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和氯霉素类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
四环素
抗菌特点
对G+G的+抑、制G作-、用肺强炎于支阴原性菌体,、但立对克G次+的体作、用螺不如旋 青霉体素类、和放头线孢菌菌均素有,效对G,-的对作某用些不厌如氧氨菌基糖亦苷有
多西环素
抗菌作用:具有强效、速效、长效的特点,比四环素强210倍,对土霉素、四环素耐药的金葡菌有效,是此类药 的首选药;可首选用于治疗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衣 原体以及某些螺旋体感染。
体内过口程服:时口,服吸应收大迅量速饮且水完送全,服不,易并受保食持物直影响立;体 不良反位 药应3可:0出m胃i现肠n道以舌刺上麻激,木症以及状免口、引腔舌起炎异、食味口管感腔炎。炎,易和静致肛脉门光炎给敏,应
真菌病: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多见。表现为 口腔鹅口疮、肠炎,可用抗真菌药治疗。
难辨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细菌产生毒性强 烈的外毒素,引起肠壁坏死,体液渗出,剧烈 腹痛,导致失水或休克等症状,有死亡危险。 此种情况必须停药并口服万古霉素或甲硝唑。
对骨、牙生长发育的影响
主要是对胎儿和婴幼儿的影响,四环素能与新 形成的骨、牙中所沉积的钙相结合从而引起牙 齿釉质变黄和骨骼发育不全。
体内过程
肠道上部吸收,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 液内,脑脊液中较其它抗生素高。能透过胎 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可分泌到乳汁。还能 透过血眼屏障进入眼组织,可进入细胞内发 挥作用,抑制胞内菌,故对沙门菌等细胞内 感染有效。90%药物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而失活,以原形及代谢物从尿排出。
临床应用
作为备选药物,应用的前
2.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使胞内的核苷酸及 其他重要成分外漏,抑制DNA复制。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
完善→氯霉素蓄积→呼吸、循环衰竭,BP↓, 苍白。出现症状后约40%患者在 2-3天内死亡。 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③ 其它: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胃肠反应
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
抗菌谱和作用机制同氯霉素 用于呼吸、泌尿、肝胆系统感染 与氯霉素相比:
美他> 四 > 土
抗菌机制
① 与30 S 亚基A位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② 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本类抗菌药物首先跨过菌体外膜,进入菌 体,随后与核蛋白体30S结合,抑制肽酰tRNA 携带有关氨基酸进入核蛋白体A位,从而抑制 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速效抑菌剂
耐药机理
产生耐药质粒,其转移到敏感株内 产生耐药性。在亚抑菌浓度下,可诱导 产生耐药性;在外膜电荷改变的情况下, 胞内药物排出增多,使药物不足以产生 作用。
3.半合成四环素的代表药 4.四环素类药物与青霉素类药物能否合用?
试从药理学的角度分析之 5. 氯霉素的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长效、高效,穿透性好,特别适于痤疮、酒渣鼻, 预防流脑良好。可引起可逆性前庭反应(恶心、头晕、 平衡失调),与剂量大小有关(300~400mg/d时易发生)
美他环素(metacycline)
对耐四环素、土霉素的菌株仍有效。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 (chloramphenicol)
抗 菌 谱:广谱,G+ 、G-、厌氧菌、立克
次体、支原体、衣原体
伤寒杆菌 流感杆菌 副流感杆菌 百日咳杆菌
作用机制: 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 合成
体内过程
脑脊液中浓度高,主要经葡萄糖醛酸结 合反应代谢,经尿排泄,尿浓高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3.骨、牙损害:主要是对胎儿和婴幼儿的影响 在新形成的骨、牙中与沉积的钙结合 牙釉质发育不全、恒齿黄染
→ 抑制骨骼生长 5月以上孕妇、乳母及8岁以下的儿童禁用。 4.肝、肾损害:多发生于孕妇 5.过敏反应:药热、皮疹 6.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维生素K
二、半合成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体内过程】 1. 口服易吸收但不完全,可与多价阳离子形 成络合物,影响其吸收;T1/2为8-9h。 2. 分布广泛,易沉积于骨、牙组织内,可进 入乳汁及胎儿循环,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部分参加肝肠循环,胆汁中浓度高。 4.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尿药浓度较高。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不 敏感菌大量繁殖,引起新的感染。 常见①真菌病:白色念珠菌→鹅口疮、肠炎 ②难辨梭菌→伪膜性肠炎
抗菌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30s),为抑菌剂,高 浓 度有杀菌作用。
【临床应用】作为首选药用于以下感染 1.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和恙虫病 2.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红霉素并列首选 鹦鹉热衣原体→鹦鹉热
沙眼衣原体→性病淋巴肉芽肿、沙眼
肺炎衣原体/支原体→肺炎、泌尿生殖器感染 3.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回归热 4.细菌感染:霍乱弧菌→霍乱 布氏杆菌病(与链霉素合用) 鼠疫、兔热病
【临床应用】
1.严重的感染:如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2.立克次体感染
3.伤寒、副伤寒 4.G-杆菌引起的脑膜炎 对G+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疗效不如青霉素与磺胺嘧啶 5.细菌性眼部感染:易透过血眼屏障,达 到有效治疗浓度
