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描述当前,我国养老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养老金不足、养老服务不完善以及缺乏全面的养老保障体系。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给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二、养老金不足1. 公民个人账户在劳动期间累积的养老金较少。
由于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以个人账户为基础,仅依靠个人努力无法确保退休后有足够的养老收入。
2. 城乡差距较大。
城镇职工养老金普遍高于农村居民的基本退休金水平,导致农村居民退休后的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三、养老服务不完善1. 养老院资源紧缺。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目前已存在的各类养老院无法满足需求,特别是优质医疗护理资源远远不足。
2. 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备。
公共交通、医疗机构、文化娱乐设施等对老年人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不便与困扰。
四、缺乏全面的养老保障体系1. 养老保障层级单一。
目前我国主要依靠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备金两个层面来实施养老保障,整体设计上尚不够完善。
2. 社会参与度较低。
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制度支持,社会各方参与到养老服务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五、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当前我国养老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养老金水平。
逐步增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并完善个人账户制度,鼓励个人提前储备充足的退休金。
2. 缩小城乡差距。
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在享受退休生活时拥有相当的经济收入。
3. 扩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
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更多且更优质的养老院,完善医疗护理资源。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对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关注与满足。
4. 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强化不同层级之间的衔接,建立完善的制度工具和监督机制。
提高社会各方参与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面临的养老问题涉及养老金不足、养老服务不完善以及缺乏全面的养老保障体系等方面。
目前中国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目前中国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中国养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中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
本文将分析目前中国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长期困扰人们心头的难题做出贡献。
二、主要问题分析1. 养老金缺口目前中国养老金制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口过大。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慢工准产等原因导致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而待遇较高退休人员却持续增加,造成养老金供需矛盾。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超过40%的城镇职工和80%以上的农民工未能获得正规的养老保险。
2. 养老服务不足除了经济层面上存在问题外,中国当前还存在着养老服务不足的现实困境。
传统观念中认为子女应该照顾父母,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这一观念逐渐退化。
高昂的生活压力使许多子女无法身兼照顾工作和家庭,无法为父母提供足够的养老服务。
3. 养老设施不完善中国在养老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养老院等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扶持力度,但相对于庞大的老年人口需求,仍然存在明显不足。
同时,一些地区投资力度不够、制度规范性文件缺失等问题也制约了养老设施的发展。
三、对策分析1. 完善养老金制度针对养老金缺口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养老金制度。
首先,要加强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建设,提高参保率和覆盖范围;其次,在确保基本待遇水平稳定的基础上,适当提高缴费比例和退休年龄,并积极推动个人储蓄型补充养老金计划;最后,则需要推动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机构开展商业性个人账户试点工作。
2. 加大关爱力度解决子女缺乏时间照顾父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假期安排,以便员工能够有更多时间抽空去关心照顾年迈的父母。
同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也应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来,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帮助和关怀。
3. 加快养老设施建设为解决养老设施不足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院等机构的投入力度,并提高管控水平。
现如今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如今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正逐渐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议题。
在当前环境下,现如今养老领域存在一系列主要问题,包括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家庭凝聚力减弱等。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1. 充分体现公平与可持续性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两个关键挑战。
首先,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居民享受较高水平待遇,而农村居民则面临较大缺口;其次,由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和生育率下降导致劳动力供给短缺,未来支付能力将受到压力。
2. 推进多层次和多元化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退休金制度。
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和基本全民参保机制,可以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灵活性和可支配性,从而适应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另外,建议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力度,确保整个制度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养老服务供给不足1. 公共养老服务设施缺乏在我国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重点发展经济产业而忽视了公共福利领域。
因此,在城镇地区尤其是一些新兴城市中,公共养老服务设施严重短缺。
这导致了现有服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使得部分退休家庭陷入困境。
2. 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网络为了解决该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力度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此领域。
同时还需要通过优化布局、调整扶持政策等方式完善基础设施网络。
例如,在偏远地区可以引进移动式居家护理和医疗车辆等创新形式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三、家庭凝聚力减弱1. 家庭结构变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面临失去养儿防老的传统支持。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流动性增加,亲情关系逐渐淡薄。
2. 增强家庭凝聚力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更好地重视家庭凝聚力和亲情关系。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建立跨代文化交流平台等方式鼓励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和支持;另外,在政策层面上可以优化宜居环境建设、提供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以促进家庭稳定和健全发展。
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我国养老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老年人提供经济支持,保障其基本生活。
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制度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
一、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1. 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不广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覆盖范围较窄。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涵盖了城镇职工,但在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并未参加养老保险。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也需要进一步扩大。
2. 养老金发放标准低当前我国养老金的发放标准相对较低,导致很多老年人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由于没有固定的退休金,生活质量较低。
这也造成了老年人生活贫困化的问题。
