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性善论

合集下载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孟子性善论评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性善论”,即认为人性本善。

本文将对孟子性善论进行评析,探讨其观点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来解读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良的倾向,人天生具备的是一种良善的品质。

他认为,人们天生具备四种良知,即“仁义礼智”,这是人性中的天赋能力。

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能够发扬这种天赋能力,并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就能够实现道德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然而,孟子的性善论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人性本善的观点过于理想化,忽视了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

他们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引导才能得以发展,否则人们容易被贪婪和自私的欲望所驱使。

对于这一争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析。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人性的善良倾向。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具备共情和合作的能力,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天生具备的“仁义礼智”等良知,使得人们有意愿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追求公正和道德。

这种善良的倾向在人类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验证和实践。

其次,孟子的性善论并不否认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

孟子认为,人性中的善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他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人的道德水平,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发扬天赋的善良倾向。

因此,孟子并没有忽视人性中的自私和邪恶倾向,而是强调了培养和发展人性中的善良倾向的重要性。

此外,孟子的性善论对于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普遍关注个人利益,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孟子的性善论提醒我们,人性中存在着善良的倾向,我们应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这种善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并追求公正和道德。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和谐、进步的社会。

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并强调了培养和发展人性中善良倾向的重要性。

尽管这一观点引发了一些争议,但它对于解释人性的善良倾向以及指导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摘要:正确认识人性是我们积极追求生命清明的重要体现,也是自我觉醒,自我觉察的必要前提,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课题。

而弄懂孟子的性善论是正确认识人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性善;性恶;无善无恶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性善论并对人性做了深入的探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领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也需要后天对善的不断扩充,否则人性先天的善也将会被后天的恶所蒙蔽。

正因如此,性善论所蕴含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道德建设以至各个领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是通过我们对人性的探究来重点认识与分析孟子性善论的内容和其作为善之根本的依据,并对其现实意义进行探讨和研究。

1.人性1.1浅谈人性对于人性的讨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性善、性恶,但是用更严谨的方式应该分为性善与性非善,这是侧重善的角度。

如果是侧重恶呢,就分为性恶、性非恶,因为还有无善无恶。

就像按成绩我们可以把人分为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这是不严谨的,那成绩中等的呢?所以严格来说应该分为成绩好的和非成绩好的。

因为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同,所以对于人性观便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但是我们要有怎样的认知能力呢?认知的能力在哪里?我们怎么凭借自己的认知能力去认识一件事物呢?每个人一生要学习两种学问,即知识的学问和道德的学问。

而对于知识的学问是我们从出生那一刻便开始去认知的,但是对于道德的学问的追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际遇。

人有一种追求道德的不断向上的本能,当我们开始认识并探讨道德问题乃至于人性时,便是我们真正意义上对于道德学问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说起人性,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热度很高的话题,各个学派众说纷纭,学者们之间的争辩也是屡见不鲜。

但是对于人性,人心的善恶又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因为“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Mencius)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儒家学说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一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善的本能和天赋的道德感。

他用“慈爱之心”来形容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种本性是天生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孟子还提出了“良知”的概念,认为人们通过良知可以感知到善恶。

在孟子看来,人的善良本性注定了人们会做出善良的行为,而如果社会环境不良,人们的本性也会被扭曲,因此他提出了“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观点,认为应当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恢复天性中的善。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同情心、好奇心、合作心等积极的品质,这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社会学领域,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孟子的观点,即人们在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展现出善良的一面,比如参与志愿活动、捐款救援等行为,这都是“性善”在当代社会的体现。

从教育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情感、人际关系等,而这与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善良本性,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从社会建设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为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为中国礼仪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当今社会,社会文明的程度可以通过人们的言行举止来体现,而孟子的“性善”观点提醒我们,应当以善良的态度和行为来维护社会治安、增进社会和谐。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使这种善良的本性得以发扬光大。

以下是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详细总结。

一、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是因为人性中具备了仁爱、善良、公正、义理等美好的品质。

他对人性的理解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即人性具备了亲和、合作和关爱的倾向。

孟子通过观察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和现象,提炼出了人性善良的思想。

二、善良的本性需要教育和修养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自发地得以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在教育和修养的熏陶下得以显露。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塑造的,而人的心灵和意识则需要通过修养来提升。

孟子提出的修养方法主要包括“道”,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的道德准则来提升自我。

他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刻苦的修养,才能使人的本性得以完善和发扬光大。

三、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孟子所倡导的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他认为,当人们的本性得到发扬时,他们的行为将会追求善良、公正和正义。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恪守道德准则,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贡献。

孟子还提出了“爱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关心和爱护,通过行为和言论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反对君子应该追求个人私利,而应该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整体福祉。

四、善良的本性与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本性去追求善良和正义,那么社会将会变得和谐稳固。

他主张君子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感化他人。

孟子认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己的本性缺乏认识和了解。

他认为,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本性,并且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扬光大,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公正和平等。

五、善良的本性与政治和治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对政治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主张君子应该具备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通过以德治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

