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的理论研究概述
四种典型消极情绪对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消极情绪 ;消费决策;心理机制;评估趋势功能理论
[中图分类 号 ] F713.55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005—6432 (2011)23—0138~02
在 传统 经济 学 的理论 框架 下 ,消费行 为研 究 者普遍 认 为 :消 费者 在进 行 消费决 策 时采用 的是 基 于产 品属性 以及 利益 最大 化 的理性 判断 原则 。最 近二 十年 ,学 者们开 始将 关注 点转 向 由产 品的广 告宣传 、外观特 征及 品牌效应 所 引 发 的消费 者情 绪上 。在很 多有关 消费 者满 意行 为 的研 究 中 学 者们发 现 :在消 费决 策 中 ,由广告 等所 引发 的情 绪作 为 一 个 变量 对 实 际消费行 为 产生 了影 响 。同样 ,在其 他诸 如 消 费者 抱怨 行 为 、服 务失 败及 产 品态度 等研 究情 境 中 ,情 绪 也扮 演着 极其 重要 的角 色 。
1 四种典 型 的消极 情绪对 消 费决 策行 为 的影 响
1.1 愤怒情绪的高冒险性 Lerner和 Kehner于 2000年 提 出 了 评 估 趋 势 理 论
(Appraisal—tendency Functional Theory),该 理 论认 为 ,情 绪 对于 决策 产生 不 同结 果 ,是 由决策 者对 该情 绪 的评估 趋 势 来决 定 的 。而 评估 趋势 则主 要包 括两个 核 心 的方 面 ,即 核心评 价 主题 和评价 维度 。核 心评 价主 体是指 引 发情绪 的 具体 事件 或情 境 ,而评 价 维 度 则是 包 括 确 定 性 、愉 悦感 、 责任 、可 控感 、注 意活 动及 预 期 努力 等几 个 方 面 的 维度 。 该理论 打 破 了传统 的积 极或 者消极 的情 绪效 价 区分 ,开始 探讨 具体 的消 极情 绪 对决 策 的影 响 。在该 理 论 的基 础 上 , Lerner和 Kehner于 2001年 进 行 了一 项 以 “亚 洲 疾 病 问 题 ” 为实 验 情 景 的 风 险决 策 实验 ,实验 结 果发 现 带 有 愤 怒情 绪 的被试 更倾 向于 采取 风 险性 的决策 。评估 趋 势理 论 对 此 的解释 是 :愤 怒 是一 种 高 可控 性 和 高 确 定性 的情 绪 , 而高可控性和高确定性的特性会导致乐观的风险评估 ,因 此 带有 愤怒 情 绪 的被 试 更 为 乐 观 地 估计 了 风 险评 估 的结 果 ,从 而有 更高 的 冒险性 。此 外 ,愤 怒情 绪在 风 险决策 上 的影 响存 在显 著 的性 别差 异 。Fessler的一项研 究 表 明 ,带 有愤怒 情 绪 的男性 更倾 向于 冒险 ,而带 有厌 恶情 绪 的女性 更倾 向于 冒险 。 1.2 恐惧 情绪 的风 险规 避
心理学视角下的决策过程
心理学视角下的决策过程人们每天都要做出许多决策,无论是将要吃什么,还是要购买哪个产品,抑或是关于职业选择的大决策。
决策是指在不同选择之间做出选择并执行的思考过程。
心理学家们通过观察和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来解释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因素。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决策过程。
一、认知偏差在决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指在信息处理和决策中出现的心理偏差。
这些偏差可能会导致人们做出不理性的决策。
例如,损失厌恶是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指的是人们过分重视可能的损失,并且对可能的收益不那么敏感。
这个偏差会导致人们在决策中选择避免损失,而不是追求潜在的收益。
二、决策风险决策过程中的风险是心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决策风险指的是人们在做出决策时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程度。
人们在面对不同风险水平时,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决策策略。
例如,人们对于小概率事件的判断往往不准确,会倾向于低估风险。
这些判断和偏差在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决策环境决策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环境对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决策环境可以分为确定性环境和不确定性环境。
在确定性环境下,人们可以知道每个选择的结果,因此做出决策相对容易。
而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人们无法准确地知道每个选择的结果,需要依靠风险评估和认知加工来做出决策。
决策环境的不同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过程和决策结果。
四、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情绪对决策过程和结果也有重要的影响。
人们在决策时可能会受到各种情绪的影响,如愉悦、焦虑、恐惧等。
情绪的不同会改变人们对决策的态度和偏好。
例如,人们在愉悦状态下更容易接受冒险和决策风险,而在焦虑状态下更倾向于保守和避免风险。
五、决策后悔决策后悔是指在决策后,人们对自己的决策结果感到不满意或后悔。
这种后悔感往往是因为人们担心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或者认为其他选择可能会更好。
决策后悔会影响人们对于决策的满意程度,也会对下一次决策产生影响。
总结起来,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心理过程。
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
这本书还强调了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需要 学会如何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情绪调节方法,例如通 过深呼吸、冥想、运动等方式来缓解消极情绪,通过积极思考、制定计划、寻 求支持等方式来增强积极情绪。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 情绪,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
每一章的标题都体现了主题的深入和递进。从“情绪的起源与影响”,到“情 绪如何塑造我们的信息和评估”,再到“情绪调节的艺术”,这一系列主题构 成了一个层层深入、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目录设计,不仅使读者能够 清晰地理解每一章的主题和内容,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全书的知识架构和逻 辑关系。
本书的目录还通过“核心概念”、“关键问题”、“实用技巧”等小节,为读 者提供了更详细、更具体的内容概述。这些小节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每一章的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然而,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并非全然消极。事实上,适度的情绪波动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复杂问题,更全面地考虑各种可能性,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因此,对于想要提高决策能力的我们来说,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情绪影响下做出正确决策的 方法和策略。例如,作者建议我们在决策时要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 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决策动机;我们还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以避 免因情绪波动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阅读《情绪:影响正确决策的变量》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列纳 德·蒙洛迪诺对情绪在决策中的重要性的独特见解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为我提 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情绪,也让我更加明白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 决策过程。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情绪在决策中的地位。在传统观念中,我们往往将决策 看作是理性、逻辑的过程,而情绪则被视为干扰因素。然而,蒙洛迪诺却指出, 情绪不仅是决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能影响我们的决策结果。他的这 一观点使我意识到,在决策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性分析,还要充分考虑情绪 的影响。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概述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概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概述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探讨其起源、发展、核心观点和应用领域。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在社会互动中的情绪选择和情绪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背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该理论的视角。
