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的渗透率、溶度和扩散率测试技术回顾及应用

合集下载

e试验法 扩散法 -回复

e试验法 扩散法 -回复

e试验法扩散法-回复“e试验法扩散法”是一种经典的科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物质的扩散性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这个主题的问题,并介绍该实验方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本文将以科学实验的方法论为基础,以期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实验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第一步:引言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移动的过程。

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例如空气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分子都会通过扩散达到平衡。

e试验法扩散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性质。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这种实验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步骤。

第二步:实验原理e试验法扩散法的原理基于弗里德里希.塞尔俱乐部的扩散方程,即法拉第定律。

根据法拉第定律,扩散通量与扩散系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扩散通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得到扩散系数。

这个实验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直接测量物质的扩散性能,而无需额外的测量设备。

第三步:实施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我们需要两个相邻的区域,这两个区域之间有一种物质进行扩散。

可以使用实验室中常见的盛水的容器,然后在容器的两边放置两个测试样品。

2. 设定实验条件:我们需要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温度、压力和湿度等。

这些变量可以影响物质的扩散速率和扩散系数。

3. 测量扩散通量:我们可以使用称重法来测量物质扩散的速率。

我们可以在扩散区域的两侧放置称重器,然后测量时间内物质的质量变化。

通过计算不同时间点上的质量差异,我们可以得到扩散过程中的质量通量。

4. 计算扩散系数:通过测量扩散通量和其他相关变量(例如浓度差、距离等),我们可以计算出扩散系数。

这个计算过程可能需要使用数学公式。

第四步:实验应用e试验法扩散法可以应用在许多科学领域,例如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等。

在化学领域,这个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物质的扩散性质,确定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扩散速率。

在物理学中,这个实验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气体或液体分子的运动规律。

聚合物流变试验及应用

聚合物流变试验及应用

聚合物流变试验及应用聚合物流变试验是指通过外力作用下测量材料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质的实验方法。

它主要应用于测定聚合物材料在不同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条件下的流变特性,为材料的设计和加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聚合物材料的流变特性与材料的结构、分子量分布、共聚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聚合物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流变行为,包括剪切变形、蠕变和弹性回复等。

聚合物流变试验能够定量地反映出材料的流变性质,包括黏度、剪切应力、弹性模量等。

常见的聚合物流变试验有旋转粘度法、挤出流变法、动态力学分析法等。

旋转粘度法是通过旋转流变仪来测量材料的粘度,能够得到材料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曲线。

挤出流变法是将材料通过模具挤出,通过测量挤出压力来反映材料的流变性质。

动态力学分析法是利用动态力学分析仪,通过对材料施加振动或周期性应变来测量其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参数。

聚合物流变试验在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聚合物材料的流变性质,为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依据。

其次,聚合物流变试验可以评估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性能,包括熔融加工和成型加工等。

通过对材料的流变特性进行测定,可以确定最佳的加工工艺参数,以提高材料的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聚合物流变试验还可以判断聚合物材料的稳定性和变形行为,为聚合物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在聚合物材料的应用中,聚合物流变试验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通过测量材料的流变特性,可以了解其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变形行为,以预测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聚合物流变试验还可以用于研究聚合物材料的改性和加工过程中的变形行为。

通过对材料的流变特性进行研究,可以改进材料的性能,并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综上所述,聚合物流变试验是研究聚合物材料流变性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定和分析材料的流变特性,可以评价和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为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聚合物流变试验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聚合物材料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聚合物的渗透率溶度和扩散率测试技术回顾及应用

聚合物的渗透率溶度和扩散率测试技术回顾及应用

聚合物渗透率、溶度和扩散率测试技术回顾及应用Robert DemorestMOCON, INC.7500 Boone Avenue North Minneapolis, MN55428 USA摘要:聚合物和涂层渗透率(P)、扩散率(D)和溶度(S)系数是重要参数,影响它们在阻隔应用中性能。

本文描述了每个系数及“真实世界”如何相关。

它们之间如何关联以及过去它们是怎么测定。

本文讨论了不同渗透物和材料实验数据例子。

例如:* MEK 对OPP渗透MEK又称2-丁酮,是一种典型有机物,曾经是普通印刷溶剂。

当对定向聚丙烯(OPP)进行印刷时,MEK之类溶剂能够通过聚合物传递、吸收、渗透、溶解或者进入到聚合物中。

这些溶剂能够使包装内食品产生异味。

*丁二酮(Diacetyl)对OPP渗透微波爆米花中黄油味道是典型丁二酮味道。

在零售和贮藏过程中,丁二酮如果离开爆米花包OPP透明外包装纸,研究P、D、S、吸收率(A)和传递速率(transmission rate)(TR)就非常重要。

在过去六十年中,费克扩散定律和Pastemak方程一直是聚合物化学家们严肃话题。

然而,阻隔层材料生产商和用户对这些概念并没有充分了解。

现在,水蒸汽和氧气渗透率已经成为ASTM1和TAPPI2标准,能够由具初步经验技术员在日趋易于使用测试设备上进行操作。

聚合物和涂层渗透率(P)、扩散率(D)和溶度(S)系数是重要参数,影响它们在阻隔应用中性能。

渗透率和传递速率有关。

数年来,两种类型对这几个参数测量方法都已经有所探讨、测量和报导。

当我们在掌握如何测定渗透率时, 回顾一下聚合物性质:P-渗透系数通过聚合物渗透物透过D-扩散系数聚合物内部渗透剂移动S-溶解度系数聚合物内渗透物溶解亨利3定义:P=D.S即是聚合物渗透系数等于扩散系数及溶解度系数乘积。

