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第三章

合集下载

第三章-1生物处理原理-环境工程学课件(1)

第三章-1生物处理原理-环境工程学课件(1)

ATP循环 phosphorylation(磷 酸化)
通过ATP-ADP偶联反应贮存和利
分解代谢(catabolism)
使复杂的高分子物质、高能化 合物降解为简单的低分子、低能 量物质
能量逐级释放──产能代P合成:ADP的磷酸化──将能 量贮存于高能磷酸键中(ADP磷酸 化途径:底物水平磷酸化、电子传 递磷酸化、光合磷酸化) ATP的分解:ATP水解为ADP, 能量的利用(合成、生理活动)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
有机物(需氧)——BOD
生物处理的目的——使废水 中可生物降解(或转化)的污染物 质稳定化或转化为易于从水中
分离的物质,从而使之被去除。
可生物降解的有毒物 (工业污染 物)——如酚、腈等
氮需氧物质——TKN、NH3等 植物营养物质——TN、TP、S等
概述
二、生物处理的类型和工艺系统
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比较:
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 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所以,目前对中、 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5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采 用好氧生物处理。
由于厌氧生物处理不需曝气,故运行费用低,且剩余污泥量少, 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 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此外,需维持较高的反应温度,就 要消耗能源。对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 BOD5≥2000mg/L)可采用厌氧处理法。
概述
附着生长工艺系统(Attached growth process,attachedfilm,Biofilm process,生物膜法)
利用附着于各种填料(media)裁体(carrier)上的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 体净化废水的工艺,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强化(工程化),主要工艺 包括:生物滤池(Biological filter)、生物转盘(RBC Biodisk)、生物流 化床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5-6节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5-6节

流柱受力平衡 P1P2F0
p1
p2
4l d
s
p1p4 1 d2p 2p24 4d d22 sd sl d0 l
pf
4dls
8usm 2
l d
um 2
2
直管中的压力降是 流动阻力的体现
令: 8 s λ摩擦系数,与雷诺数和管壁粗糙
u
2 m
度有关精选的课件无量纲量。
pf
l
d
um2
2
Hf
l d
um2 2g
0.03 0.025
0.01 0.008 0.006
0.004
d 0.002
0.02 0.015
0.001 0.0008 0.0006 0.0004
0.0002
0.01 0.009
0.008
2 4 68 2
103
104
4 68
2 4 68
2
105
106
du 雷 诺 数 R精e选课件
0.0001 0.00005
(m 油柱)
精选课件
2、 湍流时的摩擦系数与量纲分析法 问题 层流阻力计算式根据理论推导,湍流质点脉动,
情况复杂得多,目前尚不能得到理论计算式。
解决 量纲分析法——化工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将几个 方法 变量组合成一个无量纲数群(如雷诺数Re由d、ρ、
u、μ四个变量组成的无量纲数群),用无量纲数群 代替个别变量进行实验。
精选课件
【例】把20℃的苯从地下储罐送到高位槽,流量300L/min。高位槽 液面比储罐液面高10m。泵吸入管路用φ89×4mm无缝钢管,直管长 为15m,管路上装有一个底阀(按旋启式止回阀全开时计)、一个标 准弯头;泵排出管用φ57×3.5mm无缝钢管,直管长为50m,管路上 装有一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全开的截止阀和三个标准弯头。储罐及高 位槽液面上方均为大气压。设储罐液面维持恒定, 求泵的轴功率。设 泵的效率为70%。

环境工程原理 第三章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第四节 边界层理论

环境工程原理 第三章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第四节 边界层理论

3、牛顿粘性定律
实验证明,流体的内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F与两层流体的速度差 du 成正比,与两层间的垂直距离 dy 成反比,与两层间 的接触面积A成正比,即
du F A dy
式中:F——内摩擦力,N;
(3.2.2)
du ——法向速度梯度,即在与流体流动方向相垂直的y方向流体 dy 速度的变化率,1/s;
μ——比例系数,称为流体粘度或动力粘度,Pa· s。
动性越小。流体的粘性是流体产生流动阻力的根源。
2、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两块面积很大且相距很近 平行板,板间充满静止液 体。下板固定,对上板施 加恒定外力 F,上板以速 度 u 沿 x方向运动。 若u较小,则两板间液体会分成无数平行的薄层运动, 粘附在上板底面的一薄层流体以速度u随上板运动,其 下各层液体的速度依次降低,紧贴在下板表面的一层 液体速度为零,两平板之间的流速呈线性变化。 对相邻两层流体来说,上层速度大,下层速度小,前 者对后者起带动作用,而后者对前者起拖曳作用,流 体层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即是内摩擦力,流体的粘性 正是这种内摩擦力的表现。
一、流体的流动类型
1、两种流型--层流和湍流
(1) 雷诺实验 将水箱A注满水,利用 溢水管H保持水箱中的
水位恒定,然后微微打
开玻璃管末端的调节阀
C,水流以很小速度沿
玻璃管流出。再打开颜 色水瓶D上的小阀K,使
颜色水沿细管E流入玻璃
管B中。
第三节 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水流速从小到大,有色液体 变化如图所示。实验表明,流体 在管道中流动存在两种截然不同 的流型。 层流 ( 或滞流 ) :图 (a) 水流很小 时管中颜色水质点仅沿着与管轴 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质点无 径向脉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

