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调研报告

关于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调研报告

传统文化训练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的调研报告伴有新媒体时代到来,利用微信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势在必行。

将中华传统文化训练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引导性不足、大学生意识不够等问题。

需要从建立自上而下的线上推广体系、塑造把关人、拓宽活动延展性等方面更好地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转型,实现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一)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我国各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留意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性、参预性、训练性、丰富性,也应当留意每一次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否能够实现对大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是否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能够拓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境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原本就有包含当代大学应当形成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思想有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人格修养的塑造,为大学生逐步建立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丰富了精神内容,拓宽了方法渠道。

(二)有助于增加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当前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建设评价标准。

从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难以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文件多,期盼多,活动多,目标多,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并不强,面临着形式大于内容,活动浮于表面,缺少深度,缺少延展性等问题。

(三)有助于抵挡多元化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冲击伴有新媒体的发展,人们可以越来越便捷地了解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

但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有助于增加青少年的判断力、防范意识,增加对外来多元文化的有效识别,抵挡外来文化通过输出文化产品等对我国青少年思想的侵蚀。

二、借用微信平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的必要性当下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其便捷的媒介属性和便捷的社交聚合性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使用,借助微信平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训练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势在必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石,日益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促进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中华文化传承,兼具国际视野的人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着丰富的哲学、伦理、道德、文学等方面,被广泛认为具有扎根人类文明的深厚底蕴。

当今社会,尤其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刻挖掘、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及民族认同感。

并且它也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全面而健康的人格发展。

二、加强课程设置与传统文化融合传统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各类课程的设置,引导学生在各种学科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发现其中的智慧,并从中汲取启示。

例如,历史、政治等课程中应该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将传统文化无形的浸润在学科中,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三、营造爱国传统文化氛围为了营造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从校园环境的装饰入手,加强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

如,在校园内的建筑物、图书馆、教室、公共场所等地方,进行文化背景墙、文化走廊、文化标语和文化展览等活动,使每个角落都散发着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

从活动形式入手,学校可以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文化体验、文化竞赛等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并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理解。

四、与传统文化人才携手共进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得到传承与发扬,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人才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学校应鼓励传统文化人才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流淌在校园文化的每个角落中。

在传统文化人才与校园文化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具深度和广度。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高校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传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艺术史”、“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等。

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如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文化社团与活动建设高校应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和组织,如“汉服社”、“国画社”、“书法协会”等。

通过这些社团和组织,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华传统音乐会”等,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三、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例如,可以在校园中设置文化长廊、文化墙等,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品、诗词、书画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素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应该具备基本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传统文化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

五、国际化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国内高校的重视和支持,也需要走向国际舞台,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互鉴。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软实力。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然而,传统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精神,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对于个体和社会的成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是指通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校园文化建设凝聚着学校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和学术传统,是学校自身特色的体现。

然而,现代社会的文化多元性使得校园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被边缘化。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中寻求新的发展。

其次,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基础,是每个人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

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当了指导者、灵魂和教育载体的角色。

传统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还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而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名人事迹等进行教育,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思考。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传统手工艺制作、传统舞蹈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在校园建设上,可以设置传统文化展示区,让学生常规接触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具备独特的文化教育方法和手段。

他们应该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身体力行,自己必须首先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才能真正影响和启迪学生。

另外,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和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传统文化学习机会和资源。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发展是一项重大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和模式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和模式探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和模式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地校园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

本文将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践和模式探究。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鉴赏、传统文化体验和传统文化教学等内容。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鉴赏展览、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绘画、国画、剪纸、编织等手工艺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感情。

学校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学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系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懂得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模式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是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打造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如校园文化周、传统文化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中不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染。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应注重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课程体系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育体系。

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和模式探究,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和模式探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还可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校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以民俗文化为载体
习俗文化,即民俗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一朵奇葩。

寓教于乐、寓教于习俗,其中充斥着传统典故和中华道德理念。

于是,在校园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文化节庆活动,来展示和传递中华民俗文化。

例如,开展文艺、电影、音乐、舞蹈、手工艺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都能够牢固树立中华传统文化在师生中的地位。

