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解读

合集下载

作为空间经济学分支的城市经济学研究_中国城市经济学研究三十年的梳理与思考

作为空间经济学分支的城市经济学研究_中国城市经济学研究三十年的梳理与思考

城市与区域经济作为空间经济学分支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国城市经济学研究三十年的梳理与思考郭鸿懋内容提要:中国的城市经济学是改革开放后引进的一门新学科。

三十年来,它经历了引进与摸索、发展与创新两个阶段,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问题导向和集聚导向两个学派。

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其理论体系设计由四个部分组成。

在研究方法上,应推广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范式。

关键词:学科性质 学科研究对象 学科理论体系 学科研究方法一、三十年的探索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驶入城市经济研究繁荣昌盛的新时代,城市经济问题研究论文每年不下数百篇,有关城市经济问题的专著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则开启了创立与发展的历史阶段,三十年来至少已出版了近三十部的专著和教材。

从我见到的其中二十部著作中可以看出,中国学者研究城市经济学的轨迹大体上可以分为引进与创立和创新与发展两个阶段。

(一)引进与创新阶段大体上集中在1980年代与1990年代中期。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国人对商品、市场经济认识逐步深化,城市的作用日益显著,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加速,适应这一形势要求,西方的城市经济学著作开始引进,最先引进的主要是:英国学者巴顿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1976年出版,中译本1984年);美国学者沃纳 赫希的!城市经济学∀(1984年出版,中译本1987年5月);日本学者山田浩之的!城市经济学∀(1977年出版,中译本1991年5月);美国学者埃德温 S 米尔斯的!城市经济学∀14版(无中译本)以及英国学者伊文思的!城市经济学∀(1985年出版,中译本1990年6月)。

这些著作在1980、1990年代普遍成为国内几所先期开设城市经济学本科生和硕士生课程院校的主要参考教材,它使我们大致了解了西方城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其引起的思考摘要:频发的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总共发生了四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对这四次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从成因背景、影响程度、各国治理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共性和特性分析,从而为我国经济在日后如何应付金融危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金融危机;比较研究;启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四次比较大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分别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

从历史进程来看,金融危机频发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面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普遍呼声,我国应当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从方方面面来分析探讨以前各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的特点,以期发现其中的一些共通之处,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上面提到的四次危机都是近期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其产生、发展都有其自身深刻的背景原因。

因此,本文分别从危机的背景和成因、危机的传递和影响以及解决危机采取的对策三个大的方面来分别对上述四次危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寻找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风险的防范等有所启示。

一、四次金融危机简介第一次是1992年9月的欧洲货币危机,又称“9 月危机”。

是年9月,在欧洲外汇市场出现了大量抛售英镑和里拉、抢购马克的风潮,一时间,英镑和里拉对马克的汇价急剧下挫,在官方干预无效的情况下,英镑和里拉先后退出欧洲货币机制,实行自由浮动。

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埃斯库多以及爱尔兰也受到重创。

在这场危机中,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瑞士等国的中央银行向外汇市场投人了近10 0亿美元的资金,损失约60亿美元。

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及其发展评析

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及其发展评析

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及其发展评析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经济理论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域有:垄断竞争贸易理论(Krugman,1979a,1980)、战略贸易理论(Brander & Krugman,1983)、新经济地理(Krugman,1991a)、金融危机理论(Krugman,1979b)、汇率动态变化(Krugman,1991b)和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Krugman,1988)等,其中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理论也被称为新贸易理论,而新经济地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垄断竞争贸易理论的自然延伸。

克鲁格曼获奖的最主要原因是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选择。

在克鲁格曼的所有理论贡献中,其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影响最大,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此本文侧重对此进行述评。

我们希望通过对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的介绍,梳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与当代其他国际贸易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展示近三十年来国际贸易主流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基础之上的。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克鲁格曼理论对中国贸易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克鲁格曼与新贸易理论(一)新贸易理论的产生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有两种产品和一种要素(劳动),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归结为技术的差异。

赫克歇尔和俄林(HO模型)把要素禀赋看成国际贸易的基础,其理论本质也是比较优势,只不过比较优势的基础是要素禀赋差异而非技术差异。

该模型假设一国利用两种要素生产两种产品,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而且市场完全竞争、同类产品同质和规模报酬不变。

在这些前提下,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充裕要素生产的产品。

所以贸易主要应该在存在一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发生,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