性善论的名词解释性善论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和正直的。

这一观点认为,人生来就具有道德感和善良的倾向,他们天生就倾向于行善和帮助他人。

性善论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被众多思想家和哲学家引用和讨论。

性善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本性是良善的,而不是邪恶的。

它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同情心、饶恕心和慈善心,其本质是纯洁的。

性善论认为,人不是出于自私的欲望行动,而是为了维护公平和正义。

人们内心深处,并不追求破坏和恶行,而是追求和平与友善。

性善论尤其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的起源和发展。

它认为,人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并非来自外界的教育或奖惩,而是在个体内部通过自我反省和思考形成的。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到外界的痛苦和苦难,从而体会到同情和怜悯,进而产生为他人着想和帮助他人的欲望。

性善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之所以会出现邪恶行为,是因为外界环境和个体经历的影响。

他们认为,恶行是基于恶劣环境或者个体受到了不良的影响所造成的,并非人本质所具备的特质。

他们相信,通过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积极的教育,人们的善良天性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

性善论还强调了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

它认为,人性的本质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和互相信任。

人们通过共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来建立联系,并形成社会群体。

通过互助和支持,个体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

然而,性善论也面临着一些批评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是,性善论是否能够对所有人适用。

一些批评者认为,人的本性并非完全善良,而是存在复杂性。

他们认为,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邪恶的行为,甚至出于自私的动机去伤害他人。

另外,性善论是否能够解释并理解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邪恶行为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批评者认为,性善论对历史上的暴力和战争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他们认为,人类历史上的邪恶行为无法仅用环境和个体经历来解释,也需要考虑到人的意志和自由选择。

尽管面临这些批评,性善论仍然在当代哲学和心理学领域中具有重要价值。

它提醒人们,善良和道德行为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也是每个人追求幸福的关键。

孟 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

孟 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

孟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是一个贯穿古今、备受关注和争论的哲学命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的性善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并非是一种凭空的臆想,而是建立在他对人性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之上。

他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四心就是人性中善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仁、义、礼、智”之端。

恻隐之心,是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内心自然产生的怜悯和同情。

比如看到一个孩子在路边哭泣,我们会本能地想要去关心、询问,这种本能的反应就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羞恶之心,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羞耻,什么是丑恶,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去做那些违背道德的事情。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时,会感到羞愧,这就是羞恶之心在发挥作用。

恭敬之心,使我们对长辈、对他人保持尊重和礼貌,懂得谦逊和敬畏。

是非之心,则让我们能够分辨善恶、对错,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孟子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普遍心理反应,来论证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说,一个人如果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即将掉进井里,都会本能地产生惊恐和同情,想要去救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想要借此与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为了在乡邻朋友中获得好名声,更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而是出于内心深处那份自然而然的善良和同情。

这种瞬间的、不假思索的反应,正是人性本善的有力证明。

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那么多的恶呢?孟子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人性本身是恶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因素,使得人们原本善良的本性被蒙蔽或扭曲了。

就像一块璞玉,如果长期被尘土覆盖,就会失去它原本的光泽;一颗种子,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就难以茁壮成长。

在社会层面,孟子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如果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良好的教育和道德引导,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性善论”,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一观点在当时是很大胆的,因为孟子的前辈荀子曾经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道德良知和善良的品质。

这是因为人生下来就具备了与生俱来的良善天性,这种良善天性使得人类有能力区分善恶、正邪。

真理、道义和正义的原则以及对人类一切行为的规范全都来源于人的内在本性。

在孟子看来,所有的人都追求善良并努力实践它。

孟子的“性善论”对当代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强调了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具备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潜能。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教育尤为重要,应当注重每个学生的整体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

性善论提醒我们,善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的。

孟子认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从而使他们的善良天性得到发扬。

当代社会需要重视教育,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孟子的性善论提醒我们,人的本性具有善良的品质,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去善良。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努力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善良品质。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一观点意味着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善良的社会。

孟子的性善论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为他人负责。

只有当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这对当代社会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

孟子的“性善论”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提醒我们重视个体发展,注重教育培养和发扬善良的品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繁荣。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一种关于人性本质的思想,认为人是天生就具有善良、正义和道德之心的。

这种思想贯穿着孟子的所有著作,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善良、正直的。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了一种内在的良知和正义感,这种良知使得人天然地倾向于做好事而不是做坏事。

因此,孟子主张人应该追求自我完善,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并将这种善良品质传播给他人,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二、人性可以得到改善和完善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但他也意识到人性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完善的。

他认为,人的性情受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如果人处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就能使其内在的善良品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这样就会使人的性情更加善良、正直,从而为社会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

三、人性的善良需要得到培养和教育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得到培养和教育,否则就会被邪恶所侵蚀,导致人的性情变坏。

因此,孟子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善良品质和正义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使人明辨是非、知晓义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使人的性情更加善良、正直。

四、人性的善良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他认为,只有在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人才能发挥其内在的善良品质,实现自我完善。

因此,孟子主张建设一个公正、和谐、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人们的自我完善和改善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总之,孟子性善论是一种旨在揭示人性本质、倡导人类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观的思想,它强调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意识到了人的性情受到环境、教育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得到培养和改善。

