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实验大纲
酶工程教学大纲
![酶工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cc1f6a4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a.png)
标题:酶工程教学大纲引言:酶工程是将酶的特性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应用于生物技术和工业生产中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酶的分离纯化、活性检测、酶动力学研究和酶反应工程等内容。
鉴于酶工程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培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培养其掌握酶的分离纯化、活性检测和酶反应工程的能力,并能将其应用于生物技术和工业生产中。
二、教学内容1. 酶的基本原理- 酶的定义与分类- 酶的结构与功能- 酶的催化机理2. 酶的分离纯化- 细胞破碎与酶的释放- 酶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酶的纯化评价指标3. 酶的活性检测方法- 酶活性的测定原理- 酶活性检测的常用方法- 酶抑制剂的筛选与应用4. 酶动力学研究- Michaelis-Menten方程与酶动力学参数- 受抑制和受激动的酶反应- 酶动力学实验与数据处理5. 酶反应工程- 酶反应的工程原理- 酶反应的优化方法- 酶反应的规模化与工业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
理论讲解部分将通过授课和教材阅读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将有助于学生理解酶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操作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将以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
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将考察学生对课堂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将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五、教材参考1. 《酶工程导论》刘旭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 《现代酶学原理与技术》张三著,科学出版社3. 《酶工程实验指导》李四著,化学工业出版社结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酶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使学生对生物技术和工业生产中酶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酶工程实验 讲义
![酶工程实验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2bc0f9551e79b89680226d3.png)
实验二大肠杆菌菌体总蛋白的超声破碎抽提与蛋白质的凝胶过滤纯化[实验原理]利用溶菌酶、反复冻融或超声波破碎的方法将培养的细菌的细胞壁破碎后,可使那些可溶性的蛋白释放出来,再利用硫酸铵沉淀、蛋白质层析技术和制备电泳等方法能够将蛋白分离纯化出来,供进一步的研究使用。
超声破碎时要产生大量的热,会引起蛋白的变性。
为了避免产生高温,超声时一般使用间隔的脉冲处理,而且应在冰浴中进行。
凝胶是一种多孔性的不带表面电荷的物质,当带有多种成分的样品溶液在凝胶内运动时,由于它们的分子量不同而表现出速度的快慢,在缓冲液洗脱时,分子量大的物质不能进入凝胶孔内,而在凝胶间几乎是垂直的向下运动,而分子量小的物质则进入凝胶孔内进行“绕道”运行,这样就可以按分子量的大小,先后流出凝胶柱,达到分离的目的[仪器、试剂和材料]1、大肠杆菌2、细菌蛋白抽提液(100mmol/L NaCl,10mmol/L EDTA,pH 8.0)3、恒温摇床4、小型高速离心机5、超声波组织细胞破碎仪6、玻璃试管,三角瓶7、1.5mL 和5mL 塑料离心管8、“枪”,枪头[实验操作]1、大肠杆菌的培养:从过夜培养的大肠杆菌LB琼脂平板上挑取2-3个菌落,接种5mL LB的玻璃试管中,放恒温摇床中,37℃培养过夜。
2、超声破碎抽提:将培养的大肠杆菌培养物转移到数只5mL离心管中,8000转/分离心5分钟,倾去上清液后,在沉淀上面再加培养物,继续离心,将所有的培养物都收集在一起。
每管中加入1.5mL的细菌蛋白抽提液(100mmol/L NaCl,10mmol/L EDTA,pH 8.0),用枪吹打,使沉淀悬浮。
将离心管放在小试管架上,将超声波破碎仪的金属头插到离心管中,调整好试管的位置后关上超声破碎仪的门,打开仪器的电源,对每只离心管中的菌体进行超声破碎。
条件:功率80瓦,工作2秒,间隔2秒,每一次处理5个循环。
4次处理后,8000转/分离心5分钟。
取出离心管,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体的破碎情况。
酶工程实验
![酶工程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3e42a74a417866fb84a8ecf.png)
实验1、大蒜细胞SOD的提取和分离一、原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和消炎作用的药用酶。
它可催化超氧负离子(O2-)进行歧化反应,生成氧和过氧化氢。
大蒜蒜瓣和悬浮培养的大蒜细胞中含有较丰富的SOD,通过组织或细胞破碎后,可用pH7.8磷酸缓冲液提取出。