但该理论与实际情况具有很大的反差,“二战”后,绝大部分国际贸易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横向贸易,而不是发生在有着较大要素禀赋差异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的发展演进传统意义上的区位一词源于德语“standort”,英文将其译为“location”,日文译成“立地”,中文则译为“区位”。

关于区位,研究的目的不同,其涵义也有所不同。

“Location”一词,除解释作空间内的位置(Situation or Position in Space)外,还有放置和为特定目的而标定的地区两重意思。

所以,区位与位置不同,它既有位,也有区,还有被设计的内含。

在传统区域经济学中,通常把区位理解为经济活动的场所。

如企业活动的场所,就是企业区位。

也有人将其理解为确定某经济活动场所的行为,即区位选择。

然而,以上对区位的理解,总让我们感到没有把区位的真正涵义讲清楚、弄明白,使得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的区位论,与区域经济学缺乏一种内在的联系,即区位与区域之间到底有什么内在关系,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已有的区位理论做一梳理。

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论。

19世纪初德国经济学者杜能(J.H.von Tunen)根据资本主义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

此后的半个世纪,西欧工业、特别是钢铁和机器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铁路、轮船的普及,到了20世纪初,出现了以研究成本和运输费用为内涵的工业区位论。

其先驱者是龙哈德(W ·Launhardt),集大成者是德国经济学者韦伯(A.Weber),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区位因子体系,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后来又有胡佛(E·Hover)等人完善改进。

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根据聚落和市场的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稍后,德国经济学者廖什(A.Losch)利用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框架,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他们分别从市场和经济中心的角度发展了区位理论。

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及其发展评析

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及其发展评析

克鲁格曼汇率目标区理论及其发展评析汇率目标区理论是克鲁格曼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经济开放的国家会实行货币政策自由化,加入到浮动汇率体系,并以本国利率为基础,建立一个独立于外部冲击之外的汇率目标区。

因此,目标区的确定不再依赖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心,而是取决于进入该区域后的收益大小。

从区域选择来看,目标区域包括美元区、欧元区和亚元区。

在各种目标区中,美元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汇率目标区理论最初形成于70年代中期,当时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日趋严重,日元兑美元升值给美国带来了很大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经济学家主张实行美元区制度,以防止日元过快升值。

目标区理论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大量经济学家开始呼吁采取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区。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汇率目标区的优势在于能够使本国利率为决定汇率水平的基础,能够及时反映外界环境对本国的影响。

克鲁格曼等人还假设:汇率目标区理论仅适用于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对于区域性的外汇市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资本市场规模、政治稳定性以及货币政策选择等因素,选择适合本国发展需要的汇率目标区。

目前,欧元、英镑等货币已经成为各自所属区域的货币,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同时采用了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

因此,在当今的全球范围内,汇率目标区理论已经失去了原先存在的意义。

由于汇率目标区理论过于注重单一货币的决定,忽略了跨国界货币的选择,它未能指明各国应选择何种汇率作为汇率目标。

从货币政策协调的角度来看,每一种货币或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发展战略选择不同的汇率目标区。

如果将一种固定汇率作为唯一的目标,无疑会限制经济主体的货币选择权。

另外,各个货币或国家可能同时处于几个目标区之内,这种现象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发生。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宏观层面上构建货币区间结构。

汇率目标区并非一成不变,随着[gPARAGRAPH3]指数的发布,金融市场联系紧密的欧洲货币汇率区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不可能三角下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

不可能三角下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

Finance金融视线 2016年3月103不可能三角下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 李红玫摘 要: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引发了学者对于不可能三角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对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这三大金融目标是否能同时实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应该以此为依据一直存在争议,而我国也正面临着对上述问题的选择。

关键词:不可能三角 资本管制 汇率制度 亚洲金融危机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3(a)-103-02政府通常热衷于三件事:(1)维持汇率稳定,这样进出口价格就不会大幅跳动;(2)控制利率,这样政府可以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调节通胀以及总需求;(3)政府希望资金能够流入国内,鼓励直接投资。

但试图一口气做好这些是有问题的。

例如欧元区试图降低利率以此增加投资,但资金会流到利率更高的国家,使得汇率下降,通货紧缩,这样欧元利率又会被迫回升。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一些新兴国家试图挑战这一规律,他们钉住汇率制、高利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从而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但这些资本流很快发生了逆转,引发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现在我国正在进入不可能三角,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的情况下,政府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形成以及结果,以期对我国的政策提供启示。