【不良反应】
1.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
药理学-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不良反应】
●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类药物与新形成 的骨骼和牙齿中沉积的钙离子结合,造成恒齿永久性 棕色色素沉着(俗称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
●化学结构中均具有菲烷的基本骨架,是酸、碱两 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 破坏,药用其盐酸盐。
●本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相 似,属快速抑菌药。 ●药物分类
天然品: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地美环素 半合成品: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作用特点】
药理学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Tetracyclines & Chloramphenicols
内容提要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药物属广谱抗生 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具有快速抑菌 作用,对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也具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四环素类尚可抑 制某些螺旋体和原虫。
内容提要
1. 四环素类
四环素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③ 细菌产生四环素类药物泵出基因,使菌体内药物浓度降。 ④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临床应用】
四环素类药物仍可作为下述疾病的首选药。 ●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泌尿生殖系感染); ●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某些螺旋体感染(回归热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 ●肉芽肿鞘杆菌感染引起的腹股沟肉芽肿;
●对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和原虫无效。
第二节 氯 霉 素
41第四十一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6、7位上的取代基有所不同。
7
6
5
4 1
3 2
分类
天然四环素类:四环素(tetracycline)、 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地美环素、 金霉素 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 强力霉素)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二甲胺四环素)
•半合成四环素抗菌活性高于天然四环素 类,半衰期长,口服吸收好,耐药菌株 少,不良反应轻 。
【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毒性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较常见,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与剂量大或疗程长有关。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 症或血小板减少症。及时停药可恢复。部分病人可 能发展成致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急性髓细胞性白 血病。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率与用药量、疗程无关, 一次用药亦可发生。发生率低(1/3万),但死亡 率很高。多在停药数周或数月后发生。幸存者日后 发展为白血病的几率很高。
体内过程
●食物或其他药物中的Fe2+、Ca2+ 、Mg2+ 、Al3+ 等金属离子与四环素络合而减少其吸收。 ●碱性药、H2受体阻断药、抗酸药降低四环素的 溶解度,减少其吸收。 ●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促进四环素吸收。 ●可进入胎儿血循环及乳汁,并可沉积于新形成 的牙齿和骨骼中。胆汁中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0~ 20倍。 ● 20%~55%由肾脏排泄,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 碱化尿液增加药物排泄。消除t1/2为6~9h 。
不良反应(多)
●局部刺激作用: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 等症状。肌内注射刺激性大,禁用。静滴易引起 静脉炎。 ●二重感染:婴儿、老人、体弱者、合用糖皮质 激素或抗肿瘤药的病人,使用四环素时易发生。 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使敏感株生长受到抑制, 而不敏感菌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新的感染。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九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是抗菌谱很广的抗生素(旧称广谱抗生素),对多数G+、G-细菌及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及阿米巴原虫均有抑制作用。
天然四环素类耐药株较多,应用较少。
一、四环素类(Tetracyclines)基本结构:1.氢化骈四苯(四个环,故名);2.不同品种为环上5、6、7位上取代基团不同。
(一)分类天然四环素类:四环素(tetracycline):4次/d。
土霉素(terramycin):4次/d。
金霉素(aureomycin):外用。
地美环素(demeclocycline,去甲金霉素):4次/d。
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1-2次/d。
米诺环素(minocycline,二甲胺四环素):2次/d。
美他环素(metacycline,甲烯土霉素):2次/d。
