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地理 热点专题二 南极旅游 学案设计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2)知道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3)了解两极地区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重要性。
4)了解人类对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现状,感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2)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范围和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难点]1)在两极地区如何辨别方向。
2)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分析其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多媒体课件;冰块、透明烧杯。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法、对比法、小组讨论法、展示法、交流法[教学过程]思考:(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北冰洋;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南极洲。
)这就是它们最大的区别,为气候打下铺垫。
过渡到位置:两极地区的位置在哪里?一般位置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示?思考:我们这个同学坐在哪里?一般我们怎么表达。
(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6、现在我们来讨论两极地区的位置特点?(四人一组讨论)师:强调两极地区位置的共同点:<跨纬度最高,经度最广,海陆位置>生:问组学生:(同时参与进来)问题设置:(对比讨论)(1)北冰洋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南极洲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最北、最南、纬度最高)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北冰洋和南极洲的位置特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把不会的内容找出来,确定答案。
学生结合实际,加深对两极地区位置与范围的理解。
(2)北冰洋几乎被哪几个大洲包围?南极洲被哪三大洋环绕?南极洲与哪三大洲隔海相望?(亚洲、欧洲、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南美洲、非洲、大洋洲)(3)北冰洋跨经度多少度?南极洲跨经度多少度?(都是360 度)7、过渡(北极图):为了帮助记忆理解,一起来做练习!找出图中的大洋和大洲。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极地地区是指地球上的北极和南极地区吗?这些地方被冰雪覆盖,气候寒冷,动植物种类稀少,但却拥有奇特的自然环境。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了解这些奇奥而美丽的地方。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 了解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系统;3. 掌握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南极地区位于南极圈内;- 极地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2. 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系统- 极地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适应极端环境;- 北极地区的动物有北极熊、北极狐等,植物有苔藓、地衣等;- 南极地区的动物有企鹅、海豹等,植物有海藻、地衣等。
3.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极地地区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举世气候;- 极地地区的资源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极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需要珍爱。
四、进修方法1. 看视频:观看关于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的视频,了解更多信息;2. 阅读资料: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深入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3. 小组讨论:与同砚讨论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分享观点和想法。
五、进修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探索了极地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系统,认识到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珍爱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六、拓展延伸1. 你知道北极熊是如何适应极地环境的吗?了解北极熊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你知道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吗?探索南极洲的气候和地理特点。
通过本次进修,希望你能更加了解和关注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共同珍爱我们的地球故里。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设计范文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 使学生掌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2.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3.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4.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保护。
难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极地地区的直观认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
2. 讲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地貌、气候等特征。
3. 讲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介绍北极熊、企鹅等典型动物及其生活环境。
4. 分析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讲解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极地地区的气候变化。
5. 讲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介绍国际条约和国家政策,讨论学生如何为保护极地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保护。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北极地区或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极地地区的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极地动物馆、观看极地纪录片等,加深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了解。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2)认识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2)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极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2)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外出旅游考察吗?如果我们一直往南或一直往北走最终分别会到达什么地方?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读“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图”,分析其特点。
(1)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推测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
(2)观察北极地区的植物、动物照片,探究那里的动植物和人类活动是怎样适应寒冷的自然环境的?2、归纳获取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探究“金钥匙”。
3、读“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究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并引导学生分析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环境更恶劣的原因,归纳总结探究结论。
(二)学习任务二: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1、通过图示材料,概括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南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2、探究:你知道北极和南极那个地区更冷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差异?结论:1、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为严寒。
2、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1)海陆热力差异。
海洋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
南极地区大部分为陆地,而北极地区大部分为海洋。
南极地区热量散失快,所以气温更低。
(2)地形地势。
地势高,气温低。
