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级宏观配套练习和答案

第二讲 配套习题及答案1.若效用函数现为:γγ-=1),(l c l c u (10<<γ)其他条件与实例中给出的相同,试分别求分散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优解。
计划者目标函数为:}{max 1,γγ-l c lc ..t s αα--==10)(l h zk y c 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可以得到无约束的最大化问题:{}γγαα---110])([max l l h zk l一阶条件为:)(l FOC γγααγγγγααγγγγα-------=--l l h k z l l h k z )1()()()1()1(011)1(0求解可得: αγγ--=*1)1(h l αγαγ--=*1)1(h n 代*n 进生产函数可得: αααγαγ-**⎪⎪⎭⎫ ⎝⎛--==101)1(h zk y c企业利润函数为:wn k r n zk -+-=-)1(1ααπ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0)1(11=+-=∂∂--r n k z kαααπ 0)1(=--=∂∂-w n k z nαααπ 利用这两个一阶条件可以取得均衡的价格解,为:αααγαγ-*⎥⎦⎤⎢⎣⎡--=1)1(0h zk w 11)1(110-⎥⎦⎤⎢⎣⎡--=--*αααγαγαh k z r2.假设行为人的效用函数如下:)ln()ln(l c U +=,其中c 是行为人的消费,l 是行为人每天用于闲暇的时间。
行为人每天的时间除了用于闲暇,就是用于工作,但他既可以为自己工作也可以为别人工作。
他为自己工作时的产出函数为5.0)(4s n y =,其中s n 为用于自己工作的时间。
如果他为别人工作,每小时得到的报酬是工资,记为w (当然是用消费品衡量的)。
试写出该行为人的最优化问题,并求解之。
)ln(){ln(max ,,l c sn l c + ..t s w n l n c s s )24()(45.0--+=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分别对l 和s n 两个变量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有:)(l FOC lw n l n w s s 1)24()(45.0=--+ )(n FOC 0)24()(4)(25.05.0=--+--wn l n w n s s s 求解上述联立方程,可得: wn s 4=*2212w l +=* 421285.0--+=*w w wc 3.考虑一个具有如下代表性行为人的模型。
中级宏观复习题及答案

18、什么是名义刚性?什么是真实刚性?两者主要区别答:名义刚性是指工资水平或价格水平无法进行充分的调整,而真实刚性是指行为人或厂商缺乏调整实际工资或实际价格的激励,在讨论名义刚性时,已经隐含了对真实刚性的分析。
为了生成名义刚性,必须加强真实刚性的强度。
真实刚性是当实际价格的调整成本大于调整所带来的收益,厂商或行为人就不会调整价格。
名义工资刚性是指由于长期的工资合同,使合同期内名义工资是固定的,需求变化只会影响到合同到期部分员工的工资水平,因此,就整体经济而言,总的工资水平是无法进行充分调整的,因此导致名义工资刚性。
名义价格刚性是指由于菜单成本的存在,在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即使是很小的价格调整成本也会产生显著的名义价格刚性。
19真实价格刚性如何形成?答:真实价格刚性是指行为人或厂商缺乏调整价格的激励。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利润最大化要求企业在选择产量水平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可表示为MR=P+P*1/Ed,其中Ed为需求价格弹性。
根据利润最大化要求P+P*1/Ed=MC,即P=MC*1/(1+1/Ed)。
由于边际成本等于名义工资(W)除以劳动的边际产品(MPL),故有P=(W/MPL)*1/(1+1/Ed),上式说明在MC降低时,如果加成上升足够大,价格就会下降。
如果需求弹性不下降,随着劳动投入的减少而MPL上升不大,那么在菜单成本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变动价格的动机就很弱。
除了边际成本对产量变动的低敏感性以及顺周期的需求弹性有助于形成真实价格弹性外,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任务一下一些因素也是形成真实价格刚性的潜在来源。
(1)密集市场外部性在经济活动高涨时期,市场信息“密集”,因而搜寻成本低于经济活动低迷时所形成的市场信息的“稀薄”。
如果这些密集市场外部性促进了衰退时期边际陈本曲线的上升和繁荣时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下降,就会导致真是价格刚性。
(2)顾客市场模型顾客对价格上升和下降的反映速度的差别,以及企业企图留住常客的愿望,会导致价格的相对粘性(真实刚性)(3)投入-产出表因为每一家企业都通过复杂的投入-产出表与成千上万其他企业联系在一起,所以它不可能知道由供给者-生产者关系网联系起来的所有其他的当事人的情况。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word版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一章宏观经济学概述说明:作为教材的第一章,本章系统地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史、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考虑到宏观经济背景非常重要,建议读者予以重视。
除了名词解释之外,本章未添加相关习题。
第二章 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 1.假设某农业国只生产两种产品:橘子和香蕉。
利用下表的资料,计算 2002 年和 2009 年该国实际 GDP 的变化,但要以 2002 年的价格来计算。
根据本题的结果证明:被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 率,但一般来说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答:(1)以 2002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2 +15⨯ 0.2 = 14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2 + 20 ⨯ 0.2 = 17.2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17.2 -14⨯100% = 22.9% 。
14(2)以 2009 年的价格为基期价格:2002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2 = 50 ⨯ 0.25 +15 ⨯ 0.3 = 17 , 2009 年该国的实际 GDP 为: GDP 2009 = 60 ⨯ 0.25 + 20 ⨯ 0.3 = 21 , 实际 GDP 增长率为:21 -17⨯100% = 23.5% 。
17由 22.9%与 23.5%只相差 0.6%,由此可见,用来计算实际 GDP 的价格的确影响所计算的增长率,但一般来说 这种影响不是很大。