环境工程学(王玉恒)环境工程学第三章重点

环境工程学(王玉恒)环境工程学第三章重点

第三章概述(1)污水生物处理的定义及其去除对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法的概念:在人工创造的有利于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中,使微生物大量繁殖,提高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染物效率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处理的目的:絮凝、沉淀和降解悬浮物;降解废水中的溶解性和胶体状有机物;去除营养元素氮和磷(2)污水生物处理的分类(溶解氧的需求不同、生长方式的不同);需氧的不同:好氧生物处理;缺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微生物生长方式:悬浮生长法;附着生长法(3)好氧、缺氧及厌氧生物处理的定义;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形成了厌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利用这类微生物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并产生主要分成两种的过程。

缺氧生物处理暂无第一节废水处理生物学基础(1)参与净化污水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各自的作用;净化污水的微生物:细菌(净化污水的第一和主要承担者)真菌——主要霉菌藻类:可提供氧气原生动物:可作指示生物小型后生动物:轮虫(好氧生物净化程度的有效指示生物)(2)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异化作用:能量的生产和获取的生物过程。

同化作用:细胞组织生产的生物过程。

内源呼吸:在新细胞合成与微生物增长过程中,除氧化一部分有机物以获得能量外,还有一部分微生物细胞物质也被氧化分解,并供应能量的过程。

(3)微生物生长的四个时期特点及其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延迟期:对于新投入运行生化反应池(曝气池),接种污泥对新的废水环境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启动阶段)。

适应期的长短,与接种活性污泥的性质和数量、废水性质、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

对数期: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污泥絮凝性较差,呈分散状态,镜检能看到较多的游离细菌,混合液沉淀后其上层液混浊,含有机物浓度较高,污泥沉降性能较差。

稳定期:当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污泥浓度较高时,污泥则有可能处于稳定期,处于稳定期的活性污泥絮凝性和沉淀性能好,混合液沉淀后上层液清澈,以滤纸过滤时滤速快。

环境工程PPT课件

环境工程PPT课件
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合物产生氨的过程称为氨化作 用,很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能分解蛋白质及其含氮 衍生物,其中分解能力强并释放出氨的微生物称为氨化 微生物,在氨化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氮化合物分解、 转化为氨态氮,以氨基酸为例:
RCH 2CN O H O H 2O H RCOH N C3H OOH
RC2 C HO N O O 2H R HCO C C 2 O N O3H OH
污水中保持足够的碱度,以调节pH的变化,如果使氨
态氮(以N计)完全硝化,需碱度(以CaCO3计)
7.14g。对硝化菌的适宜的pH为8.0~8.4。
.
12
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b)混合液中有机物含量不应过高:硝化菌是 自养菌,有机基质浓度并不是它的增殖限制因素,若 BOD值过高,将使增殖速度较快的异养型细菌迅速增 殖,从而使硝化菌不能成为优势种属。
磷酸盐:正磷酸盐(PO43-)、磷酸氢盐(HPO42-) 、
磷酸二氢盐H2PO4-、偏磷酸盐(PO3-)
聚合磷酸盐:焦磷酸盐(P2O74-) 、三磷酸盐(P3O105-)、
三磷酸氢. 盐(HP3O92-)
24
一般城市污水水质与排放要求
项目
CODcr BOD5
SS TKN(NH3-N)
TP
进水水质/(mg·L-1)
式中:C5H7O2N为反硝化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反硝化还原和微生物合成的总反应式为:
N 3 1 . 0 O C 3 O 8 H H H 0 .0 5 H 7 O 6 2 N 0 5 . 4 N 2 C 7 0.2 7 26 2 . O 4
从以上的过程可知,约96%的NO3-N经异化过 程还原,4%经同化过程合成微生物。
混合液回流
N2

