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组合定律知识体系和易错归纳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95ef73acc175527072208e5.png)
第2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1.假说—演绎过程2.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1.辨明重组类型及常见误区(1)明确重组类型的含义:重组类型是指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
(2)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 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并不都是3+316。
①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 和yyrr 时,F 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3+316。
②当亲本基因型为YYrr 和yyRR 时,F 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116+916=1016。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易错警示]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如图中A—a、B—b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Aa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2)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其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突破[题型突破——练题型,夯基提能]题型1“拆分法”求解自由组合定律计算问题[方法技巧]具有n 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个体遗传分析1.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 ,其比例为(1∶1)n 。
2.自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n ,其比例为(1∶2∶1)n 。
3.自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种类数为2n ,其比例为(3∶1)n 。
题型2 据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和相关概率的计算 [技法总结](1)方法: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
(2)题型示例①9∶3∶3∶1⇒(3∶1)(3∶1)⇒(Aa ×Aa)(Bb ×Bb); ②1∶1∶1∶1⇒(1∶1)(1∶1)⇒(Aa ×aa)(Bb ×bb);③3∶3∶1∶1⇒(3∶1)(1∶1)⇒(Aa ×Aa)(Bb ×bb)或(Aa ×aa)(Bb ×Bb);④3∶1⇒(3∶1)×1⇒(Aa ×Aa)(BB ×_ _)或(Aa ×Aa)(bb ×bb)或(AA ×_ _) (Bb ×Bb)或(aa ×aa)(Bb×Bb)。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d7a832a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6.png)
第2课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标要求】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素养目标】1.通过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建立进化与适应的观念。
(生命观念)2.通过研究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培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一、孟德尔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2.分析问题,提出假说:(1)提出假说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②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YR、Yr、yR、yr,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1∶1。
③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杂交实验分析图解:(3)结果分析①表型:表型双显性Y_R_(9/16)YYRR(1/16)YyRR(2/16)YYRr(2/16)YyRr(4/16) 单显性Y_rr(3/16)YYrr(1/16)Yyrr(2/16)yyR_(3/16)yyRR(1/16)yyRr(2/16) 双隐性yyrr(1/16) yyrr(1/16)②基因型:基因型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各占1/16 单杂合子YyRR、Yyrr、YYRr、yyRr各占2/16 双杂合子YyRr 占4/163.演绎推理,验证假说: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
二、自由组合定律1.内容:(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细胞学基础:3.实质、发生时间及适用范围: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时间减数分裂Ⅰ后期适用范围生物类型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不适用于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位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适用于细胞质遗传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三、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和应用1.再发现:孟德尔约翰逊遗传因子基因性状表型遗传因子组成基因型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2.应用:(1)杂交育种:组合亲本的优良性状。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易错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8a583f50e2524de4187e7f.png)
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易错点1误认为只要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就一定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点拨如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非等位基因(A、a,B、b)位置可包括:无论图中的哪种情况,两对等位基因各自分别研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但只有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独立遗传)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因此遵循基因分离定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只要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就一定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易错点2不能敏锐进行“实验结果数据”与“9∶3∶3∶1及其变式”间的有效转化点拨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许多题目给出的结果并非9∶3∶3∶1或3∶6∶7或9∶3∶4或10∶6或9∶7等规律性比,而是列出许多实验结果的真实数据如F2数据为90∶27∶40或25∶87∶26或333∶259等,针对此类看似毫无规律的数据,应设法将其转化为“9∶3∶3∶1或其变式”的规律性比,才能将问题化解,其方法为:第一步先将F2相关数据相加(如90+27+40=157;25+87+26=138;333+259=592)得出总和。
第二步设某数据所占比例为x 16。
第三步求x值,第一组数据计算方法为157×x116=90,157×x216=27,157×x316=40。
