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导论复习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

公共政策导论(第三版)谢明编著《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第一章绪论1、【名词解释】政策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美籍加拿大裔学者戴维•伊斯顿在《政治学系统》一书中确定了政治学系统的概念,即丘个对社会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行为系统,它由整个政治活动组成,并以人机互劫为基本单位。

政治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社会系统的需要,通过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全社会的价值进行权威性的分配。

(政治现象)他对政策的解释侧重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社会性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即决定什么人取得什么和取得多少。

3、【名词解释】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它的主要特征表现于它的不可分割性,也就是说它面向所有人不具有排他性。

公共物品用税收和借贷的方式予以支付,它们的价格表现与在资助其生产所要求的征税说水平。

4、【名词解释】俱乐部理论:它是由布坎南提出,他认为俱乐部形式的存在能够通过一种收取费用的机制排除部分公共成员的参与。

这种理论的出现代表了公私问题争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那些所谓具有价值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将会当场排除部分社会成员,这即是因为他们根本不具备参与分配的资格和条件。

换句话说,公共物品或服务经常仅有利于社会中某些团体和个人,有时还需要通过付费的形式或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定额定量地分配。

5、【名词解释】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6、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X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C.公共职能一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F.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汇总 - 拼音排序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汇总 - 拼音排序

一、单项选择题()的“地理因素说”对我们理解地理环境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启示。

A达尔文B马克思C魏源D孟德斯鸠()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A政策环境B政策主体C政策条件D 政策客体“好就一切都好,坏就一切都坏”,这是()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从众效应“意见完全一致时不轻易做出选择”,这属于()A效益原则B谨慎原则C客观原则D兼听原则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派继续鼓吹“市场万能”的神话,其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凯恩斯C马克思D马歇尔公共政策集中体现的是()的利益。

A全体社会成员B一部分社会成员C极少数人D统治阶级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A阶断性B政治性C普遍性 D 权威性互补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系统的优化,通过群体间的有机协调,提高群体的整体效能,形象说法是()A团体理论B知识理论C木桶理论D近因效应结构性社会问题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A人口爆炸B老龄化现象C 各种不平等现象D种族歧视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A总统决策B国会立法C执政党政策D司法命令人的头脑中存在两个相互矛盾或者互不相容的认识,从而引起内心的苦恼和烦闷,这叫()A阿伦森效应B心理挫折C认知失谐D定型效应认为政策也有生命周期的观点属于()A过程模型B系统理论C选择理论D批判理论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往往是整个社会问题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这个论断说明了社会问题的()A系统性B渐进性C客观性D重要性社会问题通常是指实际状态与下面哪种情形之间的差距()A社会期望B其它地区、其他人C社会需要D社会供求提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是()A马克思B达尔文C孙中山D韦伯通过类比发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机械性,从而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用于另一类问题上,这是()A经验联想B经验迁移C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西蒙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他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理性人假设C有限理性模型 D 国家干预论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第一单元1.所谓公共政策:实际是指政府的行为,即政府选择做的事情。

2.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1)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社会领域的知识,有助于了解社会与经济,政府与环境,问题与回应,政治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和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与政治观念的形成,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3.公共物品: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

4.私人物品:是指那些通过市场选择而被个人消费的物品,而且只有那些为之付费的人才有权利对其进行支配。

5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他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

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5.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遵循四项标准: 公共、合理、正当、公平。

6.公共权力: 一般是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7.划分公共秩序与私人权利的基本原则:正当性,即公共秩序的需要与私人利益相比较是否对公共利益更为有利。

必要性,少侵犯或不侵犯个人利益,提高公共政策效率。

合法性,保护公共秩序的措施要能够接受司法审查。

合理性,个人利益损失应该得到合理补偿。

8.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秉持理性,但也不能缺少伦理的考量。

9.安乐死:(1)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使用药物让病人没有痛苦的死去。

(2)含义,一是安乐的不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手术)。

10.克隆技术:是一门进行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生物技术(clone)第二单元1.三权分立制度: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2.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形式:(1)国会立法:是公共政策最基本的形式。