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得多,所以气温更低。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设计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并分析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2)利用资料卡、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3)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2.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2)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1. 导入新课:(1)展示北极熊和企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提问:你们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浏览教材,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小组讨论: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如何开发利用?3. 课堂讲解:(1)讲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环境;(2)讲解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3)讲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
4. 互动环节:(1)小组竞赛:让学生分组回答关于两极地区的问题,赢者奖励;(2)学生代表分享: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两极地区的认识和看法。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极地区的重要性及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精神。
四、作业布置1. 绘制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2. 编写一篇关于两极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短文;3. 调查了解我国在两极地区的科研活动,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设计范文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掌握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能深入了解两极地区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望,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 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 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图片资料: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图片。
2. 地图:世界地图、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图。
3. 教学视频:关于两极地区的纪录片或相关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两个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吗?它们分别位于地球的哪个部位?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分析两极地区的异同,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观看关于两极地区的纪录片或相关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两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 强调保护两极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地图和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初中地理《南极地区》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南极地区》教学设计姓名课题课型时间郑艳华南极地区新授课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南极地图,明确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南极地区位置的特殊性。
2.运用数据、图片、文字资料说出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重点、难点)3.了解南极科考的历程,了解开展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
4.了举例说出南极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1.认识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知道南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图、导学案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播放泼水成冰视频【提出问题】1.泼水成冰需要的条件?2.什么地方在效果最好观看视频,回答问题:1.气温低于-36°C ;要用热水。
2.南极地区动感活泼的“泼水成冰”视频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模块一:精读地图识极地【初识南极】出示“南极地区”图,提出问题:1、指图说出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指图说出南极地区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图识南极】———南极地区的海陆分布1、出示“南极地区”图2、张贴“世界地图”3、卡通企鹅奇奇音频自我介绍4、小导游奇奇带领游南极(1)先在熟悉的世界地图上认读图回答问题通过音频介绍认识奇奇①在“世界地图”上明确南极地区的海陆分布。
② 明确南极为通过读图明确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通过创设情境认识企鹅奇奇增加亲和力利用图图转换的学习方法,识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洲、大洋、海峡。
(2)确定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3)在奇奇带领下在南极地图上认识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洲、大洋、海峡。
【默记地图我最棒】【提出问题】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洲、大洋或海峡的名称【提出要求】【探究问题】分析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可能对南极的气候产生影响?【南极地形】1出示南极洲剖面图2出示七大洲的平均海拔图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探究问题】分析南极地区的地形对南极的气候产生影响?合作探究学生分成六个大组,每组选择一个探究题目,先在小组内根据图片和资料讨论交流,然后每组选派2 名同学到屏幕前展示。
初中地理南极洲教案
初中地理南极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情况。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2.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3. 南极洲的自然资源4. 南极洲的人类活动5. 保护南极洲的生态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
2. 教学难点: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南极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利用地图和板图,引导学生分析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3. 通过对比分析法,让学生理解南极洲的气候特点。
4.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南极洲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
5.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南极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讲述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通过地图和板图,详细介绍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3. 分析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对比南极洲与其他地区的气候数据,引导学生理解南极洲的气候特点。
4. 介绍南极洲的自然资源:讲解南极洲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淡水资源。
5. 讲述南极洲的人类活动:介绍南极洲的科研基地、捕鲸业和旅游业。
6. 讨论保护南极洲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措施。
7. 总结:强调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意义,呼吁学生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六、课后作业1. 绘制南极洲地理位置和地形的思维导图。
2. 撰写一篇关于南极洲气候特点的小论文。
3. 设计一组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南极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极地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
《极地地区》导学案主题:极地地区目标:通过进修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常识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一、导入1. 引入话题:你知道极地地区是什么地方吗?它的气候条件是怎样的?有哪些动植物资源?人类在这里是如何生存的?2. 观察图片:展示极地地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极地地区的特点。
二、进修内容1. 地理环境:介绍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海洋环境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基内地理情况。
