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角度测量1
【解析】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检测卷(C卷拓展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人教版
绝密★启用前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检测卷【C卷˙拓展卷】难度系数:;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2分学校:班级:姓名:成绩: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卷面(2分)。
我能做到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空。
(每空1分,共21分)1.(本题2分)()个直角组成1个周角。
从周角中剪去1个直角后,再剪去1个钝角,剩下的是1个()角。
【答案】4/四钝【分析】根据角的分类,直角等于90度,周角等于360度,所以4个直角组成1个周角;从周角中剪去1个直角,就用360度减90度;再根据钝角是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的角,用剪去一个直角后剩下的角的度数减钝角最大或最小时的度数,即可求出剩下的1个角的种类。
【详解】90°×4=360°360°-90°=270°当剪去的钝角最小时,270°-91°=179°,是一个钝角;当剪去的钝角最大时,270°-179°=91°,是一个钝角;所以4个直角组成1个周角。
从周角中剪去1个直角后,再剪去1个钝角,剩下的是1个钝角。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分类和求角的度数的方法。
2.(本题3分)一个长方形,沿一条直线剪去一个角,可能有()个角,也可能有()个角,还可能有()个角。
【答案】345【分析】沿对角线剪剩3个,沿一个角剪剩4个,沿一个角上方一点剪剩5个;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如图所示:一张长方形纸板,沿一条直线剪去一个角后,可能有(3)个角,也可能有(4)个角,还可能有(5)个角。
【点睛】解答此题应根据题意,结合图形进行操作,进而得出结论。
3.(本题1分)钟面上9点20分时,时针和分针之间所形成的较小角是()度.【答案】160【详解】略4.(本题2分)小明用量角器量角时,犯了两个错误:(1)第一个角的一条边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而是与10°的刻度线对齐了,这样一个角被他量成了80°的角,实际这个角度数是()。
徕卡TS60全站仪操作说明书V1.3
徕卡TS60全站仪操作说明书2016年6月26日For Leica Captivate v1.3角度测量测角精度1Hz, V 0.5"(0.15mgon)原理测角方式绝对编码,连续,四重轴系补偿距离测量(棱镜)范围2棱镜(GPR1,GPH1P )31.5m ~3500 m 测距精度单次2,5/连续2,50.6mm + 1ppm /3mm+1.5ppm 测量时间单次2,5/连续2,5典型2.4秒/典型0.15秒距离测量(长测程模式)范围2长测程模式2,4,512000m 距离测量(无棱镜)范围2无棱镜(任意表面)41.5米至>1000m 精度/测量时间单次(任意表面)2,4,5,62mm + 2ppm / 典型3s激光光斑大小50m 处8mm x 20mm 测距技术基于相位原理系统分析技术同轴红色可见光徕卡TS60超高精度全站仪技术参数1.标准差,依据ISO17123‐32.阴天,无雾霾,能见度40KM ,无热流闪烁3.1.5m 至2000m ,使用360度棱镜(GRZ4,GRZ122)4.测量目标处于阴影下,阴天,柯达灰白板(90%反射率)5.标准差,依据ISO17123‐46.距离>500m :精度4mm+2ppm,测量时间典型6秒徕卡TS60超高精度全站仪技术参数驱动驱动方式压电陶瓷驱动技术不需任何齿轮,仪器损耗小,更经久耐用电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不产生磁场也不会被磁场干扰。
在测量以及瞄准过程中镜头不会抖动,保证测量精度。
通过控制热量的产生以及消散从而保证TS60的最高测距精度转速转速180°(200gon )/ s 倒镜时间2.9s 自动目标识别(ATR plus )ATR 2模式及工作范围可自动找目标测量圆棱镜(GPR1,GPH1P)1500m 360°棱镜(GRZ4, GRZ122)1000m LOCK 2模式及工作范围适用于动态实时跟踪监测目标圆棱镜(GPR1,GPH1P)1000m 360°棱镜(GRZ4, GRZ122)1000m 精度1,2/测量时间ATRplus 测角精度(Hz ,V)0.5″(0.15mgon)测量时间(GPR1)典型3 –4s 超级搜索PS (Power Search)测程360°棱镜(GRZ4, GRZ122)300米搜索时间一般典型5秒徕卡TS60超高精度全站仪技术参数图像广角相机和望远镜相机传感器500万像素CMOS传感器视场(广角相机/望远镜相机)19.4°/1.5°帧频率高达20帧每秒导向光(EGL)工作范围/精度5‐150m/典型5cm,100m处综合数据自动对焦望远镜放大倍数/ 调焦范围30x / 1.7m至无穷远机载软件系统Captivate软件(含应用程序)接口RS232,USB,Bluetooth®,wlan处理器TI OMAP4430 1GHZ 双核ARM®CortexTM‐A9 MPCoreTM操作系统‐Windows EC7键盘和显示屏显示/ 键盘WVGA, 5英寸,彩色触摸屏, 双面/ 37键,带屏幕,键盘照明数据存储内存2G存储卡SD卡可配1G或8G/U盘徕卡TS60超高精度全站仪技术参数操作微动螺旋3个无限位微动螺旋,一个伺服对焦驱动,两个自动对焦按键,可进行单手或双手操作自定义键√智能电源管理内置电池(GEB242)可更换锂电池,具备直接给机身电池充电功能操作时间/ 电池容量7‐9h / 5.8Ah 重量包括电池7.7kg 环境指标工作温度‐20℃至+50℃(‐4°F 至+122°F)防尘/防水(IEC 60529)/防雨IP65 /MIL ‐STD ‐810G,方法506.5‐I防潮IP65 / 95%, 无冷凝目录一、操作面板/图标介绍二、测前准备三、设站定向四、测量五、放样六、数据批量导入导出七、GeoCOM联机测量设置八、仪器四重轴系误差检校九、其他设置1.开机:按住2 s 打开。
水准测量记录表双仪高法示例
考试牌编号 :4- Ⅳ-06 考评员签字 : 高 斯
考生签考试牌编号 :4-Ⅳ-06
水准测量记录表 (双仪高法) 示例