1 不可能三角理论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提出在资本完全可流动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在影响与改变一国的收入方面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亚洲金融危机后,保罗•克鲁格曼(1999)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可能三角,他认为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这三大金融目标,只能同时选择其中的两个并且实行相应的汇率制度。

1944年~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放弃了资本流动,固定汇率制度得到实现;而日本在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放弃汇率稳定,选择独立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通胀率,同时放开资本管制以实现自由市场。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之克鲁格曼贸易理论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之克鲁格曼贸易理论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济之克鲁格曼贸易理论【导语】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经济之克鲁格曼贸易理论》,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与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与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

竞争的经济被允许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

保罗克鲁格曼说美国怎么了

保罗克鲁格曼说美国怎么了

保罗・克鲁格曼解说美国怎么了文・刘波仅靠资本与劳动投入,没有原创的新生产模式,势必难以持久。

90年代末,他又近乎单枪匹马地挑战所谓美国的”新经济”。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都证实了他的先见之明。

与纯粹的学院派经济学家不同,克鲁格曼辩论公共政策与政治议题。

2000年布什政府上台后,克鲁格曼对其内政外交予以严厉批评.为此引来美国保守派颇多抨击.不过他始终高擎自由主义大旗,是美国自由派千将之一。

及至2004年大选,布什击败克里.当时舆论大多宣扬共和党将乾坤若要评当今世上最好的经济学永固,许多朋友也劝克鲁格曼认清形家,也许众说纷纭,难有定论。

但若势,勿再对布什过分苛责,但克鲁格要评当今世上最好的经济学家兼公共曼仍坚持己见。

果然在2006年的中知识分子,则恐怕难有出保罗・克鲁期选举中,由于民众普遍厌恶伊拉克格曼之右者。

年纪尚轻的克鲁格曼刚战争的情绪,民主党重夺国会两院,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贸易理到2007年下半年,奥巴马、希拉里论上多有建树.他撰写的《国际经济等民主党候选人也风头甚健,这更让学》,更是流行全球的经典教材。

现克鲁格曼相信,一个民主党兼领白宫代以来.经济学分科日趋繁密,各国与国会的时代或许即将到来。

于是在精心培养的专业经济学人也数量空那个时候.他写了《一个自由主义者前.但如马克思、熊彼特、凯恩斯、加的良心》一书,检视一百多年来美国尔布雷斯等视域广阔、独树一帜的大政治经济变迁史.并勉励民主党人继师,则似乎在今日颇为难遇。

克鲁格承罗斯福“新政”的精神,恢复美国曼身兼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和《纽约时自由派的勋业。

报》专栏作家,既精于学术,又格局这个书名显然是对1990年戈德开阔,引领公共舆论.似乎有一丝承沃特所著《一个保守主义者的良心》袭前贤的气势。

的回应。

戈德沃特是1964年的共和在经济学界,克鲁格曼又以常唱党总统候选人,在选举中败给了约翰反调闻名。

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东逊,被克鲁格曼称为”同里根同样凶南亚蒸蒸日上之时,便预言东亚经济险的人物”。

克鲁格曼模型的主要内容

克鲁格曼模型的主要内容

克鲁格曼模型的主要内容
克鲁格曼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于1980年提出的一个
国际贸易模型,主要解释了为什么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出现了工业化倒退现象,即所谓“卡车工业的挑战”。

克鲁格曼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存在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每个国家的生产函数受到外部规模的影响,即当两国经济规模增大时
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比较两国的技术水平更高。

此外,克鲁格曼模型还
假设了商品的生产具有递增的机会成本,即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
位成本逐渐增加。

在这个模型中,生产规模大的国家会在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因为他
们通过贸易获得的增益会比较小。

而生产规模小的国家则会在贸易中
处于优势地位,因为他们通过贸易获得的增益更大。

因此,如果两个
国家自由贸易,就会出现贸易逆转现象,即生产规模小的国家的汽车
出口到生产规模大的国家,而生产规模大的国家的服装出口到生产规
模小的国家。

此外,克鲁格曼模型还提出了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即通过征收
关税等方式来保护本国生产,这种保护主义措施对于生产规模小的国
家更加有利,因为他们可以获得更大的保护主义红利,从而加速了工
业化的进程。

总之,克鲁格曼模型试图通过解释贸易逆转和工业化倒退现象来探讨国际贸易的本质和贸易政策的影响,为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克鲁格曼思想综述

克鲁格曼思想综述

广西工学院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课程考核科目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任课教师温志宏班级国贸081 班学号 200801803021姓名黄达红二○一○年七月克鲁格曼思想综述【摘要】本文主要从国际贸易、经济地理学、汇率目标区理论、货币危机理论和萧条经济学五个方面进行整理,简要地综述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学术思想,文章的最后,是对其思想简单的评价。

