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 典型例题
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题
![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26f5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f.png)
地球运动得特点知识点一地球得自转运动1、下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得图示,正确得就是()A.甲B.乙C.丙D.丁2.如果下图就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得()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1、C[地球自转得方向就是自西向东。
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瞧,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瞧,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丁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与经度得变化矛盾。
2.B[由图中得箭头可以判断,该图就是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根据图中得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得西南方。
知识点二地球得公转运动读“太阳日与恒星日比较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A、B得叙述,正确得就是()A.A就是地球自转得真正周期B.B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得一天C.A得时间就是24时3分56秒D.B得时间就是23时56分4秒4.下列关于A、B得叙述,不正确得就是()A.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自转方向相反,则B得时间比A长B.若地球公转方向相反,自转方向不变,则B得时间比A长C.A与B得时间不同就是由于A时间内,地球多自转了59′D.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得视运动周期为一个A3.D4、D[B就是地球自转得真正周期,A就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得视运动就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得,即地球自转得真正周期就是一个B。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得因素分析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得线速度明显不同,仅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就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方法技巧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得因素有两点:一就是纬度。
纬度越低,速度越大,南北纬60°约为赤道得一半。
二就是海拔。
地球的运动 历年中考测试题(附答案)
![地球的运动 历年中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79a11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9.png)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2021云南)昆明的小海学了地球的知识后,回家给父母做地球运动的演示(图1),椭圆形纸板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铅笔代表太阳直射光线。
据此完成1~2题。
图11.下列小海的做法错误的是()A.演示自转时,将地球仪绕纸板一周B.演示自转时,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C.演示公转时,地轴空间指向始终不变D.演示公转时,运动方向是①→②→③→④2.小海早上上学发现,夏季7点天已亮,而冬季此时天还没亮,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是球体B.地球不透明C.地球的自转D.地球的公转(20213)图2A.①位置B.②位置C.③位置D.④位置4.导致一天中树影变化的原因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D.太阳直射点的移动5.2020年高考期间()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正南移B.郑州市昼长夜短,昼渐长C.郑州市正午时刻物体影子变短D.郑州市昼短夜长,昼渐短(2021内蒙古)五一假期期间,鄂尔多斯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正午楼房采光观测”活动。
图3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4为夏至日、冬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
读图完成6~7题。
图3图46.五一假期期间,地球运动到图3中()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7.图4中,可以表示鄂尔多斯市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的是()A.a B.b C.c D.d(2021湖北)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读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5)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6),完成8~9题。
图5图68.关于图5中各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A点所在纬线为南北半球分界线B.B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C.C点处在热带D.D点可观赏午夜的太阳9.有关夏至日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到图6中A位置B.鄂州旗杆影长达一年中最长C.鄂州该日昼最长夜最短D.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2021茂名一模)路灯对人们夜间出行有巨大作用,路灯通常在日出前关闭,在日落后开启。
读我国长春市(125°E10.1月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北极圈11.推测7月1日长春路灯关闭和开启时间可能是()A.6:3617:08 B.5:0017:45C.4:2616:42 D.3:3919:4512.造成不同月份路灯关闭与开启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天气变化D.人类活动(2021达州)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最全地球的运动专项训练题(含参考答案)
![最全地球的运动专项训练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fcc23258fb770bf78a55cd.png)