意思是材料渗透率受到D和S乘积影响。

由Amini4提出概要,Huglin5推荐,P、D和S单位描述如下:P – cc(STP)* mil/ (100in2 * 24hr * atm)- cc(STP)* cm/ (m2 * 24hr * atm)- cc(STP)* cm/ (cm2 * sec * cmHg)D- cm2/secS- cc(STP)/(cc * atm)注:cc也可以用gm、μg或者μl,取决于渗透物是气体还是蒸汽。

三种聚合物薄膜氦渗透率的测试

三种聚合物薄膜氦渗透率的测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种聚合物薄膜氦渗透率的测试
本文提出利用氦质谱检漏仪测量聚合物薄膜渗透性能的方法,即通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酰亚胺(P 由于气体分子的扩散性和材料的缺陷,气体渗透在聚合物薄膜中是一种
常见的现象。

近年来,聚合物薄膜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军事、发光显示等领域,因此对薄膜渗透率的测量越显重要。

在食物包装工业方面,包装新鲜食物
的塑料薄膜应具有高的渗透率;为保存油腻类食物,要求包装膜对氧气的渗透
率极小而对充氮包装用膜,则要求其它气体几乎不渗透;在发光显示方面,聚合物薄膜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军事方面所用到的平流层飞艇,组成飞艇的聚合物材料对氦的渗透率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保证飞艇良好的整
体漏率,从而确保飞艇良好的工作性能,因此本文进行薄膜对氦渗透率的研究
具有实践意义。

目前,气体累积法是国内外测试薄膜对气体渗透率的主要方法。

气体累
积法:测试初始阶段,薄膜两侧需要保持一定的真空度;测试时,测试气体充
满与薄膜一侧相连的腔体(高压室)并保持压强为1atm;测试气体通过薄膜渗透到另一侧,并利用真空计记录与薄膜另一侧相连腔体(被检室) 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Xue FengYao 等人便是利用此方法研究计算薄膜对气体渗透率的理论方法,
由于气体累积法测量时间较长,被检室内的本底漏率是影响结果的一个
重要因素,同时环境温度的波动也影响着结果的准确度。

因此真空技术网(chvacuum/)认为该测试方法要求实验在恒温室内进行,且需要单独测量被检室内的本底漏率,测量过程较复杂,测量时间长。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与岩心相对渗透率联合测试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与岩心相对渗透率联合测试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与岩心相对渗透率联合测试装置及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曲岩涛,李奋,孟小海,刘丽,许坚,刘津,姚凤英,代俭科,房会春,韩福来,陈霆,李继山
申请号:CN201110094678.7
申请日:20110415
公开号:CN102221514A
公开日:
201110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聚合物溶液流变性与岩心相对渗透率联合测试装置及方法。

装置包括注聚单元、注油单元、在线流变仪、岩心夹持器、油液分离器、压差传感器、电子称重仪,各部分通过管线和控制阀连接。

其方法是将岩心置于岩心夹持器中,利用注聚单元向岩心夹持器内的岩心注入聚合物溶液样品,采集压差和流量数据,算出不同流量下的聚合物溶液粘度,结合在线流变仪内的剪切速率与流量的关系得出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曲线;用注油单元注油把岩心内的聚合物溶液驱走,用注聚单元向岩心内注聚合物溶液进行驱油,驱替过程中油液分离器实时测得油量的变化,电子称重仪实时测得油和聚合物总液量的变化;最后运用取得的流量、产油量、产液量、压差和时间数据进行聚合物溶液及油的相对渗率计算。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地址: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侯华颂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聚合物的溶解解读 PPT

聚合物的溶解解读 PPT


Company Logo
3、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
• 当单一溶剂不能完全满足配方要求时,为了控制挥发 度,降低毒性和成本,改善溶解力,工业上常使用混 合溶剂(见表3-4)。混合溶剂的溶解度参数为:
混合 1 1 2 2 3 3
式中Φ1 、Φ2 、 Φ3 分别为三种纯溶剂的体积分数; δ1、δ2 、δ3分别为三种纯溶剂的溶度参数。
Company Logo
• 3)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定内聚能密度,计算硫 化胶的交联密度等。 • 4)研究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尺寸(柔顺性,支化情况等)及 其相互作用(包括高分子链段间,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
Company Logo
2、高分子浓溶液
• 溶液纺丝: 纺丝液浓度一般在15%以上; • 胶粘剂、涂料: 浓度可达60%以上; • 冻胶和交联聚合物的溶胀体——凝胶,则为半固体状态。 • 塑料工业的增塑体,是一种更浓的溶液,呈固体状态,且具有一定 的机械强度。 • 着重于应用研究,如高分子溶液的流变性能与成型工艺的关系等。
Company Logo
• 影响因素: • 1)分子量越大,溶解速度越慢; 2)温度升高,聚合物的溶解度增大,溶解速度提高。 3)搅拌,双向扩散速度增大,溶解速度提高。 • 对溶解体系进行搅拌或适当加热可缩短溶解时间。
Company Logo
2、结晶聚合物的溶解
• 非晶态聚合物分子链堆砌比较疏松,分子间相互作 用较弱,因此溶剂分子较容易渗入聚合物内部使其 溶胀和溶解。 • 结晶聚合物的晶区部分分子链排列规整,堆砌紧密, 分子间作用力强,溶剂分子很难渗入其内部,因此 其溶解比非晶态聚合物困难。 • 结晶聚合物的晶相是热力学稳定的相态,溶解要经 过两个过程:一是结晶聚合物先熔融成非晶态,其 过程需要吸热;二是熔融聚合物的溶解。