环境工程导论 第3章 大气污染-王树众

环境工程导论 第3章 大气污染-王树众
②悬浮微粒:固体微粒(悬浮灰、尘、花粉、细菌、冰晶)、颗粒状液 体(水滴、云雾、)。影响大气的能见度,削弱太阳的辐射强度。 ③水蒸气:含量不大,构成天气现象(云、雾、雨、霜、露)。
2. 大气污染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 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 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 害了环境。”
度。)
空气过剩系数:实际空气量/理论空气量,用于固定装置。
空燃比A/F:空气量/燃料量(质量),用于移动装置。(汽油理论A/F =15,甲烷理论A/F=17.2)。
良好的燃烧工况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3T):
①足够的温度。着火温度,燃烧维持较高温度。
②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烬。
③充分的混合。混合不良将产生不完全燃烧产物,相当缺氧燃烧。用湍流 度衡量。
3. 雾(fog): 微小液体颗粒。水雾、油雾、酸雾、碱雾,<100μm。 气象学中是指造成能见度<l km的小水滴悬浮体。 气溶胶态污染物通常<500μm。
>100μm的颗粒易于沉降,造成的危害较小。
<100μm的所有固体颗粒物:总悬浮微粒(TSP) ①飘尘: <l0μm,粒度小,质量轻,不易沉降;
(2) 液态剩余型。液体燃料不完全燃烧:
① 煤胞、油灰:油滴蒸发产生油蒸气燃烧时,一边膨胀发泡,一边 聚缩固化,生成10~300μm、表面光滑致密、内部絮状、难以燃烧的
空心焦粒;
②石油焦:油雾滴与炽热固体壁面接触时高温裂解,形成颗粒较大 的物质,结焦。
(3) 固态剩余型。固体燃料燃烧时形成,包括未燃尽固定碳和灰分(飞
其明确了:
(1)形成大气污染的原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2)造成大气污染的必要条件:即污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第三章设计基础资料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第三章设计基础资料

城市环卫现状地形图[比例(1:1000)~(1:20000)]。 城市拟建垃圾收集点、中转站处的现状地形图, 比例(1:50)~(1:500) 。 气象资料。 城市能源现状和发展资料,垃圾收集点和中转站附近电源及输电、配电设施情况。 人均日产垃圾和城市日产垃圾现状资料。 垃圾分选的日工作小时数。 城市抗震设防、消防设施资料。 11垃圾的含水率、密度及主要成分 12垃圾的低位发热量。 13 城市垃圾处置场资料(地点、地形、植被、垃圾处理场岩土工程勘查报告),设计工程规模、所设计垃圾填埋场的服务年限。
⑩流动介质的腐蚀性能; ⑾其他有火资料,如水源、蒸汽参数、压缩空气参数以及粉体流态输送等。 7.与工艺配套项目设计资料 ①供电资料,如动力用电、照明用电、弱电装置用电; ②自动控制、仪器仪表、通讯联系等; 土建、通风呆暖、给排水、供热等资料; ④劳保保护、安全技术和消防等资料; ⑤原料供应、产品销售、总图运输等资料; ⑥概算、预算等经济指标资料。 三、设计规范 1.工艺方面的设计资料 ①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生活污水等的排放标准; ②各类设备的国家标准; ③矿右、原材料的国家标准;
3.固体废物处理项目
最常见的固体废物处理项目为城市垃圾处理,可分为:城市垃圾收集线路设计、城市垃圾分选工艺设计、有机垃圾产沼气设计、垃圾堆肥厂设计、垃圾填埋场设计、垃圾焚烧厂设计等几类。就一般情况而言,城市垃圾处理项日应收集的资料如下,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垃圾处理项目收集的设计资料应有所侧重; 设计城市内现有人口资料。 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城市现有环卫设备、设施和城市环卫工程发展资料.城市环卫管理体制、街道卫生清扫、保洁及垃圾运输、堆放情况。
污染源调查通常涉及工业污染源调查、农业污染源调查、生活污染源调查,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源、水污染源、噪声污染源、固体废物污染源等方面的内容。

环境工程原理第03章流体流动

环境工程原理第03章流体流动

pa

101.3
J/kg
E3 E2 所以药剂将自水槽流向管道
第一节 管道系统的衡算方程
本节思考题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 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
(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 流速增加多少?
(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 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 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p2d p p
p1

1
2
um2
+ gz +
p2 dp
p1

We

hf
1
2
um2
+
gz
+
p


We

hf
(3.1.16)
在流体输送过程中,流体的流态几乎都为湍流,令α=1
1
2
um2
+
gz
+
p


We

hf
1
2
um2 1
+
um

1 A
udA
A


1 2
u
2
m

1 A
A
1 u2dA 2

1 2
u2
m

1 2
um2
由于工程上常采用平均速度,为了应用方便,引入动能
校正系数α,使

1 2
u2
m

1 2

um
2
α的值与速度分布有关,可利用速度分布曲线计算得到。经证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第3章-工程项目评价的基本经济要素精选全文完整版

