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调查家乡土地利用状况 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调查家乡土地利用状况 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
医药 用 品 。
2根据上表数据 , , 绘制图表。
耕 地

() 5 组织工作。全班 同学 自选搭配分成 l 个小组 , 4位 3 每 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 自己确定一位小组长 。


粮 食


产 量

() 6调查前的动员。 内容 : ①调查 的 目的和要求 。 ②调查内 容及 活动安排 。③要求学生重温有关地理 知识 : 我国的耕地 资 源、 土壤、 山地地形、 森林与环境, 鼓励学生从报纸 、 电视等媒体 中搜集我国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④宣布分组名单和各小组 组长 。⑤强调调查 时要如实记载观察 到的现象 和测得 的数据 ,
共能产多少水果?每亩水塘能养鱼 30公斤鱼 。1 0 公斤鱼 3元
的面积。 组调查池塘的面积, 8 并丈量出近 2 年来挖田成塘占 0

村土地利用 出现的问题进 行农业调查 。让学生深入 到田间村
采石 厂附近植被 保护 情况 。注意 山麓耕 地和 塘坝淤 积情况 。 1 3组 采访 村长 、 2一l 老农 、 专业户 、 乡政府 , 问现在和 2 查 0年 前的人 1数字 、 : 3 耕地面 积 、 亩产量 、 国家的粮 食数量 、 粮食 售给
二 、 查安 排 调
I4组分别调查 四块不 同的耕地面积 , - 注意 田埂 和弃耕地 的面积 ,观察农作物 的种类 和生 长情 况。采访老农现在和 2 0 年前粮食 的亩产量和 出售 的粮食 。 - 组 分别调查 三块 不同的 56 住宅地占地面积 , 包括死亡 或迁 移他地而无人居住 的房屋 占地 面积 。 并询 问村 民和测量 2 0年前 的居住地面积 。 7组调查坟地
学生提 不出问题 , 教师要适 当提 出问题 , 如陈佰 五村 的耕地面

2023年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

2023年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

2023年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一、调查目的和意义乡土地理调查是指对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进行全面、综合、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的一种方法与手段。

通过乡土地理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地区的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自然地理条件,还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人口、民族、文化、历史等人文地理信息。

乡土地理调查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进而加深对乡村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认识,对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本次乡土地理调查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我们所在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通过实地探访和调查,收集地理信息和数据,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进而提高我们对乡村地理的理解和认识,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地理调查内容和方法1.自然地理调查内容(1)地形地貌: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了解该地区的地貌特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

(2)气候情况:通过观测天气和收集气象数据,了解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气温、降水量等情况。

(3)水文地理:了解该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分布情况及其水资源的状况。

(4)土壤类型:通过采集土壤样品,了解该地区的土壤类型、肥力水平等。

(5)生态环境: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样品,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

2.人文地理调查内容(1)人口状况:通过调查人口普查数据,了解该地区的人口规模、分布、人口增长率等情况。

(2)民族特征:了解该地区的主要民族分布情况、语言、风俗习惯等特征。

(3)文化遗产: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传统手工艺、传统节日等。

(4)经济发展:了解该地区的主要产业、经济结构、就业情况等经济发展特点。

(5)乡村生活:了解该地区的农田分布、农产品生产、农村居民生活状况等。

对于以上内容的调查,我们将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采访调查、文献资料收集等,力求获得准确的地理信息和数据。

三、实地调查过程和结果呈现1.实地调查过程我们选择了位于中国的一个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黄冈师范学院土地利用调查报告学校:黄冈师范学院班级:地理1003班调查人:王云川陶涛调查地点:黄冈师范学院一、调查目的校园,以校址为依托,以业缘关系(师生、同学)为基础,形成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载体。

校园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高度集中、日上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校园的土地利用功能、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都直接影响着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在校园展开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调查研究是此次调查报告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具体目的是:查清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查清土地利用条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为学校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内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为单位,查清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而进行的调查。

土地利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区域内土地利用条件、各利用类型及分布②各类用地的面积、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③土地利用分类及土地利用图编制④分析各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存在问题,指出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和反向三、调查地点黄冈师范学院新校区,新港二路、明珠大道、长河分别从学校的北、西、东通过。

校内有一个人工湖,教学楼主要有:主教、逸夫楼、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化生学院、化工学院、物科院,一个图书馆,一栋办公楼,两个食堂,两个供电房,十九栋学生宿舍。