聚合物膜水蒸气渗透研究综述

聚合物膜水蒸气渗透研究综述

聚合物膜水蒸气渗透研究综述摘要:对水蒸气在聚合物膜材料中渗透的评价方法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并且举例说明了渗透机理在膜材料水蒸气渗透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聚合物膜材料水蒸气渗透率一、聚合物膜材料水蒸气渗透率评价方法水蒸气渗透率测试采用纯水蒸气,通常按照参考文献[1]的方法进行。

对于中空纤维膜材料,取数根中空纤维膜,装入一端带有支管的玻璃管中,将玻璃管两端用环氧树脂浇铸封闭,使水蒸气只能从中空纤维膜的内侧通过而不会进入膜外侧的渗透端。

将组装好的中空纤维膜器接入水蒸气渗透评价装置,进行水蒸气渗透率的测定。

对于平板膜材料,也采用类似的评价装置,只是膜器为出口端带有支管的、中间紧密压配平板膜材料的法兰盘结构。

其水蒸气渗透率的表二、水蒸气在聚合物膜中的渗透机理1. 成簇迁移对于憎水性或亲水性不是很强的聚合物,水蒸气在这些聚合物中的渗透均存在成簇迁移现象。

文献报道的聚合物材料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苯醚等。

水蒸气通过这些聚合物膜渗透,由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及水分子与聚合物的相互排斥,使水分子不再以单分子形式通过聚合物膜,而是以二分子、三分子甚至更多分子的团簇形式通过膜渗透。

一些学者还发展了数学方法来定量描述渗透分子在聚合物中的成簇趋势,通过平衡吸附曲线计算簇函数[2]。

scannett和koros研究水蒸气在聚炳烯腈中的渗透行为时发现在一定湿度范围内,水蒸气渗透不符合双方式吸收模型,水分子在聚合物中存在成簇现象。

schult等研究水蒸气在一些聚合物材料中的吸附平衡曲线时,认为在较高水蒸气活度时,多数材料都表现出对henry定律出现正偏差,原因是水分子之间形成团簇。

由以上的研究结果可知,成簇迁移的结果,使渗透分子尺寸增大,扩散速度降低;但同时膜吸附量随原料浓度提高对henry定律出现正偏差,即溶解度参数提高。

这两种作用对水蒸气渗透速率的影响是相反的。

2. 塑化和溶胀当水蒸气与聚合物之间相互作用较强时,水蒸气在聚合物中的存在可能对聚合物产生塑化作用。

聚乙烯 渗透率

聚乙烯 渗透率

聚乙烯渗透率聚乙烯(polyethylene,PE)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热塑性树脂,具有优良的化学惰性、耐磨性、电绝缘性和加工性能,常用于制造包装材料、管道、薄膜、容器等。

然而,聚乙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其中之一就是对气体和水蒸气的渗透性较高,这会影响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如食品包装、医药包装、氢能储存等。

本文将介绍聚乙烯的气体和水蒸气渗透性的机理、测试方法和影响因素,以及一些改善措施。

一、渗透性的机理和测试方法渗透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扩散能力,通常用渗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来表示,单位为cm^3·cm/cm^2·s·kPa。

渗透系数越大,表示渗透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渗透系数与渗透物质的种类、渗透介质的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对于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其对气体和水蒸气的渗透性主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吸附、扩散和解吸。

如图1所示,当聚乙烯与高浓度的气体或水蒸气接触时,在其表面发生吸附作用,使得渗透物质进入聚乙烯的分子间隙;然后,渗透物质在聚乙烯内部发生扩散作用,沿着浓度梯度向低浓度的一侧移动;最后,渗透物质在聚乙烯的另一表面发生解吸作用,从聚乙烯中释放出来。

整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P (P_1 - P_2) / d其中,F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渗透量,P是渗透系数,P_1和P_2是聚乙烯两侧的渗透物质的分压,d是聚乙烯的厚度。

图1 渗透过程示意图测试聚乙烯的渗透性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杯式法和膜式法。

杯式法是将聚乙烯制成杯状,将其置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定期测量杯内的重量变化,计算出渗透量和渗透系数。

膜式法是将聚乙烯制成薄膜,将其夹在两个密封的腔体之间,一侧通入高压的渗透物质,另一侧通入低压的惰性气体,测量低压侧的渗透物质的流量,计算出渗透量和渗透系数。

二、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聚乙烯的渗透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聚乙烯的结构和性能。

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研究_杨清彦

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研究_杨清彦

第31卷 第2期2010年3月石油学报AC TA PETROL EI SIN ICAVol.31Mar. No.22010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 05000-042)“松辽盆地喇萨杏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示范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杨清彦,男,1962年8月生,1984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现为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渗流力学研究室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

E -mail :qingyanyang @pet 文章编号:0253-2697(2010)02-0294-04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研究杨清彦1,2 李斌会2 周英芳1 费春光2(11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北京 100083; 21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2)摘要:在修正Blake 2K ozeny 方程的基础之上推导出了非牛顿幂律型流体驱油的分流量方程、前缘运动方程,并根据推导的驱替前缘运动方程建立了视黏度与注水倍数关系以及平均含水饱和度与末端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考虑了聚合物溶液稠度系数H 、幂律指数n 、不可波及体积、岩石物性以及实验驱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新的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算例结果表明,油相的相对渗透率值与传统JBN 方法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而水相相对渗透率值则大于传统的JBN 方法的计算结果,聚合物溶液的有效黏度在驱替过程中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先变小、后增大。

