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
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
![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e3b10d684868762caaed5a5.png)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源流本世纪末得语言研究虽然已开始迈进乔姆斯基得时代,但在目前,人们对乔姆斯基理论还难以作出充分估价得情况下,结构主义语言学仍然就是统帅语言研究领域得旗手。
目前无论就是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各种语言著作得框架,都还没有超出结构主义得框框。
具体语言得研究都广泛使用结构主义方法。
不仅这样,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还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其、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神话学、民间文学等,所以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必要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一个总观。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得背景ﻫ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与语文学家创立得“语法”。
这种“语法”就是以逻辑为基础建立得一些规则,没有涉及到语言结构。
第二阶段就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现得语文学。
语文学派认为语言不就是唯一得研究对象,相反她重视得就是古文献,因此,语文学主要就是确定、解读与评注古文献,而忽视活得、现时得语言研究。
最重要得就是第三阶段,比较语文学或称比较语法阶段。
比较语法源于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她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精通梵语与波斯语。
在长期得语言实践过程中,她发现印度得古语言—梵语,有许多语法形式与词根跟欧洲得一些语言有联系,1786年她在印度、、亚洲学会宣读论文、阐述了这些新得瞧法。
ﻫ进入十九世纪初,威廉•凉斯得瞧法被人们所重视,这样,在欧洲掀起了语言比较研究得热潮,先后出现了一连串著名得学者与著作,如法朗兹•葆朴、雅各布•格里木、波特、库恩、马克思•缪勒、布劳恩、古尔替乌斯、施来赫尔等等,著作如葆朴得《梵语动词变位系统》(1816年)、缪勒得《语言科学讲话》(1861年)、古尔替乌斯得《希腊语词源学原理》(1879年)、施来赫尔得《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年)等等。
在十九世纪整整百余年时间,比较语法达到空前繁荣得阶段,尤其就是印欧语系语言得比较研究做得非常细致与深入。
人们对印欧语系得语言已经有了详细得了解。
第五章 结构主义
![第五章 结构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22eb4fc00c22590102029dea.png)
第一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第二节 结构主义人类学 第三节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概述
• 1、特征: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由持有共同的哲学立场的哲学家 所组成的一个哲学流派,而是像现象学运动那样的一种由结 构主义方法论联系起来的思潮或运动。被称为结构主义者的 可能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语言学家等等,他 们研究的问题各种各样,许多人也并不认为自己是结构主义 者。这使得结构主义运动又与现象学运动不同。 • 结构主义思想公认的先驱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语言 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观点成为结构主义的基本原理。他的思 想由法国语言学家雅各布森引入法国学术界,由此。结构主 义成为法国思想、学术界风靡一时。 • 列维-斯特劳斯首先把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观点和方法看作是 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普遍有效的哲学观点和方法,并把结构 主义应用于人类学研究。阿尔都塞以结构主义方法来理解和 解释马克思主义,成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法国 思想家们试图以其所谓客观性的理论,来取代存在主义的主 观性理论,从而迎合了西方以追求知识为要务的哲学传统。
第一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 语言的深层结构形成后,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成一系列 儿童从未听过的新句子。 • 例如,儿童可以从他听过的这一样一个句子: • (1)The tiger ate the sheep • 创造或生成这样一个句子: • (2)The man hit the ball。 • 从句子(1)转换为句子(2)是因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上, 这两个句子是等价的。 •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语言的深层结构提供了这种转换的可能 性。
第二节 结构主义人类学
• • • • • • 著作: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年) 《忧伤的热带》(1955年) 《结构人类学》(1958、1973年) 《野性的思维》(1962年) 《神话集》(1964-1971)等。
关于结构主义语言学概述
![关于结构主义语言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ac599c7da38376baf1faeb5.png)
关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概述摘要:结构语言学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出自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
目前的语言教学,无论怎么样发展,都里不离开结构语言学的框架,因此,结构语言学对语言学的影响依然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结构语言学语言和言语历时和共识目前无论是语言教学,语言研究,还是各种语言著作的框架,都还没有超出结构主义的框框。
各种具体语言的研究也大都在广泛的使用结构主义理论方法。
不仅这样,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还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结构主义语言学或称结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它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索绪尔早期站在新语法学派的立场,到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国掀起了一种所谓的格式塔思想,后来扩展到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语言学界特别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和功能的研究,索绪尔也深受影响,渐渐创立了自己一个新的学派. 1916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也标志着普通语言学的建立,其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特点《教程》归纳并提出了结构语言学的四项法则:语言和言语、能指和所指、历时和共时方法、系统差异决定语义(即组合和聚合关系);并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1、语言和言语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突出特点是: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明确限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里提出语言本身没有价值,它们的价值是由符号之间的外在关系决定的,语言整体是一个结构。