环境工程技术经济-第3章-工程项目评价的基本经济要素精选全文完整版

金+流动
负债)
第一节 投资
• 2、形成的资产——(1)固定资产
• 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 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构)筑物、机 械仪器设备、运输工具、器具等。
• 项目建成后,所形成的的固定资产值,称为固定资产原值。 • 在项目总投资中,扣除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部分,其余部分投
• 解:
P E(1 f1p1 f2p2 f3p3 ) 35000(1 0.43 0.15 0.1) 5880( 0 万元)
第一节 投资
• 3、投资的估算方法
• (1)静态投资资金估算 • ③ 造价指标估算法
• 对于建筑工程,可以按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的造价指标来估算 投资,也可以再细分每平方米的土建工程、水电工程、暖气工 程和室内装饰工程的造价,汇总出建筑工程的造价,另外再估 算其他费用及预备费,即可求得投资额。
第一节 投资
• 3、投资的估算方法
• (1)静态投资资金估算
例:已建建设日产10吨混凝土装置的投资额 为18万元,试估计建设日产30吨混凝土装置 的投资额。(e=0.52,f=1.0)
• ① 生产能力指数法:
P2
P1
(
C2 C1
)e
f
P1、P2:已建和拟建工程(或装置)的投资额; C1、C2:已建和拟建工程(或装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第三节 折旧
• 折旧费 •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又称为长期资产。 • 长期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将被用尽、耗损,或因过时及技术 进步而被淘汰。
• 固定资产在使用中发生的磨损和贬值(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去。

环境工程设计课件——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

环境工程设计课件——第三章   工艺流程设计

具体收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要处理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规模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和其他特性; ②国内外处理该污染物的工艺路线; ③试验研究报告;
④处理技术先进与否、自动化的高低以及污染物的测 试方法; ⑤所需要的设备的制造、运输和安装情况; ⑥处理项目建设的投资、运行费用、占地面积;
⑦水、汽、电和燃料的用量及供应,主要基建材料的 用量及供应; ⑧厂址、水文、地质、气象等资料; ⑨车间的位置、环境和周围的情况。
二、工艺路线选择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本步骤 选择处理工艺路线时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1、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根据要处理的污染物种类、数量和规模,有计划、 有目的地收集国内外同类污染物处理的有关资料,包 括处理技术路线的特点、工艺参数、运行费用、消耗 材料、处理效果以及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情况与动向 等经济和技术资料。收集和掌握国内外污染处理的经 济和技术资料,仅仅靠设计人员自己是不够的,还要 得到信息技术部门的帮助,甚至还可以向咨询部门提 出咨询。
选择说明: ①如果浓度较大时,需要进行预处理和深度
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②对于连续的且高浓度的有机废气,可选择
催化燃烧方法,生成的产物为CO2十H2O; ③对于不连续的有机废气,可选择吸收或吸
附法处理。
[例2] 啤酒生产主要以玉米和大麦为原料,加 入啤酒花和鲜酵母进行酿造而成。其废水主要 包括浸麦废水、糖化废水、废酵母液、洗涤废 水和冷却排水等。污水中的主要成分为糖类和 蛋白质,主要水质指标为COD = 1000~2500 mg/L,BOD = 700 —1500mg/L,SS = 300 — 600mg/L,pH = 5~6,属于中等浓度可生物降 解的有机废水。该废水处理工艺路线有以下几 种选择: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

《环境工程原理》习题解答第三章 流体流动习题3.3污水处理厂中,将污水从调节池提升至沉淀池。

两池水面差最大为10m ,管路摩擦损失为4J/kg 。

流量为34m 3/h 。

求提升水所需要的功率。

设水的温度为25℃。

解:(1)根据流体输送能量方程(3.1.18):∑+++=-++f m m h p gz u We p gz u ρρ222211212121 因2池均为敞口池,且池面很宽广,故p 1=p 2=0,u m1=u m2=0。

根据题意:z 2-z 1=10m ,因此有:∑+-=-f h z z g We )(12=9.8×10+4=102 J/kg “-”号表示流体机械给水做功,即为水泵。

(2)查附录5知:ρ20=998.2 kg/m 3,ρ30=995.7 kg/m 3,则25时水的密度:ρ25=(998.2+995.7)/2=997.0 kg/m 3故提升水所需功率为:N=We×ρQ=102×997.0×34=3.46×106 J/h =961 w (J/s) =0.96 kw习题3.5如图所示,有一直径为1m 的高位水槽,其水面高于地面8m ,水从内径为100mm 的管道中流出,管路出口高于地面2m ,水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不包括出口的能量损失)可按∑h f =6.5u 2计算,式中u 为水在管内的流速,单位为m/s 。

