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
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说明及依据1.1 编制说明在充分考虑本工程特点和各种影响施工的难点后,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施工实力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遵守设计图纸和招标文件要求,参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并结合我单位长期从事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的成功经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某市虹口乡深溪沟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下游为深溪沟村民聚集区及农家乐集中区。
我们深知该治理项目的重要责任和社会意义,我们将竭尽全力,以实现“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质量目标,向业主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1.2 编制依据⑴某市风景区玉垒山公园、龙池镇、青城山镇、灌口镇、紫坪铺镇、虹口乡项目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四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⑵施工图设计图纸。
⑶投标施工招标文件。
⑷国家现行相关工程建设法规和当地有关地方性法规和规定。
⑸国家和行业颁布的相关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⑹本单位质量体系文件和企业标准。
⑺本单位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环保施工管理等项目管理方面的文件。
⑻现场实际踏勘情况。
1.3 引用的主要施工规范标准(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332-200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3)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文件;(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规范》(DZ/T0220—2006);(6)《滑坡防治工程施工规范》(DZ/T0218—2006);(7)《砌体结构施工规范》;(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2 工程概况2.1 主要工程内容及工程量2.2施工条件2.2.1交通条件某市虹口乡深溪沟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位于某市以北约18公里,为白沙河左岸一支流,沟内有简易公路与虹口乡相连接,但因本次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破坏,公路被多处破坏,目前仍在抢修中,施工道路不便利。
施工地点分散在长达数公里的沟内,沟内堆积有大量松散碎石块,仅可供人步行通过,工作区交通条件较差。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69页)
施工组织设计名目1、施工组织措施一、工程概况云南省永善县县城东部滑坡地质灾难防治工程施工招标经云国土资环以【2021】110号文批准建设,招标人为永善县国土资源局。
工程地点位于永善县城东部歪坡地带,溪洛渡水电站坝址正南2.8km处。
整个永善所处单面歪坡为一股滑坡堆积体〔H滑坡〕,滑体上分布永善县城区、溪洛渡农场的杨家店一组、二组、三组,冒水二组、三组等。
危害H1、H2滑块之上居民及局部都市根底建设约4400人、6.3亿元财产。
地质灾难的危害对象等级为一级,地质灾难险情等级为特大级。
工程区位于永善县城东部城郊,交通较为便利,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抗滑桩工程、锚索工程。
工期:360日历天标段划分:本工程共2个标段〔合同段〕一标段为:设计图纸中A排抗滑桩、锚索、箱形排水抗滑桩等工程内容;二标段为:设计图纸中B排和C排抗滑桩、锚索、箱形排水抗滑桩,以及排水工程等工程内容;我公司本次投标标段为一标段。
本工程编制范围包括:云南省永善县县城东部滑坡地质灾难防治工程施工〔一标段〕招标文件中包括的有关工程量清单以及施工图纸所的全部内容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云南省永善县县城东部滑坡地质灾难防治工程施工招标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有:1.“云南省永善县县城东部滑坡地质灾难防治工程施工图设计;2.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四面环境,地质条件和永善地区气候特征;3.?地质灾难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50/5029-2004〕;4.?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DZ/T0219-2006〕;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GB50330-2002〕;6.?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02〕;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2002〕;8.?地基与根底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J202-83〕;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04-92);10.?钢筋焊接及验收标准?〔JGJ18-84〕;11.?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2.?平安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50348-2004〕;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标准?〔JGJ46-2005〕;14.?建筑施工高出作业平安技术标准?〔JGJ80-91〕;15.?倒塌、滑坡、泥石流监测标准?〔DZ/T0221-2006〕;16.?云南省地质灾难治理工程工程治理方法?17.?全然建设工程档案资料治理暂行?〔国档发[1988]4号文〕18.?国家重大建设工程文件回档要求及档案整理标准?〔DA/T28-2002〕19.?建设工程文件回档整理标准?〔GB/T50328-2001〕23.?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检验方法?〔SL138-95〕24.?云南省地质灾难治理工程验收与移交规程?国土资源局等部门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规程,平安、质量文件;26.我公司施工过的类似工程所积存的施工经验和具有的技术、机械设备及经济能力等。
地灾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简介现场施工条件第二章工程施工总规划编制依据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主要措施施工标段划分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组织机构设置管理原则及制度施工平面布置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前期施工土石方施工混凝土施工模板安装与拆除浆砌块石施工第五章资源配备计划机械设备的安排计划人员的安排计划材料组织及供应计划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工期进度计划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档案资料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安全管理体系施工安全措施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突发治安事件紧急预案第九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施工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9. 3 建筑垃圾堆料场的排水及处理方案第十章季节性施工措施雨季施工措施冬季施工措施第十一章其他说明事项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地上、地下设施及管线等保护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简介工程名称:美姑县侯古莫乡觉呷村5组泥石流治理工程和侯古莫乡侯古莫村2组作各列托泥石流治理工程一标段。
建设地点:美姑县侯古莫乡侯古莫村2组。
招标范围:图纸及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
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计划工期:60日历天,具体开工时间以监理工程师发出的开工通知令为准。
建设内容及规模:格栅坝、排导槽。
现场施工条件施工交通运输该施工区材料可以运送到施工区域附近,需通过二次转运运输到施工点。
施工和生活用水、电及通讯本工程位于县城乡镇,供电、供水均在附近接线、接水。
城区施工通讯极为便利,工区场内可用手机、对讲机,对外则宜设通讯线路或手机解决。