而言语则是个人的主观的应用。
他们认为:(1)语言是个整体,是由符号表示的规则系统;言语是说话,是说话者对语言的使用和形成的结果(2)语言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
社会性是语言的内在特征。
言语活动的个人部分是言语,社会部分是语言。
语言的社会性指语言规则不是任何个人主动的、有意识创造的产物,它是后天习得的,约定俗成的。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405b5906680203d8cf2f244e.png)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形成和发展的一种语言学派。
这一学派是在索绪尔语言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公认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创者。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有四个支派:(1)以特鲁别茨柯依、雅谷布森为代表的捷克布拉格学派;(2)以布隆达尔、叶尔姆斯列夫为代表的丹麦哥本哈根学派;(3)以弗斯为代表的英国伦敦学派;(4)以布龙菲尔德等为代表的描写语言学派。
无论是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还是北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它们都接受索绪尔的基本观点与理论,如区分语言和言语、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对语言学家来说,重要的不是声音、文字等实体,而是内在结构,研究语言是研究其结构,即语言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正如象棋中重要的不是棋子的材料,而是棋子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基本原则是:语言中的每一个成分只是由于它跟系统巾的其他成分的关系而存在;在语言系统的框架结构中关系统驭成分,因此,可以采用形式分析和数学方法来研究语言。
这种结构主义观点影响了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评论等其他学科研究。
其哲学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有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布拉格学派也称功能语言学派。
该学派创立于1926年10月,以布拉格语言学会成立为标志,其创始人为马泰休斯,他担任这个学会的首任会长。
马泰休斯是布拉格学派的早期理论家,他深刻地分析了新语法学派的缺陷,强调以共时观指导语言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意义。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
布拉格学派自称结构-功能学派,他们的语言观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他们提出语言是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学说。
简析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影响
![简析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b62c5f3a216147916112838.png)
简析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影响简析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影响一、结构主义的概念(一)结构的含义结构主义从一种语言学理论演变成一股社会思潮,席卷了全世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各学科研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论。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一定时期在某一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或思想潮流。
它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特殊作用。
要了解结构主义,首先得从"结构"这一概念人手。
科学上所用的"结构"一词,指的是事物的构成方式。
任何事物,都是由不同成分组成一个整体,都具有某种结构。
分析一个事物的结构,有助于发现事物内部固有的规律,所以科学研究常常使用"结构"这一概念。
其实,结构主义思潮或方法论中的"结构"起源于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一个语言学基本概念"系统"。
索绪尔提出的"系统"概念就是语言学家们公认的结构,它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时代-结构主义语言学时代,同时也开创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时代。
(二)结构主义的特征二、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起源第一位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德克海姆。
他创建了一套新的理论,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
他给"社会事实"下了定义,把它看作是特质的东西,与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性质相同。
他认为:(1)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不论其是否有固定性质,它对每个人都有外部约束力;(2)社会事实就是集体心智中的思想;(3)社会事实不受历史发展阶段所限制。
德克海姆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索绪尔的语言观。
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
语言行为也有外部制约,那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系统。
这种系统同一切社会惯例一样,是一切成员同意遵守的,约定俗成的社会制度。
作为一种社会事实,语言可以不受历史发展因素的限制,而独立地描写和分析。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自始至终体现了这些基本原则。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再认识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再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fc26ad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c.png)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再认识一、概述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学流派,其产生和发展深受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并在对印第安人土著语言的研究中得以实践和应用。