在当今世界崇尚和平、进步、和谐的时代,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对我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性善论的理解

性善论的理解

性善论的理解以《性善论的理解》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性善论是一种流行的伦理思想,最早由罗马哲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comachus of Gerasa)提出并由其学生、罗马哲学家马基雅维利(Marcus Tullius Cicer)发扬光大。

它主张:一切道德规范都应基于施助他人的善心。

根据性善论的观点,人们应该做善事,因为世界上需要更多的善良和爱心,而不是因为他们可能得到回报或避免受到惩罚。

性善论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宽容仁慈的社会,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表达正当的礼貌、宽恕、同情心和慈悲的重要性。

它也有助于增强人类的友谊和尊重,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性善论还认为,一个良好的行为模式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认可和尊重他人的方式,而礼节可以帮助人们表示对彼此的尊重和爱意。

性善论还认为,没有任何替代他人的善行,不管他们是谁,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应该受到尊重。

尽管性善论的原则很简单,但这种思想在今天的世界里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缓解当今世界的紧张和社会矛盾,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有重要的影响。

人们开始认识到,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应该受到尊重,而不是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事。

尽管性善论注重个人行为,但它也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公平正义,改善社会状况,消除贫困。

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性善论可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指导人们遵守礼仪,同情他人,善待贫穷孤独,并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以此消除不公正。

性善论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即牺牲自我而行善,以消除痛苦并服务他人。

通过行善,人们可以加强自我改造,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总之,性善论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它旨在倡导仁慈与善行,消除社会的不平等,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性善论不仅指导着当代社会中的具体行为,而且为今后社会提出了宝贵的指导原则。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

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浅谈性善论德育论文一、性善论中的德育思想孟子认为人性向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实现完美人格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开端”走向“成德”,这其中对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关键。

为此孟子提出一系列德育思想。

首先,从挖掘善心的角度,孟子提出“求其放心”的思想。

孟子说:“仁,人心也。

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人人都有善心,人们却意识不到向内求,找回自己的善心,这是件悲哀的事情。

人们把鸡狗丢了,都懂得找回来,而善心丢失了,却不懂寻找。

这就是说人们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把最珍贵的东西丢失。

在孟子看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不是别的,就是要把丢失的善心找回来,精此仁义就是最大的学问。

其次,从养护善心的角度,孟子提出“存心”和“熟之”的思想。

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人不同于禽兽的差别其实就那么一点(人有善心),普通人把自己的善心丢掉了,而能够保持善心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

孟子又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君子与庶人本是同类,君子之所以高于庶人,只是因为君子善于保持自己的善心。

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心,道德高尚的人保持了自己纯然的善心,所以称为大人,保存不好就是庶人、小人。

在存养的同时,人的善心还需要成熟。

孟子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五谷是种子当中质地最好的,但五谷如果只种不熟,不如次米和稗子。

仁心如果只有端倪,没有达到成熟,同样不能成全大事。

这即是说,善心一定要发育到完满的状态,才可以充分实现其价值。

第三,从扩充善心的角度,孟子提出“扩而充之”的思想。

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这是说要把四端“推广,而充满其本然之量”。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之一。

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性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他认为“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善良和正直,有着向善的倾向。

他认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使得每个人都有能力辨别善恶、感受到对错,并且选择善而避恶。

孟子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特质称之为“良知”,并认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特质。

孟子提出了“性善”这一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2. 天赋善良3. 要善意培养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孟子看来,教育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应该以孟子性善论为指导,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内在的善良,使之不断得以弘扬和升华。

孟子主张要“养正”,即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升人的善良品性,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孟子提出了要善意培养人的善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格的人。

4. 善政治的根本孟子认为,“性善”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也是政治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孟子看来,只有在一个“性善”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文明社会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繁荣。

孟子主张君子治国,要通过善政府理,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归到“性善”的方向。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以“性善”为本,以仁义为政治准则,建立起一种人人都尊重并遵从的政治权威。

孟子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道德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5. 促进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只有让人们自觉发挥出自己内在的善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孟子看来,当人们发挥出自身的良知和善良,保持善良品行,就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在人类社会中,对于人性的本质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论。

其中,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它们对人性的本质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

今天,我将就性善论与性恶论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性善论。

性善论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善良、友善的品质。

性善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是出于本能而追求善良和美好的事物,他们相信人性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理想化表达,它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然而,与性善论相对立的是性恶论。

性恶论认为人性本质是邪恶的,人天生就具有邪恶、自私的品质。

性恶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表现出自私、残忍的一面,他们相信人性的本质是负面的。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悲观,但它也提醒人们警惕自身的负面品质,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在我看来,人性的本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善良和友善的品质,而在另一些环境下,他们也可能会表现出自私和残忍的一面。

这就需要我们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来思考人性的本质。

人性的复杂性源于人类的社会属性和历史环境。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塑造人们的行为和品质。

同时,历史环境也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灾难等特殊情境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极端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天生就是邪恶的,而是受到了特定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划分为善良和邪恶两种极端。

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人性,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为。