地球的运动专项训练题1.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A.赤壁与北京的线速度相等B.赤壁与北京的角速度相等C.赤壁的线速度小于北京的线速度D.赤壁的角速度大于北京的角速度2.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3.从北回归线附近来看,通常情况下东经179°比西经179°( )A. 日期晚,区时早B.日期晚,区时晚C. 日期早,区时相同D.日期早,地方时相同4.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A.悉尼(150°E附近)B.上海(120°E附近)C.洛杉矶(120°W附近)D.阿拉克(0°经线附近)5.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6.位于赤道和180°经线上的某舰艇,向正北位发射射程555千米的炮弹,炮弹应落在( )A.东半球,昨天B. 东半球,今天C. 西半球,昨天D.西半球,今天7.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每天都能重合一次B.只有在春分或秋分日某一时刻能重合C. 每年都能重合一次D. 只有在冬至日夏至日某一时刻能重合8.如果某日某时刻120°E与晨昏线的一部分重合,则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A.该日全球昼夜平分B.南半球昼长开始大于夜长C.北极圈内开始出现极昼D.北京太阳高度角全年最大9.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日出时刻必定相同B.昼夜长短必定相同C.正午太阳高度必定相同D.地方时必定相同10.出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一定是( )A.昼夜等长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昼长夜短D.日出最早11.北半球夏至日( )A. 北半球各处正午太阳高度全年最大B.太阳直射点在23°26′N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D.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12.关于两极地区极昼夜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极地区极昼和极夜持续时间均相等B.极昼和极夜现象都是从极圈开始出现的C.出现极昼或极夜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D.南北极区不可能有昼夜平分13.极昼现象从南极点扩大到南极圈的时期是( )A.春分到夏至B.夏至到秋分C.秋分到冬至D.冬至到秋分14.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C.北方地形平坦开阔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15.关于物影朝向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北半球夏半年日出时刻物影均朝西南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影子全年朝北C.赤道上的物体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全年正午物影朝南16.下列日照图中,表示6月22日昼夜状况的是( )17.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北极圈内B.赤道上C.南回归线上D.北纬50度18.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在( )A.赤道以南地区B.赤道以北地区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南北回归线之间19.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长的日期大致是(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 日D.12月22日20.某地区有一口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此井最有可能位于( )A.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B.温带地区C.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D.寒带地区21.(参照右图分析)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 A.29日12点05分B.30日11时55分C.30日12点05分D.31日12点05分22.已知在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110°E,40°N)比乙地(115°E,30°N)白昼长56分钟,则甲地比乙地( )A.日落迟20分钟B.日出早56分钟C.日出早28分钟D.日落迟48分钟图1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为昼弧,=,α等于20°,据此回答23--24题。
地球运动试题及答案
![地球运动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39a373941ea76e59fa044e.png)
宇宙——地球运动部分练习(一)一、选择题(共23题,每题3分)1.因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是()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的划分D.各地热量的差异2.“五一”这一天()A.北京昼夜等长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C.伦敦(0°,51°N)昼长夜短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3.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A.西半球B.南寒带C.东半球D.中纬度4.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A.纬度高低B.降水多少C.地形地势状况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5.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北极圈6.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A.上海(约31°N)B.北京(约40°N)C.海口(约20°N)D.厦门(约24°N)读右图,判断6~7题。
7.从A到B再到C,方向是()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D.一直向正南8.若D点所处经度是东经116°,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1年3月8日15时,经过10个小时到达加拿大温哥华(西8区)的时间是()A.3月8日1时B.3月8日23时C.3月7日1时D.3月8日9时(2002年上海春季,9、10)每逢周五,《新民晚报》刊登日出日落时间表。
下表为今年11月30日刊登的12月2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
城市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北京7:18 16:50哈尔滨6:54 15:51西安7:33 17:35上海6:36 16:51成都7:44 18:02拉萨8:34 18:569A.1小时25分B.3小时05分 C.2小时06分D.1小时58分10.请根据表中的资料,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A.西安B.成都C.上海D.拉萨11.(2002年上海,20)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A.23.5°B.30°C.47°D.60°12.一艘航行在太平洋的轮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的是()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2001年全国文综,1~2)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方面习题精选及解析(高考最后冲刺)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方面习题精选及解析(高考最后冲刺)](https://img.taocdn.com/s3/m/02a7251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2.png)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习题精选及解析题组一: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同,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符合同一图中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是A.③和④B.①和② C.①和③D.②和④(3)苏伊士运河主要位于A.①区域B.②区域C.③区域D.④区域解析:首先根据经纬线的基础知识判读出①图中4个数字10的含义。
①图中相邻经线和纬线均标注为10°,这是题目设置的一处陷阱,要明白这两条经线(或纬线)之间的差也是20°。