二、以传统节庆为核心
传统节庆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传统节庆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中秋、端午、春节等重要传统节庆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展示出了传统文化的美好风采。

三、以文化符号为媒介
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通过特色校服、校徽、校训、校歌等多种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起来。

例如,竹子、兰花、牡丹等常见的文化符号,可以被用来代表学校的特色文化。

四、以时代文化为背景
我们身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的文化应该与时俱进。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介绍中华传统文化,吸引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应该在文化传承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他们更加认识到“中国梦”的重要性,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作用作者:王洪伟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06期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纽带,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在高校中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通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来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基础,提升和塑造大学生道德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影响作用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6-0141-02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突出问题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家园,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要素,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较为复杂。

校园文化建设经常忽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引导作用,集中表现为:部分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大型场馆的建设上;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创新意识较差,表现形式刻板、单一,没有纵深发展的长远规划;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一味注重于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播,而忽视对大学生道德品格的塑造与培养,造成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缺失,等等。

因此,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之下,发掘中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打造优秀的校园文化,创造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全面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造全方位校园文化育人阵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各高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多种社团活动为空间,以制度建设、德育规范为手段,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强化大学生基本文化素质、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为目标,努力打造全方位的校园文化育人阵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和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许多学校开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教学,并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1.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传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

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增强对祖国的感情认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道德规范和人文关怀,强调孝道、仁爱、礼义、廉耻等传统价值理念。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高尚的品德和优秀的人格,使他们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 促进文化自信心的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增强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建立起文化自信心,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独特情感,从而建立起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1.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可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通过对经典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

2. 组织文化活动学校可定期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如诗词大会、传统文化展览、古诗诗词朗诵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艺的平台,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体验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物展览、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道德修养,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浅析。

一、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情怀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它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还体现了民族的品格和气质。

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情怀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与灵魂。

学生在接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认同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也会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修养,形成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

二、传统文化对学校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深化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积淀,它汇集了民族的历史、文化、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可以有效丰富和深化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软实力。

学校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组织传统文化学习体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沉淀也能够为学校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丰富学校的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提升学校的文化软实力。

三、传统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心灵寄托,它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艺术鉴赏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在于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弘扬。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和精神的体现,其中包含了对家庭、友情、爱情、责任、诚信等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弘扬。

在校园中,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起着重要的影响。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强调孝敬父母、尊重长辈,这种观念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具有深远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学生了解并接受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价值观念,进而在校园生活中贯彻实施。

只有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才能够塑造出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在于道德风尚的倡导与培养。

道德风尚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传统文化中强调诚实守信、尊师重道、团结友爱等道德品质,这些道德风尚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校园应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遵纪守法、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力求在校园中形成正能量的道德风尚。

只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够在校园中营造出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弘扬。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塑造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情怀。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围绕传统文化进行设计和组织,如书法、绘画、诗词、音乐等传统艺术活动,让学生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民族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还体现在行为规范的引导和规范。

传统文化强调礼仪和行为规范,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举止文明、待人有礼,这种规范对学校校园生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摘要】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传统文化的弘扬对学生的身心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也能得到提升,吸引更多学生和社会资源的关注。

只有深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构建具有校园特色的学校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有温度的学习生活。

传统文化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学生身心塑造、价值观、人生观、文化活动、学校名誉、吸引力、传承、弘扬支撑1. 引言1.1 传统文化对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精神支柱,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生思想道德的熔炉,更是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塑造作用。

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增强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能够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丰富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升学校的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够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传统文化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文化素养,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还能够为学校增添历史渊源和独特魅力,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坚实基础。

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不可忽视,应当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推广。

试论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构建及意义

试论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构建及意义

孔 子 曰, “ 其 身正 , 不 令而 行 : 其身不 正 , 虽令不 从 ” , 传统 文化 中的许多 经典 阐明 了教师 为人 师表 的重要性 .
展 不够 全 面 : 重 视 了智力 的发 展 , 却 忽视 了对德 育 、 体育 等其他 方 面的培养 ; 重视学 校教育 , 却忽视 了家庭 、 社会 的烘托 和熏陶作用 。于是大学校 园文化 的重要 性愈发 凸 显 。传统文 化是校 园文化的根基 .在 校园文化建设 中发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5 6 4 6 ( 2 0 1 3 ) 0 3 — 0 0 8 3 — 0 2