项目名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 水准测量
考站号: 06
仪器: S3
测站
测序 点名
(流水号 )
B1 一次
B2
1
B1 二次
B2
B2 一次
B3
3 分;未
5、职业素养: 15 分
操作规范(仪器上、下脚架与中心连接螺旋松开时, 手不得离开仪器, 并且手要托住仪器照准 部或符合水准器部位) ;文明作业; 爱惜仪器(仪器完好、无损坏) ;仪器迁站过程中不奔跑,得 满分。否则,操作不规范,扣 5 分;不文明作业,扣 5 分;损坏仪器扣 10 分。
6、操作时间: 20 分
80 分,其他部分扣 10 分。
4、开箱、装箱: 5 分
按开箱时原样放回并扣紧箱盖锁扣,得满分。否则,仪器装箱但未扣紧箱盖锁扣,扣 将仪器放回箱内,扣 5 分。
3 分;未
5、职业素养: 15 分
操作规范(仪器上、下脚架与中心连接螺旋松开时, 手不得离开仪器, 并且手要托住仪器照准 部或符合水准器部位) ;文明作业; 爱惜仪器(仪器完好、无损坏) ;仪器迁站过程中不奔跑,得 满分。否则,操作不规范,扣 5 分;不文明作业,扣 5 分;损坏仪器扣 10 分。
一次成活。
( 4)钢筋工作业: 完成一简支梁, 截面宽 150mm,高 250mm,长 1500mm,下部受力筋 2 10, 架立钢筋 2 8,箍筋 6@150mm 的钢筋加工、绑扎工作。要求加工 2 根受力筋和 4 根箍筋,混凝 土保护层取 25mm。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仪器及使用方法(工程测量)
照准装置
经纬仪的照准装置又称照准部,它包括望远镜,横轴及其支架,
竖轴和控制望镜及照准部旋转的制动和微动螺旋。
五、各种测角设备
电子经纬仪简介 结构及外观上和光学经纬仪相似,主要不同点: 读数系统采用了光电扫描和电子元件,进行读数和液晶显示。 自动读数、记录、计算。
目镜调焦,物镜调焦, 粗瞄准器,十字丝 •读数显微镜 •竖直度盘 •光学对点器 •复测扳手或度盘变换器
望远镜十字丝
2.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由光学玻璃制成 •顺时针0360刻度;
0
270
90
180
•水平度盘与照准部相互脱离;
•改变度盘位置,要使用度盘变换手轮或复测扳手。
3.基座
脚螺旋用于整平仪器
二、J6经纬仪读数方法
(一)分微尺 (1)分微尺的分划值为1ˊ, 估读到 0.1ˊ(6")。 (2)“H”——水平度盘读数,
“V”——竖直度盘读数。
水平度盘读数:
73度04分24秒
73
0
1
三、光学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主要轴线: 竖轴 VV 水准管轴 LL 横轴 HH 视准轴 CC 测量角度时,经纬仪应满足如下几何关系: 1.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LL⊥VV); 2.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CC⊥VV); 3.横轴应垂直于竖轴(HH⊥VV). 4. 十字丝竖丝垂直于横轴;(竖丝⊥ HH)
四、照准工具
测钎、标杆和觇牌均为经纬仪瞄准目标时所使用的照准工具 。
测钎:适用与距测站较近的目标。 标杆:适用与距测站较远的目标。 觇牌:固定在三脚架上使用,远近皆可适用;一般为红白或黑白相间且常 与棱镜结合,用于电子经纬仪或全站仪。 有时也可悬挂垂球用垂球线作为瞄准标志。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度的度量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角度的度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度的度量单位,掌握角度的度量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量角器,测量并读取角度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角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角度的概念及分类2. 角度单位及量角器的使用3. 角度的大小比较及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度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角度的大小比较及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太阳的升起和落下,钟表指针的运动等,引出角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角度的概念及分类(1)角度的概念:两条射线共同起点,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起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度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 讲解角度单位及量角器的使用(1)角度单位:度(°),1度等于圆周的1/360。
(2)量角器的使用:将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使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读取另一边的刻度线,即为角的度数。
4. 角度的大小比较及计算(1)角度的大小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两个角的大小关系。
(2)角度的计算:已知角的度数,求补角、余角、周角等。
5. 练习与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角度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操作能力。
2. 练习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其掌握程度。
3. 测试与竞赛:定期进行测试,组织竞赛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展示角度的概念、分类、度量方法等。
3. 教学工具:量角器、三角板等。
七、教学时间本单元教学时间为2周,共计8课时。