现有校园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近51万平方米。

土地利用复杂。

四、调查报告黄冈师范学院草图①综合办公楼②樱花园③北区食堂④北区1--6栋⑤排球场⑥西面绿化带⑦主教广场⑧北区供电房⑨美术学院⑩北区7—9栋⑪图书馆○1⑫科技广场⑬未名湖⑭化生,化工,物科,新传学院⑮操场⑯南区10—12栋⑰西门南草坪⑱南区篮球场⑲南区食堂前草坪⑳南区食堂等生活设施21南区13—19栋22长河边农田通过上述图标和数据结合实地考察,可以发现我们学校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到很多方面,建设用地和绿化用地搭配比例较合理;建筑物布局美观大方,配合一片片草坪,彰显了校园的美好风采。

顺德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顺德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学校:杏坛中学班级:初二(1)班指导老师:廖淑清老师组长:苏志聪成员: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一、调查目的更好地了解家乡经济情况,希望能用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为未来家乡的建设出一分力.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更多的人更好的认识这真实的杏坛.希望人民以后能实施一些更好的措施来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给我们.二、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上网查资料三、成员分工:前线工作者: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幕后工作者: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四、调查时间安排五、调查报告(一)、杏坛的概况杏坛镇位于顺德区西南,西江之滨,距广州区约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门108公里。

境内为冲积平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陆交通非常顺畅,杏坛镇距顺德港客运码头15公里,距货运码头17公里,客货运码头分别有快速喷射式客轮和集装箱货船直达香港。

邻近杏坛-7公里的勒流海关办事处为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提供方便。

镇区内公路四通八达,顺番公路横贯东西,百安公路纵穿南北,直通澳门、香港、佛山、广州等地。

新涌大桥、百丈大桥和七滘大桥的相继开通,使杏坛一改“孤岛”的历史,由古老的水乡变成水陆交通畅旺是广东省的工业卫星镇之一。

杏坛镇向来重视经济发展,坚持以工业立区,科技兴镇的宗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塑料包装、纺织制衣、五金家电、饲料及食品加工等五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初步显示出产业聚集效应的优势,其中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有德冠包装公司、康宝电器、威和电器、东方罐头、昌宝电缆、金丰漂染、粤星饲料、恒业化工、华丽宝公司和盈通公司等企业,在我区乃至全国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杏坛近年经济发展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杏坛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全镇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充分显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武夷山乡土地理调研报告

武夷山乡土地理调研报告

武夷山乡土地理调研报告报告名称:武夷山乡土地理调研报告一、引言武夷山乡位于某省某市,地处某山脉之中,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该乡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土地理调研,并撰写本报告,以期为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武夷山乡的土地利用现状;2. 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提出合理的土地管理和保护建议。

三、调研内容1. 土地利用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数据,我们了解到武夷山乡的土地利用主要分为农田、林地、草地和其他用途。

其中,农田面积占比最大,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林地面积较大,以竹林为主,还有一部分为落叶松、柳杉等树种;草地主要用于养殖业和牧业;其他用途包括交通设施、工业用地等。

2. 土地利用问题和挑战(1)土地资源有限。

尽管武夷山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土地资源有限,若经过过度开发,将对生态环境和农田质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2)土地利用不合理。

土地利用规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导致农田碎片化严重,林地退化较为严重,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3)土地利用冲突。

由于土地的多功能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土地利用冲突,如农田转向旅游地开发、林地转为工业用地等。

3. 土地管理和保护建议(1)加强土地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合理分配土地资源,保护优质农田和生态功能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

加强农田土壤保护和农田水资源管理,推广科学耕作技术,提高农田生产力和质量。

(3)推动林地保护和恢复。

加强林地管护和保护,加强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鼓励林业发展,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

(4)实施合理土地利用政策。

加强土地权益保护,完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多元化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四、结论通过本次土地理调研,我们认识到武夷山乡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

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需要加强土地管理、制定合理政策,并对农田、林地、草地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保护,以推动武夷山乡乡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乡土地理课题研究计划与总结

乡土地理课题研究计划与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组工作计划镇安县第二中学余大兴1、确定课题行政主持人、学术主持人、项目领导小组成员;2、确定课题组成员;3、制定研究方案;4、填写课题申报表和申报评审书;5、初步调查分析,收集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镇安县第二中学余大兴1、经校委会研究决定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执行小组。

(1)、领导小组组长:田甲佩(镇安二中校长)副组长:王义军(镇安二中副校长)成员:刘永文李宗政李国玉刘家胜陈永周阴长明张志军(2)、执行小组组长(行政主持人):刘永文(镇安二中党支部书记)副组长(学术主持人):韩永山课题组成员:余大兴韩永山周正道朱丹梁延文2、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磋商、广泛调研,制定出了研究方案;3、课题组长亲自主持填写课题申报表和申报评审书;4、课题组成员分头调查、收集资料,共同研究分析,制定出了课题实施方案。

