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90年代的农村政策
我国90年代的农村政策
一,问题的提出1978——1988年的11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蒸蒸日上的11年,也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推动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的11年;1988——2001年的14年,虽然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4年,但却是中西部绝大多数农村凋敝和农民生活艰难的十四年。
十四年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占了28年改革进程的一半;9亿多农民不是一个小数字,占中国人口的70%多。
在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大范围、多人口、长时间经济凋敝和生活艰难呢?这是不能不反思的大问题。
二,问题出在哪里首先,90年代以来的农民和农民工政策是错误的。
近一百多年,总体上看,是不断解放农民(赋予农民权利)并将农民逐步纳入国家现代制度体系的过程。
但90年代的农民政策却是逆潮流的,农民在教育、卫生、养老等方面的权利不仅没有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提升,反而下降了。
最明显的指标是,90%以上的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资源非农化,农村一度出现大面积读不起书、看不起病、连五保户都无人管的现象;农民作为中国改革的开路先锋,其政治权利不是上升了,反而下降了。
最明显的指标是,农民和农民工所占的干部和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比例不是上升了,而是大大下降了。
一百年来,也是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
工人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工资在城市安居乐业,并维持其劳动力生产、再生产和养老,这是现代化进程中不二的规则。
但90年代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近2亿农民工的绝大多数,至今不能在城市安居下来,也没有进入社会保障体系,更无任何政治权利;更为可悲的是,有7%的农民工受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而成为社会的弃儿。
连续近30年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太平盛世,既是少数人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张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民和农民工付出增长和繁荣代价的过程。
其次,90年代的农业政策是错误的;1985年以前,我国农产品全面短缺,增产就能增收,以“劳动密集+技术密集”为主要策略的“追求数量增长效益阶段”的农业政策——家庭承包经营,无疑是正确的。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下是其主要的演变过程:1. 土地改革时期(1950年代初-1950年代中)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
这一时期,政府实施了土地国有化和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并进行了土地的再分配。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土地的集中控制,实行农业合作化政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再次归于集体所有,实行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的土地使用制度。
3. 改革开放初期(1970年代末-19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逐步放开土地管理权,引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个体承包经营土地的方式,鼓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
4. 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1990年代初-200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土地供应紧张,政府启动了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高效、透明、规范的土地供应体系,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5. 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2000年代初至今)中国政府启动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目的是通过流转土地使用权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
这一政策推动了农地流转、土地托市等方面的改革。
6. 农村土地确权制度建立(2008年至今)为解决农村土地权益不明晰、冲突频发等问题,中国政府推行农村土地确权改革,逐步建立起农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制度,以确保农民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从国有化到农业合作化,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及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和确权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印发《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产业政策【发文字号】国发[1994]33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1994.04.12【实施日期】1994.04.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通知(国发[1994]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二日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特制定《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作为今后制定各项产业政策的指导和依据。
制定国家产业政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密切结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2)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3)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4)具有可操作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产业政策的实施,支持短线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对长线产业与产品采取抑制政策。
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是: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努力缓解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合理调整对外经济贸易结构,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同时,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一、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与完善建议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与完善建议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并在逐步完善中发展壮大。
本文将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建议。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历程1. 第一阶段(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土地承包责任制试点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在政策上开始尝试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实现了首批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试点。