2.根据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说明:(1)税收的增加(同时转移支付保持不变)一定意味着在净出口、政府购买或储蓄一投资差额上的变化。
(2)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定意味着消费的增加或投资的增加。
(3)消费和储蓄的同时增加一定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在(2)和(3)中都假定不存在居民的利息支付或向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中级宏观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规定的财政⼯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2、国内⽣产总值:⼀国的总收⼊及其⽤于产品与服务产出的总⽀出3、挤出效应:指政府⽀出增加所引起的私⼈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利率上升减少了私⼈投资,引起了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则挤出效应⼤。
4、奥肯定律:失业与GDP之间这⼀⽅向关系称为奥肯定律,失业率上升⼀个百分点实际GDP通常下降2个百分点。
5、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般价格⽔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般说来,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物价⽔平的上升和⽣产总量的增加,但在达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即达到实际产量的极限之后,总需求任何⼀点的增加,都会引起价格⽔平的进⼀步提⾼,也就是通货膨胀更加明显。
这种通货膨胀被认为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6、古典⼆分法:把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理论区分称为古典⼆分法,且这说出名义变量不影响实际变量7、数量⽅程式:表⽰交易量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M*V=P*Y(货币*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交易量)8、资本的黄⾦律⽔平:使消费最⼤化的稳定状态值k被称为资本的黄⾦律⽔平9、效率⼯资:⾼⼯资使⼯⼈的⽣产率更⾼。
就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付给员⼯的⽐市场平均⽔平⾼得多的⼯资促使员⼯努⼒⼯作的⼀种激励与薪酬制度。
10、李嘉图等价:⼀般原则是政府债务相当于未来税收,⽽且,如果消费者是典型地向前看的,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税收。
因此,⽤借债为政府筹款等价于⽤税收筹款。
11、周期性就业:劳动总需求不⾜⽽引起的短期⾮⾃愿失业,它表现为实际的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的⽔平,⼀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12、卢卡斯批评:传统的政策评估⽅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的影响13、索诺模型:⽤来说明储蓄、资本积累和增长之间的关系。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计算题:1、假设GDP 是600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是5100元,政府预算赤字是200元,消费是3800元,外贸赤字是100元。
计算储蓄、投资及政府购买支出。
2、考虑如下生产函数:Y=K 0.5(AN )0.5,其中人口与劳动数量均以n=0.07的速度增长。
资本存量的折旧率是d=0.03,A 标准化为1。
(1)资本与劳动的收入份额是多少?(2)生产函数的形式是什么?(3)s=0.02,测定k 和y 的稳态值。
(4)稳态的人均产出增长率是多少?总产出增长率是多少?如果全要素生产率以2%的比率增长(g=0.02),结果会怎样?3、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如果货币供给增加到600,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4、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C Y =+90050I i =-500,1S M P P ==0.250D M Y i=-1000.8(C Y T =+-90050I i=-500,1S M P P ==0.250D MY i =-100,100G T ==当政府支出增加到200时,挤出效应是多少?收入水平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储蓄增加多少?如果要完全消除挤出效应,货币供给要增加多少?二、简答题:1、如果一个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
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2、考虑一个形式为Y=AF(K,N,Z)的生产函数,其中Z是对用于生产中自然资源的度量。
假定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要素边际报酬递减。
(1)如果资本与劳动均出现增长,而Z固定不变,人均产出有何变化?(2)增加技术进步(A的增长)后,人均产出有何变化?(3)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害怕自然资源耗尽会限制增长,请用(1)、(2)的答案解释这种看法。
3、什么是新古典增长及内生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内生增长模型有何不同?4、新古典增长模型预言的绝对趋同与条件趋同之间有何差异?现实中发生的似乎是哪一种?5、内生增长理论能解释增长率的国家差异吗?如果能,如何解释?如果不能,它有助于解释什么?6、凯恩斯总供给曲线与古典总供给曲线有何不同?7、如果政府要降低所得税,这在短期中将如何影响产出与价格水平?在长期呢?请说明在两种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8、假定政府把支出从G增至G0,同时在初始产出水平,以使预算保持平衡的方式增税。
北大经济学院张延老师中级宏观习题及答案

(1) 、以 1987 年为基期计算每年的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以及 GDP 减缩指 数、消费品价格指数。 (2) 、从 1987 年到 2002 年价格水平上升多少,分别用 GDP 减缩指数和消费 品价格指数计算,并且解释两个答案为什么不同。 (3) 、假定你是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你在人代会上写一个提案,希望把养老金 和通货膨胀指数挂钩,即按照生活费用自动调节养老金的发放额。你该用那一 个价格指数的上涨率进行计算,为什么?
