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货车的车架结构设计
什么是车身框架结构?厢式货车底盘解析
![什么是车身框架结构?厢式货车底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a8640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3.png)
什么是车身框架结构?厢式货车底盘解析底盘又称为车架(Chassis),它如同人类骨骼的作用一样,承受着车辆在静态或者动态条件下所有的重量,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乘员,以及在恶劣路况与制动加速时对车辆产生的压力,这些都是由底盘一力承担,所以说,车架是一辆汽车的最重要支撑结构。
无论是单车、汽车还是卡车,每台车都有一个底盘,但是底盘的形式就因车型而有所不同。
环顾全球各大汽车厂,能称之为车厂的,你可以没有发动机技术、但是你不能没有自己的车架;你可以不会设计样子外观,但你不能连这套骨骼都造不出来,也就是说,汽车工业最核心的大型部件是:底盘!今天要说的不是我们常见的轿车车架,而是厢式货车。
货车由于需要承受较大的负载,所以底盘结构与普通的汽车完全不一样,这种结构就是非承载式车身,也称为车身框架结构(Body on frame)。
其实车身框架结构的历史比汽车诞生的历史还要久,这个结构实际上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马车时代,当时是使用木材来建造,在古装片中的马车与搬货的手推车都是使用这一种底盘结构。
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使用钢铁来取代木材,但是使用木材来固定这种做法仍然持续了几十年。
早期的车身框架已经是使用梯形结构,由两条横梁来固定两条平行的主梁上,车壳与动力系统都放在车架上方,而车架则放在悬架与车轮上。
来到今天这种结构已经被硬壳式、半硬壳式与单体式设计所取代,但由于车身框架结构能承受大负载,所以依然是货车与重型卡车的首选。
图:福特T型车的底盘结构就是从以前的马车进化而来。
除了大负载这个优点以外,还有的就是车身框架结构都是使用模块化的设计,也就是能把不同的车身放在相同的底盘上。
就例如RV房车,由一个制造厂先制造出基本的底盘与传动系统,再交给不同品牌的汽车制造商,然后汽车制造商把自己设计的车身安装上去,这就有了各种不同配置与外观的房车,但其实它们都是共用同一个底盘,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平台。
图:后面你想加上什么形状的外壳都可以,只要是在车架的承受范围之内。
中型载货汽车的车架设计
![中型载货汽车的车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7ee5284b35eefdc8d333b9.png)
2车 架 的设 计 规 则
这种连接形式具有刚性较 好的J J u 强角撑 ,可产生 良好的
斜支撑作用, 使 整 个 车 架 的 刚度 增 加 , 且其 翼 缘 外边 不致 因 受
压而产生翘 曲。车架两端的横梁 常采用这种形式和纵梁相连
车架是 一个 复杂 的薄壁 框 架结 构 。其中包 括 了结构 形式 的 接 。但 此 种 连 接 方 式制 造 复 杂 , 当转矩过大时, 纵梁 翼缘 上会 设 计: 车架 的宽度的确 定、 纵梁形 式的确 定、 横 梁形式 的确 定、 横 梁 出现 应 力过 大 的 现 象 , 这 是 由于 纵 梁截 面 不 能 自由翘 曲所致 。
汽车车架是整个汽车 的基体 ,是将汽车的主要总成和部 也 可将 横 梁 穿 过 纵 梁 向外 延伸 , 将 载 荷 直接 传 给 横 梁 。
件连 接 成 汽 车整 体 的金 属 构 架 , 对 于 这 种 金 属构 架 式 车 架 , 在
设 计时应考虑结构合理, 生产工艺规范, 保证它在 各种复杂的
车 架 所 承 受 的静 载 荷 是 指 汽 车 静止 时 ,悬 架弹 簧 以上 部 分 的 载荷 。 为车架质量、 车 身质 量 、 安装 在 车 架 的 各总 成 与
附属件的质量 以及有效载荷 ( 客车 或货物的总质量) 的总和 。
图 1
( 2 ) 对 称 的 垂 直 动 载 荷
有很大的影响。大致可分有 以下 几种 : ( 1 ) 横梁和纵梁的腹板相连接
总之,车架 结构 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整车布置对车架 的 要求及企业 的工艺制造能力, 合理选择纵梁截面高度 、 横梁 的
要求。以达 到较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载货汽车后悬架设计实例
![载货汽车后悬架设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7df1650b1c59eef8c7b453.png)
三、弹性元件的设计 1 钢板弹簧的布置方案选择
布置形式为对称纵置式钢板弹簧。
2 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的确定
已知满载静止时负荷 G2 =7650kg。簧下部分荷重 GZ 2 = 442kg ,由此可计算出单个钢板弹簧的载荷:
FW
=
G2
− GZ2 2
g
=
7650 − 442 ×10 = 36040N 。 2
Czm =2844N/cm
与设计值 cm =2747N/cm 相差不大,基本满足主簧刚度要求。
(2)副簧刚度的验算:
k
1
2
3
4
ak +1 = l1 − lk +1
如果用有效长度,即 l1' = (l1 − 0.5kS ) 代入上式,求得的刚度值为钢板弹簧总成的夹紧刚度 cz 。
(1)主簧刚度的验算:
K
1
2
3
4
5
6
7
ak+1 = l1 − lk +1 (cm) 0
5.58
11.15
16.73
22.3
27.88
33.46
K
8
9
10
11
12
13
ak+1 = l1 − lk +1 (cm) 39.03
4
×10
=
36040 N
Fa + Fm = FW
(4-9)
式中 Fa 为副簧簧上质量, Fm 为主簧簧上质量。
单个钢板弹簧空载载时簧上质量:
F0
=
G2
− 后桥重 − 簧重 − 轮重 2
g
=
2500 − 200 − 50 − 48 × 4 ×10 2
货车车架轻量化设计
![货车车架轻量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c634b8767f5acfa0c7cdc2.png)
第57卷 第10期Vol. 57 No. 102019年10月October 2019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AGRICULTURAL EQUIPMENT & VEHICLE ENGINEERINGdoi:10.3969/j.issn.1673-3142.2019.10.010货车车架轻量化设计康元春(442002湖北省 十堰市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摘要]为了降低车架质量,同时保证车架的强度、刚度和动态性能,采用了多目标拓扑优化方法进行设计。
首先进行了原车架有限元分析,并建立了车架拓扑优化模型,采用折衷规划方法构造优化目标函数。
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目标函数中各工况的权重系数。
最后进行拓扑优化得到了车架拓扑结构,并根据拓扑结构对车架进行了二次设计。
得到了新的车架结构,并与原框架结构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新车架模型的静、动态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质量降低了12.13%。
[关键词] 拓扑优化;轻量化;层次分析法;多工况优化[中图分类号] U463.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3142(2019)10-0041-03Lightweight Design of Automotive FrameKang Yuanchun(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Power Train and Electronics,Shiyan City, HuBei Province 442002,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lighten the truck frame and ensure th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truck frame, the multi-condition topology optimization method is adopted. Firstly the original frame is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d the frame topology optimiz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mpromise programming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objective function. Then the weight coefficients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re determined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inally, the frame topology optimization structure is obtained, and the frame is re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topology structure. The new frame structure is obta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fram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new fram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weight is reduced by 12.13%. [Key words] topology optimization; lightweight;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ulti-working conditions0 引言在降低车架质量的设计时,必须考虑几种极端工况的影响,如弯曲工况、扭转工况、急转弯工况和紧急制动工况。