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小说比较汇总
中西方小说比较
人物比较 之 曹操&拿破 仑
&
单击添加大标题 《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 Your text
组员 : 芦婷婷 崔佳丽 戚淼莹 李笺
《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
目录
关于“战争”的描写 人物比较
——作品中的男性人物
——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民族心态
单击添加大标题 《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 Your text
《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演义》,元 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为中国第一 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中国古 典四大名著之一,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 《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 之作。
关于 “战争”
单击添加大标题 《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 Your text
《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
三国演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
战争与和平
奥斯特里茨战役 奥斯特拉斯战役
俄法战争
卫国战争 波罗金诺战役
关于 “战争”
单击添加大标题 《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 Your text
人物比较 之 曹操&拿破 仑
单击添加大标题 《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 Your text
《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它始终都 是以战争为叙述对象,反映战争的不 同特点,以一系列大小战役为主要情 节。它的中心线索,是贯穿始终的绵 延不断的战争。
中西小说比较-文档资料
(三)中国历史小说中心主题是历史,有补 正史之阙和向民间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西 方小说则主要将历史作为一个载体,情节和 主题的中心不在历史上。
(四)中西的人情类小说以人为中心,着重 探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并通过描写这些关系,深刻揭露人性中的 丑恶,赞扬人性中的美德。
(五)讽刺类小说将现实生活变形、异化后 呈现出来,美与丑失去了明确的界限,混融 于一体。
16
(一)中国小说结构上形成了章回式, 情节设置上习惯单线叙事,整体上小说 情节倾向于线性式推进,而西方小说情 节复杂,多线交织,倾向于整一化表现
17
中国:情节简单、线索清晰
18
西方:情节复杂、多线交织
西方小说往往喜欢将 多条线索交织在一起 来反映社会生活,表 达主题思想。如《悲 惨世界》,故事的主 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 犯冉阿让试图赎罪的 历程,带出了芳汀、 珂赛特、马吕斯等人 的故事,线索极其复 杂。
19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不仅将情节故到 首位,而且强调说:“悲剧是对一个 完整划一,且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 模仿……一个完整的事物由起始、中 段和结尾组成。
西方小说的情节有一个严格的整体框 架,情节在这个框架下逐渐展开,并 保持着连贯性和前后的关联性。
20
21
中国:擅长讲故事、连贯性
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常常是大 故事中有独立完整的小故事 ,小故事之间环环相扣,合 起来构成一个大故事。 《水浒传》中按“武十回” 、“宋十回”的框架,并且 这两个十回是可以另取一个 书名,独立成书的。
中国小说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神魔类 、传奇类、历史类、人情类、讽刺类。依照 这五大类型,可对中西小说的主题进行对比 研究。
(一)中西方的神魔小说都以神话为源头, 在神话背后都蕴合着极深刻的现实内容。中 国在整体上表现出喜剧性的特色,西方则在 整体上表现出悲剧性色彩。
中西小说比较
七、中西爱情小说比较
1、情感表达的差异 中国:含蓄内敛;注重外在表现的描述;克制 感情。 西方:直率冲动;注重内在心里描写;不克制 情感。 2、结构与内容上的差异 中国:忽略男女主人公相恋的过程,侧重于他 们爱情所受的阻力以及他们由此而做的抗争。 西方:集中描绘男女主人公相爱的过程,把男 女主人公双方作为矛盾冲突的对立面来加以刻 画。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完整 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形象、深刻、多方 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1、叙事性 2、虚构性 3、故事性 4、形象性
三、中西小说源头比较
1、中国小说从唐代开始才具备独立的意义,
从小说发展的源流来看,主要源于史传作品。 2、西方小说乃至整个欧洲的文学艺术,都源 于两希神话和史诗。 3、主要原因: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是纵向 发展,文化传统绵延不断;西方各国的历史 若断若续,纵横交错。
《静静的顿河》描绘了1912年至1922年间 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两次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苏联国内战争)中的重大历 史事件和顿河两岸哥萨克人在这10年中的动荡生 活,广泛地反映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哥萨 克各个阶层的变化、广大哥萨克在复杂的历史转 折关头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卷入历史事件强 大旋涡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 这部小说场景宏伟,画面生动;气势雄浑的 战争和革命场面与细腻的日常生活场面相互转换, 风景描写与人物心理变化彼此衬托;众多人物及 其命运在历史事件的错综复杂中得到了深刻表现。
啊,顿河,光荣的土地。 用哥萨克的头颅来播种, 用年轻寡妇来点缀装饰, 静静的顿河呀,你靠孤儿来繁荣。 顿河的波涛是父母的眼泪在汹涌。
3、两部作品主题比较
第十讲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
第一节 《红楼梦》与《飘》之比较 红楼梦》
二,人物形象的悲剧内 涵与中西观念差异 贾宝玉:寻梦——梦醒 贾宝玉:寻梦——梦醒 贾宝玉的悲剧原因: 处于两难境地. 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依 赖的. 对于爱情,苦苦追求, 却又无可奈何.