a 作为这种变动的结果 你预计均衡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呢 为什么 利用以下的例子来检验你的答案 假定开始时的 c = 0.8, t = 0.25 和 Y = 600 b c 现在的 G = 10 TR= -10 Y BS 为什么 BS 发生了变化
找出均衡收入的变化 什么是预算结余的变化
12 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表示 把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结合在一起 以保持预算结余不变的做法 将使得产出的增加量刚好等于政府支出的增加量 等价地说 在政府支出改变时的平衡预算乘数是 1
张延
录入
4、 如果政府雇用失业的工人并把他们看成是无事可做的政府雇员, 这些人以前 得到相当于 TR 美元的失业救济金,现在政府付给他们 TR 美元。那么,这 会对 GDP 产生什么影响?并加以解释。
5、 在国民收入帐户中,以下的区别是什么? (a)厂商为总经理购买一辆汽车和厂商支付给总经理另外一份收入让他为 自己购买一辆汽车。 (b)雇用你的配偶(收拾房子) ,也不愿意让他或她做没有报酬的工作。 (c)你决定去购一辆美国产的汽车,而不是一辆德国产的汽车。
3、 下表是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国家的国民收入帐户中的资料: 单位:美元 GDP 总投资 净投资 消费 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的预算盈余 6000 800 200 4000 1100 30
中级宏观题库答案.doc

二、简述题(图解题)1、该恒等式仍然成立。
理巾(丨)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中的储蓄和投资是真实产出中川于储蓄和投资的商品的价值总额。
(2)某人将部分现金存放在家里,所产生的效应相当于中央银行从货币市场中回笼了这笔现金。
即一定程度(轻微)的货币紧缩政策。
这一行为会影响经济体的产出,但不会破坏储蓄和投资之间的恒等关系。
3、自动稳定器是经济屮的一种机制,它自动减少为适应自主需求变动所需的产出变动:W:,政府不需要逐项加以干预;导致经济周期性起伏的主要原因是自主需求的变动,特别是投资耑求的变动,投资者乐观时投资耑求高涨,导致产出水平高涨;投资者悲观时投资耑求下降,导致产出水平下降。
比例所得税能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因为经济体的税率水平会随经济的周期性变动而发生变化,并导致乘数# = _!_的变化。
经济繁荣时,整l-c(l-r)体税率水平t提高,导致乘数变小,自主投资耑求对均衡收入产生的乘数效应变小。
经济萧条吋,整体税率水平t下降,导致乘数变大,自主投资需求对均衡收入产生的乘数效应变大。
这意味着由于比例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降低了(波峰岛度和波谷深度都降低了)。
4、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7T = 7T e-e(U-U)o其中,7T为实际通货膨胀率,浐为预期通货膨胀率,W为实际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6•为大于零的常数。
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但经过了通过膨胀预期的调整。
滞胀指的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以用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图中的A 点和B点对比而言,A点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很髙,它是一个滞胀点。
之所以会形成A点的滞胀状态,原因是A点所处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通货膨胀预期要大幅商于B点所处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通货膨胀预期。
一旦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 衰退将实际通货膨胀推导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的水平,但通货膨胀的绝对水平仍然保持高水平。
中级宏观测试题答案

5、5、ρλλρ-=⇒-=∂∂=∂∂-++=-r c c k HcH c rk w t c e H t0)()(ln6、平衡增长路径上的函数、、是,因此,δδg n k g n k sf k*=++-=k 0)()( ))(()())(())代入(将()(的弹性为:对)())((得),代入()(产出的资本弹性为:)()中,得到:)代入((,)求利用(求导得:式两边对对的函数其是括号项,但必须记住,为方便,以后省去平衡增长路径上有求现在利用资本积累方程求导则有两边对***********************************************++=⋅⋅'⋅++=⋅∂∂⇒⋅∂∂'=⋅∂∂⋅++=∂∂'=-'++=++'++=∂∂++=++-'=∂∂⇒∂∂+++=∂∂'++=∂∂∂∂'=∂∂=k k g n k k f kk f g n ynyk f n kk f ynyk g n knkk f kk f k k f kk f g n kg n k f kk f g n knkk f kg n g n k f knknkg n k nkk f s g n s k g n s k g n g n s k sf nknkk f nyk f y KKKKKααδαδαδαδδδδδδδδδδ-1n-1-1)()(nn 767)(n)(n n y 61-15)()()5(1)()()()(-)()()(34)4()()(s s 2)3()()(s )()(n )2(,,,)2(),,,()()),,,(()1()(n )(a k (k*)=1/3,g=2%,δ=3%,根据弧弹性公式,n 取中值,n 由2%下降到1%,n 的中值为0.015,从而上式弹性公式为: 12.03/113/1)03.002.0015.0(015.0-≈-⋅++-=*⋅∂*∂y n ny因此,n 由2%下降到1%,下降了50%,则产出回上升6%(12%*50%=6%),可以看出,人口增长率的大幅度下降并不会导致产出的大幅度增长。
宏观复习题答案