则x1∶x2∶x3≈9∶3∶4同理第二组数据求得x1∶x2∶x3≈3∶10∶3,第三组数据求得x1∶x2≈9∶7。
如此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地化解难题。
易错点3不能灵活进行“信息转化”克服思维定势,误认为任何状况下唯有“纯合子”自交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点拨由于基因间相互作用或制约,或由于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可导致“不同基因型”的生物表现为“相同表现型”,由此可导致某些特殊情形下,杂合子自交也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如某自花传粉植物,其子叶颜色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显性基因I是抑制基因,显性基因C是有色基因,隐性基因c是白色基因,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与常见误区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与常见误区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6fb887804d2b160a4ec01a.png)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与常见误区总结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
②解释: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
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F1:YyRr→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绿圆(1yyRR、2yyRr):黄皱(1Yyrr、2Yyrr):1绿皱(yyrr)。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4、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5、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新教材新高考生物复习专题-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规律和方法
![新教材新高考生物复习专题-自由组合定律的常规解题规律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c26a7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68.png)
(种),表型为 8 (种) 因型(或表型)种类的乘积
概率 某基因型(或 问题 表型)的比例
AABbDd×aaBbdd,F1 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
中AaBbDd所占比例为 (或表型)的比例,然后利用
1 __4__
乘法原理进行组合
概率 纯合子或杂 AABbDd×AaBBdd,F1中
问题
合子出现的 比例
问题 配子间结合 AABbCc×aaBbCC,配子间结 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
方式
合方式种类数为 (8种)
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
AaBbCc×Aabbcc,子
种类 子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种类等
问题 (或表型)种类 代基因型种类数为_1_2_ 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
√C.F2褐色个体相互交配会产生一定数量的黑色个体
D.F2褐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
题型突破
6.(2022·河北高三月考)某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植株有抗病和易感病一对 相对性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一对相对性状。现用红花抗病植株和白花易 感病植株杂交,F1都是红花抗病植株,F1个体自交得F2,F2中红花抗病∶ 白花抗病∶红花易感病∶白花易感病=54∶42∶18∶14。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_两___对基因控制,遵循孟德尔_自__由__组__合__定律,原 因是___F_2中__红__花__∶__白__花__=__9_∶__7_,__是__9_∶__3_∶__3_∶__1_的__变__式__,__因__此__遵__循__孟__德__尔_ _自__由__组__合__定__律___。
自交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5∶5∶5∶1 Y_R_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纳及答案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纳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29df10a300a6c30c229f4b.png)
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纳及解题训练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一、思路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思路:分解——重组分解: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两个分离定律:。
重组:按照数学上的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
二、方法:乘法定理和加法定理(1)加法定理:当一个事件出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为互斥事件。
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和。
例1:肤色正常(A)对白化(a)是显性。
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Aa,他们的孩子的基因型可是:AA、Aa、Aa、aa,概率都是。
一个孩子是AA,就不可能同时又是其他。
所以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2)乘法定理: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时,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出现概率的乘积。
例2: 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都分别是1/2,由于第一胎不论生男还是生女都不会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属于两个独立事件。
第一胎生女孩的概率是1/2,第二胎生女孩的概率也是,那么两胎都生女孩的概率是。
考点二:自由组合和定律的题型一、配子类型的问题1、求配子种类数例3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 Bb Cc↓↓↓2 × 2 × 2 = 8种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数等于2n(n为等位基因的对数)2、求配子间结合方式例4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种配子、AaBbCC→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种结合方式。
规律: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纳及解题训练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题型归纳及解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66e8f4757e21af45b307a8c8.png)
定律 自由 组合 定律
1∶1 9∶3∶3∶1 1∶1∶1∶1 (1:1) (1:1) 3∶3∶1∶1 (Aa×Aa) (Bb×Bb)
Aa×aa AaBb×AaBb AaBb×aabb 或 Aabb×aaBb
【针对性训练一】 1( A.5 种 2( )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BbCcDdEEFf,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 B.8 种 C.16 种 D.32 种