东师《公共政策导论》2023年试题与答案

东师《公共政策导论》2023年试题与答案

《公共政策导论》2023年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投票规则的主要功能在于()A加总个人偏好找到共同利益B保持形式公正C降低决策成本D帮助人们确定偏好顺序正确答案:B2()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系、矿藏甚至人种等自然构成。

A地理环境B经济环境C社会环境D文化环境正确答案:A3公共政策一旦____,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获得了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A可行B合法化C合理化D乐系统化正确答案:B4将政策对象在接受政策作用后产生的某种变化值减去此前得到的值,两者之差就是政策效果的评估方法是()A前后对比法B简单对比分析法C投射对比分析D实验性对比分析正确答案:B5保证政策执行的必要前提是()A人员B体制C资金D信息正确答案:A6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A新因效应B黄灯效应C红灯效应D乐队效应正确答案:B7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B正负表决法C德尔菲法D同意表决法正确答案:C8设计政策方案时应该()A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方案B只要找到少量的方案就行了C达到“满意”的程度D以上选项均错正确答案:C是指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经济要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包括生产力的结构、性质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A地理环境B经济环境C社会环境D文化环境正确答案:B10()研究的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A政策主体B政策客体C官方决策者D非官方参与者正确答案:B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们提高认识,消除不满进行的政策终结的措施是()A树立新的观念,营造改革气氛B公开评估结果,争取更多支持C加强宣传教育,消除抵触情绪D做出必要妥协,减少终结代价正确答案:C12()是指生物体的生存空间和条件,它与生物体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期末复习重点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重点:1、政策科学运动2、政策科学的概念和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围3、政策科学的研究途径考点:1、拉斯韦尔和德洛尔的主要思想第二章政策与政策系统重点:1、政策的概念和政策的本质2、政策的基本功能和分类3、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环境)4、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5、政策子系统的划分第三章政策活动者重点:1、官方的政策活动者(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司法机关)2、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播媒介)3、现代政策研究组织考点: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地位与功能第四章公共决策体制重点:1、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和决策权力的含义2、公共决策体制的分类(议会制、独裁制、人民代表大会制)3、现代公共决策方式和决策方式的改进考点:1、阿罗悖论第五章政策工具重点:1、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分类2、政策工具研究的途径3、基本的政策工具(市场化工具、工商管理技术、社会化手段)第六章政策制定1、政策议程的涵义2、政策议程的种类3、建立政策议程的途径、策略和模型4、方案规划的含义和程序5、政策合法化的含义和程序考点:1、政策议程的涵义、途径、策略和模型第七章政策执行重点:1、政策执行的含义2、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3、政策变通的含义4、“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剖析5、政策执行的若干理论模式6、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诸因素考点:1、政策变通的含义2、“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剖析3、政策执行的若干理论模式第八章政策评估重点:1、政策评估的概念和标准2、政策评估的意义3、政策评估过程的三个阶段4、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5、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考点:1、政策评估的概念2、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3、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第九章政策监控重点:1、政策监控的含义2、政策监控的分类与作用3、政策监控的功能活动(政策监督、政策控制、政策调整)考点:1、政策监控的含义与作用第十章政策终结与周期重点:1、政策终结的含义2、政策终结的原因、类型与方式3、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政策终结的策略4、政策周期的内涵5、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6、政策发展中的“范式”变化考点:1、政策终结的含义2、政策终结的障碍与政策终结的策略3、政策发展中的“范式”变化第十一章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重点:1、政策分析的过程框架及步骤2、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3、目标确立的方法(澄清政策目标在政策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的困难,澄清和确定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第十二章系统分析方法重点:1、系统分析的内容(整体分析、结构分析、逻辑分析、环境分析)2、系统分析中的定量技术和定性方法第十三章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重点:1、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内容,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和概念和几种主要的经济学分析框架)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公共选择理论的主题和方法、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3、政策分析中的经济学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成本—效能分析方法、公共定价法)考点:1、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知识点总结