宏观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个别经济单位B. 家庭和企业C. 整个经济体D. 政府和市场答案:C2.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A. 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B. 一个国家所有居民的收入总和C. 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境内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D. 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境内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答案:A3.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包括:A. 价格稳定B. 充分就业C. 经济增长D. 国际贸易平衡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答案: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减少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强调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主张政府在经济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2. 什么是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有哪些?答案: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经济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货币供应量增加、生产成本上升、需求拉动、预期心理等。
三、论述题1. 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答案: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调整来影响经济活动,可以刺激或抑制总需求,但可能受到政府债务和赤字的限制。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可以影响投资和消费,但可能受到利率下限和市场预期的影响。
两者在宏观经济调控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运用。
四、案例分析题1. 请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恢复的影响。
答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包括减税和增加公共支出,以刺激经济需求。
同时,美联储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以缓解信贷紧缩。
这些措施在短期内提振了市场信心,促进了经济的逐步恢复,但也带来了长期债务增加和潜在的通货膨胀风险。
东方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一、概念辨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2.政府支出与政府购买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4.消费者价格指数与GDP消胀指数5.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6.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7.真实汇率与购买力平价8.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9.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10.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11.法定贬值与真实贬值12.凯恩斯消费理论与LC-PIH消费理论二、简述题(图解题)1.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2.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4.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5.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6.在国民收入核算中,NX++≡;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ADY+GICY=时,NX++=才会成立。
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GICY+7.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8.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哪一个更陡峭?9.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曲线产生何种影响?10.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11.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
12.考虑两种紧缩方案,一种是取消投资补贴;另一种是提高所得税率。
运用IS—LM 模型分析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与投资的影响。
13.利用IS—LM模型分析价格沿AD曲线变动,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14.利用IS—LM模型分析在固定汇率、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一国为何无法采用独立的货币政策?15.简述古典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的货币中性论点及其不同之处。
中级宏观经济学重点练习题

1、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核心内容:(假设条件、主要核心内容、主要结论)答:古典的模型中,假设条件如下:(1)所有的经济当事人都是理性的,其参与经济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且没有货币幻觉.(2)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因此经济当事人在一组给定的具有完全灵活性的价格下买或卖的数量。
(3)所有经济当事人在进行交易前,都拥有有关市场条件和价格的完全信息。
(4)交易只有在所有市场都建立市场出清价格时才能达成.(5)当事人有稳定的预期.由于存在这些假设,从而保证了古典模型中的市场总是出清的。
2、 请阐述与分析萨伊定律存在的三个前提条件,为什么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经济学家对这三个前提条件没有产生疑义?答:萨伊认为,劳动者只有使自己就业才能获得收入,而收入是用以购买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换句话说,因为生产行为同时创造收入和购买能力,于是就不会引起总需求的不足。
因此,萨伊观点的精髓就是一句话:“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