试计算: (1) 若水槽中水位不变,试计算水的流量;(2) 若高位水槽供水中断,随水的出流高位槽液面下降,试计算液面下降1m 所需的时间。

解:(1)按图示选取计算断面,基准面0-0取在地面,则有: p 1=p 2=0,u m1=0,z 1=8m ,z 2 =2m 按单位重量的能量方程(3.1.24)进行计算:∑+++=++f m m h gp z u g p z u ρρ222211212g 12g 1 其中上式中的∑h f =6.5u m22/g 将已知条件代入可得:22225.6022g 1080m m u gu +++=++ 解之得:s m g u m /9.214/122==则出流流量:Q 1=0.785×0.12×2.9=0.0228 m 3/s=82.0 m 3/h(2)设某一时刻水池液位高度为z ,则能量方程可写为:22225.622g 1m m u gu z ++=整理得:14)2(22-=z g u m 经时间dt 后,水流从管内流出的水量为:dQ=0.785×d 2×u m2dt=0.785×0.12×14)2(2-z g =9.3×10-32-z dt此时,水池中的液位下降了dz=dQ/(0.785×D 2)=11.85×10-32-z dt则:dz z dt 24.84-=当z 从8m 降为7m 时所需时间: T=36s 习题3.10题略解:(1)因Q=140m 3/h=0.0389m 3/s则150mm 和100mm 管内的流速为: u 150=2.20m/s ,u 100=4.96m/s 其:Re 150=997×2.2×0.15/(90.3×10-5)=3.64×105 Re 100=997×4.96×0.10/(90.3×10-5)=5.48×105 (2)查莫迪图可得摩阻系数 λ150=0.014, λ100=0.013查P87表3.4.4得局部阻力系数:90度弯头ξw =0.75,底阀ξd =1.5,闸阀ξf =0.17(全开) 入口ξe =0.5,出口ξo =1.0,变径头ξb =0.32(d 2/D 2=0.45) (3) 则所需水泵扬程 gu d L g u d LZ H p 2)(2)(222122211111∑∑∑∑++++∆=ζλζλ =60+{0.014×(60+23)/0.15+(0.5+1.5+2×0.75)} ×2.22/(2×9.81) +{0.013×100/0.1+(3×0.75+0.17+0.32+1)} ×4.962/(2×9.81) =60+3.05+23.08=86.1m (4) 所需水泵理论功率Ne=H p ×Q×ρg=86.1×0.0389×997×9.81=32.8×103 w=32.8 kw (5) 水泵实际功率Ns=Ne/η=32.8/60%=54.7kw (6) 水泵每天所需电费Fd=54.7×24×0.46=603.9≈604元/日习题3.13题略解:(1)全部按长管计算,忽略局部损失,且均按完全湍流计算(2)设A管段流量为Q A,B管段流量为Q B,可列出如下方程组:R MAN L MAN Q A2= (R MBO L MBO +R ON L ON)Q B2Q A+Q B=Q将已知数据代入:6.73×1000×Q A2=(0.784×900+2.03×300)Q B2Q A+Q B=0.12解之得:Q A=0.0368 m3/s=36.8 L/sQ B=0.12-0.0368=0.0832 m3/s=83.2 L/s(3)MN之间的阻力损失为:H MN= R MAN L MAN Q A2=6.73×1000×0.03682=9.11m第四章 热量传递习题4.4某一DN60×3mm 的铝复合管,其导热系数为45W/(m.K),外包一层厚30mm 的石棉后,又包了一层厚为30mm 的软木,石棉和软木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15 W/(m.K)和0.04 W/(m.K)。

环境工程学第3章 第2(4)节 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

环境工程学第3章 第2(4)节 活性污泥的运行方式

帕斯韦精尔选课氧件化沟
35
15、氧化沟
优点:
1、这种独特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作用, 而且可以将其区分为好氧区,缺氧区,可以达到脱氮除磷的 效果;
2、对水温、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3、污泥产率低,且多已达到稳定程度,无需再进行消化处理。
精选课件
36
15、氧化沟
减少水力损失,防止弯道淤积
浅层曝气与一般曝气相比,空气量增大,但风压仅为一般 曝气的1/4 ~ 1/6左右,约10kPa,故电耗略有下降。
曝气池水深一般3~4m,深宽比1.0~1.3. 浅层池适用于中小型规模的污水厂。
精选课件
22
10、纯 氧 曝 气
注:一般情况下鼓风曝气方 式氧的利用率只有10~25%。
优点: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氧传递速率增加了,氧利 用率可达80-90%。因而处理效果好,污泥的沉淀性也好, 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纯氧曝气并没有改变活性污泥或微生 物的性质,但使微生物充分发挥了作用。
缺点:纯氧发生器容易出现故障,装置复杂,运转管
理较麻烦。
精选课件
23
11、克 劳 斯 法
克劳斯工程师把厌氧消化池的上清液加到回流污泥中一起 曝气,然后再进入曝气池,克服了高碳水化合物的污泥膨胀 问题,这个方法称为克劳斯法。
消化池上清液中富有氨氮,可以供应大量碳水化合物代谢 所需的氮。消化池上清液夹带的消化污泥相对密度较大,有 改善混合液沉淀性能的功效。
精选课件
20
9、浅 层 曝 气(殷卡曝气法)
原理:气泡形成和破裂瞬间的氧传递速率是最大的,而与其在 液体中的移动高度无关。在水的浅层处用大量空气进行曝气,就 可以获得较高的氧传递速率。
精选课件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3-4节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章3-4节
流体典型特征是具有流动性,但不同流体的流动性能不同,?
1、流体的粘性 流体的粘性是流体抵抗剪切形变的一种属性。根 据流体力学的特点,静止的流体不能承受剪切力,即 在任何微小剪切力的持续作用下,流体要发生连续不 断地形变。不同流体在相同的剪切力作用下其形变速 度不同,它反映了抵抗剪切形变能力的差别,这种能 力就是流体的粘性。 粘性是流动性的反面,流体的粘性越大,其流