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知识点总结

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知识点总结
前言
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有幸研究与撰写了《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这本知识丰富的书籍。

在这份总结文稿中,我将带您了解这本书的关键知识点和重要观点,为您的学习提供一个指南。

正文
以下是《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1.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征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具有目标导向性、决策性、监督性、控制性、评估性等特征。

2. 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
•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形成过程中涉及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政策窗口期的把握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决策等因素。

3. 公共政策的实施与评估
•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资源配置、执行力度和协调机制等因素。

•公共政策的评估可以采用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方法,旨在了解政策的效果和影响。

4. 公共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发展趋势
•国际比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的公共政策设计和实施经验。

•当前的公共政策发展趋势包括更强调创新性和协同性、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合作、更重视民主参与和社会公正等方面。

结尾
本文简要总结了《公共政策导论谢明第五版》的主要知识点,内
容涵盖了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征、形成过程、实施与评估以及国际比
较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为您的学习提供一些指引,
并激发您对公共政策领域的兴趣和思考。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概论

公共政策概论复习资料概论

各章重点问题提示第一章导论一、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1、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3、拉斯韦尔与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4、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5、国内学者张金马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党和政府用以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准则或指南。

其表现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行动计划与策略等。

二、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权威性分配1、对戴维·伊斯顿定义的分析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有权威的分配。

这一界定突出了三个思想,即: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分配的影响力是权威性的。

我们认为,为避免对“价值”一词过于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政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群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输入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策主体依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对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的过程。

具体地说,政府利用公共政策,去保护、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同时抑制、削弱甚至打击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需求。

通过政策作用去调整利益关系,在原有利益格局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利益结构。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的本质应该是政府对社会实行权威性的利益分配。

这也是我们前面主张的,可以在戴维·伊斯顿对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把“价值分配”改为“利益分配”的理由。

2、利益分配的动态性与戴维·伊斯顿的定义不同的另一点是,我们认为公共政策的功能绝不仅限于分配上。

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

从社会公共利益中,由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由利益分配到利益落实,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024版】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提要

【2024版】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提要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政策概论》期末复习提要第一章导论一、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二、政府分配利益是一个动态过程,分配的基础是政府选择利益和综合利益;分配的关键是落实利益。

1.利益选择2.利益综合3.利益分配4.利益落实三、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一)整体性;(二)超前性;(三)层次性;(四)多样性;(五)合法性。

四、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一)导向功能;(二)调控功能;(三)分配功能。

五、公共政策分析要素:(一)政策问题;(二)政策目标;(三)政策方案;(四)政策模型;(五)政策资源;(六)政策评价标准;(七)政策效果;(八)政策环境;(九)政策信息第二章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一、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因为公共管理的目标是有效地维护与增进并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所以,公共政策主体应该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二、核心主体:(一)立法机关;(二)行政机关;(三)司法机关;(四)(执)政党。

三、准公共政策主体:政府主体以外的公共政策主体统称为准公共政策主体,即“社会中那些为追求公共利益与服务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之为第三部门,如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等社会组织和社会主体。

准政策主体在整个公共政策体系中仅处于从属性和辅助性的地位。

四、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公众(公民或选民)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没有明确的组织,力量也比较分散,但却是一种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

公众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途径,影响或制约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五、政策主体能力的含义与内容政策主体能力是各政策主体的能力与整个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的综合体。

从整体上来说,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主要包括:(一)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二)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三)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四)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五)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综合能力。

湖北大学大三公共管理专业《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湖北大学大三公共管理专业《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湖北大学《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复习思考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政策是在 B 出现之后产生的社会活动。