这一试点政策的出现,为农民提供了明确的土地使用权,不仅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而且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
2. 第二阶段(9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末):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土地在第二阶段,我国开始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土地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这一阶段,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租赁、转让和交换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尽管在协商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但整个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开始逐步成形。
3. 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进一步完善2010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开始进一步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也在不断涌现,包括招标租赁、拍卖租赁、竞价出让、土地托管等多种模式,试图为中国农村提供更多更好的土地流转模式和解决方案。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办法,加强了政府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和管理。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问题1. 没有足够的保证在土地交易、土地租赁等方面,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仍存在一些区域性限制。
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很多地方仍然无法提供足够的保证,导致农民在土地流转方面遇到困难。
2. 土地流转空间有限近年来,我国的土地流转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在土地流转的数量和面积方面仍然存在限制。
由于政策的限制和地方的公共服务不足,许多小农户还需要寻找其他途径来寻求农村土地流转。
我国民生政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民生政策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是简要的概述:
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以来,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进程,民生政策逐渐成为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实施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措施,逐步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开始关注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和教育权利,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例如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致力于提高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21世纪初至今:中国逐渐加大了对民生政策的投入和改革力度,包括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公平等方面。
同时,针对老龄化、就业、住房等问题,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以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总的来说,中国的民生政策发展历程经历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提高基本医教育水平,再到建立覆盖性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适应新的挑战,并持续完善民生政策,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政策什么时候开始
新农村建设政策什么时候开始新农村建设政策是中国政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旨在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起始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农村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中,新农村建设政策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也被称为“农村改革的第一个纲领”。
该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包括扩大乡村企业经营范围、实行土地承包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等,为后来的新农村建设政策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政府逐渐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1999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概念,并制定了一系列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目标。
这标志着新农村建设政策正式拉开了序幕。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政府不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强了对农民的政策扶持,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除了政府的支持外,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也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一大批乡村企业崭露头角,不少农民转变观念,通过发展农村电商、旅游等产业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村通了水泥路、家家装了自来水,农村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新农村建设政策是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为适应农村发展需求、推动农村经济转型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
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不仅为农村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也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
90年代下海经商的政策
90年代下海经商的政策
在中国,"下海经商"通常指的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政府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大量的企业家和个体经营者通过各种方式投身到商业活动中的现象。
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人看到商机,纷纷投身到各行各业中去。
以下是一些与90年代下海经商相关的政策和背景:
1.改革开放政策: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使
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替代了计划经济,为私人企业家和个
体经营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
农民有了更多的农田自主支配权,也为农民创业提供了契机。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
营企业、个体经营等)开始在中国发展壮大。
政府逐步为这些
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和政策支持。
4.城市企业私有化:一些城市国有企业开始进行私有化改革,为
私人资本进入提供了机会。
5.经济特区的建立:经济特区(如深圳、珠海、厦门等)成为改
革开放的窗口,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也推动了当地产业的
蓬勃发展。
