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促织》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语言积累与运用:了解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小说情节的特色:曲折离奇。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小说细腻精彩的心理描写。

4.文化理解与传承:理解小说刺贪刺虐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重难点

1.理解小说情节的特色:曲折离奇。

2.学习小说细腻精彩的心理描写。

3.理解小说刺贪刺虐的主题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评价谁的作品的?

任务一:知人论世

1.蒲松龄

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2.《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的名字。“志异”,是说记载的全是奇闻异事。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3.解题

促织,即蟋蟀。小说主要写的是主人公成名与蟋蟀有关的遭遇。

任务二、疏通文意

方法:学生利用注释,结合课文“阅读提示”,自读自译,教师点拨。

任务三、理清小说的情节

1.作者是清朝人,文中写的却是明宣德间的故事。对此,该如何理解?

清康熙、乾隆年间,宫中崇尚促织之戏,蒲松龄生康熙世,目睹其扰民为害之烈。由于不能明言康熙,乃假托于宣德间(因明代宣德的蟋蟀盆最为著名)。

2.小说的题目为“促织”,整篇小说以促织的得失为主线,安排故事情节。默读全文,按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编写结构提纲。

起因(第1段):征虫。

开端(第2段):写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遭受的痛苦(觅虫)。

发展(第3,4段):写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求虫——得虫)。

高潮:(第5,6,7段):写成名失虫和再得异虫(失虫——化虫——斗虫)。

结局(第8段):成名因祸得福(献虫)。

作者的评语(第9段)

故事情节: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

3.小说情节的特色:曲折离奇

小说哪些情节非常离奇?

化虫,求虫,斗虫

小说情节的曲折

觅虫不得,走投无路(悲)——求问女巫,寻得一虫,举家欢庆(喜)——儿子误杀虫,跳井自尽(悲)——偶得异虫,绝处逢生,大富大贵(喜)

4.蒲松龄

蒲松龄一生郁郁不得志,长期和处于底层的人们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疾苦有着痛切的体察,对社会政治的黑暗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收集了许多离奇的传闻和曲折的故事,在怪异的故事中寄寓作者的抱负和对人生的理解。

任务四、品读小说细腻精彩的心理描写

1.中国古代小说一般不大重视心理描写,这篇小说的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这也是小说写作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跳读课文,勾画出描写成名心理的词句。

觅虫不得:“忧闷欲死”,“唯思自尽”

得虫:“大喜”

失虫:“如被冰雪”“僵卧长愁”

再得虫:“喜而収之”“惴惴恐不当意”

斗虫:“自增惭怍”“大喜”“骇立愕呼”“顿足失色”“惊喜”

2.作者通过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想告诉读者什么?

统治者爱好“促织之戏”,把成名这样的老实人在精神上折磨摧残至此!

成名思想感情的变化,正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上的悲惨和精神上的苦痛,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害人民的罪行。

任务五、进一步理解小说的主题

1.文章结尾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反映了皇帝的荒淫无道、官吏的贪虐和人民生活的痛苦。

“天子一跬步皆关乎民命,不可忽也。”“天将以酬长厚者。”“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借写花妖狐媚来鞭挞贪官污吏,抨击、批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491篇,写了大约20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郭沫若)

任务六、作者表现手法的分析

启发、提问:要把上述情节构思完美地表达出来,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必须讲究表现手法,你们看,本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特点;

估计学生会提到两点:一,情节描述细致生动;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

进一步点拨、提问:同学们提出的这两点是对的。但不能满足于这种笼统的提法,要深入具体地分析。请再思考并回答下述问题:(1)情节描写是否都很细致?怎样显出跌宕起伏?(2)随着情节的发展变化,作者的用笔是否也有变化?(3)怎样做到“虚幻之状,如在目前”?

学生回答,教师作如下点拨性小结:

情节的描写并非都很细致,而是有详有略,用详反跌略。详写成名一家觅求蟋蟀的忽得忽失,忽忧忽喜过程,略写皇上喜悦、抚宰“蒙荫”的结局,前者的“详”,就反跌出后者已荒唐、腐朽到了怎样的程度。不但全文,每个细节的描写也常用详来反跌略,如村中少年找成名斗蟋蟀,详写少年三次嘲笑的情状,略写虫斗过程,前面的详就有充分的反跌作用。

这种反跌作用,不但反映在详略安排上,还反映在同类性质细节描写的处理上。如成名三次捕捉蟋蟀,二、三两次都详写,但前者详在“执图冥搜”,后者详在迷离恍惚,前者突出视若珍宝,后者突出“惴惴恐不当意”,而实际上后一次获得的蟋蟀更有异能。这就不但互相反跌,而且跌宕多姿。

随着情节变幻和内容性质的不同,作者运笔也有变化。写故事的发展和高潮,用工笔描绘;写故事的开端和结局,用粗笔勾勒。同样是粗笔勾勒,文笔的感情色调又有区别。前者饱含对成名一家的深切同情,后者饱含对皇上、抚、宰的辛辣嘲讽。这种工笔与粗笔的交替使用和感情色彩的变化,就使作者的文笔,也同详略处理一样,显得跌宕多姿。

心理描写的真实细腻,突出表现在虚幻情景的描绘上。其成功之处,一在心理上的细微曲折的变化,符合人之常情;一在情景虽然虚幻,却逼似生活真实。如成名看到神示画图,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好像出现了希望;“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希望又近了一步;“执图诣寺”后,看到“俨然类画”,希望更近了一步。这事本来荒诞不经,但人物的心理活动合情合理,加以“蹑迹披求”,发现“虫伏草根”后的“扑”、“掭”、“灌”、“逐”的描写逼似实际生活情景,就使人只觉情状“如在目前”,而忘了它的荒诞。又如成名捕捉九岁儿子魂魄所化蟋蟀,为什么听到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觉得原先那条虫“宛然尚在”?这是他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