A.民族部落B.阶级、国家C.资产阶级革命D.社会主义制度2.在中国人中较早使用“政策”一词的是 B 。

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毛泽东3.政策 C 未来。

A.表达B.描述C.塑造D.看好4.邓小平说,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一百年不变,这表明了政策的 D 。

A.政治性B.预见性C.权威性D.稳定性5.公共政策最突出、最本质的属性在于 A 。

A.公共性B.政治性C.政策性D.预见性6.关于政策的政策是 A 。

A.元政策B.基本国策C.具体政策D.基本政策7.把政策工具分为激励、能力建设、符号和规劝、学习四类的学者是 B 。

A.胡德B.英格拉姆C.休斯D.陈振明8.下列哪项属于市场化工具 A 。

A.民营化B.国有化C.绩效管理D.全面质量管理9.第一次提出“政策科学”的学者是 D 。

A.胡德B.威尔逊C.陈振明D.拉斯韦尔10.陈振明教授把政策工具分为 B 。

A.自愿性工具B.市场化工具C.工商管理技术D.社会化手段11.下列中不是官方政策主体的是 C 。

A.政府B.执政党C.利益集团D.议会12.下列中不是非官方政策主体的是 D 。

A.大众传媒B.思想库C.个人D.法官13.公共政策的客体是 D 。

A.问题B.社会问题C.个人问题D.公共问题14.问题是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 B 。

A.一致状态B.差距C.比较符号D.协调一致15.越是基层的政策研究机构,越应关注 A 。

A.现实性课题B.超前性课题C.前瞻性课题D.国家课题16.哪项不是现场调查的优点 C 。

A.贴近调查对象B.少有干扰C.成本高D.灵活方变17.政策调节人类社会活动是 B 。

A.一成不变的B.反复持续性的C.一次性的D.瞬息万变的18.政策调节的对象是 A 。

A.人B.物C.事实D.结果19.元政策属于 C 。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笔记:___《公共政策导论》公共政策部分第一讲总论(前三章)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公共政策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从科学角度来看,分析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有助于增加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从专业角度来看,研究公共政策可以帮助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政治角度来看,研究公共政策可以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社会公共权威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职能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公共问题需要了解。

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

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

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合理性体现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正当性体现听取公众意见、参与和公平性体现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政策主体政策主体是指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

这些主体对公共政策的产生和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导论一、名词解释元政策:是关于政策的政策,用以指导和规范政府行为的一套理念和方法的总称。

其基本功能在于如何正确的制定公共政策和有效执行、评估、分析公共政策。

基本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指导国家某一方面、某一领域工作而制定实施的行动准则,是用以指导部门政策的主导性政策。

具体政策:亦指部门政策,主要指针对具体的公共政策做出的政策规定。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间接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政策客体:公共社会问题只有列入政府议事议程,涉及到社会上相当多的人的利益的社会问题才是公共政策客体。

政策环境: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即指凡是影响政策的存在、发展变化的因素都是政策环境。

政策议程:政策问题或政策机构的行动计划过程,它提供了一条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过程的渠道和一条给与考虑的事项。

政策问题: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政策规划:是政府针对现实某些政策问题,在未来可能演变成的情形,系统地制定一套解决预案的过程。

即是一种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政策构想。

政策执行:指政策方案被采纳以后,政策执行者通过一定组织形式,运用各种政策资源,经解释、实施、服务和宣传等行动方式将政策观念的内容转化为现实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政策资源的混合:指的是投入不同政策的资源,彼此交织在一起,很难分清某项资源的支出究竟应该属于哪一个政策,或每项政策的总投入是多少。

政策的重叠:指的是针对相同或相似的政策问题和政策目标群体,不同的机构或部门分别制定并执行各自的政策。

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的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

政策工具:是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与方式。

有限理性模型:即满意准则,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一SSSSS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一SSSSS

201209学期《公共政策导论》复习纲要一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A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A、政府B、企业C、个人D、社会组织2、(A )是政策评估的先决条件。