第二章工程施工总规划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招标范围工程数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设计图纸等。
2、部颁及国家现行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招标文件提出的有关技术标准。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编制说明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第四章施工部署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工期目标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施工安全、防火措施安全生产的方针、原则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施工保证措施安全事故紧急预案安全奖罚办法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管理目标管理措施现场管理文明施工具体措施文明施工奖罚办法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扰民和环境保护的奖惩办法第十章冬雨季施工措施冬季施工措施雨季施工措施第十一章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管理部门职责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第十二章施工总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后)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附后)第十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平面布置原则施工总平面布置平面管理措施临时建筑表施工现场施工临时占地及临时建筑表如下: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机械设备表附表二:主要材料用量及进场计划表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劳动力表第一章综合说明第一节、编制说明首先,我单位保证完全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有关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要求。
如果我单位有幸中标,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在本工程施工中完全按业主及设计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总体规划部署,以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本工程施工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确保工程在合同工期内优质、高效、按期全面完成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所有施工任务。
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之前,我单位组织了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地勘报告进行了仔细审阅,对招标文件及答疑纪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后,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施工实力和综合能力编制出本施工组织设计。
中标后,我单位将对工程的技术、劳动力、设备及材料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化及全面优化,以便使其成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强的技术文件,确保该工程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建设任务。
地灾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1.2 现场施工条件第二章工程施工总规划2.1 编制依据2.2 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2.3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主要措施2.4 施工标段划分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3.1 组织机构设置3.2 管理原则及制度3.3 施工平面布置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4.1 前期施工4.2 土石方施工4.3混凝土施工4.4 模板安装与拆除4.5 浆砌块石施工第五章资源配备计划5.1 机械设备的安排计划5.2 人员的安排计划5.3 材料组织及供应计划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6.1 工期进度计划6.2 工期保证措施第七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1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7.2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7.3 档案资料管理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8.1 安全管理体系8.2 施工安全措施8.3 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8.4 突发治安事件紧急预案第九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施工措施9.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9.2 环境保护措施9. 3 建筑垃圾堆料场的排水及处理方案第十章季节性施工措施10.1 雨季施工措施10.2 冬季施工措施第十一章其他说明事项11.1 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11.2 地上、地下设施及管线等保护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美姑县侯古莫乡觉呷村5组泥石流治理工程和侯古莫乡侯古莫村2组作各列托泥石流治理工程一标段。
建设地点:美姑县侯古莫乡侯古莫村2组。
招标X围:图纸及工程量清单X围内的全部内容。
质量要求:达到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规X合格标准。
计划工期:60日历天,具体开工时间以监理工程师发出的开工通知令为准。
建设内容及规模:格栅坝、排导槽。
1.2 现场施工条件1.2.1 施工交通运输该施工区材料可以运送到施工区域附近,需通过二次转运运输到施工点。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龙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年月日第一章编制依据1.1《涡阳县龙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施工招标文件;1.2《涡阳县龙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设计图纸》;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801-2003);1.7《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1.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10《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1.11国家现行有关其他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技术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2.1.1工程地理位置及现状本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治理工程位于亳州市涡阳县龙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区北段,交通便利。
总治理面积161046.52m2(约241.57亩),治理区段主要分三块,地块1清理废石复垦为主、地块2回填废石及根植土复垦为主、地块3边坡治理绿化为主及周边的植被绿化和防护带,平面形态不规则,纵长约500m,宽约350m,低位标高约16m,高位标高约58m,现状稳定性较差。
2.1.2设计要求及工程规模本着“以人为本、标本兼治”的原则,充分考虑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及土石方合理利用等因素,综合确定分级削坡清除滑坡体+新形成的道路防护、防护拦网+截、排水沟+土地复垦+加强监测的治理方案。