萨伊定律的三个前提条件:一、投资恒等于储蓄.即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人们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总是要花掉的,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投资,而不会把货币作为资产的一种形式贮存在身边.即认为货币只有价值尺度和交换媒介的作用,而不具有价值贮藏的功能,资本的利率是有资本的供给(储蓄)和资本的需求(投资)共同决定的.在图a 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典模型总利率的决定。
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储蓄与投资流量。
在b 中,纵轴代表真实产出,横轴表示商品的总需求(C+I )。
图中表示要购买e Y 的产出就需要0E 数量的总支出.既然在 45线上的所有点都代表需求等于产出,那么B 点和C 点表明产出可以创造出等量需求,但不能保证与充分就业水平相一致。
而A 点则表明这种相等的产出与需求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水平,这是总支出与总产出相等.可见图中e Y 代表劳动市场均衡且达到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
在a 中,储蓄函数从0S 平移到1S ,最初的可贷资金供给的增加导致利率从0r 下降到1r ,这会鼓励投资支出从0I 增加到1I ,由于00I E -等于消费支出,很显然投资支出的增加为01I I -,恰好抵消了消费支出C ∆-的减少.虽然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总支出仍然维持在0E 水平上。
中级宏观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二讲 配套习题及答案1、若效用函数现为:其她条件与实例中给出得相同,试分别求分散经济与计划经济得最优解。
计划者目标函数为: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可以得到无约束得最大化问题:一阶条件为:γγααγγγγααγγγγα-------=--l l h k z l l h k z )1()()()1()1(011)1(0求解可得:代进生产函数可得:企业利润函数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得一阶条件为:利用这两个一阶条件可以取得均衡得价格解,为:2、假设行为人得效用函数如下:,其中就是行为人得消费,就是行为人每天用于闲暇得时间。
行为人每天得时间除了用于闲暇,就就是用于工作,但她既可以为自己工作也可以为别人工作。
她为自己工作时得产出函数为,其中为用于自己工作得时间。
如果她为别人工作,每小时得到得报酬就是工资,记为(当然就是用消费品衡量得)。
试写出该行为人得最优化问题,并求解之。
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分别对与两个变量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有:求解上述联立方程,可得:3、考虑一个具有如下代表性行为人得模型。
代表性消费者得效用函数如下:其中,就是消费,就是闲暇,且。
消费者拥有一单位得时间禀赋与单位得资本。
代表性企业生产消费品得技术由如下得生产函数来表示:其中,就是产出,A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资本投入,就是劳动投入,且。
记为市场得实际工资,为资本得租金率。
a、试求解实现竞争均衡时得所有价格与数量。
b、试分析全要素生产率A得一个变化会对消费、产出、就业、实际工资以及资本租金率产生怎样得影响。
解:a、第一步,分析消费者行为: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可转化为无约束得最大化问题。
对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可得:第二步,分析企业得行为:根据市场出清条件,可得如下方程组:求解得:第三步,全部均衡解:或者,考虑计划经济情形: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可转化为无约束得最大化问题:对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可得:解得:b、说明:闲暇将随技术进步而减少,因而就业将随技术进步而增加;产出、消费与资本租金率将随技术进步而上升;实际工资不会随技术进步得变化而变化。
中级宏观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中级宏观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1)用劳动市场在工资弹性约束下推导出充分就业劳动量fL(5分)(2)图形(2分)(3)方程(/,,)s sQ Q W P Kτ=(τ代表技术水平)fW P W=(W f为充分就业水平工资率) (3分)2、(1)12MP=,并说明M与i, Q, b的关系(5分)(2)高估实际货币需求的原因是外生变量b的变化。
交易成本b在现实中是下降的,原因:a.金融创新b.监管放松c.交易技术进步等等(5分)3、(1)一国基础货币变化主要由一国当局持有的政府债券变动、外汇储备变化、贴现窗口变化决定:111()()()g g t t t t Mh Mh D D E TB L L -++-=-++-(5分) (2)在资本流动受到控制时,私人资本项目为0,外汇储备变化等于贸易余额,贸易顺差增加Mh ,反之减少。
因此,在资本管制下,一国贸易余额变化对基础货币有重要影响。
(3分)(3)政府管制的贸易顺差因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供给形成压力。
央行不得不发行票据对冲基础货币增加,同时更多依赖存款准备金率管理基础货币。
(2分)4、李嘉图等价(1)用代数式表述并说明李嘉图等价 (4分)(2)局限性:a.政府的视界长远b.流动性限制c.信息不对称d.税收非一次性支付 (6分)5、(1)解释适应性与理性预期的含义 (3分)(2)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的特点 (4分)(3)适应性预期表明政府的总需求和管理政策短期有效;理性预期表明政府的总需求和管理政策在长期、短期都是无效的。
(3分)二、计算题1、(1)221111C Q C Q r r+=+++ (2)(5分)(3)p Y 表示持久收入2111p p Y Q Y Q r r +=+++解出 15714p Y = (3分)(4)1215714p C C Y === (2分)2、(1),S I =得 r=10% S=I=80CA=0(5分) (2)8%,10002884886420r I S CA S I ==-⨯==⨯==-=- (5分)三、分析题1、(1)用IS-LM、Q d-Q s 图形结合分析(5分)(2)分析过程(8分)(3)宏观变量的变化路径图(2分)2、(1)凯恩斯主义者的基本假设:A.总供给曲线水平或向右上倾斜B.经济衰退期利率水平很低C.劳动市场工资刚性,产品市场价格粘性(5分)(2)运用:A.简单支出模型B.IS-LM模型C.AD-AS模型说明:也可以增加短期菲利普斯模型分析(10分)。
中级宏观题库答案.doc

二、简述题(图解题)1、该恒等式仍然成立。