通过对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情绪表现,为情感管理、人际交往、心理治疗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是一种解释人们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调整其信息处理和社交目标的理论。
该理论提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逐渐从追求知识和新奇体验转向追求情感满足和社会联系。
这种转变反映了人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对情绪调节和情绪管理的不同需求。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社会情绪”和“目标调整”。
社会情绪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情绪,包括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而目标调整则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调整自己的社交目标,从追求外在成就和知识获取转向追求内在的情感满足和人际关系。
该理论还提出了“情绪调节策略”的概念,即个体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适应社会环境和个人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可能会采用更加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寻求社会支持、参与社交活动等,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还强调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在个体情绪选择和目标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和社交目标,从而影响其信息处理和社交行为。
因此,该理论提倡在研究和应用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为我们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如何调整其社交目标和情绪管理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和社交行为的本质,为提升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供有力支持。
情绪和情绪调节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
情绪和情绪调节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及其神经基础摘要风险决策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决策。
实证研究表明,情绪和情绪调节对风险决策有重要的影响。
情绪对风险决策影响的理论解释包括情绪维持假说、情绪泛化假说以及躯体标记学说;情绪调节对风险决策影响的神经机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可以定位在大脑的纹状体以及中脑和脑岛。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情绪和情绪调节对风险决策影响研究的应用价值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风险决策;情绪;情绪调节;神经机制分类号B842.6DOI:10.16842/ki.issn2095-5588.2016.02.0061引言风险决策是指决策者在面临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确定的决策后果,尤其是在面对伴有负面结果的可能性时,所产生的复杂心理过程。
由于风险决策所探讨的是人类在风险情境下如何进行判断和选择,因此情绪和情感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情绪已是决策领域未来需要解决的16个问题之一(Mayer,Salovey,& Caruso,2002)。
情绪状态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并不只取决于情绪的效价,可能还取决于对它的确定性、可控性维度的评估(庄锦英,陈明燕,2005)。
一方面,愤怒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在风险规避和风险寻求方面都有促进作用(Lerner & Keltner,2001);另一方面,快乐对风险决策也会引起风险寻求和风险规避(黄晓峰,2010)。
所以,情绪对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有待于在情绪的各个维度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
受到情绪领域研究的影响,情绪调节对风险决策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对情绪调节的研究,强调了人们通常努力控制情绪的体验。
这留下了一种可能性,即以前归因于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可能是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如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的影响结果(Renata,Liviu,Daniel,Mircea,& Andrei,2010)。
行为决策中后悔情绪的研究综述
行为决策中后悔情绪的研究综述【摘要】后悔是行为决策前后都可能出现的情绪体验。
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消极情感。
当个体意识到或者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他的行为,将产生更好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后悔情感。
同时,许多研究也表明,后悔还可能作为一种预期情绪,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影响到最终的行为决策。
这里将从后悔的概念出发,以预期后悔与体验后悔为重点,梳理行为决策中的后悔的研究方法,并评述目前学术界关于后悔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行为决策预期后悔体验后悔反事实思维后悔理论1前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时常要作出各种各样的决策,而后悔是行为决策中出现最多的的情绪体验。
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后悔是人们日常交谈中提到最多的负面情绪。
然而,最早的决策研究主要开始于经济学领域。
由于最初的经济行为研究大多是在“理性经济人”的思维视野和理论框架下开展起来,因此,决策领域的早期研究几乎忽略了情绪的影响作用。
后来,随着社会认知科学、经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其交叉学科的发展,“决策”不再仅仅是经济学的研究专利,尤其是将“情绪”引入“决策”研究之后,情绪与决策的关系研究备受青睐,开展最多的当属“后悔”情绪对“决策”影响的研究。
后悔情绪可以出现在心理预期中并最终对行为决策造成影响。
由此可见,行为决策中情绪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因此,决策与后悔情绪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后悔的概述心理学界对后悔(Regret)是这样定义的:后悔是一种基于认知的消极情感,主要发生在个体意识到或者想象出如果先前采取其他的行为,将产生更好的结果时。