关键词:Blake 2K ozeny 方程;相对渗透率;聚合物驱;不可波及体积;计算方法中图分类号:TE 3571431 文献标识码:AC alculating method for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of polymer floodingYAN G Qingyan 1,2 L I Binhui 2 ZHOU Y ingfang 1 FEI Chunguang 2(11School of Energ y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 y of Geosciences ,B ei j ing 100083,China;21Ex 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 nstitute ,Pet roChina Daqing Oil f iel d Com pany L imited ,Daqing 163712,China )Abstract :The Blake 2K ozeny equation was amended in this paper ,and on the basis of this fractional flow equation and displacement f ront eq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ible viscosity and multiple of water injection ,the average water saturation and the end water saturation were presented by considering of the influence of consistency coefficient of polymer solution H ,power 2law index n ,inaccessible pore volume ,the physical character of porous medium and flooding velocity in experiment ,and then a new calculating method of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 of polymer were presented.The result shows that by this new method ,the relative permeabili 2ty of oil phase wa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derived in JBN method ,while the relative permeability of water was higher.In the flooding course ,the effective viscosity of polymer solution firstly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aturation rate.K ey w ords :Blake 2K ozeny equation ;relative permeability ;polymer flooding ;inaccessible pore volume ;calculating method 相对渗透率数据的准确性与油藏工程研究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的结果紧密相关[125]。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进展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进展
大庆油田三次采油技术进展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二OO八年七月
大庆油田自开发初期就提出了开展三次采油实验研究, 1965年在萨北地区开辟了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小井距矿场试验 基地。 40多年来,三次采油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的发展,经历了探索、创新、实践、发展的曲折过程。先后开
展了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泡沫复合驱、胶束/聚合物驱、 水气交替注入、热力采油、微生物采油等多项矿场试验,通过
采 收 率 提 高 值
(%)
10
大庆 油田
0
2 5 10 20 30 50 70 100 200 300
采 收 率 提 高 值
(%)
15
10
采 50 收 率 40
(%)
油田
5
30
0
0.2
0.4
0.6
0.8
原油粘度(厘泊)
变异系数,VK
评价指标、方法逐步完善
评价方法 逐步健全
常规手段
布氏粘度计等
稳定性\传导性
660
25.3 123 12.89
640
24.4 126 14.23
559
17.9 91 9.84
4、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
1995年开始了聚合物驱工业化应用
截至2007年:
工业化区块已达: 动用面积: 动用地质储量: 总井数: 累注聚合物干粉: 累积生产原油: 累计增油: 聚合物干粉用量: 区块产油: 41个 368.35 平方公里 7.734亿吨 8238口 76.13万吨 1.008亿吨 5995.3万吨 10.26万吨 926.7万吨
年 产 油
(万吨)
一次井
基础井
大庆油田产量构成

聚合物不同溶解程度的注入性及剪切后溶液性能

聚合物不同溶解程度的注入性及剪切后溶液性能

聚合物不同溶解程度的注入性及剪切后溶液性能郭光范;舒政;叶仲斌【摘要】配制不同溶解程度的聚合物溶液,通过“炮眼”模拟装置研究其注人性及注入后的溶液性能,研究是否能够缩短其配制时间,并且满足现场配注要求.结果表明,不同溶解程度的聚合物溶液注入过程中,其入口端的注入压力随溶解程度的增加急剧降低.当溶解程度大于85%时,其注入压力平稳,注入性较好,能够满足现场长期注入.收集剪切后的不同溶解程度的聚合物溶液,搅拌溶解,它们的表观粘度、一定频率下的粘弹性及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相差不大.【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3(042)009【总页数】5页(P1567-1570,1574)【关键词】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程度;注入性;表观粘度;粘弹性;流度控制能力【作者】郭光范;舒政;叶仲斌【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7.4由于海上油田缺乏淡水资源,配制驱油剂的水是高矿化度、高钙镁的配注水。

同时,地层渗透率高、原油粘度高,需要驱油剂的粘度高[1-2]。

在这两种条件下,传统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由于耐盐差和粘度低,不能较好地应用在海上油田强化采油中。

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因其主链上有少量疏水基团,溶液具有可逆的三维网状结构[3-5],在低浓度时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度以及良好剪切稀释性、抗剪切能力和注入性[6]。

因此,AP-P4对海上油田进行化学驱特别是聚合物驱具有独特的优势。

正是因为AP-P4的主链上有少量疏水基团,溶液具有可逆的三维网状结构,其溶解规律与普通线性聚合物不同,其溶解时间更长[7]。

大大制约了其在海上油田的大规模应用。

GPCNMR测定超支化聚合物理论及运用

GPCNMR测定超支化聚合物理论及运用

GPC、NMR 测定超支化聚合物理论及运用NMR 简称核磁共振。

(英文缩写: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蔡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

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蔡曼能级上的跃迁。

国内叫NMR,国外叫MR,因为国外比较避讳Nuclear 这个单词。

超支化聚合物具有高度支化三维球状结构及众多端基而表现出与线型分子截然不同的性质,如低粘度、无链缠结和良好的相容性,且其合成方法简单,成本低,因此超支化聚合物在聚合物共混改性剂、涂料、药物缓释和催化反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笔者从结构特点与性能及合成方法方面对超支化聚合物进行了综述,并简要介绍了它的应用前景。