这一学派的理论背景源于索绪尔对于语言系统、语言与言语、能指、所指和符号任意性的论述,这些观点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提供了理论支撑。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布龙菲尔德及其后继者为代表,他们主张语言学应关注语言的实际使用,即言语行为,而非抽象的语言系统。
这一学派的学者们特别重视记录和分析语言的技术,以便对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印第安土著语言进行精确的描写和分析。
他们的研究方法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旨在揭示语言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差异。
对于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认识,我们不能仅停留在其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上。
我们还需深入探究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即人类学家对印第安语言的田野调查,以及这一学派在发展过程中所受的其他影响,如行为主义等。
我们还需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价这一学派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地位和贡献。
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流派,对美国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初,强调对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共时的分析,尤其注重语言内部的结构规律和模式。
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演进,特别是受到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流派的挑战,结构主义语言学一度陷入了困境,其地位和价值也受到了质疑。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多元化和跨学科趋势的加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价值再次受到学界的关注。
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核心理念和研究方法,认为其在语言结构分析、语言类型学等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旨在重新认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探讨其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新意义,以期为我国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7c220a1f551810a6f4248624.png)
(二)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以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这 种研究的数学性质而著称。他们接受了索 绪尔的观点: (1)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 语言符号是由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所构 成的综合体。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 叶尔姆斯列夫——《语言理论纲要》 • 布龙达尔的——《结构语言学》 • 乌尔达尔的——《语符学纲要》
(三) 描写语言学派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称 描写语言学派,继 承和发展了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理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注 重语言形式分析,回避语义问题;在语言结构 分析中主要运用分布和替代的方法;创造了 语言结构分析的直接成分分析法。
代表人物
◆ 先驱者——博厄斯及其学生萨丕尔
◆ 主要代表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使用来分析语言、 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不过,“结 构主义”并不是一个被清楚界定的“流 派”,通常大家会将索绪尔的作品当作一 个起点。
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 学的奠基人和结构 主义的创始人,他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 的出版标志着结构 主义语言学和结构 主义思潮的开始。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
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 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 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 区别等。他主张区分内容平面和形式平面,两者 又都区分为形式和实体。语言符号是由表达形式 和内容形式所构成的单位。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 表达平面和内容平面的关系。他的理论称作语符 学,具有代数的性质,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假设, 注重演绎。
布拉格学派以音位研究著称。他们继承并 语言符号是由表达形式和内容形式所构成的单位。
语言学名词解释3
![语言学名词解释3](https://img.taocdn.com/s3/m/fb6ecf84910ef12d2bf9e762.png)
名词解释结构语言学:又称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三大语言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派。
共时语言学:从语言发展的一个横断面对一种语言在特定时期的相对静止的状态进行静态研究的语言学分支。
历时语言学:又叫历时语言学,是从纵向发展的角度研究某种语言从一个时代到另一时代的发展变化的语言学分支。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它是以语音为形式、以语义为内容、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
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运用语言(说话)和运用语言产生的结果(所说的话);二是指在运用文字的情况下,是写和写下来的话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
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象。
语言符号是由音义结合构成的。
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和义的结合时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和义的相互关系来说。
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语言符号的强制性: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时的情况来说的,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至于符号的音义关系一经社会约定而进入交际之后,对人们就有强制性,音义之间就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不得任意更改。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一个符号跟着一个个符号依次出现。
