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神经源性膀胱处理

神经源性膀胱处理

操作方法
21
记录指标
• 残余尿量 • 充盈过程中的感觉(最初排尿感、正常排
尿感、强烈排尿感、急迫排尿感、疼痛…) • 充盈期膀胱内压力变化 • 膀胱内压力波动对应的膀胱容量变化 • 漏尿点膀胱内压力
22
正常的测定值
• 无残余尿 • 充盈过程中膀胱感觉正常,如灌注液体量
为100~200ml时出现最初排尿感觉 • 充盈期膀胱内压:10-15cmH2O • 顺应性良好:没有无抑制性收缩 • 膀胱总容量400~500ml • 排尿及中止排尿受意识控制
• 手持导尿管插入尿道,并徐徐推入,直到 尿液从导尿管排出。男性患者注意尿道口 朝腹部方向以避免尿道峡部的损伤。插入 前可在导尿管外部涂搽润滑油(例如石蜡 油)以减小插入阻力。
操作技术(续)
• 导尿完成后立即将导尿管拔除。 • 导尿管拔除后用清水清洗,再放入无
粘膜刺激的医用消毒液或0.9%氯化钠 溶液内保存。也可以采用煮沸消毒的 方法。
其它
• 抗利尿激素应用 • 外部集尿器 • 间歇和持续性导尿 • 尿流改道术
潴留型障碍
• 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感觉及运动麻痹性 膀胱、自主性膀胱及部分反射性膀胱, 尿流动力学分类中逼尿肌无反射、外 括约肌痉挛、逼尿肌反射亢进,合并 内、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或痉挛。
• 治疗原则:促进膀胱排空。
增加膀胱内压与促进膀胱收缩
躯体神经
• 主要由第2~4骶神经组成阴部神经 • 支配尿道外括约肌,使其收缩并维持
其紧张性。
中枢性排尿反射
• 脊髓内排尿反射初级中枢接受脑干及 大脑皮质高级中枢的调节。
• 膀胱胀满感觉经薄束上行达脑干及大 脑皮质。自这些中枢下行的纤维,经 锥体束及锥体外系下行,调节脊髓排 尿初级中枢。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评定与处理课件ppt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评定与处理课件ppt
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如进行间歇导尿、盆底肌训练等,以改善膀胱功能。
饮食护理指导
01
02
03
多饮水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 助于预防尿路感染。
控制摄入量
避免过量摄入含咖啡因、 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的食物 和饮料。
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 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 引起膀胱问题。
心理护理指导
情绪疏导
案例二: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
患者情况概述
患者患有糖尿病多年,出现尿失 禁和排尿困难的症状。
处理方法
采用药物治疗、间歇导尿和膀胱 功能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 膀胱功能。
01 02 03 04
康复评定
通过膀胱功能评估,发现膀胱逼 尿肌收缩力减弱,排尿反射延迟 。
康复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患者 排尿困难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 量得到提高。
通过膀胱功能评估,发现膀胱逼 尿肌收缩力减弱,排尿反射消失 。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患者 排尿困难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 量得到提高。
患者情况概述 康复评定 处理方法 康复效果
患者因外伤导致脊髓损伤,出现 尿失禁和排尿困难的症状。
采用间歇导尿、盆底肌肉训练和 药物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 膀胱01-11
目录
• 神经源性膀胱概述 •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评定 •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处理 •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 • 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案例分析
01
神经源性膀胱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病 变导致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的一 系列疾病。
案例三: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
患者情况概述
患者患有脑卒中后,出 现尿失禁和排尿困难的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脊髓损伤后常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尿功能障碍,通过对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利于帮助建立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本文对近年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阐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依据,阐述了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包括留置尿管期间的膀胱训练、间隙导尿、手法功能训练、盆底肌肉锻炼和手法训练、物理疗法训练等。

当控制膀胱中枢或周围神经受损时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1]。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产生排尿障碍、尿潴留、尿路感染。

脊髓损伤发生在骶髓平面以上,逼尿肌反射亢进及反射性排尿;若病损发生在骶髓部,排尿中枢受损,表现为逼尿肌无张力[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做好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重要保证。