凝胶渗透色谱自20 世纪60 年代问世以来,在高聚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测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往有关GPC 在聚丙烯腈共聚物分析方面的工作,一般采用普适校正法[ ]和渐进法[2]对凝胶色谱柱进行校正。

普适校正法和渐进法需要一系列的标样,而聚丙烯腈的标样系列很难得到。

如果制备聚丙烯腈共聚物标样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宽分布校正法[卜I]可以采用单一宽分布标样对色谱柱进行标定,这种方法在分析难以制备标样的共聚物时,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

Purdon[6]认为,宽分布校正法只有在标样与待测样品分子量相近时结果较为准确,而标样与待测样品分子量相差较大时结果误差很大。

在本试验中应用宽分布校正法时,比较了扣除色谱峰扩展效应前后的测试结果,数据表明,在应用宽分布校正法校正色谱柱时,必须扣除色谱峰扩展效应的影响才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Purdon 的测试结果不准确,是因为没有扣除色谱峰扩展效应。

本法在生产线上聚丙烯腈分子量监测中得到了实际应用,结果满意。

GPC 凝胶渗透色谱(缩写: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又称为尺寸排阻色谱(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简称SEC),它是基于体积排阻的分离机理,通过具有分子筛性质的固定相,用来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并且还可以分析分子体积不同、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高分子同系物。

聚合物的溶解以及溶度参数的意义-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结构和性能)论文

聚合物的溶解以及溶度参数的意义-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结构和性能)论文

聚合物的溶解以及溶度参数的意义PB00206011靳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合肥230026)高分子溶液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对象。

例如,纤维工业中的溶液纺丝、塑料工业中的增塑以及像油漆、涂料和胶粘剂的配制等,都属于高分子浓溶液的范畴,而对于高分子溶液热力学性质的研究(如高分子—溶剂体系的混合热、混合熵、混合自由能)、动力学性质的研究(如高分子溶液的沉降、扩散、粘度)以及高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和尺寸、高分子的相互作用(包括高分子链段间和链段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的研究,所用溶液的浓度一般在1%以下,属于高分子稀溶液的范畴。

所谓溶解,是指溶质分子通过扩散与溶剂分子均匀混合成分散的均相体系,一般情况下,高聚物的溶解过程比小分子物质的溶解过程要缓慢的多。

这是由于高聚物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尺寸相差悬殊,两者的分子运动速度存在着数量级的差别,因此溶剂分子能很快渗入高聚物,而高分子向溶剂的扩散却非常缓慢,因此高聚物的溶解过程要经历两个阶段:溶胀和溶解。

由于高聚物结构的复杂性:(1)分子量大并具有多分散性;(2)高分子链的形状有线形的、支化的和交联的;(3)高分子的聚集态存在有非晶态或晶态结构,所以高聚物的溶解过程比起小分子物质的溶解要复杂许多。

在高聚物与溶剂接触初期,由于高分子链很长,高分子间相互缠结,作用力很大,不易移动,所以高分子不会向溶剂中扩散。

但是高分子链具有柔性,链段由于热运动而产生空穴,这些空穴很快就被从溶剂中扩散而来的溶剂小分子所占据,高聚物体积胀大(溶胀)。

此时,整个高分子链还不能摆脱相互之间的作用而向溶剂分子中扩散。

不过,随着溶胀的继续进行,溶剂分子不断向高聚物内层扩散,必然就有愈来愈多的链单元与溶剂分子混合,使得高分子链间的距离逐渐增大,链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少,致使愈来愈多的链单元可以松动。

当整个高分子链中的所有链单元都已摆脱相邻分子链间的作用,整链就松动了,就可以发生缓慢向溶剂中的扩散运动,高分子与溶剂分子相混合,最后完成溶解过程,形成均一的高分子溶液。

聚合物AP-P4溶解程度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聚合物AP-P4溶解程度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疏水缔合聚合物 APP4,工业级;实验用水为绥
中 361模拟注入水(矿化度为 9120.0mg/L),其具
如何具体描述 APP4溶解过程中的溶解程度 一直难以彻底得到解决。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测黏度
收稿日期:20180927 修改稿日期:2018111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经费资助(2016ZX05025003008) 作者简介:舒政(1966-),男,四川武胜人,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方向的教学科研工
Chengdu610500,China;3.CNOOCResearchInstituteCo.,Ltd.,Beijing100028,China)
Abstract:Usingdissolutiontimemethod,thesolutionviscositymethod,theconductivitymethodandthe fallingballmethodtodetectthedissolutiondegreeofAPP4.Theresultshowedthatthedissolutiontime methodandthesolutionviscositymethodcanaccuratelyreflectthesolubilityofthepolymerAPP4,but theequipmentrequirementsarehighandtheoperationisinconvenient.Theconductivitymethodissimple inequipmentandconvenienttooperate,andcanbeamethodformeasuringthesolubilityofthepolymer. However,thedatameasuredbytheconductivitymeterfluctuatesgreatly,whichaffectstheexperimental results.Inthefallingballmethod,thechangetrendofthefallingtimeofthesmallballisthesameasthe changetrendoftheviscosityofthepolymersolution,andthefallingballviscometerisconvenientand quicktouse,soitcanbequicklyandconvenientlyjudgedbythefallingballviscometer,butsincetheball fallsfasteratthebeginning,thereisanerrorinthemeasuredtime. Keywords:APP4;degreeofdissolution;fallingballmethod;conductivitymethod