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5886a2cccbff121dd368332.png)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汽车的总体设计与汽车的使用性能、艺术造型与制造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销售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结构、性能及其使用、维修、寿命和使用经济性,所以总体设计在汽车的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1、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目标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控制成本及生产纲领等出发,正确选择整车性能指标、质量及尺寸参数,提出整车设计方案,为部件设计、选型提供依据。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使汽车能满足主要性能的要求,使相对运动的部件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协调各总成与整车的关系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5)拟订整车技术文件。
如:整车装调技术条件、产品标准(6)进行各种有关整车的技术综合工作。
如:总布置评审材料的准备;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说明书);项目描述书;试验任务书;零部件技术认证计划。
2、对整车设计师的要求:作为一名整车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对汽车的有关标准、法规的了解和掌握;(2)对汽车设计、试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3)对汽车使用、保养和修理知识的基本了解;(4)对汽车生产工艺的基本了解;(5)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状态及技术水平主要零部件资源的了解;(6)有强烈的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有必要的了解;(7)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8)要有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和耐心。
3、汽车设计的一般主要原则:汽车的设计原则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准则。
其中包括产品设计方针、主要技术—经济要求(对技术先进性、工艺性、继承性、生产成本和零部件互用化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变型车;同时要规定在各自使用性能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的性能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设计原则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些普遍适用的主要原则,表现在:(1)用户第一原则:汽车是工业品,也可看作艺术品。
重型汽车车架结构设计
![重型汽车车架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4e7581bceb19e8b8f6ba9a.png)
第16卷 增刊3 广西工学院学报 V ol.16 Sup3 2005年10月 JO U RN A L OF GU AN G XI U N IV ERSIT Y OF T ECHNO L OG Y Oct.2005文章编号:1004-6410(2005)S3-0013-04重型汽车车架结构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汽车方向) 011班 2001022132 黄 文指导教师:沈光烈摘 要:本设计是重型汽车车架结构设计。
设计的内容包括:车架结构形式的确定,即采用“前宽后窄”的边梁式形式;纵梁的设计,即采用双层槽钢;纵梁截面的设计;横梁的布置;纵梁与横梁的固定及联接;横梁的设计;加强板的布置位置及其端头的设计等。
设计的方法为传统的方法,即运用材料力学进行计算。
设计计算包括:弯曲强度计算时的基本假设;计算中心支座反作用力;纵梁的剪力和弯矩计算;纵梁的断面特性计算;弯曲应力计算。
文中谈到了车架的概况、车架的功用和要求、车架材料的确定、铆接工艺、焊接工艺等等。
关 键 词:重型汽车;车架;结构设计Abstract:T his design is the structur e of an automo bile design.T he co 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es:a str ucture of car fo rm settled,the side beam type form of the adoption“ex-br eadth and behind nar row”;the desig n of the v ertical beam;double-layer v-iron beam of adoption;the desig n of the vertical beam of cuts face;the horizo ntal beam ar rang ing;fix ing and co nnecting the vertical beam w ith the horizontal beam;the design o f the hor izontal beam;Streng thening the knothole position arranging and design of the head,etc.T he method of desig n is a traditional metho d,that is,using the material m echanics to car ry on the calculation.T he desig n o f the calculation includes:the benting strength calculation ho ur of basic assum ption;the reco il of for ce;the com puting center;the vertical beam shear and the bending for ce calculation;the cro ss section characteristic calculation of the vertical beam;flectio n dint calculation.T he paper talks about the general situatio n,the effect and requests,a material r eally settled,the rivet jo int craft,the w elding craft,the dr awing pack craft,etc.Key words:heavy autom obile;frame o f autom obile;desig n of str ucture引言车架是汽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它将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等总成连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将各总成组成为一辆完整的汽车;同时,车架还承受汽车各总成的质量和有效载荷,并承受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即车架要承受各种静载和动载。
某中型货车悬架总成设计
![某中型货车悬架总成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129292960590c69ec3766b.png)