第(1)题:可用排除法答题:③④两区域的经度差和纬度差均小于①②两区域,首先排除;①②两区域的经度差和纬度差均为20°,但是①图地跨赤道,当然是图幅相同的几个区域中实际面积最大的。
第(2)题:本小题考查的知识点是“60°纬线的长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它是“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一半”这一知识点的迁移。
根据物理学学过的s=vt,这是不难理解的。
根据第(1)题的解答,①区域中两条短线等长的显而易见的;②区域中的短横线正好位于60°纬线上,它正好等于短纵线的长度。
这是因为任何纬度上的距离差与赤道上的经度差大小相同,都是每度相差111千米。
第(3)题:本题是较难的区域判断题。
根据经度的排列,③区域位于西半球,②区域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显然都与苏伊士运河的位置相去甚远;从经度上看,①④两区域都符合苏伊士运河的位置,但是该运河的大部分河段的纬度多高于30°,所以选D。
答案:A A D题组二:右图中的NS是100ºE经线,S、N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K、Q、P分别是NS、NK和NQ的中点。
(1)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80ºW,NP位于昼半球,PS位于夜半球,则下列叙述可信的是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B、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江淮地区草长莺飞二月天D、某某可能处于梅雨期(2)若NK位于昼半球,KS位于夜半球,则此时时间可能是A、7时20分B、13时20分C、4时40分D、19时40分解析:据条件及第(1)问信息将文字内容转绘成图片(1)据新画的图示可知是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22.5ºN。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32d9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9.png)
高考地理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球运动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掌握地球运动的知识对于理解地理现象、解答相关问题非常关键。
下面是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练习题供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巩固。
1. 太阳直射点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位置不变。
b. 太阳直射点每天在赤道附近变化。
c. 太阳直射点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d. 太阳直射点位置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在一天之内呈现连续的变化。
答案:c. 太阳直射点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2. 下列说法中,与昼夜变化现象相关的是: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地球轴倾斜。
d. 地球椭圆轨道。
答案:a. 地球自转。
3. 以下哪个现象与地球公转相关?a. 日食。
b. 月食。
c. 四季交替。
d. 月相变化。
答案:c. 四季交替。
4.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始终不变。
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发生较大变化。
c. 地球公转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d.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圆形。
答案:b.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在一年中发生较大变化。
5. 下面哪个说法与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有关系?a. 地球上发生日食时,必定是满月。
b. 地球赤道附近的气候较为炎热。
c.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
d.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答案:c.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
希望以上习题对同学们复习和巩固地球运动的知识有所帮助。
在考试中,除了理论题的回答,还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析与地球运动相关的具体问题,例如解答季节变化、昼夜长度等。
祝愿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地球的运动真题及答案解析
![地球的运动真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44ce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1.png)
地球的运动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
A. 椭圆轨道B. 长方形轨道C. 弧形轨道D. 圆形轨道答案:A. 椭圆轨道解析: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30天C. 365天D. 1年答案:A. 24小时解析: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即一天。
3.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A. 24小时B. 30天C. 365天D. 1年答案:C. 365天解析: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365天,即一年。
4. 季节的交替是由于地球()引起的。
A. 自转B. 公转C. 倾斜轴D. 离心力答案:C. 倾斜轴解析:地球的倾斜轴是导致季节交替的原因,当地球公转期间,不同地区受到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季节的变化。
5. 夏至时,北半球的()最长。
A. 白天B. 黑夜C. 白天和黑夜一样长D. 不确定答案:A. 白天解析:夏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因为此时北半球向太阳倾斜。
夏至时间通常是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
二、解答题1. 解释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的区别和联系。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公转一周耗时约365天,是一年的时间。
地球公转形成了年份和季节的概念,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导致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不同,使得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和热量有所不同,这就是季节交替的原因。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自转一周耗时约24小时,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轴是由地球北极和南极的连接线构成的,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的概念,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区域会随着自转而变化,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日出日落。
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的概念,而地球公转则使得不同地区受到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从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公转和自转共同决定了我们所感知到的时间、季节和天气变化。