6.外资引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放开吸引了大量国外资本,
促使企业家们与国际市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总体而言,90年代下海经商的背景是中国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
私有经济逐渐崛起,各种经商机遇不断涌现。
政府在一些方面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创业者们也面临着市场风险和竞争压力。
这一时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也孕育了许多成功的企业家。
中国的土地革命和农村政策
此外,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如“三农”政策,农村卫生保健政策等,旨在促进农村的发展和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近年来,中国致力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障儿童的权益,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希望。
总之,中国的土地革命和农村政策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土地革命解决了土地问题,农村政策推动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给广大农民带来希望和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农村地区得到了空前发展,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农村政策。随着土地革命的结束,中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将土地集中供应给农民,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土地和进行农业生产。通过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中国的农村地区得到了空前发展,新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也进入了农村地区,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指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人民通过武装暴动或其他形式的斗争,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的过程。中国的土地革命始于20世纪初,从毛泽东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法,将土地归还给农民。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领导农民运动,推动土地改革进程。
中国的土地革命和农村政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农民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地主和豪绅占有大了一场土地革命,旨在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建设。
乡村振兴政策演变
乡村振兴政策演变乡村振兴政策是指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
其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乡村振兴政策从农业现代化政策演变而来。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推行农业集体化经营模式,各地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后,在上世纪80年代,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渐确立,农村经济开始出现活力。
这一阶段的农村振兴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农村的物质条件改善,加强农业生产,提高农村收入水平。
其次,乡村振兴政策从农村综合改革政策演变而来。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
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强调解决好农民的温饱问题,推行农村综合改革。
在这一阶段,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推进了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这一阶段的农村振兴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农村的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乡村振兴政策从农业农村现代化政策演变而来。
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乡村振兴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
201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农村治理,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
这一阶段的农村振兴政策主要关注的是农村的农业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现代化。
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政策的演变可以看出,我国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逐渐加大。
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乡村振兴将有望实现全面发展,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社会的状况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1.土地制度改革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1.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和壮大3.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四、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社会的状况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社会处于相对落后和贫困的状态。
土地私有化程度低,大多数土地都是公有制的,由集体所有并由集体经营。
同时,由于缺乏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劳动力生产率低下,导致了粮食供应不足和贫困问题。
此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十分匮乏。
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1.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实施了土地制度改革,将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人或家庭经营,鼓励农民通过自主经营和劳动来增加收入。
这项改革使得农村的土地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初期推出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该制度鼓励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实行责任制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举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还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包产到户”政策,即将生产资料交由个人或家庭所有并由其自主安排生产活动。
这项政策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创造力,并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1.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和壮大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出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