本文就SCI 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康复护理原则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护理原则主要有:控制或消除尿路感染;使膀胱具有括约肌的控尿能力;使膀胱具有适当的排空能力;尽量不使用留置尿管[3]。

2 康复护理的方法2.1 留置尿管期间的膀胱训练将导尿管长时间留置在膀胱而进行持续引流尿液的一种方法称为留置尿管导尿法。

该方法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对于留置尿管的初期,传统的留置尿管护理方法是:留置初期持续引流开放尿管引流尿液,防止尿潴留致膀胱壁纤维受损,1~2周后定时将尿管夹闭,定时开放尿管,每3~4小时一次,保持膀胱一定的容量,防止膀胱挛缩,视情况更换尿管[4]。

单小虹等[5]提出留置尿管期间次日即夹闭尿管,定时开放引流尿液,有静脉输液者每2小时开放引流尿液1次,无静脉输液者4 h开放引流尿液1次,2周后拔除尿管。

脊髓损伤的膀胱处理

脊髓损伤的膀胱处理
/min,扣击次数100~500次。 – 一旦有自主神经过反射情况立即停止叩击。
(5)代偿性排尿训练
适应征
– 残余尿≥100ml者 – 此方法必须在已经有尿液流出后才可以使用!
禁忌征
– 流出道梗阻者 – 有膀胱结石或急性膀胱炎者
(5)代偿性排尿训练
训练方法
– 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倾, 屏住呼吸10~12 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胱、直肠 和骨盆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使大腿贴 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加腹部压力。
(9)其他
膀胱扩大术 回肠代膀胱术 膀胱电刺激术 括约肌切开术 膀胱颈悬吊术 逼尿肌肉毒毒素注射?
内容
膀胱控制基础 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评定 常用膀胱处理方法 临床路径 临床问题处理
膀胱处理的目标
远期目标
– 不因肾功能影响生命 – 不影响社会交往能力
近期目标
四肢瘫
反射性膀胱+外用集尿器 耻骨上造瘘 保留导尿 每日进水超过3000ml 不夹导尿管
女性
外用集尿器困难 一旦丧失手功能,建议造瘘
植物神经过反射
一旦发生停止使用反射性膀胱 一旦发生立即行导尿处理 使用抗胆碱药降低膀胱张力
总结
充分认识膀胱处理的重要性 任何膀胱处理都是动态过程 膀胱处理必须充分个性化 膀胱处理是典型的团队合作 重返社会是膀胱处理的终极目标
高张力—小容量
胆碱能受体阻滞剂 间歇清洁导尿? 保留导尿 膀胱造瘘术 膀胱扩大术、回肠代膀胱、etc
出口松弛
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保留导尿 膀胱造瘘 外用集尿器 手术治疗
内容
膀胱控制基础 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 膀胱功能评定 常用膀胱处理方法 临床路径 临床问题处理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与处理策略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与处理策略

膀胱区域的检测,以实现对病人的膀胱尿液
量的测定。
膀胱扫描仪控制面板
膀胱扫描仪的临床应用
常规进行饮水计划 间歇性导尿前,膀胱扫描仪测定膀胱内尿量 根据测得尿量值判断导尿时机
Patient
41
急性期——留置导尿
最初几周的膀胱处理往往能决定病人的预后
留置导尿需要恰当的导管护理
42
选择哪种导尿管?
膀胱壁牵张感
S2-4
受器兴奋
逼尿肌收缩
T11-L2 逼尿肌收缩 膀胱颈、尿道括约肌松弛
S2-4
尿道外括约肌松弛 盆底肌松弛
排出尿液
膀胱的神经支配
大脑皮质: 允许 & 注意力 脑干: 开关和协调
T11 - L1,2: 交感神经纤维:贮尿 S2-4: 副交感神经纤维: 排尿 S2-4: 阴部神经: 控制外括约肌
留置导尿管长40cm 球囊 5-15ml 到 30-50ml
47
(ID) 留置导尿
并发症
尿路感染 尿道损伤,出血,尿道炎,尿瘘 膀胱颈松弛,括约肌糜烂
膀胱结石 膀胱癌 橡胶过敏
导尿管的外固定
为避免产生尿道压疮,男性患者留置导尿时应将导尿管和 阴茎固定于下腹部。
IUCS 仿生泌尿系统监控辅助装置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治疗与处理策略
内容
膀胱的控尿的生理机制 神经源性膀胱的概念和分类 治疗与处理策略
正常的膀胱与尿道功能
贮尿
•膀胱内低压力 •括约肌关闭
排尿
•随意启动 •逼尿肌收缩 •括约肌开放 •协同能力
贮尿期 膀胱内压
排尿循环
排尿期
膀胱充盈
第一次的 膀胱充盈感
正常排尿感
膀胱充盈Βιβλιοθήκη 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基础排尿过程----尿储量尿增加期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方案设计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方案设计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方案设计1. 引言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常见于脊髓损伤、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