A、指标的确立B、全面的信息C、有效的测定D、客观的分析3、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D )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A、导向B、管制C、调控D、分配4、(A )是指某一社会现象被人们发现并扩散,逐渐引起社会公众和政府有关部门关注的过程。

A、问题察觉B、政策问题的确认C、问题界定D、问题描述5、根据美国学者罗杰·科布提出的政策议程的分类,“体制内运作”是( C )的主要特征。

A、外在创始型B、公众议程C、内在创始型D、政治动员型6、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这体现了公共政策的( C )。

A、导向功能B、管制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7、(C )是政策评估的主导形式。

A、前评估B、后评估C、正式评估D、内部评估8、( B )是利益集团的一种特殊类型,往往以政治联盟的形式出现。

A、国会B、政党C、决策机关D、大众传媒论述题试比较中国与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

(1)美国由于国家决策体制与政治体制同构,这就决定了美国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为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国会立法,总统是强有力的直接决策者,国会授予政府机构以正式权力去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抉择,最高法院也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

在美国,政党政策不属于公共政策。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政府系统的领导核心,主导着政府过程的运行。

在美国,公共政策方案都表现为法的形态。

在中国,政府制定的所有政策,实质上都是共产党的政策。

从形式特征看,中国公共政策由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构成。

综合分析题我国北部某县下属的各乡镇竞相开展建设街道的热潮,一些并不富裕的乡镇政府领导为了不落后于其它乡镇也不惜代价,利用各种手段从农民手中集资,居然也在乡镇各大街的两旁盖起了两层至三层的漂亮楼房,整个乡镇的面貌焕然一新。

【2024版】公共政策导论考题

【2024版】公共政策导论考题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政策导论》考题(每题要求2000字以上。

只考其中两题。

)1、论述题请论公共政策研究的意义,并联系自身实际谈如何提高公共政策运行能力。

(知识点:1,2,3,4章)2、论述题请运用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联系江苏实际论述如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知识点:1,2,3,4,6,7,11章)3、课程小论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请运用政策制定的相关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医疗卫生体制运行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知识点:2,3,4,6,7,11章)4、课程小论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请运用政策规划的相关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目前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知识点:2,3,4,6,7,11章)5、课程小论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请运用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联系实际论述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知识点:2,3,4,6,7,10章)6、案例分析案例:孙志刚事件1)从公共政策主体的角度,谈新闻媒体在安利中的作用※新兴网络媒体2)以公共政策终结的相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知识点:3,4,5,6,7章)7、案例分析案例:煤矿、矿办小井、乡镇煤矿停办整顿。

江西发现关停600多处,但形势仍然严峻,存在假关闭现象,等风声过后继续运作。

案例反应了什么现象?试以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知识点:2,3,4,6,7章)8、看图分析图(讲的是酸雨,环境污染):A:“头,又下黑雨啦!”B:“怕啥,交了罚款就没事了。

”街道上小学生拿书包避雨。

根据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运用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知识点:2,3,4,6,7章)。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复习题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复习题

一、简答题1、如何科学把握政策的内涵答:第一,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即由国家或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所制定及执行;第二,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要实现特定目标或目的;第三,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第四,公共政策是一种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

2、体制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重新定位答:中国社会的三大变化、两大转变,客观要求公共政策重新定位。

(1)公共性;(2)与市场经济体制向适应;(3)与国际惯例、世界贸易规则接轨。

3、何理解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之间的关系?答:(1)总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决定社会发展基本方向的政策,包括总路线、总方针、总纲领、总任务、总政策、基本路线等;(2)基本政策是次于总政策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部门或方面起主导作用的实质性政策,一般可以将基本政策成为基本国策;(3)具体政策处于政策金字塔的底部,是实现基本政策目标的手段,或者说是基本政策的具体规定,是为落实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实施细则。

4、何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答:(1)导向功能;(2)规范功能;(3)协调功能;(4)控制功能。

