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下)第6单元24《河中石兽》课时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 /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 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返回
精读课文
朗读指导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 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 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十几年后,寺僧们在河里寻找石兽却没有找到,为下文的 情节发展做铺垫。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划(船)。
拖。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农具,用于除 草、平土等。
译文:(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
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也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埋没。
语气词,相当于 “而已”“罢了”。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 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颠倒,错乱。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译文: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软又轻, (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颠 倒了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于上流。
老河兵提出了与讲学家截然不同的观点,颠覆了人们的看法, 引出下文对其观点的阐述。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倾倒。
咬,这里是冲刷 的意思。
坑洞。
不停止。
助学资料 返回
作者简介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
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谥文达。纪昀 将一生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主持编纂《四库全书》 上,该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 , 对保存中华文化有很大的贡献。今还存有《纪 文达公遗集》和《阅微草堂笔记》等。
助学资料
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乾隆三十三年(1768),纪昀因卷入 盐政亏空案,被发配至乌鲁木齐。他沿途与当地人积极交流, 搜集各种狐鬼神怪、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等乡野怪谈和奇闻 逸事,写了不少作品,后整理成册,即为著名的《阅微草堂 笔记》。
削下来的木片。 表示反问,难 道,怎么。
被。
译文: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 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 水带走呢?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讲学家的“笑”有嘲笑意味,饱含了讲学家对寺僧们的嘲讽 和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刻画出其自以为博才的心态。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 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讲学家从石兽与泥沙的特 性考虑,认为石重沙轻, 石兽只能越埋越深,应在 石兽沉没的河床深处寻找。
讲学家综合分析了石兽 的质地和沙子的性质, 有一定的道理,但忽略 了流水的因素。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巡河、护河的士兵。
句子解读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寺僧们根据水流的情况认为石兽“顺流下矣”,于是向下 游找,还是没有找到。
这一结果引出下文人们对石兽究竟在何处的讨论。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设馆教书。
你们这些人。 事物的道理、规律。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研究、探求。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 臆断欤?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靠近、临近。
地名,今属河北。
佛寺的外门。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河岸。
倒塌。
一起,一并。
译文: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外门倒塌在河中 ,(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预习思考
学习字词
圮( p# ) 湮( y1n)
棹( zh4o) 啮( ni= )
曳( y= ) 溯( s*)
臆断( y$ )
返回
精读课文
朗读指导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 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 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助学资料
文体知识 ·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纪昀所作的短篇志怪小说集。 全书以记述狐鬼神怪故事等奇闻逸事为主,意在劝善惩恶, 虽然不乏因果报应的说教,但是通过种种描写,也折射出封 建社会晚期的腐朽和黑暗。《阅微草堂笔记》在清代笔记小 说中独树一帜,成为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人 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璧”。
统编版 · 语文 · 七年级(下)
24.河中石兽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积累文言词语,训练阅读文 言文的能力。(重难点)
返回
新知导入 返回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 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 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 下游,最后在上游捞出了石兽。石兽为 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 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落入河中的石头。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于上流。
代词,指讲 学家的话。
代指石兽。
译文: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 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
精读课文
句子源自文库读
流露出老河兵对讲学家自以为博才 的否定,也展现了老河兵的自信。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
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沧州南一寺。
精读课文
古文探究
经过,经历。 募集,征集。
终了,最后。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十几年。
寻找。
译文:过了十几年,寺僧们募集钱财重新修建(寺庙),并在河 中寻找两只石兽,最后没找到,
精读课文
句子解读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