第一节 《红楼梦》与《飘》之比较 红楼梦》
二,人物形象的悲剧内 涵与中西观念差异
著名作家乔伊斯
小结
中西小说比较题目太大, 中西小说比较题目太大,能够进行比较研 究的对象,也许是所有文体中最多的, 究的对象,也许是所有文体中最多的,我 们只能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来进行讲解, 们只能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来进行讲解, 目的在于给出一种方式; 目的在于给出一种方式; 平行的比较往往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平行的比较往往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因为每一种小说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 中生存, 中生存,离开了其文化与审美环境是很难 说明什么问题的.因此不能绝对化. 说明什么问题的.因此不能绝对化. 本讲到此结束,谢谢. 本讲到此结束,谢谢.
二,中西小说形成过程的比较
(一)中西小说的渊源 西方小说的渊源—— 西方小说的渊源—— 古希腊的神话与史诗
二,中西小说形成过程的比较
中国小说的渊源 ——美丽的神话传说 ——美丽的神话传说
二,中西小说形成过程的比较
(二)中西小说形成过程的异同 西方: 史诗→小说, 史诗→ 诗体→ 诗体→散文体
二,中西小说形成过程的比较
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
桓谭在《新论》中说: 桓谭在《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 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 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 有可观之辞. 有可观之辞." 汉书艺文志》中也说: 小说家者流, 《汉书艺文志》中也说:"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街头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 盖出于稗官,街头巷语, 造也. 造也." 中国小说: 中国小说:形式短小的琐语
中英小说对比
中英小说对比一、中西小说之起源与发展作为叙事性文学类型,小说是在神话、寓言、故事、历史传说等故事性文学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西小说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和后来的各种故事。
(一)中国小说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主要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夸父追日等。
先秦寓言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先秦两汉《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史传散文,在写人、叙事等各方面,都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艺术条件,对后来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前者的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后者的代表是干宝的《搜神记》等。
唐代小说又称为“传奇”,多传写奇闻异事,为文言短篇小说。
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叙述方法,开始进行具体细致的人物、情节和生活场景的描写,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真正成熟。
宋元小说以“话本”最出色,为白话短篇小说。
话本是说话艺人讲演故事的底本。
随着“说话”艺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宋代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既出现了短篇拟话本小说,如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还出现了章回体长篇小说,如“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等等。
章回小说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
如《水浒传》: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二)西方小说的起源与发展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小说和叙事诗是先后相关、一脉相承的。
西方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的叙事文体——史诗。
希腊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中的故事直接影响到西方小说的产生。
西方小说真正形成的标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它开了西方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比较文学中西文学关系的案例
比较文学中西文学关系的案例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关系的学科,其中中西文学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比较文学中西文学关系的案例:
1. 《红楼梦》与《红楼梦》:两部作品都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它们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同时,两部作品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水浒传》与《堂吉诃德》:两部作品都是各自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们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两部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却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3. 鲁迅与卡夫卡: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弱点;卡夫卡是奥地利犹太裔小说家,他的作品反映了欧洲社会的异化和人性的危机。
两人在文学创作上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4. 《白鹿原》与《红高粱》:两部作品都是中国当代小说的代表作,它们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两部作品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却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比较文学中西文学关系的研究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中西小说比较
• 中西都有幻想内容的小说:
中国——神话志怪类小说,如干宝《搜神 记》、李朝威《柳毅传》、洪迈《夷坚志》 吴承恩《西游记》、许仲琳《封神演义》、 蒲松龄《聊斋志异》;
《 柳 毅 传 书 》 特 种 邮 票
《西游记》
西方:如拉伯雷《巨人传》、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狄更斯《圣诞欢歌》、 果戈理《狄康卡近乡夜话》、哥特式小 说、科幻小说。
• 中西小说题材与主题的比较:
• 中国小说现实性、功利性强,教化色
彩浓,追求人和环境的和谐;
• 西方小说哲理色彩浓,追求人的自由、
人对环境的超越。
中国小说:深受 “尚实”、“补史” 、 “载道”、“教化”观念的影响—— 唐传奇: “显示才情” “娱乐”
以幻写真
教化
如《任氏传》 士族子弟郑六
《虬髯客传》杨素 红拂
李靖
宋元明话本、拟话本:喻世
警世
醒世
明清长篇小说:“抒愤” “娱乐 ”
《三国演义》 圣君贤相忠臣能臣
《水浒传》 忠义
“义”
《金瓶梅》 惩淫
《儒林外史》 “文行出处” 《红楼梦》 “好既是了,了既是好”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中国小说中理想的世界是人与环境和谐的
“大同”世界,理想的人是 “补天”的
人——
孙悟空、贾宝玉
西方小说:没有“尚实”的创作观念,追求 从哲理的高度反映生活—— 如拉伯雷《巨人传》 对人的肯定 对人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风俗研究 哲学研究 分析研究
生方式的探索
巴 尔 扎 克
西方小说贯穿着反对社会对人的压迫、束 缚、异化、主张人争取自由的精神、 “开 天” 精神—— 如卜迦丘《十日谈》 塞万提斯《堂· 吉诃德》 司汤达《红与黑》 于国的小说批判社会时缺乏先进的、系统 的思想体系作指导、武器,作者或是出于道德 伦观念、或是出于感性认识对社会进行批判, 如《水浒传》(“官逼民反、乱由上作”)、 《儒林外史》(科举之法“定得不好” 范进、 周进、王玉辉)、《红楼梦》;西方的小说多 从先进的思想体系、从“理”出发批判社会, 如德莱赛《美国的悲剧》(克莱特· 格里菲斯: 街头布道——但维逊大旅馆——莱克格斯城)。
中西小说简介对比
VS
WESTERN NOVEL
Where are they going to conquer ?