中国的传 统文化是 中华文 明演 化和汇集成 的一种反 映 民族特 质和风 貌 的民族文 化 , 是 民族历史 上各 种思想 文化 、 观念 形态 的总体 表现 , 是 中华 民族及 其祖先所创造 的、 为 中华 民族世世代代 所继承 和发 展的 、 具 有鲜 明民族 特 色的 、 历 史悠久 内涵博大精深 的文化 , 是 中华 民族 几千
点 和核心 。“ 孝悌也者 , 其 为仁之本欤 !” 就是说 . 孝敬 父
母, 友爱兄 弟 , 这 是仁 的根本 。 是道德 的核心 。古人 云 : 百 善 孝为先 。 以“ 孝” 为源头 , 阐发出孝敬 父母 、 尊 老爱幼 、 长 幼 有序 、 仁 以待人 、 以礼 敬人 、 诚实 守信 、 见利 思义 、 公 忠 为国 、 遵 纪守法 、 严于律 己 、 自强 不息等优 良传 统 。 这些都 是 传统文化 的精华 , 可 以通过古 籍经典来 体现。 直 以来 , 由于过于追求分 数 , 使 中 国的学 生身心发
身教 的重要 性 。教 师 的思 想 、 情操 、 信 念和学 识 , 以及道 德 风貌 、 仪 表 和行 为等 方 面 , 在学 生管 理 和教 育教 学过 程中, 特别 是 在培养 学生非智 力 因素等方 面具有 深远 的

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

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在当代社会,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于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应用。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以及如何应用传统文化于教育中。

一、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如尊师重道、孝顺父母、诚实守信等。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形成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2.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思考方式,如古代文人的哲学思辨、诗词歌赋的艺术表达等。

这些智慧启迪了古人的智慧结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开阔眼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智慧的光芒。

3.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感是人们对于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它能够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在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深深地热爱和传承自己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1.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例如,在语文课上可以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让学生体验到古人的智慧和美感;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学习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传统习俗,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2.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在文化建设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校园艺术节、传统手工制作、传统文化讲座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影响

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影响

《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影响》传统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将传统文化引入校园,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

一、课题研究的成果(一)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校园中处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元素,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展示着经典的诗词、书画作品,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广播定时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还举办了一系列传统文化主题的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书法绘画展览、传统节日庆祝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使校园文化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

(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知识层面上,学生们深入学习了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学经典、历史典故等,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学生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道德规范;通过阅读唐诗宋词,领略了古代文学的优美意境和艺术魅力。

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们在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

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感,书法绘画展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而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则激发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传统文化也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使他们更加坚定地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

(三)推动了教师专业发展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教师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他们通过查阅文献、请教专家、开展教学实践等方式,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使传统文化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1. 引言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需探讨的问题之一。

中小学生正值成长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文化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

在这个关键时期,向他们传授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价值观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是值得重视和推广的。

本文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中文化传承的方法和策略、中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以及中小学教育中文化传统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中小学教育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精神财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体系的改革,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观念,通过教育传承,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修养和素质,培养学生的美感和人文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人。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文化素养,更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研究拟创新点

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研究拟创新点

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研究拟创新点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研究的创新点如下:
1. 引入数字化手段:传统的文化内容无法在现代媒体中传播,而
数字化手段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并且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和理解。

可以考虑引入数字化手段,比如使用VR/AR技术来展示传统
文化内容,或者使用社交媒体平台来推广传统文化。

2. 强调文化交流:传统文化来自不同地域和时期,具有不同的风
格和特点。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考虑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
融合,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

可以通过举办文
化展览、文化节庆等方式来实现。

3. 注重教育意义: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现代价值。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让学生从传统文
化中获取智慧和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

可以考虑在
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或者通过讲座、研讨会等方式来推广传统
文化。