由此可见,产生后悔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个体行为(决策)的结果不好(或相对不好);二是如果改变了当事人已经完成的行为(决策)就会获得好(或相对好)的结果。
心理学界对后悔的研究是在反事实性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框架下展开的。
上面提到的“要是当初……,就好了!”“如果……,就不会这样了。
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影响
情绪状态对决策的影响杨林1,杨元魁2,3,4,5,(1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南京,210096;2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南京,210096;3东南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4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南京,210096;5苏州市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215123)E-mail:yang1635@摘要:近年,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正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介绍了基本情绪的神经通路和决策的神经机制,并且总结了情绪对决策影响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
将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分为固有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和已有情绪对决策的影响,分别进行了介绍。
在已有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的研究方面,目前仍然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关键词:情绪;决策;认知;神经机制古代的理性主义者认为情绪不利于人的判断、推理和决策,认为情绪是理性思维的强盗。
这种观点直接影响了人类对决策行为的研究。
近年来情绪对人类理性认知活动的建设性作用已经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随之成为决策领域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从神经机制方面出发,探讨情绪和决策的关系。
1. 情绪的神经机制情绪是有生物体对周围环境中的事件的评价所引发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和生理状态[1]。
在研究情绪和构建情绪理论时一直存在两种取向:维度观点或种类(类型或分立情绪)观点。
持种类观点的理论家使用基本情绪的概念。
他们认为,某些情绪比其他情绪更“基本”,复合情绪(如焦虑、抑郁)则是多种基本情绪的混合物。
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Ekman(1994)[2]提出的六种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恐惧、悲伤、愤怒、惊讶和厌恶。
Ekman使用“基本情绪”这一术语时主要是强调进化在形成情绪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和普遍的特征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的现有功能。
近年来,许多文献表明,有两个基本的情绪和动机系统或者积极和消极感情形式,分别是趋近系统和退缩系统[3]。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
积极情绪研究综述吴茹谦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当今,关于积极情绪已成为情绪研究的一个核心,并且已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积极情绪研究的诸多方面,包括积极情绪的概念、相关理论及其功能和意义。
以及积极情绪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培养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方法。
关键词:积极情绪;90后大学生;心理生理健康积极情绪近年来在国外情绪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相对比较广泛的研究,许多研究对于积极情绪的概念、积极情绪的功能以及积极情绪对于健康的意义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分析,也开展了许多实证研究。
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Kentucky大学的三位心理学家Danner,David和Wallace,以文献回顾作为主要方法对老龄化和老年痴呆症进行研究时,对19世纪30年代天主教修女的日记进行了再次查阅。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表达积极情绪最多的人比表达最少的多活十年【1】。
在20世纪末的10年研究中,心理学家在对关于心理疾患预防的研究中发现,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缓冲作用的是人类的力量:勇气、乐观、人际技能、信仰、希望、忠诚、坚韧等。
美国心理学家Martin E.P.Sligman,在对这些研究结果回顾的基础上,认识到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是更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事情。
于是他构想发起一场新的心理学运动——种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
在他就任APA主席后1998年的美国心理学会年度大会上,明确的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2】。
之后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外的心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有了比较广泛的研究。
Sligman指出,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积极情绪;第二是积极性个体的个性特质;第三是积极的社会制度”【3】。
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则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回顾和总结积极情绪的相关研究结果,对积极情绪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行为决策理论
THANKS
02
框架效应在很多情境下都会出现,例如在医疗 、金融、广告等领域。
03
不同的框架会导致个体关注信息的不同方面, 从而影响决策的结果。
锚定效应
1
锚定效应是指个体在进行决策时,容易受到先前 的信息或经验的影响,导致对当前问题的判断出 现偏差。
2
锚定效应通常表现为对数字的估计过于依赖起始 值或参考值,而忽视其他相关信息。
社会心理学与行为决策理论
01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决策,强调社会 因素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02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会受到群体压力、 社会规范和群体认同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个体 偏离理性决策的轨道。
03
社会心理学还探讨了社会认知偏差在决策中的作用,例如代 表性启发、可得性启发和锚定效应等,这些偏差会影响个体 对信息的处理和判断,进而影响决策结果。
销售促进
通过打折、赠品、限时优惠等手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提高销售业绩和市场占有率。
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资产配置
01
投资者根据行为决策理论,优化资产配置,避免过度自信或过
度悲观导致的投资风险。
止损与止盈
02
投资者运用行为决策理论,设定合理的止损和止盈点位,控制
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市场情绪分析
风险偏好是指个体在面对风险时所表 现出的态度,包括风险厌恶、风险中 立和风险追求。
预期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时会根据 期望值和风险偏好来权衡不同选项的 预期结果,并选择期望值最高的选项 。
期望值是指某个选项被选中的概率乘 以该选项所带来的效用(或损失)的 加权平均值。
展望理论
展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提 出的另一个行为决策理论,它描述了人们在 面对潜在的收益和损失时如何进行决策。
刺激如何影响决策制定过程?