一、边坡治理工程1、以+16.00m为起点标高,对南三路南侧边坡按三级进行削坡,第一级边坡按坡率1:2(26.6︒),坡高8m,平台宽5m,第二级边坡按坡率1:2(26.6︒),直接削坡标高30m,坡高6m;然后形成第三级大平台,平台标高30m,平台宽6~8m,第三级边坡按坡率1:2(26.6︒),坡高6m,直接削至坡顶。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一、编制原则及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四、主要施工方案五、施工总质量计划六、施工总进度计划七、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八、主要施工设备表九、安全文明措施十、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第一章编制原则及依据1、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设计文件等。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施工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2、编制依据(1)六枝特区箐口乡箐口小学采洞边坡治理工程设计图纸;(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0)《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102I9-2006;(1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5)《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要求》(试行)DZZ HSG-2008。
3、工程应用的主要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8)《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第二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建设地点:六枝特区箐口乡箐口小学建设地点:六枝特区箐口乡箐口小学规模: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面积约0.02K㎡。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简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为了有效预防、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的危害,而制定的施工组织方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相关要点和设计步骤。
2. 设计要点- 研究地质条件:详细了解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地层结构、地震活动等因素。
- 评估灾害风险:对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结果,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包括加固措施、预警系统等。
- 安全监测措施: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培训和应急预案:为施工人员提供灾害防治培训,并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
3. 设计步骤- 确定设计目标和任务: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目标和施工任务。
- 收集地质资料:调查采集项目所在地的地质资料,包括地质地貌、地层构造等数据。
- 进行风险评估:基于收集到的地质资料,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出现的灾害类型和规模。
- 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包括防护措施、施工顺序等。
- 实施安全监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 培训与应急预案: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 结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研究地质条件、评估灾害风险、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监测措施,能有效预防、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对工程造成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和工程的安全。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总体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要求,确定总体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顺序等,确保整个工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2.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和项目特点,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包括钻机、吊机、挖掘机等,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3.施工人员组织与管理:确定施工人员的组织结构和配备数量,明确各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有效管理和协调施工人员,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4.施工安全管理:根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特点和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5.施工质量管理:制定施工质量管理措施和监督检查制度,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1.工程资料搜集与分析:收集工程设计图纸、技术规范和相关资料,对工程的性质、环境背景、地质条件等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2.施工方案编制:根据工程特点和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总体施工方案、设备选择和布置、人员配备和分工、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
3.施工组织机构设计:根据施工方案和要求,确定施工组织机构,并制定组织机构图和责任分工表,明确各个职责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安全管理措施制定:根据工程的危险性和风险性,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监督措施,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等。
5.质量管理措施制定:根据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制定质量管理措施和监督检查制度,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等。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注意事项1.结合实际情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环境特点和工程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2.保证安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存在较大的风险和危险性,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提高效率:施工组织设计应注重工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地质灾害滑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地质灾害滑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概况地质灾害滑坡在我国各地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对滑坡进行治理工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项目位于山区,滑坡面积约为X平方米,主要问题是土质松散,易发生滑坡。
本次治理工程旨在通过采取措施,稳定土质,预防滑坡灾害的再次发生。
二、施工组织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和事故发生。
2.合理科学原则: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土质特点,选取合适的治理方法和技术,确保治理效果。
3.协调配合原则: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组织方案1.施工队伍组织(1)成立专门施工队伍,人员组成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2)在施工队伍中设立安全监督员和质量监督员,负责安全和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2.施工准备工作(1)制定施工计划书和安全技术措施书,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2)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了解滑坡地质条件和土质特点,为后续的治理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3)调查研究相关资料,了解相同地质条件下已实施的滑坡治理工程的经验和教训,为本次施工提供参考。