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
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语言结构的层级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
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不同的层和级。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fca921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44.png)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一门语言学的理论取向,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欧洲,是一种强调语言结构和系统性的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系统,而其意义主要来自于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起源与发展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维尔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结构主义理论。
此后,以罗曼·雅各布森、艾·瑞·弗里策和诺姆·乔姆斯基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们纷纷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他们的语言学研究工作中,并推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蓬勃发展。
核心观点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的系统,其中每个部分都和其他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语言不是一系列孤立的符号,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规则和规范来自于语言系统内部的组织。
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内部结构和系统性的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地关注语言的单个元素或表层现象。
主要研究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等方面。
通过对语言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分析和比较,研究者可以揭示语言结构背后的规则和模式。
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和系统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并从中发现普遍规律。
影响与意义结构主义语言学对当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鼓励语言学家们从整体性的角度来思考语言。
结构主义语言学为传统语言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同时,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也对其他领域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启发作用,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取向,深刻影响了当代语言学研究的方向与发展。
通过对语言内部结构和系统性的深入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运作机制,揭示语言背后的规律和模式,为我们的语言认识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仍需继续秉持结构主义的精神,探索语言的奥秘,推动语言学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
![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40bbd284254b35eefd3457.png)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或称结构语言学是指20世纪以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的语言学理论为代表以及受这种理论的影响而进行的语言理论研究。
1916年,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出版.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索绪尔生于1857年,1878年开始语言研究,曾先后在巴黎、日内瓦讲授梵语和有关印欧语系的语言学,1907年到1911年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讲授普通语言学。
1913年去世。
《普通话言学教程》是他的学生巴利和薛施埃在他去世后根据他们的听课笔记和他遗留的部分讲稿整理而成的。
这本著作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影响极为深远,世界主要语言都有译本。
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他把语言学与符号研究联系起来,认为语言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要素的性质决定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语言的系统性表现在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当中。
他区分了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认为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对语言系统的共时分析。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明他讲述的语言现象和术语、法国语言学家梅耶称他是“用诗人和充满梦想之人的明亮而湛蓝的眼睛来看待科学事物”。
由索绪尔的语言系统的理论发展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后来分成了三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结构主义学派。
布拉格学派以1926年在布拉格成立的布拉格语言学学会而得名,代表人物是特鲁别茨科依(N.S.Trmbezkoy)和雅柯布逊(R.Jakobson)。
布拉格学派主张应该从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方面去研究语言的结构,认为语言是由相互联系的一个个单位组成的功能结构系统。
评价任何语言现象都必须从它所具有的功能、所达到的目的着眼。
他们注重语言结构的研究,但不忽略意义,认为语言规律要在交际中发挥作用,就不能没有一定的意义。
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就表现在音位学的研究方面。
纲领性的著作是特鲁别茨科依的《音系学原理》。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6bdb6c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9.png)
结构主义语言学引言结构主义语言学是一种对语言进行研究的理论框架,它强调语言结构的重要性以及语言系统的存在。
通过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和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构主义语言学揭示了语言的规律和模式。