5、循序渐进、“摸着石头子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答:(1)注意摸索、大胆探索;(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从点到面、协调发展。

6、制定公共政策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社会公正的原则;(2)连续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预测性原则;(5)信息完备原则。

7、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涵义答:(1)所有的政策,包括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法律和其它形式的政策,都有其合法化过程;(2)政府合法化是有目的的活动;(3)政策合法化是法定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实施的活动;(4)政策合法化是主体依照法定程序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过程。

8、解析浴盆模型中政策失效率变化的基本状况答: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三个阶段:(1)早期失效;(2)偶然失效;(3)耗损失效。

公共政策导论考试题库(期末)

公共政策导论考试题库(期末)

公共政策导论考试题库(期末)《公共政策导论》(第二版)一、辨析题1.精英理论认为,“政策是精英们价值偏好的反映”。

这是对公众力量的藐视甚至蔑视,因此是错误的。

2.象征性政策对人们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性影响。

3.有限理性模型是对传统理性模型的修正。

4.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作用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政策的不平衡。

5.帕金森定律和彼得原理说明了组织的运行是无效的。

6.在法治社会中,对私人权利而言,“法无授权即禁止”。

7.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现象是一种结构性社会问题。

8.“教育代用券”也是一种政府治理工具。

9.政党是一种特殊的利益集团。

附:参考答案1.精英理论认为,“政策是精英们价值偏好的反映”。

这是对公众力量的藐视甚至蔑视,因此是错误的。

解答:错误。

精英理论认为,在政策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要求及其行动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作用。

与之相反,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来决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其机构加以执行。

因此,“政策是精英们价值偏好的反映”。

精英理论因为轻视公众的力量而遭到批驳,然而,精英理论只是为解决公共政策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模型和工具,因此,不能因为其轻视公众的力量就将其否定。

2.象征性政策对人们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性影响。

解答:正确。

象征性政策不分配有形利益,而是涉及人们所珍视的价值观等。

3.有限理性模型是对传统理性模型的修正。

解答:正确。

有限理性模型的创造者是西蒙。

西蒙认为,现实生活中决策者的理性是界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他们不是经济人,而是行政人。

行政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往往是多元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经常处于变动状态且表现出冲突特征。

行政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很有限的,他们的决策行为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心理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可能也不奢望发现最优解,而只是找到满意解就知足,能满足需要就行。

西蒙在对传统理性主义总结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模型或称满意模型、次优决策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网院《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14下半年)A一、单选题第1题(2) 分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A、政策断裂B、政策僵化C、政策均衡D、政策失效答案:B第2题(2) 分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

A、多数原则B、赞成投票制C、等级决定制D、末位淘汰制答案:C第3题(2) 分英雄史观最为近似于下列哪种模型的观点()。

A、理性模型B、渐进模型C、精英模型D、团体模型答案:C第4题(2) 分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B、正负表决法C、德尔菲法D、同意表决法答案:C第5题(2) 分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计划与准备B、组织与实施C、总结与报告D、搜集信息答案:B第6题(2) 分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

A、客观和中肯B、极端和绝对C、相对和主观D、以上都不对答案:B第7题(2) 分保持政策稳定性的最根本途径是()。

A、政策法律化B、延长政策期限C、打击反对力量D、增加政策的权威性答案:A第8题(2) 分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是()。

A、政策监控B、政策检查C、政策评估D、政策执行答案:C第9题(2) 分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属于政策评估的()A、非正式评估B、正式评估C、内部评估D、委托评估答案:C第10题(2) 分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A、确定政策目标B、评估政策方案C、拟定政策方案D、择定政策方案答案:A第11题(2) 分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D、目标取向答案:D第12题(2) 分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A、渐进性的B、补充性的C、删减性的D、修正性的答案:A第13题(2) 分理性模型的理论起源是()。

