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WS506-2016

合集下载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示例:牙科手机属于A类空腔负载器械。[YY 0646—2015 ,定义 3.4]
3 .11 B类空腔负载 :单端开孔负载,其长度(L)与孔直 径(D)的比率大于等于1,小于或等于5(1<L/D<5)而且孔 径不 小于5mmCD>5mm);或者两端开孔负载其长度与 孔直径的比率大于等于2,小于或等于10(2<L/D<10)而 且孔径不小于5mm(D>5mm)。
4.1.3应根据口腔诊疗服务工作量配备专 职或兼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人员。 消毒灭菌的工作人 员应参加岗前培训和 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见附录A。
11
4.2器械处理区 4.2.1应与口腔诊疗服务的范围和工作量相匹配,布局符合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4.2.2区域内分为回收清洗区、保养包装及灭菌区、物品存
[YY 0646—2015 ,定义 3.5]
9
3.12 工艺变量: 灭菌工艺的条件,其变 化会影响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3.13 验证: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 要求是否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10
4管理要求
4.1医疗机构
4.1.1应制定本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 作管理制度。
4.1.2应设立独立的器械处理区。
8
3 .10 A类空腔负载 : 单端开孔负载,其长度(L)与孔 直径(D)的比率大于等于1,小于或等于 750(1<L/D<750)并且长度不大于1500 mm(L<1500 mm),或者两端开孔负载其长度与孔直径的比率大于 等于2,小于或 等于1500之间(2<L/D<1 500)并且长 度不大于3000 mm(L<3000 mm),而且不属于B类空 腔负载。
放区: a)回收清洗区承担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干燥工作。 b)保养包装及灭菌区承担器械保养、检查、包装、消毒和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3 .10 A类空腔负载 : 单端开孔负载,其长度(L)与孔直径(D)的比率大于等于 1,小于或等于750(1<L/D<750)并且长度不大于1500 mm(L<1500 mm),或 者两端开孔负载其长度与孔直径的比率大于等于2,小于或 等于1500之间 (2<L/D<1 500)并且长度不大于3000 mm(L<3000 mm),而且不属于B类空 腔负载。
4.2工作流程设计应由污到洁,装饰材料应耐水、易清洁,并按照所配设备 预留水、电、气等管线。
4.3设备、设施 4.3.1应根据口腔诊疗服务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设备、设施,并应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或规定。 4.3.2应配有污物回收器具、手工清洗池、工作台、超声清洗器及灭菌设备。 4.3.3宜配备机械清洗消毒设备、牙科手机专用自动注油养护机、医用热封机、 干燥设备等。
前言
本标准的 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 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 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 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 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 李秀娥。
示例:牙科手机属于A类空腔负载器械。[YY 0646—2015 ,定义 3.4]
3 .11 B类空腔负载 :单端开孔负载,其长度(L)与孔直径(D)的比率大于等于1, 小于或等于5(1<L/D<5)而且孔径不 小于5mmCD>5mm);或者两端开孔负载其 长度与孔直径的比率大于等于2,小于或等于10(2<L/D<10)而 且孔径不小于 5mm(D>5mm)。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201905)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201905)

二、口腔器械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
医疗机构
❖ 应制定本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 ❖ 应设立独立的器械处理区 ❖ 应根据口腔诊疗服务工作量配备专职或兼职口腔器械消毒
灭菌工作人员,消毒灭菌工作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和继续 教育
感染管理制度
质控评分表
管理要求
器械处理区
❖ 应与口腔诊疗服务的范围和工作量相匹配,布局符合医院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管理要求
耗材要求
❖ 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根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物 种类,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 消毒剂:应选合法有效的消毒剂 ❖ 润滑剂:牙科手机应选择专用清洁润滑油(脂溶性),使
用应遵循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其他口腔器械 可选水溶性润滑剂
❖ 耗材要求
❖ 包装材料: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纺织品、 无纺布等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牙科器械盒应具 有微生物屏障作用,适合各类型车针、根管器具等器械的 放置
附录E
灭菌装载
❖ 灭菌物品不能超过该灭菌器最大装载量 ❖ 灭菌器应配有架或托盘,托盘应有足够的孔隙使蒸汽穿透 ❖ 使用灭菌架摆放包装类灭菌物品,物品间应留有一定的间
隙 ❖ 使用托盘摆放纸塑包装器械应单层摆放,不可重叠 ❖ 配套使用器械应分开灭菌,如牙科手机与车针等 ❖ 待灭菌物品应干燥后装入灭菌器内
WS310.2
包装
2.6.1 应根据器械特点和使用频率选择包装材料 2.6.2 低度、中度危险的口腔器械可不包装,消毒或灭菌后
直接放入备用清洁容器内保存 2.6.3 牙科小器械宜选用牙科器械盒盛装
包装
包装材料的选择
一次性纸塑包装 一次性无纺布 织物包布
包装
2.6.4 封包要求 a. 包外应有灭菌化学指示物,并标有物品名称、包装者、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 范》—WS 506-2016
院感办

