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2019最新物理题库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 含解析)

2019最新物理题库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 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8单选,9-12多选,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思想与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C.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2.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C.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2 m/s D.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3.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在平直跑道上做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s,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的速度应是()A.v= B.v=C.v>D.<v<4.如图所示,甲从A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地,当甲前进距离为x1时,乙从距A地x2处的C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地,则AB两地距离为()A.x1+x2B.C.D.5.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2m,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块b受四个力作用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C.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D.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水平向右6.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A.B.m C.m D.2m7.如图所示,置于地面的矩形框架中用两细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绳B水平.设绳A、B对球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F2,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现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缓慢旋转90°,在此过程中()A.F1先增大后减小 B.F2先增大后减小C.F先增大后减小D.F先减小后增大8.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s.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则铁杆刚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A.25.5 m B.28.8 m C.30 m D.29.5 m9.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10.在离地面h=15m高处,以v0=10m/s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向下抛出甲、乙两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后就不再弹起,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B.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3sC.乙球落地时甲球恰好运动到最高位置D.t=2s时,两小球相距15m11.如图所示,司机通过液压装置缓慢抬起货车车厢的一端卸货.当车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增大到一定角度后,货物从车厢内滑下.若卸货过程中货车始终静止,则()A.货物相对车厢静止时,货物对车厢的压力随θ角增大而减小B.货物相对车厢静止时,货物受到的摩擦力随θ角增大而减小C.货物加速下滑时,地面对货车有向右的摩擦力D.货物加速下滑时,货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比货车与货物的总重力大1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开出,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根据表格可知()A.汽车在t=5s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B.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5sC.汽车加速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减速段的平均速度D.汽车从开始运动直到停止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8.73m/s二、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0分)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s,根据确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计算此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m/s2,打第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m/s.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cm;(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三、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42分)14.如图,在两条靠近的平行直线轨道上有两辆小车甲、乙.当乙车以速度v0=6m/s运动到坐标原点O时,甲车在原点从静止开始沿ox方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乙车沿同一方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已知当甲车位移x=6m时,两车速度相同;当甲车速度为8m/s,乙车速度为2m/s时,两车的位置相同.求:(1)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2)甲车运动8s后,两车之间的距离△x.15.翼型降落伞有很好的飞行性能.它被看作飞机的机翼,跳伞运动员可方便地控制转弯等动作.其原理是通过对降落伞的调节,使空气升力和空气摩擦力都受到影响.已知:空气升力F1与飞行方向垂直,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1=C1v2;空气摩擦力F2与飞行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2=C2v2.其中C1、C2相互影响,可由运动员调节,C1、C2满足如图b所示的关系.试求:(1)图a中画出了运动员携带翼型伞跳伞后的两条大致运动轨迹.试对两位置的运动员画出受力示意图并判断,①、②两轨迹中哪条是不可能的,并简要说明理由;(2)若降落伞最终匀速飞行的速度v与地平线的夹角为α,试从力平衡的角度证明:tanα=;(3)某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70kg,匀速飞行的速度v与地平线的夹角α约37°(取tan37°=0.75),匀速飞行的速度v多大?(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6.预警雷达探测到敌机在20000m上空水平匀速飞行,立即启动质量m=100kg的防空导弹,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在制导系统控制下竖直向下喷气,使导弹由静止以a=10g(g=10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至5000m高空,喷气方向立即变为与竖直方向成θ角(cosθ=)斜向下,导弹做曲线运动,直至击中敌机.假设导弹飞行过程中火箭推力大小恒定,且不考虑导弹质量变化及空气阻力,导弹可视为质点.试求:(1)火箭喷气产生的推力;(2)导弹从发射到击中敌机所用的时间;(3)导弹击中敌机时的动能.2017-2018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8单选,9-12多选,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思想与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C.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考点】14:物理模型的特点及作用.【分析】速度的定义v=,当△t→0时,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是采用数学上极限思想方法.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采用是等效替代法.;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匀变速运动分成无数小段,采用的是数学上的微分法.【解答】解:A、速度的定义v=,表示平均速度,当△t→0时,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是采用数学上极限思想方法.故A正确.B、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等效思想方法.故B错误.C、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故C正确.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无数小段,采用的是数学中的微元法.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2.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C.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2 m/s D.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考点】1G: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F: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aT2求出质点的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1s末的速度再有运动学公式求的速度和位移.【解答】解:A、设第一个2s内的位移为x1,第三个2s内,即最后1个2s内的位移为x3,根据x3﹣x1=2aT2得:.故A正确,B错误.C、第1s末的速度等于第一个2s内的平均速度,则:,则第2s末速度为v=v1+at=6+3×1m/s=9m/s.故C错误.D、在第1s内反向看为匀减速运动则s==6×1﹣3×=4.5m,故D错误;故选:A.3.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在平直跑道上做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s,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的速度应是()A.v= B.v=C.v>D.<v<【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若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平均速度的大小,实际上速度在减小,阻力在减小,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通过速度时间图线比较着陆的速度.【解答】解:飞机做变减速直线运动,因为速度在减小,则阻力在减小,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虚线所示,则平均速度,曲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s,平均速度,因为s′>s,可知,即v.4.如图所示,甲从A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地,当甲前进距离为x1时,乙从距A地x2处的C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地,则AB两地距离为()A.x1+x2B.C.D.【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设甲前进离为x1时,速度为v,甲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两者同时到达B地,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出两者位移之差的表达式,结合速度位移公式得出乙运动时间的表达式,从而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AB之间的距离.【解答】解:设AB之间的距离为L,甲前进距离为x1时,速度为v,甲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有:S1=L﹣x1①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②设乙运动的时间为t,对甲有:S1=vt+at2③;对乙有L﹣x2=at2④联立①②③④解得t=⑤将⑤代入④整理得AB的距离:L=.5.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2m,m,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物块b受四个力作用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C.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D.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水平向右【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按重力、弹力的顺序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每一个接触面都要分析.再由平衡条件求力的大小.【解答】解:A、物块b受到:重力、a的弹力和静摩擦力、地面的支持力、推力F,共受五个力,故A错误.B、以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知,b对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a的重力,为2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b的摩擦力大小也等于2mg,故B正确.