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溶解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我是25号答辩老师,我叫张伟,来自在道真县上坝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第一节《物质的溶解》。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教学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对物质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接触到溶液的运用,知道了溶液是混合物,但溶液的形成和组成没在系统研究。在本节的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溶液的概念和组成,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又为将来学习溶液组成的表示和酸、碱、盐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节不可或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化学实践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散现象。
(2)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3)了解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探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对比、归纳等学会如何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2)使学生把握由实验→现象→结论→应用的研究化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提高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教学难点: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探究
二、学情、学法分析
新课程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的着眼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节的学习对象溶液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实验探究、主持讨论与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四、说教学程序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前几章学习中,我们接触过了哪些溶液?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需利用溶液?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可见学习溶液的重要性。
(二)活动与探究: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1、演示实验
通过高锰酸钾中加水,食盐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笔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观察现象
在1-4号大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盐和酒精。振荡后观察四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
泥土:变浑浊悬浮固体不颗粒(分层)
植物油:牛奶状浑浊分散着液体不止液滴(分层)
食盐:透明液体(稳定)
酒精:透明液体(稳定)
继续观察: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情况。
2、交流与归纳
(1)悬浊液:如果物质以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在水中,则形成悬浊液。
(2)乳浊液:如果物质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则形成乳浊液。
(3)物质的溶解: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称之为物质的溶解。
(4)溶液:物质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的、久置不分层
(三)活动与探究二:乳化
1、将油脂与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后,观察现象
2、讨论与归纳
乳化: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乳浊液的现象称为乳化。
(四)活动与探究三: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溶液的导电性探究:
(1)演示实验P155实验1
探究食盐溶液,稀硫酸导电,而蔗糖水溶液则不能导电。
(2)归纳与小结:当某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样的水溶液能够导电。
2、水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探究
(1)演示实验P155实验2
(2)归纳与小结:固体溶于水,使水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
(五)练习与巩固:P156 4、5题
(六)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知识要点,提出学习的中疑问,交流与讨论,使知识系统化。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
我是25号答辩老师,我叫张伟,来自在道真县上坝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第二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教学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节课选自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通过《物质的溶解》的学习,学生对溶液的概念和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联系生活实际来进一步研究溶液的组成、组成的定量表示和溶液配制的方法。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又为将来学习溶液中相关计算打下基础。所以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溶液的组成,能识别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2)、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掌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格式。2、方法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和分析逐渐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能力。
(2)、通过让学生知道化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难点:溶液的稀释问题中的相关计算
二、教法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实验探究、学生自主阅读与交流,主持讨论与归纳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
三、学法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