神经源性膀胱可导致膀胱储尿功能不全、尿路感染、肾盂积水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为此,制定一套专业、详细的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 护理目标1. 减轻患者尿路感染和肾盂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2. 提高患者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3. 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神经源性膀胱的认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3. 护理措施3.1 病情评估1.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病因、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

2. 评估患者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观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 检查患者肾功能、尿常规等实验室指标。

4.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3.2 护理干预1. 生活护理:指导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清洗会阴部,避免尿路感染。

生活护理:指导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清洗会阴部,避免尿路感染。

2.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2000ml,以稀释尿液,减少尿路感染风险。

饮食调理:建议患者多饮水,每天至少2000ml,以稀释尿液,减少尿路感染风险。

3. 膀胱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等,以提高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

膀胱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等,以提高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

4.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使用α-受体阻滞剂、M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使用α-受体阻滞剂、M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

5.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耐心倾听、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耐心倾听、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治疗信心。

6.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治疗及护理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

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

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1神经性膀胱的分类脊髓损伤后引起的排尿障碍是神经性膀胱的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损伤后的部位和程度不同,神经性膀胱的类型也不一样,以往我国对神经性膀胱,基本上按照Nesbit的分类方法,即①反射性膀胱;②自律性膀胱;③无抑制性膀胱;④感觉神经麻痹性膀胱;⑤运动神经麻痹性膀胱。

这种分类方法实际运用比较困难。

Bors将脊髓排尿中枢(骶2~4) 以上病变引起的排尿障碍称为上运动神经元膀胱,圆锥和骶2~4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未受损伤,经盆腔植物神经和阴部神经的反射弧完整;脊髓排尿中枢本身或其周围神经(包括副交感和体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障碍称为下运动神经元膀胱,上述反射弧消失或减弱。

以上两种神经性膀胱根据损害程度,各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完全性上运动神经元膀胱相当于反射性膀胱,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下运动神经元膀胱相当于自律性膀胱。

因此对患者只要确定其病变部位,结合临床表现,就可以得出结论而不有误,并可以作为治疗依据。

2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SCI患者神经性膀胱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地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SCI患者泌尿系统康复过程大致由留置导尿、一次导尿和建立反射性膀胱三个阶段组成,最终经训练建立反射性膀胱。

因此,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占有重要地位。

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目前多采用手法训练:即膀胱充盈,膀胱底达脐上二指时,即可进行手法按摩排尿。

操作者用单手由外向内按摩患者下腹部,用力均匀,由轻而重,待膀胱缩成球状,一手要托住膀胱底,向前下方挤压膀胱。

排尿后操作者将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加压排尿,待尿不再外流时,松手再加压一次,力求排尽。

对尿失禁患者,用力要稍大,方向朝会阴部;对痉挛性瘫痪患者,按摩时间约15min,手法要轻。

1992年Menon等提出了一种新的神经性膀胱功能再训练方法,每4h进行一次耻骨上轻拍,而后导尿。

有作者应用此方法对一组55例SCI患者进行膀胱再训练,配合导尿和药物治疗,其中有45例(82%)患者出院后达到了自主性排尿。

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管理措施

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管理措施

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管理措施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管理措施引言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会导致膀胱功能紊乱。