2016-12-27 发布 2017-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 员会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管理要求 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 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监测要求 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 器械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 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 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 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 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 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
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





5.1口腔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和(或) 灭菌。 5.2高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 5.3中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或 高水平消毒。 5.4低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中或低水平 消毒。 5.5 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要 求见附录B。






6 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6.1 回收 6.1.1口腔器械使用后应与废弃物品分开放置,及 时回收。 6.1.2口腔器械应根据器械材质、功能、处理方法 的不同进行分类放置。具体如下: a)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的口腔器械(如牙科小器械、 刮匙等)宜保湿放置,保湿液可选择生活饮用水 或酶类清洁剂。 b)牙科手机、电动牙洁治器和电刀应初步去污, 存放于干燥回收容器内。 c)其他器械可选择专用回收容器放置。 6.1.3回收容器应于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 备用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

前言
本标准的 4.2.2d)、4.3.3、4.4.3、6.1.2a)和c)、 6.2.2、6.2.3、6.2.4、6.3、6.6.2、6.6.3、6.7.2、 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 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
4.2.4工作流程设计应由污到洁,装饰材 料应耐水、易清洁,并按照所配设备预 留水、电、气等管线。
4.3设备、设施
4.3.1应根据口腔诊疗服务的实际情况合 理配置设备、设施,并应符合国家相关 标准或规定。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WS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
菌技术操作规范 WS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
效果监测标准 WS/T 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YY 0646小型蒸汽灭
a)回收清洗区承担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干燥工作。
b)保养包装及灭菌区承担器械保养、检查、包装、消毒和 (或)灭菌工作。
c)物品存放区存放消毒、灭菌后物品,以及去除外包装的 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d)工作量少的口腔门诊可不设物品存放区,消毒灭菌后将 物品直接放于器械储存车内。
4.2.3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及灭菌区间 应有物理屏障。
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 口腔器械。 3.8低度危险口腔器械: 不接触患者口腔或间 接接触患者口腔,参与口腔诊疗服务,虽有微 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 只有受到 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口腔 器械。 3.9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由电加热 产生蒸汽或外接蒸汽的自动控制,其灭菌室容 积不超过60L的小型自动控制蒸汽灭菌 器,以 下简称小型灭菌器。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YY 0646—2015 ,定义 3.5]
3.12 工艺变量: 灭菌工艺的条件,其变 化会影响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3.13 验证: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 要求是否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管理要求
4.1医疗机构
4.1.1应制定本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 作管理制度。
4.1.2应设立独立的器械处理区。
6.5消毒方法选择
6.5.1物理消毒方法应首选湿热消毒,湿 热消毒参数符合WS310.2要求;清洗消 毒器消毒方法见附录C 的 C.3。
6.5.2化学消毒方法应符合WS/T 367的要 求。
6.6 包装
6.6.1应根据器械特点和使用频率选择包 装材料。
6.6.2低度、中度危险的口腔器械可不包 装,消毒或灭菌后直接放人备用清洁容 器内保存。
求见附录B。
6.16回口收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6.1.1口腔器械使用后应与废弃物品分开放置,及 时回收。
6.1.2口腔器械应根据器械材质、功能、处理方法 的不同进行分类放置。具体如下:
a)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的口腔器械(如牙科小器械、 刮匙等)宜保湿放置,保湿液可选择生活饮用水 或酶类清洁剂。
b)牙科手机、电动牙洁治器和电刀应初步去污, 存放于干燥回收容器内。
7.1.2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种类定期 监测化学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并 记录。
7.1.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 物品宜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方法 及结果判读符合 WS/T 367的要求。
7.2 灭菌监测
7.2.1小型灭菌器监测应符合附录E。
7.2.2其他灭菌器灭菌方法的监测应符合 WS310.3相关规定。
7.2.3每个灭菌周期运行均应形成文件记 录,文件记录应保存3年,记录格式内容 见附录F。

车针属于高度危险物品,车针盒可以裸露灭菌吗?