先 求 AaBbCc、 AaBbCC 各 自 产 生 多 少 种 配 子 。 AaBbCc→ 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 AaBbCc 与 AaBbCC 配 子之间有 种结合方式。
规律: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二、基因型和表现型的问题 1、求种类数 例5 AaBbCc 与 AaBBCc 杂交,求其后代的基因型数? 在右侧写出求其后代的表现型数的解题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在 F2 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总数的 B、1/8 C、1/2 D、1/4 玉米某两对基因 律遗传,现有子 如下:则双亲的
按照自由组合定 代基因型及比例 基因型是
ATTSs
D.TtSS×TtSs
)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普通叶白色种子
思路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 3 种基因型(1AA∶2Aa∶1aa) Bb×BB→后代有 2 种基因型(1BB∶1Bb) Cc×Cc→后代有 3 种基因型(1CC∶2Cc∶1cc) AaBbCc×AaBBCc,后代中有 3×2×3=18 种基因型。 2、求概率 例6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自交,
八年级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
![八年级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5de29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e.png)
八年级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在八年级数学学习中,自由组合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何为自由组合、自由组合的定义、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何为自由组合在数学中,组合是一种数学技巧,用于研究集合的各种特殊子集的数量关系。
组合中有不同的概念,如排列、组合、多重集合等。
而自由组合也是这些概念之一,它与其他组合的概念略有不同。
自由组合就是从给定的集合中只选择某些元素,而不在乎元素的顺序,即任意选取若干元素而不受先后顺序的约束。
例如,从集合{1,2,3}中自由组合元素,可能得到{1,2}、{3,2}、{2,1,3}等等。
二、自由组合的定义在自由组合中,元素的顺序并不重要,所以我们需要特殊的符号表示自由组合。
用C(n,m)来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的自由组合的数目。
其中n和m都是非负整数,并且n≥m。
记作:C(n,m)=n!/(m!(n-m)!), (0≤m≤n)其中“!”表示阶乘,即n!=n×(n-1)×(n-2)×……×3×2×1。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一个集合中选择若干个元素,可以用多项式展开成为(1+x)^n,展开后x^k项(其中k表示取到k个数)的系数即为自由组合数C(n,k)。
例如,从集合{1,2,3,4}中选择2个元素,组成自由组合。
利用自由组合定律可以得出自由组合数为:C(4,2)=4!/(2!(4-2)!)=6即可以取得6种不同的2元素组合,所有的2元素组合为:{1,2} {1,3} {1,4} {2,3} {2,4} {3,4}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极为广泛。
例如,在离散数学、概率论、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中,都需要用到自由组合定律。
总之,自由组合定律是八年级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
掌握了自由组合定律,同学们可以在解决问题时灵活应用,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d1067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2.png)
⾼中⽣物⾃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由组合定律在遗传的基本规律中占有举⾜轻重的地位,是⾼中⽣物必考知识点,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物⾃由组合定律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物⾃由组合定律知识点(⼀) 1.⾃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扰的;在形成配⼦时,决定同⼀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由组合。
2. 实质 (1)位于⾮同源染⾊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同源染⾊体上的⾮等位基因⾃由组合。
3.适⽤条件 (1)有性⽣殖的真核⽣物。
(2)细胞核内染⾊体上的基因。
(3)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同源染⾊体上的⾮等位基因。
4.细胞学基础:基因的⾃由组合定律发⽣在减数第⼀次分裂后期。
5.应⽤ (l)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重组在⼀起。
(2)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沦依据。
⾼中⽣物⾃由组合定律知识点(⼆) 1、F2共有16种组合⽅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双显(黄圆):⼀显⼀隐(黄皱):⼀隐⼀显(绿圆):双隐(绿皱)=9:3:3:1。
F2中纯合⼦4种,即YYRR、YYrr、yyRR、yyrr,各占总数的1/16;只有⼀对基因杂合的杂合⼦4种,即YyRR、Yyrr、YYRr、VyRr,各占总数的2/16;两对基因都杂合的杂合⼦1种,即YyRr,占总数的4/16。
2、F2中双亲类型(Y_R_⼗yyrr)占10/16。
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16yyR_)。
3、减数分裂时发⽣⾃由组合的是⾮同源染⾊体上的⾮等位基因,⽽不是所有的⾮等位基因。
同源染⾊体上的⾮等位基因,则不遵循⾃由组合定律。
4、⽤分离定律解决⾃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先将⾃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遗传的情况下,有⼏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个分离定律问题。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1c3d1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46.png)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 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别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P: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F1 :黄色圆粒 →F2 : 9黄圆: 3 绿圆: 3 黄皱: 1 绿皱。
②解说: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切合分别规律。
2)不一样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 和 y 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R 和 r 控制。
两亲本基因型为 YYRR 、yyrr ,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 YR 和 yr ,F1 的基因型为 YyRr 。