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管理非常重要,旨在维持适当的膀胱排尿功能、预防尿路感染以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管理措施。

膀胱管理方法1. 定期排尿脊髓损伤后,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失去完全控制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定期排尿的方法,以减少尿液滞留和尿动力学障碍。

定期排尿的间隔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为2-4小时一次。

2. 自主排尿训练对于部分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存在自主排尿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自主排尿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膀胱控制功能。

自主排尿训练一般采取盆底肌肉训练和膀胱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3. 膀胱造口对于严重脊髓损伤患者,可能存在无法自主排尿的情况。

这时可以考虑进行膀胱造口手术。

膀胱造口是将膀胱与腹壁相连,通过腹壁穿刺排尿,以维持尿液排出的功能。

膀胱造口的具体方式有多种,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预防尿路感染脊髓损伤后,患者容易出现尿液滞留、尿路感染等问题。

以下是预防尿路感染的管理措施:1. 维持膀胱排尿畅通,避免尿液滞留。

2.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3. 增加水分摄入,促进尿液稀释。

4. 避免长期使用导尿管,减少感染的风险。

5. 定期进行尿液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尿路感染。

并发症的防治除了尿路感染,脊髓损伤后的膀胱管理还需要注意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膀胱结石、膀胱肌肉功能障碍等。

以下是对这些并发症的一些管理措施:1. 饮食调节,尽量避免过多摄入含钙、草酸盐等物质,以减少结石的形成。

2. 定期检查膀胱功能,如膀胱超声检查等,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3. 合理使用药物,如抗生素、抗痉挛药物等,控制膀胱肌肉的功能障碍。

结论脊髓损伤后膀胱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通过定期排尿、自主排尿训练和膀胱造口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维持膀胱功能。

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_孙玉华

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_孙玉华

综 述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孙玉华 王洪涛 梅芳瑞1)作者单位:400037 重庆市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孙玉华);本院神经外科(王洪涛)1)为审校者1997-10-22收稿 1998-06-05修回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 njury,SCI)后,神经性膀胱排尿机能障碍致尿潴留引起膀胱及尿路感染,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1]目前,对神经性膀胱的治疗仍以非手术为主。

现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 神经性膀胱的分类[2]脊髓损伤后引起的排尿障碍是神经性膀胱的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损伤后的部位和程度不同,神经性膀胱的类型也不一样,以往我国对神经性膀胱,基本上按照Nesbit 的分类方法,即 反射性膀胱; 自律性膀胱; 无抑制性膀胱; 感觉神经麻痹性膀胱; 运动神经麻痹性膀胱。

这种分类方法实际运用比较困难。

B ors 将脊髓排尿中枢(骶2~4以上病变引起的排尿障碍称为上运动神经元膀胱;圆锥和骶2~4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未受损伤,经盆腔植物神经和阴部神经的反射弧完整。

脊髓排尿中枢本身或其周围神经(包括副交感和体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障碍称为下运动神经元膀胱,上述反射弧消失或减弱。

以上两种神经性膀胱根据损害程度,各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完全性上运动神经元膀胱相当于反射性膀胱,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下运动神经元膀胱相当于自律性膀胱。

因此对患者只要确定其病变部位,结合临床表现,就可以得出结论而不有误,并可以作为治疗依据。

2 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SCI 患者神经性膀胱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地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4]。

SCI 患者泌尿系统康复过程大致由留置导尿、一次导尿和建立反射性膀胱三个阶段组成,最终经训练建立反射性膀胱。

因此,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占有重要地位。

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目前多采用手法训练:[5]即膀胱充盈,膀胱底达脐上二指时,即可进行手法按摩排尿。