A、传统政治学B、传统经济学C、社会学D、管理学答案:B第14题(2) 分政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

A、政策制定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终结答案:B第15题(2) 分西方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最基本形式是()。

A、总统决定B、法院判决C、国会立法D、委托立法答案:C二、多选题第16题(2) 分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A、立法机关B、选民C、利益集团D、领袖人物E、行政机关第17题(2) 分公共政策在纵向结构上由哪几个层级构成。

()A、中央政策B、省政策C、市政策D、地方政策E、基层政策答案:A|D|E第18题(2) 分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

A、行政法规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C、部门规章D、地方性规章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答案:A|B|C|D|E第19题(2) 分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

A、妥协B、替代C、合并D、分解E、缩减答案:B|C|D|E第20题(2) 分下列机构和组织中属于思想库的有()。

A、胡弗研究所C、兰德公司D、肯尼迪政府学院E、野村研究所答案:A|C|E第21题(2) 分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包含下列哪几方面()。

A、研究对象B、概念体系C、研究方法D、研究机构E、研究目标答案:A|B|C第22题(2) 分政策议程的内在引发机制包括()。

A、自然灾害B、生态变迁C、国际冲突D、科技方面的重大变革E、战争答案:A|B|D第23题(2) 分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步骤通常的安排是()。

A、从经验观察开始B、从经验概括开始C、从理论开始D、从假设开始答案:A|D第24题(2) 分美国学者罗杰.科布以政策诉求为标准提出的建立政策议程的类型包括()。

A、自上而下型B、自下而上型C、外在创始型D、政治动员型E、内在创始型答案:C|D|E第25题(2) 分影响决策者行为的价值观包括()。

A、政治价值观B、组织价值观C、个人价值观D、公众价值观E、意识形态价值观答案:A|B|C|D|E三、论述题第26题(20) 分试述政策终结的障碍。

答案:政策终结的障碍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方面的障碍;心理方面的障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策制定者,他们认为承认政策失败就等于承认了自己工作的失误;二是政策执行者,当原来政策带给他们的权力、尊严和利益被取消时,他们自然会努力抗拒;三是社会中的政策受益者,为了保护自己既得利益,自然会站在政策终结的对立面。

(2)组织方面的障碍;政策执行机构也会寻求自身的发展和扩展,当政策终结不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时,来自组织方面的阻力会增大。

(3)社会方面的障碍;当政策面临终结时,社会上的反对势力会很自然地联合起来,形成利益联盟,共同抵制政策的终结。

(4)法律方面的障碍;政策的废止、组织的撤销都须经过法定的程序,而将失败的政策在法律程序中曝光,会使人们对立法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产生怀疑。

(5)资源方面的障碍;政策执行中已投入的巨大成本会因政策终结而付诸东流,另外,政策终结行为本身也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

四、综合分析题第27题(15) 分黑龙江某县土地肥沃,是全国有名的产粮县,由于农产品价格一直低迷不前,虽然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该县依旧摘不下“贫困县”的帽子,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状况,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目标,该县政府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下列四种政策方案。

(1)全县继续种植粮食作物,但可以通过科学种田来提高产量。

(2)全部种草代替种粮,全力发展黄牛、兔子等养殖业。

(3)全部土地用来种植蔬菜,尤其要重视大棚蔬菜种植。

(4)一部分土地种粮,一部分土地种草,另一部分土地种蔬菜。

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是最优方案,为什么?答案:答:方案(4)是最优方案。

政策方案评估择优应遵循的基本标准有:(1)有利于元政策的实现;(2)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政策目标;(3)消耗的政策资源尽可能少;(4)实现政策目标的风险程度尽可能小;(5)政策实施的副作用尽可能小等。

根据以上标准,方案(1)几乎不能实现政策目标,因为虽然粮食产品产量会有所增长,但涨幅毕竟有限,对农民脱贫没有实质性影响。

方案(2)和方案(3)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且风险程度和副作用都较大;消耗的政策资源也可能较多,相比较之下,方案(4)把地区优势与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风险程度低,副作用小,有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