起源结构主义语言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瑞士和捷克学者的研究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瑞士语言学家弗迪南德·德·索绪尔和捷克语言学家罗曼·雅科布森。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核心概念结构主义语言学具有一些核心概念,它们对于理解语言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语言结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由各种不同的元素组成,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
这些元素可以是语音、词汇、句法规则等。
语言功能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的功能,即语言是为了传达意义和交流的工具。
语言的结构和规则决定了它的功能和使用方式。
对立和关系结构主义语言学通过分析语言中的对立和关系揭示语言结构和功能。
例如,语言中的音位对立、词汇之间的关系等等。
含义的构成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的含义是通过各种元素之间的组合和关系构成的。
这些元素可以是词汇、句法规则等。
研究方法结构主义语言学使用一系列研究方法来分析语言的结构和功能。
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结构分析通过分析语言中的各个层面和元素的关系,来揭示语言的结构和规律。
这种分析可以是音系学分析、词汇分析、句法分析等。
对比研究通过对比不同语言的结构和功能,来揭示共性和差异。
这种研究可以对不同语言之间的关系和语言类型进行分类研究。
语料库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真实语言使用的语料库,来研究语言的使用和变化。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揭示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
应用与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语言学以及其他人文学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被广泛应用于语言学研究、翻译学、人类学等领域。
语言学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
它的思想和方法被应用于语音学、语义学、句法学等各个领域。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5e48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0.png)
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它将语言视为一种结构系统,强调语言中的规则和模式。
该理论受到了哲学家索绪尔和语言学家布洛姆菲尔德等人的影响,并在语言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起源与发展结构主义语言学起源于20世纪中叶,主要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得到推广。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语言看作是一种系统,包含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元素组成的结构。
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规则和关系,这些规则和关系决定了语言的运作方式。
素材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中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语法、语义等。
通过分析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结构主义语言学试图揭示语言系统的内在结构和规律。
聚焦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视角下,语言不再被看作是简单的符号系统,而是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结构系统,具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律。
这种观点在语言研究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推动了语言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核心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具有一些核心概念,包括语言的二元性、语言的系统性、语言的符号性等。
这些概念构成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指导着研究者对语言系统的探索。
系统性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系统,包含了各种元素和规则,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
通过研究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揭示语言系统的内在结构。
符号性语言被视为一种符号系统,它通过符号来表示现实世界。
结构主义语言学强调语言符号的结构和关系,认为语言符号的意义是通过符号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的。
应用与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学理论和语言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还推动了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跨学科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对人类学、文化研究、社会学等学科都产生了影响。
它的思想启发了人们重新审视语言、文化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现代价值尽管结构主义语言学在当今语言学领域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它提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依然具有现代意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95bf5cdabb4cf7ec4afed0ae.png)
(一)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以音位研究著称。他们继承并 发展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系统的观点, 其结构—功能语言观就是在索绪尔语言理 论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他们提出,语言是 多功能的结构体系,由多个相互依存的次系 统构成。他们建立了音位学说,提出了“语 言联盟”的理论和“句子的实际切分”的 学说。
代表人物
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突出特点
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明确限定语言学的 研究对象;与历史比较语言学相反,结构 主义语言学重视共时语言(也就是口语) 的研究,特别着重于分析、描写语言的结 构提携;从不孤立地看待语言要素,认为 语言的一切都奠定在关系的基础上。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个流派