F 1( YyRr )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率:等位基因分别,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四种配子YR 、Yr 、Yr 、yr 的数目同样。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剖析图示解:F1:YyRr→ 黄圆( 1YYRR 、 2YYRr 、 2YyRR 、 4YyRr ): 3 绿圆( 1yyRR 、2yyRr ):黄皱( 1Yyrr 、2Yyrr ):1 绿皱( yyrr )。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种类,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种类。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说的考证:F1( YyRr )X 隐性( yyrr )→( 1YR 、1Yr 、1yR、1yr)Xyr →F 2:1YyRr :1Yyrr :1yyRr :1yyrr 。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辈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根源;经过基因间的从头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拥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秀性状的新品种。
4、孟德尔获取成功的原由: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资料。
2)在剖析生物性状时,采纳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下手再顺序渐进的方法(由单调要素到多要素的研究方法)。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c157d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1e.png)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对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解说(假定)(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平等位基因控制(2)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别,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3)受精时, 4 种种类的雌雄配子联合的几率相等遗传图解:①F1:F2:1YY(黄)2Yy (黄)1yy(绿)1RR(圆)1YYRR 2YyRR1yyRR2Rr(圆)2YYRr4YyRr2yyRr(黄圆)(绿圆)1rr(皱)1YYrr2Yyrr(黄皱)1yyrr(绿皱)F2的性状分别比: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 3∶ 1。
②每对相对性状的结果剖析a.性状分别比:黄粒∶绿粒=3∶1;圆粒∶皱粒=3∶1。
b.结论: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切合分别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分别是各自独立的。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随机组合④ F 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比率关系2双纯合子一纯一杂双杂合子共计黄圆(双显性)1/ 16YYRR2/16YYRr、2/ 16YrRR4/ 16YyRr9/ 16Y_R_黄皱(单显性)1/ 16YYrr2/ 16Yyrr3/ 16Y_rr 绿圆(单显性)1/ 16yyRR2/ 16yyRr3/ 16yyR_绿皱(双隐性)1/ 16yyrr1/ 16yyrr共计4/168/164/ 161F2中 4 种表现型, 9 种基因型分别为:YYRR、 YYRr、 YyRR、 YyRr、YYrr 、 Yyrr 、 yyRR、yyRr 、 yyrr( 2)相关结论① F2共有 9 种基因型、 4 种表现型。
②双显性占 9/ 16,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3/ 16,双隐性占 1/ 16。
③纯合子占 4/ 16( 1/ 16YYRR+1/ 16YYrr+1 / 16yyRR+1/ 16yyrr ),杂合子占: 1 - 4/16=12/ 16。
④F2中双亲种类( 9/ 16Y_R_+1/16yyrr )占 10/ 16,重组种类占 6/ 16( 3/ 16Y_rr+3/16yyR_)。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要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5b2ddd3aaea998fcd220e5a.png)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要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析1.遗传图解P YYRR × yyrr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配子F 1 黄色圆粒2.F 2的基因型与对应表现型及比例(写出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3.有关F 2的结论(1)F 2共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2)双显性占 ,单显性(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各占 ,双隐性占 。
(3)纯合子有 四种,各占 ,杂合子占 。
在双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 。
(4)F 2中亲本类型是 (填表现型),占 ,重组类 型是 ,占 。
要点二: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1.遗传图解由遗传图解可知,测交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取决于2.结果分析要点三: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导学案P12第2课时)要点四: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导学案P13科学探究一)解题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将各组情况进行组合。
1.常见题型一:种类及概率问题(1)配子类型及概率的计算例: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产生配子种类:,各占;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产生配子种类:,各占;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产生配子种类:,各占。
归纳总结:假设某个体含n对等位基因,则该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为,其中某一种配子占的比例为。
(2)受精时配子间结合方式的计算例:AaBb自交时,配子间共有种结合方式;AaBb测交时,配子间共有种结合方式;AaBbCc与AaBBCc杂交,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种。
归纳总结:在杂交组合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种类数= 。
(3)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概率计算例:AABb自交,后代共有种基因型,产生AABb的概率为;AaBb自交, 后代共有种基因型,产生AABb的概率为;AaBb测交, 后代共有种基因型,产生AaBb的概率为;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子代的基因型有种,产生AaBBcc的个体概率是。
归纳总结:后代基因型种类数= ,其中某一种基因型出现的概率= 。
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
![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87598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e.png)
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一、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 实验材料。
- 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如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种子形状(圆粒和皱粒)等。
2. 实验过程。
- 亲本:纯种黄色圆粒(YYRR)×纯种绿色皱粒(yyrr)。
- F1代:YyRr(表现为黄色圆粒)。
- F1自交:YyRr×YyRr。
3. 实验结果。
- F2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黄色圆粒(Y - R - )、黄色皱粒(Y - rr)、绿色圆粒(yyR - )、绿色皱粒(yyrr),比例为9:3:3:1。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1.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 黄色和绿色由Y和y控制,圆粒和皱粒由R和r控制。