3. 养老保险基金不足养老保险基金是维持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呈现出不足的状态。
一方面是因为退休人数增多,养老保险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缴费率偏低,导致基金收入不足。
这也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问题。
4. 养老保险投资运营效率低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效率影响了基金的增值,进而影响了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主要以固定收益为主,风险相对较小但收益也较低。
相应的,应该引导养老基金投资到更高收益、风险适中的资产类别,以提高基金的回报率。
5. 养老保险制度不够灵活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以统一的标准来执行,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
对于各种特殊情况的老年人,没有灵活的应对措施,可能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应有的保障。
二、完善建议1.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应该着力提高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
同时,可以考虑建立跨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为跨地区移动的人群提供更好的保障。
2. 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可以通过提高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同时,可以结合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给予特殊补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引言养老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也逐渐显露出来。
本文将从养老制度不完善、养老服务不足以及养老金缺口等方面探讨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二、养老制度不完善1. 公共养老保险体系亟待完善当前,我国公共养老保险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覆盖范围不广泛,许多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参加该制度,导致他们在退休后无法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其次,待遇水平较低,不能满足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2.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压力另外,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化带来的分流现象和企业倒闭等原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较大困难。
一些退休人员在企业倒闭后无法获得应有的养老金待遇,而且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的负担也较重。
3. 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亟待加强此外,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仍不完善。
目前,绝大部分养老院等机构都面临床位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同时,养老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地方存在服务态度差、护理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
三、养老服务不足以1. 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欠缺当前,我国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在许多地区仍然很少,这给退休人员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他们常常感到无聊、孤独或者失去了社交圈子。
公共文化娱乐设施的欠缺使得退休生活显得单调乏味。
2.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另外,在社区层面上,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还没有健全起来。
虽然各地已经在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设施,但在管理和提供服务上仍存在一些困难。
很多社区无法提供全面、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导致许多家庭长时间无法得到支持和帮助。
3. 养老护理人员成果缺乏与养老服务不足相关的问题还包括养老护理人员数量不足和素质较低。
我国目前缺乏专业化和高素质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这直接影响了对退休人员的常规护理和照料。
四、养老金缺口问题1. 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过去几年来,随着退休人数的增加和待遇标准的提高,我国养老金支付压力逐渐加大。
关于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
关于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的分析养老保险是指政府为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而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由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两部分组成。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全国范围,实行全民参保,是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主要保障来源;而补充养老保险则是在基本养老保险基础上增加的,主要由个人自愿参保,目的是提高退休金水平,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
然而,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养老保险体系仍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覆盖面不够广泛,很大一部分农民工和城镇小微企业员工等群体尚未纳入养老保险制度之中。
这使得这些群体在老年时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的保障,增加了其经济风险。
第二,养老保险基金面临严重压力。
由于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余额已不足以支付未来的全部养老金支出,这意味着养老保险制度可能会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
第三,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对较低,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养老金标准更是偏低,难以维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制定一些对策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首先,要加大对农民工和城镇小微企业员工等群体的养老保险覆盖力度。
可以通过政策调整,加大对这些群体的补贴力度,鼓励他们参保养老保险。
其次,要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与投资,增加基金投资收益,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可以考虑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围扩大到更多领域,提高投资收益。
再次,要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老年人能够享有相对较高的养老保险待遇。
可以通过调整养老金发放标准,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养老金能够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要。
总之,养老保险是一个涉及全民福祉的重要领域,我们必须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保障。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精选课件 11
四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精选课件
5
1.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精选课件
6
2.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精选课件
7
1.我国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 问题
2.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 的对策建议
三 、我国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4.3度衔接上先行苏州市是江苏省经济发达地区 , 所以在社会保险政策创新上也走在 了前列 。苏州市早在2 0 04年就已经实施了《关于农村与城镇基 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具体实施办法》 , 从而能够让"农保"转移 到"城保" 的时候不会遇到政策阻碍 。苏州市采取"分步推进 、逐 步并轨" 的原则进行实施 , 根据相关规定 , 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老保 险体系当中 。按照上述出台的办法及内容 , 针对已经参加了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的农民 , 如果选择进入企业工作 , 则所在地的化保部口 可将之前缴纳的保险金额折算为城镇养老保险缴费比例 , 然后统一 纳入到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当中 。而且 , 该办法还明确了户籍变更过 程当中出现的养老保险关系问题。
6.刘元花.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研究——兼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衔接暂行办法》 [J]. 新疆农垦经济,2014, (11):70-74.7.蒲晓红,朱美玲. 统筹区域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衔接 办法的改进[J]. 农村经济,2017, (03):86-92.精选课件 17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 人才资源开发, :127- 128.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进展 、 问题及对策[J]. 人口与经济, :51-54.