在索绪尔之后,出现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 三个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 特鲁别茨柯依是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他的 《音位学原理》是现代音位学的经典著作。 • 另一位成就卓著的代表人物是雅柯布逊,他提出 的“区别性特征”的学说对现代语言学具有重大 意义。 • 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虽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 格语言学会,但由于他的语言观体现了布拉格学 派的学术思想,所以有的学者把他作为布拉格学 派的代表人物。
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叶尔姆斯列夫,他对 语言的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到了语言的一些重要 特质:语言的遗传性、社会性、符号性;语言与 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言语的 区别等。他主张区分内容平面和形式平面,两者 又都区分为形式和实体。语言符号是由表达形式 和内容形式所构成的单位。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 表达平面和内容平面的关系。他的理论称作语符 学,具有代数的性质,在研究方法上运用假设, 注重演绎。
(二)哥本哈根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以语言结构关系的研究及这 种研究的数学性质而著称。他们接受了索 绪尔的观点: (1)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2) 语言符号是由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所构 成的综合体。
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
![结构主义语言学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27ff72614791711cc791798.png)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源流本世纪末的语言研究虽然已开始迈进乔姆斯基的时代,但在目前,人们对乔姆斯基理论还难以作出充分估价的情况下,结构主义语言学仍然是统帅语言研究领域的旗手。
目前无论是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各种语言著作的框架,都还没有超出结构主义的框框。
具体语言的研究都广泛使用结构主义方法。
不仅这样,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还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神话学、民间文学等,所以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必要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一个总观。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的背景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语文学家创立的“语法”。
这种“语法”是以逻辑为基础建立的一些规则,没有涉及到语言结构。
第二阶段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现的语文学。
语文学派认为语言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相反他重视的是古文献,因此,语文学主要是确定、解读和评注古文献,而忽视活的、现时的语言研究。
最重要的是第三阶段,比较语文学或称比较语法阶段。
比较语法源于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他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精通梵语和波斯语。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印度的古语言—梵语,有许多语法形式和词根跟欧洲的一些语言有联系,1786年他在印度..亚洲学会宣读论文.阐述了这些新的看法。
进入十九世纪初,威廉•凉斯的看法被人们所重视,这样,在欧洲掀起了语言比较研究的热潮,先后出现了一连串著名的学者和著作,如法朗兹•葆朴、雅各布•格里木、波特、库恩、马克思•缪勒、布劳恩、古尔替乌斯、施来赫尔等等,著作如葆朴的《梵语动词变位系统》(1816年)、缪勒的《语言科学讲话》(1861年)、古尔替乌斯的《希腊语词源学原理》(1879年)、施来赫尔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年)等等。
在十九世纪整整百余年时间,比较语法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印欧语系语言的比较研究做得非常细致和深入。
人们对印欧语系的语言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85e520dbf46527d3240ce0bd.png)
贡献
1.布拉格学派最著名的贡献就是将语音学和 音位学区别开来, 将音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进行研究。 特鲁别茨柯依提出, 语音学属于“言语”, 而 音位学属于“语言”, 因此首创了研究语言 的独特方法“音位学”。他对音位学下的定 义是:研究语音功能的学科。进而他又提出了 语音对立的思想, 这些所谓的对立可以归纳 如下: (1) 双边对立、 (2) 多边对立、 (3) 均 衡对立、 (4) 孤立对立、 (5) 否定对立、 (6) 分级对立、 (7) 等价对立、 (8) 中和对立、 (9) 永恒对立。
语言看作语一言是学研指究人对的象说,和把写言语的排过除程在,语是人 言学大门之的外一,这种是行结为构,主叫义言的基语本活观动点,。也叫 但是,在实言际语工作行中为,; 这三个学派的研究侧 重也点有不 分一 岐样 ,二 东,形是 西在成具各指 ,体自人 也程不说 叫序同出 言操的来 语作特的 作中点,。话品一,。些写细出节来的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方法
2、指出语言研究就是要从所指和能指中找出它本 身的价值。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之所以 这样有用,就是因为它有价值。语言的价值是在索绪尔所 说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对等关系体现出来。通俗一点,所 指就是概念,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语义(或内容),能指是音 响形象,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语言形式。一定的形式总是 表示一定的语义,一定的语义要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它们 之间是互相对应的。正因为这样,语言才能完成交际的功 能,才体现出它的价值,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 语言就是由所指和能指构成的符号系统。这里,索绪尔给 我们指出了语言研究的着手点。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方法
4、确定语言成分的句段关系(组合关系)和联想关 系(聚合关系)。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https://img.taocdn.com/s3/m/da8e98d1a58da0116c1749a9.png)
(一)美国结构主义学派(American structuralists)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American descriptivists)。
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
美国结构主义跟欧洲结构主义都强调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但又各有自己的特色。
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重视结构间的关系,美国结构主义则着重结构形式的描写。
这一学派的先驱是F.博厄斯和E.萨丕尔。
博厄斯既是人类学家又是语言学家。