2. 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 F1(YyRr)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YR:Yr:yR:yr = 1:1:1:1。
3.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16种受精方式,产生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1. 测交亲本。
- 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
2. 测交结果。
- 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YyRr:Yyrr:yyRr:yyrr = 1:1:1:1,表现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 1:1:1:1,证实了F1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 实质内容。
-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 细胞学基础。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五、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 指导杂交育种。
- 例如,有两个纯合亲本,一个是抗倒伏易染锈病(ddRR),一个是易倒伏抗锈病(DDrr)。
- 让它们杂交得到F1(DdRr),F1自交后在F2中选择既抗倒伏又抗锈病(ddR -)的个体。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考点1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义
![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考点1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04d6f849284ac850ad0242ff.png)
考点1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易错点分析】一、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所具有的特性(1)同时性: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与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与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1)范围:两定律均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
凡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传均不符合,真核生物的细胞质遗传也不符合。
(2)发生时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三、多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问题多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问题是指三对或三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它们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n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表所示:(1)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
(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基因型相同,若环境条件不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
即基因型+环境条件―→表现型。
【例题练习】1.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中,要使F2的表现型为9:3:3:1,必须满足下列哪些条件( )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②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③四种雄配子受精能力不相同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不受环境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开黄花。
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
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F2中基因型为Aa_ _的杂合子致死B.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C.亲本蓝花植株和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D.F1产生的配子中,Ab雌配子或Ab雄配子致死3.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个体杂交,预测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1B.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的研究能解释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有误的是( )A.若子代出现4︰2︰2︰1的性状分离比,则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能存活B.若子代出现15︰1的性状分离比,则显性个体中纯合子占1/5C.若子代出现9︰3︰4的性状分离比,则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为1︰1︰1︰1D.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杂合子能稳定遗传的现象5.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配子产生过程中C.多对等位基因遗传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若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6.家蚕有结黄茧的,有结白茧的。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题型总结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题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a4a71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8.png)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题型总结一、自由组合定律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别离和组合是互补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别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I后期,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三、答题思路(1)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假设干个别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如果遇到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遗传题时,就可以把它分解为一对一对的相对性状来考虑,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别离定律。
如 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别离定律:Aa×Αa;Bb×bb⑵用别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不同类型的问题。