Original reason
• Political • Economy • Culture
• The economy is the basis of culture,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and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注重于心理层面的刻画,强调挖掘人物 内心的潜意识,善于写出丰满、变化、 主体感强的人物性格 ,通过突出人物内 心的挣扎来决定故事最终的走向,
— 歌颂英雄主义,个人主义,反映 个人的冒险,追求以及心灵的历程, 个人所带给社会的影响与改变。
— 思想上的解放程度远高于中国
• POV=Point-of-View • 是一种故事叙事的写作手法,决 定着将从哪个人物的角度来讲述 故事。 • 最后一课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 织安排情节的。 • 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 逃学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 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郎 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 结果。 • 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 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 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 • 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 了同一个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 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 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Original
• China • • 源头-远古神话 • • 雏形-魏晋南北朝——志人 • 志怪小说(搜神记,世说 新语) • 定型-唐——传奇(柳毅传) • • 发展-宋元——话本(三言 二拍) • • 高潮-明清——章回小说 (四大名著…) Western 史诗-古希腊时代——希腊 神话。荷马史诗 骑士传奇-欧洲中世纪—— 变形记 小说-文艺复新时期——堂 吉诃德 现代主义小说-20世纪
第五章 第二节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
(二)中西小说产生与发展之比较结论
1.中西小说发展的同步:
(1)中、西小说的发展和都市文化、商业化、印 刷术等分不开。
(2)中、西小说的发展以思想方面的大动荡和新 思潮的传播为背景。
(3)中、西小说都不是突然出现,而是以强大的 叙事传统作为后盾。
(4)中、西小说都采用一种比较自由的语言媒体 突破少数人对文化的垄断。
三、中西小说结构艺术比较
(一)中西小说结构意识
中国传统小说运用散点透视结构模式 西方传统小说运用定点透视结构模式 中国现代小说运用定点透视结构模式 西方现代小说运用散点透视结构模式
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意识是与中国传 统文化的精神相对应的。中国文化的特征 是中庸、平和,它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 和平向善的心理要求。中国自古乃礼义之 邦。“礼”确立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位 置和行为准则。个人的价值只能在群体中 得到实现。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 小说的结构意识,那就是散点式与多层次、 人物的多中心与类型化。
(一)中、西小说最基本的母题: 顺运与抗争
在中、西传统小说中,一线贯穿的基本问题是人与 命运的冲突,但中国小说表现为顺运,西方小说表现为抗 争。
西方小说承认古希腊悲剧对人生的评价,表现出知其 不可而为之的悲壮色彩,不在乎最终的结局,而是在“为” 中显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小说主人公在自觉完善的小天地中生活,突然 遭到命运的袭击,主人公在被动的冲击下作出消极抵抗, 演出系列情节,但情节不是目的,目的是因果报应。
因此,在中国,传统小说只有模拟“史”,追求 “史”的真趣才有价值;在西方则必须靠近“哲”, 追随“哲”,获得哲学意味才能受人敬仰。
(2)“事与理”、“文与事”——中 西小说获取独立品格的理论依据。
中西小说比较
中西小说比较中西短篇小说比较1、叙事手法的不同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趋向是从记人一事到记人一生,如《搜神记》《世说新语》多记一事,成熟期的唐人传奇、话本、拟话本及《聊斋志异》多记人一生。
中国短篇小说的基本叙事法就是“记传体”。
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鲁迅《阿Q正传》。
这种记传体叙事法既与中国史传文学有关,也与民族心理有关,因为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直叙,二是求全。
西方短篇小说开始也是多记一事,到了文艺复兴,有两种叙事法,一是只叙一事,二是写有头有尾的一生。
但第二类较少。
而后来的西方短篇小说越来越不注重写人物的一生,但在叙事的人称上,多用第一人称,而不是中国的多用第三人称。
这种“片断”法、第一人称、倒叙法的源头就是《荷马史诗》,第一部是片断叙事,第二部是第一人称叙事。
2、故事与人物性格的不同中国短篇小说注重人物性格,因为写实性强。
史传味浓。
以性格为主,故事为辅。
如《世说新语》中的人物。
西方短篇小说多注重故事,性格不突出,或以性格为辅。
如《十日谈》或爱伦坡的小说。
结局与小说精神不同中国短篇小说多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主观性强,鬼怪故事多,大团圆结局多,寄托了统治阶级或作者或民众的道德诉求与民族心理、理想。
乐天精神。
西方短篇小说少有大团圆结局,多悲剧性,一是因为西方有正统的悲剧观念;二是有基督教罪与罚的宗教观念;三是多信奉模仿说,注重如实反映生活。
中西小说理论比较中国没有系统化的小说理论体系,中国小说理论主要是直观感悟式的、零碎的评点,如金圣叹评《水浒》,毛宗岗评《三国演义》等,直到王国维评《红楼梦》才借鉴了西方哲学与美学理论,具有了较强的理论色彩。
古典式的“评点”其实就是借用中国传统诗歌、绘画理论中的“圣境”、“神境”和“化境”来衡量创作的得失。
评点就是点破,就是“顿悟”,评点者以及后来的读评点者主要抱的是一种审美态度,而不注重思索。
西方小说理论具有逻辑性的探究与分析,很多小说家也是理论家,往往有明确的创作原则和主张,如塞万提斯继承的“模仿说”,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王尔德的“艺术就是撒谎”,“形式就是一切”,左拉的“写小说就是做实验”,等等,他们都有专文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中外能对比的文学作品