2. 气候特点:分析极地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极地气候、极昼极夜现象等,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条件对生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动植物资源:介绍极地地区奇特的动植物资源,如北极熊、企鹅、冰藻等,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4. 人类活动:探讨人类在极地地区的活动,包括科学考察、旅游探险、资源开发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干系。
三、进修方法1. 观看视频:播放有关极地地区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方式了解极地地区的景象和气候特点。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极地地区的认识和观点,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极地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深化对极地地区的认识。
四、进修评估1. 小测验:设计与进修内容相关的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极地地区知识的掌握水平。
2. 教室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极地地区的钻研效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作业安置:安置与极地地区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钻研和思考。
五、拓展延伸1.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极地地区的书籍和文章,拓展对极地地区的认识。
2. 钻研课题:鼓励学生选择与极地地区相关的课题进行钻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珍爱极地地区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对极地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地理常识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爱认识。
初中地理南极的教案
初中地理南极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掌握南极地区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南极地区的气候和自然资源。
3. 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保护。
教学难点:1. 南极地区的气候成因。
2. 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南极地区相关地图和图片。
3. 南极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北极地区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南极地区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南极地区吗?谁能描述一下南极地区的特点?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5分钟)1. 展示南极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南极地区的位置和形状。
2. 讲解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寒冷、最干燥的大陆。
3. 介绍南极地区的特点:极端寒冷的气候、大量的冰川和雪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三、南极地区的气候和自然资源(15分钟)1. 讲解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极地大陆的气候,全年寒冷、干燥、风大。
2. 分析南极地区气候成因:地理位置、大陆的特殊构造、极地冰盖的反射作用等。
3. 介绍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煤炭、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
四、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保护(15分钟)1. 讲解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动物种类如企鹅、海豹等。
2. 强调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持全球生态平衡。
3. 介绍南极地区的保护措施:国际条约、科学研究、禁止过度开发等。
五、地图阅读和分析(10分钟)1. 引导学生阅读南极地区的地图,指出南极洲的位置和周边海洋。
2. 让学生分析南极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在地图上的表现。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特点。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湘教版》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吗?是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这两个奇奥而寒冷的地方。
二、目标1. 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动植物资源。
2. 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吗?2. 你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吗?3. 你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有哪些吗?四、进修内容1.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北极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包括北极洲、格陵兰、加拿大、俄罗斯等地。
南极地区则是南极洲及其周围海域。
2.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冰雪覆盖,气温极低,冬季长达数月。
南极地区更为寒冷,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气温常年低于零度。
3.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北极狐等动物,还有海豹、企鹅等水生动物。
南极地区则是企鹅的乐园,还有海豹、海鸟等。
4.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是地球的“空调”,对地球气候起着重要调节作用。
但随着举世气候变暖,两极冰雪融化,会对举世气候和海平面产生重大影响。
五、拓展延伸1. 你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考基地有哪些吗?2. 你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哪些挑战吗?3. 你知道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景观有哪些吗?六、总结提升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动植物资源,也认识到两极对地球环境的重要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地球资源,珍爱环境,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故里。
七、课外拓展1. 通过观看纪录片或阅读书籍,深入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
2. 参与环保活动,关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珍爱工作,为地球环境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进修,置信大家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珍爱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故里。
愿我们共同尽力,让地球更加美丽!。
初中地理南极教案
初中地理南极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2. 培养学生对南极地区的保护意识,认识到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 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1.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 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的意义。
【教学方法】1. 读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南极地区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南极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资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南极地区的特点。
3. 创设情境法:通过讲解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关注南极地区的保护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南极地区吗?请大家谈谈对南极地区的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南极地区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并板书。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气候、地形、动植物等。
2. 讲解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水资源等。
3. 通过讲解南极地区的保护措施,引导学生关注南极地区的保护问题。
四、课堂讨论1. 讨论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成因。
2. 讨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绘制一幅南极地区的地图,标注出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南极地区保护的小论文。