镇安县第二中学余大兴1、由邓金涛、余大兴负责组织师生深入乡村调研,了解镇安的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质地貌、地形土壤、河流湖泊、生物气候等等;2、由梁延文、朱丹负责通过检阅资料、走访调查,了解镇安的人文地理概况,包括风土民情、聚落特色、服饰饮食、交通经济、工农业生产等等。

3、由韩永山、周正道负责搜集制作岩石、土壤标本。

镇安县第二中学余大兴1、邓金涛、余大兴除了利用周末时间随机深入乡村调研,了解镇安的地质地貌、地形土壤、河流湖泊、生物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外,还制作了乡土地理调查问卷,让高一所有同学利用寒假时间广泛调查,问卷内容如下:乡土地理调查报告姓名性别年龄班级调查时段:调查地点:一、走进家乡: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势:2、地质构造及主要矿产:3、河流名称、流向及水文、水系特征:4、气候类型及特征:5、主要植被及分布:6、常见动物及生活习性:7、土壤8、常见中草药:9、家乡特产三、人文地理特征:1、土地利用类型、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持肥力的主要方法:2、耕作制度及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3、退耕还林情况及森林的常见类型、主要树种:4、养殖业:5、乡镇企业:6、聚落类型:7、房屋建筑特征:8、交通运输方式及主要交通工具:9、列宗列祖迁移状况:10、家乡名人及典型事迹:11、家族人口繁衍及从事的主要职业:(1)曾祖辈:兄弟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姐妹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2)祖辈:兄弟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姐妹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3)父辈:兄弟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姐妹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4)我辈:兄弟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姐妹人,从事的职业分别是:11、民风民俗:12、旅游资源及旅游业的现状、前景:13、在生态、经济、社会的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4、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途径:四、展望家乡美好蓝图:本次调查发出问卷72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为83%。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实验研究报告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实验研究报告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实验研究报告《基于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课题子课题组长乐第一中学地理组一、课题的产生㈠课题产生的背景1.新课改“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作为学习的载体。

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要求教师在选择乡土地理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时,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以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改革理念。

2.本校是课程改革实验校。

要求每位教师以研究来带动教育改革。

为了把握学生学习地理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有针对性的改进地理教学,本课题研究前设计一次专题学生问卷调查,通过此次调查,以定量的方式获取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了解当前我们的地理教育以及乡土地理校本课程教育的现状,以期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和从中得到启发,尤其是对于在当前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改进地理教育的思考。

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高一年4个班学生作为调查的样本。

学生基本状况如下:4个班共有学生221人,学生地理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90份,男女学生基本各一半,所有问卷都是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基本上是健康的。

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求知需要, 重视思维的激活与训练练;强调情感激发;重视人格构建、方法适宜等。

以便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某种高尚的地理学习动机,使这些内在的动机与个人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自动性,以取得较为满意的地理教学效果。

同时调查显示,此前有71%的学生没有听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的说法,有85%的学生没有上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课,读过乡土地理校本课程书籍的只有25%,有7 6%的学生渴望了解家乡的地理概况,对于增设乡土地理校本课程课赞同的则有68%。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案例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案例