2. 解释春分和秋分的原理。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d77412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9a.png)
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解析版)一、单项单选题(2024·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断,该日是()A.2月1日B.3月1日C.4月1日D.5月1日2.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大约是()A.6:00B.12:00C.18:00D.24:003.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A.B.C.D.【答案】1.D 2.C 3.A【解析】1.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的北极点附近以极昼为主,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应在北半球,应为北半球的夏半年,2月1日和3月1日在北半球的冬半年,AB错误;4月1日与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相差11天左右,北极点附近应刚刚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很小,与图示北极点附近昼夜分布图不符合,C错误;由春分日到夏至日大致三个月90天左右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向北移动了23.5°,从3月21日到5月1日大约40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约向北移动了10°,也就是说5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10°N附近,对应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应是80°N90°N之间,以图中的纽约纬度位置结合北美洲轮廓图可知此时图中晨昏线纬度最高点(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纬度位置约为80°N,D正确。
故选D。
2.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的纽约(74°W)位于晨线处附近,说明纽约正处于5月1日日出时刻,由于纽约在40°N,位于北半球夏半年的5月1日日出时刻应在6时之前。
当北京时间6:00时,74°W地方时20:56,这是当地的上半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A错误;当北京时间12:00时,74°W地方时2:56,纽约当地正值深夜,不会在日出时刻附近,B错误;当北京时间18:00时,74°W地方时4:56,应在日出时刻附近,C正确;当北京时间24:00时,74°W地方时10:56,纽约当地已经临近中午,D错误。
地球运动典型例题课件
![地球运动典型例题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7362fbf90f76c661371aab.png)
[名师点拨]根据日期的变化区分两条日界线(180°和 0 时所 在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 NA 进入 3 月 22 日,则 NA 为 3 月 22 日 0 时经线;自西向东过 NB 线,其东侧为 3 月 21 日, 则 NB 为日界线(180°)。NA 经度为 180°- 120°=60°E。
(1)已知 NA(60°E)为 3 月 22 日 0 时,北京时间(120°E)应
[名师点拨]第(1)题,L 太阳高度日变化呈一条直线,说明 L 地位于北极点。同一半球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可 通过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求得),即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22°N, 因此实验中学校园内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丨36.5°-22°丨
=75.5°。第(2)题,22°比正常最大太阳高度角(23.5°)小了 1.5°,
点”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图 2-T1-7
3.日照图中包含的基本等量关系 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或交点所在经线)的夹角(晨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同一半球极点的太阳高度角 =切点纬度的余角(两切点是指晨昏线与某两条纬线的切
点,也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
=极昼区某点正午、子夜太阳高度和的 1/2
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可以推算当地纬度或太阳直射纬度。
3. 最 大 太 阳 高 度 H 出 现 时 刻 即 为 当 地 正 午 ( 地 方 时 12 时)——推算当地经度或标准时间所在经度。
4.南、北两极点在某一天中太阳高度通常被看作是一个常数
C(C=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以其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图中是一 条直线(如图 T1-12 中②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线呈一直线,表明 ②地是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的某极点,且根据②地太阳高 度值为 h,可以断定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为南纬或者北纬 h)。 5.多个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图的判读时要注意对它们东西 方向、南北方向和高低纬度的判断。
地球运动 习题(含答案)
![地球运动 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44f6ef9ec3d5bbfd0a746f.png)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在d点时,北半球是_____(节气),北极圈内有____现象,此时地球运行在左图中的_____位置,此时汕头市昼夜长短情况是昼______夜_______(填“长”或“短”)。
(3)北回归线穿过汕头市,太阳光每年对汕头的直射为(______)。
(6)5.1劳动节期间,地球处在公转轨道的_____________段。(用字母表示)
2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点的经纬度_____。
(2)A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带。
(3)D点位于C点的_____方向。
(4)A、B、C、D四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点。
26.读下图完成问题。
A.①点附近B.②点附近
C.③点附近D.④点附近
3.下图为临沭县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正午时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面积最大节气是( )
A.春分②B.夏至①C.秋分②D.冬至③
4.在同一时间,畅畅和她姨妈互致问候时,出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太阳在运动D.人为规定的
D.拨动丁处的乒乓球使其沿着箭头方向转动演示地球的自转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如图所示的时刻,太阳直射的纬线和经线分别是( )
A.0°,30°WB.23.5°S,30°W
C.23.5°N,30°ED.23.5°S,30°E
15.此时A 地正值( )
A.正午B.子夜C.日出D.日落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一场精彩月全食在天宇上演,本次月全食,我国分地都可以观测到其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运动部分例题