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国养老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引言养老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和社会进步,养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目前养老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我国现行养老制度面临挑战1. 公共养老保险体系不健全当前,公共养老保险体系在我国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较低,尤其是城乡居民差距明显;其次,退休金水平普遍偏低;再者,统筹不够完善,在区域之间差异较大,并且业务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2. 私人企业职工缺乏有效安排私营企事业单位职工所面临的退休压力较大。
相比于公办企事业单位职工享受更为稳定与优厚的福利政策,私营企业职工在退休后经济补贴不足。
此外,部分企业存在违法开展社会保险行为,加剧了私营企业职工养老问题的复杂性。
三、养老问题引发的困难1. 财务压力加大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缺乏全面、系统的养老制度,政府负担日益沉重。
现有退休金体系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导致一些退休者生活水平下降,并增大了他们对子女家庭的依赖。
2. 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起步较晚且发展不成熟。
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着巨大缺口,例如居住设施和医疗服务等方面亟须加强。
同时,高质量和多样化的社区养老服务也十分缺乏。
3. 心理与精神健康问题凸显养殖单调、环境相对封闭和孤立感容易使得年长者产生孤独感或抑郁情绪,并影响身心健康。
许多个案显示出心理咨询需求呈逐渐上升趋势,但相关的支持体系还未建立起来。
四、解决养老问题的对策与建议1. 完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应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和统筹水平。
针对城乡居民差异,需要进一步调整相关政策以缩小待遇差距。
此外,相关部门可加强宣传工作,推动企事业单位职工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2. 加强私营企业职工养老安排鼓励私营企业开展社会保险行为,确保在停息时仍能获取相应福利。
政府可以采取税收优惠和补贴等措施激励私营企业为员工提供更好的退休福利。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哪些问题亟待解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一、覆盖范围不够广泛虽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扩大覆盖范围,但仍有部分人群未能被充分纳入保障体系。
例如,一些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由于工作性质不稳定、流动性大等原因,参保率相对较低。
这部分人群在老年时可能面临缺乏经济保障的困境。
此外,一些新兴行业和职业的从业者,如网络主播、自由撰稿人等,其养老保险的参保方式和保障程度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二、养老待遇差距较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身份之间的养老待遇存在明显差距。
在地区方面,经济发达地区的养老金水平往往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相对较低。
这导致了老年人在生活水平上的区域不平衡。
在行业方面,一些垄断行业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较为优厚,而一些艰苦行业和中小企业的退休人员养老金则相对较少。
这种差距容易引发社会不公平感,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三、基金收支压力增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不断增加,而缴费人数相对减少,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日益增大。
一方面,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养老金支出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生育率下降,劳动力人口减少,养老保险的缴费收入增长有限。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基金收不抵支的情况,需要依靠财政补贴来维持运转。
长此以往,将给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四、制度衔接不够顺畅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多种形式,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
但这些制度之间的衔接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人员在不同制度之间转移时,可能会出现缴费年限认定、待遇计算等方面的困难。
这不仅影响了人员的合理流动,也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
五、投资运营效率有待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是确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相对较窄,主要集中在银行存款和国债等低风险领域,投资收益率较低。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1. 养老金水平低:我国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平均领取水平仅为月工资的40%左右,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更低。
这导致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仍然面临生活困境。
2. 养老金缺口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人数庞大,而退休人数相对较少,导致养老金缺口日益加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金缺口将进一步扩大,给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3. 公平性不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养老金待遇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待遇普遍较低,且存在养老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
此外,一些特殊行业的养老金待遇也相对较低,造成了不公平现象。
4. 参保率不高: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保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很多农民无法支付养老保险费用;另一方面,一些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不足,认为领取的养老金太少,没有明显的保障作用。
5. 养老金投资运营效果不佳: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效果相对较差,无法实现良好的资产增值。
由于投资运营效果不佳,导致养老金积累速度较慢,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金需求。
6. 养老保险制度缺乏灵活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刚性过大的问题,缺乏灵活性。
例如,退休年龄的设定相对较早,与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符。
此外,养老金的调整也较为保守,无法及时应对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养老金水平:逐步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养老金发放比例、调整养老金计算方法等方式实现。
2. 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力度:通过提高参保率、扩大缴费基数等方式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规模,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