因此是最佳选择。

五、问答题第28题(15) 分简述有限理性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

答案:答:(1)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

(2)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

而是通过力所能及的问题求解活动,寻找能够满意的决策方案。

(3)在抉择活动阶段,决策者在遇到满意方案时便会终止其搜索行为。

B一、单选题第1题(2) 分认知均衡理论的提出者是()。

A、海森堡B、海德格尔C、海默D、海德答案:D第2题(2) 分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属于政策评估的()A、非正式评估B、正式评估C、内部评估D、委托评估答案:C第3题(2) 分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

A、西蒙B、詹尼斯C、林布隆D、戴伊答案:C第4题(2) 分()是通过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缩小政策实施范围,放松对政策执行的控制等措施,来达到最终完全终止政策的目的。

A、政策缩减B、政策分解C、政策合并D、政策替代答案:A第5题(2) 分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

A、公共政策符合宪法B、公共政策符合法律C、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答案:D第6题(2) 分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

A、学术团体评估B、高等院校评估C、委托评估D、专家评估答案:C第7题(2) 分多数票制最普遍的形式是()。

A、简单多数方法B、加权简单多数法C、同意表决法D、赞成投票制答案:A第8题(2) 分由群体成员对所有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方案投赞成票,得票最多的备选方案胜出,这种择案方法称作()。

A、正负表决法B、孔多塞标准C、博尔达计数D、同意表决法答案:D第9题(2) 分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B、正负表决法C、德尔菲法D、同意表决法答案:C第10题(2) 分前评估是指()。

A、对政策目标的评估B、对政策方案的评估C、对政策效果的评估D、对政策价值的评估答案:B第11题(2) 分首因效应又称为()。

A、新因效应B、晕轮效应C、定型效应D、先头效应答案:D第12题(2) 分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威尔逊B、伊斯顿C、戴伊D、内格尔答案:C第13题(2) 分下列()政策不同于其它选项。

A、例行政策B、常规政策C、程序性政策D、初始政策答案:D第14题(2) 分“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B、伊斯顿C、戴伊D、安德森答案:B第15题(2) 分()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思维角度进行的政策咨询。

A、政策信息咨询B、决策咨询C、理性咨询D、经验咨询答案:B二、多选题第16题(2) 分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直接为公共政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B、克劳塞维茨C、卡尔.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E、托克维尔答案:A|B|C|D第17题(2) 分下列对象征性政策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它的存在只具有符号作用B、其目标在于产生物质性效果C、其目标在于影响公众的价值观念D、政府根本不想去实施象征性政策E、政府想做,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答案:A|C|D第18题(2) 分制定评估方案具体包括哪些工作()。

A、描述评估对象B、阐述评估目的C、建立评估标准D、选择评估方法E、确定评估目标答案:A|B|C|D|E第19题(2) 分下列对政策终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政策终结与一般自然现象中终结无异B、它是人们的主动性行为C、当实现了政策的既定目标时,可以终结政策D、当发现政策完全是多余的或无效时,可以终结政策E、政策终结预示着新政策的启动答案:B|C|D|E第20题(2) 分根据政治活动的不同方式,政策可以分为()。

A、中央政策B、反馈政策C、权力型政策D、妥协型政策E、博弈型政策答案:C|D|E第21题(2) 分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

A、行政法规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C、部门规章D、地方性规章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答案:A|B|C|D|E第22题(2) 分政策方案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原则()A、紧扣政策目标B、规划多重方案C、方案彼此独立D、方案要有创新E、方案切实可行答案:A|B|C|D|E第23题(2) 分下列选项中属于定型效应的是()。

A、种族成见B、职业成见C、指鹿为马D、性别成见E、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答案:A|B|D第24题(2) 分在现代政府构成中,()等都会成为政策问题的提出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