案例2蚌埠九中地学野外考察实习计划 一、目的和要求(略) 二、活动地点 蚌埠龙湖公园、曹山一带四个观察点。 三、活动时间 月 日(星期) 午 点整。 四、活动内容 1龙湖公园观察点: (1)龙湖公园内有哪些植物品种? (2)分析本区域植被属于什么类型? (3)公园内的花岗岩由哪些矿物构成?它属于三大岩类的哪 一类? (4)从成因来看,龙子湖属于什么湖?从水文特性来看,龙子 湖又属于什么湖? (5)龙子湖盆地有哪些自然地理特点?
(四)各观察点活动内容 (1)状元洲观测点:了解状元洲成因,以及禄江的水系 特点和水文 (2)西山山麓观察点:了解褶皱的形态及成因: (3)仙岳山,从仙岳山向四周看澧陵的丘陵地形,了解 丘陵的形态及成因,了解盆地的古地理环境,从主峰 看醺陵市区全貌,了解澧陵的发展变化; (4)左权将军塑像左侧观察点:了解红壤的结构及其 特性,了解岩石的风化作用及侵蚀作用。 (五)观察材料整理野外观察完毕返校后,要及时整理 观察资料,写出野外观察报告,同时,把路线图、各种 因素和采集来的土壤、岩石标本整理好,出一期地 理观察成果墙报。
案例 4镇江第一中学环境夏令营计划 一、日程安排(略) 二、营员守则(略) 三、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考察 1考察目的 了解宝华山的自然生态,调查其物种资源,认识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路线示意图(略)
3考察内容 (1)在芦圹工业区:观察仑山水库附近的自然环境,了解山青 与水秀的关系,认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2)在摇林口:观察斗篷山和馒头山的木林。 (3)在林场总部:参观标本室,了解宝华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资 源的种类,知道植物标本的压制方法。 (4)在分场:观察油茶、红枫、毛竹等经济林术的生态环境 及用途。 (5)在隆昌寺周围:观察宝华山的自然环境;观察常绿与落叶 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了解林区植物的层次结构及其 明显的过渡性;观察宝华山特有的珍稀树种,认识建立自然 保护区的意义;观察废煤矿,认识因植被遭破坏造成的严重 后果;有组织地采集珍稀植物的标本。

暑期学生乡土地理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学生乡土地理实践调查报告

同城换单位转移住房公积金流程
一、办理前准备
1.公积金转移条件确认
(1)确认目标单位是否位于同一城市
(2)检查目标单位是否允许公积金转移
2.收集所需材料
(1)个人身份证明文件
(2)原单位和目标单位的相关证明文件
二、提交转移申请
1.申请表填写
(1)获取并填写公积金转移申请表
(2)核对填写内容的准确性
2.递交申请材料
(1)将填好的申请表及相关文件递交至原单位公积金管理部门(2)确认递交时间和地点
三、原单位审核
1.材料审核
(1)原单位公积金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2)如有问题,通知补充或修改申请材料
2.审核结果通知
(1)原单位公积金管理部门通知申请人审核结果(2)如通过审核,进入下一步转移程序
四、目标单位办理
1.目标单位接收
(1)目标单位公积金管理部门接收转移申请
(2)确认接收时间和地点
2.转入程序
(1)目标单位公积金管理部门办理转入手续
(2)确认转入操作完成
五、转移确认
1.信息核对
(1)确认转移后的个人公积金信息
(2)核对转移后的缴存情况和账户信息
2.结果通知
(1)目标单位公积金管理部门通知申请人转移结果(2)确认转移手续办理完成。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篇一:——以“正宁县小范围农业地域类型”为例正宁四中张峥嵘乡土地理指省区以下较小地区的综合地理。

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及改造自然的成就和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名胜古迹、人民生活情况等。

17世纪,夸美纽斯就曾强调地理学习必须从乡土地理开始。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并指出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为此高一级地理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以“正宁县农业地域类型”为主题的乡土地理调查,目的在于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家乡农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毅力,提高地理观察力,丰富地理知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

家乡正宁县位于西北地区东部,黄土高原腹地,属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地形主要由北塬、四郎河川、南塬及一些山区组成。

受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和政策、生产习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形成了以北塬烤烟种植、四郎河川蔬菜种植和南塬苹果栽培为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北塬,俗称永正、榆林子、宫河塬,塬面宽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烟草生产。

据调查,北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烟草,距今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北塬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烤烟生长期较长,每年农历二月育苗,四月栽培,六月收获,收获期将近两三个月,是最忙碌的季节。

烤烟不像其它农作物只收获一次,烤烟大约六天成熟一茬,需要收获八九茬,收获以后要进行烘烤、分拣,过程相当复杂,但是北塬人民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使正宁的烟草生产盛名远播,吸引了陕西、湖北等地客商前来订货。

目前北塬已经形成了以永正、榆林子为中心的烟草生产基地,正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郎河川位于南北二塬之间,因四郎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因为有四郎河充足方便的灌溉水源,一直以来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

武鸣县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武鸣县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武鸣县民俗特色旅游考察报告系(院):资环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地理科学姓名:苏椿雁学号:1014010133一、概述武鸣县是广西首府南宁市直辖县,区位优越,物产丰饶,山水秀丽,使武鸣的经济发展得天独厚,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较发达的县份之一。

县域总面积3366平方千米,64.8万人口,其中壮族人口约占86%。

武鸣县历史悠久,是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壮语以武鸣壮话为标准音。

2009 年,武鸣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壮乡文化研究保护基地”。

本调查从民族特色的视角研究武鸣县“三月三”歌圩及其带动下的民俗旅游发展状况。

二、地理区位武鸣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大明山以西,右江支流武鸣河流域,介于北纬22°59′58″~23°33′16″,东经107°49′26″~108°37′22″之间。