3. 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加强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养老金待遇均衡,缩小差距,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制度设计不完善、资金缺口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不完善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参保人员覆盖率低、待遇水平不高、缺乏灵活的个人账户制度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信心,影响了其参与积极性。
完善制度设计是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增加养老金发放金额,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个人账户制度,让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金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投资和账户管理。
问题二:养老保险资金缺口严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日益严重。
一方面是老年人口增加导致养老金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是劳动力人口减少,缴费人数不足,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
对策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为了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保障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其次要严格监管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养老金的安全与稳定。
问题三: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滞后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滞后的现象,例如办理养老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手续繁琐,缴费信息不及时更新等问题。
为了解决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首先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养老保险管理系统,实现养老保险业务的在线办理和信息的实时更新。
其次要加强对养老保险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操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问题四:养老保险参保意识不强目前,一部分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导致其对养老保险的参与意识不强,甚至存在参保缴费漏缴的现象。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据世界银行统计, 1990年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亚洲平均为6. 8% ,我国8. 9%。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期, 到2026 年这一比例将达18% ,届时全世界将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集中在中国。
而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方式采用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这种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之时,会造成资金需求的急剧增长,社会负担加重。
2、社会保险主管部门仍试图由政府包办养老保险。
政府制定了过高的社会养老保险费交纳标准和替代率,造成国家、企业负担过重,部分参与者无力负担,同时也挤掉了商业性人寿保险发展的空间。
过去我国职工的养老保险由企业统包,职工个人账户没有养老金的积累。
对过去国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金的欠账造成政府资产负债表上的隐性直接负债,构成政府规模巨大的转制成本,通过各种测算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即中国养老保险的转制成本非常高。
4、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混乱。
一方面非国有经济尚未建立职工养老保险,政府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政策收效甚微。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职工养老保险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建立的,但对非国有经济而言,政府没有承担其应该承担的责任,企业承担了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全部成本,养老保险金只能靠企业和职工个人来积累。
在这种条件下,非国有经济企业建立职工养老保险的成本远远高于通过奖金或红利的方式对职工进行补偿所带来的成本,其建立养老保险体制的动机严重弱化,养老保险覆盖面窄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1、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资金。
根据国际上养老保险改革的成功经验,支付养老保险的转制成本有三条主要的融资渠道:第一、国有资产的转移。
对于我国而言,完全依赖国有资产转移来满足养老保险改革的转制成本是不恰当的。
因为国有资产转移收入受到国有资产的规模和质量、资本市场吸收能力以及资本市场发达程度的限制。
我国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我国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我国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养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难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我国养老现状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服务供给不足、养老金缺口较大等。
本文将就我国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我国养老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 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广,特别是农村地区和非正式就业人员,参保率偏低。
其次,养老保险待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再者,养老金调整机制不合理,导致养老金缺口较大,长期无法保证养老金的稳定支付。
2. 服务供给不足我国老年人口众多,但目前的养老服务供给还无法满足需求。
一方面,养老机构资源不足,老年人入住困难。
另一方面,基层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员薄弱,无法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
此外,养老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养老机构存在服务质量低下、安全隐患等问题。
3. 养老观念传统固化我国传统养老观念以子女赡养为主,但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这种模式已经面临无法为全部老年人提供足够养老保障的困境。
然而,仍有一部分人对养老观念持守传统观念,不重视个人养老储备和社会养老保障,这导致部分老年人在面临养老问题时陷入困惑和无助之中。
二、对我国养老现状的建议1.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和非正式就业人员进行覆盖,提高参保率。
同时,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确保养老金能够覆盖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建立科学的养老金调整机制,合理调整养老金水平,缩小养老金缺口。
2. 加大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养老机构建设,提高养老床位供给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提供。
