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技巧与发声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单元简述中外声乐发展史

一、简述中国声乐发展史

二、简述欧洲声乐发展史

第二单元歌唱基础知识与训练

一、歌唱生理

二、歌唱基本方法与训练

三、歌唱艺术表现

第三单元幼儿音乐教育——歌唱

一、幼儿声乐素质的涵义和重要性

二、幼儿声乐素质养成的途径

三、幼儿园歌唱活动

第四单元口语嗓音科学运用与保健

一、噪音训练

二、噪音保健

第五单元歌曲

一、中国声乐作品

采桑曲

在那遥远的地方

弥渡山歌

茉莉花

花非花

踏雪寻梅

映山红

校园的早晨

西风的话

校园青春圆舞曲

大海啊,故乡

红豆词

思乡曲(郑秋枫)白盖头,黑眼睛

茶山新歌

摇篮曲(施光南)歌唱你啊,祖国

赶圩归来啊哩哩

又唱浏阳河

长城谣

卓玛

燕子

飞吧,鸽子

幸福在哪里

雁南飞

绣红旗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春之歌

鼓浪屿之波

我和我的祖国

摇篮曲(东北)

绣荷包

金风吹来的时候

曲蔓地

情深谊长

玛依拉

打起手鼓唱起歌

生活是这样美好

共和国之恋

二、外国声乐作品

红河谷

摇篮曲(舒)

小路

卡普里岛

沉睡的美人

假如你爱我

野玫瑰

鳟鱼

桑塔·露琪亚

三、儿童歌曲

《春晓》

《七色光》

《娃哈哈》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小红帽》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春天在哪里》

《小螺号》

《种太阳》

《小小蛋儿把门开》

《丢手绢》

《森林里的小矮人》

《懒惰虫》

《小老鼠打电话》《悯农》

《明日歌》

《花仙子之歌》

第一单元简述中外声乐发展史

一、中国声乐发展简史

音乐世界是一个多民族音乐文化的绚丽多彩的大世界。中华民族就是这个博大世界中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民族,他用独具风格特色的音乐形式为整个音乐世界增添了迷人的光辉。

1、中国古代声乐艺术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东方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形成了凝聚着自己智慧和汗水的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在艺术的长河里,音乐艺术也如漫山遍野绚丽的百花,美不胜收。中国音乐文化历史可追溯到距今已有8000年的时代,早在奴隶社会就有对最初的民歌的记载:“女承筐,无实;士刺羊,无血。”(《易经》之《归妹上六》),又有“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记载(《公羊传》东汉何休注),这些都证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早期民歌。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及屈原创作的《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大量类似于歌曲艺术的说唱艺术都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源泉,帝尧时代就有了较完整的歌曲。当时的歌唱还不能准确地称其为艺术形式,直到进入封建社会后,它才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成为世世代代人们喜爱的艺术活动,并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歌唱的职业歌手。据《列

子·汤问》中对一名歌手的演唱记载:“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形象地显示出高超的演唱技术。此外,该书中还有“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的记载。可见,我国古代早就有这样的好歌手,尽管在这些记载中难免有些夸张,但他们的演唱技艺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境界。到了元、明、清时期,关于歌唱已经开始上升到对理论的探索,出现了有关歌唱的许多论著,如元朝燕南芝庵的《唱论》;明朝嘉靖年间,魏良辅的《曲律》;明朝万历年间,沈绥的《度曲须知》;清朝乾隆年间,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等等。但是,这个歌唱的概念与我们今天研究的歌唱不尽相同,从这些有关音乐的文献中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歌唱艺术主要是围绕着传统曲艺、戏曲和民歌。

汉代是中国古代民歌的一个发展高峰时期。由于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使民间的歌唱艺术真正走向专业化,民间大量的民歌也得以流传下来,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到唐代出现了大型的歌舞形式,称为“唐代大曲”,极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专业性的戏曲演唱机构——梨园。历史进程中,朝代的变迁并没有削弱音乐发展规律,君不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宋、元、明、清的宫廷均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尤其是清代,用不同音色、唱法和表现方法来区分各种类型演唱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加之与戏曲互相借鉴、吸收的山歌,小调等音乐形式都逐步提高到新的阶段,民歌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趋于成熟。

虽然我国古代的声乐艺术文化丰富多彩,但由于当时缺乏完整、

准确的记谱方式和各种其他原因,没有条件将这么多宝贵的实践成果流传下来。

2.中国近现代声乐发展概述

“五四”运动使中国无产阶级从沉重的压迫中觉醒,并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同时也揭开了中国音乐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五四”运动之后,出现了一批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群体,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不仅反映了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同时也代表了人民群众的进步要求。由于他们的创作,一大批建立在中国民歌和民间音乐素材上的声乐作品不断涌出,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如萧友梅的《问》、《“五四”纪念国歌》等。萧友梅是我国近代史上—位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他创办的音乐教育机构为我国培养了喻宜萱、斯义桂等优秀的声乐人才,他创作的声乐作品也推动了我国以后的歌曲创作。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也是在这个时期受欧洲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五四”时期,除了萧友梅之外,留美的黄自,留德的青主、赵元任及刘雪庵等,一批留学回国的音乐志士,已不再满足于填词的学堂乐歌或单旋律的歌曲创作,开始运用和声及作曲技法,对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将中国文人的浪漫气质融入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之中,并涌现出了《问》、《大江东去》、《教我如何不想他》、《湘累》等优秀的声乐作品。尤其是萧友梅、赵元任等音乐家,在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20年代我国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