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则知地面对b的支持力等于3mg,则物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3mg,故C错误.D、物块a受到物块b两个力作用:水平向右的压力和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它们的合力斜向右上方,则物块a受到物块b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故D错误.故选:B.6.如图,两个轻环a和b套在位于竖直面内的一段固定圆弧上:一细线穿过两轻环,其两端各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a和b之间的细线上悬挂一小物块.平衡时,a、b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圆弧的半径.不计所有摩擦,小物块的质量为()A.B.m C.m D.2m【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同一根绳子上的张力大小相等,根据ab距离等于圆环半径可知绳所成角度,据此由平衡分析即可.【解答】解:设悬挂小物块的点为O',圆弧的圆心为O,由于ab=R,所以三角形Oab为等边三角形.由于圆弧对轻环的支持力平行于半径,所以小球和小物块对轻环的合力方向由轻环指向圆心O,因为小物块和小球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aO、bO是∠maO′、∠mbO′的角平分线,所以∠O'Oa=∠maO=∠mbO=30°,那么∠mbO′=60°,所以由几何关系可得∠aO'b=120°,而在一条绳子上的张力大小相等,故有T=mg,小物块受到两条绳子的拉力作用大小相等,夹角为120°,故受到的合力等于mg,因为小物块受到绳子的拉力和重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故拉力的合力等于小物块的重力为mg,所以小物块的质量为m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如图所示,置于地面的矩形框架中用两细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绳B水平.设绳A、B对球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F2,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现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缓慢旋转90°,在此过程中()A.F1先增大后减小 B.F2先增大后减小C.F先增大后减小D.F先减小后增大【考点】2H: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2G: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小球受重力、两绳的拉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分析即可.【解答】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F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将框架在竖直平面内绕左下端缓慢旋转90°的过程中,F1逐渐减小,F2先增大后减小,当绳A处于水平方向时,F2最大,故B正确.故选:B8.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面的时间为0.2s.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则铁杆刚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A.25.5 m B.28.8 m C.30 m D.29.5 m【考点】1J:自由落体运动.【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铁杆下端到达楼层面的速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距离楼层面的高度.【解答】解:设铁杆下端到达楼层面时的速度为v.根据L=得:v=则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为:h=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9.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第1小时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在第2小时末,甲乙两车相距10kmC.在前4小时内,乙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总比甲车的大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解答】解:A、在第1小时末,乙车的速度仍然为负值,说明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B、在第2小时末,甲的位移大小x甲=×30×2km=30km,乙的位移大小x乙=×30×2km=30km,此时两车相距△x=70﹣30﹣30=10(km).故B正确.C、在前4小时内,乙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始终大于甲图线的斜率绝对值,则乙车的加速度大小总比甲车大.故C正确.D、在第4小时末,甲车的位移x甲=×60×4km=120km,乙车的位移x乙=﹣×30×2km+×60×2km=30km,因x甲>x乙+70km,可知甲乙两车未相遇.故D错误.故选:BC.10.在离地面h=15m高处,以v0=10m/s的速度同时竖直向上与向下抛出甲、乙两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后就不再弹起,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B.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3sC.乙球落地时甲球恰好运动到最高位置D.t=2s时,两小球相距15m【考点】1N:竖直上抛运动.【分析】甲球做竖直上抛运动,乙球做竖直下抛运动,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落地时速率关系.由位移公式求落地时间.根据乙球的运动时间,分析甲球的位置.并由位移公式求出t=2s时两者间的距离.【解答】解:A、甲、乙两小球抛出时速率相等,机械能相等.由于不计空气阻力,所以两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都守恒,则落地时机械能也相等,落地时的速度必定相等,故A正确.B、落地时,对于甲球,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有:﹣h=v0t甲﹣解得:t甲=3s对于乙球,有:h=v0t乙+2s,故B错误.解得:t乙=1s,所以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C、甲球上升的时间为:t===1s=t乙,所以乙球落地时甲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故C正确.D、t=2s时,甲球的位移为:x甲=v0t﹣=10×2﹣5×22=0,乙球已落地并不再弹起,所以t=2s时,两小球相距15m,故D正确.故选:ACD11.如图所示,司机通过液压装置缓慢抬起货车车厢的一端卸货.当车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增大到一定角度后,货物从车厢内滑下.若卸货过程中货车始终静止,则()A.货物相对车厢静止时,货物对车厢的压力随θ角增大而减小B.货物相对车厢静止时,货物受到的摩擦力随θ角增大而减小C.货物加速下滑时,地面对货车有向右的摩擦力D.货物加速下滑时,货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比货车与货物的总重力大【考点】37:牛顿第二定律;27: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29: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货物与车厢间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变化情况;当货物加速下滑时,对货物和车厢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分析即可.【解答】解:AB、货物相对车厢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有:mgsinθ=f,N=mgcosθ,θ增大时,f增大,N减小,故A正确,B错误;C、当货物加速下滑时,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因为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所以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合力的方向偏向右上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车厢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偏向左下方,对车厢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地面对汽车有向右的摩擦力,故C正确;D、当货物相对车厢加速下滑时,物体对车厢的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小于货物的重力,所以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货物和汽车的总重力,故D错误.故选:AC.1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开出,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根据表格可知()A.汽车在t=5s时刻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B.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5sC.汽车加速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减速段的平均速度D.汽车从开始运动直到停止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8.73m/s【考点】1G: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已知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1s末的速度可以求出加速度;由表格数据可得汽车在5s末的速度达到最大值12m/s,由速度时间关系得出加速运动的时间;分别求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相加;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解答】解:A、由题意汽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s末汽车的速度达到3m/s可知,汽车的加速度为:a==3;由表格知汽车5s末至7s末速度都是12m/s,故可知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12m/s同时也是汽车加速的最大速度,故加速的时间为:t==s=4s即汽车4s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表格知,汽车从9.5s﹣10.5s是减速运动过程故可知减速时汽车的加速度为:a′===﹣6m/s2故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总时间为:t3=s=2s汽车由12m/s减速至9m/s所用的时间为:t′=s=0.5s故汽车从9s末开始减速运动,所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2=9﹣4s=5s故B正确;C、根据公式=,汽车加速段的平均速度和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都等于最大速度的一半,相等,故C错误;D、0﹣4s做匀加速度为a=3m/s2的匀加速运动,产生的位移为:x1=at2=×3×42m=24m;4﹣9s做匀速度v=12m/s的匀速直线运动,产生的位移为:x2=12×5m=60m9﹣11s做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a′=﹣6m/s2的匀减速运动,产生的位移为:x3=12×2+×(﹣6)×22m=12m所以汽车产生的总位移为:x=x1+x2+x3=24+60+12m=96m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8.73m/s;故D正确;故选:BD二、实验题(共1小题,满分10分)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所对应的时间T=0.1s,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确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计算此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1.92m/s2,打第4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0.768 m/s.请你依据本实验推断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是12.48cm;(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M4: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得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以及求出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根据加速度的表达式,通过测量的误差得出加速度的测量误差.【解答】解:(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0.1s,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确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1.92cm,根据△x=aT2得:a=.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m/s=0.768m/s.第6记数点和第7记数点之间的距离为:s7=s6+△x=10.56+1.92cm=12.48cm.(3)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可知周期的测量值偏小,根据a=知,加速度测量值偏大.故答案为:(1)0.1,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2)1.92,0.768,12.48.(3)偏大.三、计算题(共3小题,满分42分)14.如图,在两条靠近的平行直线轨道上有两辆小车甲、乙.当乙车以速度v0=6m/s运动到坐标原点O时,甲车在原点从静止开始沿ox方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乙车沿同一方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已知当甲车位移x=6m时,两车速度相同;当甲车速度为8m/s,乙车速度为2m/s时,两车的位置相同.求:(1)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2)甲车运动8s后,两车之间的距离△x.【考点】1E: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以及位移与速度关系列出方程,求出甲车的加速度大小;(2)先计算甲车运动8s后的位移,再判断乙车何时停下,再计算乙车的位移,最后算出两车之间的。