中外能对比的文学作品中外文学作品对比:《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导言:中外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其中《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是备受赞誉的代表作品。
两者不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展现了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还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本文将从情节、人物塑造、主题等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对读者的启示。
一、情节比较《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纠葛,同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
而《傲慢与偏见》则以伊丽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通过讽刺和揭露社会上的虚伪、偏见和傲慢来展现人性的弱点。
两部作品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情节,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剧情发展,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二、人物塑造比较《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有善良聪明的林黛玉、温柔善良的薛宝钗,也有风流倜傥的贾宝玉、聪明机智的王熙凤等。
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深入人心。
而《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是最为经典的人物形象。
伊丽莎白聪明机智、独立自主,不愿妥协自己的爱情观;达西则是傲慢且自负,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了态度。
这些人物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三、主题比较《红楼梦》以“封建社会的虚伪与腐败”为主题,通过贾宝玉等人的遭遇和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对人性的扭曲。
而《傲慢与偏见》则以“傲慢与偏见的破灭”为主题,通过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探讨了人们对他人的偏见和傲慢所带来的误解和痛苦。
两部作品都以社会现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呈现出了鲜明的主题。
结语:通过对《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这两部作品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外文学作品在情节、人物塑造和主题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败,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而《傲慢与偏见》则讽刺了社会上的虚伪和偏见,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宽容。
中西小说比较
西方小说真正形成的标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 利薄伽丘的《十日谈》。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西班牙《小癞子》 拉伯雷《巨人传》 《堂· 吉诃德》的问世,结束了骑土传奇,标志 着西欧小说在文体和艺术上都已经发展成熟。
18世纪开始流行以宣传科学知识、启蒙大众意 识为目的的启蒙主义小说。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菲尔丁《汤姆琼斯》 伏尔泰哲理小说《老实人》 对话体小说《拉摩的 侄儿》 卢梭 的 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小说《忏悔录》、感 伤主 义小说《新爱洛伊斯》
治身理家的短书。
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裨官,街 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所谓“街头巷语、道听途说”,也即“丛残小 语”,就是琐屑的形式、短小的“短书”。 这一观念,后来因袭下去,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 人对“小说”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从汉到清2000 年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所以,中国的古小说,多为形式短小的琐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 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叙事文体:
神话、史诗、寓言、实录、故事、传奇
小说: 出现晚、发展快、表现力最强
中国古代的小说类型 文言小说多为短篇小说,多以志怪、志人、爱情、 历史、豪侠、哲理为题材。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及 《聊斋志异》等。 半文半白小说则包括长篇及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 《西游记》、《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 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则有冯梦龙《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以及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 《二拍》)。
‚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到小说正式诞 生的唐代,经历了千余年;从唐传奇到章回小说,经历 了四五百年;从《金瓶梅》到《红楼梦》,经历了约二 百年;从《红楼梦》到‘五四’,经历了百余年,…… 从这历程看,小说的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阶段之间 的间隔,越到后世时间越短。‛
中西微型小说比较