由于SOD不溶于丙酮,可用丙酮将其沉淀析出。
二、材料和试剂1、新鲜蒜瓣2、0.05mol/L磷酸缓冲液(pH7.8)3、氯仿-乙醇混合液:氯仿:无水乙醇=3:54、丙酮:用前需预冷至4-10℃5、0.05mol/L碳酸盐缓冲液(pH10.2)6、0.1mol/L EDTA溶液7、2mmol/L肾上腺素溶液三、步骤1、组织细胞破碎:称取5g大蒜蒜瓣,置于研钵中研磨。
2、SOD的提取:破碎后的组织中加入2-3倍体积的0.05mol/L磷酸缓冲液(pH7.8),继续研磨20min,使SOD充分溶解到缓冲液中,然后在5000rpm下离心15min,取上清液。
3、除杂蛋白:上清液加入0.25体积的氯仿-乙醇混合液搅拌15min,5000rpm离心15min,得到的上清液为粗酶液。
4、SOD的沉淀分离:粗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冷丙酮,搅拌15min,5000rpm离心15min,得SOD沉淀。
将SOD沉淀溶于0.05mol/L磷酸缓冲液(pH7.8)中,于55-60℃热处理15 min,得到SOD酶液。
5、SOD活力测定将上述提取液、粗酶液和酶液分别取样,测定各自的SOD活力。
试剂空白管对照管样品管碳酸缓冲液 5.0 5.0 5.0EDTA溶液0.5 0.5 0.5蒸馏水0.5 0.5 -样品液- - 0.5混合均匀,在30℃水浴中预热5min肾上腺素溶液- 0.5 0.5加入肾上腺素后,继续保温2min,然后立即在480nm处测定光密度。
对照管和样品管的光密度值分别为A和B。
在上述条件下,SOD抑制肾上腺素自氧化50%所需的酶量定义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实验课教学大纲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实验课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8da6f9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8.png)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实验课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酶工程与发酵工程课程编号: 0321013课程性质: 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课学时学分: 总学时60 总学分3 实验学时20应开实验学期: 三年级第六学期适用专业: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先修课程: 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大纲主撰人: 尹清强大纲审核人: 张金钟张玉龙一、实验课程简介《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活动产生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来生产商业化产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发酵用微生物的选育、保藏、发酵代谢和发酵工艺的调控, 发酵终产物的提纯及应用。
了解发酵设备的功能及实际操作等基本理论与技术, 了解典型代谢物的生产工艺及产品制备进程。
《酶工程》也是生物工程的组成部分, 是酶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过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人工操作, 获得人们所需的酶, 并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发挥其催化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掌握酶的生产、纯化、分子修饰、固定化和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实验教学以学生在实验室实践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只做必要的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的讲解,并注意引导学生拓展所学的内容。
通过实验课加强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最终达到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具体要求如下:1. 遵守实验室规则, 爱护实验仪器设备。
2. 实验前要充分预习实验指导, 做好实验记录,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操作要细心谨慎, 严格遵守操作规则, 注意安全。
4.实验完毕, 注意关闭灯、电、火、窗等三、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实验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和参与其中。
现场参观和示范性实验, 按班级为单位进行。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
各实验按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 每个学生在完成每个实验后, 要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酶工程实验大纲
![酶工程实验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485af6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4.png)