车针属于高度危险物品,车针盒可以裸露灭菌吗?

车针属于高度危险物品,车针盒可以裸露灭菌吗?
车针盒可以裸露灭菌还是必须带外包装灭菌?建议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不同选择。

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牙科小器械宜用器械盒盛装;裸露灭菌及一般容器包装的高度危险口腔器械灭菌后应立即使用,最长不超过4小时;中、低度危险口腔器械消毒或灭菌后置于清洁干燥的容器内保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7天。

车针属于高度危险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

但一般情况下,口腔门诊量大、车针使用周转频率快,一个车针盒大约只能满足1~3名患者的诊疗使用,通常在4小时内就会用完,此时,选择裸露灭菌也未尝不可。

车针灭菌时选择裸露灭菌还是带包装灭菌应该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如果患者量大,车针盒周转频率快,车针盒外带包装灭菌就不是必要的。

但对于一些患者量较少或者车针盒周转频率较慢的医疗机构,本着节约资源和保障安全的原则,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纺织品、无纺布等符合GB/T19633要求的包装材料对车针盒进行包装后灭菌。

一次性皱纹纸和医用无纺布、纸塑袋作为外包装灭菌后有效期为180天,一次性纸袋作为外包装有效期为30天,普通棉布材料作为外包装有效期为7天。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b)保养包装及灭菌区承担器械保养、检查、包装、消毒和 (或)灭菌工作。
c)物品存放区存放消毒、灭菌后物品,以及去除外包装的 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d)工作量少的口腔门诊可不设物品存放区,消毒灭菌后将 物品直接放于器械储存车内。
精品课件
4.2.3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及灭菌区间 应有物理屏障。
4.2.4工作流程设计应由污到洁,装饰材 料应耐水、易清洁,并按照所配设备预 留水、电、气等管线。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 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已实 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 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精品课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 院、吉林 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 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 李秀娥。
精品课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 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 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 口腔器械。 3.8低度危险口腔器械: 不接触患者口腔或间 接接触患者口腔,参与口腔诊疗服务,虽有微 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 只有受到 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口腔 器械。 3.9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由电加热 产生蒸汽或外接蒸汽的自动控制,其灭菌室容 积不超过60L的小型自动控制蒸汽灭菌 器,以 下简称小型灭菌器。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201905)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规范(201905)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506—2016
扬州洪泉医院 臧巍
2019年5月21日
一、口腔器械管理现状 二、口腔器械管理要求 三、标准解读
一、口腔器械管理现状
国内外情况
美国CDC制定《牙科医疗单位感染控制指南》 英国卫生部颁布《牙科感染控制建议书》 澳大利亚《牙科感染控制规范》 德国《牙医学中的感染防治—卫生措施方面的要求》
感染管理制度
质控评分表
管理要求
器械处理区
应与口腔诊疗服务的范围和工作量相匹配,布局符合医院 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区域内分为回收清洗区、保养包装及灭菌区、物品存放区 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区间应有物理屏障(两区间设防水 喷溅的隔水板 工作流程设计应由污到洁,装饰材料应耐水、易清洁,并 按照所配设备预留水、电、气等管线
耗材要求
包装材料: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纺织品、 无纺布等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牙科器械盒应具 有微生物屏障作用,适合各类型车针、根管器具等器械的 放置
消毒灭菌监测材料:应合法有效,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三、标准解读
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
1.1 口腔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和(或)灭菌。 1.2 高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 1.3 中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或高水平消毒。 1.4 低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中或低水平消毒。 1.5 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要求应符合附录B的
c) 其他器械可选择专用回收容器放置。 d) 回收容器应于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口腔诊疗器械处理操作流程
2.2 器械清洗 2.2.1 口腔器械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含超
声波清洗)。手工、超声清洗操作方法应符合附录C要求 ;机械设备的清洗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 手册 2.2.2 非电源口腔器械可选择机械清洗方法 2.2.3 带电源口腔器械、精密复杂口腔器械宜选择手工清洗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要求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echniqueofdentalinstrument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3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37.监测要求58.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59.器械储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7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8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13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15前言本标准的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李秀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规范解读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规范解读

口腔器械清洗消毒规范解读口腔器械内部结构复杂、腔隙多、治疗后粘有患者的血液、唾液、龈沟液以及感染的牙组织粉末等,不易清洗消毒;提供动力的牙科手机内部有精密复杂的机械结构,存在回吸现象。