湍流流动:存在流体质点的随机脉动,流体之间 相互影响较大,剪应力除了由分子运动引起外,还 由质点脉度表示的垂直 于流动方向的速度梯度
质点脉动引 起的剪应力
质点脉动引起的动力粘性系 数——涡流粘度
有效动力粘度
总的剪应力为
du du t eff dy dy
故水在管道中是湍流状态。
国际单位制中粘度单位是Pa·s(帕•秒)。在【厘米• 克•秒】单位制,其单位是P(泊)或cP(厘泊)。 换算关系为1 Pa·s = 10P =1000cP
(3)层流与湍流的比较 A. 流体内部质点运动方式 层流:流体沿管轴分层流动、层间互不掺混(稳态流动) 湍流:流体做平动时,还做随机的脉动(非稳态流动)
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称为剪应力,以τ 表示,
单位为Pa,则上式变为:
F du A dy
(3.2.3)
负号表示剪应力的方向与速度梯度的方向相反 牛顿粘性定律指出:相邻流体层之间的剪应力,即流 体流动时的内摩擦力 与该处垂直于流动方向的速度梯 度du/dy成正比。 (二)流体的粘度


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在直管内流动,
(1)Re≤2000,流动为层流,此区称为层流区; (2)Re≥4000,一般出现湍流,此区称为湍流区; (3)2000< Re <4000 ,流动是层流还是湍流,取决于 外界干扰条件,该区称为不稳定过渡区。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 Re反映了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的对比关系,标 志流体流动的湍动程度。其值愈大,流体的湍动愈剧 烈,内摩擦力也愈大。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体污染过程(2)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体污染过程(2)

有机物生化降解的半衰期 t1/2— 有机物浓度降为原来的 50%所需的时间。 由 ct=co×10-kt → 1/2=10-kt → t1/2=lg2/k=0.301/k
20℃时, 普通生活污水的 k=0.1d-1 。该条件下 , 有机物生 化降解的半衰期为3天
温度越高,生物活性越强,k越大 25℃时,k=0.159d-1。半衰期约为2天 14℃时,k=0.075d-1。半衰期为4天
3). N、P化合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含N化合物在水体中的转化
第一步是含N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和尿素等有 机氮转化为无机氮中的氨氮; 第二步则是氨氮的亚硝化和硝化,使无机氮进一步转化。
蛋白质 水解酶 氨 亚硝化菌 亚硝酸
硝化菌
硝酸
从污染物的转化过程来看,有机氮→NH3→NO2→NO3可 作为需氧物污染物的自净过程的判断标志。 但从另一方面考虑,这一过程又是耗氧有机物向营养 污染物的转化过程,在水中它们提供了藻类繁殖所需的N 元素。
复氧作用: 空气中的氧溶于水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使DO增加。 巴特希和英格莱姆用图描述了被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流中 BOD与DO的相互关系。
BOD,DO含量
洁净段
降质 污染段 O2
恢复段
又复洁净
BOD DO BOD BOD DO DO又复饱和
污水源口
• • •
历时(流程)
第一段(ao):有机物浓度高,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DO大幅度下降;O点 溶解氧最低--氧垂点 第二段(oa):有机物浓度降低,耗氧速率小于复氧速率,DO开始逐渐回升。 第三段(b以后):溶解氧回升至起始阶段。
3)有机物耗氧动力学
当沿水流方向输移的有机物量 >>扩散稀释量,Q河,q污不变, T 水不变时,有机物的生化降解的耗氧量正比于河水中有 机物量

环境工程第三章(1)

