬次则的约束, 当很容易表扬 对方而却没有表扬时, 就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批评。
利益分配 评价
6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对待他人的态度
Leech 的礼貌原则的贡献:

一是明确指出区分礼貌与不礼貌行为的标准;Leech 提出, 礼貌原则可以和Grice 的合作原则结合起来, 解 释人们的某些交际行为。比如故意违反量准则、质准则 或相关准则, 拐弯抹角, 不直抒其意等。对此, Grice 的合作原则无法解释, 但礼貌原则却能给予完满的回答, 即人们有时为了不伤及他人的面子, 做出对他人不礼貌 的行为, 会以会话含义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 Leech 认为, 礼貌原则拯救了合作原则。
特点

3.同样, 由于谦虚次则的约束, 自我吹虚是社会 所不能接受的(除非是反语或开玩笑), 而自我贬 低是无害的。由于赞同次则的约束, 直截了当地 发表不同看法是不礼貌的, 因此在表示不同意见 往先表示歉意(如I’m sorry to say…), 或先表 示在某种程度上的相同意见(如ye s , in a w a y或表示象征性的同意(如Y e s , you are absolutely right, but… ), 然后再表示不同意。 同情次则可以解为什么“祝贺”和“ 吊唁”是有 礼貌的。虽然这两种行为绝然不同, 但有一点是 共同的, 即二者所表达的都是与听话人共有的感 情.
礼貌原则与面子理论
outline
1.礼貌原则产生的基础 2.礼貌原则的内容(国内与国外) 3.礼貌原则的缺陷 4.关于礼貌原则的评论 5.面子理论
礼貌原则的由来

在礼貌原则提出之前,不少中外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注意到 语言使用中的礼貌现象并对其做出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 E.Goffman 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问题。Goffman 认 为,面子是社会交往中人们有效地为自己赢得的正面的社会 价值,是个体按照社会赞许的标准表现的自我形象。他注意 到“脸面工作”渗透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人的行为受到面子 的约束,人们也期待交际对象对面子给予考虑。“脸面工作” 是相互配合的。交际双方的面子始终掌握在对方手中,如果 要不伤害自己的面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伤害他人面子。因 此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往往贬低自己,抬高对方。在Goffman 面子概念基础之上,P. Brown 和S. Levinson更为具体地阐 述了面子理论。他们认为“所有有理性的社会成员都具有面 子。面子具有相互联系的两方面:消极面子;积极面子。
5)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他人的利益。在言词上尽量夸大 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 代价。这个原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 必有言” 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 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
Gu’s Politeness theory
1 贬己尊人准则 The selfdenigration maxim 称呼准则 The address maxim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要“贬”,要“谦”;指 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要“抬”,要“尊”。
礼貌原则的内容
(i) The Tact maxim (策略准则, 得体准则) (a) Minimize the cos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损最小 (b) maximize the benefit to others; 使他人受惠最大
(ii) The Generosity maxim(宽宏准则,慷慨 准则) (a) Minimize the benefit to self; 使自身受益最小 (b) maximize the cost to self; 使自身受损最大
1)称呼准则:

即用适当的称呼问侯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中人 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是“上下有异, 贵贱有分, 长幼有序”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 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原则。
2)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 要“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物 要“抬”,要“尊”。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 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 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 虚品德。

而将语言学礼貌真正引入并成为持久的语言学学术讨论的 是英国人类学家——Brow&Levinson。在1978 年出版 的《礼貌:语言应用的普遍现象》中,他们在Goffman 的理论基础上第一次“礼貌”、“面子”这些现象进行了 系统的探讨,将“面子”定义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 为自己挣得的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通过与他人的 交际,这种形象可以被损害、保持或增强。他们还提出面 子理论有跨越不同文化的特点,“具有普遍性”。每个交 际参与人都有两种面子: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积极面子 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欣赏和尊重。消极面子是 不希望被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干涉、阻碍, 有自己选择的自由。根据Brown & Levinson 的理论,每 一次谈话说话双方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会面临威胁,因 此几乎所有言语行为都是面子威胁行为,而礼貌的会话功 能就在于保护面子,削弱面子威胁行为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