(二)四环素药理学特点:1.抗菌谱(广谱)敏感:G+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部分葡萄球、炭疽、破伤风、产气杆菌。
G-菌:脑膜炎球、大肠杆、痢疾杆、肺炎杆、流感杆、布氏杆。
四体:支、衣、立克次体、螺旋体。
某些原虫:阿米巴。
无效:绿脓、伤寒、结核、真菌、病毒。
抗菌活性: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四环素>土环素。
2.抗菌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为主)(1)抑制蛋白质合成:30s亚基抑制药,抑制始动复合物形成,阻止aa-tRNA 进入A位。
(2)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四环素类为快速抑菌药。
3.耐药性天然四环素耐药株较多,特别是G+球葡、肠道菌。
(1)天然四环素有完全交叉耐药性。
(2)天然与半合成四环素有部分交叉,如四环素耐药株对米诺环素、美他环素仍敏感。
(三)药动学吸收:天然四环素类吸收好,但不完全。
(1)每次>0.5g,并不成比例增加吸收,餐后服血浓度降低50%。
(2)金属离子Ca2+、Mg2+、Fe2+、Al3+等在肠道与其络合,减少其吸收,不与抗酸药、奶制品及铁制剂合用。
第三十八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抗生素注:横线处为PPt的补充内容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四环素类抗生素与氯霉素类抗生素基本知识的学习,为今后临床合理应用此类药物打下基础学习要点1、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同特性2、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等地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氯霉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耐药性、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第一节四环素类抗生素1、结构特点:四环素类抗生素均具有共同的羟化骈四苯基本结构,并因此而得名,不同品种为环上5、6、7位上取代基团不同。
2、分类:四环素类分为天然及半合成两类,天然品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半合成品: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3、抗菌特点:属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与革兰氏阴性需氧和厌氧菌有效对立克次体、螺旋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还能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对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病毒、真菌、结核菌等无效属于快速抑菌药,高浓度时也杀菌一·体内过程1、吸收口服易吸收但不完全影响口服吸收因素:①食物或药物中多价阳离子:Ca2+,Mg 2+, Al3+ , Fe2+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形成络合物,排出体外,影响吸收。
如合用,服药间隔 3 小时。
另外药物所在环境的PH也会影响吸收效率,如②胃酸中酸度增高,药物溶解完全,吸收较好③与碱性要或抗酸药合用,使西环素类抗生素吸收减少;酸性药如VC则促进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收2、分布吸收后分布比较广泛。
主要集中在肝、肾、脾、皮肤、骨、骨髓、牙齿及釉质等组织。
能通过胎盘屏障(1)可沉积在骨和牙组织中(可能与Ca 2+络合有关),注意不良反应发生。
(2)胆汁中浓度较高:可在肝中浓缩排入胆汁,形成肝肠循环,胆汁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10—20倍,可用于胆道感染。
3.代谢与排泄:(1)部分在肝脏代谢,经胆道和肾脏排泄,大多数四环素类存在于肝胆循环(2)部分以原形由尿排泄,故尿中浓度高,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3)由于肝肠循环,部分可从肠道排泄。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肠道感 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此外,它们还用于治疗某些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和梅毒 。
02 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特性
氯霉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 抗菌作用。
氯霉素类抗生素具有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等优点,但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氯霉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甲砜霉素、氟氯西林、氯霉素等,其中氯霉素是最早发现 的氯霉素类抗生素。
发现与历史
氯霉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 代,当时科学家在研究一种名为委内 瑞拉链霉菌的土壤细菌时,发现了这 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
氯霉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 显著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治疗伤寒、 副伤寒、斑疹伤寒等疾病方面。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目录
•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 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比较 •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使用注意事项 •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未来发展
01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由放线菌产生 的广谱抗生素,属于四环素族抗菌素 。