湖北大学酶工程实验(0818800193)实验教学大纲(第2版)生命科学学院生化教研室2014年7月前言课程名称:酶工程实验实验学时:16学时适用专业:生物工程课程性质:必修一、实验课程简介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代酶学和生物工程学相互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它将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工、发酵等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随着酶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酶的广泛应用而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酶工程实验课是生物工程等本科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酶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现代酶学与相关技术的有关的基本的实验原理与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分析思考并完成实验报告。
酶工程实验性质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三层次。
二、课程目的本实验课程主要根据酶工程的三大块内容即酶的生产、酶的改性与酶的应用来设计安排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酶工程课程的基本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酶工程中基本的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并在实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实验记录及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书写及结果分析,思考题的回答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情况等,根据这些方面进行成绩评判和记录,综合给出实验总成绩。
四、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1.魏群:生物工程技术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2.禹邦超:酶工程(附实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五、实验项目实验项目一览表(可选)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其它实验一双酶法制备淀粉糖(3课时)一、实验原理目前国内外淀粉糖的生产大都采用双酶法。
酶工程实验方案
![酶工程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eb8e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a.png)
酶工程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学会利用酶工程实验技术,熟悉酶的生产、纯化和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酶工程是利用生物工程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对酶进行筛选、改造和工程应用。
酶在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
酶工程实验的关键是酶的生产和纯化技术。
典型的酶工程包括:酶源的筛选、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酶的纯化和酶的应用等。
三、实验内容本实验将包括以下内容:1. 酶源的筛选:选择一种具有较高酶活性的微生物菌株,进行培养、鉴定,筛选出所需酶。
2. 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通过PCR技术扩增酶基因,将其克隆至适当的表达载体中,然后将其转化至表达宿主中,表达目的蛋白。
3. 酶的纯化:采用离心、柱层析、过滤等方法对表达蛋白进行酶的分离和纯化。
4. 酶的应用:将纯化的酶用于特定的生产或研究中,评价酶的性能。
四、实验步骤1. 酶源的筛选(1)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株,进行培养并获得菌液样品。
(2)采集菌液样品,进行酶活性测试,筛选出具有较高酶活性的菌株。
2. 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1)利用PCR技术扩增酶基因。
(2)将扩增出的酶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中。
(3)转化表达载体至适当的表达宿主中,进行表达。
3. 酶的纯化(1)收集表达蛋白,进行细胞破碎,得到目的蛋白混合物。
(2)通过离心、柱层析、过滤等方法对蛋白混合物进行纯化。
4. 酶的应用(1)评价纯化酶的性能。
(2)将纯化的酶用于特定的生产或研究中。
五、实验材料和仪器1. 微生物菌株:待定2. 实验宿主:大肠杆菌等3. 载体:pET等4. 酶活性测试试剂盒5. PCR试剂盒6. 离心机、柱层析仪、过滤器等实验仪器七、实验结果1. 酶源的筛选结果:取得具有较高酶活性的微生物菌株。