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处理

脊髓损伤后的膀胱处理
逼尿肌反射亢进常见于骶髓 以上 病变 ,横 纹肌括约肌失 调 常见 于脊休克后之骶上脊髓病变 ,而平滑肌括约 肌失 调常 见 于 自主 神经反射 亢进症 。所谓失调 系指有逼 尿肌反射 亢 进 或有反射 时 ,而痉挛 系指逼尿肌 无反射 时 ,对 横纹肌 或平 滑 肌括约肌 而言均是 过度活 动。逼尿肌 无反射 常继发 于膀 胱 肌 肉失代偿 及其他 因素致脑 干排尿 中枢 、骶髓 、膀胱神 经 节及膀胱逼尿肌各平 面的排尿抑制 活动 。
以下 分类 : 1.1 逼尿 肌反 射亢进
逼尿 肌在储 尿期 出现 自发或诱 发 的收缩 即称 为逼尿肌 不稳定 ,如果合并有 中枢神 经系统 的异 常 ,则称为逼 尿肌反 射亢 进 。诊 断标准 为在储尿期 出现 幅度 超过 1.47kPa(15cm H:0)的逼尿 肌不 自主性 收缩 。分 以下 亚型 :① 横纹 肌括 约 肌协调 :指逼尿肌收缩排尿 时尿道括 约肌能协调性松弛 。② 横纹 肌括约肌 不协调 :指逼尿 肌收缩排 尿时 ,尿道 外括约肌 仍处于收缩状态 ,导致尿道开放不 全。③平滑肌括约肌不协 调 :指逼尿肌 收缩 排尿 时尿 道内括约肌不 松弛。 1.2 逼尿肌无反射
通常表现 为” 】:①膀胱充盈 时无反射 。②顺应性通 常是 正常 的 ,少数 患者显著 降低 。③膀 胱充盈感觉 缺失或减 少明显 。 ④大 多数有应力性 尿失禁 患者膀 胱颈部是开 放的 。排 尿控 制依赖远端括 约肌中的平滑肌的残余张力 ;张力高可 以被称 为尿道括约肌失弛缓 。⑤不能排尿或 由腹压排尿 。
尿 流率评价 是一种非 侵入性 的方法量 化定义 每单位 时 间的尿流量 。尿流依赖 逼尿肌 的收缩力 以及尿道 阻力 。正 常尿流 曲线是钟 形的快速上升流量高峰 ,持续时间短 的洪峰 流量 ,然 后尿流快 速衰减 。尿流率 的模 式不是诊 断结论 ,但 高流动率是经 常可以看到神经逼尿肌反射亢进 ,流速差则可 能反映逼尿肌压力弱或膀胱 出口梗 阻u 。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摘要:探讨了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通过清洁间隙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的多种方法,使膀胱功能更好的恢复和重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隙导尿;管理方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病理改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1]。

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困难,伤后功能障碍多,是残疾人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群体。

目前,我国有脊髓损伤者120多万人,并以每年约1万人的速度递增。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医学难题,还没有最好的医疗方法,但是试验和实践表明,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好的回归社会。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后,引起膀胱储存和排空尿液的功能障碍[2]。

1.排尿的神经支配:大脑皮层、脑干、脊髓、外周神经。

正常人一天排尿约4-8次。

2.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2.1 中枢神经疾病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外伤等。

2.2脊髓损伤外伤、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腰椎板切除术等。

2.3骶髓损伤骶髓肿瘤、椎间盘突出、骨盆挤压伤等。

2.4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艾滋病、带状疱疹、马尾神经损伤、自主神经病变、盆腔广泛性手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生殖肛门区的严重疱疹、恶性贫血和神经梅毒等。

2.5盆腔手术直肠癌、子宫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除等。

3. 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分类3.1根据临床表现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尿失禁、尿潴留、尿失禁和尿储留并存。

3.2根据欧洲泌尿协会提供的Madersbacher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⑴逼尿肌过度活跃伴括约肌过度活跃。

⑵逼尿肌过度活跃伴括约肌活动不足。

⑶逼尿肌活动不足伴括约肌过度活跃。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摘要:探讨了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通过清洁间隙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的多种方法,使膀胱功能更好的恢复和重建,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清洁间隙导尿;管理方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及大、小便失禁等相应的病理改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1]。

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困难,伤后功能障碍多,是残疾人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群体。