中西微型小说比较作为一种小说文体,中国的微型小说和西方的微型小说有许多共同的要素和趋向一致的艺术规律,然而中国的微型小说和西方的微型小说又都是根植在各自不同的民族生活土壤里,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中盛开的艺术之花,它们又都有许多区别明显的异彩和芬芳,比较东西方微型小说文体的异同,对于我们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去把握这种文体的艺术规律,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史传实录和传奇虚幻我们准备从中西方微型小说最早的源头及最早的发展开始讨论。
世界各民族的叙事文学都经历过这么三个形态:A 、叙述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过的事实,这就是历史、实录;B 、叙述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实,这就是神话、童话及神仙故事;C 、叙述现实生活中发生过或可能发生过的或纯属虚构的故事,这就是小说。
最后一种形态--小说,在其发生、发展,以至完全成熟的过程中受过许多历史因素和文体因素的影响。
作为小说的一个分支--微型小说在其从雏形到成熟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中西方不同的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西方的微型小说最初和小说一样,发源于西方的史诗,并从西方的叙事散文(主要是寓言散文和世态散文)中吸取了丰富的叙事文学的各种艺术营养。
而西方传奇的精神又渲濡了它的发育和生长,这样便产生了西方古代广义的微型小说--西方短篇散文故事。
到了17世纪,西方成熟形态的微型小说便基本定型。
中国古代的微型小说的形成、发展和西方有同有异。
中国古代的微型小说发源于史传,在古代叙事散文(也主要是寓言散文和世态散文)的叙事因素的作用下以及中国传奇精神的影响下,发育为汉魏六朝的短篇传奇故事,这是广义的微型小说。
至唐宋元明清以后,中国古代的微型小说才完成了从广义到狭义的转变过程。
我们用图表比较如下:西方: 史诗叙事散文西方传奇中世纪短篇散文故事--17世纪西方微型小说中国: 史诗 叙事散文中国传奇 六朝传奇故事--唐宋元明清的微型小说 在这份对比式图表里,有若干问题值得我们研究:首先是"史诗"和"史传"的区别:西方史诗对西方小说的产生有相当深刻的影响,即使是广义的微型小说产生后,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中外小说比较
《戏题蒲生〈聊斋志异〉卷后》: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 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 王士祯《渔洋山人精华录》
西方小说的创作动机:
“心灵的诗歌与现状的非诗”之间的矛盾 。------黑格尔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小说是作者探索在这个 成为陷阱的世界里,人的可能是什么?小说是在上帝离开了他 的宝座不再统治这个世界的时候,人开始探索不确定的真理的 时候出现的。也包括在意识流中追寻自己发现自己。”
西方小说更注重描写以个体为本 位的、独具个性的“孤独”的主人公 形象。
《三国演义》里的五虎上将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 《西游记》取经队伍里的师徒四人 《儒林外史》的儒生百相 《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
在注重以群体为本位的中国 文化体系中,个体的人“只有在 其他个人的整体背景之下,这个 人才是完整意义的个体。”
——斯蒂芬· 茨威格《世界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人性人欲的解放的要求,到发财享乐、幸 福在人间的追求;对社会人生的孜孜不倦的探 索,对人类存在的苦苦深沉的思索。
人道主义----西方近代文学的主题
西方现当代小说的主题为:
其一是传统的人道主义主题;具体内容为反对 帝国主义战争,呼吁人类和平及经济建设歌颂英 雄,同时也注重探索人性。 其二是反传统的个性主义主题;具体内容为关 怀的主题。表现局外人、流亡者,反英雄、反社 会,表现人的孤独、失落、人生的荒谬与虚无。 这两大主题还可以殊途同归为一大主题,即对 人的终极关怀。
莫泊桑在他的名著《俊友》中曾成 功地运用重复的手法来描写一个会计 师的肖像。 会计师是个矮个子,圆滚滚的。他 的脑袋像一个圆球,这球镶在另一个 被两腿托起的大圆球上,两条腿非常 之短,也像一对圆球。 由于莫泊桑在“圆球”上不断重复, 会计师肥胖的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中西小说比较2
中西小说比较( 中西小说比较(二)
1.人物形象比较(肖像描写、性格塑造、 人物形象比较(肖像描写、性格塑造、 人物形象比较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
2.情节结构比较 情节结构比较 3.环境描写比较 环境描写比较
中西小说人物形象比较
1.中西早期小说的共同特点 1.中西早期小说的共同特点—— 中西早期小说的共同特点 重情节构造
中西小说人物肖像描写的比较
1.中国小说从始至终都非常注重肖像描写, 1.中国小说从始至终都非常注重肖像描写,从 中国小说从始至终都非常注重肖像描写 白描手法。 古代到现代多用传统的白描手法 古代到现代多用传统的白描手法。 特别是中国古代小说的肖像描写,简洁明了、 特别是中国古代小说的肖像描写,简洁明了、 干脆利落,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外貌服饰。 干脆利落,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外貌服饰。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态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 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 如奔马。 如奔马。”
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性格的刻画多使用行为动作描写, 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性格的刻画多使用行为动作描写 多使用行为动作描写 通过动作细节来深刻揭示人物的性格。 动作细节来深刻揭示人物的性格 通过动作细节来深刻揭示人物的性格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整体比较)
结尾:“累迁清显之任,十年间至数郡, 娃封汪国夫人。有四子,皆为大官;其卑 者犹为太原尹。弟兄婚姻皆甲门,内外隆 胜,莫之与京。”
中国小说往往特别注重结尾。
《三国演义》、《水浒传》和《儒林外 史》,其结尾都是诗词,并且很有深意。
西方小说则是以意识的流动为主线,在时 序上有倒错、插叙与交叉叙述的特点。西 方小说往往不以讲述故事见长,而以是以 对人物的心理刻划与自然风景描写为主, 注重人物心理与情感在小说中的作用。
如长篇小说《水浒传》中,按“武十回”、“宋 十回”的框架,并且这两个十回是可以另取一个 书名,独立成书的;
长篇小说《红楼梦》,也有许多章节如“红楼二 尤”、“小红赠帕”之类可以单独成篇。“刘姥 姥进大观园”,往往被独立地选入语文教材。