【关键词】克鲁格曼思想理论政策主张一、克鲁格曼的简介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53年2月出生于纽约长岛,犹太人,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197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先后在耶鲁、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任教,美国经济学家,是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

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创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模型,为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

二、克鲁格曼的经济理论思想(一)关于国际贸易理论克鲁格曼是第一个同时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来分析当代国际贸易并建立起理论模型的经济学家,他认为:“传统贸易理论不能恰当地说明经验观察结果的几个方面,它显然无法解释贸易量、贸易构成与对外直接投资的量和作用”。

他的新贸易理论使贸易分析迈上新台阶,因为它突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等全新的假设之上。

克鲁格曼运用内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产品差异化构筑起来的PP-ZZ模型,很好的论证了贸易并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必然结果。

通过综合了规模报酬递增与比较优势,说明了如果国家之间要素禀赋越相似,产业内分工的性质就越明显,而在产品的种类很多的情况下,较丰富的要素和稀缺要素都能从贸易中获利,当资源禀赋相似,两个要素也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好处。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国际贸易理论文献综述
新贸易理论是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分工的决定因素,贸易保护主义的效果以及最优贸易政策的思想和观点。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添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认识与启示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研究贸易动因、贸易结构和贸易结果。假设不同,贸易理论对影响贸易的边界条件的解释各不相同,对贸易动因解释也各不相同。贸易结构从最初的行业内贸易、行业间贸易发展为企业间贸易,国际贸易正在向全球化企业分工演变。国际贸易是贸易的持续展开,使得生产力的到解放和发展。
新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以垄断竞争模型来分析规模经济及产业内部的贸易行为,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导致国际分工的各种力量中,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技术革新可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外溢效应,因此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重新估价。国际贸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国相对便宜的商品被转化为较昂贵的商品。我们应慎重地考虑贸易政策和关注贸易特征的变化。在导致国际分工的各种力量中,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直以来资源要素禀赋理论被称为经济学中的一颗明珠。然而,到了1953年之后,随着实证分析法的引入该理论研究中,许多问题与不足被发现。其中最著名的是对美国外贸结构所做的研究。分析美国200个行业,发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发现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此后经济学家对迷的主要解释:生产要素密集型逆转、关税和政府的其他贸易壁、技能和人力资源的不同、其他自然资源不同等等,这些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由此形成了新古典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生平及理论介绍

保罗克鲁格曼生平及理论介绍


1988年,他与奥伯斯法尔德合著的《国际经 济学》成为各大学和贸易公司的标准教材。 各大公 司的总裁在看到他所著的书之后纷纷 找上门来,请克鲁格曼为他们作商业咨询。 为此,克鲁格曼专门雇了一名经纪人,不是 为了拉更多的客户,而是为了提高价格, 使 商人们望而却步。这段时期克鲁格曼发现了 一个有趣的课题——经济地理学。他雄心勃 勃地想把这个课题发展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 支,并在这个领域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克鲁格曼假定汇率依赖于现行基本因素 和未来汇率的预期值,同时,克鲁格曼 模型还有两个关键假设,其一是汇率目 标区是完全可靠的,其上下限能永远保 持不变;其二是目标区仅由“边际”干 预防卫,也即只有当汇率运行到上下限 时,货币当局才出手干预,而在目标区 内,没有干预发生。

◎可以增强汇率政策的灵活性、有效性 一是由于目标区带有一定浮动范围,在区间内, 货币当局有干预和不干预两种选择,这样,央行的汇 率政策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二是能够最大限 度的利用公众的“预期心理”来增强政策干预的有效 性。在目标区内,央行的干预是不定期和不定向的, 公众就很难对央行的行为做出“完全理性”的预期, 也就无法预先准确采取“逆向而动的对策”;而在目 标区边界附近,虽然公众会预计到央行可能采取干预, 但具体的干预时间、力度及预期效果无法知晓。因此 多数投资者会赶在央行干预前,顺应预计的干预方向 进行市场交易,使现实汇率在央行干预之前就产生央 行所希望的走势,从而在很大程度减轻央行干预的负 担。

1999年,克鲁格曼与藤田昌久和维纳布 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 与贸易》出版,为区域经济学融入主流 经济学,或者说为主流经济学家更加关 注区域经济中的空间问题提供了有益的 探索和帮助。
3、货币危机理论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