环境工程第三章(1)
环境工程第三章(1)
(一)、个数分布
1.个数频率 指粒径由dP至dP +dP之间的颗粒个数ni与颗粒总 个数N=ni之比(或百分比),即
环境工程第三章(1)
颗粒个数分布的测定数据及其计算结果
分级号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计
粒径范围 颗粒个数 频率 间隔上限 筛下累 粒径间隔 频率密度
180 2.75 3.2 0.9 0.207 0.460 0.230 20.79 3743
4 3.2-4.5
220 3.85 4.5 1.3 0.253 0.713 0.195 57.07 12555
5 4.5-6.0
190 5.25 6.0 1.5 0.218 0.931 0.145 144.7 27493
∑gi=1.00
环境工程第三章(1)
个数分布和质量分布函数p、q以及F、G之间关系曲线
环境工程第三章(1)
计算过程
i
dpi
1
0.75
ni
fi
nidpi
fidpi
fidpi2 fidpi3 gi/dpi gi/dpi3
80 0.092 60 0.069 0.052 0.04 0.00067 0.00118
1000 1.000
算术平均粒径dL=11.8 m 中位粒径d50=9.0 m
众径dd=6.0 m
几何平均粒径dg=8.96 m
环境工程第三章(1)
颗粒个数分布直方图
环境工程第三章(1)
2.个数筛下累积频率
为小于第I间隔上限粒径的所有颗粒个数与颗粒总 个数之比(百分比),即

环境工程第三章(1)
2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3 i
)
1 3
4、几何平均粒径d4
ln d 4
n ln d n
i i
i
二、粒径分布
粒径分布是指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的个数(或 质量或表面积)所占的比例。 以颗粒的个数表示所占的比例时,称为个数分布; 以颗粒的质量(或表面积)表示时,称为质量分 布(或表面积分布)。 除尘技术中多采用粒径的质量分布。 下面以粒径分布测定数据的整理过程来说明粒径 分布的表示方法及相应定义。首先,介绍个数分 布,然后介绍质量分布及两者的换算关系。
0.931
0.145 144.7 27493 0.421 0.686 0.281

F pdp 和 0
dp

dp
0
pdp 1
个数频率密度分布曲线
在极限条件下,当 d p 0 时, p 0 , F 0 , d p / ddp 0 ; 当dp 时, p 0 , F 1 , d p / ddp 0 。F 曲线应是有一 拐点的“S”形曲线,拐点发生在频度 p 为最大值时对应的粒径处, 这一粒径称为众径 dd(=6.0m),即此处:
3 pi 2 pi
1 g i / d pi
几何平均粒径:
d g (d1d 2 d 3 ......)
ln d g n ln d n
i i pi
1 N
• 对于频度分布曲线对称性的分布,如正 态分布,其众径dd、中位直径d50和算术 平均直径dL相等,即dd= d50=dL;对于 频度密度分布曲线是非对称性的分布, dd〈d50〈dL。 • 对于单分散气溶胶,所有颗粒的粒径相 同,dL= dg;否则dL〉dg。
例1
某种颗粒的原始个数分级数据如下表所 示,(1)计算该颗粒的个数频率fi、筛 下累积频率Fi和频率密度p;(2)按这 些数据变换为质量分布数据,即求出质 量频率gi、筛下累计频率Gi和频率密度q; (3)同时绘出相应的F、p、G和q的曲 线图;(4)计算长度平均粒径、表面积 平均粒径、体积平均粒径及表面-体积 平均粒径。
2 pi 1 2
1 2
平均立方根粒径d3,体积平均粒径
nd ( n
i
dV
3 pi
)
1 3
i
f d
i
3 1/ 3 pi
1 g /d3 i pi

1/ 3
表面积-体积粒径
d SV nd n d
i i 3 pi 2
pi
fd fd
i i
算术平均粒径dL
又称长度平均直径,是所有单一颗粒的 算术平均值。
dL
nd n
i
pi
i
f i d pi
g d
i
2 pi 3 pi
g
i
/d
平均平方根粒径d2,表面积粒径:
ds (
2 n d i pi
n
i
) (
1 2
g i / d pi fi d ) g /d3 i pi
0.092
0.061 0.422 34
5.2×10-4 5.2×10-4 3.5×10-4
0.253
0.201 6.86 960 0.015 0.016 0.019
0.460
0.230 20.79 3743 0.057 0.073 0.063
0.713
0.195 57.07 12555 0.192 0.265 0.148
质量筛下累积频率G和质量频率密度q也是粒径 dp的连续函数,由其定义式可得到:
G qddp
0
dp


dp
0
q dd p 1
质量累积频率G=0.5时对应的粒径dp50称为质量 中位直径表示颗粒群的某一物理特性和平均
尺寸的大小,往往需要求出颗粒群的平均粒径。 前面定义的众径dd和中位直径d50皆是常用的平 均粒径之一。此外还常常应用下面几种平均粒 径。
(一)单一颗粒粒径
对于球形颗粒,一般用三种方法定义粒径,即 投影径、几何当量径和物理当量径。 1.投影径 颗粒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粒径。有四种表示方 法。 面积等分径dM(马丁 Martin径) 二等分颗粒投影面积的线段长度,常采用与底 边平行的等分线。