他在《美洲印第安语手册》(1911)中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美国人类学家从事语言调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论总结。
其中强调:对语言事实要作客观的描写,不可用其他语言的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为了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应该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
萨丕尔也是人类学家兼语言学家,他的名著《语言论》(1921)把语言研究同人类心理、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他们都强调尊重美洲本地人民的言语,从而作出客观的共时系统的描写。
以后美国结构主义者致力于对语言结构作形式描写,其基本信条和传统都来自此二人。
但是从整个学派的历史看来,核心人物是L.布龙菲尔德。
他的《语言科学的一套公设》(1926)和《语言论》(1933)为美国结构主义奠定了描写方法的基础。
从他的著作可以看出,在历史语言学方面他接受了欧洲新语法学派的传统,但在对语言结构的共时描写方面则继承和发展了博厄斯和萨丕尔的理论和方法。
在语言结构的分析中,他主张以可以观摩到的语言素材为依据,反对用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并强调形式的分析和归类。
由于布龙菲尔德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结构主义被称为“布龙菲尔德时期”。
在布龙菲尔德之后,Z.S.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1951)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最为谨严的代表作。
他给语言结构分析规定了两项基本任务:①把话语里的单位(如语素)切分出来;②把有关的单位归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源流本世纪末的语言研究虽然已开始迈进乔姆斯基的时代,但在目前,人们对乔姆斯基理论还难以作出充分估价的情况下,结构主义语言学仍然是统帅语言研究领域的旗手。
目前无论是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各种语言著作的框架,都还没有超出结构主义的框框。
具体语言的研究都广泛使用结构主义方法。
不仅这样,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还深深地影响到许多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神话学、民间文学等,所以我们今天仍然很有必要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一个总观。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的背景结构主义语言学创立之前,语言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和语文学家创立的“语法”。
这种“语法”是以逻辑为基础建立的一些规则,没有涉及到语言结构。
第二阶段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出现的语文学。
语文学派认为语言不是唯一的研究对象,相反他重视的是古文献,因此,语文学主要是确定、解读和评注古文献,而忽视活的、现时的语言研究。
最重要的是第三阶段,比较语文学或称比较语法阶段。
比较语法源于英国东方学家威廉•琼斯,他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精通梵语和波斯语。
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他发现印度的古语言—梵语,有许多语法形式和词根跟欧洲的一些语言有联系,1786年他在印度..亚洲学会宣读论文.阐述了这些新的看法。
进入十九世纪初,威廉•凉斯的看法被人们所重视,这样,在欧洲掀起了语言比较研究的热潮,先后出现了一连串著名的学者和著作,如法朗兹•葆朴、雅各布•格里木、波特、库恩、马克思•缪勒、布劳恩、古尔替乌斯、施来赫尔等等,著作如葆朴的《梵语动词变位系统》(1816年)、缪勒的《语言科学讲话》(1861年)、古尔替乌斯的《希腊语词源学原理》(1879年)、施来赫尔的《印度日耳曼语比较语法纲要》(1861年)等等。
在十九世纪整整百余年时间,比较语法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尤其是印欧语系语言的比较研究做得非常细致和深入。
人们对印欧语系的语言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
比较语法虽然对开辟语言研究这个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它还没有去弄清楚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性质,它也从来没有关心过所作的比较有什么目的,所发现的关系有什么意义。
今天看来,比较语法的研究最主要的功绩只是为重建语言的历史做了一些具体和实质性的工作。
比较语法学派既然不关心研究目的和关系意义,那么他们所研究的必然是“纯粹”的语言,所以比较语法学家对语言的看法绝大多数抱着自然主义的观点。
例如施来赫尔在他的《语言比较的研究》中说“语言有它的将来,这将来就词的广义来说也可以叫做历史,但是这历史的最纯粹的形式,我们也可以在自然界比方一棵植物的增长里找到,语言是属于自然界的范围,而不是属于自由的心理活动的范围。
”再比如马克思•缪勒在他的《语言科学讲活》中说:“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应该属于自然科学。
”又说语言的一切变化“都不是真正历史的变化,而只是自然的增长;艺术、科学、哲学和宗教可以有历史,而语言或任何其他自然界的产物,严格地说,没有历史,而只有增长”“我们必须考虑到语言虽不断起变化,但不是任何人所能产生或阻止的。
到了1870年,比较语法有了一个新的转变,出现了一个新语法学派,也称“青年语法学派”。
他们开始提出质疑:语言生命的条件究竟是什么?语言的生命真的象植物增长和人体血液循环一样的吗?以德国勃鲁格曼为代表,他们背叛了自己的老师古尔替乌斯,宣称古尔替乌斯等以前的比较语法学家所从事的只限于语言的研究,而很少注意到说话者个人方面的研究。
他们认为言语的机构应该包括个人心理的和生理的两个方面。
生理方面比如语音。
发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是比较接近于自然的,所以语音定律(语音变化规律)跟物理定律一样产格,不容许有例外。
另一方面,心理方面是与人的因素相关的,比如由类推作用构成.新的形式,发生类推作用完全是由人的心理联想造成的。
像英语的复数形式、被动态、完成时等等形式。
在新语法学派之厉,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学派,如保罗等的个人心理主义学派。
总之新语法学派的兴起,使比较语法发生了转折,人们对语言研究的思考更进一步深入。
正是在比较语法学末期这种背景下开始诞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创始人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一位天才语言学家,1878他就写出了《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这篇震惊欧洲语言学界的论文,那时他才21岁。
早期,索绪尔站在新语法学派的立场,到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国掀起了一种所谓的.‘格式塔思想”,后来扩展到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各个领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语言学界特别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和功能的研究,索绪尔也深受影响,这样他对语言的观点逐渐与新语法学派发生了脱离,渐渐创立了自己一个新的学派—心理社会学学派。
“格式塔思想”转变了索绪尔当初的语言观,但由他所建立的心理社会学学派理论却直接来源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学模式,而涂尔干的社会学学说又来源于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