聚合物应用评价方法

聚合物应用评价方法

聚合物应用评价方法
聚合物应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热稳定性测试:通过在密闭试管内加热聚合物样品,观察其热分解温度和热失重等参数,以评估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2. 热氧老化性能测试:将聚合物样品在烘箱内加热,模拟其在高温环境下的老化过程,测试其耐热氧老化的性能。

3. 耐热性能测试:根据聚合物制品的用途,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耐磨性、耐曲挠性等性能,以评估其耐热性能。

4. 耐油性能测试:对于聚氨酯等材料,测试其在热油环境下的老化性能,以评估其耐油性能。

5. 耐热水性能测试:对于PPR等材料,测试其在热水环境下的性能,以评
估其耐热水性能。

6. 热重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测试聚合物的热分解和热失重等参数,以评估聚合物的耐热寿命。

这些方法都是根据聚合物制品的加工方法、用途以及聚合物本身的结构特点来选择和设计的。

通过这些评价方法,可以全面了解聚合物的性能,为进一步优化其应用提供依据。

聚合物检测方法

聚合物检测方法

聚合物检测方法
1. 光谱分析:包括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光谱(NMR)等。

这些方法可用于确定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官能团、化学键等信息。

2. 分子量测定: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或质谱法(MS)等技术,可以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宽度等参数。

3. 热分析: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热分析技术可用于研究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熔点、玻璃化转变温度、热分解等特性。

4. 显微镜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聚合物的形态、晶体结构、相分离等微观结构信息。

5. 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用于评估聚合物的力学强度、韧性、弹性等性能。

6. 元素分析:通过元素分析仪可以测定聚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例如碳、氢、氧、氮等元素的比例。

7. 流变性能测试:使用流变仪可以测量聚合物的黏度、弹性、熔体流动等流变学特性。

8. 老化试验:进行加速老化或自然老化试验,以评估聚合物在长期使用或暴露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应用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聚合物检测有助于评估材料的质量、性能和可靠性,对于材料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聚合物溶度参数的测定

聚合物溶度参数的测定

聚合物溶度参数的测定聚合物由于分子大,分子量大,溶解比较困难。

晶态聚合物是比较难溶的,非极性结晶聚合物通常只在比其熔点略低的温度时才能溶解。

为了溶解某一聚合物,首先要把能溶它的溶剂找出来。

选择溶剂有三个原则,即极性相似原则,溶剂化原则和内聚能密度相近原则。

当聚合物1的溶度参数δp 与溶剂的溶度参数相近时,两者往往可以互溶,例如聚苯乙烯(δp=9.2),可溶于苯(δp=9.2),氯仿(δs=9.2),乙酸乙酯(δs=9.1)等溶剂;聚氯乙稀(δp=9.5)可溶于二氯乙烷(δs=9.7),环己酮(δs=9.9)等溶剂。

一般来说溶解聚合物的溶剂的溶度参数δs 与聚合物本身的溶度参数δp 完全相等是很少的,δs 和δp 之间允许有一个差值,通常两者溶度参数之差∆δ=δs-δp 之间允许落在±1.7-2.0之间时,两者被认为是可以互溶的。

当∆δ=0两者互溶性最好。

溶度参数也可作为混合溶剂的依据。

对于混合溶剂,其溶度参数可由下式表示:溶度参数是表示物体混合能力与相互溶解能力的参数。

估算某一聚合物的溶度参数是了解某一聚合物能否溶于某一溶剂以及两种聚合物互溶性的重要途径。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聚合物溶度参数的定义及意义。

2, 掌握浊度法测定聚合物的溶度参数 二、 基本原理溶度参数定义为“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21VE )=(∆σ内聚能就是把一克分子液体,从液体中移到离开周围分子无限远地方所需要的能量。

对于小分子来说,内聚能就是气化能。

因为聚合物挥发,不存在气态,因此它的溶度参数不能由气化能直接测得。

目前测定聚合物溶度参数的方法主要有溶胀法、粘度法、浊度法等,也可以通过组成聚合物基本单元的化学基团的摩尔吸引常数F 来估算。

1. 溶胀法:将待测聚合物适当交联。

用一系列不同溶度参数的溶剂进行溶胀,在达到溶胀平衡时,使聚合物溶胀最大所用的溶剂的溶度参数,即为聚合物的溶胀参数。

2. 粘度法:假定聚合物的溶度参数与某一溶剂的溶度参数相等,则高分子链在该溶剂中充分舒展,扩张得最大,从而此溶液的粘度也最大。

聚合物结构与气体渗透性能研究

聚合物结构与气体渗透性能研究

聚合物结构与气体渗透性能研究黄杰;向贤伟;刘亦武;谭井华【摘要】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ackaging industry , the status of polymer in the packaging industr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pared to traditional packaging materials (such as glass and metal), polymer is permeable.A small molecule permeation mechanism in the polymer was described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insic polymer chain, aggregation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barrier properties .Wherein the polymer chain structure main comprised structural units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 cross-linking , the spatial configuration of the polymer chain conformation , the flexibility of the polymer chain , polymer aggregation structure included a crystalline polymer orientation .%随着包装产业的发展,聚合物在包装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比于传统的包装材料(如玻璃和金属),聚合物是可渗透的。

本文介绍了小分子在本征型聚合物中的渗透机制,重点阐述了聚合物的链结构、聚集态结构与其阻隔性能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的渗透率、溶度和扩散率测试技术回顾及应用Robert DemorestMOCON, INC.7500 Boone Avenue North Minneapolis, MN55428 USA摘要:聚合物和涂层的渗透率(P)、扩散率(D)和溶度(S)系数是重要参数,影响它们在阻隔应用中的性能。