• 1.2
本节将分析一个垄断竞争的基本模 型,也是我要在下一节中研究的模式。 该模型是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的简 版。
假定只有一个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国家 经济
假定改过经济能够生产任何数量的指数为i 的产品
假定生产的产品数量从1到n,其中n被假定 为数量很大
假定所有居民都具有同样的效用函数。
一.重新认识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 (五章)
二.历史积累过程和作用(三章) 三.技术要素(三章) 四.不完全竞争及战略贸易政策
(三章)
第一章
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
• 1.1
本章将建立一个简单的均衡模型,这是 一个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并不是资源禀赋或 技术方面的差异而是规模经济的模式。这种 观点有别于其他绝大多数按报酬递增条件建 立的贸易模型,这些模型都假定规模经济是 企业的外生企业内生的。
二.历史的作用
在报酬递增条件下,特别是当这些 报酬递增以外生经济形式存在时,历史 的作用非常关键。某种国际分工模式也 许是因为历史上的偶然事件或者这个国 家的最初的经济特点所形成的,然后随 着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优势的积累使这一 国际分工模式得以固定下来。
三.技术与贸易
这是新贸易理论(强调报酬递增和 不完全竞争)和技术创新促进国际分工 这两个观点之间的自然联系。本书第十 章把技术和贸易的分析与新贸易理论相 联系。来说明技术创新带来的报酬递增 是怎样导致不完全竞争条件的出现,而 且反过来说明短期垄断是技术创新的必 要的动力。
6.3不平衡发展的动态性
1. 长期均衡的特点取决于偏好和技术,但那 个地区起什么作用却取决于它最初时的地 位,例如取决于原始积累
2.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贸易所能起到的 作用。资本存量的不平衡取决于假定只要 两个国家之间没有实现完全的国际分工, 则产品贸易会使两国工资率(即一个要素 的价格)相等。不平衡发展理论与赫克歇 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之间便存在着相似 性。

克鲁格曼 1980 论文讲解

克鲁格曼 1980 论文讲解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贸易模式)By Paul Krugman前言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 1953 年-) 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 ,200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大概是64岁,而克鲁格曼55岁就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算是相当年轻的了。

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方式是国际贸易理论两大核心问题,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和H-O的资源禀赋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成本差异、资源、要素、技术甚至消费偏好方面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

这些理论假设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

这仅仅揭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模式。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这称之为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就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不否认国家之间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更认为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是当代产业经济的流行特征,更加接近现实)也会导致分工和国际贸易。

克鲁格曼的第一篇论文是有关贸易理论的(《递增收益、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随后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另外一篇富有影响的论文《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贸易模式》(1980)扩展了他的初始性分析。

论文讲解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两个国家。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1.提出一个简单的模型;2.在模型的基础上检验了运输成本的影响,说明了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工资率较高;3.分析“本土市场效应”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认为国家倾向于出口那些具有较大国内市场的产品。

第一部分基准模型1.基本假设消费者行为:产品潜在种类巨大,各种产品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产品间的替代性强,且产品效用相同),每个消费者面临的效用函数(变形的CES)如下:Ci表示每个消费者对第i个产品的消费生产者行为:只有劳动这一种要素投入,所有产品有相同的成本函数如下:li表示生产第i种投入的劳动总量,xi表示第i种产品的总生产量,α表示固定成本,β表示边际成本。

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

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

三:案例分析
• 新贸易理论案例分析 案例1:FDI和印度软件业竞争力的提 升 印度软件出口基地位于班加罗尔、孟买德里和马德拉斯 一带,最初是在出口加工区,而后迅速发展起来。1985年花 旗银行在孟买的圣塔克鲁电子出口加工区成立一家独资的出 口导向型离岸软件公司。印度的吸引力有两个方面:低成本 的且能讲英语的熟练劳动力和介于欧洲和北美之间的时差, 从而几乎可以全天24个小时工作。 软件业的大部分FDI过 去都投入到业内人士所称的低层次数据录入工作。这涉及在 合同中客户对软件开发商给予精确的规定,给程序员自行发 挥的余地很小。这种形式的出口活动提升技能的前景不大。 该产业重组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在1986吸引了德克萨斯食品公 司,该公司建立了其第一家独资出口导向型子公司。除了管 理方面的调整之外,印度政府制定了《印度软件技术园规划》 (1988年),这些园区提供了基础设施、建筑物、电力、通讯 设施及高速卫星线路。1989年惠普在班加罗尔成立了一家独 资子公司。
• (三)战略贸易理论主要观点
• 战略贸易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收益递增 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首先 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而要扩大生产规模,仅靠企业自身 的积累一般非常困难,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对此,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政府应选择发展前途好且外部效应大的产业加以 保护和扶持,使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凸现贸易优 势、提高竞争能力。战略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的基 础上,为国家进一步干预贸易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克鲁格曼认为, 在寡头垄断市场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下,对国内市场的保护可以 促进本国的出口.因为进口保护措施可以为本国厂商提供超过其国外 竞争对手的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优势可以转化为更低的边 际成本,从而增强本国厂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最终达到促 进出口的目的。这就是说,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只要规模利益 是递增的,那么一个受保护的厂商就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封闭起来的 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不断降低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同时,通过销 售经验的积累也会使销售成本沿着学习曲线不断下降,从而降低产 品的总成本。本国厂商一旦在边际成本的竞争中具有优势,就可对 国外市场成功地进行扩张,从而也就达到了促进出口的目的。