因此,口腔器械如清洗不规范,可能会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交叉传播,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

同时,清洗不当也容易造成口腔器械,特别是手机的损坏。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已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在该规范的实际执行中您还有哪些困惑与不解?规范中的细节要求您是否有所忽略?让我们一起在SIFIC2017全国感控年会上该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刘翠梅教授的讲解中找寻答案。

一、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口腔器械,包括口腔外科的手术器械吗?答:不是。

本标准所适用的口腔器械主要指口腔门诊的口腔器械,不包括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器械,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器械的处置与其他外科手术器械相同。

同时,本规范适用于可重复使用的口腔器械,不包括一次性使用口腔器械。

二、口腔器械处理区的面积和分区管理有哪些要求?答:a)本规范对于口腔器械处理区的面积没有特别要求,各单位应根据口腔诊疗范围和业务量来合理配置,以满足工作需求为目标。

b)器械处理区必须是独立的区域,即至少必须是独立的房间。

与消毒供应建筑布局中所要求的“三区两缓冲两通道、各区工作人员不得交叉”有所不同的是,口腔处理区是在同室内按照由污到洁流程划分为三区,包括回收清洗区、保养包装及灭菌区、物品存放区,其工作可由同一工作人员完成。

c)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区之间应有物理屏障,该物理屏障可以是一堵墙,也可以是隔水板,各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具体设置。

三、口腔门诊的物品存放区只能存放无菌物品吗?答:不是。

消毒供应中心的物品存放区叫做无菌物品存放区,只能存放无菌物品。

口腔门诊的物品存放区(小编请您注意,这里叫做物品存放区,不是无菌物品存放区)可以存放消毒、灭菌后物品,也可以存放药品、去除包装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echniqueofdentalinstrument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3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37.监测要求58.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59.器械储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7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8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13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15前言本标准的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李秀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2、医源性感染:口腔科器械如此严重的污 染,若得不到有效的消毒,对病人及口腔 医务人员构成严重危害。
❖ (二)口腔科器械消毒现状与特点 ❖ 1、消毒现状:
❖ 预防医学专家与临床医务人员认识上存在差异,临床医务 人员很少把治疗口腔疾病与预防其他传染病联系起来,合 理有效的消毒亦易被忽视。
❖ 其次是消毒灭菌技术知识并非是临床医务人员必修内容, 缺乏合理选择、使用,接受新的消毒技术。
❖规范性的使用范围:适用于口腔科,也适 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如口腔器械已经集中 到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小而复杂, 不比手术器械,集中供应一刀切确有困难。
❖3、新发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4.4.2.3.1 生物监测应至少每周监测一次,按惯例是 那个规范在后就参照执行哪个,但现在两 个规范是一起出的,应执行哪个?
LOGO
ThemeGallery
PowerTemplate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为何要《规范》? ❖二、《规范》要求了我们些什么?
❖三、我们在理解《规范》时有哪些疑惑及 讨论的问题?
❖四、结语
❖一、为何要《规范》?
❖ (一)口腔器械污染及传播感染的危险。 ❖ 1、污染情况:以牙钻手机为例,染菌量可达
❖二、《规范》要求了我们些什么?
❖ (一)《规范》概况: ❖ 《规范》之前卫生部2005年5月1日实施了《医疗
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国卫通[2016]23号发布10项行业标准,《口腔器
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2016年12月27日发 布,2017年6月1日实施(WS506-2016)。 ❖ 《规范》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 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 和器械储存要求。加上6个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 与管理要求,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 储存要求,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 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 测要求,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echniqueofdentalinstrument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3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37.监测要求58.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59.器械储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7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8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13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15前言本标准的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李秀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016新编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2016新编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

2016新编医疗机构口腔科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医院、口腔诊所等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

第三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必须将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工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确保消毒效果。

第四条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五条开展口腔科诊疗科目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第六条从事口腔诊疗服务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掌握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者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一、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三、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四、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五、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六、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第八条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护目镜。