同时,加强基层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员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此外,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加强养老机构和服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养老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我国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当前我国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庞大的养老群体,我国养老现状存在诸多问题。
1. 资金缺口:当前,我国养老金制度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由于离退休人员数量快速增长,而工作人口相对减少,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紧张。
这使得不少地区和企业无法按时足额支付养老金,给广大退休人员带来生活困扰。
2. 公共服务不足:普惠性、高质量的公共养老服务仍然十分匮乏。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养老设施建设滞后、医疗护理与社会组织相脱节等问题突出。
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广大上了年纪的人们获得合适的照料和关怀。
3. 公平性缺失:目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在公平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等现象。
城镇职工相对于农民工和城乡居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待遇。
同时,城乡之间养老保障水平差异也较大,造成了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公平现象。
4. 养老观念转变缓慢: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尽管有一些家庭开始倡导独立居住和公共机构护理,但仍然存在很多老年人依赖子女、传统中式养老观念浸淫不舍的情况。
这种观念转变缓慢导致了社会养老资源利用率较低,加大了家庭负担。
二、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对策1. 完善养老金制度:加强商业保险市场监管,鼓励个人自愿参保商业养老保险。
同时,推进基本养老保险体系的覆盖范围扩大和资金收支平衡,提高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并逐步延长法定退休年龄。
2.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中小城市的投入力度,修建更多适老化、安全舒适的养老设施和机构。
发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作用,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同时培育和引进专业的养老机构。
3. 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养老条件。
优化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使医保待遇在城乡之间更加公平。
促进城乡居民政策衔接,实现养老保障制度内外的公平性。
4. 加强养老意识教育:倡导正确的养老观念,宣传独立居住和公共机构护理等现代化的养老模式。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有待扩大我国传统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并没有涵盖所有的劳动者,制度的设计与“低水平、广覆盖”的初始目标相矛盾..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中外合资及外资企业、全民集体企业中的计划外编制的职工,都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险制度。
因此,且在城镇三大社会体系组织中的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各不一样。
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由国家财政统包。
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2、人口加速老龄化与人口政策方向性转变造成了巨大的养老压力人口老龄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同时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政府用于养老的财政支出增加,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3、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转型过程中的财政风险。
如果社会保障基金不足,国家便无法扩大保障范围、无法使社会保障水平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如果社会保障出现赤字,将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阻滞因素。
、4、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潜在的支付危机日益突出。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筹集比例的限制,再加上有些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比如低报工资、使得个人账户变得有名无实,成为“空账”。
复归到单一的现收现付制。
5、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与增值欠缺。
养老保险金的长期积累性决定了其存在着潜在的贬值风险,若不能保值,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风险。
6、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体制造成政策差异过大,不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二是扁平化结构降低组织效率。
三是导致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化。
四是基金征缴脱节。
7、中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落后现实。
一是,立法还缺乏合理的观念。
二是立法缺乏统筹规划,体系结构残缺,如已颁布的七部法律是社会由保障内容与非社会保障内容混合在一起。
三是法制建设的层次低,即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社会保障法律少,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多。
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23年,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然而,养老保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和未来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分析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问题1. 养老基金减少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养老保险基金逐渐减少,未来可能会出现缺口。
当前,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已出现缺口,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基金也可能面临缺口。
2. 养老保险待遇不足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待遇仍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2019年度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养老金平均增长率不低于6.5%,但这个增长率仍然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 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完善。
一方面,养老保险覆盖面还不够广泛,仍有很多人未参加养老保险;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待完善,如养老金分配方式、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作等。