刺激如何影响决策制定过程?一、情绪刺激对决策制定的影响情绪刺激是指外部环境或内部体验引起的情绪变化,常常会对决策制定产生重要的影响。
情绪的积极性与负面性会干扰我们的理性思考,从而影响决策质量。
1. 情绪刺激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在面临风险决策时,情绪刺激可以影响我们的风险态度和风险偏好。
当我们处于积极情绪下时,往往更加乐观,更愿意承担风险;而在负面情绪下,我们会更加谨慎小心,更倾向于回避风险。
2. 情绪刺激对决策时间的影响情绪刺激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速度和决策效率。
在高度激动或者愤怒的情绪下,我们往往会变得冲动,做出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决策,导致决策的质量下降。
而在一些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二、认知刺激对决策制定的影响认知刺激是指通过信息的呈现和处理,对我们的认知系统产生的刺激。
认知刺激对决策制定也有较大的影响。
1. 信息量对决策制定的影响当我们处理大量的信息时,可能会导致决策制定变得困难。
信息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思维负担过重,从而降低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决策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量,以避免信息过载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2. 信息质量对决策制定的影响信息质量是决策制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优质的信息能够提供准确、及时的决策依据,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而低质量的信息则可能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
因此,在决策过程中,要注重选择权威可信的信息来源,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对策刺激对决策制定的影响对策刺激是指对某种情境或问题产生的反应,它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决策制定的过程与结果。
1. 对立刺激对决策制定的影响当我们面临两个或多个对立的刺激时,往往会引发决策的困惑和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权衡和取舍,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
因此,在决策制定时,要善于处理对立刺激,以避免被困于两难境地,影响决策结果的质量。
2. 激励刺激对决策制定的影响激励刺激是指对于某种目标或回报的期望或期望价值。
情绪与决策研究的心理学和经济学视角_李爱梅
作者简介:李爱梅(1972-),女,江西新余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梁颖(1985-),女,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研究方向;田婕(1984-),女,广东韶关人,硕士研究生,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研究方向。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的投资者风险决策行为研究”(项目号:70871054)《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7期情绪与决策研究的心理学和经济学视角*李爱梅,梁 颖,田 婕(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632)摘 要:情绪是近来决策研究的焦点之一,情绪与决策的研究受到各个学科的重视。
文章首先概括了决策研究的三种范式,即标准化范式、描述性范式和进化论范式;接着分别阐述了心理学与经济学两大领域关于情绪与决策的理论模型、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等;最后分析了两大学科在研究内容、方法和范畴上的优劣,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关键词:决策;情绪;心理学视角;经济学视角 大到国家政府,小到个人,决策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我们。
决策的规律与科学性不仅关系到个体和家庭的幸福和谐,也影响着企业乃至国家的兴衰成败。
因此,决策研究己成为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和神经经济学等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受到相关研究者的重视,例如著名决策研究专家R .H a s t i e(2001)就将情绪列为决策领域未来需要解决的16个问题之一[1]。
当然,不同学科在情绪与决策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心理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
一、决策研究的三种范式决策(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成分(H a s t i e ,2001)[1]。
其涉及到对备择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估的过程,会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T v e r s k y 和K a h n e m a n ,1972)[2]。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
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发展历程、不同学者对决策理论的观点、影响决策的因素分析、决策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发现,决策理论在管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不同学者对于决策的认知和方法存在差异。
影响决策的因素多样化,需要综合考虑。
决策理论在实际管理中能够指导管理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决策效率和精准度。
本文为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全面的文献综述,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将更加专注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关键词:管理学、决策理论、文献综述、发展历程、学者观点、影响因素、应用、未来发展、总结、研究方向、局限性、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管理学领域,决策理论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复杂化,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出各种各样的决策,而决策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组织的成败。
研究决策理论对于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提高组织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决策理论的研究背景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初期,管理学者就开始研究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复杂环境下的决策行为。