3.治理方法选择根据滑坡地质条件和土质特点,结合调查研究资料,综合采取以下治理方法:(1)植物固坡:在滑坡上方种植适宜的植被,通过植物根系的牵制和根系对土壤的粘结作用,增强土壤的抗滑能力。
(2)地钉抗滑:预埋钢筋或钢板固定在滑坡体内,使其与土体形成整体结构,增强土体的抗滑能力。
(3)锚杆抗滑:通过钻孔灌注混凝土或喷射法,将锚杆固定在滑坡体内,形成锚固体,增强土体的抗滑能力。
4.施工步骤(1)植物固坡:先进行土壤的改良处理,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抗滑能力;然后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分布和种植。
(2)地钉抗滑:在滑坡体上方开挖沉井,埋设预埋物,包括钢筋、钢板等;然后进行固结灌浆,使预埋物与土体形成整体结构。
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泥石流是一种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防止和减轻泥石流灾害的危害,需要进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本文将详细阐述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并介绍其具体的施工方案。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要点1.确定施工目标和原则。
在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施工的目标是什么,例如减轻灾害风险、修复受损区域等,并制定相应的施工原则,如安全第一、高效节约等。
2.调查与评估。
在施工组织设计前,需要进行地质调查和灾害评估,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机理、灾害范围和规模,以及潜在的灾害风险。
通过评估,确定施工的重点区域和措施。
3.施工环境的选择和准备。
施工环境的选择和准备包括场地选择、施工道路的规划以及材料设备的准备。
需要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施工,并规划施工道路,便于运输材料和设备。
4.施工方案的制定。
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涉及到施工的方法、技术和流程。
需要根据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检和培训,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器材,如安全网、安全绳等。
6.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
施工期间需要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监测和评估施工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二、施工方案的具体设计1.清理和疏导。
施工开始前,需要对泥石流堆积物进行清理和疏导,以减少坡面和堆积区的积水堆积。
可以采用机械清理和人工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将泥石流堆积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坡面加固。
为了减少潜在的泥石流堆积物的形成和滑移,需要对坡面进行加固和防护。
可以采用土工材料、钢筋网、钢筋混凝土护面等方式进行加固,提高坡面的稳定性。
3.河道治理。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具体合同约定为准、裂缝封填1、土方开挖:采用人开挖方式,开挖时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设立安全区域,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开挖.2、土方回填:采用粉质黏土夯填。
3、土方外运:采用自卸式汽车运离施工现场。
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一节.质量等级目标本工程按照国家备案制标准的合格要求及《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第二节.质量管理(一)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方针质量方针:精心施工、质量为本、科学管理、持续改进、信守合同、顾客满意.在质量方针的指导下,工程具体实施中,我公司将运用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严谨的作风,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以有竞争力的优质产品满足业主的愿望和要求。
根据通过第三方认证IS09001文件化质量保证体系,广泛开展质量职能分析和健全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大力推行“一案三工序管理措施”即“质量保证方案、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和TQC质量管理活动.强化质量检测与质量验收专业系统,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健全质量管理基础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完整版)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组织保证体系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项目管理体系,以合同为制约,推行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9001),强化质量职能。
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及分承包方将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职能;推行责任工程师和专业质检工程师负责制,施工全过程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与控制;同时使质量保证体系延伸到各施工方、公司内部各专业分公司,项目质量目标通过对各施工方、内部各专业分公司严谨的管理予以实现.通过明确分工,密切协调与配合,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
建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中间控制,专业质检工程师检查的管理系统,形成项目经理到各施工方、各专业分公司的质量管理网络(如图所示)。
3、质量计划6)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总工的审批意见下达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令。
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 引言1.1 背景边坡地质灾害是指在边坡上发生的地质灾害,包括山火、滑坡、崩塌等。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进行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为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的组织设计提供指导。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2. 工程概况边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位于XX市XX区,规模为XXX平方米。
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较大规模的滑坡和塌陷地质灾害。
3. 施工组织原则3.1 安全原则安全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首要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2 环保原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对周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减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
3.3 经济原则在保证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投入。
4.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4.1 工序划分与工期计划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条件,将施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工序,确定每个工序的工期。
合理安排各个工序之间的关系,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4.2 人员组织与管理确定施工团队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
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管理制度。
4.3 施工设备选择与布置根据工程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