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506-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506-2016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年(卷),期】2017(16)8
【摘要】前言本标准的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总页数】9页(P784-7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7
【相关文献】
1.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通知 [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J], 王玉玲;李丽丽;卢爱工;陈芝凤
3.《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解读 [J], 伊大海;王炳华;冯言;卢爱工
4.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J], 王玉玲; 李丽丽; 卢爱工; 陈芝凤
5.口腔根管治疗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创新 [J], 陆英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506-2016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Regulationfordisinfectionandsterilizationtechniqueofdentalinstruments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管理要求2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3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37.监测要求58.消毒与灭菌物品放行59.器械储存5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训内容与管理要求6附录B(规范性附录)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储存要求7附录C(规范性附录)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操作方法8附录D(规范性附录)牙科手机清洗、保养方法10附录E(规范性附录)小型灭菌器灭菌与监测要求13附录F(资料性附录)灭菌器灭菌周期运行记录表15前言本标准的4.2.2d)、4.3.3、4.4.3、6.1.2a)和c、6.2.2、6.2.3、6.2.4、6.3、6.6.2、6.6.3、6.7.2、7.1.3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天津南开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吉林大学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曙铭、刘翠梅、俞光岩、苏静、丁效芳、刘东玲、章小缓、班海群、李六亿、王春丽、李秀娥。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口腔器械消毒灭菌的管理要求、基本原则、操作流程、灭菌监测、灭菌物品放行和器械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开展口腔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已实现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的,其口腔器械的处置方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T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YY0646小型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口腔器械dentaldevices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口腔疾患和口腔保健的可重复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

3.2牙科小器械smalldentaldevices规格较小的牙科器械,如各种型号车针、根管器具等。

3.3牙科手机handpiece;dental用来向牙科工具或器具传递(带转换或不带转换)工作所需能量的手持工具夹。

3.4根管器具root-canainstruments用来对根管进行探查、穿透、预备或充填的器具,如根管锉、根管扩大器、根管光滑髓针等。

3.5牙洁治器dentalscaler专门设计和(或)用于清除牙齿表面牙垢的手动或电动牙科器械。

3.6高度危险口腔器械criticaldentalinstruments穿透软组织、接触骨、进人或接触血液或其他无菌组织的口腔器械。

3.7中度危险口腔器械semicriticaldentalinstruments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口腔器械。

3.8低度危险口腔器械noncrtcaldentalinstruments不接触患者口腔或间接接触患者口腔,参与口腔诊疗服务,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口腔器械。

3.9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自动控制型smallsteamsterilizer-automatictype由电加热产生蒸汽或外接蒸汽的自动控制,其灭菌室容积不超过60L的小型自动控制蒸汽灭菌器,以下简称小型灭菌器。

3.10A类空腔负载hollowloadA单端开孔负载,其长度(L)与孔直径直(D)的比率大于等于1,小于或等于750(1≤L/D≤750)并且长度不大于1500mm(L≤1500mm),或者两端开孔负载其长度与孔直径的比率大于等于2,小于或等于1500之间(2≤L/D≤1500)并且长度不大于3000mm(L≤3000mm),而且不属于B类空腔负载。

示例:牙科手机属于A类空腔负载器械。

[YY0646—2015,定义3.4]3.11B类空腔负载hollowloadB单端开孔负载,其长度(L)与孔直径(D)的比率大于等于1,小于或等于5(1≤L/D≤5)而且孔径不小于5mmCD≥5mm);或者两端开孔负载其长度与孔直径的比率大于等于2,小于或等于10(2≤L/D≤10)而且孔径不小于5mm(D≥5mm)。

[YY0646—2015,定义3.5]3.12工艺变量processingvariable灭菌工艺的条件,其变化会影响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3.13验证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是否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4管理要求4.1医疗机构4.1.1应制定本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管理制度。

4.1.2应设立独立的器械处理区。

4.1.3应根据口腔诊疗服务工作量配备专职或兼职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人员。

消毒灭菌的工作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见附录A。

4.2器械处理区4.2.1应与口腔诊疗服务的范围和工作量相匹配,布局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

4.2.2区域内分为回收清洗区、保养包装及灭菌区、物品存放区:a)回收清洗区承担器械回收、分类、清洗、干燥工作。

b)保养包装及灭菌区承担器械保养、检查、包装、消毒和(或)灭菌工作。

c)物品存放区存放消毒、灭菌后物品,以及去除外包装的一次性卫生用品等。

d)工作量少的口腔门诊可不设物品存放区,消毒灭菌后将物品直接放于器械储存车内。

4.2.3回收清洗区与保养包装及灭菌区间应有物理屏障。

4.2.4工作流程设计应由污到洁,装饰材料应耐水、易清洁,并按照所配设备预留水、电、气等管线。

4.3设备、设施4.3.1应根据口腔诊疗服务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设备、设施,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

