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一生呼吸作用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呼吸作用必背知识点

高一生呼吸作用必背知识点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包括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呼吸气的组成、呼吸的调节等多方面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高一生呼吸作用的必背知识点:一、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1. 鼻腔:位于鼻腔内的鼻毛和黏膜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还能加湿和升温空气。

2. 咽喉:是气道和食道的共同开口,在吞咽时会自动关闭气道,防止食物进入气道引起窒息。

3. 气管:气管是连接咽头与支气管的管道,由一系列的环状软骨组成,可保护气管免受外界压力的挤压。

4. 支气管:气管分为主支气管和细支气管,通过分支逐渐细化并最终进入肺部。

5. 肺:肺是呼吸道的最终部位,呼吸道分为左肺和右肺,由支气管、肺泡等组织构成。

二、呼吸气的组成1. 吸入的空气:主要由氧气(约占气体的21%)和氮气(约占气体的78%)组成。

2. 呼出的空气:呼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明显减少,同时含有大量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

三、呼吸的调节1. 神经调节:主要由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组成。

呼吸中枢在脑干中,能够感受体内的CO2浓度和血液的酸碱度,根据需要调节呼吸肌的活动,使得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保持平衡。

2. 化学调节:主要由动脉血液中CO2和酸碱度的变化来调节呼吸。

当血液中CO2浓度增加或酸碱度降低时,呼吸中枢会接收到信号,刺激呼吸肌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以增加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四、呼吸过程1. 吸气过程:呼吸肌收缩,膈肌下降,胸廓扩大,气压降低,空气进入肺部。

2. 呼气过程:呼吸肌放松,膈肌上升,胸廓缩小,气压升高,空气从肺部排出。

五、血液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1. 血红蛋白: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管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

2. 碳酸氢根离子:二氧化碳溶解在血液中,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通过血管运输到肺部,再经呼吸排出体外。

六、常见呼吸系统疾病1. 支气管炎:支气管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导致气道狭窄、黏液分泌增加等症状。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为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在高考中是一个常见的考查点。

了解并掌握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考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高考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总结,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氧气的供应,与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从而产生能量、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1.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酸性环境下的异路框中德系呼吸和正常呼吸。

2.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乏氧气的条件下,细胞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在不产生水的情况下释放能量,产生乳酸或酒精的过程。

二、高考重点考查的呼吸作用知识点1. 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物质的扩散实现气体交换。

氧气进入体内通过呼吸道到达肺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再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

而二氧化碳则相反,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经血液运输到肺泡再被排出体外。

2. 呼吸调节机制人体的呼吸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进行调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分为主动和被动调节,主动调节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被动调节则是呼吸中枢对血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反应。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pH值和钙离子浓度来调节呼吸。

3.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等组织和器官。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还具有过滤、加湿、调节温度和声音形成等作用。

4.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有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内容在高考中常常出现在相关的题目中。

三、高考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注意理解题目要求在高考中,关于呼吸作用的题目可能涉及到呼吸过程、气体交换、呼吸调节、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词:1、呼吸作用(不是呼吸):指生物体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课后练习: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现在理解也有些道理,原因是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共同点()①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②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③都能释放能量④都能产生ATP⑤都能在细胞外进行⑥都必需在细胞内进行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2.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因为()A.呼吸作用必需在细胞内才能完成B.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C.细胞的能量“通货”是ATPD.所有细胞必需通过呼吸作用才能获得ATP3.细胞呼吸方式有所不同,不同细胞呼吸方式也能产生相同的物质和能量是()A.CO2和ATPB.C2H5OH和ATPC.乳酸和ATPD.丙酮酸和热量4.有氧呼吸的场所是()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C.叶绿体D.活细胞内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呼吸道和呼吸肌肉的参与。

本文将从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等几个方面总结呼吸作用的知识点。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通过呼吸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它使生物体摄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调节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机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二、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 鼻腔和喉咙:鼻腔是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位,它通过毛细血管和黏膜分泌物来加湿、净化和温暖空气。