理巾(丨)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中的储蓄和投资是真实产出中川于储蓄和投资的商品的价值总额。
(2)某人将部分现金存放在家里,所产生的效应相当于中央银行从货币市场中回笼了这笔现金。
即一定程度(轻微)的货币紧缩政策。
这一行为会影响经济体的产出,但不会破坏储蓄和投资之间的恒等关系。
3、自动稳定器是经济屮的一种机制,它自动减少为适应自主需求变动所需的产出变动:W:,政府不需要逐项加以干预;导致经济周期性起伏的主要原因是自主需求的变动,特别是投资耑求的变动,投资者乐观时投资耑求高涨,导致产出水平高涨;投资者悲观时投资耑求下降,导致产出水平下降。
比例所得税能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是因为经济体的税率水平会随经济的周期性变动而发生变化,并导致乘数# = _!_的变化。
经济繁荣时,整l-c(l-r)体税率水平t提高,导致乘数变小,自主投资耑求对均衡收入产生的乘数效应变小。
经济萧条吋,整体税率水平t下降,导致乘数变大,自主投资需求对均衡收入产生的乘数效应变大。
这意味着由于比例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降低了(波峰岛度和波谷深度都降低了)。
4、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7T = 7T e-e(U-U)o其中,7T为实际通货膨胀率,浐为预期通货膨胀率,W为实际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6•为大于零的常数。
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但经过了通过膨胀预期的调整。
滞胀指的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以用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图中的A 点和B点对比而言,A点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很髙,它是一个滞胀点。
之所以会形成A点的滞胀状态,原因是A点所处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通货膨胀预期要大幅商于B点所处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通货膨胀预期。
一旦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 衰退将实际通货膨胀推导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的水平,但通货膨胀的绝对水平仍然保持高水平。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习题

中级宏观经济学复习习题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2、一个农民种植1蒲式耳小麦,并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磨坊主。
磨坊主把小麦磨成面粉,然后以3美元的价格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面粉制造面包,并以6美元的价格卖给一个工程师,工程师吃了面包。
每个人的增加值是多少?GDP是多少?【答案】每个人的增值等于成品的价值减去每个人支付的原材料的成本。
因此农民的增值是$1($1-0=$1);面粉厂的增值为$2(他以$3的价格卖给面包店,而以$1的价格购买面粉);面包店的增值为$3(他以$6的价格卖出面包,以$3的价格买入面粉)。
GDP是总的价值增量,即$1+$2+$3=$6。
注意:GDP与最终产品(面包)价值相等。
4、把下列交易归入四个支出部分之一: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
A、波音公司向空军出售一架飞机(政府购买)B、波音公司向美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投资)C、波音公司向法国航空公司出售一架飞机(净出口)D、波音飞机向阿密拉埃尔哈特出售了一架飞机(消费)E、波音公司制造了一架下半年出售的飞机(投资)8、考虑下列每一事件会如何影响实际GDP。
你认为实际GDP的变动反映了经济福利相似的变动吗?A、佛罗里达的飓风迫使迪斯尼乐园停业一个月;B、新的、更容易种植的小麦品种的开发增加了农民的收成;C、工会和经理之间对抗的加剧引发了一场罢工;D、全国企业经历着需求减少,这时企业解雇工人;E、议会通过新环境法,该法禁止企业使用排出大量污染物的生产方法;F、更多的高中生辍学从实践草坪的工作;G、全国的父亲减少工作周数,以便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与孩子在一起。
【答案】A、实际GDP下降,由于迪斯尼关闭时并不再提供任何服务。
工人收入与股东收益的减少(国民帐户的收入方面)以及人们在迪斯尼消费的下降(国民帐户的支出方面)致使国民收入下降;B、实际GDP上升,因为农场生产的小麦增加了。
由于人们可以消费更多的小麦(如果人们不想消费更多的小麦,农民和农场主就要改行了),致使国民收入增加;C、实际GDP下降,因为劳动的工人减少了,公司产量下降。
中级宏观题答案

中级宏观经济学重点考题1、GDP的含义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最终”意味着计入GDP的产品是最终产品而非中间产品,其目的是最终消费。
“一定时期”意味着GDP是现期生产的“市场价格”意味着最终产品和服务必须进入市场体系,才能通过价格体系反映在GDP中。
GDP指标的缺陷:只有交易过程中的价值创造,才被计入GDP指标。
区分最终与中间产品是困难的。
2、货币需求的含义货币需求包括两部分:(1)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分为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的谨慎需求,它是国民收入的函数K(Y)(2)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它是利率的函数h(r)简答1、收入Y的三种观点(1)“绝对收入假说”,如果其它条件不变,随着当期收入的增加,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将会下降。
经验研究表明这与事实不符:在短期内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确实逐渐下降,在长期内,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却趋于稳定。
(2)“相对收入假说”随着当期收入的增加,家庭调高对收入档次的判断,进而提高消费水准,使得消费曲线上移,从而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可能比较稳定,即长期消费函数是原点发出的射线。
此外由于“棘轮效应”,家庭消费容易随着家庭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很难随着家庭收入减少而减少。