克鲁格曼-1981-论文讲解

克鲁格曼-1981-论文讲解

形成该论文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球贸易体系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的发达国家开始面对低劳动力成本的发展中国家所呈现出的竞争压力。

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过采用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资源来加强经济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成本最低的商品,从而迫使发达经济体进行调整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论文的主要内容
保护主义一直是广受争议的话题,克鲁格曼在1981年的论文“出口和就业的再考虑”中,提出了新贸易理论,该理论反驳了传统贸易理论的意见,认为在一些情况下,贸易保护政策对于提高经济的效率和国际贸易的总体水平的提高非常有益。

在该论文中,克鲁格曼通过对模型的推导得出了以下结论:对进口商品的关税有助于提高国内产业的效率、减轻生产成本、增加出口市场,并提高国内就业水平。

同时,他也指出,通过保护国内市场的竞争,进口关税还可以促进国内制造商间的竞争,从而产生“创新”效果。

论文的意义和影响
这篇论文被誉为新贸易理论的元初,并为之后贸易和全球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该理论表明,在一些情况下,开放市场并不一定对所有国家都有利,而保护国内市场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

该论文对贸易政策、工业组织和国际经济理论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仍被广泛应用在经济学研究中。

总而言之,克鲁格曼1981年的论文提供了贸易或保护主义这一问题的新视角,强调了国际贸易的核心问题。

它不仅大大拓展了当时关于贸易政策和全球化的思考,而且也影响了之后的许多研究和理论。

解析克鲁格曼的东亚增长批评

解析克鲁格曼的东亚增长批评

解析克鲁格曼的东亚增长批评经济学082班,张珺睿20080200900 1997 年亚洲经济危机,动荡的不仅是整个实体和虚拟经济,还有学术界关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反思和激辩。

首先发声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他在自身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

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 年的时间里,10 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 倍。

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

”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

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

”一方面就业率和投资比率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进入瓶颈,难以有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仅仅增加投入,却不提高这些投入品的使用效率一定会遇到报酬递减的问题。

克鲁格曼所引用的研究成果一致认为,如果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技术进步的话,亚洲各国的技术进步几乎为零。

克鲁格曼的批评主要是针对1993年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此份报告,该报告中指出,有效的政府经济职能保证了宏观管理的时效性,从而能够实现经济长期发展的意愿。

克鲁格曼却不以为然,他提出东亚的增长并非集约化而是粗放型的方式,是非可持续的“纸老虎”。

克鲁格曼的言论由此引发轩然大波。

哥伦比亚大学的Bhagwati指出东亚奇迹是依靠的私人储蓄和投资实现的真实增长,吸收外国技术方面也不同于苏联,因而不能与苏联的粗放式增长划等号。

其次,现任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也批评了克鲁格曼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误解,尤其是在理论方法面的缺失。

陈坤耀明确区分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前者是不包括资本融合的技术进步(并且成本非零),而后者还包括了资本投入。

克鲁格曼显然没有认识到这点从而造成误导。

中国学者郑玉歆的研究也涉及了克鲁格曼文章的基本问题,他指出估计时采用的方法、数据,设定的生产函数,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明确划分都会影响到国家间全要生产率增长率比较上的差异。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

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还研究经济增长、技术变动与贸易的相互影响,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变动的原因与结果。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可追溯到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的重商主义学说。

斯密和李嘉图的贸易理论中,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斯密与李嘉图的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被称为“古典贸易理论”。