自由组合定律以别离定律为根底,因而可以用别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三、题型〔一〕配子类型数、配子间结合方式、基因型种类数、表现型种类数1、配子类型的问题例如 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Aa Bb Cc↓↓↓2 × 2 × 2 = 8种总结:设*个体含有n对等位基因,则产生的配子种类数为2n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例如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
AaBbCc→8种配子、AaBbCC→4种配子。
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
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之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
3、基因型类型的问题例如 AaBbCc与AaBBCc杂交,求其后代的基因型数先分解为三个别离定律:Aa×Aa→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Bb×BB→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3×2×3=18种基因型。
高三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总结(很好)
![高三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总结(很好)](https://img.taocdn.com/s3/m/85ba41282f60ddccda38a0f3.png)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例谈摘要:本文对适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题型进行了归纳,并以例题的形式对这些题型的解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基因自由组合配子等位基因基因型表现型一、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不同类型的问题自由组合定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因而可以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
再根据乘法原则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的不同类型的问题。
这些类型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1、配子类型=每对等位基因产生配子种类相乘,即2n(n表示等位基因的对数)2、子代组合方式=雌配子种类与雄配子种类数的乘积例题:AaBbCcDD的个体能产生多少种类型的配子?分析:AaBbCcDD共有4对基因,其中只有3对等位基因,因此它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3=8种。
3、子代基因型种类数=两亲本各对基因分别相交产生基因型数的乘积。
4、子代某基因型出现的概率=亲本的各对基因相交时,产生相应基因型概率的乘积例题:AaBbCc与AaBBCc杂交,问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子代中基因型AaBBcc出现的概率为多少?分析: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Aa×Aa 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1aa);出现Aa的概率为1/2;Bb×BB 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出现BB的概率为1/2;Cc×Cc 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Cc:1cc);出现cc的概率为1/4;然后,将三个分离定律所得基因型数相乘,即AaBbCc与AaBBCc的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
基因型AaBBcc出现的概率为1/2×1/2×1/4=1/16。
5、子代表现型种类数=两亲本各对相对性状分别相交,产生表现型数的乘积6、子代中某表现型出现的概率=亲本的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时产生相应表现型概率的乘积例: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有多少种表现型?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A、1/4B、3/8C、5/8D、3/4分析:先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dd×Dd后代有2种表现型(1/2 dd,1/2Dd);Ee×Ee后代有2种表现型(3/4E ,1/4ee);FF×ff后代有1种表现型,即1F ,0ff。
必修2、1-2、自由组合定律
![必修2、1-2、自由组合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b49caa5ecf84b9d528ea7a9c.png)
(2)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概率:
①表现型种类: AaBbCc与AaBBCc杂交,后代出现几种表现型? Aa×Aa Bb×BB Cc×Cc 后代有两种表现型(3A_:1aa); 后代有一种表现型(B_ ); 后代有两种表现型(3C_:1cc)
因而AaBbCc×AaBBCc,后代中有2×1×2=4种表现型。
第二课时 1-5 BDCCD 6-12 BBDBBCC 13(1)Aa;aa (2)AA (3)箭头、配子(种类)、比例 14(1)隐 (2)5:AA或Aa;6:aa (3) 0 (4)1/18 第三课时 1-6 AADACD 7(1)AA:Aa:aa=1:2:1 (2)绿:白=3:1 (3)在无光条件下,叶绿素无法合成(或A基因不能表达) 说明生物性状受到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4)基因;环境因素
(1) 预期: 测交 杂种一代 黄色圆形 YyRr 双隐性类型 绿色皱形 yyrr yr
×
配子 YR Yr
yR
yr
基因型 YyRr
Yyrr
黄皱
yyRr
绿圆
yyrr
绿皱
表现型
黄圆
1
:
1
:
1
:
1
探究2:仿照分离定律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进行验证。
(2)实际种植实验:
F1黄色圆形×绿色皱形
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实际种植结果与预期结果 相符,四种表现型实际子粒数比接近1:1:1:1, 从而证实了F1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是 自由组合。
(1)同时性: 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 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间的相互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 上非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彼此独立,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分配 到配子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知识脑图
二、判断正误:
1.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比率是1/32
3.F1黄色圆粒豌豆(YyRr)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1:1
4.基因型为aaXBXb表示纯合子
5.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
6.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l/4,红眼雌果蝇占1/2。
由此可推知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7.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8.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
答案:全都错误。
三、记住下列重要结论。
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杂交,F2代出现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是9∶3∶3∶1。
2.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
3.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别由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