第五节
中西小说比较研 究
赛珍珠的中英小说比较论
英国小说爱益于法国、俄国、西班牙及其他一些 国家,但早期中国小说既未受益于这些国家,也 未对它们的小说有所影响。我记得一些假托的东 方作品,诸如歌尔德密斯的《世界公民》,以及 约翰逊的《阿比西利亚国拉塞拉斯王子传》,然 而这些作品中我看到的只是时代的流行想象,而 非内在本质上的真正智慧,因为作者缺乏真正的 认识。中国小说自身成长、壮大,具有了生命, 只是到最近几年才受到别国文明的重大影响,这 几年中,西方的影响已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日常生 活的方方面面。(〈东方、西方及其小说〉)
基督教教义往往认为诸神创造天地,耶酥 由受难与复活再到最后的审判,说明了世 界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所以西方小说结 构更加复杂、多条线索同时发展。
西方小说也与西方人类精神历史的过去 (原罪)、现在(忏悔)和未来(复活) 的直线时间观念有关。所以在结构上,心 理时间往往代替自然时间,往往以人物的 意识之流动为主线进行故事的讲述。
中西古代小说比较
• 五、教育特征 中国有文学教化的传统, 包括“诗言志”传统、“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传统、诸子散文说 • 六、情感特征 中国古代古典文学具有 强烈的情感特征。对于诗文的评价,文人也总 喜欢首先从“性情”或“性灵”来着眼,把有 无强烈的抒情的感动,提高为衡量文学的价值、 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首要标识,这在萧绎的 《金楼子•立言》中说得非常明确理传统、汉 大赋和政论文讽谏传统等。
• 2、中国小说较之西方小说情节更加曲折,故 事更为完整。情节曲折、故事完整是中国小说 独特的艺术传统。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 就具有曲折生动的特点。唐传奇中许多名篇的 布局,异常宏伟,严谨而巧妙,故事情节发展 富于戏剧性。明清的长篇小说内容参差错落, 波澜起伏,错落有致,结构缜密,浑然一体。 如《(中国论文联盟整理)红 楼梦》,处处设伏,回回转折,写尽贾府故事。 西方于情节方面出众的作品虽也不少,但终不 能与中国小说相比较。
• 九、志异特征 因尚怪奇而志异也是古典文学的 以给显著特征。诗歌以为晋南北朝时期的玄言诗和 游仙诗为代表,小说则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产生之 日起,就或者愿意用小说来发明神鬼之不诬,或者 致力于用 • 十、美感特征 对于文学的美感特征,很早就为 人们所注意了。《论语•雍也》讲“文质彬彬”, 虽然原本是就“君子”的人格修养而言,但一直以 来都被看作是重要的文论思想,其含义就是在重视 “质”——质朴自然的内容表达方式的同时,也看 重“文”——华美有文采的形式。小说来记述人们 的奇异言行,
• 七、道德特征 更为可贵的是古典文学通常具有 强烈的道德感。中国文化是一种富有人文精神的文 化,尤为注重人文领域内的问题。伦理道德与现实 政治成为中国文化关注的两大核心,从而使中国文 化呈现 • 八、宗教特征 佛教、道教对作家思想上的影响 和创作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佛教鄙视现实、 尊重自然、保持自然本性的思想,道教鄙视权贵、 愤世嫉俗的思想都对作家起过作用,由李白、杜甫、 王维、李商隐、柳宗元、韩愈、白居易、苏东坡这 类大家及其作品为证出道德型文化与政治型文化的 特征
中国古典小说与西方传统小说的比较
四、Chinese novel and western novel in common
• Chinese and western novels have the rules of feudalism culture of oppression by nature. Like 《water margin》 and 《 Uncle Tom’s Cabin 》
•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 《Water Margin》
•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Jin Ping Mel》
• 《In Search of God》 • 《Journey to the West》
• 《The Romance of Western Chamber》 • 《Peony Pavilion》 • 《The Red Line》
二、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ovels
1、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 • • • historical novels Novels about human relationship Novels of gods and spirits Love novels
如呼啸山庄中故事是从31年中间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两户人家的家史开始叙述情节同时向两个方向推进在推进顺叙的过程中同时又展现了对过去的倒叙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between Western Traditional Novels
一、Definition of novels 二、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ovels 三、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novels 四、Chinese novel and western novel in common
中外经典作品的比较与评析
中外经典作品的比较与评析作品的价值不分国界,中外经典作品皆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着世界。
本文将对中外两部经典作品进行比较与评析,以探讨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红楼梦》与《傲慢与偏见》的比较与评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文学之巅峰”。
而《傲慢与偏见》则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
首先,从主题角度看,《红楼梦》以荣府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贾宝玉等人的爱恨情仇和封建家族的衰落。
而《傲慢与偏见》则以伊丽莎白·班内特和米斯特·达西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英国上层社会的偏见和贵族阶级的虚伪。
其次,从人物形象上看,《红楼梦》刻画了一批充满活力和情感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特点。
而《傲慢与偏见》则塑造了伊丽莎白的机智和达西的高傲,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此外,从文学手法上看,《红楼梦》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和夸张手法,营造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而《傲慢与偏见》则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社会讽刺的手法吸引读者。