六、教学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南极地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强调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南极地区的保护问题,培养学生保护南极生态环境的意识。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设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环境以及代表性动物;(3)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和分析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2)运用比较法,分析两极地区的异同点;(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两极地区的保护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环境以及代表性动物;(3)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2. 教学难点:(1)两极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2)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北极熊和企鹅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两极地区的兴趣;(2)提问:“你们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特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环境以及代表性动物;(2)介绍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历程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4. 课堂互动:(1)小组讨论:两极地区的异同点;(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案例分析:(1)展示两极地区的保护案例,如北极熊的保护;(2)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3)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极地区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四、课后作业1. 绘制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2. 列举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代表性动物;3. 思考:如何保护两极地区?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极地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极地地区》导学案一、导语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寒冷、最荒凉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奇奥、最美丽的地方之一。
在这片广袤的领域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奇特的地质景观,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极光奇观。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这片奇奥的极地地区,了解其中的奥秘与美丽。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生物资源。
2. 掌握极地地区的地质景观和自然景观。
3. 了解极地地区的特殊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4. 能够描述极地地区的奇特风景和文化传统。
三、进修重点1.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极地地区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
3. 极地地区的地质景观和自然景观。
4.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珍爱措施。
四、进修内容1. 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极地地区位于地球两极附近,包括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主要由北冰洋和周围的陆地组成,而南极地区则是由南极洲和周围的海域组成。
极地地区的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而凉爽。
极地地区的冰川、冰盖和冻土覆盖着大部分土地,形成了奇特的地貌景观。
2. 极地地区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极地地区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资源。
北极地区有北极熊、北极狐、北极兔等动物,南极地区有企鹅、海豹、海象等动物。
极地地区的生态系统脆弱而复杂,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极地地区的地质景观和自然景观极地地区有许多壮丽的地质景观,如冰川、冰山、火山等。
冰川是极地地区最具特色的地质景观之一,冰山则是极地地区最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一。
此外,极地地区还有令人震撼的极光奇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 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珍爱措施极地地区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冰川融化、海洋污染等。
为了珍爱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珍爱措施,如限制石油开采、禁止捕鱼等。
五、进修方法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
《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仁爱版》
《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导学案《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珍爱》导学案第一部分:导入极地是地球上最奇奥和原始的地区之一,极地科学考察平昔是吸引着浩繁科学家和探险家的热点话题。
在极地科学考察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环境珍爱,珍爱极地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深入了解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珍爱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目标1. 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和价值。
2. 掌握极地科学考察的方法和技巧。
3. 认识极地环境的特点和脆弱性。
4. 探讨如何珍爱极地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
第三部分:进修内容1. 极地科学考察的意义和价值- 极地地区是举世气候变化的重要指示器,了解极地的气候变化对预计举世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 极地地区是地球上最为原始和奇奥的地区,通过科学考察可以发现许多未知的生物和地质现象。
- 极地科学考察对于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极地科学考察的方法和技巧-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极地地区进行监测和观测。
- 通过实地考察和采样分析,了解极地地区的气候、地质和生物特点。
- 借助无人机和潜水器等技术手段,深入探索极地地区的未知领域。
3. 极地环境的特点和脆弱性- 极地地区气候寒冷,生态系统脆弱,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 极地地区的冰川、冰盖和海冰是举世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珍爱极地环境对于维护举世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4. 如何珍爱极地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珍爱极地环境的政策和法规。
- 限制污染物排放,减少对极地环境的破坏。
- 倡导勤俭资源,珍爱极地的动植物资源多样性。
第四部分:实践与思考1.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读取相关书籍,了解更多关于极地科学考察和环境珍爱的知识。
2.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名极地科学家,你将如何进行极地科学考察和珍爱极地环境?3. 撰写一篇关于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珍爱的短文,表达你对极地的热爱和珍爱的决心。
第五部分: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我们深入了解了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珍爱的重要性,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巧。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极地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 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 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差异。
4. 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两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
2. 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教学难点:1. 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
2. 读图分析能力与技巧的培养。
教学方法:1. 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两极地区的特点。
2. 使用图导图练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景观图片,总结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3. 运用读图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气温图表和地形图,理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4. 总结归纳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极地地区的特点。