合理安排施工设备的布置,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4 施工材料采购与管理根据工程的需要,制定施工材料采购计划。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4.5 施工过程控制与监督建立健全的施工过程控制和监督机制。
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5. 施工安全措施5.1 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和工艺制定。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xxxxx地沟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1.2工程概况第二章施工总体安排2.1施工总体目标2.1.1安全目标2.1.2质量目标2.1.3工期目标2.1.4文明施工目标2.1.5环境保护目标2.2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時工程2.2.1项目经理部2.2.2施工队伍营地2.2.3施工设施2.2.4施工便道2.2.5施工水电2.2.6施工通讯第三章项目机构与资源配备计划3.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3.1.1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范围3.1.2劳动力部署.任务划分及主要技术力量3.2设备配备3.2.2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配备3.3材料供应3.3.1主要材料需求量3.3.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及物资储备3.4设备.人员动员周期3.5设备.人员和材料运倒现场地方法3.5.1设备.人员运倒现场地方法3.5.2主要施工材料地采购及运倒现场地方法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4.1工程监测4.2天然建筑材料4.3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基本要求4.4施工方法及要求4.4.1主要机具4.4.2质量检验4.4.3临時工程4.4.4施工要求4.5脚手架搭设施工4.5.1搭设技术措施4.5.2搭设工艺流程4.5.3脚手架地验收.使以及管理4.5.4脚手架搭设安全要求及安全技术交底4. 6弃土及各工序配合措施4.6.1弃土处理4.6.2各工种配合措施第五章各分项工程地施工顺序5.1施工顺序安排原则5.2施工顺序5.2.2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第6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6.1创优规划及其落实措施6.1.1总体规划目标6.1.2具体规划6.1.3创优规划落实措施6.2质量保证体系6.3确保工程质量地措施6.3.1质量自检系统6.3.2质量保证管理措施6.3.3质量管理制度6.3.4质量保证控制措施6.3.5处理质量和进度关系措施6.3.6保证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地措施第七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7.1安全保证体系7.2安全奖罚制度7.2.1建立健全安全奖罚制度7.2.2.安全事故申报制度7.3安全保证措施7.3.1安全升产管理制度7.3.2安全升产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7.3.3安全升产技术措施7.3.4施工现场及临時工程安全保证措施7.3.5施工测量安全保证措施7.3.6运输作业安全保证措施7.3.7行车安全保证措施7.3.8卫升防疫措施7.3.9现场安全保卫措施第八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8.1环境保护8.1.1环境保护工作地指导思想8.1.2环境保护适以地环境法规.标准8.1.3环境保护工作地目标8.1.4环境保护工作内容8.1.5环境保护组织机构8.1.6环境保护措施8.1.7水土保持措施8.1.8扬尘治理措施8.1.9环境保护奖罚制度8.2文明施工措施8.2.1文明施工组织措施8.2.2文明施工具体保证措施8.2.3保证文明施工地经济处罚措施8.3成品保护措施8.3.1一般保护措施8.3.2测量放线地成品保护措施8.4抗洪防汛措施8.5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8.6与设计单位.地方及相邻标段地配合地措施8.6.1与设计单位地配合8.6.2与地方政府及群众地配合8.8文物保护措施8.9地下管线及其她地上地下设施地保护加固措施第九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9.1保证工期方案9.2保证工期地组织措施9.3保证工期地技术措施第十章冬季和雨季地施工安排10.1冬季安排与措施10.1.1冬季施工安排10.1.2冬季施工措施10.2雨季安排与措施10.2.1雨季施工安排10.2.2雨季施工措施第十一章施工组织设计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地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地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時以地表第一章工程概况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绵阳市地震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招标安县茶坪乡李家地沟泥石流治理施工招标文件》.(2)招标文件提供地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等有关资料.(3)国家及行业现行设计.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4)招标期间招标单位与投标单位所有來往地函件及补遗资料.(5)我公司對施工现场地实地勘察.调查资料.(6)我公司积累地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工程地施工经验.(7)我公司可调以倒本标段工程地各类资源.(8)各种技术规范及技术标准.1.1.2编制范围安县茶坪乡李家地沟地质灾害治理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量清单所规定地全部工程内容,包括防等工程.第二章施工总体安排2.1施工总体目标2.1.1安全目标实现“六杜绝.三消灭.二控制.一创建”.六杜绝:杜绝职工因工或非因工重大亡人事故;杜绝多人重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因我方责任造成地交通亡人事故;杜绝重大水灾.火灾事故;杜绝危爆物品爆炸事故.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二控制:年重伤率控制再0.5‰已下,年负伤率控制再6‰.一创建: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2.1.2质量目标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相关地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全部工程质量达倒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2.1.3工期目标本标段业主要求开工日期为2009年6月8日,要求施工工期为1個月,针對本项目地工程规模,我公司套以施工定额以结合已往地措施经验,對工期进行了测算,本标段利以1個月及可实现主体工程竣工.如若业主再工期方面有其她要求,我們将积极配合,通过人员.设备地调整,千方百计满足业主地工期要求.2.1.4文明施工目标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施工过程中制定详细地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加强對施工现场布置及安全.保卫.卫升等方面地管理.严格遵守四川省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地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单位已往现场管理地成功经验,按现代化施工管理要求,坚持文明施工.规范作业,使施工现场始终保持良好地环境和秩序,争创四川省省级文明工地.2.1.5环境保护目标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地法律.法规和规章,施工过程中制定完善地环保.水保措施,确保因施工活动产升地气体排放.地面排水及排污等,否超过技术规范规定地数值,也否超过适以法律规定地数值,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由於施工作业引起地污染.噪音和其她后果對公众和财产造成地损害与妨害.2.2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時工程临時工程安排地合理性和完成地速度直接影响整個工期.再临時设施地布置上本着“因地置宜.便於施工.安全渡汛.有利环保”地原则,且为确保工期必须多工作面施工地实际要求,进行临時设施地设置.施工总平面布置见本施工组织设计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布置》.2.2.1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再茶坪乡,租以当地民房.再现场崩塌体边界外地形平坦处设项目部临時办公点,搭建简易房屋.2.2.2施工队伍营地施工队伍营地再灌滩村租以当地民房.2.2.3施工设施根据现场情况和施工条件,本工程再崩塌体边界外设置堆料场及临時办公点等.具体布置位置详见本施工组织设计附表《施工总平面布置》.2.2.4施工便道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再施工区内修建施工便道通往各個危岩体,约1km,道路宽2米,铺设简易路面,并加强经常性养护.2.2.5施工水电施工以水就近从沟谷中取以.