这些新型经营主体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技手段,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完善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首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下放到农民手中,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形式。
然而,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如农村土地承包期限问题、流转问题、质押融资难题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
例如,放宽了土地承包到期后续承问题,延长了土地承包期限,鼓励土地流转等。
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农民的承包权益,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提高了农村的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也成为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重要内容。
过去,农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常被用于农村工业、商业等项目,但由于没有市场交易和流转机制,经常引发土地闲置、浪费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开始试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这一政策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经过流转、竞拍等方式进入市场化交易,实现土地的最优配置。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还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的来说,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农村集体所有权到农民承包经营权的转变,再到拓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
过程。
这一变革不仅完善了农村土地制度,也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的农村贫困治理公共政策
绿色发展理念的贯 彻
绿色发展将成为未来农村贫困治 理公共政策的重要方向,加强生 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形成绿 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 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04
社会力量的参与
社会力量将在未来农村贫困治理 公共政策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 与扶贫农村扶贫贫困治理事业, 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 的格局。
政策效果
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该地区的 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贫困程 度得到显著缓解,实现了脱贫目 标。同时,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后续 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案例二:某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政策背景
在脱贫攻坚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某地区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 发展和进步。
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的发展历 程
农村贫困治理政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启动,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进了农村 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扶贫农村贫困治理政 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大 力推进农村扶贫贫困治理政策,旨在 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这一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 施,包括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和“扶贫农村振兴战略”等,以推动 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政策效果
通过这些创新政策的实施,该地区的农村贫困治理取得了 显著成效。贫困农户的收入得到了明显增加,贫困地区的 发展也得到了有效推动。同时,这些创新政策的实施也为 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案例四
政策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 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为保 护农村环境和生态,某地区采取了一 系列的公共政策措施。
90年代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文件
90年代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文件摘要:一、90年代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背景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特点三、养老保险费用筹集方式四、中央与地方在养老保险中的职责与关系五、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现实意义与启示正文: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逐步崭露头角。
在90年代,我国政府针对农村地区推出了养老保险政策,旨在保障农村居民在老龄化过程中的基本生活需求。
本文将对90年代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进行简要梳理,分析其特点及现实意义,并探讨中央与地方在养老保险中的职责与关系。
一、90年代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背景在90年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农村居民养老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开始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特点90年代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具有以下特点:1.地方主导: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实施采取分区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细则,确保保险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家庭联保:政策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保,以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
在一定条件下,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均可享受优惠政策。
3.缴费灵活: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允许参保人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缴费档次,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4.补贴政策: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给予一定补贴,部分地区还提供集体补助,以降低个人负担。
三、养老保险费用筹集方式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方式。
个人缴费是基金的主要来源,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作为补充,共同保障农村居民的养老权益。
四、中央与地方在养老保险中的职责与关系中央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职责如下:1.制定政策法规:出台农村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地方实施提供指导。
2.财政支持: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投入。