县城距南宁市区32千米,距钦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海港分别为138公里、210公里和241公里。

东与上林县、宾阳县交界,西邻平果县、隆安县,南靠南宁市兴宁区,北连马山县,是大西南陆路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武鸣境内有210国道及20323、20321省道、渝湛高速公路北往贵州、重庆、南到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地理区位较好。

三、引领壮文化特色“三月三”歌圩武鸣县是壮族文化的发源地,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6%,中国壮语以武鸣音为标准音,双桥音为标准音点,因而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壮乡”。

壮族是古百越民族的后裔,以好歌、能歌著称。

壮乡素有“歌海”之称。

每逢农闲、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各地区都要举行对歌活动,壮族人称之为“歌圩”。

歌圩在武鸣县比较普遍,其中最为热闹的要数“三月三”歌圩。

如今,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武鸣县壮族群众都会身穿上节日盛装,云集一方,许多壮家姑娘、小伙儿甚至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或以歌定情,或以歌会友。

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祭祀祖先、招待亲友。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地理课程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研究本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使学生对所在地区的地理特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

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旨在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一、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的意义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主要是指将本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有效的开展地理课程教学。

这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以下意义。

1.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开发乡土地理资源,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丰富不同的地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加直观、具体地了解本地区的地理特点。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亲近地理知识,增加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

3.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素养。

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通过对本地区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的研究,可以使学生理解和关注本地区的地理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利用意识。

二、乡土地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借助于多种方法和手段。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实地考察与调查。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本地区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的现状和特点。

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现象,感受地理环境,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图像资料的利用。

将图像资料融入到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本地区的地理特点。

可以利用卫星影像、地理地图等图像资料,展示本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分布等地理现象。

3.本地区特色活动的开展。

利用本地区的特色活动,如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等,开展相关的地理教学活动。

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

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

暑假学生乡土地理调查实践报告
组织者乡土地理教学研究题组调查时间2019年8月1日调查地点浐河长乐桥以北段(河流自南向北),自然长流水河道调查方式实地测量分析参与者乡土地理兴趣小组成员调查内容调查浐河东西岸水深,并运用地转偏向力和曲流原理进行分析。

调查原因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家乡的情感。

调查结果分段水深平直段东岸410西岸10弯曲段东南岸200西北岸40调查结果的分析(绘制示意图分析)1、平直段分析:由于该段河流自南向北流,且河段平直,所以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流向右岸(东岸)偏,所以东岸水量大,侵蚀严重,侵蚀下的泥沙被水流带走,河床逐渐变深,河岸逐渐陡;左岸(西岸)由于水量小,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所以水浅岸缓。

2、弯曲段分析:弯曲的河段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远小于曲流原理,所以考虑曲流原理,凹岸(西北岸)会受到大量水流的冲击侵蚀,导致水深岸陡;凸岸(东南岸)水量小,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水浅岸缓。

河流两岸水位深浅规律北半球的河流,在自然河道常有水的情况下,平直河道,以水流方向为参照,右岸水深、左岸水浅。

弯曲的河道,凹岸水深,凸岸水浅。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旨在通过研究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乡土环境,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地理学科知识与乡土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分析家乡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2、教学对象本教学任务针对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此外,学生对家乡的环境和乡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乡土地理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包括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发展状况等。

(2)学会运用地理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家乡的实际问题。

(3)培养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地理图表的阅读和绘制技能。

(4)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等。

2、过程与方法(1)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3)结合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和方法。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等,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增强乡土情怀。

(2)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念,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形成绿色发展的价值观。

(4)通过乡土地理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科素养。

(5)培养学生具备全球视野,认识世界各地的地理差异和联系,增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学校:杏坛中学班级:初二〔1〕班指导老师:廖淑清老师组长:苏志聪成员: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一、调查目的更好地了解家乡经济情况,希望能用在学校里学的知识为未来家乡的建设出一分力.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能有更多的人更好的认识这真实的杏坛.希望人民以后能实施一些更好的措施来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给我们.二、调查方式实地调查上网查资料三、成员分工:前线工苏佳乐,苏志聪,何冠卓,胡海刚,曾志成,幕后工粱俊贤,陈志康,黄智鹏,粱兆基四、调查时间安排五、调查报告〔一〕、杏坛的概况杏坛镇位于顺德区西南,西江之滨,距广州区约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门108公里。