![地球运动部分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f0677c27284b73f24250df.png)
例题5 一艘轮船在北半球自西向东航行,穿过晨昏线时当地时间为5点整,它穿越的是下例题6 若全球中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A 地的时间可能是 A 7月7日18时或7月8日6时 B 7月6日8时或7月8日6时C 7月8日3时或7月7日6时D 7月9日6时或7月6时8时例题7 图中的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
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或8日,则A 地的时间是A 7日4时B 8日8时C 7日8时D 8日4时例题1 读图,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 东经70°B 东经90°C 西经70°D 西经110° (2)此日在A 3月21日前后B 6月22日前后C 9月23日前后D 12月22前后例题2 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回答: (1)该城市的经度为A 123.5°EB 112.5°EC 127.5°ED 135°E (2)该日,太阳直射在A 北回归线B 南回归线C 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D 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例题4 图中所示为我国某地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示意图,回答:(1)该地区的纬度是 。
(2)该地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3)该地区夏至日昼长是 。
A B C例题5 表中所示的是2003年某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的时间表,下列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A 西安B 成都C 上海D 拉萨例题6 假如黄赤交角扩大为30°,回答(1) 夏至日,在北极点见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A a 曲线B b 曲线C c 曲线D d 曲线(2) 我国北方地区在开阔平地上建同样高度的新楼,欲使楼底全年太阳光线不被南楼遮挡,南北楼距离将A 扩大B 缩小C 不变D 都不对例题7 如果黄赤交角变成90°且北极点为太阳直射点,那么40°N 地区的人们看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应是例题8 夏至日时,下列关于北极圈上某地太阳视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太阳高度角为零时,太阳所处方位为正北方 B 当太阳高度角为零时,太阳所在地位于晨线上C 这一天太阳在天空中的轨迹是一个圆且高度角相同D 当正午时,其太阳高度角是23°26ˊ例题9 如果太阳直射点纬度为A °,那么,纬度为(A°+B °)和(A°-B °)的两地其 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是:A 相等B (A °+B °)大于(A °-B °) C(A°+B °)小于(A °-B °) D 不确定例题10如果40°N 某地的人们想测定某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大小,可行的方案是 A 量取这段时间夜晚北极星地面最大高度的变化值,并用90°相减 B 度量这段时间晚上月球地面最大高度的变化值即可 C 分别测出这段时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D 测得这段时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用其减去40°太阳高度40° 正午太阳高度40° 太阳高度50° 正午太阳高度50° A B C D例题11 图示为某地区晨昏线位置图(AB为晨线),回答:(1)此时北京时间是C 1时40分D 2时20分(2)若图示状况为北半球年内最大极昼范围,则A 黄赤交角可能变成了20°B A点最大太阳高度为0°C 70°S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D 此时太阳直射23°26'(3)若地球自转方向是从东向西(AB仍为晨线),则A 70°S有极昼现象B 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仍会右偏B 太阳日仍长于恒星日 D 一个太阳日的长度没有变化。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522cf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a.png)
初一地理地球的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每格1分)(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转。
(地轴/太阳)(2)如图所示,地球公转的方向是(3)地球公转产生现象。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5)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此时,泉州的昼夜长短情是。
(6)当太阳光直射到赤道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春分或者。
(7)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顺时针)旋转。
【答案】(1)太阳地轴(2)自西向东(3)季节交替(4)一天一年(5)夏至日昼长夜短(6)秋分(7)逆时针【解析】(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转.(2)如图所示,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3)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5)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夏至日,此时,福建省的泉州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6)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7)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2.地球自转一周为小时。
【答案】24【解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旋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故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时间。
3.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A.周期B.方向C.围绕的中心D.产生的地理现象【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交替;②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四季的形成。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f04d3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4.png)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试题一、选择题1.地球运动到远日点时,北半球是(),南半球是()。
A.夏季冬季B.冬季夏季C.夏季春季2.假设地球自转的速度突然变快了,其结果()。
A.一天的时间将会变得比现在长B.将没有昼夜交替现象C.一天的时间将会变得比现在短3.根据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做的“博科摆”实验,我们可以推断以下()假设是成立的。
A.太阳围着地球转B.地球围着太阳转C.地球围着太阳转且自转4.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自然现象是()。