(3)“持久收入假说”:家庭消费的决定因素不是当期家庭收入而是“持久收入”2、边际消费倾向和评价消费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MPC:假定边际消费倾向是常数,MPC=b;根据“心里上的消费倾向”0<MPC<1, 且MPC’(Y)<0(2)平均消费倾向APC,基本公式:APC=C/Y=Ca/Y+b; 随着收入Y增加,APC逐渐下降,自主消费Ca大>0,所以APC>MPC.3、财富影响消费的机理(1)居民财富增加,直接导致消费需求提高;(2)更高的消费需求,引起更大的产出,进而增加居民财富(3)居民财富增加,也通过投资需求增加来推动产出继续增加和财富继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级宏观复习题及答案18、什么是名义刚性?什么是真实刚性?两者主要区别答:名义刚性是指工资水平或价格水平无法进行充分的调整,而真实刚性是指行为人或厂商缺乏调整实际工资或实际价格的激励,在讨论名义刚性时,已经隐含了刈•真实刚性的分析。
为了生成名义刚性,必须加强真实刚性的强度。
真实刚性是当实际价格的调整成本大于调整所带来的收益,厂商或行为人就不会调整价格。
名义工资刚性是指曲于长期的工资合同,使合同期内名义工资是固定的,需求变化只会影响到合同到期部分员工的工资水平,因此,就整体经济而言,总的工资水平是无法进行充分调整的,因此导致名义工资刚性。
名义价格刚性是指由丁-菜单成木的存在,在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即使是很小的价格调整成本也会产生显著的名义价格刚性。
19真实价格刚性如何形成?答:真实价格刚性是指行为人或厂商缺乏调整价格的激励。
在垄断竞争市场屮,利润最大化要求企业在选择产量水平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可表示为MR二P+P*l/Ed, 其中Ed为需求价格弹性。
根据利润最大化要求P+P*l/Ed二MC,即P二MC*1/ (l+1/Ed)。
由于边际成本等于名义工资(W)除以劳动的边际产品(MPL),故冇P二(W/MPL) *1/d+1/Ed),上式说明在MC降低时,如果加成上升足够大,价格就会下降。
如果需求弹性不下降,随着劳动投入的减少rf0' MPL .上升不人,那么在菜单成木存在的情况下,企业变动价格的动机就很弱。
除了边际成木对产量变动的低頌感性以及顺周期的需求弹性有助于形成真实价格弹性外,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任务一下一些因素也是形成真实价格刚性的潜在來源。
(1)密集市场外部性在经济活动高涨时期,市场信息“密集”,因而搜寻成本低丁-经济活动低迷时所形成的市场信息的“稀薄”。
如果这些密集市场外部性促进了衰退时期边际陈本曲线的上升和繁荣时期边际成本曲线的下降,就会导致真是价格刚性。
(2)顾客市场模型顾客对价格上升和下降的反映速度的差别,以及企业企图留住常客的愿望,会导致价格的相对粘性(真实刚性)(3)投入-产出表凶为每一家企业都通过复杂的投入-产出表与成千上万其他企业联系在一起,所以它不叮能知道由供给考-生产考关系网联系起來的所有其他的当事人的情况。
由于这种复杂性的存在,在需求冲击下的企业就无法保证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会同时向同方向等量变动。
因此,对于一个在信息肯怎不完全的、不确立的经济中运行的企业來说,价格缓慢调整是最安全的行为方式。
(4)资木市场不完全性借款人和贷款人Z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一个企业的外部融资将比内部财源的使川更为昂贵。
在繁荣时期,企业获得较高利润,因而就会有更多的内部资金可以支持各项投资项冃。
在衰退时期,内部财源的短缺,使企业对外部财源的依赖性更大,从而造成融资成本上升。
如果资本成本是逆周期的,这种状况也将是企业成本在衰退期上升。
(5)根据价格判断质量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顾客对他所希望购买的产甜特点具有不完全信息时,价格可能会被看做一个质量的标志。
如果价格降低,企业就会面临它的顾客或者潜在顾客叮能认为其商品的质量下降的风险,因此,厂商不愿意降低价格。
20菜单成木有何意义?答:曼昆的菜单成本假说指出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即使是很小的价格调整也会产生显著的名义价格刚性。
假设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个垄断竞争厂商,面临如下需求曲线:P=a-bQ (a大于0, b大于0),面临以下线性成本函数:C二kQ。
厂商的口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MR=MC,很明显这时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a-k) /2b和(a+k) /2.,,假设经济受到一个逆向的总需求冲击,a下降到a,则需求曲线为P=a-bQ,如果不存,,价格调整成本,则厂商应该把产量和价格调整为(a-k) /2b和(a+k) /2o然而菜单成本不能忽略,厂商就有口J能维持原有的价格。
因为与调整价榕相比,如果厂商维持原价,他将而,临数量为(OP) 2/4b的机会成本,同时也节省了数量为Z的菜单成本。
很明显,如果Z很,小,厂商的最优选择是调整价格,但是只要Z大于(a-a) 2/4b,那么维持原价是厂商的最优选择,价格刚性由此产生。
引入菜单成木后,个人最优选择有可能会偏离最优的社会选择,由此产生的名义刚性刚好令“小的菜单成木造成人的福利损失”,这就为政府实施积极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21货币的增长效应答:货币供给增加主要产生两种效应:(1)由货币增长率的变化导致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被一一反映在名义利率上(2)更高的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减少了实际货币存量。
货币供给增加导致ne增加,并因此导致利率i上升,这时持冇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迫使人们放弃持有过多的货币。
在现实生活屮,货币供给的扩张的即时效应是降低了短期的名义利率,也就是说货币扩张降低了实际利率水平,如果货币非中性,或者说价格不能完全灵活调整,则货币供给的增加会提高产出水平,这要求实际利率水平下降。
如果价格在长期内具有完全的灵活性,则在货币增长率上升之后,真实利率会最终回到正常水平。
因此,如果真实利率效应在短期内压倒了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则货币增长率的增加在短期内使名义利率水平卜•降,但在长期内使名义利率上升。
22如何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答: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用来说明货币工资率变化和失业率Z间的负相关关系,根据成木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理论有:,所以有,这样人们就可以用通货膨胀率來代替货币工资增长率来描述菲利普斯曲线,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