dL
定向径dF 颗粒投影面上两平行切 线之间的距离,常取与 底边平行的线段。 长径dL 不考虑方向的最大粒径。
计算结果
分级号i
粒径范围dp/µ m 颗粒个数ni/个 间隔中点粒径dpi/ µ m 间隔上限粒径/ µ m 粒径间隔Δdpi/ µ m 个数频率fi
1
0-1.5 80 0.75 1.5 1.5 0.092
2
1.5-2.3 140 1.90 2.3 0.8 0.161
3
180 2.75 3.2 0.9 0.207
4
220 3.85 4.5 1.3 0.253
5
4.5-6.0 190 5.25 6.0 1.5 0.218
6
6.0-8.0 60 7.00 8.0 2.0 0.069
总计
∑ni=870
2.3-3.2 3.2-4.5
∑fi=1.00
个数筛下累计频率Fi
个数频度p/ µ m-1 dpi3/ µ m3 nidpi3/ µ m3 质量频率gi 质量筛下累计频率Gi 质量频度q/ µ m-1
充分认识粉尘颗粒的大小等物理特性,是研 究颗粒的分离、沉降和捕集机理以及选择、 设计和使用除尘装置的基础。

本章讨论 颗粒的粒径分布; 除尘装置性能表示方法; 扼要介绍粉尘颗粒在各种力场中的空气动力学 行为——分离、沉降、捕集。
第一节 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一、颗粒的粒径 颗粒的大小不同,其物理、化学特性不同,对 人和环境的危害也不同,而且对除尘装置的性 能影响很大,所以颗粒的大小是颗粒物的基本 特性之一。 若颗粒是球形的,则可用其直径作为颗粒的代 表性尺寸。但实际颗粒的形状多是不规则的, 所以需要按一定的方法确定一个表示颗粒大小 的代表性尺寸,作为颗粒的直径,简称为粒经。 粒径分单颗粒粒径和颗粒的平均粒径。
dp d F 0 2 dd p dd p
累积频率F=0.5时对应的粒径d50称为个数中位粒径 (NMD)。
2
(二)质量分布



以颗粒个数给出的粒径分布数据,可以转 换为以颗粒质量表示的粒径分布数据,或 者进行相反的换算。 这是根据假设:所有颗粒都具有相同的密 度,而且颗粒的质量与其粒径的立方成正 比。 于是,可以个数分布的定义按质量给出频 率、筛下累积频率和频率密度的定义式。
算术平均粒径dL=11.8 m 中位粒径d50=9.0 m 众径dd=6.0 m 几何平均粒径dg=8.96 m
颗粒个数分布直方图
2.个数筛下累积频率
为小于第I间隔上限粒径的所有颗粒个数与颗粒总 个数之比(百分比),即
Fi
n n
N
N
i
i

i
Fi f i
i
FN f i 1
第i级颗粒发生的质量频率定义为:
ni d mi gi N mi ni d 3pi
小于第I间隔上限粒径的所有颗粒发生的质 量频率,即质量筛下累积频率:
Gi g i
i
3 pi

N
i
ni d 3 pi
3 n d i pi
GN g i 1
i
质量频率密度:
dG qi dd p
(一)、个数分布
1.个数频率 指粒径由dP至dP +dP之间的颗粒个数ni与颗粒总 个数N=ni之比(或百分比),即
ni fi ni
f
N
i
1
颗粒个数分布的测定数据及其计算结果
分级号 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计 粒径范围 dp/m 0 4 4 6 6 8 8 9 9 10 10 14 14 16 16 20 20 35 35 50 >50 颗粒个数 n i /个 104 160 161 75 67 186 61 79 103 4 0 1000 频率 fi 0.104 0.160 0.161 0.075 0.067 0.186 0.061 0.079 0.103 0.004 0.00 1.000 间隔上限 粒径/m 4 6 8 9 10 14 16 20 35 50 筛下累 积频率Fi 0.104 0.264 0.452 0.500 0.567 0.753 0.814 0.893 0.996 1.000 1.000 粒径间隔 dPi /m 4 2 2 1 1 4 2 4 15 15 频率密度 p/ m -1 0.026 0.080 0.0805 0.075 0.067 0.0465 0.0305 0.0197 0.0068 0.003 0.00
dL
nd n
i
pi
i
di:单一颗粒的粒径,m;ni:相应于该颗粒的粒子个数,个。
2、平均平方根粒径d2 相当于按表面积计算的平均粒径。常用于研 究吸附现象和能见度等。 2 1
d2
3、平均立方根粒径d3 相当于按体积计算的平均粒径
d3 (
nd ( n
i i
i
)2
ni d n
等体积径dV 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

V

6
d
3 V
dV (
6V

) 1.24V
1 3
1 3
V——颗粒的体积,m3。
3.物理当量径 指与颗粒的某一物理量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自由沉降径dt 指在同一气体中,与颗粒密度相同,沉降速度相同 的球体的直径。 斯托克斯(stokes)径ds 指颗粒在沉降时的雷诺数Rep≤1时自由沉降径。若 已知沉降速度us可计算ds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