随着管理学学科的逐渐成熟,决策理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不断推动着决策理论的发展,使其不断与时俱进。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管理者所面临的决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对决策理论的研究也变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研究管理学中的决策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对于推动管理学领域的发展和提高管理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管理学中决策理论的发展现状,揭示不同学者对此理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分析影响决策的因素以及决策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决策理论进行文献综述,可以帮助现代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决策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决策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管理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情绪唤起对执行功能的作用
情绪唤起对执行功能的作用二、情绪唤起对执行功能影响的理论基础情绪唤起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理解这一关系的理论基础,对于我们深入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情绪唤起,通常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各种情绪刺激时,所引发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这种唤起可以是积极的,如喜悦、兴奋,也可以是消极的,如焦虑、恐惧。
当情绪被唤起时,个体的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都会受到影响。
执行功能则是指一系列高级认知过程,包括抑制控制、工作记忆、计划决策等,它们帮助我们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有效决策,实现目标导向的行为。
执行功能在个体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情绪唤起时,个体的执行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具体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和强度。
在理论层面,情绪唤起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多个理论框架进行解释。
最具代表性的是资源有限理论和情绪调节理论。
资源有限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情绪唤起占据大量资源时,执行功能可用的资源就会减少,从而影响其表现。
这一理论强调了情绪唤起对执行功能的潜在干扰作用。
而情绪调节理论则强调个体对情绪的管理和调控能力。
根据这一理论,当情绪唤起时,个体可以通过调节情绪来减少对执行功能的干扰,从而提高认知表现。
情绪激活理论也为理解情绪唤起对执行功能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视角。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不同程度的激活或唤醒状态产生的,强烈的情绪由高唤醒产生,温和的情绪由低唤醒产生。
不同程度的唤醒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和思维等。
情绪唤起可能会通过影响唤醒状态来影响执行功能。
情绪唤起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通过理解情绪唤起对执行功能影响的理论基础,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索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优化个体认知表现、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实践价值。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深入探讨不同动机强度的积极及消极情绪对执行功能的作用机制,并细致区分情绪唤起与情绪刺激的不同效应。
情绪影响决策的理论(郭欢)
情绪影响决策的理论现在一般认为:影响个体决策行为的情绪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决策时的固有情绪(integral emotion):由决策任务本身所引发的情绪。
另一类是决策前已有的情绪(incidental emotion),由看电影或是决策前的经历所诱发的情绪也会对随后的风险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即使这些情绪与决策任务无关一.决策和判断的理论代表性启发式: 指出个体经常使用代表性启发式,根据样本与其所在总体的相似性以及随机出现概率来对样本进行判断"可用性启发式: 认为人们通过判断想出某一事情的容易度来估计其频次和概率。
换句话说,人们通过评估相关事例从记忆中检索的容易度以及努力程度来判断频次。
锚定和调整启发:是指人们从某一近似值出发——起锚——然后不断根据新增信息进行调整。
例如,如果要求在绿色鸡蛋和普通火腿之间进行选择,多数人会选择火腿,只考虑熟悉,这条线索就能使人获得所需要的能量,无须浪费时间去探索绿色鸡蛋能不能吃。
二、效用理论和期望效用理论人们的判断和估计不依赖于获益本身,而依赖于获益后的心理满足或愉悦程度,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或愉悦称为效用(Utiliyty)。
效用理论:效用是收益的对数函数,决策者在决策中追求效用最大化。
Bnehtma发展了Bemuoli的效用概念,认为效用是愉悦与痛苦之差。
期望效用理论认为,一个选项的总的价值就是期望价值,也就是说,效用是将各种可能的状态进行平均,并根据各种状态的可能性进行权重的结果。
主观期望效用理论(subjectiveExpeectdUtiliytTheoyr)认为人类行为的目标是寻求快乐避免痛苦。
在决策时,人们寻求快乐的最大化(称之为正性效用)和痛苦的最小化(称之为负性效用)。
人们作出决策时是根据主观期望效用值的高低来进行的。
三、前景理论上面这些理论排除了情感因素,很多现象都无法用其解释。
如在有100%的把握稳拿5000元和有80%的机会得到6000元之间进行选择时,多数人选择稳拿5000元;而在有100%的机会损失5000元和80%的机会损失6000元之间进行选择时,多数人选择后者,出现了所谓的“偏好反转”。
行为金融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
行为金融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引言:行为金融理论是对投资者行为的科学研究,通过分析投资者的心理、认知和情绪等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
本文将探讨行为金融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以及对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一、行为金融理论概述行为金融理论是一种相对于传统金融理论的新兴理论,它强调人类的心理、认知和情绪等因素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与传统金融理论假设人们是理性的经济人不同,行为金融理论认为人们往往受到各种心理偏见和情绪影响,以致于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典型的行为金融理论包括心理账户理论、反身性理论和群体行为理论等。
二、行为金融理论与投资决策1. 心理账户理论心理账户理论指出人们对资金的看待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
例如,人们往往更愿意花掉“投资收益账户”的钱,而不愿花掉“工资账户”的钱。
此外,心理账户理论还指出人们对损失与盈利的看待不对等,人们对损失的敏感程度高于对盈利的敏感程度。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心理账户理论可以避免因非理性决策而遭受巨大损失。
2. 反身性理论反身性理论认为投资者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市场价格。
当投资者预期市场价格上涨时,他们往往会大量购买股票,从而推动市场上涨。
反之,当他们预期市场价格下跌时,会进行大量抛售,导致市场下跌。
反身性理论提醒投资者,在更全面地考虑市场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避免因为市场情绪而买高抛低。