2019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物理试题含(I).doc

2019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物理试题含(I).doc

2021-2021 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I)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6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 18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

1.物块 A 置于倾角为 30°的斜面上,用轻弹簧、细绳超出定滑轮与物块 B 相连,弹簧轴线与斜面平行, 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以以下图。

A 、B 重力分别为 10N 和 4N ,不计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那么A .弹簧对 A 的拉力大小为 6NB .弹簧对 A 的拉力大小为 10NC .斜面对 A 的摩擦力大小为 1N30°D .斜面对 A 的摩擦力大小为6N2.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假设月球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 r 1,向心加速度为 a 1。

万有引力常量为 G ,地球半径为R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质量 M=a 1r 12B .地球质量 M=aR 2GGC .地球赤道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 aa 1R 2D .加速度之比=ar213.以以下图,半径为 R 的均匀带正电薄球壳,壳内的电场强度各处为零,其球心位于坐标原点O, 一带正电的试试电荷凑近球壳表面处由静止释放沿坐标轴向右运动。

以下关于坐标轴上某点电势、试试电荷在该点的动能E k 与离球心距离 x 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选项是E KE KR xxOxxxOR OR OR ORABCD4.如图甲所示, R 为电阻箱, A 为理想电流表,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 r 。

图乙为电源的输出功率 P 与电流表示数 I 的关系图象,其中功率P 0 分别对应电流 I 1 、I 2 ,外电阻 R 1、 R 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PERA . I 1I 2rAP 0EB . I 1 I 2ErSOI 1I 2IrC .R1r 甲乙r R 2 R 1 rD .R 2r5.以以下图,质量均为 m 的 A 、 B 两物块置于水平川面上,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物块间用一水平轻绳相连,绳中无拉力。

衡阳市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达标测试试题

衡阳市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达标测试试题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物体沿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从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运动的位移x—时间t关系图像是一段抛物线,如图所示,g=10m/s2。

则()A.下滑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变大B.t=0.5s时刻,物体的速度为0.5m/sC.0~0.5s时间内,物体平均速度为1m/s3D.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用三棱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C.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后速度不变,波长变短D.光的干涉现象和光电效应都是光具有波动性的表现3.若“神舟”五号飞船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它的速度大小不变,动量也不变B.它不断克服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做功C.它的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等于零D.它的动能不变,引力势能也不变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从足够长的斜面上同一点O分别以初速度v1、v2、v3水平抛出,落在斜面上的位置分别为A、B、C,已知OA=AB=BC,空气阻力不计,则()A.v1:v2:v3=1:2:3B.落到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不同C.落到斜面时的动能之比为1:2:3D.落到斜面时的动能增量之比为1:4:95.如图1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吊一个钢球,把钢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下一段距离A ,由静止释放。

以钢球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 轴,当钢球在振动过程中某一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钢球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

已知钢球振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则( )A .1t 时刻钢球处于超重状态B .2t 时刻钢球的速度方向向上C .12~t t 时间内钢球的动能逐渐增大D .12~t t 时间内钢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6.利用图像来描述物理过程,探寻物理规律是常用的方法,图是描述某个物理过程的图像,对该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若该图像为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前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率等于0B .若该图像为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质点运动过程速度一定改变了方向C .若该图像为一条电场线上各点的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像,则可能是点电荷所形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D .若该图像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磁场垂直于线圈平面,则该闭合线圈内一定产生恒定的电动势7.如图所示为某大桥,图中桥墩之间的四段距离均为110m 。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理综物理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摸)理综物理试卷