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角度测量—认识角度测量原理(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原理
角度测量原理
➢ 角度测量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测量工作之一,分为水平角测量和竖
直角测量。
➢ 水平角测量用于测定点的平面位置。
➢ 竖直角测量用于测定高程或将倾斜距离转化为水平距离。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铅
垂
线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
面上的垂直投影所构成的夹角称为
′
水平角,通常以 表示。
水平角变化范围为 ° ~°
水平投影面
′
铅
垂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水平角测量原理
在点的铅垂线方向上安置一水平
度盘,其中心′ 在通过点的铅垂
线上,设、方向线在水平度
盘上的投影读数为和。
则水平角为两读数之差,即:
=−
(当 > 时) 或
= − + ° (当 < 时)
铅
垂
线
线
铅
垂
线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同一铅垂面内,观测方向线与水
(+)
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又称
垂直角或高度角),通常以 表示。
(-)
水平线
竖直角变化范围为 ° ~±° 。
视线在水平线之上称为仰角,角值
为正;反之称为俯角,角值为负。
角度测量原理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视线与水平线相交处的铅垂面内
设置一度盘,则竖直角可通过水
平视线读数与目标视线读数之差求
得。
竖
直
度
盘
水平线
铅
垂
线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答案1-3章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习题答案1-3章第⼀章习题及参考答案1-1. 测得某三⾓块的三个⾓度之和为180°00’02”,试求测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180°00’02”-180°=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2”/(180×60×60”)=3.086×10-4%1-2. 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某⼀被测件的长度为50mm ,已知其最⼤绝对误差为1µm ,试问该被测件的真实长度为多少?【解】绝对误差=测得值-真值,即: ?L =L -L 0 已知:L =50,?L =1µm =0.001mm ,测件的真实长度L0=L -?L =50-0.001=49.999(mm )1-3. ⽤⼆等标准活塞压⼒计测量某压⼒得100.2Pa ,该压⼒⽤更准确的办法测得为100.5Pa ,问⼆等标准活塞压⼒计测量值的误差为多少?【解】在实际检定中,常把⾼⼀等级精度的仪器所测得的量值当作实际值。
故⼆等标准活塞压⼒计测量值的误差=测得值-实际值=100.2-100.5=-0.3( Pa )。
1-4. 在测量某⼀长度时,读数值为2.31m ,其最⼤绝对误差为20µm ,试求其最⼤相对误差。
【解】因 ?L =L -L 0 求得真值:L 0=L -?L =2310-0.020=2309.98(mm )。
故:最⼤相对误差=0.020/2309.98=8.66×10-4%=0.000866%1-5. 使⽤凯特摆时,g 由公式g=4π2(h 1+h 2)/T 2给定。
今测出长度(h 1+h 2)为(1.04230±0.00005)m ,振动时间T 为(2.0480±0.0005)s 。
试求g 及其最⼤相对误差。
如果(h 1+h 2)测出为(1.04220±0.0005)m ,为了使g 的误差能⼩于0.001m/s 2,T 的测量必须精确到多少?【解】测得(h 1+h 2)的平均值为1.04230(m ),T 的平均值为2.0480(s )。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角度测量的步骤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角度测量的步骤角度测量作为测绘技术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在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地质勘探,或者是机械加工,都需要准确地测量和确定各个角度。
本文将介绍使用测绘技术进行角度测量的一般步骤。
首先,进行角度测量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测量工具。
常见的角度测量工具有:测角仪、全站仪、经纬仪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
在选择测量工具时,需要注意其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接下来,确定测量的目标。
角度测量的目标有很多种,比如测量两个建筑物之间的夹角、机械零件的角度等。
确定目标后,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是平面角度测量。
在测量平面角度时,首先需要选取一个参考线,一般选择水平线或者垂直线作为参考。
然后,用测角仪等工具测量出目标线和参考线之间的夹角。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测量工具的水平或垂直。
另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是空间角度测量。
空间角度测量较为复杂,一般需要使用全站仪等高级仪器。
在进行空间角度测量时,首先需要选取三个或更多个测站,测量这些测站之间的夹角和方位角。
夹角是指两条线之间的角度,而方位角是指线相对于参考方向的角度。
通过测量多组夹角和方位角,可以确定目标点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进行角度测量时,还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进行反复观测,并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其次,需注意测量时的环境条件,比如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潮湿的天气等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再次,需要合理安排测量路线和测站位置,以确保能够顺利观测到目标点。