只有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稳定地发展。

总而言之,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对人性本质的一种片面解释。

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人性,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为。

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

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

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论述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容和现代意义一、性善论的主要内容(一)人性是善的。

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

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三)人的善性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

孟子又称之为“不忍人之心”.四心即仁义礼智这“四端”。

“恻隐之心,人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讲到:“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因此可得出,他认为四心或仁义礼智“四端"犹如人的身体是人本来就有的。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二、性善论的现代意义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性善论对于社会道德的意义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虽是天之所赋,却易于失去。

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

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达到“人皆为尧舜”的理想境界。

所以有《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学会做人,参与社会,恰如孟子所说的,居于安宅、行于正路,我们一定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因此我得出“性善论"能减轻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压力。

将“性善论”解读为“人性向善”,由于是一个动态评价标准,“向善"是一个过程,所以会减轻当今社会因本着“人性本善”的原则进行道德建设的许多压力,从而加速国民素质比较普遍的提高.(二)“性善论”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性善论”是教育史以来,第一次从理论高度上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现代教育思想从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方面,探究出人“善”之本性, 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性善论的理解

性善论的理解

性善论的理解性善论是一种在哲学和宗教历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思想观念,它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种深刻的观点在古代的雅典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演讲中就出现了。

该理解是现在很多人赞赏和张扬的思想流派,它提倡以爱心对待他人,并以互惠的方式处理社会关系,以此减少冲突和保护人的权利。

一、性善论的历史背景性善论常见于古典哲学史上,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学说中,他认为人们本性善良而追求美好,而权贵只是滋长犯罪和不道德行为的媒介。

它也在基督教传统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意义,它相信人本质上是善良的,即使他们有时会犯错,他们也可以改过自新,重新拾回善良的本性。

二、性善论的基本原则性善论的基本原则是,人的精神本性是善良的,同时也存在着普遍的共性 - 正义感,尊重他人,以及爱心和同情心。

这种思想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而且还可以帮助促进社会和谐,让理性和仁慈并行,鼓励减少社会不平等,避免暴力行为和种族主义。

三、性善论的实践指导性善论要求我们采取行动,培养良好的人格素养,以及维护社会正义。

行为指导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做法,它要求我们以善的心态去对待他人,追求美德,保护多元文化,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以及牢记人生的起伏,懂得抱持怜悯和同情心,并严格遵守法律,以此表达自己和他人的尊严。

四、性善论的社会有益影响性善论可以提高人们对社会状况和其他人的认知,促进对美德和道德的尊重,减少社会冲突,促进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幸福感。

它可以改善内在的道德水准,增强信仰,建立可持续的社会关系,提升社会凝聚力,以及有效地面对和解决社会问题。

性善论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它有助于人们拥有健康的人格,增强道德作为被尊重、平等待遇的权力,帮助人们认识到自私欲望是不可取的,也提醒人们应把自爱变为仁爱。

性善论既催尊重他人,又重视个人责任,既鼓励尊重他人,又强调谦虚谨慎,它将我们褒贬道行和一些传统价值糅合于一起,具有制衡和激励的作用,以及强烈的社会性和情感性。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伦理哲学的重要观点之一,提出了“性善”的理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通过努力修养和完善可以达到圣人境界。

这一观点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奉为道德规范和人生指导。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孟子性善论是对人性本善的认知。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包括了对道德的敏感、对公正的追求以及对他人的关怀和同情。

在孟子看来,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所以人类社会才有了和谐和互助的基础,才能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道德规范。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性善性的肯定。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善良,但也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将这种善良发挥到极致。

在孟子看来,人性的善良并非天生就能够自觉自悟,而是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逐步培养。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人的善良本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的修养和完善的激励。

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养来实现。

在实践中,人需要不断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自己的德行和人格,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孟子强调修养完善人的本性,成就人的人格,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和谐提供了基本途径。

孟子性善论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孟子性善论提出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观点,这为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类的共同理想提供了强有力的伦理支撑。

孟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道德规范和人生指导。

孟子性善论激发了人们对人性的信仰,坚定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伦理基础和内在动力。

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伦理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强调了人性的善良本性,肯定了人的修养和完善的重要性,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伦理基础。

这一思想对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当代社会也有启发和借鉴的价值。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

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

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

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

义指正确的行为。

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不同(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

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了余地。

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

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摘要:孟子的“仁政”理论是对孔子、子思“德治”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虽成熟的“仁政”理论出自孟子,但其受思孟学派早期的政治思想影响是可以看到的,在上博简《从政》甲中有“不仁则无以行政”(第6-7简)己有“以仁行政”的思想提出,只是还没有形成“仁政”的思想体系。

在此,我们结合思孟学派早期的政治思想来分析孟子的政治思想。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仁政学说孟子的仁政学说,根基于他的“性善论”,民本思想又是其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其仁政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

孟子从对现实社会及历史经验的总结上认识到,民心向背决定了统治者的政治成败,认识到了民众的巨大力量。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在人性论上,孟子坚决认为人性本善,他一生中讲的最多的就是性善论和仁政论。