C.升降机开始时可能停在 1 楼,从时刻开始,经向上加速、匀速、减速,最后停在高楼
D.升降机开始时可能停在高楼,从 4 时刻开始,经向下加速、匀速、减速,最后停在
1楼
16.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的电梯坠落的应急安全装置,
在电梯折厢上安
装永久磁铁,并在电梯的井壁上铺设线园,这样可以在电梯突然坠落时减小对人员的伤害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題,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6 分,选对
14.下列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天然放射现象中的 B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跃迁时辐射出的 B.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A .两个物体 A 、 B 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B. F1 等于 2.5F2
21.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 A 、B 并排静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同向水平拉力
F1、 F2 分别作
用于物体 A 和 B 上,分别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两物体各自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两
物体运动的 v - t 图象分别如图中图线 a、 b 所示.已知拉力 F1、 F2 分别撒去后,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的 v- t 图线彼此平行(相 关数据已在图中标出) .由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18.人造卫星 a 的圆形轨道离地面高度为 h,地球同步卫星 b 离地面高
度为 H .h< H.两卫星共面且旋转方向相同,某时刻卫星
a 恰好出现在赤道上某建筑物 c
的正上方,设地球赤道半径为 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 . a、 b 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三模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三模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毎小题6分.共48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題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9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很受欢迎,影片中描述的行星发动机为“重元素核聚变发动机”通过燃烧石头获得能量,所谓”重元素核聚变”指的是两个比较重(相对氘,氚)的核,产生聚变形成一个更重的核并放出能量的过程.影片中发动机燃烧石头指的是石头里的硅(Si)聚变生成铁(Fe),结合下比结合能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结合能是指把原子核拆成自由核子所放出的能量B.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C. Si的比结合能比Fe的比结合能大D. 已知硅核质量,可以算出硅核的结合能【答案】B【解析】【详解】原子核是核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故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B正确;Fe比Si稳定,Si的比结合能比Fe的比结合能小.故C错误;只知道硅核质量,不足以算出硅核的结合能.故D错误.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用一木板托住物块B.调整木板的位置,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悬挂A物块的悬绳恰好伸直且没有拉力,此时轻弹簧的形变量为x突然撤去木板,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撤去木板瞬间,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B. 撤去木板间,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0.5gC. 撤去木板后,B物块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D. 撤去木板后,B物块向下运动2x时速度最大【答案】C【解析】【详解】撤去木板瞬间,B物块受到的合力为3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B=1.5g,故AB错误;当B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T2=2mg=kx2,又mg=kx,所以弹簧此时的伸长量x2=2x,即B 物块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故C正确,D错误.3.如图所示,地面上固定有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凹槽,O为圆心、AB为水平直径、现将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处以初速度v1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D点:若将该小球从A处以初速度v2水平抛出后恰好落到C点,C、D两点等高,O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v1:v2=l:4B. 小球从开始运动到落到凹槽上的过程中,其两次的动量变化量相同C. 小球落在凹槽上时,其两次的重力的瞬时功率不同D. 小球落到C点时,速度方向可能与该处凹槽切面垂直【答案】B【解析】【详解】过C与D分别做AB的垂线,交AB分别与M点与N点,如图:。

2019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三模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三模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高考物理三模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毎小题6分.共48分.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題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9年春节期间上映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很受欢迎,影片中描述的行星发动机为“重元素核聚变发动机”通过燃烧石头获得能量,所谓”重元素核聚变”指的是两个比较重(相对氘,氚)的核,产生聚变形成一个更重的核并放出能量的过程。

影片中发动机燃烧石头指的是石头里的硅(Si)聚变生成铁(Fe),结合下比结合能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结合能是指把原子核拆成自由核子所放出的能量B.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C. Si的比结合能比Fe的比结合能大D. 已知硅核质量,可以算出硅核的结合能【答案】B【解析】【详解】原子核是核子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故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故B正确;Fe比Si稳定,Si的比结合能比Fe的比结合能小。

故C错误;只知道硅核质量,不足以算出硅核的结合能。

故D错误。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物块,用一轻弹簧相连,将A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用一木板托住物块B.调整木板的位置,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悬挂A物块的悬绳恰好伸直且没有拉力,此时轻弹簧的形变量为x突然撤去木板,重力加速度为g,物体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撤去木板瞬间,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gB. 撤去木板间,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0.5gC. 撤去木板后,B物块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D. 撤去木板后,B物块向下运动2x时速度最大【答案】C【解析】【详解】撤去木板瞬间,B物块受到的合力为3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 B=1.5g,故AB错误;当B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此时T2=2mg=kx2,又mg=kx,所以弹簧此时的伸长量x2=2x,即B 物块向下运动3x时速度最大,故C正确,D错误。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8单选,9-12多选,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学习物理除了知识的学习外,更重要的是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关于思想与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
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C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2.一质点在连续的6s 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最后一个2s 内位移为36m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 2
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 2
C .第2s 末的速度大小是12 m/s
D .第1s 内的位移大小是6m
3.某同学欲估算飞机着陆的速度,他假设飞机停止运动在平直跑道上做减速运动,飞机在跑道上滑行的距离为s ,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 实际上,飞机的速度越大,所受的阻力越大,则飞机着陆的速度应是( )
A .v=
B .v=
C .v >
D .<v < 4.如图所示,甲从A 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 地,当甲前进距离为x 1时,乙从距A 地x 2处的C 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 地,则AB 两地距离为( )
A .x 1+x 2
B .
C .
D .。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一月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轻绳一端系在物体A上,另一端与套在粗糙竖直杆MN上的轻圆环B相连接。

用水平力F 拉住绳子上的一点O,使物体A及轻圆环B静止在实线所示的位置。

现保持力F的方向不变,使物体A缓慢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这一过程中圆环B保持静止。