二、养老保险工作的对策1. 加强养老基金的投资运作加强养老基金的投资运作是解决养老基金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
加强基金的投资运作可以增加基金的收益,缓解基金缺口。
同时,还可以优化投资结构,降低风险。
2. 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增加老年人的收入,是解决养老保险待遇不足的关键。
政府可以逐步提高养老金的标准,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企业也可以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满足退休人员的需求。
3.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覆盖面,是解决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老保险知晓率,并逐步实现全员参保。
同时,要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包括养老金分配方式、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投资等方面。
养老保险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相应的对策也很明确。
加强养老基金的投资运作,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是未来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当前,我国养老现状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以及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将探讨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养老现状存在的问题1. 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和家庭供养三个层面构成,但是这三者之间缺乏协调和配合。
许多农民工和自由职业者无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导致他们在退休后面临较大经济压力。
此外,在城乡差距方面也存在着严重失衡,城市居民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和服务,而农村地区则面临着种种困境。
2. 服务质量不高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着人员不足、专业知识不全面以及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很多机构缺乏合格的护理人员和康复师,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许多机构缺乏必要的娱乐和文化活动,导致老年人生活单调、无趣。
同时,社区养老服务也存在着不规范、滞后等问题。
3. 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需求大幅增长,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体系并未形成有效的资金支持机制。
政府补贴金额较少且分配不均参差,部分地区甚至没有得到应有支持;私人投资者对于养老产业的投入仍然相对较低。
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稳定运行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问题解决建议1.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扩大,并且逐步提高退休待遇。
此外,需要通过立法等方式加强对农民工和自由职业者的保障,确保其能够享受到基本养老待遇。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养老差距。
2. 提升服务质量为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资质认证制度。
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并且制定相应标准进行评估和认证。
此外,应该鼓励养老机构开展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
现在养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现在养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备受关注。
然而,目前养老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积极探索解决办法。
一、养老金缺口与支付压力1. 养老金缺口:随着人均寿命延长以及生育率下降,我国面临巨大的养老金缺口。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底,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约为3.26万亿元(人民币),但预计2020年将出现第一个负增长。
这意味着众多退休人员可能无法按时领取应得的退休金。
2. 支付压力:由于当前工薪阶层占比减少、就业形势严峻等原因,现有职工对于社保费用的承担能力较弱。
同时,企业也面临高额社保费用负担,并影响其继续雇佣新员工。
二、城乡差距与公平性问题1. 城乡差距:从地域上看,在我国喜欢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退休人员相较于农村地区享受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这导致了城乡之间巨大的退休待遇差距,加剧了社会不公平现象。
2. 公平性问题:当前养老保险政策在补贴标准、个人缴纳比例、起付线等方面存在着不同解释和执行情况。
一些高收入群体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或逃避缴费,而低收入群体则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福利。
三、医疗及护理服务不足1. 医疗服务:目前养老机构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二、三线城市或者偏远地区。
这使得一些需要长期护理和治疗的老年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2. 护理服务:对于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来说,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然而,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提供给他们居家护理或专业机构护理等服务仍然亟需加强。
四、心理支持与社交活动欠缺1. 心理支持: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面临了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然而,目前养老制度还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导致很多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
2. 社交活动:社交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
然而,在许多养老机构或者家庭中,并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社交活动和娱乐方式。
这也是一个现行养老制度需要改进的地方。
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加大财政投入并探索可持续融资模式1. 适当提高财政拨款比例,确保退休人员能够按时领取应得的退休金,缓解缺口压力。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障城镇企业职工在退休后能够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重要举措。
然而,当前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资金缺口问题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城镇职工个人缴费、企业缴费和政府补助三个方面。
然而,由于职工个人缴费水平有限,而企业缴费和政府补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问题。
这种资金缺口问题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运行,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偿付能力下降。
2.养老金水平偏低当前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需求。