境内为冲积平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陆交通非常顺畅,杏坛镇距顺德港客运码头15公里,距货运码头17公里,客货运码头分别有快速喷射式客轮和集装箱货船直达香港。

邻近杏坛-7公里的勒流海关办事处为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提供方便。

镇区内公路四通八达,顺番公路横贯东西,百安公路纵穿南北,直通澳门、香港、佛山、广州等地。

新涌大桥、百丈大桥和七滘大桥的相继开通,使杏坛一改“孤岛”的历史,由古老的水乡变成水陆交通畅旺是广东省的工业卫星镇之一。

杏坛镇向来重视经济发展,坚持以工业立区,科技兴镇的宗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塑料包装、纺织制衣、五金家电、饲料及食品加工等五大区域性支柱产业,初步显示出产业聚集效应的优势,其中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有德冠包装公司、康宝电器、威和电器、东方罐头、昌宝电缆、金丰漂染、粤星饲料、恒业化工、华美宝公司和盈通公司等企业,在我区乃至全国均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杏坛近年经济发展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杏坛镇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全镇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充分显示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稻谷文苑)

乡土地理研究结题报告(稻谷文苑)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解,看似容易,却没有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

于是,在做练习题时反复出错,但却找不到真正的错误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因,然后就通过大量的做练习,强化概念的形成,一基础。

然而,在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旦遇到更难的实际应用题一、课题的产生㈠课题产生的背景1、国际竞争的挑战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

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互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些都给地理科学以及地理课程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地理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也都为地理课程注入了活力。

据专家统计,中国近500年落后于西方,地理学理论上的落后是一个原因,有鉴于此,中国的重新腾飞,地理学必须有一个重大的发展。

2、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这是时代赋于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3、教育改革的需要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它弥补国家课程开发和教学的不足。

正是对国家课程开发和教学所遇到的挑战做出了实用主义的回应。

通过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和可持续观念,能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和联系。

通过这样的地理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增强学生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在考察调查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潮汕乡土地理调研报告

潮汕乡土地理调研报告

潮汕乡土地理调研报告第一篇:潮汕乡土地理调研报告潮汕乡土地理调研报告调查时间:2015年11月16日——12月11日调查地点:汕头××中学,揭阳××中学调查对象:七年级、八年级学生以及部分老师1.调查概况1.1调查背景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新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意味着学生更加注重把握地理分析的方法,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实践这一目标,值得地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

1.2调查的具体目标本次调查以汕头、揭阳某中学为调查地点,从教师、学生、学校教学设施等方面入手,利用调查问卷分析结果,结合教师座谈会有关信息,试图探析潮汕地区普通中学地理学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效果。

1.21调查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变化发展的规律;1.22调查地理教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引导学生对本土地理事物的思考,分析,判断的作用1.23调查学生对学校所在地区生活环境的认识程度1.3对调查问卷的解释说明为了环保,本次调查充分运用了把多媒体设备,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以纸质形式出现的问卷,取而代之的是用Word文档在幻灯片上放映出来,让学生浏览,并分发一定数量的小纸张让学生写答案。

由于每个班人数在40人左右,我采用的是全面调查,海棠中学的八年级学生和船埔中学七年级学生,最后统一交上来统计和分析数据。

其中,八年级参与问卷的有165位同学,有效的答卷为150份;七年级参与问卷的有350位同学,其中有效的为330份,都接近理想的有效样本数。

我同组员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全面的分析,统计。

2.调查结果分析2.1课堂上基本上能够巧妙地结合身边的地理事物,以小见大,有助于学生形成地理概念,然后进一步理解,分析地理事物分布变化规律,这一方面做得较好。

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旨在通过研究乡土地理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兴趣,培养学生对家乡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具体任务包括:搜集和整理乡土地理资源;设计并实施与乡土地理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评估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效果。

2、教学对象本教学任务的主要对象为初中学生,特别是处于乡土地理资源丰富地区的孩子们。

他们对家乡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知和关注。

此外,还包括对地理学科有一定兴趣的学生,他们将通过本教学任务,提高地理学科素养,培养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乡土地理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分布情况,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色。

(2)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乡土地理现象,如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等,并能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开发建议。

(3)培养地图阅读、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基本地理技能,提高地理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4)提高观察、思考、表达等综合能力,学会用地理学科语言描述和分析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实地考察、调查、访谈等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乡土地理资源的搜集和整理,提高实践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交流能力。

(3)运用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等地理研究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乡土地理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地理环境的情感,增强家乡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自觉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4)通过乡土地理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乡土地理专题研究报告