心理社会学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而社会是由“观念的总体”构成的,观念又体现于人的心理,所以“社会事实”就是“集体心理现象”,语言就是集体心理现象。
索绪尔深感当前语言学的原理和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他毕生致力于探索,一生中很少发表著作和文章,但潜心于教学和研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语言学家,如梅耶、巴利、施薛皿等。
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在他逝世后,由他的学生巴利、施薛霭等于1916年整理出版的。
有的人认为,索绪尔的沉默正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站在时代前列的悲剧。
《普通语言学教程》(以下称《教程》)的问世,全方位革新了以前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及研究方法,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语言学研究的不是各个要素,而是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的“结构”,指的就是索绪尔的“系统”。
《教程》的出版,标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创立,也标志着普通语言学的建立。
这时,语言学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
索绪尔成为本世纪直到目前为止,影响最深远的一位语言学家。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方法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方法充分阐述于《普通语言学教程》,《教程》内容丰富,范围非常广泛,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几乎都能管到。
又因其阐述问题概括性强,包含的思想深邃,故初学者读此书感到困难。
但总的看,《教程》始终贯穿主要几条大纲,这几条大纲就是索绪尔语言观的核心,它给我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
1、区分语言的研究和言语的研究按照索绪尔的语言观,语言既是社会的,又是心理的,而心理总归是属于个体的。
他把以前人们所说的语言这个笼统概念称为“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又区分为语言和言语,认为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
言语包括说话者的意志组合(即心理)和语音表达,是次要的;语言是纯心理的东西,是在言语活动范围内人们的心理印象,是不依赖于个人的,是主要的。
因此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由言语构成;言语要产生表达效果,为人所理解,也离不开语言。
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属于社会部分的语言,而不是属于个人部分的言语。
2、指出语言研究就是要从所指和能指中找出它本身的价值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种符号系统之所以这样有用,就是因为它有价值。
语言的价值不同于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是在劳动和工资这两者之间的对等关系体现出来,语言的价值是在索绪尔所说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对等关系体现出来。
通俗一点,所指就是概念,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语义(或内容),能指是音响形象,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语言形式。
一定的形式总是表示一定的语义,一定的语义要用一定的形式表达,它们之间是互相对应的。
正因为这样,语言才能完成交际的功能,才体现出它的价值,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语言就是由所指和能指构成的符号系统。
这里,索绪尔给我们指出了语言研究的着手点。
3、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由于语言和言语的存在,索绪尔又区分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这两个对立的概念。
什么叫做共时语言学?什么叫做历时语言学?索绪尔在《教程》里说:“有关我们的科学的静.态方面的一切都是共时的,涉及进化的一切都是历时的。
”索绪尔认为,言语是个人的,言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时间阶段上的演变,言语是千变万化的东西,所以言语是属于历时的。
相反,语言是属于社会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是比较稳定的,虽然语言在漫长的历史上有变化,但变化最终还是出自于言语上,所以语言可以看作静态的,共时的。
索绪尔认为共时语言学研究的是同时存在的语言的各成分之间的联系,是属于整个系统的逻辑和心理的关系,是最主要的,而把以前比较语法学所重视的历时研究认为是次要的。
4、确定语言成分的句段关系(组合关系)和联想关系(聚合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各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分成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两种。
在语言状态中,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
一方面,在说话的时候,各个词(或称各个要素)是一个挨着一个排列在言语的链条上面。
这些个要素可能只有一个词,可能是一串词组成的句子。
总之,这些各要素之间结成的关系,就是句段关系。
句段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僻如句子层次分析、词组结构分析、词的结构分析等.另一方面,在说话的时候,话语之外总是有一些东西出现在说话者的记忆里,这些在记忆里被唤起的东西,与说出的每个词(或称每个要素)有一些共同点相联系着,这种联系称联想关系。
联想关系在语言研究中僻如名词的词形变化:复数、格。
动词的词形变化:进行体、完成体、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等等都属于联想关系。
后来的结构主义追随者修改了索绪尔这两个带有心理学概念色彩的术语,把句段关系称为组合关系,把联想关系称为聚合关系,被人们所公认。
《教程》洋洋大观,内容远不止上面所述,如在绪论中讨论到了文字、音位学,第三编讨论了历时语言学,第四编讨论了地理语言学,第五编讨论了原始语言,语言的史前史。
但总.的说,重点在绪论和第一、二编,这三部分是《教程》的精髓。
而关于语言和言语、所指和能指、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的区分又是结构主义的精神核心,是贯穿《教程》的骨架,也是《教程》占有最大篇幅论述的内容,故此文仅作精要介绍。
索绪尔对语言的种种看法,形成了结构主义研究语言的最基本方法。
在索绪尔的《教程》问世之前,没有一个人能对语言提出这样深刻而自成体系的观点,《教程》的出版成了一部划时代著作。
转载中心 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索绪尔之后,结构主义发展分成了三个主要的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学派。
这三个学派都遵循语言符号系统理论,把语言看作语言学研究对象,把言语排除在语言学大门之外,这是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三个学派的研究侧重点不一样,在具体程序操作中,一些细节也有分岐,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
1、布拉格学派1926年,特鲁别茨科依等在布拉格成立语言学会,标志布拉格学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