若杆对环的弹力为F N,杆对环的摩檫力为F f,OB段绳子的张力为F T,则在上述过程中()A.F不变,F N减小B.F f不变,F T增大C.F f减小,F N不变D.F N减小,F T减小2.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放置在竖直平面上,其截面如下图所示. 图中O为圆心,MN为竖直方向的直径.有一束细光线自O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玻璃砖,可以观测到有光线自玻璃砖内射出,现将入射光线缓慢平行下移,当入射光线与O点的距离为d时,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刚好消失.则此玻璃的折射率为()A.22R d-B.22R d-C.RdD.dR3.在冰球游戏中,冰球以速度v0在水平冰面上向左运动,某同学在水平面上沿图示方向快速打击冰球,不计一切摩擦和阻力。

下列图中的虚线能正确反映冰球被击打后可能的运动路径是()A.B.C.D.4.如图所示为一种质谱仪的示意图,该质谱仪由速度选择器、静电分析器和磁分析器组成。

若速度选择器中电场强度大小为1E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静电分析器通道中心线为14圆弧,圆弧的半径()OP 为R ,通道内有均匀辐射的电场,在中心线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磁分析器中有范围足够大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一带电粒子以速度v 沿直线经过速度选择器后沿中心线通过静电分析器,由P 点垂直边界进入磁分析器,最终打到胶片上的Q 点,不计粒子重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选择器的极板1P 的电势比极板2P 的低B .粒子的速度11B v EC .粒子的比荷为2121E ERB D .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22112ERB E B 5.如图所示,由均匀导线绕成的直角扇形导线框OMN 绕O 点在竖直面内从匀强磁场边界逆时针匀速转动,周期为T ,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线框电阻为R ,线框在进入磁场过程中回路的电流强度大小为I ,则( )A .线框在进入磁场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流方向为顺时针B .线框在进入与离开磁场的过程中ON 段两端电压大小相等C .线框转动一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12I 2RT D .线框转动一周过程中回路的等效电流大小为2I 6.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 、bc 、ca 回到原状态,其p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过程ab 中气体一定吸热B .过程bc 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 .过程ca 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 .a 、b 和c 三个状态中,状态a 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为电磁抽水泵模型,泵体是一个长方体,ab 边长为L 1,左右两侧面是边长为L 2的正方形,在泵体内加入导电剂后,液体的电阻率为ρ,泵体所在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 。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四月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四月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四月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虛线1、2、3是竖直方向匀强电场中间距相等的等势线。

将重力不可忽略、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a 、b 同时以相等的速率分别沿1、3等势线抛出,t 时刻两小球经过等势线2。

不计两小球间的相互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的质量比b 的小B .在t 时刻,a 的动能比b 的大C .在t 时刻,a 和b 的电势能相等D .在t 时刻,a 和b 的动量大小相等2.物理学中用磁感应强度B 表征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A .B .C .D .3.如图所示,A 、B 两滑块质量分别为2kg 和4kg ,用一轻绳将两滑块相连后分别置于两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上,并用手按着滑块不动,第一次是将一轻质动滑轮置于轻绳上,然后将一质量为4kg 的钩码C 挂于动滑轮上,只释放A 而按着B 不动;第二次是将钩码C 取走,换作竖直向下的40N 的恒力作用于动滑轮上,只释放B 而按着A 不动。

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两次操作中A 和B 获得的加速度之比为( )A .2:1B .5:3C .4:3D .2:34.我国计划在2030年之前制造出可水平起飞、水平着陆并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

假设一航天员乘坐空天飞机着陆某星球后,由该星球表面以大小为v 0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经时间t 后物体落回抛出点。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该星球没有大气层,也不自转。

则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A 02v R tB 0v R tC 02v R tD 02v Rt t5.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某静电场中的等差等势线,实线为某带电粒子在该静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 、b 、c 为粒子的运动轨迹与等势线的交点,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在a 点的加速度比在b 点的加速度大B .粒子在a 点的动能比在b 点的动能大C .粒子在a 点和在c 点时速度相同D .粒子在b 点的电势能比在c 点时的电势能大6.一根轻质弹簧原长为l 0,在力F 作用下伸长了x 。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含答案物理试题满分:110分 时量:9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2.如图甲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红蜡块R (R 视为质点)。

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 轴重合,R 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的轨迹如图乙所示。

则红蜡块R 在x 、y 方向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x 方向匀速直线运动,y 方向匀速直线运动B .x 方向匀速直线运动,y 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C .x 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y 方向匀速直线运动D .x 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y 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3.某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0,质点达到最大速度v 0,在这段时间内关于质点的位移大小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v 0t 02B .x =v 0t 02C .x >v 0t 02D .无法确定4.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

已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由此可求得( )A .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 .火星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C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D .火星和地球受到的太阳的万有引力之比5.如图所示, 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连接两轻环A 、B ,两环分别套在相互垂直的水平杆和竖直杆上,轻绳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将环A 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B 所受摩擦力不变 B .只将环A 向下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B 所受摩擦力变小C .只将环B 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变大,环A 所受杆的弹力不变D .只将环B 向右移动少许,绳上拉力不变,环A 所受杆的弹力变小6.A 、B 两个离子同时从匀强磁场的直边界上的P 、Q 点分别以60°和30°(与边界的夹角)射入磁场,又同时分别从Q 、P 点穿出,如图所示。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五月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五月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五月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极板接地,闭合开关S1,S2,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一个带电粒子恰好能静止在P点.要使粒子保持不动,但粒子的电勢能增加,则下列可行的指施有A.其他条件不变,使电容器上极板下移少许B.其他条件不变,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少许井将上极板下移少许C.其他条件不变,使开关S2断开,并将电容器下极板上移少许D.其他条件不变,使开关S断开,并将电容器下极板上移少许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阴极射线和β射线都是电子流,都源于核外电子D.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射出的α、β、γ射线都能在磁场中发生偏转3.2017年11月24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表示,嫦娥五号任务将是我国首次月球表面采样返回任务,这次任务的完成将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顺利收官。