2. 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结果:成功将酶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中,并通过转化实现表达。
3. 酶的纯化结果:得到较纯的酶样品。
《酶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酶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bf13bfec77da26925c5b07d.png)
《酶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基本情况二、实验课程简介《酶工程》是制药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代酶学和生物工程学相互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
它将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工、发酵等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随着酶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酶的广泛应用而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酶工程实验课是制药工程等本科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酶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现代酶学与相关技术的有关的基本的实验原理与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分析思考并完成实验报告。
酶工程实验性质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三层次。
三、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实验课程主要根据酶工程的三大块内容即酶的生产、酶的改性与酶的应用来设计安排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酶工程课程的基本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酶工程中基本的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并在实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
课堂教学合班上课,实验课分小班进行,每4人一组。
实验设计尽量从实际生产中提出问题,增加学生对实际动手操作的兴趣,安排每个人动手。
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掌握教材相关理论知识。
六、考核方法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
主要考察学生每次实验的表现: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其次检查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是否认真准确。
七、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淀粉酶动力学分析(4学时)一、实验目的:了解并掌握米氏常数的意义和测定方法。
二、实验要求:掌握米氏常数的意义和测定方法,掌握酶反应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三、实验步骤:1、酶反应:取13支干燥的18×180 mm试管,按下表编号,实验组做两份平行实验,加入pH5.0的淀粉溶液和α-淀粉酶溶液,50℃反应10分钟2、酶反应速度测定:酶反应液稀释一定倍数(约5倍,取1 mL反应液,加4 mL蒸馏水,混匀),取1 mL稀释液加DNS试剂,于沸水浴中加热2 min进行显色,取出后在盛有冷水的500 mL烧杯中冷却(注意换冷水),各加入蒸馏水9.0 mL,摇匀,以空白管为调零点,在540 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查出葡萄糖的含量,算出酶反应速度(mol/(L·min))。
酶工程实验大纲
![酶工程实验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93c5750195f312b3169a5a2.png)
湖北大学酶工程实验(0818800193)实验教学大纲(第2版)生命科学学院生化教研室2014年7月前言课程名称:酶工程实验实验学时:16学时适用专业:生物工程课程性质:必修一、实验课程简介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代酶学和生物工程学相互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
它将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工、发酵等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随着酶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酶的广泛应用而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酶工程实验课是生物工程等本科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酶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现代酶学与相关技术的有关的基本的实验原理与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分析思考并完成实验报告。