喉咙则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通道。

2. 气管和支气管:气管是一根由软骨环组成的管道,将空气从鼻腔引导至肺部。

气管分支成两个主要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叶,再细分为更小的支气管。

3. 肺部:人体内共有两个肺,位于胸腔内。

肺部由支气管和肺泡组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关键结构,通过肺泡壁上的微血管,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4. 膈肌和肋骨肌:膈肌是呼吸作用中最重要的呼吸肌肉,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

肋骨肌则位于胸腔的侧壁,通过肋骨的活动参与呼吸运动。

三、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1. 外呼吸:外呼吸是指通过呼吸器官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当人体吸气时,膈肌和肋骨肌收缩,胸腔扩大,气压下降,外界空气通过鼻腔和气管进入肺部。

当人体呼气时,膈肌和肋骨肌松弛,胸腔缩小,气压增加,肺部的气体被排出体外。

2. 内呼吸:内呼吸是指在肺泡和微血管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

在肺泡壁上,氧气从肺泡通过扩散进入微血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而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并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体外。

四、其他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1. 呼吸频率和容积:呼吸频率指每分钟呼吸次数,成人正常情况下约为12-20次。

呼吸容积指每次呼吸时进出肺的空气量,成人正常情况下约为500毫升。

2. 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指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呼吸器官1. 呼吸器官包括呼吸道和肺部。

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口腔、咽部和喉部,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肺部主要由两个肺叶组成,左右肺各有一个,上面有膈膜和胸腔腔膜围绕。

二、呼吸道1. 呼吸道的功能是将外界空气引入肺部,同时将体内废气排出体外。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其内壁有黏膜,能够净化、湿润和温暖空气。

气管和支气管的壁上有纤毛和粘液,能够将进入呼吸道的灰尘和颗粒物排除体外。

三、肺部结构1. 肺部的结构是由气管分支为支气管,支气管再分支成支气管末梢,最终形成肺泡。

肺泡内壁有一层薄膜,称为肺泡上皮细胞,与纤维血管上皮细胞组成了气体交换的薄膜。

肺泡内的毛细血管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体内的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

四、呼吸作用的机制1. 呼吸作用的机制包括呼吸运动、气体交换、呼吸中枢和呼吸肌。

呼吸运动是指肺部膨胀和收缩的过程,由膈肌和肋间肌等肌肉组成。

气体交换是指肺部内外气体及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相互转换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肺泡中。

呼吸中枢是指位于脑干和延髓的调节中枢,能够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呼吸肌主要由膈肌、肋间肌和腹肌等组成,是呼吸运动的主要执行器。

五、呼吸系统的调节1. 呼吸系统的调节包括外部呼吸和内部呼吸。

外部呼吸是指肺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吸气和呼气。

内部呼吸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包括氧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以上就是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点总结,呼吸系统是人体内外环境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它通过呼吸作用将氧气引入机体,排出二氧化碳,维持体内气体平衡,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能量供给。

对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更好地维护我们的生命活动。

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

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

呼吸作用知识点归纳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进行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的生理过程,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功能之一。

它包括呼吸运动、气体交换和气体传导三个部分。

下面将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一、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指通过肺泡、气管、支气管、胸廓等器官的收缩和舒张运动,使空气进入和排出呼吸道的过程。

呼吸运动主要由肺部和呼吸肌参与。

肺部是呼吸运动的主要器官,它包括两个肺叶和充满气体的肺泡。

在呼吸运动中,肺部通过扩张和收缩来调节呼吸道的容量,从而使空气进入和排出。

呼吸肌是支配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膈肌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它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控制呼吸运动的深浅。

肋间肌是位于胸廓两侧的肌肉,它通过收缩和放松来控制呼吸运动的快慢。

呼吸运动的深浅和快慢可以根据身体的需求进行调节,以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和气体的交换。

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是指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当呼吸运动使空气进入肺部时,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供给细胞进行呼吸过程。

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被输送到肺部,经过肺泡壁进入肺泡,最终通过呼吸运动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称为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多个因素,包括肺泡和毛细血管的表面积、血液和气体的浓度差、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厚度等。

通过这些因素的调节,人体可以有效地进行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三、气体传导气体传导是指气体在呼吸道中的传输过程。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在这些部位中,气体通过扩张和收缩的运动进行传导。