A.四季交替B.昼夜交替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5.在制作地球模型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地轴穿过赤道B.地球表面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小C.放置时地轴应相对桌面是倾斜的6.同一地点,正午影子在()最短,()最长。
()A.冬天夏天B.夏天冬天C.秋天春天7.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A.昼夜现象B.日食现象C.四季现象8.某同学站在教室中央,然后在原地逆时针转动,他发现教室里的景物也跟着旋转,但头顶上的电灯的位置始终不变。
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原地逆时针转动模拟地球自东向西自转B.看到教室里的景物在顺时针旋转C.头顶的电灯在模拟北斗星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坐在前进的汽车上观察窗外的树木,树木向后运动B.坐在逆时针转动的转椅上,周围的景物顺时针运动C.每天看到太阳和其他天体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10.被称为我国“天眼之父”的科学家是(A.南仁东B.祖冲之C.张衡二、填空题11.地球不停的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在的过程中产生了四季变化。
12.地球是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
同时,地球还在__________ o13.白天,郁金香随着东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等。
14.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
太阳升起就是,落下就是o15.通过分析、比较一年中同一物体正午影长的,将一年中影子长短的总结出来,就是在得出结论。
地球运动经典例题
![地球运动经典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e41c86d0d233d4b14e697a.png)
地球运动经典例题1、甲地(50ºE,30ºN)白昼长16小时,那么乙地(50ºE,30ºS)日出的地方时是:A 5时B 6时C 4时D 8时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回答下面2题。
2、当阳光如图③所示射入窗户时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C.北极圈出现极昼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3、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北京时间为10时,则该地的经度是A.150°E B.160°E C.105°E D.90°E读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4~5题:4.荣成某中学30周年校庆日(9月5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区域并向哪个方向移动:A.直射点位于①-②之间,并向北移动B.直射点位于②-③之间,并向南移动C.直射点位于③-④之间,并向南移动D.直射点位于④-⑤之间,并向南移动5.当太阳直射点由①向②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校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变小 B.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C.北京白昼时间由长变短 D.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6、读甲、乙两幅图,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A、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B、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段上C、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卫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
据此完成7-11题7.“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①.河外星系②.太阳系③.地月系④.总星系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8. “嫦娥二号”发射时,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正确的是A9. “嫦娥二号”发射后的两个月内,荣成的昼夜状况为A .昼大于夜,且昼越来越长B .昼小于夜,且昼越来越长C .昼大于夜,且夜越来越长D .昼小于夜,且夜越来越长 10.“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四个月内地球公转的速度A .先变快再变慢B .先变慢再变快C .越来越快D .越来越慢 11. “嫦娥二号”发射时,华侨林先生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收看实况转播,此时当地已是A .清晨B .正午C .傍晚D .深夜 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第12题: 12、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地理坐标是(30°S ,45°W )B.甲地在乙地东北方向C.甲乙两地线速度相同D.甲地地方时比乙地早2小时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
1.4地球的运动(分层练)(解析版)
![1.4地球的运动(分层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a32e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6.png)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中图北京版2024)1.4地球的运动(分层练)1.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A.纬度的高低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C.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答案】C【详解】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获得联合国会员国和联合国秘书处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和踊跃支持。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以下选项中,反映春节场景的漫画图是()A.B.C.D.3.在四个传统佳节时,北京当地的自然景观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A.地处温带,四季分明B.地形多样,高低起伏C.河湖众多,河网密布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答案】2.D 3.A【解析】2.由图可知,①天晴气明是清明节的习俗、①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习俗、①望月思乡是中秋节的习俗、①辞旧迎新是春节习俗,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由图可知,①清明时百花争艳、①端午时绿树成荫、①中秋时凉风习习、①春节时白雪皑皑、反映了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
北京位于温带,地球运动产生四季的更替,从而导致自然景观的差异,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夏至日18时至次日6时的分时太阳位置图,可见太阳一天均未落山。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左图显示的自然现象是()A.极夜现象B.极昼现象C.月食现象D.日落现象5.拍摄地可能位于右图中()A.甲地(北极圈以北)B.乙地(北回归线以北)C.丙地(赤道附近)D.丁地(南极圈以南)6.产生此地理现象的原因()A.地球大小B.地轴北端指北极星C.地球形状D.地球公转【答案】4.B 5.A 6.D【解析】4.图中显示一天24小时有太阳,都为白天,该自然现象为极昼现象。