由于养老金的发放标准较低,导致很多退休职工仍需要依赖家庭赡养或其他养老方式来维持生活,而无法真正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应有的保障。
3.养老保险待遇差异较大在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由于不同地区和单位的缴费标准和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了养老金待遇的差异较大。
一些职工由于工作单位不同或城市与农村的不同,导致其享受到的养老保险待遇差异较大,这种待遇差异不仅不利于职工之间的公平,也影响了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
4.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当前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管理体制较为复杂,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单位的协同合作。
然而,由于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导致了在养老保险运行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二、对策建议1.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水平为了解决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缺口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水平。
比如逐步提高职工个人缴费水平,鼓励企业合理增加缴费比例,并逐步增加政府的补贴力度等,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来源,保障基金的偿付能力和可持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一)个人账户制度设计欠合理,既不够公平,也缺乏效率目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设计欠合理,权利与义务不对等,效率与公平未能有效结合。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各方面:1.养老保险“统账结合”(指统筹部分进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所缴的基金的结合)的个人账户制度在结构上欠合理,即个人账户“统账”不分,不能体现个人账户的法律主体地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在制定养老保险政策时,必须制定责权明确,产权明晰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政府、企业和个人本是三个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个人账户中的“统账”不分既不能理顺职工个人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也不能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法律关系,还不能理顺企业集团内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严格来讲,企业按比例上缴的养老保险费应属于社会统筹基金,是一种公共财产;而个人账户应属于个人基金,是一种私人财产,这两种基金应严格区别开来,不能混淆。
可是,目前,个人缴费比例是 5%,而个人账户的建账(或提取)比例为11%(即按本人缴费工资的11%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这样,个人账户增加了6个百分点,而社会统筹账户少收6个百分点。
可见这样的个人账户不是一个正规的个人账户,而是一个公私混合账户,这里的“个人”就有一点名不符实。
2.按照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执行的结果是一定比例的统筹基金(单位按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结合形成的个人账户不但不能体现参保个人独立的经济法人地位,而且,一旦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在社会保障部门未按规定记足个人账户时,个人有权提出申诉,企业和政府就成了被告,形成被动的局面。
不仅如此,由于企业全额缴费与企业欠缴(即由于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开核算,所欠缴部分是统筹基金还是个人基金并不清楚)在记账上是一个样(即都按11%比例记账),从而形成了企业多缴或欠缴养老保险费在计算职工待遇上不受影响。
因为,现行政策没有因企业欠缴养老保险费而扣职工个人账户的严格规定。
这造成了吃社会统筹的“大锅饭”的现象。
3.从目前制度实际运行情况看,无论企业多缴费还是职工个人多缴费,按政策规定账户规模都为1l%,不能扩大,所以,企业和职工个人都不愿意多缴费,尤其是个人。
实际上,个人账户只是计算待遇的一种方法,且目前为“空账”,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本账户,这就会导致企业与职工产生信任危机,不利于基金征缴。
(二)养老保险制度总体设计不够合理,既损害了公平,也损害了效率首先是制度分割,覆盖面窄。
由于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方案时,没有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因此,在城镇三大社会系统组织中的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各不一样。
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由国家财政统包。
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1)基本政策不统一,包括实施范围、缴费工资基数(双基数)、缴费比例。
(2)与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衔接。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只处在社会统筹阶段,个人缴费未与计发待遇挂钩,还没有建立职工个人账户,人员流动频繁,而基金无法转移。
(3)养老金计发办法与企业不一致,养老金调整也不一样。
(4)退休审批权与业务经办相分离。
即退休审批权在人事部门,而业务经办和养老金发放在社会保障部门等。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也存在着统筹层次低、覆盖面不高,待遇不统一等现象。
部分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仍游离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
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大数法则”在全社会分担风险的功能,存在着制度起点上的不公平,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
其次,上述三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引出的三种不同的退休计发办法,以及在原行业企业“条条管理”体制下,行业企业的工资制度改革与计发比例不配套,即工资基数按新的工资结构,而计发比例按老的办法(国发104号)等,由此,造成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悬殊过大。
具体地说,它引起了“五个差别”:(1)离休和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2)在机关退休和在企业退休以及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3)先退休和后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4)在效益好的企业退休和在效益差的企业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5)在行业企业退休和在地方企业退休之间的待遇差别。
而且,这些差别并没有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这些待遇上的差别使退休人员相互之间心理不平衡,从而造成制度的公平性不够,最终导致制度效率受损。
(三)养老保险税(费)率、社会平均工资差别大,既不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也影响基金收支平衡首先,税(费)不统一,社会统筹的基础平台扭曲。
从各地执行情况来看,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因在不同省份,同一城市的企业因在不同社保统筹管理体制下参保,其缴纳的费率各不相同(在16~30%之间不等),不能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此外,在建立个人账户的起步阶段,个人费率也不统一。