4. 推广健康生活: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健康生活的理念和方法,可
以推广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可以设置健康课程,推广健康饮食和运动
习惯,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健康生活的知识和方法。

5. 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创新
而更加生动、易于接受。

可以考虑使用现代艺术手段,比如音乐、绘画、摄影等,来呈现传统文化的内容。

同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新媒体手段,比如视频、直播等,来呈现传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
解传统文化。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包含了众多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在当今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方面,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保持文化独特性和自我民族特色的意识,通过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自身身份的文化自信,从而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建设和维护内心的文化认同。

其次,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眼界,避免过于西方化的单一审美观念,更好地培养他们多元文化的素养和独特审美情趣。

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和实践体验,如书法、戏曲、民乐等,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其形成独到的文化鉴赏品味和风格。

再次,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怀德意识和道德素质。

中国文化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传统文化通过强调“德化教育”和“儒家思想”等内容,构建学生的良好价值观和道德观。

传统文化中的“君子”、“贞良”、“孝心”等概念,通常都是通过实例化的人物和故事塑造而成,通过这些榜样的实践与领悟,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文化素质与公民美德。

最后,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普及和广泛性。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而传统文化在我国广为流传且内涵深入人心,不同的年龄层次和社会背景的人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历史沉淀和文化价值,使得传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平台和特色资源,并且往往会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

因此,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传统文化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就更加不容忽视。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引导学生自觉拥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切实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与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社会公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高校校园已经成为了青年学生成长和教育的重要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文化认同、道德教育、创新思维和全面发展这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

在大学时期,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传统文化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这对于学生建立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种包含着优秀道德观念的文化体系,其中蕴含着仁、义、礼、智等传统美德。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学生可以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提高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

这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和社会责任的认识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包含着丰富的哲学、艺术和科技领域的思想成果。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创造力对于学生的学科研究和创新创业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学术和理论方面的传承,还包括了艺术、音乐、戏剧和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传统文化。

通过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可以开展不同形式的艺术交流和展示,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全面发展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形成文化认同,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和实践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1. 引言1.1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历史的结晶和文化的传承。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化和遗忘,然而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却愈发凸显。

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形态,是学校的精神支柱和道德根基。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可以为校园文化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校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传统文化的独特特色。

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了巨大的价值。

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使他们具有扎实的文化根基和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能力,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与壮大。

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性。

唯有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命,才能使校园文化更加繁荣和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当代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相互融合,必将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2. 正文2.1 校园文化的内涵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特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境。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的内涵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推动学校发展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之一。

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孔子的仁爱、孝道、诚信等思想,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孝道,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而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形式,则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加珍惜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摘要: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教育越来越多元化,这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挑战。

将德育理念融入到高中的主题班会中是新时代所要求的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发挥出德育的积极作用,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老师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德育的实效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高中主题班会;德育;实效研究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人们对德育方面的教育也引起了很大的重视,许多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也做出了改善。

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主题班会中,重点是运用集体活动来培养精神,可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确定恰当主题在进行高中主题班会之前,老师必须要按照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再科学地确定班会主题。

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老师必须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老师可以在之前班会的基础之上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的进行表扬与批评,也可以在班会的过程中讨论一些相关工作或有关思想道德的话题,还能用一些表演的形式鼓励学生,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加入到班会当中,例如小品或相声。

老师在确定主题的时候遵守时效性与教育性的基本原则,选择最有德育价值的班会主题。

在班会当中,老师必须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按照学生每个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与思想道德方面的水平,再进行安排和布置,老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的习惯,加强自身的学习理念,之后再全方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有针对性以及目的性的增添感恩等主题的班会。

二、突出学生地位高中阶段,同一个班级的每个学生之间有很大差距,在对日常事务的认识水平上面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老师必须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在之前的班会基础上进行多样化和趣味性的方式尝试。

比如在开展孝敬父母与长辈的班会之前,让学生在家里开展一些自己能做的可以孝敬长辈的事,当学生有了一些实际经验后,老师再深入开展主题班会,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认知水平。