他所理解的性善,是人生而有之的性善;仁政,是尧舜之治,是他最为理想的政治画面。

在孟子的思想中,性善和仁政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君王性善才会行仁政,只有仁政才是适合民众的政治方略,而暴政、法制都是违反人性的,是行不通的。

孟子认为,人的善性是行仁政的基础,当政者有爱民之心,不忍自己的民众受苦受难,这种恻隐之心是仁的基础,是人生来所固有的。

如果统治者用这种“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则天下就可以把握在自己的手心。

在这里,孟子还将“不忍人之心”扩充到每个人的身上,他举出了当人“乍见孺子将入砖井”时都会自发的产生恻隐之心而去援救这样的例子来说明人性本善。

人去救这个小孩,并不是为了交上孩子的父母,亦不是为了在乡党朋友中获得好的名誉,更不是厌恶孩子的哭声,而完全是出于自发的一种行为,是人的良知使其如此,来不及考虑太多别的因素。

由人有这种恻隐之心,孟子得出人性本善的结论。

他认为,人之有“仁、义、礼、智”“四端’夕,就如同人有“四体”一样,是与生俱来的。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荀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荀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性善论的核心要义,并不在静态的善,而在动态的完全,即每一个人都天

性善论的核心要义,并不在静态的善,而在动态的完全,即每一个人都天

性善论的核心要义,并不在静态的善,而在动态的完全,即每
一个人都天
性善论的核心要义,并不在静态的善,而在动态的完全,即每一个人都天然具有完全的独立思考能力,他能够独立地判断、选择,然后行动。

所谓的独立,是说他的行动最终对他人是善的,只要他真正基于本然心性去思考,判断选择。

这样就自然形成善的秩序。

也就是说,性善论,实质是在说,人天然具备独立思考、行动的能力。

更准确地具备这种能力的基因,加以学习,培养,这种能力就能发育。

性恶论的实质,是否定人具备独立的思考行动能力,然后,外在的强制性的法律规定就是必须的。

也就是说,性善论必然导致和支持专制。

性善论,反对任何外在专制。

人的真正自由,必须通过性善论来维护。

任何否定性善论的思想,一定带来专制,带来对自由的破坏。

人的真正的自由是心性的自由,即独立地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的自由。

孔孟之道的要义,儒家学说的要义,就是倡导和维护心性自由。

具体就是充分地培育心性能力,然后充分地发挥心性能力。

即《中庸》说的的“率性之谓道”。

所以,孟子性善论,是由两个核心要素构成:一是“义内”说,二是“ 心之官则思”说。

义内是说,义理存在于人心之内,是人心的判断和选择的标准和原则。

“心之官则思”是说,人心是思考的器官,是思考功能本身。

只有真正理解性善论,才能明白,为何儒家重礼轻法,为何重心性轻礼仪章句。

心性为体,礼仪制度为用。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内容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对人性探讨的高潮。

主要观点有: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朴素论、性恶论、人性逐利论等观点,而尤以孟子的性善论影响最为深刻。

本文在探讨先秦时代其它人性论观点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内容,并从正反两方面对它做了一些评价。

关键词:性恶论孟子性善论一、先秦时代人性论诸说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但到了西周末年,随着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的周天子地位的不断下降,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身上。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终于形成了人性论问题讨论的高潮。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以各自的政治主张为基点,围绕着人性的本质,人性的形成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最早用较为抽象和概括的语言解释人性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

这个观点反映了人性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对人类认识史的伟大贡献。

但孔子没有对该观点展开讨论,也没有进一步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

孔子之后,人性问题的讨论则大大的深化了,这时期的人性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总是围绕着善和恶来讨论人性的本质。

这是因为讨论人性并不纯然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各自的政治学说、道德学说寻找来自人性的理论概括。

思想家们为了推行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得不从理论上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企图通过这种探讨把本阶级、本阶层的道德意识规定为共同的人性,并以之为标准来衡量社会政治和人的活动的是非善恶。

孔孟之外,先秦时代较为重要的人性论观点有一下几种:1、性有善有恶论。

这是周人世硕的观点,王充《论衡-本性》篇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

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该观点认为人性中先验地存在着善和恶两种因素,善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善;恶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恶。