3. 群体行为理论群体行为理论研究了投资者的群体心理。
根据该理论,当大多数投资者对某只股票持有相同态度时,市场价格往往受到影响。
当大多数投资者高度乐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反之则会下跌。
群体行为理论提醒投资者注意市场情绪的传播和影响,避免跟风操作造成的投资风险。
三、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波动的影响1. 影响投资者行为行为金融理论揭示了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
例如,投资者常常因为抱着“怕错过”的心态而追涨杀跌,导致入市过早或离市过晚;他们也往往受到媒体和他人的影响,盲目跟风或逆势操作。
交易心理学
交易心理学交易心理学交易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交易过程中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学科。
它涵盖了市场心理学、行为金融学、心理和情绪分析等多个领域,旨在探索投资者、交易者和市场参与者在决策和行动中的心理机制。
本文将介绍交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和应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应对交易中的心理挑战。
一、交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 决策偏差: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常常受到心理和认知偏差的影响,如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确认偏误等,导致投资决策的不理性和错误。
2. 情绪影响:情绪对决策和交易有显著影响,如焦虑、恐惧和贪婪等情绪会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动,引发盲目跟风或冲动交易。
3. 心理支持和抵抗:投资者常常在价格上涨时感到安慰,而在价格下跌时感到恐慌,导致买高卖低的行为。
心理支持和抵抗是价格变动时投资者情绪的重要指标。
二、主要理论1. 心理学理论:交易心理学借鉴了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交易决策,如认知失调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心理阻碍等。
心理学理论揭示了人们决策和行为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倾向。
2. 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研究了人类行为和决策在金融市场中的特点和问题,如群体行为、情绪传染、市场泡沫等。
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行情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模式。
三、交易心理学的应用1. 人性化设计:了解市场参与者的心理规律,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技巧设计交易平台和工具,以满足交易者的心理需求,提高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
2. 情绪管理:积极管理投资者和交易者的情绪,培养冷静、理性的交易心态,避免情绪冲动导致的错误决策和行为。
3. 交易策略优化:基于交易心理学原理,调整和优化交易策略,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
例如,利用心理支持和抵抗的概念,设定止损点位,控制亏损。
四、如何应对交易中的心理挑战1. 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偏好,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避免盲目从众和冲动交易。
2. 学习和掌握交易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情绪管理和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偏差。
有关情绪影响的学说
有关情绪影响的学说
情绪影响学说是指情绪对人类行为和思维产生影响的
学说。
这一学说指出,情绪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会对人类的思维、行为和决策产生影响。
其中有几种主要的理论:
1.情绪-认知理论,指出情绪会影响认知过程,如注意力、记忆和决策等。
2.情绪-行为理论,指出情绪会影响人的行为,如动机、行为和沟通等。
3.情绪-社会理论,指出情绪会影响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4.情绪调节理论,指出人们会使用各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以维持情绪平衡。
5.情绪-身体关系理论,指出情绪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情绪影响学说是指情绪对人类行为和思维产生影响的学说,其中有许多理论和模型来描述情绪对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这些理论和模型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影响以及开展临床和社会研究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的理论研究概述张玲(杭州师范大学,杭州)摘要:近年.情绪对于人类认知过程的作用正逐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尤其是情绪对决策的影备受关注。
相继产生了多种情绪与决策的相关理论。
本文旨在对现有的国外情绪与决策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
关键词:情绪;决策;理论1引言个体判断和决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
以往这一领域的研究是以经典决策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为主体,早期的决策理论认为“人是直觉的统计学家”,人们在不确定性情境下做出决策时,总是寻求期望效用的最大化(Goldstein& Hogarth,1999 )。
而在近二十年来的研究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工作背景下情绪对个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其中情绪对个体判断和决策的影响研究成为八十年代以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通常,人们会把情绪和追求理性看成是两个对立的概念,追求理性的决策行为往往与尽最排除情绪对决策的影响联系在一起。
然而,随着个体判断和决策研究的不断深人,人们发现情绪对个体判断和决策并非总是消极的和破坏性的,而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信息输人,是个体判断与决策的重要预测指标,在很多情况下,情绪往往有利于提高决策效能。
2决策理论2.1区别一巩固理论Svenson(2003)认为[决策过程不仅是成功执行一个或几个决策规则的过程,并且决策者应在此过程中创建一个比其竞争者更为有利的选项。
该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整体性评估、选项和问题的重新建构、应用决策法则。
区别系指建立有利选项的过程,巩固指的是维持偏好选项,避免决策出现较差结果和后悔情绪等过程。
在决策过程中情绪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影响决策:影响决策过程和决策问题的表征性。
前者主要是通过影响信息的处理来实现(决策规则、执行信息搜索、信息搜索顺序等);后者主要是通过影响信息的吸引性来实现。
情绪还可以影响决策问题的结构,也就是通过影响选项的外表、表象以及选项情节的吸引性来实现对决策过程的影响首先,整体评估可能带有情绪性此外,情绪通过与选项整体,选项,外表、表象和选项情节的特定联系而成为问题结构的一部分。
Svenson(2003)认为决策可以分成四种水平,一般来说,决策水平越高,决策所需的能量资源(由心理和生理能量资源构成)就越多,由于人们想尽量少地使用能量资源,因此,在做出决策的条件不变时,人们就会尽量在低水平上做出决策,避免在高水平上做出决策在决策水平上作出决策。