目前,我国有脊髓损伤者120多万人,并以每年约1万人的速度递增。

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医学难题,还没有最好的医疗方法,但是试验和实践表明,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更好的回归社会。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后,引起膀胱储存和排空尿液的功能障碍[2]。

1.排尿的神经支配:大脑皮层、脑干、脊髓、外周神经。

正常人一天排尿约4-8次。

2.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2.1 中枢神经疾病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外伤等。

2.2脊髓损伤外伤、脊髓肿瘤、多发性硬化、腰椎板切除术等。

2.3骶髓损伤骶髓肿瘤、椎间盘突出、骨盆挤压伤等。

2.4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艾滋病、带状疱疹、马尾神经损伤、自主神经病变、盆腔广泛性手术后、吉兰-巴雷综合征、生殖肛门区的严重疱疹、恶性贫血和神经梅毒等。

2.5盆腔手术直肠癌、子宫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除等。

3. 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分类3.1根据临床表现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尿失禁、尿潴留、尿失禁和尿储留并存。

3.2根据欧洲泌尿协会提供的Madersbacher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⑴逼尿肌过度活跃伴括约肌过度活跃。

⑵逼尿肌过度活跃伴括约肌活动不足。

⑶逼尿肌活动不足伴括约肌过度活跃。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训练

尿道严重损伤或感染,以及尿道内压疮。
02
患者神志不清或不配合。
03
接受大量输液。
04
全身感染或免疫力极度低下。
05
有显著出血倾向。
06
前列腺显著肥大或肿瘤。
07
若病人适合自家清洁间歇导尿并能控尿,则无需外部集尿装置。
01
如病人不能控尿,可带类似避孕套的阴茎套外部集尿装置,应注意阴茎套环不能太紧,否则长期带用会造成阴茎皮肤的溃疡和坏死。
02
部位:耻骨上区(膀胱区)。 叩击频率:50-100次/分,每次叩击100-500次。 以手腕的力量,指腹叩击
已形成放射性膀胱者可用手指轻叩耻骨后方(膀胱区)
④Valsava屏气法 患者采取,身体前倾,训练患者收缩腹肌增加腹压,也增加了膀胱急骨盆底部的压力,促使尿液排泄。适合用于尿滞留导致的充盈性尿失禁。 ⑤Crede手压法 用拳头由脐部向耻骨方向滚动,也可将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下腹部膀胱区,用力向盆腔压迫, 帮助排尿。需避免因加压 使尿液返流引起肾盂积水。 适用于尿滞留的患者。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 NB) 膀胱和尿道的主要功能有:(1)以较低的膀胱内压和较高的尿道压力储存尿液;(2)规律地排出尿液。储尿和排尿均为反射活动,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交感、副交感和躯体神经)的控制下协调完成。当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空机制发生障碍时,即发生神经源性膀胱。
1
神经源性膀胱的定义
2
正常排尿机制
膀胱充盈→膀胱壁感受器兴奋→骶髓排尿中枢→脑桥排尿中枢和大脑额叶皮层→发出允许排尿的指令→兴奋骶髓逼尿肌中枢→逼尿肌收缩;同时膀胱颈、后尿道阻力下降;松弛尿道外括约肌→从而排出尿液。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