2. 展示极地地区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和气候条件。
2.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总结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极地地区(南极或北极)进行研究和探讨。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所选地区的环境特点。
3. 各组分享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读图分析(10分钟)1. 学生通过观察气温图表,分析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2. 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和周围环境。
五、总结归纳(5分钟)1. 学生总结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和差异。
2. 引导学生思考极地地区环境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强调保护极地地区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让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我国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站的建设情况。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设计范文
初中地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环境。
2. 使学生掌握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人类活动。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科学研究。
4.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对环境的影响。
5. 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人类活动。
2. 难点: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两极地区的特点和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直观展示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实际应用和环境保护。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和人类活动。
4. 案例分析:分析两极地区的实际应用和环境保护措施。
5. 小组讨论:讨论两极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7. 作业布置:让学生绘制两极地区示意图,加深对地理位置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绘制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重点关注学生对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环境特点、自然资源、科学研究、人类活动及环境保护的理解和运用。
3. 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两极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等。
2. 教材:提供相关知识的文本材料。
3. 案例素材:关于两极地区实际应用和环境保护的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二:南极旅游
【热点链接】2019年9月13日,自然资源部网站发布《赴南极长城站开展旅游活动申请指南(试行》,开放赴南极长城站旅游申请。
通知要求,拟赴长城站开展旅游的企业,可在每年9月15日至9月30日期间的工作日,向自然资源部递交申请。
申请通过后,可以按照相关要求安排旅游活动,并对个人开放相关旅游业务。
南极将不再“难以企及”,长城站未来也将为旅游目的地,业内专家认为,国内南极旅游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我国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长城站开放有助于丰富南极相关旅游产品。
【解读】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极旅游就已在国外兴起,1966年阿根廷的兰布拉德公司租用了阿根廷军舰“拉纳塔亚”号,组织了40名游客访问南极。
南极旅游之路的打通,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由于获利丰厚,越来越多的邮轮和旅游公司开始涉足南极旅游。
如今许多邮轮也开始配备应有的船上奢华服务,致力于带领探险者探索包括两极在内的无限海域,其经过特殊设计的船体可轻松在两极冰面航行。
【角度梳理】
1.南极的自然环境特征
南极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南极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
除了严寒之外,南极地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和“风库”。
2.南极的资源与开发
南极资源是指南极里面的所有资源,南极地区诱人的资源很多,首先应当推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煤矿储藏量约为5000亿吨,其次是海洋生物资源。
南极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储藏地区。
位于南极大陆的铁矿蕴藏丰富,含铁品位高,有“南极铁山”之称,可供世界开发利用200年,为世界之最,南极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仅南极大陆,就储存了人类可用淡水的72%。
3.南极科考与环境保护
11月至次年3月,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大于夜并且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有利于考察。
南极曾被认为是地球上环境未受人类活动破坏的大陆,然而,南极如同一片未曾开垦的处女地,面对垂手可得又取之不尽的财富,人们表现得如此贪婪和不顾一切,人类南极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要大大滞后于对南极的开发利用,随着人类南极活动的日趋频繁,南极环境生态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威胁。
【练习】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驶出北极圈。
期间,北冰洋上漂着的大浮冰由于表层积雪融化形成了冰表融池。
下图为北冰洋冰上融池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北冰洋出现冰上融池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B
【解析】夏季,极昼炽烈的阳光照耀在广袤的北冰洋上,海冰和表层积雪迅速消融,洁白的
浮冰上形成了许多冰上融池。
2.据推测北冰洋融池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加,主要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
B.水储量减少
C.降雪率下降
D.全球气候变化
【答案】D
【解析】根据研究表明,近年来,夏季的北冰洋融池占全部海冰面积的40%~80%。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海冰快速融化,融池数量也在同步增加。
进入20世纪以来,两极地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争相考察的热点地区,下图为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回答3~4题。
3.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
A.资源丰富
B.极昼时间长
C.海水温度低
D.无常住人口
【答案】B
【解析】南极和北极资源都比较丰富,A错;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快,远日点慢,所以北极地区的极昼时间比南极要长,B对;北极海洋面积大,比热容大,海水温度更高,C 错;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因纽特人,D错。
4.南极地区气候比北极更加干冷,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海拔③海陆分布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南极地区是七大洲中海拔最高的大洲,海拔高,气温低,且由于以陆地为主,比热容小,降温快,气温低。
故D对。
两地的纬度和大气环流没有差异,A、B、C错。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下图为世界某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半球是()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西半球
D.东半球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为南半球,所以A正确。
6.该半球海陆分布比例约为()
A.5:5
B.3:7
C.8:2
D.9:1
【答案】C
【解析】图示为南半球,海陆分布比例约为8:2,所以C正确。
下图为一轮船从诺母港到摩尔曼斯克港的航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该航线经过的大洲主要是()
A.亚洲与欧洲
B.非洲与大洋洲
C.欧洲与北美洲
D.南美洲与南极洲
【答案】C
【解析】该航线从诺母港到摩尔曼斯克港,经过的大洲主要是欧洲与北美洲。
8.该航线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答案】D
【解析】该航线经过的大洋是北冰洋。
北京时间2019年1月19日10时47分,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在(70°S,94°W)与冰山碰撞,经检修后按最近距离驶向我国最近的南极科考站。
下图为南极地区主要科学考察站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检修后驶向的科考站是()
A.中山站
B.长城站
C.昆仑站
D.泰山站
【答案】B
【解析】雪龙号科考船与冰山碰撞地点位于70°S,94°W,从图中位置可知,离南极长城站最近。
10.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检修后航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答案】A
【解析】从图中可知,长城站位于62°S,58°W,位于碰撞点70°S,94°W的东北方向,因此检修后的科考船向东北方向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