当通货膨胀率越高,失业率越低;反正当通货膨胀率越低,失业率较高。
菲利普斯曲线捉供了把通货膨胀和失业联系起來的広观经济政策选择模式,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主耍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在实现第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两大宏观经济目标Z间发生冲突,所以政策制定者只能在两种Z间寻求一种最优均衡。
对于每个既定的预期通货膨胀率都有一条菲利普斯till线与Z对应,菲利普斯I1U线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替代关系。
在短期内当通货膨胀的预期发生变化时,菲利普斯曲线就会发生移动。
在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是垂亡的,不存在交替关系。
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一致,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就不会下降,从而形成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23通货膨胀的成本答:1预期通货膨胀成本(1)通货膨胀是一种潜在税收,一种公众没有允诺的税。
(2)预期通货膨胀会带来经济交易的效率损失(皮鞋成木),较高的预期通货膨胀将转变为较高的利率,将会增加持有货币的成木。
因此,人们会减少平均货币余额,增加往返银行的次数,抢购商品以避免遭受价格飞涨的损失。
经济主体将进行史为复杂的金融交易,以减少他们的实际货币余额的持冇。
所冇这些做法都将产生实际成木,通货膨胀越高,成木也越高。
(3)菜单成本,经济主体为跟上通货膨胀的变化而频繁调整价格带来的成本。
(4)预期通货膨胀通过通货膨胀对税收体系的影响,述会导致资源的不当配置。
当名义收入上升吋,人们将被推到更高的纳税等级,增加了他们的税收负担,减少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5)当征税存在明显的时滞时,通货膨胀还会影响税负的实际价值。
2非预期通货膨胀成木(1)未预期通货膨胀影响财富的分配。
出乎意料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收入和财富在不同群体Z间的转移。
如果某人是名义资产的净贷者,他就会遭受损失;相反,如果他是净借者,那么他的情况就会变得和对好一些。
通常,家庭是名义资产的净贷方,而企业和政府则是净借方。
因此,通货膨胀的未预期增长将使政府和金业获益,而付出代价的则是家庭。
(2)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还会给整个经济整体带來风险和不确定性,扭曲了止常的市场价格信号作用,从而使家庭和企业做岀错误的供给和需求的经济决策,从而可能导致扭曲的经济产出水平。
24如何看待铸币税答:铸币税是指政府从卬刷钞票中获得的收入。
大多数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政府需要获得铸币税。
假设真实货币需求与名义利率成反比,与真实收入成止比,我们可以得到如下货币需求函数:,将M看作高能货币,L是对高能货币的需求。
考虑稳定状态的情况,假设这时产岀和实际利率不受货币供给增长的影响,且假设实际通货膨胀和预期通货膨胀相等,忽略产出的増长,假定稳态状态的产出不变,这意味着通货膨胀率等于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上式改写为:。
政府用來自铸币税的收入來购买产品和服务,且政府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购买数量为单位时间内的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量除以价格,即,其屮S为实际的铸币税,在稳态屮,实际的铸币税为货币存量的增长率乘以货币实际余额的数量。
,对上式求导,可得:,其中等式右端的第一项严格为正,第二项为负。
当gm趋于零的时候,笫二项也趋于零,所以,也就是说在低的通货膨胀率下,铸币税收入虽gm的增加而增加;但当gm逐渐增大的吋候,等式右端的第二项的负效应可能会使,所以我们有理由假定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铸币税收入会下降。
25结构性失业为何产生,怎样解决答:贝弗里奇曲线刻画了失业和空岗之间的负和关性,经济中两类劳动力市场(低技能劳动力市场和高技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是造成结构性失业主要原因。
假设一个经济中有两类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第一类是存在失业的低技能劳动力市场,第二类是存在空缺岗位的高技能劳动力市场。
假设由丁这两类市场在劳动力技术方面的要求差异很大,因此两类市场Z间无法流动,也就是说,这种失业与空岗并存的现彖源自于结构性因索。
在第一•类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数U=;在第二类劳动力市场中,空岗数量M二,如果第一类劳动力市场失业是古典式的,那么降低实际工资就可以减少失业人数,(如图所示)但是在降低实际工资的同时,第二类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工资也有可能受到影响,从而使空岗数量上升(如图If所示),这是因为实际工资的降低主要是价格水平上升所导致的,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两类市场的实际工资都会下降。
如果第一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是凯恩斯式的,那么增加需求就对以减少失业人数(如图2-a所示),但总需求的增加也会提高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致使空岗数量上升(如图2-b所示)。
由此可见,无论笫一类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是古典式的还是凯恩斯式的,只要第二类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空岗,整个经济屮的失业和空岗Z间就讲存在着负相关。
在现实情况屮,第二类劳动力市场的高技能劳动完全可能向第一类劳动力市场流动,假设冇数量X的高技能劳动者-与企业终上合同,其中冇XA去第一类劳动力市场就业,冇XB仍继续就业于第二类劳动力市场,那么X二XA+XB。
这样总的失业人数U二,可以看出,在放宽了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后,失业人数和空岗数量Z间仍然存在着负相关性。
措施:对结构性失业,政府的失业政策就必须有针对性:(1)消极策略:在放宽了劳动力在两个市场Z间的流动限制后,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可以冇效的解决失业问题,因为可通过吸引高技能劳动力到第一类劳动力市场就业来减少第二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