特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 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 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效,包括支原体、 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
耐药性问题
01
02
03
耐药性监测
加强耐药性的监测,及时 发现和了解病原菌的耐药 性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 依据。
耐药性逆转
研究耐药性逆转的方法, 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药 物干预,降低病原菌的耐 药性,提高药物疗效。
耐药性传播控制
加强耐药性传播的控制, 通过切断传播途径、加强 医院感染控制等措施,降 低耐药性的传播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四环素类能沉积在胎儿和婴幼儿骨骼和牙齿中, 引起牙釉质变黄及发育不全。妊娠、哺乳以及8岁 以下儿童禁用。
4.肝肾毒性:
大剂量或静脉注射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
肾功能正常者很少发生肾损害,但可加重原有肾功 能不全者的肾脏损害。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较少发 生肾功能损害
5.光毒性
一、氯霉素
【药理作用】
对G-菌作用强于对G+菌,在低浓度时即对流 感杆菌、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具有强大杀菌作用。 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和肺炎球菌、链球菌、白喉 杆菌对氯霉素敏感,炭疽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对其 也较为敏感。
对各类厌氧菌也有相当的抗菌活性,如脆弱杆菌、 梭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对病原体如立克次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 体等敏感。 但对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无作用。
另外,四环素类也能引起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使细菌细胞内核苷酸和其他重要物质外漏,从而 抑制细菌DNA的复制。
哺乳动物细胞不存在主动转运四环素类 药物的生物机制,其核糖体对药物的敏感性 低,因此,机体内的四环素类药物仅抑制细 菌蛋白质的合成。
【耐药性】
具有交叉耐药性。 耐药机制包括:
1.细菌产生核蛋白体保护因子(Tet M和Tet O), 四环 素与之结合后,与核蛋白体的结合被抑制。
【抗菌作用】
为快速抑菌剂,常规浓度时有抑菌作用,高浓 度时对某些细菌呈杀菌作用。 各种四环素类抗菌谱基本一致,强度各不相同。 抗菌活性依次为: 米诺环素>多西环素> 美他环素> 金霉素> 地美环素 >四环素 >土霉素 各品种间具有交叉耐药性。
对G+菌活性高于G-菌。抗菌谱包括: • 临床常见的G+菌和G-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李斯特菌、 流感杆菌、布氏杆菌、破伤风梭菌、大肠杆菌、 弯曲杆菌、大多数弧菌属、布鲁氏菌等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血液系统:
氯霉素最重要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包括与剂 量相关的可逆抑制和与剂量无关的不可逆抑制(再 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抑制:
较为常见。氯霉素抑制线粒体蛋白合成,使红细胞摄铁 能力下降,抑制血红蛋白生成,出现贫血,同时可伴有 白细后果严重,往往为不可逆、致死性。 其发生与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无关,一般发生在口服 用药后,通常用药数周或数月后发生。注射用药极少 发生。偶发生在氯霉素长期滴眼后。 发生原因可能为病人具有特殊体质,对氯霉素分子中 硝基苯基团特别敏感。
(二)多西环素
• 应用四环素类药的首选 • 强效、速效和长效 • 很少引起二重感染 • 特别适用于肾外感染伴肾衰或胆道系统感染 (显著的肝肠循环,90%由粪便排泄)
(三)米诺环素
• 抗菌活性强于其他同类药物 • 组织穿透力强,分布广泛,脑脊液中浓度高于 同类其他药物 • 半衰期长(11-22h) • 一般不做首选药(可逆性前庭反应)
四环素类沉积于皮肤,导致紫外线吸收增加,出现 皮肤损害。
6 .脑假瘤:
头痛、颅内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视力缺损等
7.前庭反应:
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等。米诺环素尤易发生。
8.过敏反应:
皮症、药物热、神经血管性水肿、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等
二、各类四环素类药物
(一)、四环素 1、对G+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对G-菌 作用不及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 2、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结核分 枝杆菌、真菌和病毒无效。 3、由于耐药菌增多,不良反应大,一般不做首 选药。
青霉素和氯霉素合用可作为治疗脑脓肿的首选
4. 立克次体感染:
对斑症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立克次体重度感染的孕妇、 儿童(8岁以下)或对四环素过敏者可选用。
5.细菌性眼部感染:
敏感菌引起的外眼、内眼、全眼感染,治疗沙眼。
6.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引起的腹腔炎、盆腔炎。重症感染合用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
【注意事项】
3.其他:
胃肠道反应 6-磷酸葡萄脱氢酶缺乏的患者则容易诱发溶血性贫血。 可引起末梢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视力障碍、视神经萎缩及 失明。也可引起失眠、幻视、幻听和中毒性精神病。
偶见各种皮疹、药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及接触性皮炎、结膜
炎等。 长期口服氯霉素可因肠道菌群被抑制而使维生素K合成受阻,诱 发出血倾向,还能引起二重感染。
2、细胞壁的外膜孔蛋白表达降低,药物进入细胞内减少。 3、诱导排出因子(Tet A-E,Tet K和Tet L)在细菌细胞 膜表达,促进药物排出细胞外。 4. 细菌产生灭活酶。
【体内过程】
