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元实词与语法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载潘悟云主编《东方语言与文化》,上海东方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

赋元实词与语法化

刘丹青

0. 小引

历时意义的语法化,也可以说虚化,是指意义实在的词汇成员(实词)逐渐演变成主

要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或形态性成分的过程。许多虚词的作用就是赋予某个语言单位以特

定的语义角色即题元。本文借助语法题元理论,主要以汉语为例,参考类型学研究成果,揭示语法化过程的一种常见机制:自身能够赋予题元的实词,特别容易经过重新分析而演

变(语法化)为真正的赋元虚词。

1 直接题元、间接题元与赋元虚词

题元(thematic role / theta role / -role),指句法结构中名词短语相对于动词/谓词的语义

关系,所以又叫语义角色(semantic role)或语义格(semantic case)。题元理论是融合了格语法、配价语法、角色语法等学说的有关成分而发展成的句法语义理论,所以跟“格”(case)、“价”(valence)、“论元”(argument)等概念都有密切关系。题元,或者其同义近义概念,在当代不同派别的语言理论中都有重要位置,成为跨学派的共用概念,只是分类和用语并

不统一。常被提到的题元有施事(agent)、受事(patient)、接受者(与事recipient)、客体(theme)、工具(instrumental)、处所(locative,更广义的可以叫方所,spatial),时间(temporal)、来源(source)、目标(goal)、经验者(experiencer,约相当于汉语文献中的“当事”)、致使者(causer)

或外力(force)、受益者(benifactive)等(参阅徐烈炯1998)。

主语和宾语位置分别默认的题元可以叫直接题元。主语位置的默认题元是施事,及经验者、致使者等施事类题元(agent-like roles),宾语位置的默认题元是受事,及对象(theme)、结果(result)、内容(content)等受事类题元(patient-like roles)。这是主格-宾格型语言的情况,通格-作格型语言的情况略有不同,此略。另有很多题元通常要用专门的、通常是介词性的标记,例如英语中处所、来源和工具分别用前置词in等,from和with表示,日语中处所、来源和工具分别用后置词ni、kara和de等表示。这些题元可以叫间接题元。其中的虚词既是赋予句法格的标记,也是赋予间接题元的标记,可以叫赋元虚词。

直接题元可以有间接表示法,间接题元也有直接表示法,这都属于有条件的特殊(marked)现象,而不是句法所默认的常规现象。施事可以在被动句中用施事标记如汉语“被”、英语by等表示,受事也可以由间接格(oblique)标记表示,比较:

(3)他洗了衣服。~ 他把衣服洗了。

(4)<英语> The seamstress sewed the dress. ~ The seamstress sewed at the dress.

女裁缝缝了衣服。~ 女裁缝把衣服缝了。(参阅Van Valin & LaPolla 1997:124)

其中的介词“把”和at便是间接格的标记。再如,在英语中,施事不出现时工具可以充当主

语(The key opened the door),汉语中受事不出现时可以由工具作宾语(吃大碗),这都是间接题元的直接表示法,而其常规应该是英语的I opened the door with this key和汉语的“我用大碗吃饭”之类。

2. 赋元实词∶共时功能与历时语法化

本文想探讨的是题元标记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有些实词本身能赋予句法位置默认提元以外的题元,而不需要另用赋元虚词。与“吃大碗”之类不同的是,这类实词以赋予特定的间接题元为常规现象。例如,动词“用”后面的宾语,像“外国游客也用了筷子”中的“筷子”,就具有“工具”的题元性质,不需要另外用工具前置词来表明(英语动词use 情况相近);动词“在”后面的宾语,如“我在家”中的“家”,是处所性的,不需要另加处所前置词;方位名词,如“里边请”中的“里边”,本身也有处所性,也可以不加处所前置词就能充当处所性题元。换句话说,不但虚词有赋元作用,某些实词也有赋元作用。我们把具有赋元作用的实词叫做赋元实词。

赋元实词的句法和语义性质都比较独特。赋元实词的研究不但具有共时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历时性的语法化研究也有重要作用。

从共时看,赋元实词的句法行为和语义解释都与一般实词不同。赋元动词在句法和语义上相当于一个普通(即非赋元)动词加一个赋元介词。例如,“用”相当于“以…做事”,“在”相当于“位于”、“存在于”、“座落于”,英语to enter (进入) 相当于to go into,to reach (到达) 相当于to arrive at,to resemble (像) 相当于to look like。由于赋元动词本身隐含了一个赋元介词,所以有些赋元动词还排斥表示同一题元的介词,如我们不能说“以筷子用”或“以用筷子”,英语中不能在with表示工具的情况下说to use with,也不能说to resemble like。有些赋元动词可以与同一题元的介词同现,但用不用介词不影响语义,因为这种介词本身是冗余的(详3节(1)-(5)例)。

从历时看,赋元实词很容易语法化为赋元虚词,是赋元虚词的重要来源。例如“在”本是方所赋元动词,但经过语法化,它可以作赋元前置介词,有时只能分析为介词(详4节)。再如,现代汉语中的工具前置词“用”是由工具动词“用”虚化而来的。再如受益者前置词“为”,在古代汉语中本是受益者赋元动词,可以带受益者宾语,《辞海》释为“助、替”,例为《论语·述而》“夫子为卫君乎”,并可用在双宾语结构中,难以释为“助”,如“公从之,重为之礼,”,即为他献礼。新派上海话和新派苏州话的受益者前置词“帮”也是来自带受益者宾语的“帮”。

从词性看,赋元实词主要有动词和名词(包括代名词)两类,其赋元方式和语法化途径都不同。形容词也有语法化为赋元虚词的,如“火一样红”中的“一样”,但一般不直接来自赋元实词。本文只讨论动词和名词。

先看共时的赋元方式。赋元动词将题元赋与其后的宾语,例如在“用筷子”中“用”将工具题元赋予其后作宾语的名词短语“筷子”。这是一种他向赋元(external role assignment)。赋元名词因自身的语义特点而带上一定的题元意义,是一种自我赋元(role self-assignment),例如处所方位名词在与动词组合时会自动获得处所题元,在“里边在开会”中,“里边”是方位名词,自然成为动词“开会”的处所题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