气体传导的作用是将空气从外界引入呼吸道,并将排出的废气从呼吸道排出体外。

在气体传导过程中,呼吸道的黏膜上覆盖着纤毛和粘液,纤毛的运动和粘液的分泌能够将吸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病菌等有害物质沉积在黏液上,然后通过咳嗽和打喷嚏等反射活动将其排出体外,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健康。

呼吸作用知识点

呼吸作用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在生命过程中通过呼吸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它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过程,涉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工作。

呼吸作用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过程。

外呼吸是指从外界吸入氧气,并将氧气通过呼吸道输送到肺部,然后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形成氧合血,最终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供应氧气,促进细胞代谢。

内呼吸是细胞内的呼吸作用,即细胞对氧气的利用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氧气与葡萄糖分子反应,产生能量、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呼吸,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能源来源。

呼吸作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氧气: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所有细胞都需要氧气参与细胞呼吸过程,产生能量来维持各种生命活动。

2. 排出二氧化碳:细胞在进行细胞呼吸过程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如果二氧化碳在体内堆积,会引起血液酸碱平衡紊乱,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

通过呼吸作用,我们能将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

3. 保护呼吸道:呼吸作用还起到保护呼吸道的作用。

我们的呼吸道有鼻腔、喉头、气管等,它们能过滤空气中的粉尘、杂质和病毒,避免它们进入肺部造成感染和损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调节酸碱平衡:呼吸作用通过调节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对酸碱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当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血液变得酸性,通过呼吸作用,我们能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从而保持适宜的酸碱平衡。

呼吸作用的调节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化学感受器共同完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干和延髓,在感知机体需要氧气或排出二氧化碳时,会发出信号,促使呼吸肌肉的收缩和松弛,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化学感受器则主要位于主动脉和脑血管中,能感知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并产生反馈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调节呼吸。

总的来说,呼吸作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过程,通过供应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中,呼吸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常常出现在考试中,成为考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本文通过对呼吸知识点的总结,帮助考生理解、记忆和应用呼吸作用相关内容。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产生能量,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水的生命过程。

二、呼吸作用的种类1.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产生大量ATP,并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氧化反应。

2.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参与,产生能量量小,生成乳酸或者酒精等代谢产物。

三、呼吸器官1.人类的呼吸器官人类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肺等,呼吸器官中还有位于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网,负责血氧的吸收和供应。

2.植物的呼吸器官包括叶、茎、根等部位。

叶片是重要的呼吸器官,其气孔可以进行氧气进入、二氧化碳排出的工作。

四、呼吸过程人类的呼吸过程,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1.外呼吸指的是呼吸气体进入和离开肺部的过程,由气管、支气管、支气管末梢和肺泡共同组成。

气体在进出肺泡过程中,会发生气体交换,也就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肺泡,同时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

2.内呼吸指的是在细胞中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由氧和葡萄糖在线粒体进行反应,在内呼吸中产生ATP能量,同时还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五、呼吸作用的调节呼吸作用的调节主要通过体内的神经和激素进行。

神经方面,呼吸中枢会受到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血液pH值的刺激,从而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激素方面,肾上腺素、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等激素也会对呼吸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常见疾病及预防1.哮喘哮喘是一种由于呼吸道狭窄而导致呼吸困难的疾病,其主要的预防方法为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吸入过多的尘埃和花粉等有害微粒。

2.肺炎肺炎是肺部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预防方法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和人群过多的公共场所避免停留时间过久。

以上是关于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了解呼吸的种类、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和调节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对于高考有很大的帮助。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中,呼吸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一、呼吸的定义和基本过程1. 呼吸是指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2. 呼吸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气(将含有氧气的空气吸入体内)、氧气在肺泡与血液中的交换、运送和释放、细胞内的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交换以及二氧化碳的排出。

二、呼吸的解剖结构和呼吸器官1. 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鼻腔:具有滤除空气中的尘埃、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3. 喉: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

4. 气管:连接喉和支气管,其内有软骨环支撑,以保持气管的通畅。

5. 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进一步分支形成支气管树,最后分为细支气管进入肺组织。

6. 肺:由肺泡组成,具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用于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三、呼吸的调节机制1. 在体内,呼吸由呼吸中枢通过神经来调节的。