施工以电从团结水电站或刘家沟水电站接线使以. 2.2.6施工通讯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安装直拨电话,部门负责人配移动电话,场内呼叫配對讲机,做倒随時随地可保持良好地联系.第三章项目机构与资源配备计划3.1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3.1.1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范围1.施工组织机构为优质.高效地再合同规定期内完成本标段施工任务,我公司将安排素质高.业绩好.曾多次担任同类工程施工地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本标段工程地施工任务,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地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建已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为首地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合同工程地施工组织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下设六部二室(工程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质量监察部.计划部.财务部.设备物资部.医疗急救室.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下设中心试验室和测量班),分别负责本标段工程项目地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物资.医疗急救.日常行政管理.對外协调工作,中心试验室和测量班分别负责材料试验与检验.测量放样工作,全面保证本标段工程建设任务地优质.高效完成.本工程地组织机构见图“施工组织机构图”.主要人员见投标书附表.2.职责范围㈠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负责對本合同工程实施组织.指导.协调与监控,對业主负全责.项目经理是经公司董事长授权地授权代理人,再有关合同工程地实施.完成与缺陷修复等工作,已公司名义执行一切与此有关地事务.㈡项目经理⑴项目经理是本工程安全保证地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安全升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升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活动地正常开展.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⑵项目经理是本工程质量保证地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开展质量体系活动,确立本项目质量目标,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满足业主要求,争创名牌工程.组织向业主提供质量依据,处理监理工程师.业主提出地有关质量方面地要求.负责對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再本标段工程上地有效运行及對人.财.物等资源地需要.⑶项目经理是本工程文明施工地直接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全面地文明施工管理,组建施工现场地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并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安县茶坪乡十三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6人中心试验室4人测量班6人安全监察部2人质量监察部2人计划部2人财务部2人设备物资部2人医疗急救室2人综合办公室2人施工队200人说明:1、项目经理部另外配备1名书记、1名副经理、2名专业护理人员、2名公安保卫人员、3名后勤人员及司机,共计41人。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23年5月29日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1.1编制说明1.2编制依据1.3编制原则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第四章施工部署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5.1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5.2质量保证措施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6.1工期目标6.2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保证措施7.1安全目标7.2安全保证体系及施工安全、防火措施7.3安全生产的方针、原则7.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7.5安全施工保证措施2023年5月29日7.6安全事故紧急预案7.7安全奖罚办法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8.1管理目标8.2管理措施8.3现场管理8.4文明施工具体措施8.6文明施工奖罚办法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9.5减少扰民和环境保护的奖惩办法第十章冬雨季施工措施10.1冬季施工措施10.2雨季施工措施第十一章施工组织机构11.2项目管理部门职责11.3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第十二章施工总进度计划12.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后)12.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附后)第十三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13.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2023年5月29日13.2施工总平面布置13.3平面管理措施13.4临时建筑表施工现场施工临时占地及临时建筑表如下: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机械设备表附表二:主要材料用量及进场计划表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劳动力表第一章综合说明1.1编制说明首先,我单位保证完全接受招标文件提出的有关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各项要求。
如果我单位有幸中标,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在本工程施工中完全按业主及设计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总体规划部署,以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本工程施工的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确保工程在合同工期内优质、高效、按期全面完成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中规定的所有施工任务。
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之前,我单位组织了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图、地勘报告进行了仔细审阅,对招标文件及答疑纪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踏勘,在充分考虑各种2023年5月29日影响施工的因素后,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施工实力和综合能力编制出本施工组织设计。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能够高效、安全、质量保证地实施的重要一环,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山体滑坡治理为例,详细阐述地质灾害治理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一、项目背景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对滑坡山体进行治理,可以有效减轻灾害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和财产。
本项目位于山区,滑坡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滑坡规模较大,治理难度较大。
二、组织机构1.项目部项目部负责整个治理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项目部设立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位,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和指导。
2.技术部技术部负责地质勘察、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等技术工作的编制和审核。