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那么在下列给出的各种情景中,能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出月球密度的是()A.在月球表面使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测出落下的高度H和时间tB.嫦娥五号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运行周期TC.嫦娥五号在高空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出距月球表面的高度H和运行周期TD.观察月球绕地球的匀速圆周运动,测出月球的直径D和运行周期T4.自然界的电、磁现象和热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B.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揭示了热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与其产生磁场的方向关系,并提出了电流产生磁场的“分子电流假说”D.库仑设计了电荷扭秤实验,并总结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库仑定律”5.如图,长为L、倾角30θ=o的传送带始终以2.5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运行,小物块以4.5m/s的速度从传送带底端A沿传送带上滑,恰能到达传送带顶端B,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4,取2g ,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10m/s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A.B.C.D.6.甲、乙两汽车在两条平行且平直的车道上行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t=0时刻甲、乙第一次并排,则()A.t=4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B.t=6s时刻两车第二次并排C.t=10s时刻两车第一次并排D.前10 s内两车间距离的最大值为12m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虚线a、b、c、d代表匀强电场中间距相等的一组等势面。

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答案(1)

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答案(1)

衡阳市一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4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C A D A D B B 题号9 10 11 12答案BCD BCD CD AD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18分)13、(1) AC (2) AC (3) 12m1+m2(2ht)214、(1) x2g2H(2) ABC (3)X12−X224HL三、计算题(15题12分,16题10分,17题12分,附加题10分,共44分。

)15. (1)摸高腾空至最高点为匀减速运动:△h=0.45m ; V2=2g△h得:V=3m/s 4分(2)起跳过程为匀加速运动:下蹲 x=0.6m V2=2ax 得: a=7.5m/s2F N-mg=ma 得: F N=1050N 4分(3)起跳过程:t1=V/a=0.4s 腾空过程:t2=2V/g=0.6s从而 t=t1+t2=1s 4分16. (1)运动员在AB 过程,动能定理得:mgH +w f1=12 mv B 2−0 2分得:W f1=-11520 J 2分 (2)由B 到C 的过程中,动能定理得: mgh +w f2=12mv c 2−12mv B 22分 对C 点向心力来源分析: F N −mg =mV C2R2分得:F N =3100 N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压=F N =3100N 1分17. (1)A 球速度最大时,a=0 1分 设此时细绳拉力为T, B 、C 质量为m=1kg ,A 质量为4m=4kg 对于A 球 4mg ·sin α=T 1分 对于B 和C 球,依题意得 T=2mg 1分 解得: sin α=0.5 α=30° 1分 (2)设开始弹簧弹簧压缩量为x 1小球A 速度最大时,弹簧伸长量为x 2对于B 球有 mg=kx 1 1分 对于C 球有 mg=kx 2 1分 从而x 1=x 2=0.02m ,此过程弹性势能的变化量为零 对于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4mg(x 1+x 2)sin α- mg(x 1+x 2)= 12(4m +m )V 2 4分得: V=0.4m/s 2分附加题. (1)滑块C 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加速运动,设滑块C 从滑上传送带到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 所用的时间为t ,加速度大小为a ,在时间t 内滑块C 的位移为x 。

湖南省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2019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小题)1.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v﹣t图象来求位移的方法。

请你借鉴此方法,判断图给的图象的面积与能求的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D )A.B.C.D.2.跳水运动员从10m跳台腾空跃起,先向上运动一段距离达到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进入水池。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运动员在空中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上升过程处于超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失重状态B.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下落过程处于超重状态C.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超重状态D.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

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BC )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短C.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D.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一组轨道高低不同的人造地球卫星组成。

高轨道卫星是地球同步卫星,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

若某低轨道卫星的周期为12小时,则这颗低轨道卫星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 )A.4.2 B.3.3 C.2.4 D.1.64.如图一所示是示波管的原理图,它由电子枪、荧光屏和两对相互垂直的偏转电极XX′、YY′组成.电子枪中的金属丝加热后可以逸出电子,电子经加速电极间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电极间,两对偏转电极分别使电子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发生偏转.荧光屏上有xoy直角坐标系,x轴与电极XX的金属板垂直(其正方向由X′指向X),y轴与电极YY的金属板垂直(其正方向由Y′指向Y).若偏转电极XX′之间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二所示,YY′之间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三所示.则t时刻亮斑位于荧光屏上的位置在( D )1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利用海洋的波浪可以发电。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二月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二月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衡阳市达标名校2019年高考二月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x =2m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25,物体滑上传送带A 端的瞬时速度v A =3m/s ,到达B 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

g 取10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体刚开始滑上传送带A 端时一定做匀加速运动B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时有可能不受摩擦力C .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则v B 一定小于2m/sD .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则v B 一定大于2m/s2.如图(a ),场源点电荷固定在真空中O 点,从与O 相距r 0的P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0)的离子,经一定时间,离子运动到与O 相距r N 的N 点。