某中型货车悬架总成设计学生: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车辆2008.3指导教师: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二O一二年六月摘要悬架是保证车轮或车桥与汽车承载系统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总称。
悬架最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并缓和汽车行驶过不平路面时所产生的冲击,衰减由此引起的承载系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尽管一百多年以来汽车悬架从结构形式到作用原理一直在不断地演进,但从结构功能而言它都是由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
在有些情况下,某一零件部件兼起两种或三种作用,比如钢板弹簧兼起弹性元件及导向机构的作用。
本文讨论了汽车悬架的发展现状,对悬架的结构形式进行简单介绍,对影响悬架运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对中型货车板簧悬架的主要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包括中型货车前桥钢板弹簧、后桥复合式钢板弹簧、汽车减振器参数的选择计算和横向稳定杆的设计计算。
为进一步设计板簧悬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资料。
关键词:悬架;钢板弹簧;减振器IAbstractSuspension involves some related components, which exist to guarantee elastic contact between wheels or axle and the carrying system. It also has a great contribution in transferring the load, cushioning the impact, attenuating vibration, and regula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body of the running car. Apart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ce and moment between wheels and frame, it help cushion the impact when uneven road surface is encountered, undermine the following vibration of carrying system, and as a result, provide a great possibility of smoothly running.Despite one hundred year of constant evolution from structure to function, suspension is always made up by elastic component、vibration-absorbing appliance and guide mechanism. There will always be some occasion when one component plays two or more important roles at the same time. For example, plate spring can do some job which should be the duty of elastic component or guide mechanism.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vehicle suspension,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tructural form of suspension, analyze factors which have influence on suspension movement. The major part of this paper ar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leaf spring on front axle of medium truck、combined leaf spring on rear axle, stabilizer bar, as well as choosing the parameters of shock absorber. All of these are preconditions to further design of suspension with leaf spring.Keywords: Suspension; leaf spring; shock absorber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第2章总体设计 (1)2.1 轴数、驱动形式、布置形式 (2)2.2 汽车主要参数设计 (2)2.2.1主要尺寸 (2)2.2.2进行汽车轴荷分配 (2)第3章悬架系统的结构与分析 (3)3.1 非独立悬架 (3)3.1.1非独立式悬架简介 (3)3.1.2非独立式悬架特点 (3)3.1.3 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3)3.2 独立悬架 (3)3.3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4)3.3.1悬架的静挠度 (4)3.3.2悬架的动挠度 (5)3.3.3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 (5)第4章前悬架系统设计 (8)4.1钢板弹簧的设计计算 (8)4.1.1 初选参数 (8)4.1.2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 (10)4.1.3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11)4.1.4钢板弹簧总成弧高的核算 (13)4.1.5钢板弹簧强度核算 (14)4.2减震器的设计计算 (15)4.2.1减振器的选择与分类 (15)4.2.2减振器相对阻尼系数 (15)4.2.3减振器阻尼系数δ的确定 (16)III4.2.4最大卸荷力的确定 (17)4.2.5筒式减振器工作缸直径D的确定 (17)4.2.6查表确定减振器参数 (18)第5章后悬架系统设计 (19)5.1 钢板弹簧的布置方案选择 (19)5.2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的确定 (19)5.2.1满载弧高 (19)5.2.2钢板弹簧长度L的确定 (19)5.2.3钢板弹簧断面尺寸的确定 (19)5.3 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 (22)5.4钢板弹簧刚度的验算 (24)5.5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26)5.5.1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 (26)5.5.2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的确定 (26)5.5.3钢板弹簧各片自由状态下曲率半径的确定 (27)5.5.4主簧总成和副簧总成各片在自由状态下弧高的计算 (28)5.5.5钢板弹簧总成弧高的核算 (29)5.6钢板弹簧强度验算 (30)5.7钢板弹簧主片的强度的核算 (31)5.8钢板弹簧弹簧销的强度的核算 (32)第6章结论 (33)参考文献 (34)致谢 (35)IV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第1章绪论悬架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它把车架(或车身)与车轴(或车轮)弹性地连接起来。
重型载重汽车车架轻量化设计研究
![重型载重汽车车架轻量化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6b966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3.png)
重型载重汽车车架轻量化设计研究一、概览重型载重汽车作为现代运输行业的重要支柱,其性能与效率直接影响到物流运输的成本与速度。
而车架作为重型载重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重量不仅关系到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还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安全性能。
车架轻量化设计成为提升重型载重汽车性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汽车制造业研究的热点之一。
车架轻量化设计的核心在于通过优化结构和材料选择,减轻车架的重量,同时保证车架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这需要对车架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以及制造工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的应用为车架轻量化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车架轻量化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材料的选用外,还需要对车架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小车架的截面尺寸和厚度,进一步降低车架的重量。