3.监督与评估:对地方养老保险政策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发展历程
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
本文将从政策的角度出发,介绍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其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政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二、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三、21世纪初期的农业政策21世纪初期,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农村发展”为核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四、当前的农业政策当前,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中国的农业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每个阶段的政策都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前,中国的农业政策已经进入了乡村振兴的阶段,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务院关于印发《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通知【法规类别】国家产业政策【发文字号】国发[1994]33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1994.04.12【实施日期】1994.04.1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通知(国发[1994]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一九九四年四月十二日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素质,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特制定《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作为今后制定各项产业政策的指导和依据。
制定国家产业政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密切结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2)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3)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4)具有可操作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产业政策的实施,支持短线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对长线产业与产品采取抑制政策。
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是: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努力缓解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严重滞后的局面;加快发展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合理调整对外经济贸易结构,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步伐,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产品开发;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同时,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一、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农业政策的演变
农业生产大跃进及其高指标大都是通过 两本账的方法,层层拔高的。 措施:农业增产措施除水利外,就是深 翻改土、合理密植、工具改革和养猪积肥 等“土、肥、水、种、密、保、管、工” 等农业八字宪法。 干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农业“大跃进”是以严重的浮夸为其显 著特征的。
(5)实行向农业适度倾斜的支持政策, 加强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 (6)减少粮食征购指标,提高农产品价 格。 3)20世纪70年代农业政策 (1)农业学大寨 1964年毛泽东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 号召。 (2)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保护政策
4)、20世纪80—90年代年农业改革政策 (1)、农村基本制度改革 农村生产责任制,明确乡政府为农村基层政权。 (2)、农村品流通体制改革 (3)、加强农业宏观调控,调整农村产业机构 5)、新世纪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的农业政策 2004-2008年,中央政府连续5年出台中央一号 文件,支持农业发展,制定了“少取、多予、放 活”和“工业反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 策。
尽管,政府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政策,长期 以来所形成的重工商轻农政策却没有发生根本改 变。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资金 1980年的149· 95亿元增 加到2006年的3172· 97亿元,增长了20· 16倍。 1980年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 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12· 20%。2006年 的7 · 85%,下降了4· 35个百分点。 1980年财政支农支出总额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为10· 93%,占GDP比重为3· 30%,到1995年已分别下 降到4· 74%和0· 95%,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一、背景介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区,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管理和控制的土地、自然资源以及其他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制度。
这一制度的建立旨在调整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二、发展历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农村改革的推进,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力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土地和其他集体资产的运作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国家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试点地区实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等集体产权制度,并逐步赋予农民合法享有这些产权的权利。
经过多年的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逐渐形成并得到一些农村地区的普遍推广。
三、政策措施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
这一工作的目标是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登记,确保农民享有合法的土地产权,并依法保护其权益。
通过确权颁证工作,农民可以合法经营土地,并享受相关政策支持和保障。
此外,国家还加大了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推动其发展和壮大。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产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管力度,保障其合法权益,防止滥用职权和侵吞集体资产等问题。
四、实施效果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农村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效果。
一方面,该制度为农民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土地产权,使农民能够更加安心地发展农业生产。