最后,在测量结果处理时,需要进行误差校正和数据处理,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角度测量是测绘技术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进行角度测量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确定测量目标和方法。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精度、环境条件、测量路线和测站位置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测量步骤和精确的数据处理,可以得到准确的角度测量结果,从而更好地满足各个领域的测量需求。
钳工常用测量器具
游标卡尺外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
测量范围/mm
0~70 0~150 0~200 0~300 0~500 0~1000
0.02 ±0.02
±0.03
±0.04 ±0.05 ±0.07
最大允许误差
分度值/mm
0.05
0.10
±0.05
±0.06 ±0.07 ±0.10
±0.10 ±0.15
3. 游标卡尺的标记原理与示值读取方法
百分表的结构 1-测头 2-测杆 3-小齿轮(z=16) 4、9-大齿轮(z =100) 5-度盘 6-表圈 7-长指针 8-转数指针10-小齿轮(z=10) 11-拉簧
2.百分表的标记原理与示值读取方法
百分表测杆上的齿距是0.625 mm。当测杆上升16齿时(即上升 0.625×16=10 mm),16齿的小齿轮正好转1周,与其同轴的大齿数(z =100)也转1周,从而带动齿数为10的小齿轮和指针转10周。即当测杆移 动1 mm时,长指针转一周。由于度盘上共等分100格,所以指针每转一 格,表示齿杆移动0.01 mm。故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 mm。
三用游卡尺
双面量爪游标卡尺
单面量爪游标卡尺
2.游标卡尺的基本参数
(1)标尺间距 标尺间距是指沿着标尺长度的同一条线测得的两相 邻标尺标记之间的距离。
(2)测量范围 测量范围是指测量器具的误差在规定极限内的一组 被测量的值。
(3)分度值 对应两相邻标尺标记的两个值之差。 (4)最大允许误差(允许误差极限) 对于测量器具,由技术规范、 规程等允许的误差极限值称为最大允许误差。
4.使用游标卡尺的注意事项
(1)游标卡尺适用于IT10~IT16尺寸的测量和检验,应按工件的 尺寸及精度要求合理选用。
角度、坐标测量计算公式细则
计算细那么1、坐标计算:X 1=X+Dcosα,Y1=Y+Dsin α。
式中Y 、 X 为坐标, D 为两点之间的距离,Α 为方位角。
2、方位角计算:1〕、方位角 =tan=两坐标增量的比值,然后用计算器按出他们的反三角函数〔±号判断象限〕。
2〕、方位角: arctan〔 y2- y1)/(x2-x 1)。
加减 180〔大于 180 就减去 180〔还大于 360 就在减去 360〕、小于 180 就加 180 如果 x 轴坐标增量为负数,那么结果加 180°。
如果为正数,那么看 y 轴的坐标增量,如果 Y 轴上的结果为正,那么算出来的结果就是两点间的方位角,如果为负值,加360°。
S=√(y2- y1)+(x2-x 1),1)、当 y2- y1>0,x2-x 1>0 时;α =arctan〔 y2- y1)/(x2-x 1)。
2)、当 y2- y1<0,x2-x 1>0 时;α =360° +arctan〔y2- y1)/(x2-x 1)。
3)、当 x2-x 1<0 时;α =180° +arctan〔y2- y1)/(x2-x 1)。
再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算距离(根号下两个坐标距离差的平方相加〕。
拨角: arctan〔y2- y1)/(x2-x 1)1、例如:两条巷道要互相平行掘进的话,求它们的拨角:方法〔前视边方位角减后视边方位〕在此后视边方位要加减 180°,假设拨角结果为负值为左偏“逆时针〞〔 +360°就可化为右偏,正值为右偏“顺时针〞。
2、在图上标识方位的方法:就是导线边与Y 轴的夹角。
3、高程计算:目标高程 =测点高程 +?h〔高差〕 +仪器高—占标高。
4、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直角坐标用坐标增量表示;极坐标用方位角和边长表示〕1〕、坐标正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一个点的坐标及该点至未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方位角,知A(Xa,Ya) 、Sab、αab,求 B(Xa,Ya)解: ?Xab=Sab×COSαab 那么有 Xb=Xa+?Xab ?Yab=Sab × SIN αab Yb=Ya+?Yab2)、坐标反算,两点的坐标,求两点的距离〔称反算边长〕和方位角(称反算方位角〕的方法A(Xa,Ya) 、 B(Xb,Yb), 求α ab、 Sab。
工程测量课后试题
工程测量第一章绪论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1、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是()。
A 水平面B 参考椭球面C 铅垂面D大地水准面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A高斯投影面B参考椭球面C大地水准面D水平面3、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测量()。
A水平距离B水平角C水平距离和水平角D竖直角4、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是确定该点的平面坐标和()。
A 高程B 方位角C 已知坐标D 未知点坐标5、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是().A 测图B 测设C 用图D 识图6、水在静止时的表面叫().A 静水面B 水准面C 大地水准面D 水平面7、地面上一点A到任意一个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为()。