脊髓损伤病人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
禁 等 相 应 的病 理 改变 ,是 一 种 严 重致 残 性损 伤 。神 经 源性 膀 胱 是 指 由神 经 系统 损 伤 或疾 病 导致 神 经 功 能异 常后 ,引 起 膀胱储 存和排 空尿 液 的功 能障碍 。
1 排尿 的神 经支配
大 脑皮层 、脑 干 、脊髓 、外 周神 经 。
4 . 1 . 6 饮 水 计 划
3 . 3 实 验 室 检 查 根 据 医嘱 进行 血 常规 、尿 常规 、细 菌培 养 、细 菌计 数 、 药 敏试验 、血尿 素氮 、血肌 酐等检查 。 3 . 4 机 械 检 查
3 评 定
3 . 1 一般 情 况 观察 患者排 尿障碍 的特 点 ,询 问有无 膀胱充 盈感 、排尿 感 等 ,了解饮 水 和排 尿 习惯 ; 是否 有外 伤 、手术 、糖 尿病 、 脊髓 炎等病 史或者 用药 史 。 3 . 2 体格检 查
注 意患者血 压 ; 腹 部检 查 : 注意腹肌 张 力 、小腹 有无包 块 、压 痛 、膀 胱 充盈 状况 ; 神 经 系统检 查 : 如 感觉 、反 射 、 肌力 、肌 张力等 。
活 动 和 心 理 的 影 响 ,提 高 病 人 生 活 质 量 。
4 . 1 _ 3 适 应 症
2 . 2 根据欧洲泌尿协会提供 的 M a d e r s b a c h e r 分类 ,可
分 为 以下 四类 ( 】 ) 逼尿 肌过度 活跃伴 括约肌 过度 活跃 。 ( 2 ) 逼尿 肌过 度活跃 伴括 约肌活 动不足 。 ( 3 ) 逼尿 肌活 动不足伴 括约 肌过度 活跃 。 ( 4 ) 逼 尿肌活 动不足伴 括约 肌活动 不足 。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4 年第 1 4 卷第 2 9 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 膀胱处理流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何予工
神经源性膀胱临床基础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处理流 程
2
一、神经源性膀胱临床基础
3
由于神经因素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
◦ 中枢和外周神经损伤
上运动神经元综合症 下运动神经损伤
表现
◦ 尿失禁 ◦ 尿潴留 ◦ 尿失禁+潴留
脊髓损伤: 创伤性、非创伤性 脑外伤 脑卒中 脑肿瘤 多发性硬化症 老龄:张力性尿失禁 产后:张力性尿失禁 、、、、、
Barrington核位于脑桥背外侧(M区域)
− 发出下行纤维到骶髓的膀胱运动神经元 − 也到达与Onuf 核形成突触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排尿
时抑制Onuf 核的运动神经元
脑桥另一位点更靠近腹侧外侧(L 区)
− 直接投射到Onuf 运动核,可能负责维持储尿时盆 底的张力性收缩,此即所谓的保护性反射;也介导 排尿时盆底的随意收缩
连接这些核团的中间神经元
逼尿肌压力感受器 Aδ传入纤维
L1-L2脊髓 交感传出纤维
逼尿肌β3 受体
尿道平滑肌α1 受体
快速的躯体储尿反射也称保护或控尿反射
− 突然膀胱压增加(如咳嗽、大笑、喷嚏) 时被启 动,它激活横纹尿道括约肌
逼尿肌压力感受器
Aδ传入纤维 S2-S4脊髓Onuf核
阴部神经
尿道外括约肌上N2 受体
自主控制排尿的能力减退,表现为主动启动、中断或延迟 排尿的能力减弱;
排尿期骶髓逼尿肌中枢不能得到上位神经中枢的易化作用, 逼尿肌不能产生持久而有力的收缩;同时排尿期骶髓逼尿 肌中枢、阴部神经中枢和胸腰段交感中枢间失去上位神经 的协调作用,出现逼尿肌括约肌失协调;
储尿期骶髓逼尿肌中枢失去上位神经的抑制作用,表现为 逼尿肌亢进;
旁中央小叶(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上部):控 制尿道外括约肌和盆底肌等骨骼肌的随意活动。
丘脑:在排尿冲动的传递方面起上传下达的作用。 内囊:为白质纤维,大脑皮质所有与排尿有关的神经纤维
均经过此部。
传递通路
基底节:可影响与控制逼尿肌的活动,如帕金森病的患
者基底核变性后会产生逼尿肌反射亢进如急迫性尿失禁。
βM α
排尿-副交感兴奋,交感抑制
βM α
副交感节前纤维自脊髓S2~4节 段发出随盆神经至膀胱丛,与膀 胱壁的器官旁神经节或壁内神经 节交换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 配逼尿肌。 逼尿肌具有胆碱能受体,副交感 神经分泌乙酰胆碱与其结合,使 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 舒张而排尿。