4.3.2应配有污物回收器具、手工清洗池、工作台、超声清洗器及灭菌设备。

4.3.3宜配备机械清洗消毒设备、牙科手机专用自动注油养护机、医用热封机、干燥设备等。

4.4耗材4.4.1清洁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规定。

根据器械的材质、污染物种类,选择适用口腔器械的清洁剂。

4.4.2消毒剂:应选择合法有效的消毒剂。

4.4.3润滑剂:牙科手机宜选择专用清洁润滑油,使用宜遵循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

其他口腔器械可选水溶性润滑剂。

4.4.4包装材料:一次性医用皱纹纸、纸塑袋、纸袋、纺织品、无纺布等应符合GB/T19633的要求;牙科器械盒应具有微生物屏障作用,适合各类型车针、根管器具等器械的放置。

4.4.5消毒灭菌监测材料:应合法有效,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5.口腔器械处理基本原则5.1口腔器械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和(或)灭菌。

5.2高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

5.3中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灭菌水平或高水平消毒。

5.4低度危险口腔器械应达到中或低水平消毒。

5.5口腔器械危险程度分类与消毒灭菌要求见附录B。

6.口腔器械处理操作流程6.1回收6.1.1口腔器械使用后应与废弃物品分开放置,及时回收。

6.1.2口腔器械应根据器械材质、功能、处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放置。

具体如下:a)结构复杂不易清洗的口腔器械(如牙科小器械、刮匙等)宜保湿放置,保湿液可选择生活饮用水或酶类清洁剂。

b)牙科手机、电动牙洁治器和电刀应初步去污,存放于干燥回收容器内。

c)其他器械可选择专用回收容器放置。

6.1.3回收容器应于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6.2清洗口腔器械清洗方法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含超声波清洗)。

手工、超声清洗操作方法应符合附录C要求;机械清洗方法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6.2.2非电源口腔器械可选择机械清洗方法。

6.2.3带电源口腔器械、精密复杂口腔器械宜选择手工清洗。

a)可拆的器械应拆开后分别清洗,如电动牙洁治器。

b)电动牙洁治器手柄宜选择手工清洗方法。

6.2.4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器械宜首选超声清洗,清洗方法见附录C的C.2。

6.2.5牙科手机清洗应符合附录D要求。

6.3干燥6.3.1宜选用干燥设备对器械、器具进行干燥处理。

根据器械、器具的材质选择适宜的干燥温度:金属类干燥温度70℃〜90℃;塑料类干燥温度65℃〜75℃。

6.3.2无干燥设备和不耐热的器械、器具,可使用低纤维絮擦布进行干燥处理。

6.4检查与保养6.4.1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口腔器械进行检查。

器械表面、螺旋结构处、关节处应无污渍、水渍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对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器械应重新处理;损坏或变形的器械应及时更换。

6.4.2牙科手机的保养见附录D。

6.5消毒方法选择6.5.1物理消毒方法应首选湿热消毒,湿热消毒参数符合WS310.2要求;清洗消毒器消毒方法见附录C的C.3。

6.5.2化学消毒方法应符合WS/T367的要求。

6.6包装6.6.1应根据器械特点和使用频率选择包装材料。

6.6.2低度、中度危险的口腔器械可不包装,消毒或灭菌后直接放人备用清洁容器内保存。

6.6.3牙科小器械宜选用牙科器械盒盛装。

6.6.4封包要求如下:a)包外应有灭菌化学指示物,并标有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及失效期,如只有1个灭菌器时可不标注灭菌器编号。

b)口腔门诊手术包的包内、包外均应有化学指示物。

c)纸塑袋包装时应密封完整,密封宽度≥6mm,包内器械距包装袋封口处≥2.5cm。

纸袋包装时应密封完整。

d)医用热封机在每日使用前应检查参数的准确性。

6.7灭菌方法选择6.7.1口腔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选择小型灭菌器灭菌应符合附录E要求。

6.7.2碳钢材质的器械宜选干热灭菌。

6.7.3其他灭菌方法应符合WS310.2要求。

7监测要求7.1消毒监测7.1.1湿热消毒:每次应监测温度、时间,并记录。

7.1.2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种类定期监测化学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并记录。

7.1.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宜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及结果判读符合WS/T367的要求。

7.2灭菌监测7.2.1小型灭菌器监测应符合附录E。

7.2.2其他灭菌器灭菌方法的监测应符合WS310.3相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