与ACD无关,故B正确,ACD错误。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 典型例题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 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23ea886529647d2728522f.png)
地球运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2009·广东文基)下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
读图回答1~2题。
1.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解析a为晨昏线,c为经线,当a、c重合时,应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各地昼夜等长,无极昼夜现象。
因b点自转速度最大,b为赤道上某点,所以b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而近日点在1月初,所以D错。
答案 A2.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解析由于b地位于赤道,赤道地区无地转偏向力,所以水平运动的物体在赤道上无偏转现象。
答案 C(2010·浙江六校)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桩揭幕仪式。
黑瞎子岛西侧靠近中国的一半岛屿归中国所有,该处成为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
据此回答3~4题。
3.黑瞎子岛位于下图中的()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4.黑瞎子岛2010年3月21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6时B.5时C.4时D.7时解析第3题,根据题干中材料可知,黑瞎子岛位于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即135°E,故选A。
第4题,2010年3月21日为春分日,黑瞎子岛日出时,其地方时为6时,由上题黑瞎子岛位于135°E可知北京时间为5时。
答案 3.A 4.B(原创题)右图为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此回答5~6题。
5.甲点位于乙点的()A.东南方B.西南方C.西北方D.东北方6.下列关于图示中各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大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D.丙地地方时接近正午答案 5.B 6.D(2009·福建文综)读下图,完成7~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
——“地球的运动”
1、绘制五带示意图,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及五带的名称。
回答问题:
(1)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哪一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两个带?
(3)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哪两个带?
(4)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哪两个带?
(5)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解析】
要准确弄清五带的界线及各带的特点,才能准确画图和正确回答问题。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太阳高度角大,除回归线外,各地每年有两次直射机会,终年高温。
温带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夏季太阳最高、昼最长,冬季太阳最低,昼最短,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寒带有极昼、极夜和昼夜分明的时期,这里接受的太阳光最少,气温终年很低。
【答案】
(1)热带(2)北寒带、南寒带(3)北寒带、南寒带(4)北温带、南温带(5)北温带
2.(1)在下图中用斜线画出AC两点的夜半球,注明A、B、C、D的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填表回答: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表中所列的相应地区出现的有关地理现象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解析】
考查目的:
(1)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和自转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知识点是否落实在了图上。
(2)考查学生运用地球公转中太阳高度变化和四季更替的规律,联系实际,分析、判断、解释地理现象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该题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高,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的考查力度大。
解题思路:
首先,读图,明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各地的季节状况。
然后,弄清南极、华北、北京、北极和我国的位置,尤其是纬度位置,明确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这五个地点相对应的季节状况。
最后,经过对表格中五种地理现象的分析、判断及正确与否的认定后,用条理清楚、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述理由。
【答案】
(1)略
(2)
3.读下图,根据A. B两点的位置,认真分析,并填写下列表格:
【解析】
考查目的:
(1)此题是一个综合考查题。
一方面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知识是否掌握,考查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运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经纬线的排列规律,南北半球的对A B两点位置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考查经纬网知识点是否落实在了图上。
另一方面,考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运用,太阳直射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和五带的划分等。
(2)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该题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高,对经纬网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考查力度大。
解题思路:
(1)首先,读图,运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经纬线的排列规律,以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 和东经160。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分析判断A B两点所在的半球位置
A点:通过纬度的排列顺序,南—北,由低纬到高纬,判断是北半球。
经度的排列顺序,由西到东,数值变化由小到大,属于东经范围,但在东经160—180 之间,判断是西半球。
B点:通过纬度的排列顺序,南—北,由高纬到低纬,判断是南半球。
经度的排列顺序,由西到东,数值变化由大到小,属于西经范围,但在西经20-0之间,判断是东半球。
(2)根据A B两点的纬度数值,判断分属在低、中高纬哪个不同的纬度地带。
(3)根据五带的划分的范围,判断A、B两点的纬度数值,分属哪个温度带。
(4)太阳直射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判断A、B两点的纬度数值,能否受到太阳直射,能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