技术部设立工程师和设计师等职位,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3.施工队伍施工队伍是组织施工工作的核心。
施工队伍包括工地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等。
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关技术资质,并经过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方案1.治理目标根据滑坡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理目标。
例如,将滑坡区域划分为控制区、稳定区和预警区,通过控制土体的运动和稳定滑坡山体,达到减轻地质灾害风险的目的。
2.技术措施制定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例如,采用加固桩、护坡、排水等技术手段对滑坡山体进行治理。
技术措施应根据滑坡的地质特征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并通过实地调查和试验验证。
3.勘察设计根据治理目标和技术措施制定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
施工图纸应包括滑坡山体的剖面图、平面图、钻孔数据等,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序列、机械设备配置、工期安排等。
四、施工准备1.工地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治理工地进行合理布置和准备。
包括清理工地、建立施工用房、搭建安全防护设施等。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提前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
如加固桩、混凝土、护坡材料等。
3.设备调试对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提高施工效率。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书范本)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书范本)项目背景本文档旨在编写《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书范本)》,以满足投标要求并展示我们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领域的专业能力。
技术方案1. 地质勘察: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确保充分了解项目地质条件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2. 工程规划: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工程规划,包括施工路线、工序安排和材料选择等;3. 施工方法:结合地质灾害特点,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 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止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监测和应急预案等;5. 施工管理:建立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的有效控制。
团队介绍我们是一支拥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团队。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背景,包括地质工程师、施工管理专家和地质灾害监测专家等。
我们的团队致力于为项目提供高质量的施工组织设计。
成果展示我们已经成功完成多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我们的项目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证明了我们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实力。
投标优势- 专业团队: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团队,可以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经验丰富:我们在该领域拥有多年的经验,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有深入了解;- 资源充足:我们拥有先进的设备和工具,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高效管理:我们建立了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
合作愿景我们愿意与贵方合作,共同致力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发展。
我们将以优质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支持,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做出努力。
以上就是我们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书范本)》。
衷心希望能够与贵方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永靖县大沙沟泥石流灾害治理项目施工工程技术分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一节编制说明 (3)第二节编制依据 (4)第二章工程概括及工程特............. 点 5 第一节工程概括 (5)第二节工程特点 (6)第三章进度计划及保障措............. 施7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 10 第一节施工测量 (10)第二节防洪排导堤施工方案 (12)第三节土石方开挖 (22)第三节清淤工程施工方案 (24)第四节主要施工机械、仪器设备的选型25第五章雨季施工措................ 施26第六章技术组织措................ 施28第七章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29)第八章施工总平面布............... 置33第九章劳动力安排计............... 划34第十章安全文明措施 (35)第一节安全生产措施 (35)第二节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8)第十一章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39)第十二章施工现场管理 (42)第十三章新技术新艺新材的应用 (46)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 ..... 表49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 (50)附表三: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 道图51 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51)附表五:临时用地表 (51)第一章前言第一节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招标文件及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组织机构、施工方案、质量控制、安全要求、人力资源、机械配备、材料调配、工期进度等方面统一部署,保证重点、统筹兼顾;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实际情况,结合公司的施工力量和管理模式,本着以机械为主,人工施工为辅的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充分发挥我项目的优势,达合格工程,确保工程发挥抗阻山体、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则编制的,其内容涉及淤泥砂清理、防洪排导堤(护堤)工程及工程监测等。
根据永靖县大沙沟泥石流灾害治理项目施工工程的设计特点及功能使用要求,本着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政府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适用”为编制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治理项目技术标
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
1.1施工方案 (3)
1.2 施工程序 (3)
1.3 施工监测要求及应急措施 (8)
二、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9)
2.1、质量目标 (9)
2.2、质量保证体系 (9)
2.3、质量管理职责 (10)
2.4、质量保证措施 (12)
三、施工总进度(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及保证措施 (17)
3.1、工期目标 (17)
3.2、工期保证体系 (17)
3.3、工期保证措施 (18)
四、施工安全措施计划 (19)
4.1、安全目标 (19)
4.2、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0)
4.3、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0)
4.4、爆破作业安全生产措施 (23)