另一方面,该制度鼓励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据统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实施使得农民的土地产权明晰化程度大幅提高,农民对土地的安全感和信心也得到增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反贫困的理论反思与政策选择
879 49
贫 困发生率 ( %) 官方估计 e 世行估计
316 . 1 . 59 1 . 59 1 l 1 . 49 l . 1 7 1 27 1 nl 儿. 0
2 0 00 0 l8 3 00 l4 2 00
93 . 76 : 69 . 58 48
. .
82 -
31 . 2
27 7
.
率 大大高于改革早 期的水平 , 这一 时期 农村贫 困人 口减 少率 但 却 大 大低 于 改革 早期 的水平 ,甚 至 出现 回波 效应 ( ak ah B cw s 1 l 9 802 71 3 41 37 . E et和反 弹效应 , f c) 致使脱贫者 又出现返贫现象。 世行 20 《 0 5年 2 0 00 82o 70 20 ' 2 0 25 指 到 0 3年 亚洲还 有 6 多 赤贫人 1 9 %分 亿 3,3 资料来源 :1《 ( )中国统 计摘要 》 19 )第 7 ;2潘金 云 :关于中 国扶贫 关 键指 标》 出 , 2 0 (99 , 8页 ( ) “ 工作 的研究 报告 ” ,中国人 力 资源开 发研 究会 ,0 0年 ; 3 w r a k 1 9 ; 20 ( ) o dB n ,9 9 l 布在 印度 、 中国和南亚 , 中中国为 1 3 ( 闻 ,0 5 。基于 其 . 亿 余 7 20 ) () 4 国家统计 局农 调 队 :中 国农村 贫 困监 测 报告 》20 )中 国统计 出版 社 , 《 (00 , 此 ,笔者从探寻造成 我 国农村反贫 困减缓 的深层原 因着手 , 分 20 00年, 7 ;5温家宝 :在 中央扶贫开发 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 为反贫困 目 第 页 () 《 , 析 当前我 国农 村反 贫困 的思 想 、 理论 和制度 缺陷 , 在此基础 并 标的预测值 ,9 9 6月 8日 19 年 表 2 中国农村贫 困人 口增长 率估计 单位 : 上试 图提出一个更有 针对性 、 % 更为有效 的理性 的反贫 困的治理
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
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户口的丧葬补助标准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农民是我国的主要人口,他们的福利待遇和生活条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农民生活中,丧葬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因此,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的调整和完善对于农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的历史演变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丧葬费用也相对较低。
因此,当时的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也比较低,一般只能够支付一些基本的丧葬费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丧葬费用也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农民的需求,政府开始逐步提高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
到了20世纪90年代,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可以支付一部分丧葬费用。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丧葬费用也进一步提高。
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户口丧葬补助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
目前,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已经提高到了一定水平,可以支付相当一部分的丧葬费用。
二、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的现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次性丧葬补助”,另一种是“丧葬费用报销”。
1.一次性丧葬补助一次性丧葬补助是指政府针对农民家庭中出现丧葬情况而设立的一种补助。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次性丧葬补助标准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为:第一档:500元;第二档:1000元;第三档:2000元。
在享受一次性丧葬补助的同时,农民还可以享受由当地政府提供的一些其他优惠政策。
2.丧葬费用报销丧葬费用报销是指政府针对农民家庭中出现丧葬情况后,对其支付部分或全部丧葬费用的一种补助。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丧葬费用报销标准一般为3000元左右,但在一些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补助标准会适当提高,以满足当地农民的实际需求。
三、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的意义农村户口丧葬补助标准的调整和完善对于农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题的提出1978——1988年的11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蒸蒸日上的11年,也是农业、农村和农民推动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的11年;1988——2001年的14年,虽然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14年,但却是中西部绝大多数农村凋敝和农民生活艰难的十四年。
十四年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占了28年改革进程的一半;9亿多农民不是一个小数字,占中国人口的70%多。
在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大范围、多人口、长时间经济凋敝和生活艰难呢?这是不能不反思的大问题。
二,问题出在哪里首先,90年代以来的农民和农民工政策是错误的。
近一百多年,总体上看,是不断解放农民(赋予农民权利)并将农民逐步纳入国家现代制度体系的过程。
但90年代的农民政策却是逆潮流的,农民在教育、卫生、养老等方面的权利不仅没有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提升,反而下降了。
最明显的指标是,90%以上的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资源非农化,农村一度出现大面积读不起书、看不起病、连五保户都无人管的现象;农民作为中国改革的开路先锋,其政治权利不是上升了,反而下降了。
最明显的指标是,农民和农民工所占的干部和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比例不是上升了,而是大大下降了。
一百年来,也是农民转变为工人的过程。
工人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工资在城市安居乐业,并维持其劳动力生产、再生产和养老,这是现代化进程中不二的规则。
但90年代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近2亿农民工的绝大多数,至今不能在城市安居下来,也没有进入社会保障体系,更无任何政治权利;更为可悲的是,有7%的农民工受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而成为社会的弃儿。
连续近30年经济高速增长下的太平盛世,既是少数人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张的过程,同时也是广大农民和农民工付出增长和繁荣代价的过程。
其次,90年代的农业政策是错误的;1985年以前,我国农产品全面短缺,增产就能增收,以“劳动密集+技术密集”为主要策略的“追求数量增长效益阶段”的农业政策——家庭承包经营,无疑是正确的。
但1986年后,我国大宗农产品已经自给有余,增产不能增收,标志着我国的农业进入“追求价格增长效益阶段”。
农业发展策略应该转向“资本密集+农民组织密集”。
小农只有组织起来,才能获得农产品附加值和议价、定价的权利,才能获得“价格增长效益”。
但遗憾的是,90年代,不仅没有发展出新农民组织,相反,错误的政策导致既有农民组织正在逐步走向解体。
90年代以来,农业政策从三个方面摧毁了既有农民组织的经济基础。
第一个是土地制度改革。
1977年到1988年的土地制度对农民最有利,农民集体有权用土地发展乡村企业,农民不仅可以分享土地农用收益,也能分享土地非农用的绝大部分收益。
1988年后,《土地管理法》出台,特别是94年财税体制改革后,政府剥夺了农民组织将土地“农转非”的权利,并逐步弱化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制度朝着“国家所有+农户永佃”的方向演变,农民分享土地非农用(资本化)增值收益的权利基本丧失;2000年前后,随着“三提五统”和“农业税附加”的取消,农民组织分享土地农用收益的权利丧失,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名存实亡了。
