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新课标语文卷(附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60c6084b35eefdc8d333db.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福建卷)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2) 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2-4题。
张自新传[明]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
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性方简,无文饰。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
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
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
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
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
县吏怪其意气。
方授杖,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
”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
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
吴中子弟多轻儇③,冶鲜好衣服,相聚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
议论古今,意气慷慨。
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
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贽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笞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
2009年全国高考全国卷2语文答案
![2009年全国高考全国卷2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88ac6daf1ffc4ffe47acb2.png)
一、教学过程中注重读的训练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
课标指出各个年级段都要注重读的训练。
在课堂上,翁老师关注了读,读的过程分初读、细读,最后是表达。
读贯穿于课的始末,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表达,读中升华。
课堂上,也采用了多形式、多层面的读,指导学生在文本语言中进行感悟。
读出文中之意,读出文中之情,而且每次读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如在初读课文是注重对课题的读法,开始就让学生奠定了感情的基调;在细读时先让学生用心读课文,找出充分说明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也就是一些生活中的细节。
这样,发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学习指向更加明确。
在处理这些重点段落时,教师还注意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如:在指导学生研读“弄脏墨梅图,大发脾气”时,给学生充分读书时间,紧紧抓住“轻轻刮”“慢慢抹”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
尤其在讲到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时候,说出了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更可贵的是能从文化的角度来细读文本,包括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中的诗句都是脍炙人口的思乡诗词。
包括写梅花的古典诗词是我国历代作家学识、才情、性格、人生观等的集中体现,跃动的文字中飞扬着他们的鲜明个性。
同时就意味着接受活在字里行间的文化底蕴。
在此基础上,教师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把整堂课教学推向了高潮。
二、教学活动中融入了老师自己的感情语文教学注重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追求情感。
教学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翁老师让学生在《梅花三弄》的中了解梅花的秉性,那娓娓动听的声音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解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翁老师用抑扬顿挫、激情澎湃的话语唤起学生的热情。
从而产生对梅花魂的理解,体会华侨的爱国之情。
在《梅花魂》的教学后,他让学生欣赏《祖国》,引领学生阅读作者成年后所作的诗歌,一方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作者对梅花魂的理解,使学生对这种感情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d81e87f4b73f242326c5f51.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调.度/宏观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参考答案】B项“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要求识记字音,不要求拼写,重点考查声母和韵母,注意读音与意义的相关性。
【解析】延续近两年命题思路,完全落实在多音多义词的辨读上,应当说没有难度。
各组每对读音分别是A.diào/tiáo jiàng/xiáng sè B.xǐng/shěng tà/tuò qiàn/xiānC.juàn/quān bó chóng/zhòngD.pǐ yuè/lè píng/bǐng⒉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参考答案】C A项“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项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项为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2009年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word文档)
![2009年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7132c1a55270722192ef721.png)
2009年普通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word文档)新高考新题目2009-06-09 1209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表达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籍中的空缺部分。
(6)(1)长太息以掩涕兮,-----------------------------(屈原《离骚》)古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2)-----------------------,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等高))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亭怀古))(3)峰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月出于东山之上,------------------------。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张自新传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
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
性方简,无文饰。
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
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髫龀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期望青紫②,万不得一。
且命已至此,何以为书?”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其兄耕田度日,带笠荷锄,面色黧黑。
夜归,则正襟危坐,啸歌古人,飘飘然若在世外,不知贫贱之为戚也。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3eaa8e84868762caaed54b.png)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A/B 卷)(附注解)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 至 4 页,第Ⅱ卷5 至9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本大题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赝品/摇曳概况/愤慨咽喉/哽咽B.溯源/夙愿憧憬/瞳孔大厦/厦门C.斟酌/甄别荟萃/猝然模样/楷模D.商榷/证券燥热/烦躁降临/降伏解析:yàn pǐn / yáo y? gài kuàng / f?n kǎi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 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
A.莘莘学子B..运筹帷幄C.首当其冲D.栋梁之材解析:C 情感色彩不当。
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
众多的学生。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
指拟定作战策略。
引申为筹yān hóu / gěng y? 划、指挥。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2009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4266ef856a561252d36f69.png)
学前教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2.幼儿园环境一般而言,幼儿园环境包括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
广义的环境指学前儿童自身以外的,影响学前儿童发展或者受学前儿童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的总和。
狭义的幼儿园环境则是指幼儿园内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
3.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4.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5.情商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人等.6.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7.学前教育效益学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8.直观形象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二.问答题1. 简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1."教育即成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1. 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儿童发展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则:(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2)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3)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2.幼儿教师职业角色的历史演变有哪些?(一)充当保姆的阶段:在古代社会,扮演的是保姆的角色,主要的职责就是照看孩子,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