吸收: 四环素和土霉素口服吸收不完全,且受食 物的影响。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口服吸收快而 完全,且不易受食物的影响。 四环素类可与金属离子(Ca2+、Mg2+、Al3+、 Fe2+、Fe3+等)形成不吸收的络合物,故应避免 与铁制剂、含镁和铝的抗酸药及牛奶等同服。 抗酸药降低胃液酸度,也不利于四环素类 的吸收。
【临床应用】
由于血液毒性以及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多,氯霉素的临 床应用日益受到限制,逐渐被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药 物等所代替,一般不做首选药。
该类药脂溶性大,通过血脑屏障、血眼屏障好,在某 些感染性疾病中仍可应用。 应用时须有明确的适应证;有血液病史、过敏史者避 免使用;早产儿、新生儿、孕妇、哺乳期不宜使用; 掌握剂量疗程;治疗过程定期查血象,必要时进行血 药浓度检测。
• 对70%以上的厌氧菌有效,但作用不及林肯霉素、 氯霉素、甲硝唑,临床一般不选用治疗厌氧菌感染
• 立克次体、不典型分枝菌属、衣原体、支原体、 螺旋体、放线菌、 阿米巴原虫对四环素类敏感。
【作用机制】
抑菌机制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进入 细胞后,与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结合,阻止蛋 白质合成始动复合物的形成,并抑制氨酰tRNA与 mRNA-核蛋白体复合物结合,从而抑制肽链延长 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针对病原体不同,氯霉素有时是杀菌剂,更多 情况下为抑菌剂。
【作用机制】
氯霉素可作用于细菌70S核蛋白体的50S亚基, 通过与rRNA分子可逆性结合,抑制由rRNA直 接介导的转肽酶反应而阻断肽链延长,从而抑 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由于哺乳动物线粒体的70S核蛋白体与细菌70S 核蛋白体相似,高剂量的氯霉素也能抑制哺乳 动物线粒体的蛋白质合成,产生骨髓抑制毒性, 对哺乳动物胞质80S核蛋白体抑制作用较弱。
1.耐药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无法用青霉素类药物的脑膜炎、多药耐药的流感嗜血
杆菌感染,且病情危重,危及生命
2.伤寒杆菌及其他沙门菌属感染
由于流行期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一般用喹诺酮类 或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非流行期伤寒杆菌一般对氯霉素敏感,可用于治疗散发 性伤寒。对复发病例仍可取得良好疗效。
3.细菌性脑膜炎和脑脓肿
【临床应用】
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持久的 应用,已经促使不同种类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 四环素类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细菌耐药性进一步加 重。近年来,其使用日益减少。 鉴于该类药对于一些特殊病原体有相当活性,故 仍作为首选或次选药物,主要选用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和四环素。
四环素类作为首选药物可用于: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 生素
O 2N CH O H CH CH 2 O H
N H CO CH Cl 2
氯霉素类药物特点: ① 大多数情况下为抑菌剂,脂溶性强,性质极为 稳定。 ② 抗菌谱广,对需氧菌作用好,对厌氧菌活性 亦十分强大,并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也有一定作用。 ③ 口服吸收好,易透过血脑屏障。 ④ 对血液系统有肯定的毒性作用。 ⑤ 两品种间细菌对之有完全耐药性。
第34章(三)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概述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谱广,包 括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立克次体、衣 原体、支原体、螺旋体、某些厌氧菌、放线 菌,还具抗阿米巴原虫的作用,故常称之为 广谱抗生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一、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性
四环素类基本化学结构 相同,均具有菲环,仅 在5、6、7位上的取代 基有所不同。有天然产 品和半合成产品两类。
临床表现为苍白,皮肤粘膜瘀点,鼻出血,咽痛,黄疸, 高热等。 用药期间,检测血象,一有异常立即停药。
2.灰婴综合征:
早产儿和新生儿氯霉素用量过大时,出现循环衰竭、 呼吸抑制、难治性代谢性酸中毒、发绀、休克等, 40%患者在出现症状后2-3天死亡。 发生原因: 由于早产儿和新生儿的葡萄糖醛酸结合氯霉素能力低, 肾脏清除能力弱,氯霉素用量过大时,导致氯霉素在 体内蓄积,干扰线粒体核糖体功能。 较大儿童或成人用药剂量过大、或 肝肾功能不全时, 也可发生。
【体内过程】
1.吸收:
氯霉素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棕榈氯霉素口 服后须在十二指肠水解成氯霉素才能吸收,峰 浓度出现较晚也较低。琥珀氯霉素亦为氯霉素 的前体药物。
2.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0%~60%。可广泛分布到全 身组织和体液。易透过血脑屏障,无论脑膜有 无炎症,脑脊液中均可达治疗浓度,在新生儿 和婴儿的浓度更高。能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 体内,可分泌到乳汁。氯霉素尚可进入细胞内 发挥作用,抑制胞内菌,故对伤寒杆菌等细胞 内感染有效。
3.代谢与排泄: 90%的药物在肝内与葡萄醛酸结合生成无活性产 物,经肾小管分泌排出;5%~10%的原形药物从 肾小球滤过由尿液排泄,可在尿中达有效治疗 浓度。t1/2为1.5~4 h。
此药为肝药酶抑制剂,若与某些经肝药酶灭活 代谢的药物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异常增 高;而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则可加速氯 霉素在肝内代谢而降低其血浓度。
1.治疗前、后以及疗程中,系统监护血象, 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OH 10
9 8 7
O 11
OH O 1 12 O H
2
O C
3
N H2
6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