用a 表示离子的加速度,用r 表示离子与O 点的距离,作出其21a r-图像如图(b )。

静电力常量为是k ,不计离子重力。

由此可以判定( )A .场源点电荷带正电B .场源点电荷的电荷量为N N ma r kq- C .离子在P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0N N a r r D .离子在P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220N N r ma r 3.如图,在xoy 坐标系中有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其圆心在原点O ,半径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粒子A 带正电,比荷为q m ,第一次粒子A 从点(-L ,0)在纸面内以速率qBL v m =沿着与x 轴正方向成α角射入磁场,第二次粒子A 从同一点在纸面内以相同的速率沿着与x 轴正方向成β角射入磁场,已知第一次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是第二次的2倍,则A .2παβ+=B .22παβ+=C .22παβ+= D .222παβ+=4.如图所示,虚线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 ab =U bc ,实线为一带负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R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R 点在等势面b 上,据此可知( )A .带电质点在P 点的加速度比在Q 点的加速度小B .带电质点在P 点的电势能比在Q 点的小C .带电质点在P 点的动能大于在Q 点的动能D .三个等势面中,c 的电势最高5.在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各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其中ABC 处为正点电荷,D 处为负点电荷,P 、Q 、M 、N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则( )A .M 、N 两点电场强度相同B .P 、Q 两点电势相同C .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由Q 沿直线移动到M ,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 .在O 点静止释放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粒子可沿着O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6. “天津之眼”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是天津市的地标之一.摩天轮悬挂透明座舱,乘客随座舱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在最高点,乘客重力大于座椅对他的支持力C.摩天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乘客重力的冲量为零D.摩天轮转动过程中,乘客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存在着两个方向竖直向上的相同带状匀强电场区,电场区的高度和间隔均为d,水平方向足够长.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在距离电场上方d处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A.小球在水平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电场区可能做直线运动C.若场强大小为mgq,小球经过两电场区的时间相等D.若场强大小为2mgq,小球经过两电场区的时间相等8.如图所示,水平面(未画出)内固定一绝缘轨道ABCD,直轨道AB与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相切于B点,圆弧轨道的圆心为O,直径CD//AB。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 市南岳区第一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 市南岳区第一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2019年湖南省衡阳市市南岳区第一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014秋?苍南县校级期中)2011年7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人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s,则()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mC.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5m/s参考答案:B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折线,A错误;B、由题意知机器人初位置坐标为(0,0),末位置坐标为(2.2),故位移为:X=,故B正确;C、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时会与由点(3,1 )沿直线运动到点(1,4)有交点,即会经过同一位置,B错误;D、D、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v=,故D错误;故选:B2. (多选)如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关于观察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D__A.相同时间内放在A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B.相同时间内放在B位置时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放在A位置时稍微少些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参考答案: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得到以下结论:大部分α粒子都能直接穿过金箔,个别的发生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的偏转,故A、D正确,B、C错误.3. 有同学这样探究太阳的密度:正午时分让太阳光垂直照射一个中央有小孔的黑纸板,接收屏上出现了一个小圆斑;测量小圆斑的直径和黑纸板到接收屏的距离,可大致推出太阳直径。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 物理试卷

湖南省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 物理试卷

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出卷人叶祥胜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9题为单选题,10-12题为多选题)1.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

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

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

直到16世纪,伽利略才发现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矛盾。

并通过“比萨斜塔试验”,向世人阐述他的观点。

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实验来验证:伽利略用铜球从斜槽的不同位置由静止下落,伽利略手稿中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 伽利略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结论,下列是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A. B. C. D.2.课堂上,老师准备了“L”型光滑木板和三个完全相同、外表面光滑的匀质圆柱形积木,要将三个积木按图示(截面图)方式堆放在木板上,则木板与水平面夹角θ的最大值为( )A.30°B. 45°C. 60°D. 90°3一质量为m的铁环套在粗糙的水平横杆上,通过细线连接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小球还用一根水平细线拉着且水平细线拉力大小为mg,保持环和小球的位置不变,横杆的位置逐渐按图示方向在纸面内转到竖直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环与杆相对静止,则( )A.连接环和小球的细线拉力增大B.杆对环的作用力逐渐增大C.杆对环弹力的最小值为3mgD.杆对环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2mg4如图,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右侧面与风速垂直,v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

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正比于Sv2(其中v为风速、当风速为S为物块迎风面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现有质量为64m的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刚好把该物块吹动需要的风速为( )A.2v0B.4v0C.8v0D.16v0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描绘出物体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m/s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6.自行车和汽车同时驶过平直公路上的同一地点,此后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自行车在t=50 s时追上汽车,则:()A. 汽车的位移为100 mB. 汽车的运动时间为20 sC.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25 m/s 2D. 汽车停止运动时,二者间距最大7.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7°,轻弹簧的下端连接在斜面底端挡板P 上,上端连接一个m 1=1kg 的物块,静止在斜面上,现把m 2=2kg 的物块紧靠物块m 1轻轻放在斜面上,取g=10m/s 2,sin37°=0.6,则( )A .加上物块m 2后,物块m 1和弹簧不会下滑B .加上物块m 2后,两物块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加上物块m 2的瞬间,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 2D .加上物块m 2的瞬间,两物块间的弹力大小是4N8.在距地球表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R 的轨道上有一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飞船上水平放置了一台台秤,台秤上放有一倾角为θ、质量为M 的斜面,斜面的上表面光滑,初始时装置处于稳定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试题分值:110分时量:90分钟命题人:徐正恒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的规律B.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的规律是由欧姆最先发现的C.最先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是牛顿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2.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以波源O为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为计时零点,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已知O与A的平衡位置相距1.2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波长为1.2mB.波源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C.波速大小为0.3m/sD.质点A的动能在t=4s时最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T,则这种元素的12个原子核在经过2T时间后,这些原子核一定还有3个没有发生衰变B.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E K=hv一W,若频率分别为和(<)的光均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一定比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更大C.氢原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处在n=4能级的一大群氢原子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有4种光子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核外电子,形成高速电子流——即射线。

4.甲、乙两矩形单匝金属线圈分别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输出交流电的感应电动势图象如图中甲、乙所示,则()A.甲的频率是乙的频率的2倍B.甲线圈的截面积是乙线圈截面积的6倍C.t=1s时,两线圈中的磁通量均为零D.t=2s时,两线圈均与磁感线平行5.在直角坐标系Oxyz中有一四面体O ABC,其顶点坐标如图所示。