乡土地理专题研究报告

小样带植被覆盖度研究报告第三组:张晶晶冯伟吴晶马敏研究生:赖彦斌1.研究内容概述1.1研究专题与指标本组的研究专题是小样带植被覆盖度研究。

具体内容是通过样带的植被覆盖度数据的获得,得到小样带植被覆盖的区际差异,并进行其区际差异与人类活动的相关性研究,从而分析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程度。

本组野外工作的主要调查指标是植被覆盖度f g(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

这一指标本是一个生态学指标(植被盖度),基于植物群落。

在此,我们将这个指标扩展,将北京地理小样带看成一个区域生态系统,提出区域植被覆盖度=区域绿化程度*绿地植被盖度,更为全面的反映该区域中植被对地表的覆盖状况。

1.2研究意义及在课题中地位不论在生物化学循环还是在水循环中,植被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植被根据生态系统中水、气等的状况,调控植被内部与外部的物质、能量交换(Schimel, 1995)。

可见植被覆盖及其变化是区域生态系统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

从小样带来看,地表植被覆盖不仅是描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又是人类活动强度的重要指示。

获取地表植被覆盖及其变化信息,对于揭示地表空间变化规律,探讨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北京小样带上的植被覆盖度数据,是北京小样带地理研究项目的一项重要基础数据,对于分析小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各因子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建立北京小样带数字模型提供数据源。

同时,该类数据的获得,也可以作为目前存在的多种遥感影象转换模型的验证。

2.研究方法2.1方法选择野外实测植被覆盖度是一项系统、复杂、有很强技术性的工作,如何有效的获取高精度数据是整个专题研究的最重要内容。

因此,选择一个科学的测量方法,包括选点沿途调查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数据获取的精度保证成为研究的重难点。

本组成员在研究生的协助下,根据本组的人物力、时间情况,结合前人实测植被覆盖度的经验和野外预查的感受,选取了以下方法,步骤如下:a.确定从小样带起点天安门广场至首都钢铁公司一段为重点调查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区域研究意义和内容、了解区域研究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将区域研究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一课。

教材以“乡土地理调查研究”为例,突出了有关调查研究活动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区域、区域研究的理解。

调查研究特别是对乡土地理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我们了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材第一部分从学生的情感、能力、社会价值、个人成长等四个方面,详细阐明了进行乡土调查研究的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活动,为正确对待、从事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为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乡土地理调查内容,突出地理调查研究的特色,教材第二部分按照地理学观点,将这些内容划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并利用一定文字介绍了其中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说明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内容,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地理知识,并为确定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内容和范围创造了条件。

为了使调查研究活动顺利进行,在调查活动之前,人们往往要确定调查研究的目的,选择适当的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确定调查步骤和采用的方法。

教材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步骤。

在此,教材特别强调了调查研究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此项活动。

教材通过介绍调查活动的三个阶段,也使调查研究活动更具操作性。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乡土地理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学会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生动手设计并参加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

3.通过学生亲身参加家乡调查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活动的内容选择及步骤。

2.进行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1.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三个阶段。

2.确定调查研究的目的,选择调查内容和范围。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和学生活动教学法等。

教具准备若干投影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思路设计本课教材是以“乡土地理调查研究”为例,从调查研究活动的意义、内容、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方面,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调查研究活动。

由于本课是以学生全面认识调查研究活动、学会调查研究方法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社会调查能力为核心,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本课内容在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因此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搜集的资料情况,自己选择调查课题,再根据自己对调查活动的理解,选择调查研究方法及设计调查研究步骤等,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潜力。

再如,教材中内容“为什么要进行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

让学生在实际调查活动中首先感受和体会其作用与意义,然后再通过彼此交流和教师总结归纳,比教师直接讲述的效果会更好。

2.本课教学任务是在学生模拟和实际调查活动基础上完成的。

教学设计依据学生认识发展规律,自始至终遵循“设计——验证——改进”的调查思想,而不是盲目设计学生活动。

3.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学大纲内容的表现形式之一。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学大纲、教材的理解,根据学生特点和自己讲课风格,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本课将“为什么要进行乡土地理调查研究”这一内容安排在教学最后,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来认识该项活动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可使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家乡的一切对我们都是那样的熟悉与亲切,我们对家乡具有深厚的感情。

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在初中,我们曾经学习过乡土地理,对家乡已有初步的了解;上节课,我们又学习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对家乡地理进行调查研究的有关内容。