还需要考虑车架与发动机、底盘等部件的连接方式和配合关系,确保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车架轻量化设计还需要考虑生产工艺和制造成本。
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简单易行、成本较低的制造工艺和材料,以降低整车的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重型载重汽车车架轻量化设计是一个涉及材料、结构、工艺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可以实现车架的轻量化,提高重型载重汽车的性能和效率,为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重型载重汽车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重型载重汽车作为道路交通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们不仅是货物运输的主要工具,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运输、农业生产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力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重型载重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重型载重汽车在货物运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无论是长途运输还是短途配送,重型载重汽车都能以其强大的承载能力和稳定的性能,确保货物安全、高效地到达目的地。
在国际贸易中,重型载重汽车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穿梭于世界各地的港口、仓库和物流中心,将货物运送到各个角落,为国际贸易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5886a2cccbff121dd368332.png)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汽车的总体设计与汽车的使用性能、艺术造型与制造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汽车销售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结构、性能及其使用、维修、寿命和使用经济性,所以总体设计在汽车的设计中显得十分重要。
1、汽车总体设计的任务:(1)从技术先进性、生产合理性和目标产品的用途、销售对象、控制成本及生产纲领等出发,正确选择整车性能指标、质量及尺寸参数,提出整车设计方案,为部件设计、选型提供依据。
(2)对各部件进行合理布置和运动校核,使汽车能满足主要性能的要求,使相对运动的部件不会产生相互干涉。
(3)对汽车性能进行精确计算和控制,保证汽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实现。
(4)协调各总成与整车的关系以及各总成之间的关系。
(5)拟订整车技术文件。
如:整车装调技术条件、产品标准(6)进行各种有关整车的技术综合工作。
如:总布置评审材料的准备;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说明书);项目描述书;试验任务书;零部件技术认证计划。
2、对整车设计师的要求:作为一名整车设计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对汽车的有关标准、法规的了解和掌握;(2)对汽车设计、试验知识的掌握和运用;(3)对汽车使用、保养和修理知识的基本了解;(4)对汽车生产工艺的基本了解;(5)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状态及技术水平主要零部件资源的了解;(6)有强烈的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对市场的需求有必要的了解;(7)要有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8)要有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和耐心。
3、汽车设计的一般主要原则:汽车的设计原则是解决设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的指导思想和统一的准则。
其中包括产品设计方针、主要技术—经济要求(对技术先进性、工艺性、继承性、生产成本和零部件互用化的要求),需要考虑哪些变型车;同时要规定在各自使用性能发生矛盾时应优先保证的性能等,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设计原则是不相同的,但有一些普遍适用的主要原则,表现在:(1)用户第一原则:汽车是工业品,也可看作艺术品。
厢式货车副车架设计
![厢式货车副车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dd823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4.png)
厢式货车副车架设计/L一,U线.厢式货车副车架设计2明水邮电通信设备厂焦儒振[■耍]详蛔舟培了静态分析计算的方法t对厢式赁丰斟丰皋的主要构件——斟丰皋甥L粱蕊措j|进行了设计计算.氟逮了设计要点,截面足寸选择,强度计算方法. 主量词:厢式货车刑车架设计=,tr*I:do—fsta—ticaa~lysisndcornDutindetail.Thedesignand computeforsiderallandCI~OSSmemberoftransportvanauxiliaryframewer ecarriedOUt.Designglst~tsectiondimensionselectionandstrengthcomputemethodweJ-erelate d-KeywordsTransportv”,Auxiliaryframe,Design1前言剐车架是厢式改装车的主要部件,处于车厢与主车架之间旨在确保底盘主车架载荷的均匀分布,并增加主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探入了解酣车架的承载特性及其与主车架承蓑分配情况是副车架结构设计,设进和优化的基础.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有限元法的广泛应用,动态设计计算日益显得重要.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动态设计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尚显不足,而且大部分厢式车改装厂还难以进行动态设计计算,因此.静态计算仍然是基本的设计计算手段.本文用静态计算的方法对厢式货车副车架的主要构件——副车架纵粟(简称副纵粱)及横粱进行设计计算并予以讨论分析.2翻车集设计2.1副纵粱设计&11副纵粱设计要点a.对具有较高质心位置及载质量较大的厢式车一般采用槽形通长式副纵粱.截面如图1.b.制造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机械性能,一般要求抗拉强度a,~370N/mm.屈服极限,≥240N/ram.,延伸率以≥20.啊1剐纵粱藏面c.翼缘宽度应与主车架纵粱(简称主纵粱)翼缘宽度相同.不宜大于主纵粱翼缘宽度.d.副纵粱截面尺寸确定后,要分别对副纵粱和主纵粱进行强度计算,并根据其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分配弯矩.2.1.2副纵粱截面尺寸选择副纵粱翼缘宽度应与主纵粱翼缘宽度相同,板材厚度}≥4ram.因此,副纵粱截面尺寸选择主要是确定鹿板高度H.鹿板高度取决于副纵粱承受弯矩的能力及结构上的需要.国外汽车生产厂家均在汽车改装指导书中提出槽形副纵粱截面的最小尺寸,供改装时选择采用,如”依维柯汽车改装指南”中给出的槽形副纵粱截面最小尺寸如表1.根据我厂多年设计生产的经验,副纵粱截面最小尺寸如表2.一2.1.3副纵粱强度计算2.1.3.1强度计算根据主,副纵粱受力特点,一般只需计算.孽墓1997?3专用池车SpecialPurposeV ehicle?15? 弯曲应力,因其剪应力较小,可略去不计.表1依雏柯改装车副纵梁截面最小尺寸酎纵粱截面车辆级别抗弯截面系数尺寸Ⅳ,mT【LH,8,”mm3~7t1600680,50,47.9~1[】{26000100,50,511~33t46000120,60,6剐纵粱截面车载质量抗弯截面系数尺寸1,mmH,B,,mm5t以下250008550,45~8t3900O120,70,58~10t56000120,70,6副纵粱采用U形夹紧螺栓与主纵粱紧密连接,因此可采用两种材料组合粱弯曲时弯矩的计算方法计算主,哥j纵粱动载荷下的摄大弯矩MM—及其弯曲应力,.M~一?M~一?=—HijMla~一Mla~,=式中:E.,E——主,副纵粱材料的弹性模量.,——主,副纵粱截面惯性矩朋.——车架动载荷下的最大弯矩——主,副纵粱抗弯截面系数一的计算方法,在”邮政车副车架设计”一文中有详细介绍(见本刊1.996年第1 期).根据上面的计算,若满足<一及<(一,.