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战国时期的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荀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
(1)从性恶论出发论述教育作用 “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性伪之合”—— 教育的可能性。“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善假 于物)。 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一民心” (2)论教育目标和内容 “大儒” “隆礼仪而杀诗书” (3)论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广采博学 “注错积靡” 兼陈中衡 “虚一而静” (4)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天地君师
(一)产生条件 (二)兴衰轨迹 (三)办学性质 (四)办学特点
(一)产生条件
1、优越的军事、政治、经济条件。 (“四塞之国”。“四民分业”。农业 “粟如丘山”,渔盐“通输海内”,工 商业“冠带衣履天下” 。) 2、养士得国的历史经验 (田恒:“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 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
(四)无为辨证的道家教育
(四)无为辨证的道家教育
1、教育主张-“不言之教”。 不要刻意地去改变学生的禀赋,而 要尊重受教育者的自然本性,重视其自 然的思悟;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 2、教学方法-“用反”。 (1)“双观”。 (2)“正言若反” (3)“因其固然”
《老子》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三)激进务实的法家教育
(三)激进务实的法家教育
1、绝对的“性恶论”。 2、禁“二心私学”。 3、“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4、提倡“耕战”。
绝对的“性恶论”
韩非认为人性有这样两方面的特点: 人都有“趋利避害”、“喜利畏罪”的 特点。 人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 所以,只要用法律高压,而不用温情 脉脉的道德说教就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百家争鸣
(一)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 (二)一源多流的儒家教育 (三)激进务实的法家教育 (四)无为辨证的道家教育
百家争鸣
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 中心地点:稷下学宫 学派:儒、墨、法、道等 内容:人性论、治国策略等 意义:影响社会变革 繁荣文化 丰富教育思想,促进私学发展
(一)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图
(一)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1
1、人性论和教育的作用: (1)人性论:“素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 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2)教育作用:使天下人“知义” (“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 以义者功亦多” )
(一)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 2 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
2、教育目的和培养标准 、 (1)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去改造 )教育目的:培养“兼士” 有差别不平等的社会,实现“ 有差别不平等的社会,实现“兼以易 别”。 (2)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 厚乎德行” “厚乎德行”:道德教育 辩乎言谈” “辩乎言谈”:逻辑思维训练 博乎道术” “博乎道术”:文史教育和科技教育
(一)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 4 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
4、教育方法 、 强说人” (1)“上说下教”——“强说人”。即上 ) 上说下教” 强说人 门去教人 (2)“述而且作”——既重视继承又注 ) 述而且作” 既重视继承又注 重创造 (3)“量力所能”——根据学生的能力 ) 量力所能” 根据学生的能力 和精力去施教
第三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时期的教育
一、百家私学的发展 二、稷下学宫 三、战国诸家的基本教育思想及特点 四、《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礼记》
一、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养士用士 (二)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三)私学发展
(一)养士用士
1、养士之风的兴起 A公室养士:鲁穆公、魏文侯、齐威王、 齐宣王、梁惠王、燕昭王 B私家养士: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 信陵君、吕不韦 2、士阶层的兴起 A士的自由流动 B养士用士的原因分析
(二)《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1、人生哲学:中庸。 2、人生修养的基本途径:循性而行和积极 学习。 3、知识获得的基本环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之,笃行之 ”
循性而行和积极学习
(1)循性而行:就是发掘人的内在 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 认,即“自诚明”或“尊德性”。 (2)积极学习。就是通过向外部世 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 的发扬,即“自明诚”或“道问 学”。
1、孟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 -以思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论
(1)自求自得 自求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 自求自得 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 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之左右逢其源。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专心致志 专心致志:弈秋教棋的启示 专心致志 (3)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盈科而后进” 循序渐进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5、论教师
(1)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 。“师严然后 道尊” 。 (2)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 教学相长 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三)《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教育作用:建国君民和化民成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 学制(学校系统、学习年限)、视学、教育规范 (示敬道、官其始、孙其业、收其威、游其志、 存其心、学不躐等)、考试制度 3、教学原则 4、教学方法
3、教学原则
(1)豫、时、孙、摩。 (2)长善救失。 (3)启发诱导。 (4)藏息相辅。 (5)教学相长。
(一)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 3
3、教学内容 、 (1)政治道德教育:“兼爱”、“非 )政治道德教育: 兼爱” 攻”、“尚贤”、“尚同”、“节用”、 尚贤” 尚同” 节用” 节葬” 非乐” 非命” “节葬”、“非乐”、“非命”、“天 明鬼” 志”、“明鬼” (2)科学技术教育:数学、力学、光学、 )科学技术教育:数学、力学、光学、 声学、 声学、工程机械 (3)逻辑思维教育:“三表法”与“察 )逻辑思维教育: 三表法” 类明故” 类明故”
(二)兴衰轨迹
齐桓公时期 (前374-前357) 齐威王时期 (前356-前321) 齐宣王时期 (前320-前302) 齐湣王时期 (前301-前284) 齐襄王时期 (前284-前263)
上大夫76人 学生万人
荀子三为祭酒
创立时期
发展时期 发展时期
鼎盛时期 鼎盛时期
衰落时期 衰落时期
(三)办学性质
(二)百家争鸣
1、”九流十家“ 2、各家概况 儒分为八 黄老之道 法家崛起 名家辨术 阴阳五行 农家耕食 3、百家争鸣的实质及意义 实质:争夺思想文化界的统治地位 意义: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繁荣与发展
(三)私学发展
1、儒家私学的发展 2、墨家私学的特色 3、黄老道家的私学 4、法家私学的勃兴
二、稷下学宫
思考题
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 (明人伦 2、 、 3、虚壹而静 、 4、三纲领八条目 、 5、豫时孙摩 、 6、教学相长 、 简答题 1.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3.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论述题 1. 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1、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2、多功能性:集讲学、著述、育才、咨议 为一体。
(四)办学特点
1、学术自由。 2、待遇优厚。
(五)历史意义
1、促进战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2、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和创造性。 3 、开创了新的教育模式 4 、稷下学宫留给人的思考
二、战国诸家的教育思想及特点
返回
三、《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二)《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三)《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一)《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1、大学教育的目的——“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 在止于至善。” 2、大学教育的学习程序——“八条目” (1)格物、致知 (2)诚意、正心、修身。 (3)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一源多流的儒家教育
孟子 孟子 荀子
(二)一源多流的儒家教育
1、孟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 2、荀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 。
1、孟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 孟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 孟子的人性论和教育观
(1)从性善论角度出发论述教育的作用 ) 人性是指人的道德属性, 人性是指人的道德属性,人生来就有善 的道德萌芽,教育的作用:“求放 的道德萌芽,教育的作用: 引导人保存、 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 引导人保存 善端” “善端”。 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得民心” 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得民心” (2)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 )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 (3)以性善论为基础的道德修养论。 )以性善论为基础的道德修养论。 (4)以思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论。 )以思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