酶工程实验性质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三层次。
二、课程目的本实验课程主要根据酶工程的三大块内容即酶的生产、酶的改性与酶的应用来设计安排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酶工程课程的基本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酶工程中基本的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并在实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实验记录及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书写及结果分析,思考题的回答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情况等,根据这些方面进行成绩评判和记录,综合给出实验总成绩。
四、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1.魏群:生物工程技术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2.禹邦超:酶工程(附实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五、实验项目实验项目一览表(可选)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其它实验一双酶法制备淀粉糖(3课时)一、实验原理目前国内外淀粉糖的生产大都采用双酶法。
酶工程实验讲义
![酶工程实验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5fd12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a.png)
实验一酵母蔗糖酶的提取一、原理酵母中含有丰富的蔗糖酶(EC.3.2.1.26),本实验以酵母为原料,通过超声波破碎细胞、硫酸铵沉淀等步骤,分离纯化酵母蔗糖酶。
二、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材料活性干酵母2.仪器(1)高速离心机(2)恒温水浴锅(3)超声破碎仪3.试剂(1)1 mol/L醋酸溶液三、操作步骤1.破碎细胞取5 g干酵母,加5 g石英砂,置于预先冷却的研钵中,加30 mL去离子水,研磨30 min,在冰箱中冰冻约10 min(研磨液面上刚出现冰结为宜),重复2次。
将研磨液转移至大离心管中,12000 r/min离心15 min,弃去沉淀。
2.加热除杂蛋白将上清液转入三角瓶,用1 mol/L醋酸溶液逐滴加入,调其pH值至5.0,然后迅速放入50℃的水浴中,保温30 min。
在温育过程中,注意经常缓慢搅拌液体。
之后在冰浴中迅速冷却之,以12000 r/min的转速离心20 min,弃去沉淀。
留0.5 mL上清液为第二组分。
3.乙醇沉淀量出上清液的体积,加入等体积的95%冷乙醇溶液(预先放在-20℃低温下的时间不少于30 min),于冰浴中温和搅拌20 min。
然后以12000 r/min的转速离心25 min,小心弃去上清液,沉淀沥干。
将沉淀溶解在6 mL 0.05 mol/L Tris-HCl 缓冲液(pH值7.3)中,搅拌(5 min以上)使其完全溶解,以12000 r/min的转速离心25 min,取出0.5 mL上清液作为第三组分,剩余部分(乙醇抽提液)进行第4步操作。
用尿糖试纸进行半定量测定:在白瓷板每孔中分别滴3滴待测酶液,再加3滴含5%蔗糖的pH 4.6的醋酸缓冲液,搅匀,37℃放置10 min,浸入尿糖试纸,1 s后取出,60 s后比较颜色的深浅,与比色卡对照。
尿糖试纸的原理:尿糖试纸是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及无色的化合物固定在纸条上,制成的测试尿糖含量的酶试纸。
溶液(或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原子氧可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
酶工程教学大纲
![酶工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47245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e.png)
酶工程教学大纲
一、引言
A. 背景介绍
B. 目的和目标
C.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二、酶工程概述
A. 酶的定义与特点
B. 酶工程的定义和作用
C. 酶工程的发展历程
三、酶的结构与功能
A. 酶的化学结构
1. 蛋白质组成
2. 酶的活性中心
3. 酶的辅助分子
B. 酶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1. 酶的催化作用原理
2. 酶的底物特异性和催化效率
3. 酶的调控机制
四、酶的分离与纯化
A. 酶的源和提取方法
1. 酶的细胞来源
2. 细胞破碎与酶的提取
B. 酶的分离与纯化方法
1. 萃取分离方法
2. 柱层析方法
3. 电泳分离方法
五、酶的性质和测定
A. 酶的催化速度和底物浓度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大学酶工程实验(0818800193)实验教学大纲(第2版)生命科学学院生化教研室2014年7月前言课程名称:酶工程实验实验学时:16学时适用专业:生物工程课程性质:必修一、实验课程简介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代酶学和生物工程学相互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