总的来说,虽然《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和地域,但它们在讨论爱情、揭示社会问题和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两部作品都以精湛的艺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震撼了读者,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瑰宝。
二、《尤利西斯》与《红与黑》的比较与评析《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被誉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巅峰之作。
而《红与黑》则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被誉为19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作。
首先,从叙事结构上看,《尤利西斯》以一天的时间为背景,通过七个章节描绘了主人公利奥波德·布鲁姆和史蒂芬·德德拉斯在都柏林的一天的生活。
而《红与黑》则以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为中心,描绘了他在法国19世纪初社会中的生活经历。
其次,从风格和语言上看,《尤利西斯》采用了流水线般的意识流叙事,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书写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3)爱情与色欲的主题
两部作品均饱蘸浓墨描写了人物爱情遭遇
与色情成分,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与情感 世界。 《白鹿原》中百灵与兆鹏、兆海之 间的恋爱纠葛,展现了三个人的复杂情感, 特别是白灵与兆鹏的爱情产生于共同的革 命之中,丰富了两位共产党员的形象。 《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 麦列霍夫和阿 克西尼亚、娜塔莉娅的爱情纠葛,是主人 公的个性世界和悲剧命运的重要侧面,并 且反映了哥萨克的婚嫁习俗。
2、西方没有专门的小说理论著作,但其
文学主张明确、完整、系统。 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理论方面的代表是布瓦洛 (1636--1711), 著有《诗的艺术》一书, 被普希金称为 古典主义的《可兰经》。
古典主义文学有下列各种特征: 1、基本精神是“理性”至上。 2 、侧重于性格的类型化 。 3、古典主义号召“摹仿自然”。 4、古典主义要求“逼真” 。 5、古典主义认为文学的任务在于道德说教,在于 劝善。 6、崇尚古希腊罗马的大作家,把他们的作品奉为 圭臬。 7、各种文学作品的体裁要有严格的界限与规律, 例如悲剧与喜剧不可混同(反对写悲喜剧),悲剧 必须遵守“三一律”等。 8、古典主义要求简洁、洗练、明朗、精确的文风, 反对烦琐、枝蔓、含糊、晦涩。
八、《红楼梦》题名的变迁与主题倾向
《石头记》:主题倾向是贾宝玉人生道路的悲剧。 《情僧录》:表示作者并未彻底抛弃红尘眷恋,贾宝玉的
出家为僧,并非作了无情之僧,而是有情之僧,情极之僧。
《风月宝鉴》:表明作者希望读者能够透过种种表面繁华
富贵、锦绣丰美,看到一切终将毁灭、红尘不可久持、跳出 欲望之苦的本质。
作品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 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细腻地反映出白姓和 鹿姓一个家族三代子孙的恩怨纷争。全书浓 缩者深沉的民族历史内涵,有令人震撼的真 实感和厚重的史诗风格。1993年6月出版后, 其畅销和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 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所罕见。白鹿是地名, 也叫荻寨原,今荻寨镇,位于西安市霸桥区, 也是小说《白鹿原》的创作地。上边已经建 成白鹿原大学城,有西安思源学院,西安海 棠学院等一大批知名高等院校。
2、《静静的顿河》简介
作者是(苏联)米哈依尔· 肖洛霍夫(1905—
1984年)。 他是当代最著名的苏联作家之一, 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世界声誉的 文学巨匠。 1905年5月24日生于顿河流域克鲁日林村的 一个商店职员家庭。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长篇 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 、 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等。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 一部力作。此书共分为四部,从1928年开始直 至1940年,共用了12年的时间才创作完成。肖 洛霍夫这部处女作一经问世,立刻受到国内外 的瞩目,被人称作“令人惊奇的佳作”,“苏 联文学还没有遇到同它相比的小说”。此书于 1941年获斯大林奖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书 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联 作家。 这部长篇小说从1928年发表以来,曾经得 到斯大林的青睐。它先后被翻译成世界上几乎 所有的主要语言,而且一版再版,畅销全球, 是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泛、读者最多的名 著之一。
(2)性格与命运的主题
两部作品都以家族为背景,刻画了一系列群像, 主要通过核心人物体现小说的主题。《白鹿原》 在家族背景上凸现的人物是白家轩,作为族长, 他是封建宗法的维护者,他是儒家理学的象征符 号,他沉着、内敛、慎独、坚强、仁爱,从他的 身上可以发现民族传统文化的悲剧,也可以思索 出宗法文化历史演进的奥秘。《静静的顿河》中 麦列霍夫一家占据了全书重要篇幅,占有突出地 位的是葛利高里· 麦列霍夫,他是一个摇摆不定的 人物,作者通过他行动上摇摆不定的特点的描写, 概括反映了哥萨克在国内战争中的悲剧命运。
雪夜访戴
王子遒居山阴,夜大雪,眠觉, 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 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 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 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 而返,何必见戴。”
五、中西小说特点比较