分别为主剐纵粱材料的疲劳极限),则所选副纵粱截面尺寸是合理的. 否则,应重新选取副纵梁截面尺寸,即对主,副纵梁承受弯矩进行重新分配.2.1.3.2临界弯曲应力校核当副纵粱变形时,上下翼缘分别受到压缩和拉伸作用而使翼缘断裂.因此,通过以上计算确定副纵粱截面尺寸后,应按薄板理论计算其临界弯曲应力口,并使<.否则,应重新选择副纵粱截面尺寸.E,t,0一0『=【言j式中:——泊松比,取一0.3一般来说,在选定酎纵粱材料厚度t的情况下,副纵粱翼缘的最大宽度应满足B≤16t.2.2横粱设计2.2.1横粱设计要点a制造材料要求与副纵粱制造材料要求相同.b.横粱数目及横粱截面尺寸要根据载质量及受力情况确定.c.尽可能选取同样的横粱间距.这样可使纵粱各段的扭矩相同,也有利于承受弯曲d.尽可能选取相同的横粱截面尺寸.这样可使各横粱刚性一致,协调承载.2.2Z横粱截面尺寸选择横粱截面形状有多种形式,如图2,其宽度B一般取45~50mm;高度不仅要满足强度要求,而且要考虑结构上的要求一般在80~100ram;材料厚度t在2.5~4mm.横粱的截面形状可以用板材折弯,也可使用轧镧型钢,但必须避免出现裂纹,缺口等缺陷.占一田2擅喜I截面类型2.2.3横粱强度计算横粱与剐纵粱相互垂直焊接或螺接在一16?.蕾懦|I厢成货车l9革毒设计起,形成框式结构横粱的两端与货厢骨架侧围焊接或螺接,用以承受货厢的重量.视横梁为固定于副纵粱上的悬臂粱,最大弯矩在横粱与副纵梁腹板的连接处.为了计算方便,假a.横粱等距均布在副纵粱上;b.载质量均布在每一横梁上;c.货厢质量均布在每一横粱的两端.横粱受力简化如图3.图中4,B为横粱与剐纵粱腹板的连接点.,zG1/2IIII{IIIIsIJA占r.田3横粱受力简田A处的弯矩肘为:G百I+一+式中:工——磺粱长度L——横梁悬臂长——横梁载荷中心点至的距离388’25O0.700O0105DO01820851l1775421403结束语a.由于结构的需要或为避免与其他构件发生干涉,游梁无法实现等距均布时,应计算闻距最大处的横梁强度,其承受的货厢质量及计算载荷可按每一横梁所分担的车架长度计算.b.由于普遍超载运行现象,因此,在副车架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c.建议汽车底盘生产厂编制改装指导书,为汽车改装厂家提供上装指导.(收稿:1997—06—04责任编辑:张全寿)篙J庠一■l。
中型货车车架设计剖析
![中型货车车架设计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6db85474561252d380eb6e75.png)
摘要本设计课题是关于中型载货汽车的车架设计。
所设计的车架结构形式是前后等宽的边梁式车架,其中纵梁和横梁的截面形状都采用槽型,纵梁与横梁通过铆钉连接。
本说明书涉及了现阶段载货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载货汽车车架的发展状况;说明书还详细阐明了中型载货汽车的方案论证:车架的设计要求、车架结构的确定、车架宽度的确定、车架纵梁形式的确定、车架横梁形式的确定、车架纵梁与横梁连接形式的确定、车架的受载分析以及车架的强度计算。
在计算时把车架简化成为一个位于支座上的静定结构,然后,用材料力学的知识对本车架进行强度计算,并且在满足应力要求的条件下来确定车架纵梁的断面尺寸。
关键词:中型货车、车架、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issue is about the frame of medium-sized truck. The frame structure designed is the side frame with the beam width, in which the shape of longitudinal and cross-section beams are slot, rails and beams are connected by rivets .This paper involves in lately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of truck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ruck fram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lso expose in detail the medium-sized truck with scheme demonstration :the requirement of frame design、determination of frame structure、determination of frame width 、determination of stringer form 、determination of beams form、the connection form of beams 、analysis of load the frame suffers and the strength calculation .The frame will be simplified as a stable objective when calculating, and then calculate the strength with mechanics materials knowledge and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frame rails with the precondition that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stress.Key words: medium-sized trucks, trailers, design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国外货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1)1.3 车架的发展 (2)第2章方案论证 (4)2.1 参考车型及其参数 (4)2.2 车架设计的技术要求 (4)2.3 车架结构的确定 (5)第3章车架的设计 (9)3.1 车架的结构形式的设计 (9)3.2 车架的受载分析 (13)3.3 弯曲强度计算时的基本假设 (14)3.4 纵梁的弯矩和剪力的计算 (15)第4章车架的制造工艺 (21)4.1 车架梁的制造工艺 (21)4.2 车架的铆接工艺 (23)4.3 涂装工艺 (24)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附录 (28)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车架是汽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它将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等总成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将各总成组成为一辆完整的汽车。
中型货车的车架结构设计
![中型货车的车架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72ecdb28ea81c759f57801.png)
目录第一章绪论 (2)1.2 车架发展史 (5)1.3 国内车架的发展 (7)第2章设计方案论证 (7)2.1 设计参数 (7)2.2 车架在实际环境下要面对的四种压力 (7)2.3 车架设计的技术要求 (8)2.3.1 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8)2.3.2 车架的轻量化 (9)2.4 车架结构的确定 (9)2.4.1 车架类型的选择 (9)第3章车架的设计 (12)3.1 车架结构形式的设计 (12)3.1.1 车架宽度的确定 (12)3.1.2 车架纵梁形式的确定 (12)3.1.3 车架横梁形式的确定 (13)3.1.4 车架的纵梁与横梁的连接形式确定 (14)3.2 车架的受载分析 (17)3.2.1 静载荷 (17)3.2.2 对称的垂直动载荷 (17)3.2.3 斜对称的动载荷 (17)3.2.4 其他载荷 (17)3.4 车架设计计算 (19)3.4.1 求支座反力 (19)3.4.2 纵梁的剪力和弯矩计算 (19)3.4.3 车架材料的确定 (20)3.4.4 纵梁截面特性的计算 (21)3.4.5 弯曲应力计算与校核 (21)第4章车架的制造工艺 (23)4.1 车架梁的制造工艺 (23)4.1.1 纵梁 (23)4.1.2 横梁 (24)4.2 焊接工艺 (25)4.2.1 焊接工艺分析 (25)4.2.2 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的选择 (26)4.2.3 焊接工艺流程 (26)4.3 涂装工艺 (26)结束语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摘要本人的设计是中型货车的车架结构设计。
设计的车架为梯形车架,无变截面,采用螺钉、焊接及铆接的联接形式。
这次设计包括:纵梁的强度计算及校核、车架结构的方案论证、车架总成设计。
这次设计,共绘制了3.5张图纸,翻译外文资料一份,编写说明书一份。