在决策水平1,个体主要可以通过快速的习惯过程做出决策,决策者意识到决策的情境与早先所经历的情境类似,因此选择以前的类似选项。
该水平决策遵守能量保存原则,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
水平2的决策,决策者考虑一个或几个方而的吸引性2 情绪对决策的影响的理论研究综述(包括价值和情感驱动的吸引性),并对各个选项间的吸引性进行比较。
水平3的决策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到各个选项间吸引性(情感和认知价值的)冲突的调整和解决。
水平4的决策,决策者而临不熟悉的问题情境,在此情境中创建新的决策选项多数该水平的决策包括问题解决过程。
尽管Svenson的理论非常重视情绪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但遗憾的是Svenson并没有进一步论述不同种类情绪对决策的影响过程。
2.2正性情绪理论在正性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机制上研究者认识不同。
Finucane和Slovic,(2003)认为正性情绪会占用认知处理资源而损害系统性认知过程,干扰系统性信息处理过程,导致表而思维[7],进而影响决策质量。
一些研究者不同意上述说法,Isen和Labroo (1995)指出在许多情境下正性情绪可以通过提高认知灵活性,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在正性情绪状态下,人们倾向于整合决策材料、较少受材料无关属性的迷惑并将注意焦点关注于其他更为重要的任务,因此有利于决策结果。
近期神经心理学领域地为正性情绪对决策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大脑多巴胺系统在正性情绪对于思维过程和社会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大脑前角回区的多巴胺与注意灵活性发展和模式转移相联系。
因此,神经心理学理论认为,正性情感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是由于多巴胺释放入前角回,使正性情感与认知灵活性和创造性之间建立起了联系,这样注意转移能力使个体能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因此更具灵活性。
2.3情绪启发Damasio(1994)等人通过对大脑前额损伤的病人进行观察和实验后指出,大脑前额皮质损伤的病人不仅会损伤基本的智力、记忆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完整性,会损伤他们的情感体验能力以及将情感与行为的预期结果相联系的能力,而且也会妨碍个体做出理性的决策。
Damasio(1995)认为情绪直接或间接的与躯体状态相联系,消极的躯体标志与个体想象中未来的决策结果相联系时,产生预警;积极的躯体标志与个体对决策未来结果的想象相联系时,产生激励。
躯体标志可以提高决策过程的准确性和效率,这种标志的缺乏或阻断会对决策结果产生消极的影响,降低决策的效能。
情感是联系非期望和未知事件的纽带,Richard和Gross(2000)认为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它有利于信息整合,原因获取以及在多项口标中给予优先权。
首先,情感在依赖于个体特点和任务特征以及两者交互反应的判断和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很明显。
情感反应上的个体差异以及任务信息的评价差异最终引起刺激物表象的情感性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匹配和解释。
这些真实和想象中刺激物的显著性质导致表象的唤起(知觉和躯体的解释),并构成该表象的情感和操作维度。
情感信息的匹配促使刺激物的信息趋近于个体的情感池(Affective Pool),在人们头脑中的所有表象都标以不同程度的情感。
情感池包括所有与表象相联系的正负性情感标志物。
标志物的强度随表象的不同而不同。
人们在做出判断的过程中,需要咨询和参考情感池正如可想象性、记忆胜和相似性可以作为决策判断的线索一样,情感也可以作为许多重要判断的线索。
2.4情绪同感理论近年,关国心理学家Gross(2000)和Campos(1994)认为,情绪与情绪调节在时间过程上的同时性,认为情绪调节伴随情绪发生的全过程,情绪发生的过程就是情绪调节的过程,Gross(2000)认为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是指“个体对具有什么样的情绪、情绪什么时候发生、如何进行情绪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简单地说,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情绪发生、体验与表达施加影响的过程。
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最降低情绪反应常用和最有价值的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
大量实验与测量的研究发现,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和认知资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Carver和Scheier(1989)等人认为维持或改变行为所付出的努力会引发负性的反馈环路,将系统的现存情况与个体的内在标准相比较。
如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相应的操作系统就会去减少该差异,以达到期望的状态和行为。
这些自我监控过程具有重要的自我调节功能,然而,功能的执行却要消耗认知成本.策略性地评估、修正个体的思想、情感或行为将会减少可用于其他任务的注意资源.决策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中心部分。
决策过程涉及到对选项间进行比较选择和评估的过程,因而会占用一定的认知资源Kahneman(1973)认为,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分类与识别的过程中会受到认知资源有限胜的制约。
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有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
综上所述,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会对认知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因而也势必影响到作为高级认知活动的决策过程2.5后悔理论和失望理论Loomes、Sugden(1982)和Bell(1982)首先提出后悔理论,用以说明预期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
该理论假设:如果决策者意识到自己选择的结果可能不如另外一种选择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后悔情绪;反之,就会产生愉悦情绪。
这些预期情绪将改变效用函数,决策者在决策中会力争将后悔降至最低。
许多研究证明了后悔理论。
例如,Ritov 和Baron(1990)发现,当母亲预期到自己的孩子将死于接种疫苗的后悔心情时,就不愿意给孩子接种此种疫苗,即便死于疾病的机会远远大于死于接种疫苗的机会。
Simonson(1992)发现,如果顾客预先想象到购买某种陌生产品发生故障时的后悔心情时,就更愿意购买熟悉的产品。
Josephs (1992)等人研究表明,对后悔的预期存在个体差异,由此决策中力避后悔的情况也因人而异。
如高自尊的决策者不易受结果反馈的影响,而低自尊的决策者倾向于避免带来后悔的选择。
几年后,Loomes、Sugden(1986)和Bell(1985)又提出失望理论。
该理论假设失望是当同时有几个结果,而自己的结果较差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
与后悔理论一样,预期到的失望情绪通过改变效用函数影响决策,决策者在决策中会力避失望情绪的产生。
后悔和失望理论均通过比较将预期情绪引入决策过程:后悔理论强调不同选择间的比较,失望理论强调同一选择内不同结果间的比较。
这种基于各选项间的比较而形成的参照点是十分重要的,它强调决策中各选项间价值的相互依赖和影响。
遗憾的是,这两种理论对所假定的预期情绪均缺乏直接的验证。
3总结情绪总是与个体的判断和决策相伴随,关于情绪对个体判断和决策影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在近20年的研究中,特别是在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对人类决策问题研究的共同贡献,使我们对情绪在个体判断和决策中的影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上都有了新的进展。