它将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工、发酵等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随着酶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酶的广泛应用而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酶工程实验课是生物工程等本科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酶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现代酶学与相关技术的有关的基本的实验原理与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分析思考并完成实验报告。
酶工程实验性质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三层次。
二、课程目的本实验课程主要根据酶工程的三大块内容即酶的生产、酶的改性与酶的应用来设计安排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酶工程课程的基本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酶工程中基本的操作技能。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并在实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实验记录及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书写及结果分析,思考题的回答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情况等,根据这些方面进行成绩评判和记录,综合给出实验总成绩。
四、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1.魏群:生物工程技术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2.禹邦超:酶工程(附实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五、实验项目实验项目一览表(可选)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其它实验一双酶法制备淀粉糖(3课时)一、实验原理目前国内外淀粉糖的生产大都采用双酶法。
双酶法生产淀粉糖是以淀粉为原料,先经α-淀粉酶液化成糊精,再用糖化酶催化生成淀粉糖浆。
α-淀粉酶又称为液化型淀粉酶,它作用于淀粉时,随机地从淀粉分子内部切开α-1,4葡萄糖苷键,使淀粉水解成糊精和一些还原糖。
糖化酶又称为葡萄糖淀粉酶,它作用于淀粉时,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端开始逐个地水解α-1,4葡萄糖苷键,生成葡萄糖和一些低聚糖。
且糖化酶还有一定的水解α-1,6葡萄糖苷键和α-1,3葡萄糖苷键的能力。
二、实验步骤1.液化:准确称取50g生粉,加150mL水(pH 6.0~6.4,HCl)配制成40%的淀粉浆,加入0.1gCaCl2,加入0.7gα-淀粉酶,在75℃温度下保温40min左右,使淀粉液化成糊精。
液化反应过程中用碘反应检测,至颜色变为黄棕色时,即为终点。
升温至100℃并保温10min。
2.糖化:将液化淀粉液冷却至55℃~60℃,用0.1m1/LHCl调pH至4.5~5.0,加入0.12g糖化酶,将水浴槽温度升至60土2℃,保温糖化16h,使糊精转变为葡萄糖和低聚糖(淀粉糖浆)。
3.脱色:在淀粉糖浆中加入1g活性炭,在80℃下搅拌30min后,滤去活性炭,得无色透明糖液。
4. 所得糖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
三、实验结果:测定所得无色透明糖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四、仪器和试剂1.仪器:恒温水浴器、烧杯、玻璃棒、天平、量筒及其他常规仪器用具。
2.试剂:生粉、α-淀粉酶、糖化酶、0。
1mol/L HCI、无水CaCl2、。
碘液、活性炭。
实验二、不同浓度果胶酶澄清苹果汁效果、对收得率的影响(4课时)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酶在食品工业上的基本应用,果胶酶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果汁生产的基本工艺与过程。
实验内容:1.制备苹果汁:将苹果洗净,切成小块,用榨汁机打碎成果汗匀浆。
加热苹果汁到100℃使酶钝化后,再冷却至50℃左右。
2.配制不同浓度的酶液:取5支10mL的刻度试管,依次编为2号~6号。
分别加入2mL、4mL、6mL、8mL、10mL质量浓度为10g/L的果胶酶溶液,再分别加入苹果酸定容至10mL,依次配制质量浓度为2,4,6,8,10g/L的果胶酶溶液备用。
(实验老师已配好)3.降解苹果汗:取6个号烧杯,向1号烧杯加蒸馏水1mL,向2号~6号烧杯分别加入1mL质量浓度为2,4,6,8,10g/L的果胶酶溶液。
再向6只烧杯中均加入4mL蒸馏水,摇匀,然后都加入95mL经钝化的苹果汁,45℃水浴中恒温60min。
4.沉淀:向上述6只烧杯中均添加明胶约0.02g,硅溶胶约0.1mL,膨润土约0.20g,活性炭约0.05g处理,添加顺序为:明胶等主要起吸附、沉淀和过滤作用。
所用物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充分混匀后静置60min,使其充分沉淀后过滤。
过滤进先用纱布初滤,并挤干,所得初滤液再抽滤。
5.记录结果观察6个样品滤液的澄清度,用量筒测量澄清滤液(即苹果汁)的体积,将结果填入下表。
不同酶浓度下苹果汗收得率澄清效果苹果汗体积(mL)澄清苹果汁收得率(%)实验要求:总结不同果胶酶浓度下苹果汁的澄清效果,并观察使苹果汁获得最高收得率时所需的果胶酶浓度。