2、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

告子是与孟子同时的思想家,曾就人性问题与孟子展开激烈争论。

浅谈性善论

浅谈性善论

浅谈性善论摘要:封建时期把儒家思想作为法定的治国思想;实际上;儒家思想首先是一种伦理道德哲学;其关心的问题是心性之学..“心性之学就是人之所以有理义;之所以有道德之学”..“性善论”是传统儒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其不但对心性之学;乃至对中国古代的法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沉淀给现今的民众留下了深深的烙痕..至今许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态及价值形态中仍留有“人性善”的痕迹;这种法律价值心态对现今的法治是极为不利的..关键词:人性本善、人性向善、孟子正文:“性;从心;生声”..在中国古代;“性”就是“生”;即“人之初”的“生”..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大致相近的..孔子没有明言性善还是性恶;为其后人向不同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孟子继承孔子;首创“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进一步认为善有仁义礼智四端;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关于人为什么为恶;孟子认为一是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主观上是否有向善的愿望..二者之中后者是最重要的;所以孟子特别强调个人加强自身修养;修回善性..孟子在“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性善论”的顶峰;也是其终极目的..孟子之所以从人性入手“正人心;息邪说;拒诐行;放淫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剧变的历史现实;激烈竞争的政治形势要求哲学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相对自由的理论环境;严峻的思想理论竞争要求诸子百家只能以理论的深刻性解释现实、探讨现实以立足于众学说之中..道德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理论;人既是道德的主体;也是道德的客体;因此;深入到道德的深层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就不可避免的要从人自身入手;这样才能符合历史的需要..性善论”大致贯穿了两千年来的思想史..中国古代的儒家圣人基本都持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之后;汉董仲舒认为善与性有一定距离;但他并不否认人人都有善端:“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尽管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增加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分说法;但天命之性本善却是根本..所谓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而气质之性则“一本而万殊”;以此补充孟子人性本善的不够全面之处;如他所说:“孟子说性善;他只见得大本处;未说得气质之性细碎处”..明代大儒王阳明虽为心学家;但也认为“心也;性也;天也;一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由此;儒家学说虽历经两汉经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的变迁;然而儒学者在“人性本善”的倾向上却没有改变..宋代三字经开篇就将“性善论”概括为“人之初;性本善”;并将其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可见从宋开始;“性善论”不仅为士人所接受;并已深入一般民众的心里;进一步形成了价值意识形态..孟子提出“性善论”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者重视;但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完善与巩固;儒学成为显学;“性善论”逐渐被重视并被后人继承和发展;这与其自身的本质特征是又必然联系的..1、“性善论”中的“善”是一种价值或更精确的说是一种价值体系..“性善论”中的“善”可分为三个层次;“‘善’首先指的是仁、义、礼、智诸德行和符合它们的德行..其次;‘善’指的是人的优秀性..最后;‘善’指的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第一层是基础;仁义道德是唯一的“善”;其他的“善”只能是对它的引申、补充..第二层内涵是对第一层的补充;仁义礼智之所以谓“善”;是由于它是人类的优秀性和应具德性..由于它;人才与禽兽动物区别开来..第三层是对前两层的引申拓展;道德之所以是善;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满足人们的需要..2、强调尽心知性..“性善论”强调人的本性存在先验的善的同时;认为人有不善的原因即外部环境和自身主观愿望的影响..为了能使人的善性得到保存和发展;“性善论”强调道德修养;存心养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道德修养从良心、善端开始;向着仁义礼智诸善德和君子圣人的人格这一目标迈进..尽心知性;存心养性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3、强化宗法伦理观念..儒家最早的典籍中就出现了宗法伦理思想..孔子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4君臣父子关系被认为是统治中不可缺少的“大伦”..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把君臣父子关系依然看作是最根本的二伦;并进一步提出了“人伦”的概念..孟子认为“人伦”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性善论”强化了孔子的宗法理论;说明了人之所以成为人和人的价值所在..后来;视人伦为人的本性的思想被宋理学吸收;完善为封建的伦理纲常思想..“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先天的善性;充分肯定了人身上具有可向高尚道德发展的潜在因素;“无疑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产生”..16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历程具有具体性;因而道德水平必然存在差异..善恶作为人们的价值评判是社会的概念..“人之初;性本善”的本质是把后天的概念用到先天的属性上去;即把人的社会属性的善恶移到人的自然属性上;因此;“性善论”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性善论”强调人的自身修养;即“内圣”;只要诚心修身;既可成圣成仁;无往而不胜..“内圣”可致“外王”;修身是手段;“内圣”是目的;而前提是人有根本的善端..整个儒家文化的精神方向;就是以圣贤作为理想的人格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鼓励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因此;政治上崇尚“贤人之治”便成为一种必然..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进一步发挥使其符合了当时的统治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性善论”自然也为皇权所用;统治者鼓励民众加强道德修养;修回善性..董仲舒把君主神化为“天子”;从而加强了君主的至上权威..君主应该用礼乐教化来达到美政善治的目的;否则;上天就会收回赋予君主的权力..董仲舒思想的核心目的在于强化君主统治地位;在民众都有“善性”的基础上推行“仁政”..“性善论”本身的理论主张及客观上儒学的倍受推崇;使“性善论”成为政治上有力的思想统治工具..“善”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完善和补充了道德之善的内涵..道德之所以谓“善”;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人们之所以要遵循仁义道德;就在于仁义礼智人之固有;克己遵循;则能“尽性事天”;就在于仁义是正路坦途;遵循之可富家保身;就在于得民心则得天下;而得民心的关键在于以仁义待民等等..符合道德的便是“善”的;导致了道德越位扩张;矛盾的解决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道德手段..道德的越位造成泛道德主义..“泛道德主义就是将道德意识扩张;侵犯到其他文化领域如文学、政治、法律、经济去做它们的主人;而强迫其他文化领域的个性;降于次要又次要的地位;最终极的目的是把各种文化的表现;统变为服役于道德和表达道德的工具”..道德泛化不利于法治建设..道德和法律作为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彼此在各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是一种软约束;依赖的是人的自觉及良心;是一种自律性的东西;其功能是为了扬善;而法律则是一种硬约束;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其功能是为了制恶..两者虽因用力方向不同;但共同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但毕竟由于各自本质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不能互相代替..一旦道德代替了法律;这样势必引起疏于立法的建设;而不利于法律制度的健全..所以;道德作用的发挥应以法律健全为基础..同时;泛道德主义注重人的善性完善;不可避免的为人治奠定了基础..泛道德主义对法治建设的另一个负面作用在于它造成司法官员的道德伪善;从而助长了司法腐败..“人性善”重视人的自身修养;注重个人的道德需要和精神鼓励;却蔑视物质利益;忽视了个人主义;个人情欲对社会本位主义的制衡与冲突作用..以司法官员的廉政建设为例;廉政办法中多是道德层面的规定;其目的在于塑造廉政形象;奖励多以精神奖励为主;辅以少量的物质奖励..这样忽略了司法官员的其它需要;甚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司法官员有道德要求;但这种需求以生存为基础..“性善论”主张人的道德存在高于生命的存在;“君子忧道不忧贫”..实际上;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都不能满足;又如何去饿着肚子空谈道德呢司法官员的道德伪善就不可避免了..在现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一方面要求司法官员严格执法;做道德楷模;另一主面却不得不用低薪奉养司法官员..司法官员个人的情欲主义无法满足;也就无法确立司法从业人员的崇高社会地位..所以;有效推进法治进程;把法官的道德需要建立在充裕的物质基础上也是不可或缺的..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法治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中国受“性善论”的影响贻误了法治进程..在新世纪之初;使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落实到实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民族传统法文化的合理因素的同时;我们要依据国情;大胆吸收借鉴西方法文化的精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总之;中国法治应具有中国特色;应具有国人易于接受的内容和形式;法治的进步必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性善论【摘要】:封建时期把儒家思想作为法定的治国思想,实际上,儒家思想首先是一种伦理道德哲学,其关心的问题是心性之学。