在原点O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平面ABC构成一个等势面C.若将试探电荷+q自A点沿+ x轴方向移动,其电势能增加D.若在A、B、C三点放置三个点电荷,﹣Q所受电场力的合力可能为零6.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P,左侧是光滑圆弧面,一根轻绳跨过物体P顶点上的小滑轮,一端系有质量为m=3 kg的小球,小球与圆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θ=60°,绳的另一端水平连接物块3,三个物块重均为50 N,作用在物块2的水平力F=10N,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g取10 m/s2。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1和2之间的摩擦力是10 NB.2和3之间的摩擦力是25 NC.3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15 ND.物块3受6个力作用7.假设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某人在地面上能向上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忽略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的密度为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D.此人以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8.蹦极是一项既惊险又刺激的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如图所示,蹦极者从P点静止跳下,到达A处时弹性绳刚好伸直,继续下降到最低点B处,B离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蹦极者(视为质点)在其下降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1、绳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为ΔE2、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蹦极者从P到A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蹦极者与绳组成的系统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ΔE1=W+ΔE2D.ΔE1+ΔE2=W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在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由a滑到b的过程中,三只理想电压表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1、ΔU2、ΔU3,则下列各组数据中可能出现的是()A.ΔU1=0、ΔU2=2V、ΔU3=2VB.ΔU1=1V、ΔU2=2V、ΔU3=3VC.ΔU1=3V、ΔU2=1V、ΔU3=2VD.ΔU1=1V、ΔU2=1V、ΔU3=2V10.如图所示,在正三角形区域内存在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和平行于AB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刚好以某一初速度从三角形O点沿角平分线OC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此区域只存在电场时,该粒子仍以此初速度从O点沿角平分线OC射入,则此粒子刚好从A点射出;若只存在磁场时,该粒子仍以此初速度从O点沿角平分线OC射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将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道半径等于三角形的边长B.粒子将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从OB段射出磁场C.粒子将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且从BC段射出磁场D.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该粒子分别在只有电场时和只有磁场时在该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11.如图1所示,物体A以速度v0做平抛运动,落地时水平方向的位移和竖直方向的位移均为L,图1中的虚线是A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图2中的曲线是一光滑轨道,轨道的形状与图1中的虚线相同.让物体B 从轨道顶端无初速下滑,B下滑过程中没有脱离轨道.物体A、B都可以看作质点.重点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方向相同B.A、B两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C .物体B 落地时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52gL D .物体B 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gL 2mg12.如图所示,垂直于水平面的磁场按B=B 0+kx (其中B 0 =0.4T ,k=0.2 T/m )分布,垂直x 轴方向的磁场均匀分布一长5.0 rn 、宽1.0 rn 、电阻不计的光滑导体框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平板电容器接在导体框的左端.现有一导体棒横跨在导体框上,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0Ω.当导体棒在沿x 轴方向的水平外力作用下,以1.0 mn/s 的速度从 x=0处沿x 轴方向匀速运动时A .电容器中的电场均匀增大B .电路中的电流均匀增大C .导体棒上的热功率均匀增大D .外力的功率均匀增大二、实验题(13题8分、14题12分,共20分)13.(8分)某同学用如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将木块从倾角为θ的木板上静止释放,与位移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描绘出了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 )中的曲②所示。

图中木块的位置从x 1到x 2、从x 2到x 3的运动时间均为T 。

(1)根据图(b )可得,木块经过位置x 2时的速度v 2= __ _,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__ __;(2)现测得T=0.1s ,x 1 =4cm ,x 2=9cm ,x 3=16cm ,θ=37°,可求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 ;(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 取l0m/s 2,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3)若只增大木板的倾角,则木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置随时间变的规律可能是图(b )中的曲线__ _。

(选填图线序号①、②或③)14.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0V 的直流电压表的内阻R V (约为几千欧),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1)请将图乙的器材连成完整的电路________;(2)将电阻箱R 0的阻值调到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到_____端(选填“a ”或“b ”),该实验中还需要进行的步骤罗列如下,合理的顺序是_____ ____(用步骤前的字母表示)A .闭合开关SB .调节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0VC .断开开关SD .调节电阻箱R 0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1.5V ,读出此时电阻箱R 0的阻值(3)若在实验步骤D中,如图丙读出R0的阻值为___ ___Ω,则该电压表的内阻R V的测量值为___ ___Ω,由于系统误差,测量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第15、16、17题各9分,第18题15分,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作图清晰准确,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45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0.5kg的木板左端,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 质量为m0=5g的子弹以速度v0=300m/s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g取l0m/s2.子弹射入后,求:(1)子弹进入物块后一起向右滑行的最大速度v1.(2)木板向右滑行的最大速度v2.(3)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t.16.(9分)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形ABC,∠A为直角,直角边长为L。

一细束光线沿此截面所在平面且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上的某点M,光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BC边上。

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光在真空中速度为c。

(1)作出完整的光路图(含出射光线,并在图上标出角度大小);(2)计算光从进入棱镜,到第一次射出棱镜所需的时间。

17.(9分)如图所示将一倾角为30°、质量为2m的斜面体静置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体底端与墙面接触。

将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球轻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静止释放。

忽略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求:(1)斜面体获得的最大速度;(2)斜面体加速过程的加速度。

18.(15分)如图1所示是示波管的原理示意图.电子从灯丝发射出来经电压为U1的电场加速后,通过加速极板A上的小孔O1射出,沿中心线O1O2进入MN间的偏转电场,O1O2与偏转电场方向垂直,偏转电场的电压为U2,经过偏转电场的右端P1点离开偏转电场,然后打在垂直O1O2放置的荧光屏上的P2点.已知平行金属极板MN间距离为d,极板长度为L,极板的右端与荧光屏之间的距离为L′.不计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其所受的重力,且电子离开灯丝时的初速度可忽略不计, P2点到O3点的距离称为偏转距离y。

(1)求y的大小(2)实际示波管有两组偏转极板,如图2 所示,水平极板所加电压为扫描电压,竖直极板所加电压为信号电压,若加如图3所示的信号电压与扫描电压,在图4中画出荧光屏上呈现的波形(不要求过程)(3) 若两偏转电极的板长均为L,板间距均为d,右端到荧光屏的距离均为L’.试分析:当信号电压u yy’=U0sinωt、所加扫描电压u xx’= U0cosωt时,荧光屏上所显示的图案.衡阳县一中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