4.5、交通安全措施 (27)
4.6、治安和消防措施 (27)
4.7、应急预案 (28)
五、文明施工措施 (32)
5.1、文明施工目标 (32)
5.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32)
5.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2)
六、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 (34)
6.1、治安保卫制度 (34)
6.2、工地门卫制度 (35)
6.3、民工住宿安全管理制度 (36)
6.4、民工住宿区安全管理措施 (36)
七、施工环保措施计划 (37)
7.1、环境保护目标 (37)
7.2、环境保证体系 (37)
7.3、环境保护措施 (38)
7.4、降低噪音环境保护 (39)
八、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 (40)
8.1、冬季施工安排和措施 (40)
8.2、雨季施工安排和措施 (43)
九、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45)
十、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46)
10.1、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 (46)
10.2、施工管理措施 (53)
十一、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单位、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 (55)
11.1、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原则 (55)
11.2、项目组织协调工作的内容 (56)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61)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62)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63)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图 (64)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65)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66)
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施工方案
该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的总体目标是“安全、经济、环保、舒适、美观”。
同时提倡节约理念,从施工总体目标出发,结合该工程场地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该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主要采用注浆处理方案。
1.2 施工程序
按照设计方案,该滑坡治理工程涉及的主要子工程项目有:
①放坡施工;
②注浆加固;
③防排水措施施工。
1.2.1 放坡施工
由于采用注浆加固处理,只需对原坡面进行修整,自路基左侧起按原放坡设计坡比进行放坡,比例及高度参数如下:
第一级:自坡脚由下至上按1:1.5放坡,坡面植草防护,上部按坡顶地形控制高度,最高处为13m;
其余坡面保持原有地形地貌。
1.2.2注浆加固
本滑坡处治设计采用注浆加固,注浆区域为裂缝所围成的区域,即在整个滑体上钻孔,注浆,插钢筋。
钻孔深度设计要求穿过滑动面,进入滑床岩体2~3m,注浆采用孔口封闭纯压式注浆。
采取梅花形布孔,钻孔间距5m,每排间距5m。
放坡坡面采用植草防护。
注浆加固主要包括注浆试验、注浆施工、注浆质量效果检验三个步骤。
1.2.2.1 注浆试验
为了了解地层注浆特性,检验本次滑坡注浆处治所设参数的正确性以
及能否达到预计的注浆效果,应先期进行注浆试验,并以试验成果修正注浆设计方案。
注浆试验安排如下:
1) 注浆试验地段的选择
注浆试验地段的选择在具有代表性,且地质条件中等偏劣的地段。
本次注浆试验地段按设计文件选在K20+880左侧55m处10mx8.6m的区域。
2)注浆试验孔的布置
本次注浆试验按设计要求布孔共11个,其中注浆孔7个,检查孔4个。
注浆孔按照3个次序进行钻孔注浆,具体布置见下图:
注浆实验施工将严格按照分序加密原则进行,每序次孔施工时间间隔大于12h。
3) 注浆试验钻孔
注浆孔孔径110mm。
深度按设计要求穿过滑动面进入滑床弱风化岩层不小于2m,采用清水循环钻进,钻孔位置应不偏离设计孔位0.1m,孔斜控制在2%以内。
4)试验孔注浆
①本次注浆试验采用孔口封闭式一次循环注浆,浆材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②水灰比初始为1:1,并逐渐减小至0.6:1。
③对于浆液性能的评价,若加入外掺剂需通过浆液室内试验确定。
按设计要求,注浆试验的浆液室内试验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配比试验
b、流动性,凝结时间
c、结石的容重、强度、弹性模量。
④注浆压力
进行注浆试验时,可以采用逐步提高注浆压力的方法,注浆量突然增大时,表明地层结构发生破坏或孔隙尺寸己被扩大,可把此时的注浆压力作为确定容许注浆压力的依据。
5)注浆效果检验
注浆效果检验按设计要求在注浆试验孔注浆完成7d后进行,试验方法为在检查孔钻孔取未扰动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1.2.2.2 注浆施工
1)总体施工顺序
第一步:测量放线、布置注浆孔位;
第二步:钻注浆孔;
第三步:注浆完毕后插入钢筋(1Φ25),钢筋长度要求自设计坡面至滑动面以下岩层2~3m;
第四步:根据设计开挖坡面;
第五步:坡面防护施工。
2) 注浆施工工艺
①孔位布置:
注浆孔:注浆孔孔径91mm。
深度按设计要求穿过滑动面进入岩层2~3m,孔间距为5mx5m(平面),梅花形布置。
注浆孔的施工顺序:注浆分两序施工,从地裂缝后缘起先施工第Ⅰ序孔,再施工第Ⅱ序孔。
注浆总体施工方向为沿滑坡边缘由上至下进行钻孔注浆。
②注浆材料
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水将选用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要求的水。
水灰比按设计要求,初灌时为1:1,随后逐步降低水灰比至0.6:1。
水泥浆搅拌时问不少于3min,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不超过4h。
③注浆压力
按初步设计注浆压力为0.2Mpa-0.6MPa,根据现场注浆情况进行调整。
注浆过程中,注浆压力或注入率突然改变较大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或上报设计和业主单位。
④注浆过程控制与结束标准和封孔标准
在孔口埋设Φ89的无缝钢管,管口上端为套管母丝,埋入深度为进入孔口2.5m。
结束标准:在设计压力下不吸浆或吸浆量<0.4 L/min时,持续30 min,即可结束注浆。
采用压力灌浆封孔,即在全孔灌浆完毕后,将全孔分成几段自下至上,采用一定的压力及浓浆封孔。
⑥施工操作要领
a、在配置浆液时,应先开动搅拌机,加水到一定程度时方可向搅拌桶内依次加入水泥充分搅拌。
b、储浆池内的浆液应不断的搅动。
c、单孔灌浆过程必须连续,中间停歇时间不得过长,以免浆液凝固堵塞通道。
d、当灌浆设备需维修时,在维修前,应将灌浆管道用清水清洗干净。
e、注浆过程中要对泵压及泵量变化进行记录。
⑦特殊情况处理
⑴冒浆处理
a、表面堵盖处理:即大裂隙冒浆处,采用旧棉花、麻线等物嵌入缝隙内,再用速凝材料进行封堵;当冒浆严重时,可在冒浆部位浇筑混凝土盖板而后进行灌浆。
b、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的方法进行灌注。
必要时,可在浆液中掺入速凝剂。
⑵防止串浆的主要措施
加大第一次序孔间的孔距。
b、适当地延长相邻两个次序先后施工的间隔时间,待前一次序孔灌浆的浆液基本凝固后,再开始后一序孔的钻注工作。
c、发生串浆后,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以同时进行灌浆,但应一台泵注一孔,否则应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和灌浆。
⑶大量漏失
发生大量漏失时,采用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a、采用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的方法进行灌注。
b、必要时,可注入砂浆或其它惰性充填材料。
c、采用水泥-水玻璃处理。
2.2.2.3 注浆质量效果检验
注浆质量检验按设计要求在注浆结束3-7天后进行,采用钻孔取芯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的方法。
检验孔数量不少于注浆孔总数的5%,检验结束后,按设计要求进行补充注浆。
1.2.3防排水措施施工
该工程设计的排水系统为地面排水系统。
地面排水系统设计有截水沟、排水沟和路基边沟。
1.3 施工监测要求及应急措施
针对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我司将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同时,为确保滑坡处治施工的安全,将配合相关单位自行施工监测包括对滑坡滑动监测和施工对滑坡影响的监测,随时掌握滑坡整治施工过程中的边坡动态变化,滑坡裂缝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对其它工程的位移和变形的影响。
将及时预报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把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方,据此指导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