二十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资源配置”或“资源禀赋”的贸易学说。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规模报酬仍然不变。

他们的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在赫克歇尔—俄林体系中徘徊多年的国际贸易理论又活跃起来,一部分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来研究贸易的原因和结果,研究新的贸易结构与贸易政策,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这些学说已逐渐成熟。

其中一部分已被编入教科书,另外部分仍在继续讨论之中,仍是贸易的前沿论题,本文将简要地介绍这些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并阐述其对我国贸易政策的意义。

一、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和相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为贸易原因提出新解释的主要是从七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主要的贡献者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以垄断竞争模型来分析规模经济及产业内部的贸易行为,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克鲁格曼认为,在导致国际分工的各种力量中,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技术革新可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外溢效应,因此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重新估价。

国际贸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国相对便宜的商品被转化为较昂贵的商品。

因此,对外贸易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完全可以由分散化的市场机制去最有效地完成。

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为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

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全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创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模型,为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是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支撑的,但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并不能充分地支持这一论断。

克鲁格曼在上世纪末提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以垄断竞争模型来分析规模经济及产业内部的贸易行为,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另外,克鲁格曼将最初的产业集聚归于一种随机性的“初始资源分配”,初始的优势因历史演化的“路径依赖”而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所以产业的地理聚合具有“历史惯性或依赖性”。

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整合,通过简略的数理模型论证了产业集聚的根源。

经济地理学与国际贸易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关键性的问题涉及到个人和企业在不同地理景观中的迁移流动,城市集聚如何兴起,以及这些城市本身如何在空间层面得到组织(城市经济学)。

人们很久以来就认识到,规模经济对于经济活动的区位而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把规模经济融入区位和贸易的一般均衡模型之中,由此对早期研究者的言语分析赋予了精确性,并且开阔了新视野。

在随后的研究中(如今被称为“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者们利用这些新工具,与那些对此领域有兴趣的经济学家共同付出努力。

有若干位研究者参与了这些开发工作,但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贡献是由保罗·克鲁格曼作出的。

克鲁格曼在国际贸易和地理学领域发表了大量重要文章和专题论文,从而作出许多初始性贡献。

克鲁格曼的第一篇论文是有关贸易理论的(《递增收益、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1979),随后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的另外一篇富有影响的论文《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贸易模式》(1980)扩展了他的初始性分析。

克鲁格曼1991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期刊》(JPE)上的《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学》一文被看作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起点。

事实上,新经济地理学所播撒的种子,可以在他1979年的那篇论文中得到发现,该文的最后一部分指出,迁移的模式可以在新贸易理论的同一框架内予以分析。

虽然该文对贸易文献产生了直接影响,但是有关迁移与集聚的论述花费了十几年时间,才对地理学文献产生了一点影响。

运输成本与贸易:本国市场的效应贸易增长背后的重要力量一直是运输成本的减少。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这样的成本在大多数贸易模型中都是明显缺失的。

在另一项基础性贡献中(即1980年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与贸易模式》一文),通过引入运输成本,克鲁格曼扩展了他1979年开发的模型。

为了分析上的简便,这些成本被假定为与运输到另外一个国家的商品数量呈特定的比例关系(有时这些成本被称为“冰山成本”,意思是一部分商品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就被融化掉了)。

这使得他能够把分析的精确性与本国市场效应协同一致。

本国市场效应的直觉是简单的,伴随着递增收益和运输成本,存在着把某一商品的生产集中靠近其最大市场的激励。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对于贸易模式来说,偏好是起作用的,这是由林德尔早先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贸易与转型》,1961年)。

那些倾向于出口商品的国家,通常拥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

新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克鲁格曼1979年和1980年的那两篇论文,展示了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之假定基础之上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解释在数据中可观察到的重要贸易模式。

这些新要素与传统的要素比例机制相互作用的方式,仍然是可以进行分析的。

产业之间贸易和差异化产品(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基础之上)中的产业内贸易的整合模型(建立在技术差距和赫克歇尔-俄林要素比例差异的基础之上),是由兰卡斯特(《完全垄断竞争下的产业内贸易》,1980)、迪克西特和诺曼(《国际贸易理论:一种双重一般均衡方法》,剑桥大学出版社1980)和克鲁格曼(《产业内的专业化分工与来自贸易的收益》,JPE1981年)所提供的。