“心性之学就是人之所以有理义,之所以有道德之学”。

“性善论”是传统儒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其不但对心性之学,乃至对中国古代的法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种影响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沉淀给现今的民众留下了深深的烙痕。

至今许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态及价值形态中仍留有“人性善”的痕迹,这种法律价值心态对现今的法治是极为不利的。

【关键词】:人性本善、人性向善、孟子【正文】:“性,从心,生声”。

在中国古代,“性”就是“生”,即“人之初”的“生”。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大致相近的。

孔子没有明言性善还是性恶,为其后人向不同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孟子继承孔子,首创“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进一步认为善有仁义礼智四端,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

关于人为什么为恶,孟子认为一是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主观上是否有向善的愿望。

二者之中后者是最重要的,所以孟子特别强调个人加强自身修养,修回善性。

孟子在“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仁政”思想是孟子“性善论”的顶峰,也是其终极目的。

孟子之所以从人性入手“正人心,息邪说,拒诐行,放淫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一方面,剧变的历史现实,激烈竞争的政治形势要求哲学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相对自由的理论环境,严峻的思想理论竞争要求诸子百家只能以理论的深刻性解释现实、探讨现实以立足于众学说之中。

道德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理论,人既是道德的主体,也是道德的客体,因此,深入到道德的深层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就不可避免的要从人自身入手,这样才能符合历史的需要。

性善论”大致贯穿了两千年来的思想史。

中国古代的儒家圣人基本都持人性本善的观点。

孟子之后,汉董仲舒认为善与性有一定距离,但他并不否认人人都有善端:“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

尽管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增加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分说法,但天命之性本善却是根本。

所谓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而气质之性则“一本而万殊”,以此补充孟子人性本善的不够全面之处,如他所说:“孟子说性善,他只见得大本处,未说得气质之性细碎处”。

明代大儒王阳明虽为心学家,但也认为“心也,性也,天也,一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

由此,儒家学说虽历经两汉经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的变迁,然而儒学者在“人性本善”的倾向上却没有改变。

宋代《三字经》开篇就将“性善论”概括为“人之初,性本善”,并将其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可见从宋开始,“性善论”不仅为士人所接受,并已深入一般民众的心里,进一步形成了价值意识形态。

孟子提出“性善论”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者重视,但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完善与巩固,儒学成为显学,“性善论”逐渐被重视并被后人继承和发展,这与其自身的本质特征是又必然联系的。

1、“性善论”中的“善”是一种价值或更精确的说是一种价值体系。

“性善论”中的“善”可分为三个层次,“‘善’首先指的是仁、义、礼、智诸德行和符合它们的德行。

其次,‘善’指的是人的优秀性。

最后,‘善’指的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价值”。

第一层是基础,仁义道德是唯一的“善”,其他的“善”只能是对它的引申、补充。

第二层内涵是对第一层的补充,仁义礼智之所以谓“善”,是由于它是人类的优秀性和应具德性。

由于它,人才与禽兽动物区别开来。

第三层是对前两层的引申拓展,道德之所以是善,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满足人们的需要。