1、中国传统小说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 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但性格单一,少 变化,缺乏主体感。西方小说则多注重人物的心理 描写,强调挖掘人物内心的潜意识,善于写出丰满、 变化、主体感强的人物性格。 2、中国小说较之西方小说情节更加曲折,故事更 为完整。 3、中国小说语言简练生动,西方小说内容丰富翔 实。 4、中西方小说都曾受封建统治文化的压迫摧残。
啊,顿河,光荣的土地。 用哥萨克的头颅来播种, 用年轻寡妇来点缀装饰, 静静的顿河呀,你靠孤儿来繁荣。 顿河的波涛是父母的眼泪在汹涌。
3、两部作品主题比较
(1)历史与文明的主题
作为史诗性作品,两部作品力图展现重要
的历史时代,即年轻的共和国从古旧的社 会母体中诞生的年代。《白鹿原》包含的 历史跨度从辛亥革命直到建国初期,重点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后。《静静的顿 河》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 革命前后的历史阶段,涉及顿河哥萨克部 落的历史与传统。两部作品也同样展示了 各自农村风俗的传统和文明。
1、《白鹿原》简介
作者陈忠实,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 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 人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 《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 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 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 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 《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在日本、 韩国、越南翻译出版。曾十余次获得《当代》、 《人民文学》、《长城》、《求是》、《长江文艺》 等各大刊物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七、中西爱情小说比较
1、情感表达的差异 中国:含蓄内敛;注重外在表现的描述;克制 感情。 西方:直率冲动;注重内在心里描写;不克制 情感。 2、结构与内容上的差异 中国:忽略男女主人公相恋的过程,侧重于他 们爱情所受的阻力以及他们由此而做的抗争。 西方:集中描绘男女主人公相爱的过程,把男 女主人公双方作为矛盾冲突的对立面来加以刻 画。
第七章
中西小说比较
一、叙事文体的四种基本类型
1、叙述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事实。 2、叙述现实生活中未必发生或不能发生,但
是能用以诠释现实世界的事。 3、叙事纯属想象,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 也不属于现实世界的事。 4、叙述现实生活中发生过或可能发生过,纯 属虚构的故事。
二、小说的基本特征
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 不祥。一个家族三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 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 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 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 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 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 新生的阵痛中颤栗。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 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 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 震撼的的真实感,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长篇力作。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 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1)“三言”中多以普通市民为主角,以市民 青年男女的婚姻故事为题材,演绎出他们的悲欢 离合、叛逆牺牲,也歌颂了合乎正常人性的男女 关系。《十日谈》中修道院的故事,讽刺了教皇、 主教、教士们的伪善和禁欲;青年男女的爱情故 事,正面提倡合乎人性的爱情。 (2) )“三言”中大多爱情故事,往往以悲剧 告终,说明了当时的中国社会,虽然已经产生了 市民阶层,但是他们的要求不能得以实现,他们 的力量微小,行动上还比较软弱。《十日谈》中 的爱情故事,多以男女主人公经过争取而后获得 胜利告终,表现了中世纪以后西方市民阶层日益 壮大、敢于向旧秩序挑战的时代潮流。
我国古代小说成熟于唐代
的主要原因:
1、经济繁荣,思想开放。
2、科举考试制度。
3、诗歌艺术的极致。
4、佛教的盛行。
四、中西小说发展历程比较 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琐屑之言——街 头巷语之说——志人志怪小说——唐代传 奇——宋话本——明清章回小说——现代白 话文小说。 西方小说发展的历程:圣经中的《旧 约》——人文主义小说——古典主义小说— —启蒙主义小说——19世纪的浪漫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20世 纪以来的现代派小说。
十、“三言”与《十日谈》比较
1、体例接近 “三言”成书与1621—1627年之间,每集
40篇,共120篇。 《十日谈》成书于 1348—1353年之间,共有100个故事连缀 成长篇。 2、都是以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市民意识。 宋元时期中国社会城市化倾向明显,城市 经济繁荣发达;14世纪中叶的佛罗伦萨是 意大利最大的手工业中心和银行业中心。 3、都较好地表现了合乎人性的市民爱情生 活。
《金陵十二钗》:警醒世人不要沉迷尘世的荣华富贵的美
梦,也充溢着对天下所有青春女性及其悲剧命运的关怀和怜 悯。
《红楼梦》:具有主题的多义性——寄寓贵族之家贾府的
盛极而衰的悲剧、演出了贾宝玉的人生悲剧和以钗黛为代表 的所有青春女子的命运悲剧、所有一切的美好都在特定的时 代背景之下,化而成梦的动态意义。
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完整 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环境,形象、深刻、多方 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1、叙事性 2、虚构性 3、故事性 4、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