本文描述了每个系数与“真实世界”如何相关的。

它们之间如何关联以及过去它们是怎么测定的。

本文讨论了不同渗透物和材料的实验数据例子。

例如:* MEK 对OPP的渗透MEK又称2-丁酮,是一种典型的有机物,曾经是普通的印刷溶剂。

当对定向聚丙烯(OPP)进行印刷时,MEK之类的溶剂能够通过聚合物传递、吸收、渗透、溶解或者进入到聚合物中。

这些溶剂能够使包装内食品产生异味。

*丁二酮(Diacetyl)对OPP的渗透微波爆米花中黄油的味道是典型的丁二酮的味道。

在零售和贮藏过程中,丁二酮如果离开爆米花包的OPP的透明外包装纸,研究P、D、S、吸收率(A)和传递速率(transmission rate)(TR)就非常重要。

在过去的六十年中,费克扩散定律和Pastemak方程一直是聚合物化学家们的严肃话题。

然而,阻隔层材料生产商和用户对这些概念并没有充分的了解。

现在,水蒸汽和氧气的渗透率已经成为ASTM1和TAPPI2标准,能够由具初步经验的技术员在日趋易于使用的测试设备上进行操作。

聚合物和涂层的渗透率(P)、扩散率(D)和溶度(S)系数是重要参数,影响它们在阻隔应用中的性能。

渗透率和传递速率有关。

数年来,两种类型对这几个参数的测量方法都已经有所探讨、测量和报导。

当我们在掌握如何测定渗透率时, 回顾一下聚合物性质:P-渗透系数通过聚合物的渗透物的透过D-扩散系数聚合物内部的渗透剂的移动S-溶解度系数聚合物内渗透物的溶解亨利3定义:P=D.S即是聚合物的渗透系数等于扩散系数与溶解度系数的乘积。

意思是材料的渗透率受到D和S乘积的影响。

由Amini4提出概要,Huglin5推荐,P、D和S的单位描述如下:P – cc(STP)* mil/ (100in2 * 24hr * atm)- cc(STP)* cm/ (m2 * 24hr * atm)- cc(STP)* cm/ (cm2 * sec * cmHg)D- cm2/secS- cc(STP)/(cc * atm)注:cc也可以用gm、μg或者μl,取决于渗透物是气体还是蒸汽。

具有低S的聚合物D有可能会很高,导致P更高,反之亦然。

聚合物的香味损失与S相关,P决定整个包装的渗透损失。

聚合物设计者们知道这一点,但是准确确定这些系数有时候非常困难。

传统测试方法传统测试P、D和S的方法是“半稳态期”(渗透率达到稳定态值的一半所需时间)方法以及“预测法”。

半稳态期方法在半稳态期方法中,首先必须把要测试的渗透物材料中的气体全部赶出,如图1所示。

达到这个条件后,然后材料一侧可以向渗透物暴露。

然后做等压法实验(isostatic test),确定稳态渗透速率。

图1:半稳态期方法确定P、D和S此方法中,扩散系数D可以通过平衡曲线P确定。

只要找到半稳态期(t1/2),通过Ziegal方程能够计算出D,其中l是膜厚度。

D = l 2 / (7.2t1/2 )(Ziegel半稳态期方法方程)P和D目前已知,S能够通过S=P/D的求得。

使用半稳态期方法在旧仪器上和新的仪器上确定P、D 和S的方法已经应用了十年或者更长时间。

虽然半稳态期方法要求膜除去空气,然后持续平衡,但这样产生P、D和S的高精度。

在以前,与预测法相比,半稳态期方法测量和计算简单,更有吸引力。

预测法预测法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变量,需要重复计算。

然而,每个时间(t)的X值能够计算,因此也能计算出扩散系数(D)、溶解度系数(S)和渗透系数F(P)。

此过程是Fickian曲线的Pasternak解:Ft/F∞= 4/(π) 1/2 * ( l 2/4Dt)1/2 * exp(l 2/4Dt) (Pasternak方程)Let X = -l 2/4DtD = l 2/4x1t1S = F∞/ D赶出聚合物内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聚合物内建立微分梯度所需要的时间,如图2所示。

若要控制P、D、S预测值误差在±10%内, 则要求预测在总平衡时间的前25%段过渡期进行。

本方法中,如果赶出气体和微分预测时间都包括进去,总测试时间减少37%。

在大多情况下,在应用预测法时,对高阻隔材料在节约时间上有更多优越性。

而低阻隔材料需要短的平衡时间,这总起来仅节约15分钟的时间。

尽管这并不是大部分人所期待的时间的提高,但是不容忽视。

图2:预计法确定P、S、D预测法确定P、S、D与半衰期法相比,速度快,但是精度比半衰期法差。

由于良好的阻隔材料平衡时间长,预测法更有利。

通常,好的阻隔材料位于仪器灵敏度低端。

当在低水平长时间测定时,传感器噪声和膜的预平衡欠缺状况能引起很大的预测误差。

在一个实验研究中,两天时间赶出膜内气体。

很多测试中,P、D、S预计错误,是因为没有充分赶出膜内气体,而使渗透物完全赶出膜内气体是Pastemak方程的主要条件。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扩大,现在复杂的预测法计算变得更容易实现。

膜康公司(MOCON)最新的PERMNET 软件, 配合准确的实验操作可以用来预测薄膜样品的P、D、S。

Fickian还是非Fickian?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方法确定D要求膜是Fickian材料。