A 绝对高程B 海拔C 高差D 相对高程8、M点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通用值为X m=3276000米,Y m=1438000米,该点所处六度分带的带号是()。
A 1带B 3带C 14带D 32带(二)、判断题1、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水平角和竖直角决定的。
( )2、测量中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完全一致. ( )3、我国设在青岛的水准原点的绝对高程为0米。
( )4、过6°带中央子午线上一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X轴方向是一致的。
()5、地面上两点高差hab=HA-HB。
( )6、在工程施工现场,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测绘地形图。
()7、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 )8、地面上两点高差与高程基准面位置无关. ()9、建筑物的施工坐标系中,其纵轴正方向应为北方向。
()10、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地面点横坐标的通用值与自然值相同. ()(三)、简答题1、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
2、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是什么?3、测量的基本工作是什么?测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四)、计算题1、地面上A、B两点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中高程分别为75。
356m和54.669m,现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则A点高程为多少?A、B两点高差为多少?2、设P点位于第14个6°带内,其横坐标的自然值为-154321m,则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多少?P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的哪侧?P点横坐标的通用值为多少?1、某大厦首层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23。
[教学]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
用分光计测三棱镜顶角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仪的结构,掌握分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 测量三棱镜的顶角。
二、实验仪器分光仪,汞灯, 双面反射镜,三棱镜。
三、实验原理1.三棱镜顶角的测量1) 自准法利用望远镜自身产生平行光,固定平台,转动望远镜,先使棱镜AB 面反射的十字像与叉丝重合(即望远镜光轴与三棱镜AB 面垂直),记下刻度盘两边的方位角读数1θ、2θ。
然后再转动望远镜使AC 面反射的十字像与叉丝重合(即望远镜光轴与AC 面垂直),记下读数1θ'和2θ'(注意1θ与2θ不能颠倒),两次读数相减即得∠A 的补角φ 。
故∠A=180︒-φ,即∠A =180︒-φ = 180︒-12(φ1 + φ2)=180︒-12[(1θ'-1θ)+(2θ'-2θ)]2) 反射法(又叫平行光法、分裂光束法)平行光管射出的光束照射在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上。
将望远镜转到一侧(如左边)的反射方向上观察,把望远镜叉丝对准狭缝像,此时读出两个窗口的方位角读数1θ与2θ;再将望远镜转到另一侧,把叉丝对准狭缝像后读出1θ'和2θ',则三棱镜的顶角为:[])()(41)(4121221121θθθθφφφ'-+'-=+==∠A四、实验内容一、分光计的调整(一)调整要求:1.望远镜聚焦平行光,且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2.平行光管能发出平行光,且其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3.载物台平面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二)望远镜调节 1.目镜调焦目镜调焦的目的是使眼睛通过目镜能很清楚地看到目镜中分划板上的刻线和叉丝,调焦办法:接通仪器电源,把目镜调焦手轮旋出,然后一边旋进一边从目镜中观察,直到分划板刻线成像清晰,再慢慢地旋出手轮,至目镜中刻线的清晰度将被破坏而未被破坏时为止。
旋转目镜装置,使分划板刻线水平或垂直。
2.望远镜调焦望远镜调焦的目的是将分划板上十字叉丝调整到焦平面上,也就是望远镜对无穷远聚焦。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5用量角器量角2-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5用量角器量角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测量角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难点:正确地测量角度,特别是锐角和钝角的测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什么?”2. 探究新知(1)展示量角器,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的结构,了解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
(2)教师示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体会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汇报讨论成果。
(4)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量角器量角的注意事项,如量角器的放置、角的顶点与量角器中心点的重合等。