(二)充当教师的阶段:随着大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幼儿教师不仅要保育幼儿的身体,还要启发、诱导幼儿,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ⅱ)(含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7f106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4.png)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Ⅱ)一.(12分)1.(3 分)下面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作坊(zuō)B.燕山(yān)C.于系(gān)D.泡桐(pāo)心广体胖(pán)处方(chǔ)给予帮助(jǐ)分外高兴(fēn)供不应求(yìng)作者附识(shí)戎马倥偬(zǒng)落枕(lào)呼天抢地(qiǎng)饮马(yìn)济济一堂(jǐ)空余(kòng)2.(3 分)下面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合适的一项是(ꢀꢀ)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B.对手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3.(3 分)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 个堰塞湖也许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 后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4.(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合适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2009高考语文真题 附答案打印版
![2009高考语文真题 附答案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830959f01dc281e53af066.png)
2009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奇葩.(pā)刎.(wěn)颈之交睥睨.(nì)猝.(cù)不及防B.赡.(zhān)养趑.(zī)趄不前莅.(lì)临夙.(sù)兴夜寐C.冻馁.(něi)暴殄.(tiǎn)天物禅.(chán)让惴.(zhuì)惴不安D.籼.(xiān)稻残羹冷炙.(zhì)祓.(bá)除殒.(yǔn)身不恤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 B. 国事何况名誉C.国是何况名誉 D. 国事况且荣誉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D.他的讲演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事业之间的关系,反响十分热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09语文高考·江苏卷】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
![【09语文高考·江苏卷】20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c5d08902d276a200292efb.png)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调度/调控降解/降龙伏虎搪塞/敷衍塞责B.省.视/省.吃俭用拓.本/落拓.不羁纤.绳/纤.尘不染C.圈养/可圈可点喷薄/厚古薄今重申/老成持重D.臧否否极泰来乐府/乐不思蜀屏蔽/屏气凝神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选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答案解析:A.极端气象事件(“极端气象事件”后缺少成分“发生”致搭配不当)B.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不合逻辑,“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表意费解)D.由于(滥用介词“由于”致使主语缺少。
)3.要求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
洼地效应就是利用比较优势, 创造理想的经济和社会人文环境, 使之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从而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吸引外来资源向本地区汇聚、流动, 弥补本地资源结构上的缺陷, 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江西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江西卷](https://img.taocdn.com/s3/m/ab9f5ee7f46527d3250ce003.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奇葩.(pā)刎.(wěn)颈之交睥睨.(nì)猝.(cǜ)不及防B.赡.(zhān)养趑.(zī)趄不前莅.(lì)临夙.(sǜ)兴夜寐C.冻馁.(něi)暴殄.(tiǎn)天物禅.(chán)让惴.(zhuì)惴不安D.籼.(xiān)稻残羹冷炙.(zhì)祓(bá)除殒.(yǚn)身不恤【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学习外语呢?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 B. 国事何况名誉C.国是何况名誉 D. 国事况且荣誉【答案】C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人把那些只读书而不假思索....的人称为“书橱”,也有人称这种人为“书虫”、“书迷”、“书呆子”。
B.这位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文字让我感到莫名的激动,以至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2009年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答案
![2009年全国高考江西卷语文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5be0ff0242a8956bece478.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西卷)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答案】A【解析】B.赡(shàn)C.禅(shàn)D.祓(fú)(讨论:考题是考查读音,刎(wěn)颈应该是两个第三声的字在一起,考查读音不应该忽视变读。
笔者认为题目中“读音”换成“注音”更妥当,毕竟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2.【答案】C【解析】“共商国是”,“国是”并不是一般的国事,而是治国的大政大策。
“何况”和“况且”的区别是这样的:“况且”有“而且”“再说”的意思,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
经常和“也”“还”“又”配合使用。
“何况”也有补充说明理由的意思,这一点和“况且”大体相似,略有不同。
还有一点,是表示进一层,带前后对比意味,有反问语气。
试题中的句子不是“肯定和褒奖”“积极的评价”,所以不应该选择“荣誉”。
3.【答案】B【解析】A.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形容做事说话迅速。
B.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
句中夸赞作品,合适。
C.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感情色彩不对。
D.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句子是指演讲者思想的高度,不是“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4.【答案】D【解析】A.“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B.“王夫人”“宝玉”主客颠倒。
C.句式杂糅,应为“接待……省市领导,省市领导来到县里……”。
5.【答案】D【解析】可以将选项进行分类,以①开头或以④开头,①说作品,④说其人,从衔接上看,显然④更合理。
排除BC。
比较AD,应该是从结尾入手好,③是今人对孔孟的评价,⑤是司马迁对孔孟的评价,其中“意”为主张、宗旨的意思,呼应②。
自古及今,③结尾更好。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6. 【答案】C。
【解析】A.依据“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
2009年高考陕西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高考陕西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24b2690c69ec3d5bb75c6.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D 2、B 3、C 4、B二、(9分,每小题3分)5、D 6、B 7、D三、(9分,每小题3分)8、D 9、D 10、C四、(23分)11、(10分)(1)(5分)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到他指挥的。
(2)(5分)译文: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随着去安家的有几百户。
12、(8分)(1)(4分)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2)(4分)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13、(5分)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与秦塞通人烟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五、(22分)14、(4分)①戈壁滩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5、(4分)(1)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仿佛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2)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16、(6分)①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②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③工装的红色和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17、(8分)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
2009年高考语文答案
![2009年高考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e5d9b2dd88d0d233d46a30.png)
2009年高考语文答案【篇一: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lass=txt>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2009年高考真题:语文试卷(全国卷ⅰ)【含答案及解析】
![2009年高考真题:语文试卷(全国卷ⅰ)【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1f7f3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f1.png)
2009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Ⅰ)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2.(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节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4.(3分)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doc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c070b7e915f804d2a16c119.png)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含答案)本试卷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共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答案打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然后再用2B 铅笔将与准考证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题卡上第I 卷必修用2B 铅笔作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遮住框内字母为准,修改时用橡皮擦除干净。