土地所有者获取地租的权利被取消后,作为农民组织存在的核心经济基础被彻底消灭了,这等于判决了“以土地合作为核心”的社区性农民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死刑。
第二个是经营体制改革。
进入90年代,部门垄断又回来了,农药、种子、粮食专营和生猪定点屠宰,把八十年代发展的乡村集体企业全部压垮了。
农民组织起来分享农业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营销、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等等)收益的发展道路,被封死了。
第三个是乡村企业的强制性改制运动。
进入90年代,在中西部地区的乡村企业不堪重负的时候,外资却在享受超国民待遇而大举进入中国的沿海地区,并且沿海地区作为经济特区却依然享受1978——1988年“集体土地非农用”的特殊待遇。
沉重的税负和不平等的竞争,给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雪上加霜式的打击。
主流对中西部乡村企业和农村经济凋敝的解读是“思想不解放”和“管理落后”。
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中西部农村进行了一场逼迫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农民(组织)的“集体经济”改制和解体运动。
有钱有权的人,借政治性“改制”运动之势,大肆低价或无价拿到农民组织的企业和自然资源,“改制”几乎成为了“抢劫”农民组织经济基础的运动。
笔者是亲身经历过这场运动的。
改制了,就是思想解放,就有财政的产业化资金扶持和金融的信贷优惠;不改制,就是思想不解放,不仅无经济优惠政策,政治上也有压力。
这样的“改制”,既违背了市场经济所有制平等和经济主体平等的原则,更违背了村民自治原则。
但实践已经证明,“思想不解放”,依然坚持集体经济的7000多个村子,现在都发展得很好,成为了全国各地政府所树的新农村建设典范。
上述三板斧,导致了绝大多数既有农民组织的经济基础的全面瓦解,绝大多数的农民组织名存实亡了。
90年代不仅消灭了农民组织的经济基础,还选择了扶持“资本家带小农”的发展策略,走上了扶持资本家剥夺小农的“菲律宾发展道路”。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90年代以来,政府宁可扶持垄断部门或私人资本家垄断农村金融,也不允许农民组织搞资金合作社,这实际上是扶持官商勾结的金融资本家剥夺小农。
第二,90年代以来,政府给所谓的龙头企业(私人企业)免税和财政金融的大力扶持,而农民组织起来办点小企业不仅得不到优惠政策,并且还要纳税;农产品流通资本家有进城的绿色通道和优惠政策,而农民进城卖农产品却有各种各样的障碍。
这是政府在扶持工商业资本家剥夺小农。
第三,进入90年代,农业政策反80年代而行之,除扶持传统计划经济部门对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垄断外,政府也在扶持“改制”后的所谓龙头企业垄断局部的生产资料市场。
这实际上是政府扶持生产资料生产和经营的资本家剥夺小农。
上述三招,实际上限制了小农只能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刨食。
这就是9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凋敝和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的重要原因。
假如没有近2亿农民工的打工收入维持“小农家庭经营”,中国的绝大多数农民早就破产了;假如长期依靠农民工收入维持“小农家庭经营”,中国的城市化就是海市蜃楼。
这样的农业发展和城市化战略下,再过20年,中国将有4亿、甚至更多人处于城乡流动之中,这更是中国转型不可选择的死路。
“扶持资本家带小农”的道路,50年前菲律宾就走过,菲律宾也因此由亚洲的典范,衰落成了亚洲的二三流国家。
日本、韩国、台湾,用了一百年的时间,限制资本家下乡剥夺农民,扶持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始终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日本、韩国、台湾都超过了菲律宾。
90年代的农村政策是错误的。
90年代以来,政府集中经济发展的一切成果,用于大城市规划和建设,连公共教育和医疗资金也几乎全部集中于城市。
特别是城市开发区政策,实质是以行政垄断的方式,剥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机会。
不仅如此,还用极不平等政策为城市发展而剥夺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
只要农村的土地,不要失地农民;只要农民工的劳动力,不要农民工成为市民;将农村的各种生活物品低价吸收进城,却将农村变成城市的免费垃圾场。
城市变成了欧洲,农村几乎到了“无河不断流,无水不污染”的地步。
90年代以来,市场规则泛化,公共资源的配置也按照市场规则配置。
好老师进城了,好医生进城了,并且一反80年代农村干部、教师、医生工资收入高于城市的政策,城市干部、教师、医生的工资反过来比农村干部、教师、医生高出了许多。
优质公共资源只为“精英”人群服务,吃财政饭的人不再是人民“公仆”,成为少数人的“家丁”了。
农村孩子读书要进城,农村人看病要进城,读书要择校费,看病要红包。
孙立平惊呼:社会断裂了!三,农村政策还在错误的轨道上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将“三农”工作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和谐发展思路,2005年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使“三农”问题有了很大的缓解。
但是,90年代以来的错误路线并没有得到彻底反省,很多错误还在继续,使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努力事倍功半。
主要的表现有:第一,农业政策依然基本错误。
农业在1986年就进入“追求价格效益”的发展阶段了,但现在“追求产量增长效益”的农业政策依然占主导地位,“追究价格效益”的农业政策还没有进入决策层面;而东北、新疆、东南沿海等地区的农业已经进入“追求市场(份额)效益”发展阶段,但其农业政策还没有进入思考的层面。
增产减收、减产减收、稳产也难稳收的局面,还是农业发展的常态。
最近几年,鼓励外资企业收购大豆加工企业和在沿海兴办农业园区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内市场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国际市场,拱手让给外国企业和农业组织,这是非常危险的错误。
第二,防疫、水利等服务市场化方向依然。
关于水利、防疫等服务,十几年来一直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改革的。
实践已经证明,农业服务的市场化道路使小农更加弱势。
必须扶持农民组织起来,走小农组织化自我服务之路。
第三,最近连续的几个一号文件表明,政府依然将增加农民收入的希望,寄托在“龙头企业”的身上,对扶持资本家剥夺小农的政策丝毫没有反省,像东北豆农那样,小农面临大面积破产的风险是实实在在地存在。
第四,政府的“支农资金”依然是权力配置和官商勾结的“市场化招标”,强者受惠。
“支农资金”从中央到地方,绝大部分成为了部门和基层政府的“福利和预算外收入”。
第五,政府还在将“八亩九块”30-50年不变的“承包制”作为农村不可动摇的“基本经济制度”,限制了农民选择新生产关系的自由,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六,当下进行的“林权改革”和《物权法》草案,都存在否定“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强化“国家所有+农户长期承包”的倾向,这也是反村民自治的。
第七,不少地方的煤矿等集体企业和森林等资产的经营体制改革,还在继续犯强制“私有化”的错误;第八,村民自治制度名存实亡,村民自治组织正在逐步被乡镇政府“改造”为计划生育执行小组;第九,生猪重新定点屠宰是错误的,丝毫没有纠正的迹象;农药、种子、化肥重新专营的政策是错误的,有进一步走向部门垄断经营的迹象;第十,国家银行退出农村农业,农村信用社的农民主体性越来越不可及;准许私人资本下乡办银行,不许农民专业经济组织搞合作金融,更是错误的;第十一,扶持西部生态脆弱的地方搞“开发式扶贫”,是错误的。
因为这样的地方,人口再生产、经济再生产、生态在生产无法循环起来,开发的结果只能是更加脆弱和贫困的恶性循环。
但这个错误还没开始反省;…… …… ……在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农民和农民工代表和委员越来越少;在各级干部中,从农民和农民工产生的干部越来越少;资本家可以成立自己的组织,吸毒者也可以成立自己的组织,但不许农民和农民工成立自己的组织;工人盗窃了老板的财物,几乎没有不坐牢的;老板拖欠了工人的养命钱,几乎没有坐牢的;老板的财产权高于工人的生命权,这是错误的!干部和垄断国企工人的工资制度,是保障其养育子女、赡养老人、养老医疗、甚至再教育和供车供房等待,但农民工的工资制度就是保障不饿死,保证四十岁前还可以继续干活,农民工的工资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是错误的!…… …… ……四,农村改革思路要向80年代回归80年代的改革,是改革高度计划的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是给农户和农民组织放权、给基层政府分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