2. 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桥中,分为呼气中枢和吸气中枢。

3.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呼吸中枢调控呼吸的主要指标。

4.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会增加呼吸动作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呼吸的能量与有机物的关系1. 呼吸作用是细胞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途径。

2. 当氧气充足时,有机物在细胞内发生分解反应,产生能量。

3. 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五、呼吸与发酵的关系1. 呼吸和发酵都是生物体为了产生能量而进行的代谢过程。

2. 呼吸是利用氧气对有机物进行完全氧化,产生大量能量,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3. 发酵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终产物根据类型不同而不同,可以是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六、呼吸与健康的关系1. 健康的呼吸系统能够保证人体充足的氧气供应,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

2. 吸烟、空气污染等不良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高一呼吸作用所有知识点

高一呼吸作用所有知识点

高一呼吸作用所有知识点呼吸作为生物体生存所必需的一项基本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呼吸作用的所有知识点,了解其过程、机制以及与其他生命活动的关系。

本文将以高一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为主题,深入探讨它们的内涵和意义。

一、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呼吸作用是指通过呼吸器官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生物化学过程。

人类通过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等器官完成呼吸过程。

呼吸作用的目的是让细胞内的氧气与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能源并生成二氧化碳。

二、呼吸作用过程与机制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内的氧气与有机物(通常是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能量(三磷酸腺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是一种高效的能量供应方式,可以使细胞获得大量的能量。

具体来说,有氧呼吸分为三个步骤: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的情况下,细胞内的氧气不足以满足有氧呼吸的需求,于是转而选择其他物质进行代谢产生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过程中,酵解产生大量乳酸,回馈到肝脏,经过乳酸的变化、参与新陈代谢进而再次参与酵解。

三、呼吸作用与其它生命活动的关系呼吸作用是细胞能量代谢的基础,与其他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运动与呼吸作用运动时,身体的能量需求增加,呼吸也会相应增加。

呼吸作用可为肌肉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能量物质,帮助肌肉维持正常的功能和运动。

2.感知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与感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呼吸,我们能够感知到味道、气味、嗅觉以及通过鼻腔传入的许多信息。

3.生长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长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基础,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物质。

同时,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营养物质也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

四、呼吸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呼吸作用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正常的呼吸作用能够有效地供给身体氧气和能量,保持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

而不良的呼吸习惯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呼吸道将氧气吸入机体,然后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呼吸作用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呼吸作用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呼吸器官: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器官。

它们的功能是将空气引入体内,并将其中的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呼吸过程:呼吸作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吸气时,人体胸廓扩张,膈肌下降,使得肺部内气压降低,气体自然进入呼吸道。

呼气时,胸廓收缩,膈肌上升,使肺部内气压增加,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3. 呼吸动力学:呼吸作用涉及的生理学参数有肺活量、呼吸频率、吸气量等。

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在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时所能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

呼吸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呼吸次数。

吸气量是指一次完整呼吸循环中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4. 肺泡和气体交换:肺泡是肺部的最小功能单位,它们与肺血管紧密相连。

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

当气体到达肺泡时,氧气会从肺泡中扩散出去,进入血液中,然后通过血液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细胞中。

与此同时,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然后被呼出体外。

5. 呼吸控制中枢:呼吸过程主要由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控制。

呼吸中枢接受来自体内外的多种信号,比如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根据这些信号调节呼吸的深浅和频率。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 不同呼吸方式:呼吸可以通过鼻腔或口腔进行。

鼻腔具有过滤、湿化和加热空气的功能,有助于保护呼吸道和肺部。

同时,腹式呼吸是一种较为健康的呼吸方式,它能够使膈肌发挥最大的功效,增加肺活量。

7. 呼吸与运动:运动时呼吸会变得加快而深吸。

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供应,同时也需要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通过快速深呼吸,能够提供更多的氧气并加速新鲜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

8. 环境污染和呼吸:空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霾、烟雾等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二节《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二节《呼吸作用》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5章第二节《呼吸作用》知识点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二节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概念、反应式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3、场所:所有的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内)4、条件: 有光无光都可以,白天晚上都能进行。

5、原料:有机物和氧气。

6、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7、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8、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9、呼吸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温室种植农作物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2)贮存粮食种子时采用低温、干燥和通风的方法,贮存蔬菜水果时采用低温保存或覆盖保鲜膜隔绝空气,都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抑制呼吸作用可简记为:低温、低水、低氧、高二氧化碳。