[教师组织教学]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开展一次模拟调查活动。

在教师的协调下,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并以活动小组为单位,由小组全体同学讨论完成以下要求:[教师展示][学生讨论](略)[板书]一、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学生课堂交流]由各小组责成一名同学作为本组发言人,向全班其他同学介绍本小组调查活动的主要情况和结果。

(交流过程中,老师,同学应当注意倾听发言人的讲话)[教师归纳总结]经过各小组同学认真讨论研究,各组所选择的调查内容先后涉及了家乡的土地、气候、人口、环境、工农业生产等很多方面。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进行乡土调查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

根据地理知识特点,这些内容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方面。

[学生活动]学生自学教材第135页课文,了解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活动中,学生既可依据教材中的内容,又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自由发挥。

只要学生回答合理,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教师展示][板书]二、乡土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步骤[教师讲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确定调查研究目标,选择适当的调查内容和调查范围,是成功完成调查研究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作为在校学生,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

因此,选择调查研究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实在,要根据当地实际选择某一侧面,如对河流水文、农业土地利用、当地环境污染等情况进行调查。

选择调查研究的范围不易过大,例如河流水文调查可选择一条河流,农业土地利用调查可选择一个村庄,绿化及污染等环境调查可以选择一个社区等。

1.确定调查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和范围[教师组织教学]同学按照各小组继续进行自己的“调查研究”。

[学生活动]各个小组继续选派一名同学作为发言人,介绍自己小组调查活动过程、步骤、所需要的时间和采用的方法。

[教师提问]各小组调查活动主要经过了哪些阶段?2.调查研究的三个阶段[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从同学们所设计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调查研究活动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成果表述等。

(1)资料收集[教师讲述]收集大量、详实的资料和信息,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

调查者对资料的占有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调查研究的结果。

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提问]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收集资料?[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①设计调查表格;②走访有关部门和人员;③查阅相关书籍、报刊杂志;④在互联网上查找信息等。

文字材料、数据、地图、表格和照片等都是这些资料的表现形式。

[教师讲述]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大量、丰富的资料。

为了使我们所收集的资料真实可靠,我们还必须通过实地考察加以验证。

但是由于受时间、人员、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将调查范围全部涉及到,所以只能依靠选择若干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点或线路来完成。

[教师提问]资料收集过程仅仅是我们在感性层面上认识调查对象,所了解的也仅仅是一些表面现象。

如果我们透过这些表面现象,认识其本质、内在的规律,我们还必须做好哪些工作?(2)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教师提问]对资料进行整理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回答]对资料进行整理的主要方法有:分类、统计、列表、绘图等。

[教师提问]对资料进行分析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学生自学]学生看书第135页。

[教师讲述]对于对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针对调查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确定。

请你为下面调查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方法。

[教师展示][学生回答](略)[教师讲解]在我们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要将其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为家乡建设作出贡献;我们还要及时总结调查研究活动过程和结果。

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分析结果写成调查报告,进行成果表达。

(3)成果表达[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课堂上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家乡地理调查研究”模拟活动。

在此,我们了解到一些调查研究活动在内容选择、方法步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对于我们今后走入和了解社会将起到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各小组重新修改本组的调查内容,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作业]根据制定好的计划,各小组完成一次“调查研究”活动。

第二课时[教师组织教学]仍以原小组为单位,互相介绍本小组的活动情况,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展示调查研究成果。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针对学生调查情况,及时做出恰当的评价)[教师导入]进行调查研究活动是我们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最佳途径。

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亲自参加了调查研究活动。

我想,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和深刻的体会。

下面请几位同学们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学生发言](略)[教师总结并提出问题]由此看来,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都有很大的收获,进行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作用。

[板书]三、进行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意义和作用[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还要进行乡土地理的调查研究?[学生自学]阅读教材第134页。

[学生回答](略)(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发言,并对学生所回答的内容进行必要的点评)[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1.参加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可以让我们走进家乡社会,获得家乡地理的第一手材料,为我们了解家乡地理问题和社会实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奠定基础。

2.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全面检验地理学习成绩的过程,是地理再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自己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评价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

3.通过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并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还可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能够用我们所学知识为家乡建设服务。

4.在调查研究活动中,能够培养我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锻炼我们分析问题、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塑造自己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板书设计13.3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一、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1.自然地理方面2.人文地理方面二、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方法与步骤1.确定调查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和范围2.调查研究的三个阶段(1)资料收集(2)资料整理和分析(3)成果表达三、进行乡土地理调查研究的意义和作用1.热爱家乡,了解家乡2.检验地理学习成绩的手段3.为家乡建设服务4.培养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