老师还可以用一些特别的方式开展班会,比如文艺表演等等。

三、正确引导学生因为高中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成长的环境也有很大的不同,对一些事情与问题在分析的时候,学生有些时候会非常被动或者带有消极情绪,而另外一些学生就会异常积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研究作者:王琳琬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01期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是两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概念。

高校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和文化氛围,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累的结晶,凝聚着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情感,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为更好的建设校园文化,本文将着重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及如何把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文化育人。

关键词校园文化传统节日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萃取五千年文明精髓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家园。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文化客体,以广大教师和学生为文化主体,以弘扬校园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是老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精神能量磁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正确树立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1.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自觉形成并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价值意识,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洗礼和演化而形成的一种人文主义伦理型文化,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梯、节、勇、恕、让等思想精髓的推广与提升。

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仁爱”思想在校园中得到传播,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优化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强校园的和谐氛围;儒家“义利观”的弘扬,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拥有真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传统节日强调塑造学生“内圣外土”的理想人格,强调“齐家、治国、平天卜,以施行土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为学思想,都对当前学生发展作用巨大。

因此,依托优秀的传统节日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德的修养和学生灵魂的净化,有利于师生创建良好的精神家园,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1.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校园所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内部的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
体和表现形式,它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

通过环境设计和布置等具体物化将中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充分表现出来,如树立历史文化名人塑像,选择那些经典的词句、谚语、格言作为警句等,这些都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对学生高雅情操的形成,以及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的人文底蕴,使大学生开拓文化视野,而且还能完善文化品格,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1.3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具体行为的展示,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诠释,是校园文化的实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重视人格的修养,注重“修身”,这种“修身”思想在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如果师者能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来展示高尚的道德、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果每个学生能够以身作则,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道德涵养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祖国需要的“四有”人才,成为社会的栋梁。

因此,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对树立形成优秀的师德、师风,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知行和一、和谐共进都具有推动作用。

2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2.1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建设中的价值导向功能
《教育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势传统的意见》指出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传统节日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它能教育,熏陶和启迪当代大学生,唤起他们对文化同根同源的亲和力。

但据调查,大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衷度不高,对传统节日的了解还停留在家庭的影响和小学语文课本的熏陶,对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和精神内容知之甚少。

大多数同学对传统节日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器物层面,期待的是节日的食物和假期,而并不是深刻的去感受节日的文化和历史的传统。

所以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起到导向作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受大学生喜爱的,有广泛参与度的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充分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与信念,树立新时代的传统导向标杆。

2.2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文化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影响,是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

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民族的厚重文化积淀使其具有知识文化教育功能。

传统节日内涵丰富,蕴含了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和文艺学等多方面内容。

比如万象更新的春节,春回大地的清明,百虫滋生的端午,寄托相思的中秋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朴素自然观;春节磕头的孝道,清明祭(下转第30页)(上接第17页)祖的感恩,万家团圆的
中秋则体现了节日文化中浓浓的血脉亲情;中国传统节日还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所以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创新的教育活动,甚至把节日文化融入第一、第二课堂,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荣辱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2.3传统节日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传播功能
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西方文化的逐渐渗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

但现在大学生对部分西方节日的热衷与对传统节日的冷漠逐渐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世界通过这些节日得以展示和传承。

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则能更好的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3结语
高校校园文化内容不仅包括学习、休闲、娱乐、消费等高校师生在高校中接触到的具体文化生活现象,同时也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道德观等能够通过具体文化生活现象反映出的文化观念,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并且具有异常丰富的内容其内容主要体现为高校物质文化、高校制度文化、高校精神文化三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只有以这三个方面为突破口渗透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够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全面性。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及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1817/15sxb164。

作者简介:王琳琬(1991,1-),女,四川自贡,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丹伟.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8):146-147.
[2] 黄南永.浅析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结合[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3):60-61.
[3] 郑国,石沙沙.浅议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学理论,2014(27):150-151.
[4] 张玉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五常”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魅力——“仁、义、礼、智、信”在校园文明建设中的魅力体现[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53-54+50.
[5] 刘静.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J].经贸实践,2015(06):131.
[6] 穆晓娇.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52-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