分析所出现的实验结果的原因,并回答相应的实验思考题。
实验三、实习参观细胞发酵罐细胞培养产酶(1课时)实验类型:演示性实验目的:了解产酶的细胞发酵罐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发酵产酶时的工艺条件及进行相关调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参观发酵罐及其配套的空压机、蒸汽机、发酵罐调控主机,了解各个设备的主要功能。
熟悉发酵罐的运行的基本操作,对pH 、溶氧、温度、搅拌速度等重要参数动手进行设定、调节。
掌握发酵罐的基本结构,内部组成、有关的通气、通水等管道走线的构造、规律等。
主要设备器材:江苏大学产自动控制发酵罐及配套蒸汽机、空压机。
实验要求:了解发酵罐的基本结构,有关的通气、通水等管道走线的构造、规律,掌握有关发酵罐运行时有关参数的设定、检测及调节的方法,对利用细胞发酵罐进行细胞培养用以产酶的流程有大致的了解。
实验四、有机溶济沉淀法制备大豆脲酶及测定(3课时)实验类型:综合性 实验目的:掌握酶的提取与性质测定中的实验方法,熟悉有关酶提取与活力、Km 值测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提取:(1)称取约5g 人造浮石,置小烧杯中,用2%乙酸浸泡1-2分钟,倾去酸,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沥干备用。
(2)称取约10g 新鲜大豆粉,置于锥形瓶中,加上述人造浮石,加50ml32%丙酮溶液,在冰浴中持续摇动4~5min ,4层纱布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渣重新置于锥形瓶中,另加10ml32%丙酮,再提取一次。
纱布过滤,滤液在4℃,3500r/min 下离心8~10min ,倾出上清液,计量体积。
取1mL 酶液保存,供测酶活力用。
2.沉淀酶:(1)将提取的酶液置冰浴中缓慢搅拌下,用滴管逐滴滴加2%醋酸,并不断用精密pH 试纸检测pH 变化,观察产生混浊现象,至pH4.9。
置4℃10分钟。
(2)4℃3500r/min 离心10min ,沉淀用电吹风稍微吹干,所得即为脲酶粗品。
称重,计算酶收得率。
3.脲酶的活力测定:脲酶的活力测定利用脲酶催化尿素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氨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吸光度与氨年度成正比,可测定脲酶活力大小。
实验要求:提取大豆脲酶,并进行收得率和脲酶的活力测定,结果计算: 1)提取制备脲酶的收得率:样品重酶液总体积测酶活留取液体体积酶干重酶干重酶收得率%100/(%)⨯+=2)脲酶活力测定:式中:n 为酶样品的稀释倍数实验五、尼龙固定化木瓜蛋白酶(5课时)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酶固定化的基本原理,学习酶固定的基本方法和了解固定化酶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及相对活力的测定。
实验内容:1.固定化酶的制备(1)每组取5块尼龙布洗净、晾干,浸入含18.6%CaCl2溶液和18.6%水的甲醇溶液中,在室温下保温10s左右,并轻轻搅拌至尼龙布发粘。
取出后用水冲去污物,用吸水纸吸干。
(2)将尼龙布用3.65mol/LHCI溶液在室温下水解45min,用水洗至pH值中性。
(3)将尼龙布用5%戊二醛溶液在室温下浸泡偶联20min。
(4)取出尼龙布,用0.1mol/L磷酸缓冲液(pH值7.8)反复洗涤,洗去多余的戊二醛,吸干之后,立即用酶液(0.5~1mg/mL)在4℃下固定 3.5h(酶液用量每块尼龙布不宜超过0.8mL)。
(5)从酶液中取出尼龙布(保留残余酶液作测定用),用0.5mol/LNaCl溶液(用0.1mol/L 磷酸缓冲液(pH值7.2)配制),洗去多余的酶蛋白,即为尼龙固定化酶。
2.酶活力测定(1)溶液酶活力测定:取0.2mL酶液,加入1.8mL激活剂,于37℃下预热10min,加入37℃预热的0.5%酪蛋白溶液1mL,准确反应10min,然后加入10%三氯乙酸溶液2.0mL 终止酶反应。
对照管先加入10%三氯乙酸溶液,后加酪蛋白溶液,其他与测定管相同,以4000r/min的转速离心5min或过滤,取其上清液于波长280nm处测定消光值。
在上述条件下,每10min增加0.001个消光值为1个酶单位(U)(以下同)。
(2)残留酶活力测定:方法同溶液酶活力测定。
(3)固定化酶活力测定:取一块尼龙布固定化酶,加入2.0mL激活剂,其余步骤与溶液酶测定相同。
实验要求:使用交联法用尼龙固定木瓜蛋白酶,计算测定尼龙固定的木瓜蛋白酶的活力及固定效率。
结果计算:活力回收=固定化酶总活力/溶液酶总活力×100%;相对活力=固定化酶总活力数/溶液酶总活力数—残留酶活力数。
实验六、酶工程的设计实验与考查(3课时)实验类型:设计性实验目的:学生根据酶工程课程所学知识和前几个实验所掌握的内容,自己查找资料,设计一个酶的相关实验。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设计性或创新性实验,锻炼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实验内容:学生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和合理的经费预算下,根据酶工程理论课所学的知识和范围,自己设计实验内容与过程。
实验要求:根据所学课程知识,设计出与酶工程相关的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列出详细的实验步骤,配置实验相关的试剂,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数据,并分析出现所得实验结果的原因,讨论所设计的实验相应的完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