(3)农田适时松土,遇涝排水,主要是为了使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4)土壤板结影响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缺少氧气,影响草根的呼吸。

二、呼吸作用的探究实验(结合呼吸作用表达式理解)实验一:温度计示数增高说明:种子在萌发时放出热量。

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说明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三:蜡烛的熄灭说明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在上述实验中,也可以用新鲜的豆苗和用沸水烫过的豆苗来代替,但是一定要注意用不透光的黑色瓶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防止瓶中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

➢验证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验证淀粉:碘液(变蓝)。

➢验证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曲线图1、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1、若此图代表光合作用,则:A是二氧化碳;C是氧气;B是水分;D是有机物。

若此图代表呼吸作用,则A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知识点

呼吸作用知识点

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过程,通过呼吸作用,生物体摄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本文将从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其调节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通过呼吸器官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将其输送到细胞内供氧合作用使用,同时将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呼吸器官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鼻腔是气体进入呼吸系统的第一站,通过鼻腔内的细毛和粘液能够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保护呼吸系统。

喉咙连接鼻腔和气管,是空气通过的通道。

气管是连接喉咙和支气管的管道,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杂质。

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进一步分支形成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发生的地方。

三、呼吸过程呼吸过程主要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是指气体的交换发生在呼吸器官内部。

当我们吸气时,肺部扩张,气压降低,空气通过气道进入肺部。

而当我们呼气时,肺部收缩,气压升高,空气被排出体外。

内呼吸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细胞内进行的气体交换。

氧气通过血液被输送到细胞内,而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血液被带回肺部,最终排出体外。

四、呼吸的调节呼吸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的控制。

神经系统通过呼吸中枢和周围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和腺体体的前庭核,通过神经冲动调节呼吸肌的收缩和松弛,从而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而周围化学感受器主要分布在主动脉体和呼吸系统的感受器,能够感知血氧含量、二氧化碳浓度和pH 值的改变,并通过神经冲动传递给呼吸中枢,从而调节呼吸。

激素系统主要是通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来调节呼吸。

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会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以提供更多的氧气供给身体使用。

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为了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通过呼吸器官,生物体吸入氧气,将其输送到细胞内进行氧合作用,同时将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1、概念: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

(1)呼吸作用是一种酶促氧化反应。

虽名为氧化反应,不论有无氧气参与,都可称作呼吸作用(这是因为在化学上,有电子转移的反应过程,皆可称为氧化)。

有氧气参与时的呼吸作用,称之为有氧呼吸;没氧气参与的反应,则称为无氧呼吸。

同样多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无氧呼吸时,其产生的能量,比进行有氧呼吸时要少。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是细胞内不同的反应,与生物体没直接关系。

即使是呼吸氧气的生物,其细胞内,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3)呼吸速率:又称呼吸强度。

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重量的活细胞(组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氧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

呼吸速率的大小可反映某生物体代谢活动的强弱。

呼吸作用是由一系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所以温度对呼吸作用有很大影响。

还有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等也是影响呼吸速率的条件。

有氧呼吸:1.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1)形状:粒状、棒状。

(2)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结构: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大大增加了内膜表面积,嵴周围充满液态的基质,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有氧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O2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C02和H2O,并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3.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①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场所:细胞质基质C6H12O62CH3COCOOH(丙酮酸:C3H4O3)+4[H]+少量ATP②丙酮酸彻底分解:场所:线粒体基质2CH3COCOOH(丙酮酸)6CO2+20[H]+ 少量ATP场所:线粒体内膜24[H]+6O 212H 2O+大量ATP能量去向:少部分以活跃的化学能形式储存在ATP 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用来维持体温。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与经典例题一、细胞呼吸1.概念: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分类: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1.含义: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反应式:3.过程:4.实质:(1)物质转化:有机物变化无机物(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三、无氧呼吸1、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场所:细胞质基质条件:缺氧条件、酶3、分解成酒精的反应式: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

转化成乳酸的反应式: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对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或细胞、乳酸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