3. 实践操作(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46页的练习题,巩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P47页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给予纠正和指导,确保学生正确地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量角器使用不熟练的学生,要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公路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Reconnaissance SurveyJTJ061-99关于发布《公路勘测规范》的通知交公路发[1999]269号各省、自治区交通厅,北京市交通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重庆市交通局,部属公路设计、施工、科研、监督、监理单位,公路院校:现批准发布《公路勘测规范》(编号JTJ061-99),作为行业标准,自1999年12月1日起施行。
1985年发布的《公路路线勘测规范》(JTJ061-85)以及1991年发布的《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1985年发布的《公路隧道勘测规程》(JTJ063-85)中有关勘测的内容同时废止。
《公路勘测规范》由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希望各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999年6月4日1 总则1.0.1 为统一公路勘测的技术要求、精度和作业方法,提高公路勘测水平和质量,适应公路工程建设需要,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项目,以及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等独立建设项目的勘测。
1.0.3公路勘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4公路勘测应按《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所规定的设计阶段进行相应的勘测工作,本规范按初测、定测及一次定测编制。
1.0.5各设计阶段,当需对路线、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等进行方案比较时,应对各方案进行同深度的勘测与调查。
1.0.6公路勘测作业方法除应使用本规范规定的各种方法外,亦可运用高新技术采用符合本规范精度规定的其它勘测方法,不断提高公路勘测质量与水平。
1.0.7本规范的测量精度以中误差为衡量指标,极限误差为中误差的两倍。
1.0.8公路勘测工作,应按有关规定对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角度测量方法
角度测量方法角度测量是现代测量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工程、地质、建筑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角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因此对于角度测量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光学测量法。
光学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角度测量方法,它利用光学仪器进行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常见的光学测量仪器有经纬仪、全站仪等,它们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物与测量仪器之间的角度来实现角度测量。
光学测量法在地质勘探、道路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角度测量精度的要求。
二、电子测量法。
电子测量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角度测量方法,它利用电子仪器进行测量,具有测量速度快、数据处理方便等优点。
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有全站仪、测距仪等,它们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物与测量仪器之间的角度来实现角度测量。
电子测量法在建筑施工、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角度测量效率的要求。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信号的角度测量方法,它具有测量范围广、定位精度高等优点。
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与卫星之间的角度测量,从而实现对目标物位置的确定。
全球定位系统在航空航天、海洋测绘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角度测量精度和范围的要求。
四、激光测量法。
激光测量法是一种高精度的角度测量方法,它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等优点。
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其与目标物之间的角度,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位置和方向的确定。
激光测量法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领域对角度测量精度和范围的要求。
综上所述,角度测量方法是现代测量技术中的重要内容,不同的角度测量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角度测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角度测量方法能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