新贸易理论与旧贸易理论的融合尤其重要,因为它导向有关贸易模式的跨国差异的可检验预测。

它形成了有关双边贸易流动的广泛经验性研究的基础,由此使得研究者们得以评估新贸易理论的相关性。

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最重要变化是贸易重要性的稳步上升,尤其是在处理市场控制能力、超额回报率以及创新和技术变革等问题时,我们都不能不慎重地考虑贸易政策。

克鲁格曼尤其强调的是,必须关注贸易特征的变化。

在导致国际分工的各种力量中,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许多产业中,竞争优势好像既不是由一国潜在的贸易特征决定的,也不是由大规模生产的静态优势决定的,而是由企业研发活动所产生的知识和经验决定的。

技术革新可能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外溢效应,因此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重新估价。

国际贸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生产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国相对便宜的商品被转化为较昂贵的商品。

因此,对外贸易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完全可以由分散化的市场机制去最有效地完成。

人们对市场效率的信念部分地反映了国际经济的现实状况,然而极端的自由贸易观点同样是有缺陷的。

对于贸易政策基础的重新思考,提出了两种认为积极的贸易政策可以比自由贸易更能使一国受益的方法,其一是通过政府政策使国家获得较大份额的“租”;其二是通过这些政策使得国家获得更多的外部正效应。

在经济学中,“租”是指“某种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获得的收益”。

它可以是某个产业所获得的高于其他部门相同熟练程度的工人所能获得的工资。

新的贸易分析还认为,一国各产业之间为争夺有限的资本、劳动等资源而竞争,同时也与外国企业争夺市场,这意味着对国内某一部门的扶持或保护,将以牺牲其他部门的利益为代价。

同时新的观点提出了战略性部门存在的可能。

这是由于当今规模经济、经验优势以及创新在解释贸易模式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租”越来越不可能因为竞争而消失。

在有些产业,资本或劳动有时会获得比在其他产业部门高得多的收益。

克鲁格曼特别提到,确认战略部门的标准之一,是看这一部门是否有大量的“租”存在,即该部门的资本或劳动的回报率是否特别高。

如果在某些部门中有重要的“租”存在,则贸易政策可以通过让该国在产生“租”的产业部门获得更大份额来增加国民收入。

主要的贸易部门就是那些“租”不会轻易因竞争而消失的部门。

比如说,如果存在大规模生产的优势、比较陡峭的学习曲线,即使该产业中现有企业能获得高额利润,支付高工资,或二者兼而有之,新进入的企业也难保证有利可图。

克鲁格曼的其他理论贡献克鲁格曼在其他研究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贸易理论中,他还分析了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通过引入某些贸易障碍来影响其贸易条件的激励方式。

克鲁格曼还在国际货币经济学的分析方面作出了贡献,他在1979年发表的论文《国际收支危机的一个模型》中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设立了货币危机研究的新标准。

在此他假定,某一政府试图维持固定汇率,而不论某些基础性的不平衡(比如说,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该国长期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使得这样一种“盯住的汇率”在长时期中无法保持。

通过大量买入和卖出货币,该国政府在短期内可以维持固定的汇率。

克鲁格曼分析认为,该国政府的货币储备未来将耗竭,这种预期会引发理性投资者对于该国货币的投机性攻击。

克鲁格曼的简略模型捕获了货币危机的根本性机制,这种研究方式激发了该领域后来的大量研究工作。

保罗·克鲁格曼是当今国际经济学领域特别是国际贸易政策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系列著述不仅在经济学界,而且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000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梁晶工作室共同策划出版了由海闻教授主编的《国际经济学译丛》一套5册。

该丛书主要涉及了有关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汇率波动与汇率政策、地理与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和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克鲁格曼对“流行国际主义”的批判等内容。

克鲁格曼指出,许多从事实际工作的人往往怀疑经济理论的实际作用,然而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源于学术界的理论文献和思想的影响。

理论在日常的政策制定中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虽然政府的决策经常受到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但是经济理论对政策形成的实际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这也部分地解释了多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备受关注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zt/50forum/bzgcj/2008/10/30/118119.ht ml编辑词条保罗·克鲁格曼目录保罗·克鲁格曼简介找回自信后的克鲁格曼初见成就取得成功后的克鲁格曼拥有理想的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再次创作及影响力克鲁格曼与奥巴马保罗·克鲁格曼(Paul R. Krugman, 1953 年-)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200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编辑本段]保罗·克鲁格曼简介现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与国际事务教授(professor 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

他创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始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然后建立起令人赞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其他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

他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贸易理论家之一,而他在1994年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更使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如日中天。

他目前担任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咨询顾问。

1991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第五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