这也是Pasternak方程的先决条件。

氧气通常不造成非Fickian现象,但是水蒸汽和有机渗透物与许多聚合物相互作用会造成非Fickian现象。

“Fickian”的定义是什么?我们看一下Crank的定义:当材料的扩散系数与渗透物浓度无关时,材料是“Fickian”的。

另一种表述:如果渗透率与透过的渗透物浓度成线性关系,材料被认为是“Fickian”。

因此:当测试的渗透物引起材料变化,渗透物浓度变化引起渗透速率的非线性变化,材料被认为是“非Fickian”。

(图3)图3:Fickian与非Fickian行为比较这些类型的材料的例子可能是:FICKIAN 非FICKIANO2通过PET H2O通过EVOHH2O通过OPP 有机物通过大多数聚合物为了提高测试速度,在温度超过设定的标准温度下测试是能够引起不正确的P、D和S数据的另一原因。

众所周知,对某些材料可以画Arrhenius曲线,其中lnP对以开尔文为单位的温度倒数作图,在一定范围内将得到一条直线。

问题是间接测试和外推有可能根本不正确,因为他们忽视了非Fickian材料和临界点中的非线性行为,例如Fickian材料中的T g(玻璃态临界点), 见图4。

在精确条件下直接测试始终是最好的技术。

当这些非Fickian情况出现,材料不保持直线。

在使用的材料的实际温度下测试更好。

其它图4:Arrhenius曲线上的Tg一切是间接的、低精度的和能够造成巨大错误。

芳香气味:研究食品阻隔包装的P、D和S的一个重点区域是香味丧失及产生异味。

对于一个不熟悉的观察者,产品气味很重要,但是仅仅简单的看。

产品的芳香气味,我们喜欢这么称呼,非常复杂,需要花些力气。

这在食品和饮料、健康和保健美容用品以及一些药物上非常重要。

芳香味是什么?它是:* 一种有特点的香料或者香气* 由挥发性有机成分组成* 天然香味中由上百种有机物组成* 人工香味是5-25有机物的混合物这些挥发物的包装对工业生产产生了挑战。

产品发展设计步骤考虑不周能够导致:* 芳香味损失* 全部* 或者有选择的* 产生异味这些包装问题主要是由下列引起的:* 吸附* 渗透* 迁移* 泄漏在研究分析芳香味有关领域时,如果要能够准确测定这些重要性质,必须制定适合的实验计划,实验仪器能控制所有的变量。

在研究香味实验中,如下几点很关键:* 在精确控制的湿度下测试* 在精确控制的温度下测试* 在精确控制的渗透水平下测试相关湿度在测试时严格控制相关湿度很重要。

众所周知,很多聚合物和渗透物受RH影响。

在确定实验方案时,要做决定应用什么RH。

指定干度或者0%RH或者其它任何RH到100%。

在一个实验仪器中,产生精确的RH有四种方法:仪器应该产生专用测试RH方法优点缺点盐溶液相当精确杂乱、腐蚀性系数换算容易:非腐蚀性亲水性材料不精确外部汽化输入使用容易产生不适当的测试RH;间接方法仪器生成精确RH 直接方法;在正确RH下没有测试湿度如何影响聚合物的阻隔性能,一个例子是MEK对EVOH的渗透。

注意这个聚合物的阻隔性随RH 的上升而上升,直至达到70%RH,此后它的阻隔性开始下降。

如图5所示的MEK对EVOH 的渗透实验(196ppm(V/V)MEK,温度50℃)。

这种阻隔性随RH上升而变化的现象在氧气于湿度条件下对EVOH的渗透实验中也非常常见(图6)。

图5:不同RH值下,MEK对EVOH的渗透图6:不同RH值下,氧气对EVOH的渗透图7显示了RH如何影响丁二酮的P、D和S图7-1:RH 对丁二酮P的影响图7-2:RH 对丁二酮S的影响图7-3:RH 对丁二酮D的影响温度我们描述过测试温度的控制对测试是如何重要。

图8描述了一定温度范围内,MEK在PE和EVOH的传递速率随温度的变化的行为。

图8:温度对PE和EVOH的传递速率影响再次说一下,使用升高温度法产生Arrheius曲线来确定渗透率,这是间接方法,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答案。

渗透物浓度水平测试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确定实验使用的渗透物的浓度,然后产生和维持这一浓度。

* 许多有机物在不同的浓度与聚合物可有不同的相互作用* 多种有机物组分能够产生与单一组分不同的结果。

MEK是一种普通的印刷溶剂,也就是2-丁酮。

当实际使用中OPP暴露于一定MEK浓度时,MEK将渗透、扩散和溶解进聚合物。

这能使被包装的食品产生异味。

本公司科技人员曾经对MEK做过如下一些实验: 图9是浓度为1000ppm(V/v)MEK在OPP中的渗透曲线。

注意这一渗透物/聚合物组合在这一浓度、温度遵从Fickian方式。

由于这属于Fickian行为,我们能够确定材料的参数P、D、S、TR和A。

这也表示在图9中。

图9:MEK在OPP中的渗透另一个实验是丁二酮在OPP 中的渗透。

丁二酮可作为微波爆米花内黄油香味添加剂的化学物质。

如果OPP包装透明外包装纸渗透或者吸附太多丁二酮,香味水平将不能通过大部分食品企业对自己产品进行的味道品尝小组的货架期测试。

因此,研究和确定丁二酮与OPP的作用很重要。

图10显示了当开始暴露于OPP时候,丁二酮是如何作用的,属于Fickian方式。

“预测法”在一到两个小时内,确定P、D、S、TR和A,但它假定的是Fickian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