第II 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作答,未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或超出答题区域作答的均不得分。
第I 卷(选择题共30 分)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诠释出其制胜瞩.(zhǔ)目人才荟.( ku ài ) 萃B. 杀戮宁静致远莅.(wèi ) 临鸢.( yu ān ) 飞鱼跃C.平添励精图治缜.( zh ěn ) 密鹬.( y ù) 蚌相争D.松弛老奸巨猾揣度.( du ó) 深陷囹圄.( w ú)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干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画山水A. 遏制次序善于B. 遏制秩序擅长C.遏止秩序擅长D. 遏止次序善于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B“魔幻现实主义大师”加西亚. 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百年孤独》,一度在国内各大书店杳.无.踪.迹.,据说是因为版权问题。
2009年全国高考陕西卷语文答案
![2009年全国高考陕西卷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7e55d0195f312b3169a56c.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答案:D2.答案:B3.答案:C4答案:B二、(9分,每小题3分)5.答案:D6.答案:B7.答案:D三、(9分,每小题3分)8.答案:D9.答案:D10.答案:C第Ⅱ卷四、(23分)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译文:与郡丞元宝藏结交很深,前前后后的县令县长,没有不受他指挥的。
(2)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译文:馆陶县整个境内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随着去安家的有几百户。
12.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2)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
“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一: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
“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009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
![2009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https://img.taocdn.com/s3/m/94bf3716a8114431b90dd8c5.png)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⒈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赝.品/摇曳.概.况/愤慨.咽.喉/哽咽.B.溯.源/夙.愿憧.憬/瞳.孔大厦./厦.门C.斟.酌/甄.别荟萃./猝.然模.样/楷模.D.商榷./证券.燥.热/烦躁.降.临/降.伏【参考答案】A【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字音涉及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的读音。
作答字音字形题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意,是选相同还是不相同。
其次联想相关词语,因义定音,排除法与认定法相结合,逐项逐音分辨。
【解析】A项yàn/yâ,gài/kǎi,yàn/yâ;B项sù,chōng/tóng,shà/xià;C项zhēn,cuì/cù,mú/mó;D项quâ/quàn,zào,jiàng/xiáng。
⒉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海南解析卷)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⑴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
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
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
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
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
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
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
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
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
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
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
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
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⑶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
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
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
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
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
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
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
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
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
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⒈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⒉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⒊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
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
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
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
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
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
”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
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
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
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
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
”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
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
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节选自《宋史·朱昭传》)⒋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婴:环绕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削弱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乘:追逐⒌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3分)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②取传禅诏赦宣读之③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④妻子不可为贼污⑤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⑥昭跃马从缺城出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⒍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
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
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
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
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
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
⒎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⑵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⒏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5分)⒐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⒑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诸葛亮《出师表》)⑵无丝竹之乱耳,。
,西蜀子云亭。
(刘禹锡《陋室铭》)⑶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乙选考题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刚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⒓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寻找教育的曙光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
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
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
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
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
原来这位农民姓张,家里有六个孩子。
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
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
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便欣然去了。
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识: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
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
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
他主张:“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
”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
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
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
两者须同时并进。
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
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
”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们五体投地地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