Click Slide To End
正常储尿时,此反射 通路张力性活化,突 然腹压增加时动态 活化,从而避免膀胱 在受到突然意想不 到压力时尿液流出
脑桥排尿中心
(-)
SYM T10-L2
骨盆神经 −收缩逼尿肌 −阻止排尿
+M3
-NO
(+)
PSYM
S2-S4 Onuf ’s
运动核 (-)
主要由第2~4骶神经组成阴部神经 支配尿道外括约肌,使其收缩并维持其紧张
性。
T11-L2交感
S2-4副交感
阴部神经
受体分布
− α受体分布在膀胱基底部及后尿道,兴奋使该部位平滑 肌收缩,膀胱出口压力增加
− β受体分布于膀胱体,平滑肌舒张 − 胆碱能受体,分布于逼尿肌,使逼尿肌收缩
平滑肌失神经支配后,敏感性增高(失神经超 敏),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增高
− M区兴奋可使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松弛。 − L区兴奋则使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和盆底肌收缩。
易受情绪影响
脑干排尿中枢对脊髓排尿反射起促进或抑制作用。 排尿开始后,膀胱感受压力的刺激已在维持排尿
反射所需的阈值之下,此时,脑干的排尿中使膀胱完全排空。
T11 - : L1,2 交感神经纤维:贮尿
S2-4: 副交感神经纤维: 排尿 S2-4: 阴部神经: 控制外括约肌
排尿中枢 释放抑制信号 在排尿发生和非随意尿流停止时可活化即额前皮
层在决定排尿在何时何地发生上起重要作用
额叶:存在逼尿肌运动中枢,在正常储尿期,该 中枢抑制排尿反射。损伤时可出现逼尿肌反射亢 进,常表现为尿失禁。
受体分布和密度变化
− β受体减少,α 受体增加,使膀胱顺应性降低
交感神经纤维
抑制副交感的效应
逼尿
M
肌 副交感神经
纤维
内括约肌
躯体神经 (阴部神经)
外括约肌
受脑桥排尿中枢的影响。 排尿周期可被理解为包含两个明显的时相:储
尿期、充盈期
骶髓排 尿中枢
位于S2~S4侧面的膀胱运动神 经元 位于前角Onuf 核的横纹肌运 动神经元
1. 以较低膀胱内压和较高尿道压力储存尿液 2. 规律地排出尿液
◦ 储尿和排尿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交感、副交感和躯体神经) 的控制下协调完成。
◦ 当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异常,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 空机制发生障碍时,即发生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的神经支配
大脑皮质: 允许 & 注意力 脑干: 开关和协调
传入神经通路损害,储尿期的感觉缺失或减退。
控制下尿路活动的下级中枢,根据脊髓在排尿和储尿过 程的不同作用,将其分为三个中枢:
− 骶髓逼尿肌中枢:S2-S4为脊髓的副交感中枢,主要支配逼 尿肌的活动,兴奋时逼尿肌收缩。
− 骶髓阴部神经中枢:S2-S4脊髓前角为尿道外括约肌的初级 控制中枢,冲动经阴部神经传出,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和盆 底肌等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边缘系统:通过与下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间的联系,控
制全部自主神经系统。
维持尿道外括约肌和盆底肌等骨骼肌的张力; 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和盆底肌等骨骼肌的收缩节律
和强度; 配合脑桥抑制逼尿肌收缩; 协调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活动。
存在排尿中枢(M区)和储尿中枢(L区),具有排 尿、储尿两相转换的开关机制。
− 胸腰段交感神经中枢:T11-L1,2为脊髓的交感中枢,兴奋 时使逼尿肌松弛,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括约肌收缩。
储尿-交感兴奋,副交感抑制
交感神经来自脊髓T11~L1,2 发出纤维经腹下神经到达腹 下神经节 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布 到平滑肌 末梢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使以α 肾上腺素能受体为主的膀胱颈平 滑肌与尿道内括约肌收缩,使以 β受体为主的逼尿肌松弛而抑制 排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