在账户11%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少缴多缴在计算待遇上一个样,从而导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职工的不公平。
其次,社会平均工资确定不统一,也不够科学。
目前,社会平均工资的确定是各个社保管理机构以各省、市、县统计部门提供当地本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自行确定的,这样,在同一城市里的企业,因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参保,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数据来源不同,社会平均工资也不同,从而使企业与职工的缴费工资基数及其退休待遇水平均不一样。
以上这些差别不仅造成了企业与企业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心理不平衡,挫伤了企业与职工的缴费积极性,是保险基金收支难以平衡原因之一,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公平与效率的实现。
(四)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水平的长期目标与近期需要相脱节按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现行养老金实际替代率水平远超过当初制度设计时的60%的替代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低水平、广覆盖”的初始目标难以实现。
其原因有二:第一,部分人员按老办法计算待遇高。
老待遇由三块组成:(1)基础养老金,即按职工退休前的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计发(职工退休前一般工资都比较高,打折比例也高,多数人员按90~95%.有的达到了100%,因此基础养老金比较高):(2)津贴与补贴,即各种生活补贴和福利性补贴;(3)调整养老金。
按老办法计算待遇高的原因:一是基数高,即在计发工资基数上,把岗位技能工资(各行业岗位技能工资水平都不一样,有的企业把职工在职期间的活工资部分带人了退休)作为退休费计发的基数;二是统筹项目繁多。
一些福利性的项目如洗理、书报费等都纳入了退休金之中。
三是待遇调整幅度大。
1994—1999年期间,年年增调,上调幅度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
我国国民经济年增长水平只有7~8%,而养老金增调一般按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40~80%进行调整。
特别是在原行业“条条管理”体制下,行业企业之间的待遇调整水平差别大。
有的增调高,有的增调低,有的年年调整,有的并非年年调整。
总之,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与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没有做到有效衔接。
第二,部分行业企业退休人员(特别是在过渡期办理退休的人员)按新办法计算待遇亦高。
其原因主要是计算指数 (所谓指数是指职工历年缴费工资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平均比)的方法不合理。
行业企业职工1996—1999年的缴费工资是按原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进行封顶的,而计算指数时用地方的社会平均工资,这样分子大,分母小,得出的指数就高。
国家政策规定,职工缴费工资不得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的300%,这一规定就意味着指数不能超过3.0.但是有些地方在出台《并轨方案》时,规定按地方历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指数,而对指数又不进行封顶和保底(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参保人员历年平均指数高达10;有的只有0.1,与国家政策规定的最高缴费封顶目标3.0、最低保底目标0.6相差甚远),忽视指数在计算待遇中的重要作用,于是,就出现了过渡性养老金“暴发户”现象。
对此,我们可以从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来分析。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上年度月社平工资×1.2%缴费系数X指数X视同缴费年限(即工龄)。
由此可知,缴费年限短,计算平均指数就高,如果指数不封顶,视同缴费的年限长,那么,退休金会高得离谱。
如1999—2000年民航系统的飞行人员退休时,其指数均在8左右,按新的办法计算,其月养老金均为2000元左右。
上述因政策缺乏效率,且政策过渡没有作有效衔接,以及操作管理过程不规范等,使过渡期内的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普遍有所提高,有的甚至出现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高于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的倒挂现象,使养老金替代水平近期需要与长期目标相脱节。
但是,笔者做过预测,如按照新的计算方法,过渡期结束后办理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将大幅度下降,有些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发展趋势,于是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即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从表l中的数据情况看,目前替代率高似乎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大大高于西方发达国家25~50%的水平,这不仅严重影响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亦不相适应。
高替代率除违背了公平性原则和制约了国家的竞争力外,还有其他危害:(1)提前退休膨胀;(2)企业逃税或逃费;(3)在缴费率和替代率都较高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不愿或无力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使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没有发展空间,导致“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呈现“跛足”局面。
(五)管理体制不顺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目前,在养老保险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体制分割、不顺,管理责任不明,管理事权不分,社会化管理程度不高,社会统筹割据等,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劳动力流动困难,养老基金难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剂,从而不仅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也阻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由于统筹层次受地方“块块统筹”管理的限制,因此,养老基金不能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进行调剂,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其养老基金积累已达几百个亿,而老工业地区及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收不抵支;正因为统筹层次低的原因,有关养老保险具体的改革方案、政策制定和基金的调剂等问题都是由地方政府决定的,而各地在缴费和待遇标准等具体政策方面千差万别,致使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也存在诸多的困难。
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与其改革要求不相适应。
“十五计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的试点方案》均明确提出了这一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体系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
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只是国有企业改革,而且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科研单位都在进行改革,这就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垂直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