本次设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关键词:中型车、车架、设计ABSTRACTThe design is about the frame of light-duty truck.The frame is adopt trapezoid frame,and the it is straight in the 3-D space,the connect form is adopt bolt nail、jointing and so on.The design include:carling intension’s calculate and check、the project argumentation of configuration of the frame、and the assembly design of the frame.This design has totalily made 4.5 drawings of A0,one foreign article translation,and write a illumination book.The design is under the teacher’s supervise.Key word:light-duty truck ,frame,design.第一章绪论进入2000年以来在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带动下,汽车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货车车体结构》课件
![《货车车体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5281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1.png)
车体维护保养的周期与内容
日常检查
每日对车体外观、紧固件进行检查,确保无异常 情况。
定期保养
根据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对车体进行全面检查 和保养,包括润滑、清洁、紧固等作业。
专项维修
针对特定问题进行专项维修,如车体局部损坏、 锈蚀等。
车体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
遵循操作规程
01
在进行车体维护保养时,应遵循相关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在货车车体结构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绿色制造技术,如环保涂装技术、节能 焊接技术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车体结构的材料与工艺
材料
主要使用钢材、铝材等金属材料 ,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成本低 等特点。
工艺
主要采用焊接、铆接等工艺,将 各个部分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 的车体结构。
02
货车车体的设计理念
安全性设计
结构安全性
车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以承受各种载荷和应力,防止发生过 度的变形、断裂或损坏。
空气质量
保证车体的通风和换气性能,提高 车内空气质量。
04
环保性设计
轻量化设计
采用轻质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降低整车重 量,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节能设计
优化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提高燃油经济性, 降低油耗和排放。
排放控制
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
可回收性
车体结构应采用可回收材料,提高资源利用 率,降低环境污染。
确保行车安全
车体结构的完整性对于货车的行驶安 全至关重要,定期维护保养可以及时 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 故风险。
延长使用寿命
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
![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27682faf45b307e8719758.png)
摘要本课题结合生产实际,在农用运输车的基础上对低速载货汽车车架及悬架系统进行了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参与总体设计;车架、悬架结构型式分析和主要参数的确定;车架、悬架结构设计。
整个设计过程遵循以下原则和技术标准:规范合理的型式和尺寸选择,结构和布置合理;保证整车良好的平顺性能。
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于维修、调整;尽量使用通用件,以便降低制造成本;在保证功能和强度的要求下,尽量减小整备质量。
低速载货汽车上用得比较广泛的是边梁式车架和非独立悬架,因为边梁式车架和非独立悬架结构简单,比较经济实用,便于维修和改装。
考虑到车架和悬架在整车设计中的作用,首先进行了车架、悬架的总体设计,然后对车架、悬架结构进行了设计,最后对车架、悬架的结构进行了受力综合分析,在次基础上确定了它们的主要参数。
关键词:低速货车,车架,悬架,设计ABSTRACTThis topic combined production with the actual and based on the agriculture transport vehicle foundation, the low speed truck frame and suspension system have been designed.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participation system,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pattern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main parameter,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During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the principles and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are followed: the reasonable pattern and the size, the structure and arrangement; the good smooth performance of the entire vehicle; with reliable work, simple structure, loading and unloading, advantageous for the service and the adjustment; as far as possible general par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production, the function and the intensity request are guaranteed, the quality is reduced as far as possible.The side frame and n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re used quite widely on the low speed truck, because the side frame and no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tructure are simple,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advantageous for the service and the refit. Considered the function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in the entire vehicle design, firstly that the whole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system is carried on designing, then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have been carried on designing, finally the stress generalize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 and suspension has been carried on, their main parameter has been determined in the inferior foundation.Key words:Low Speed Truck,Frame,Suspension,design目录第1章前言 (1)第2章总体方案论证 (2)2.1 设计选型原则 (2)2.2 设计内容 (3)第3章主要尺寸参数的选定 (3)3.1 外廓尺寸 (3)3.2 质量参数 (3)第4章车架总成设计 (4)4.1 车架的结构设计 (4)4.2 车架的技术要求 (5)第5章车架的设计计算 (6)5.1车架的计算 (6)5.2 车架载荷分析 (8)5.3 车架弯曲强度的计算 (8)5.4 车架扭转应力的计算 (11)第6章悬架的总成设计 (14)6.1悬架的设计要求 (14)6.2悬架的两种形式 (14)6.3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17)6.4钢板弹簧的设计 (20)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第1章前言车架和悬架系统是汽车设计的重要部分,因为它们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各个方面(操控、性能、安全、舒适)性能。