在以后的研究中,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为情绪对个体判断和决策影响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模拟多阶段复杂决策任务,为研究情绪在个体判断和决策中的影响提供很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Goldstein,W.M.,&Hogarth,R.M.(1999).Judgement and decision re-search:Some historical context.In:Goldstein,W.M.,&Hogarth,R.M.(Eds.).Research On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65Svenson,O.(2003).Values,Affect,and Process in Human Decision Making:A Differentiation and Consolidation Theory Perspective.In:Schneider S.L.,& Shanteau J.(Eds.).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Judgment and Decision Research.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87-326Finucane,M.L.,Peters,E.,&Slovic,P.(2003).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The Dance of Affect and Reason.In:Schneider S.L.,& Shanteau J.(Eds.).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Judgment and Decision Researc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87-326 Isen,A.M.,& Labroo,A.A.(1995 ).Some Ways in which Positive Affect Facilitates Decision Making and Judgment.In:Schneider S.L.,& Shanteau J.(Eds.).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Judgment and Decision Research.2003:365-393.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Damasio,A.R.Toward a Neruobiology of Emotion and Feeling:Operational Concepts and Hypotheses.The Nuuroscientist,1:19-25Damasio,A.R.(1994).Decartes.Error:Emotion,reason,and the humanbrain.New York:Avon.33-35 Damasio,A.R.(1995). Toward a Neruobiology of Emotion and Feeling:Operational Concepts and Hypotheses.T he Nuuroscientist,1:19-25Richard,J.M.,& Gross J.J.(2000). Emotion regulation and memory:the cognitive costs of keeping one.s coo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9:410-424 Campos,J.J.,& Mumme,D.L.,& Kermoian,R.,Campos,R.G.(1994).A 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emotion.In:Nathan A.Fox (Ed.).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 Regulation:Biological andBehavioral Considerations.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child development,240(59):2-3,284-304 Gross,J.J.,& James J.(2000).Emo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In:L.A.Pervin & O.P.John (Eds.).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 theory and Research (2nd.Ed.) New York:55-87Carver,C.S.,& Scheier,M.F.& Weitraub,J.K.(1989).Assessing coping strategies:A theoretically based approach.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56:267-283Tversky,A.,& Kahneman,D.(1973).Availability:A heuristic for judging frequency and probality.Cognitive Psychology,5:207-232Loomes ,G.,&Sugden ,R.(1982).Regret theory:An alternative of rational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Economic Journal,92:805~824Bell ,D .E.(1982).Regret in decision making underuncertainty.Operations Research,,30:961~981Ritov ,I.,&Baron ,J.(1990).Reluctance to vaccinate:Omission bias and ambiguity.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3:263~277Simonson ,I.(1992).The influence of anticipating regret and responsibility on purchase decisions.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1~4Josephs ,R .A.,Larrick ,R .P.,Steele ,C.M.,&Nisbett,R .E.(1992).Protecting the self from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risky decis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2:26~37Loomes ,G.,&Sugden ,R.(1986).Disappointment and dynamic consistency in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3:271~282Bell ,D .E.(1985).Disappointment in decision making under uncertainty.Operations Research,33:1~27Overview emotional impact on decision-making theory researchZhang Ling(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AbstractIn recent years. For the role of the human cognitive processes emotions is gradually attention by researchers. Especially emotional for film making concern. Theories have produced a variety of emotions and decision-making. This paper aims to existing theories abroad to sort out emotions and decision-making.Key words emotional; decision; 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