2、强调尽心知性。

“性善论”强调人的本性存在先验的善的同时,认为人有不善的原因即外部环境和自身主观愿望的影响。

为了能使人的善性得到保存和发展,“性善论”强调道德修养,存心养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道德修养从良心、善端开始,向着仁义礼智诸善德和君子圣人的人格这一目标迈进。

尽心知性,存心养性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

3、强化宗法伦理观念。

儒家最早的典籍中就出现了宗法伦理思想。

孔子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4]君臣父子关系被认为是统治中不可缺少的“大伦”。

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把君臣父子关系依然看作是最根本的二伦,并进一步提出了“人伦”的概念。

孟子认为“人伦”是人的本性,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本质特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性善论”强化了孔子的宗法理论,说明了人之所以成为人和人的价值所在。

后来,视人伦为人的本性的思想被宋理学吸收,完善为封建的伦理纲常思想。

“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先天的善性,充分肯定了人身上具有可向高尚道德发展的潜在因素,“无疑有利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产生”。

[16]但是,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活历程具有具体性,因而道德水平必然存在差异。

善恶作为人们的价值评判是社会的概念。

“人之初,性本善”的本质是把后天的概念用到先天的属性上去,即把人的社会属性的善恶移到人的自然属性上,因此,“性善论”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性善论”强调人的自身修养,即“内圣”,只要诚心修身,既可成圣成仁,无往而不胜。

“内圣”可致“外王”,修身是手段,“内圣”是目的,而前提是人有根本的善端。

整个儒家文化的精神方向,就是以圣贤作为理想的人格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鼓励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因此,政治上崇尚“贤人之治”便成为一种必然。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进一步发挥使其符合了当时的统治需要。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性善论”自然也为皇权所用,统治者鼓励民众加强道德修养,修回善性。

董仲舒把君主神化为“天子”,从而加强了君主的至上权威。

君主应该用礼乐教化来达到美政善治的目的,否则,上天就会收回赋予君主的权力。

董仲舒思想的核心目的在于强化君主统治地位,在民众都有“善性”的基础上推行“仁政”。

“性善论”本身的理论主张及客观上儒学的倍受推崇,使“性善论”成为政治上有力的思想统治工具。

“善”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完善和补充了道德之善的内涵。

道德之所以谓“善”,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利益。

人们之所以要遵循仁义道德,就在于仁义礼智人之固有,克己遵循,则能“尽性事天”;就在于仁义是正路坦途,遵循之可富家保身;就在于得民心则得天下,而得民心的关键在于以仁义待民等等。

符合道德的便是“善”的,导致了道德越位扩张,矛盾的解决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道德手段。

道德的越位造成泛道德主义。

“泛道德主义就是将道德意识扩张,侵犯到其他文化领域(如文学、政治、法律、经济)去做它们的主人,而强迫其他文化领域的个性,降于次要又次要的地位;最终极的目的是把各种文化的表现,统变为服役于道德和表达道德的工具”。

道德泛化不利于法治建设。

道德和法律作为管理社会的主要手段,彼此在各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道德是一种软约束,依赖的是人的自觉及良心,是一种自律性的东西,其功能是为了扬善;而法律则是一种硬约束,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其功能是为了制恶。

两者虽因用力方向不同,但共同维系着社会的稳定,但毕竟由于各自本质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不能互相代替。

一旦道德代替了法律,这样势必引起疏于立法的建设,而不利于法律制度的健全。

所以,道德作用的发挥应以法律健全为基础。

同时,泛道德主义注重人的善性完善,不可避免的为人治奠定了基础。

泛道德主义对法治建设的另一个负面作用在于它造成司法官员的道德伪善,从而助长了司法腐败。

“人性善”重视人的自身修养,注重个人的道德需要和精神鼓励,却蔑视物质利益,忽视了个人主义,个人情欲对社会本位主义的制衡与冲突作用。

以司法官员的廉政建设为例,廉政办法中多是道德层面的规定,其目的在于塑造廉政形象,奖励多以精神奖励为主,辅以少量的物质奖励。

这样忽略了司法官员的其它需要,甚至最基本的物质需要。

司法官员有道德要求,但这种需求以生存为基础。

“性善论”主张人的道德存在高于生命的存在,“君子忧道不忧贫”。

实际上,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都不能满足,又如何去饿着肚子空谈道德呢?司法官员的道德伪善就不可避免了。

在现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一方面要求司法官员严格执法,做道德楷模,另一主面却不得不用低薪奉养司法官员。

司法官员个人的情欲主义无法满足,也就无法确立司法从业人员的崇高社会地位。

所以,有效推进法治进程,把法官的道德需要建立在充裕的物质基础上也是不可或缺的。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法治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中国受“性善论”的影响贻误了法治进程。

在新世纪之初,使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落实到实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继承民族传统法文化的合理因素的同时,我们要依据国情,大胆吸收借鉴西方法文化的精髓,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总之,中国法治应具有中国特色,应具有国人易于接受的内容和形式,法治的进步必将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