中型货车车架设计.
![中型货车车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c644f08866fb84ae45c8d34.png)
摘要本设计课题是关于中型载货汽车的车架设计。
所设计的车架结构形式是前后等宽的边梁式车架,其中纵梁和横梁的截面形状都采用槽型,纵梁与横梁通过铆钉连接。
本说明书涉及了现阶段载货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载货汽车车架的发展状况;说明书还详细阐明了中型载货汽车的方案论证:车架的设计要求、车架结构的确定、车架宽度的确定、车架纵梁形式的确定、车架横梁形式的确定、车架纵梁与横梁连接形式的确定、车架的受载分析以及车架的强度计算。
在计算时把车架简化成为一个位于支座上的静定结构,然后,用材料力学的知识对本车架进行强度计算,并且在满足应力要求的条件下来确定车架纵梁的断面尺寸。
关键词:中型货车、车架、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issue is about the frame of medium-sized truck. The frame structure designed is the side frame with the beam width, in which the shape of longitudinal and cross-section beams are slot, rails and beams are connected by rivets .This paper involves in lately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of truck as well a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truck fram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lso expose in detail the medium-sized truck with scheme demonstration :the requirement of frame design、determination of frame structure、determination of frame width 、determination of stringer form 、determination of beams form、the connection form of beams 、analysis of load the frame suffers and the strength calculation .The frame will be simplified as a stable objective when calculating, and then calculate the strength with mechanics materials knowledge and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frame rails with the precondition that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stress.Key words: medium-sized trucks, trailers, design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国外货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1)1.3 车架的发展 (2)第2章方案论证 (4)2.1 参考车型及其参数 (4)2.2 车架设计的技术要求 (4)2.3 车架结构的确定 (5)第3章车架的设计 (9)3.1 车架的结构形式的设计 (9)3.2 车架的受载分析 (13)3.3 弯曲强度计算时的基本假设 (14)3.4 纵梁的弯矩和剪力的计算 (15)第4章车架的制造工艺 (21)4.1 车架梁的制造工艺 (21)4.2 车架的铆接工艺 (23)4.3 涂装工艺 (24)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附录 (28)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车架是汽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它将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等总成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将各总成组成为一辆完整的汽车。
铝合金半挂车车架结构设计分析
![铝合金半挂车车架结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d1194f87c24028915fc3cf.png)
铝合金半挂车车架结构设计分析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铝合金半挂车车架的结构设计。
车架为梯形非全承载式结构,由左右两支纵梁焊合、若干横梁组件连接而成。
零件选用6×××铝型材制作而成,连接方式为铆接或螺接。
设计过程中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车辆满载状态下弯曲、扭转、加速、转弯、制动等工况状态,并重点分析鞍座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经反复分析及结构优化,车架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相比同类钢制车架,铝合金车架可减重30%~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商、快递业爆发式增长,货物运输量剧增,导致商用物流车需求加大,物流运输行业竞争加剧。
为控制成本,增加货运量,各物流企业对车辆的性能、油耗、载质量利用率要求越来越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案莫过于减重。
轻量化对传统燃油汽车可显著降低油耗,对新能源汽车可增加续航能力,对于商用物流车最明显的优势是多拉货物,空载降低油耗,从而在相同运费情况下降本增效。
车架是半挂车最关键的部件,承载着整车载荷。
因此,车架轻量化要充分考虑其强度和刚度,目前钢制半挂车车架纵梁、横梁普遍采用高强钢板冲压、折弯成型,再焊接而成。
相对于低碳钢车架,高强钢车架在钢板壁厚上做了一定程度的减薄,因其材料屈服和抗拉强度高,也能满足使用要求,轻量化效果也不错。
但因钢板壁厚薄,工作环境恶劣,容易锈蚀,影响车架强度,使用寿命很短。
铝合金密度仅为钢的三分之一,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隔绝空气与铝的接触,作为车架材料永不生锈。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将铝合金应用于该领域,实现轻、强、耐用的效果,对半挂车的轻量化很有意义。
1设计依据车架受力极为复杂。
车辆静止时,它在支承装置和行走系统支撑下,承受上装及载荷的重力,引起纵梁的弯曲和局部扭转,如路面不平,车架还将呈现整体扭转。
车辆行驶时,载荷和上装自重及来自牵引车的牵引力、转向力、制动力等使车架各部件承受着不同方向、不同程度和随机变化的动载荷,车架的弯曲、局部和整体扭转将会更加严重,同时还会出现侧弯、菱形倾向,以及各种弯曲和扭转振动[1]。
货车车体结构
![货车车体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c9aa58ce2bd960591c6771d.png)
实用文档
21
罐车(塞罐车)
牵枕装配
牵枕装配主要由牵引梁装配、枕梁装配、侧梁装配、端梁装配 等组成。 牵引梁装配由牵引梁、前从板座、后从板座及心盘座和上心盘 等组成。牵引梁采用符合运装货车〔2004〕264号文件要求的 屈服强度为450MPa的热轧310乙字型钢,保证-40℃时的低温 冲击功AkV不小于24J、采用直径为358mm锻造上心盘及材质 为C级铸钢的前从板座、后从板座及心盘座,牵引梁前、后从 板座加装螺钉连接的钢质磨耗板。前从板座与牵引梁间,脚蹬 、扶手与侧梁间均采用符合运装货车〔2007〕163号文件或运 装货车〔2010〕575号文件要求的专用(短尾)拉铆钉连接。 车体一位端牵引梁上翼缘内侧模压永久性标志。 枕梁采用单腹板、侧管支撑结构,枕梁包角120º。枕梁腹板、 下盖板壁厚16mm,材质为Q345A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实用文档
8
敞车(C70)
侧墙组成
侧墙为板柱式结构,由上侧梁、侧 柱、侧板、连铁、斜撑、侧柱补强 板及侧柱内补强座等组焊而成。上 侧梁采用140×100×5mm的冷弯矩 形钢管,冷弯侧柱;侧柱与下侧梁 间采用专用拉铆钉连接。
实用文档
9
敞车(C70)
端墙组成
端墙由上端缘、角柱、横带及端板 等组焊而成。上端缘、角柱采用 160mm×100mm×5mm的冷弯矩 形钢管,横带采用断面高度为 150mm的帽型冷弯型钢。
实用文档
33
美国货车
实用文档
34
• 感谢观看!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13
棚车(P70)
车顶
车顶由车顶板、车顶弯梁、车顶侧梁、 端弯梁等组焊而成。车顶弯梁为圆弧形 结构,车顶侧梁采用冷弯型钢。车顶外 部安装4个通风器和1个烟囱座,车顶弯 梁处设有照明设施安装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车架在实际环境下要面对的四种压力 ......................................................................................... 7
2.3 车架设计的技术要求 ..................................................................................................................... 8
4.1.2 横梁 ................................................................................................................................... 24
4.2 焊接工艺 ....................................................................................................................................... 25
3.1.3 车架横梁形式的确定 ....................................................................................................... 13
3.1.4 车架的纵梁与横梁的连接形式确定 ............................................................................... 14
3.4.1 求支座反力 ............................................................................................................. ................................................................................................... 19
4.1 车架梁的制造工艺 ....................................................................................................................... 23
4.1.1 纵梁 ................................................................................................................................... 23
3.2 车架的受载分析 ........................................................................................................................... 17
3.2.1 静载荷 ............................................................................................................................... 17
2.3.1 必须有足够的强度 ............................................................................................................. 8
2.3.2 车架的轻量化 ..................................................................................................................... 9
第3章 车架的设计 ................................................................................................................................... 12
3.1 车架结构形式的设计 ................................................................................................................. 12
1.2 车架发展史 ..................................................................................................................................... 5
1.3 国内车架的发展 ............................................................................................................................. 7
4.2.1 焊接工艺分析 ................................................................................................................... 25
4.2.2 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的选择 ........................................................................................... 26
3.4.3 车架材料的确定 ............................................................................................................... 20
3.4.4 纵梁截面特性的计算 ....................................................................................................... 21
3.2.4 其他载荷 ......................................................................................................................... 17
3.4 车架设计计算 ............................................................................................................................... 19
2.4 车架结构的确定 ........................................................................................................................... 9
2.4.1 车架类型的选择 ................................................................................................................. 9
第2章 设计方案论证 ................................................................................................................................. 7
2.1 设计参数 ......................................................................................................................................... 7
4.2.3 焊接工艺流程 ................................................................................................................... 26
4.3 涂装工艺 ....................................................................................................................................... 26
3.2.2 对称的垂直动载荷 ........................................................................................................... 17
3.2.3 斜对称的动载荷 ............................................................................................................. 17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