4、实质:(1)物质转化: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部分生物)和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2)能量转化: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中化学能、ATP 和热能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阶段具体过程发生场所第一阶段C 6H12O6→C3H4O3(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4[H]→2C2H5OH(酒精)+2CO2或者2C3H4O3+4[H]→2C3H6O3(乳酸)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同点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需氧气、相应的酶不需氧气,需相应的酶产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能量大量少量相同点过程第一阶段相同。

之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不同的场所、不同酶的作用下沿不同途径形成不同产物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 意义(1)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五、依据物质的量的关系来判断:★★★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生理过程,它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地聊聊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二、呼吸作用的类型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₆H₁₂O₆+ 6O₂+ 6H₂O → 6CO₂+ 12H₂O +能量有氧呼吸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的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又分为两种类型:(1)酒精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₂H₅OH + 2CO₂+少量能量(一般发生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2)乳酸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少量能量(一般发生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三、呼吸作用的意义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维持体温;另一部分则转移到 ATP 中,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物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肌肉的收缩等。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呼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也可以转化为脂肪、磷脂等物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调节细胞内的酸碱度,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的速率。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呼吸作用加快;温度过高,酶会变性失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生物呼吸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它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代谢过程。

下面将从呼吸过程、呼吸器官、呼吸调节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总结高中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

一、呼吸过程1. 呼吸过程可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指的是气体的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泡气体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内呼吸指的是细胞内发生的气体交换。

2. 外呼吸的过程可分为呼吸道、肺部和呼吸肌肉三个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和气管,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进入的空气加热、湿润和过滤。

肺部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肌肉主要有膈肌和肋间肌,它们的收缩和放松使得胸腔容积的变化引起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3. 内呼吸是指在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细胞与环境之间的交换。

氧气进入细胞后与葡萄糖产生反应,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

二、呼吸器官1.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它的主要功能是加热、湿润和过滤空气。

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它们起到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的作用。

2. 喉位于鼻腔和气管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上呼吸道和下消化道,起到空气和食物的分流作用。

喉里有一块软骨叫喉软骨,它能打开和关闭气道。

3. 气管是连接喉和支气管的管道,它的内部有环形软骨支撑,可以防止气管塌陷。

气管的分支形成两个支气管,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

支气管内有纤毛和黏液,有助于排出空气中的杂质。

4. 肺是呼吸器官的主要部分,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

肺内有许多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壁薄且富有血管,便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三、呼吸调节1.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部分,它对呼吸进行调节和控制。

主要通过感受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变化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2. 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均可影响呼吸调节。

神经因素主要包括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体液因素主要指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及概念
1.概念:_________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生成_______ _ ,释放出__________
并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2.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CO2的检测:试剂,变化。

试剂,颜色变化。

酒精的检测:试剂,颜色变化。

二、有氧呼吸
主要场所:____________
过程:
1.第一阶段:场所:____________,过程:在酶的催化下,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
产生少量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少量的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场所:,过程:在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并释放出少量______________。

3.第三阶段:场所:_____________,过程:在酶的催化下,前两阶段产生的[H]和氧结合,形成____,
并释放出大量______________。

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元素转移方向:
H2O中的“H”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O”来自于“______ ____________”;
CO2中的“C”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O”来自于“_______ ___________”
有氧呼吸:细胞在_________参与下,通过_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_____等有机物彻底氧
化分解,产生_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___,生成许多_________的过程。

能量去向: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2870kJ能量,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_________中,其余
的能量以_________的形式散失,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_____ ____,大约能使个ADP
转化为ATP。

三、无氧呼吸:
1.条件: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

2.场所: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

(2)第二阶段:丙酮酸 +[H]
4.化学反应式:
酶(1)C6H12O6 _____________+少量能量
进行此类无氧呼吸的生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酶(2)CHO _____________+少量能量 6126
进行此类无氧呼吸的生物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发酵:
(1)概念: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类型:①__________发酵:发酵产物为酒精和CO2
②__________发酵:发酵产物为乳酸。

1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

其原理是先让酵母菌_____________ ____大量繁殖,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3.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_____________,有利吸收____________等。

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__________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5.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__________引起肌肉酸胀乏力。

6.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___________呼吸。

五、有关细胞呼吸计算的规律总结:
葡萄糖为呼吸底物的情况下,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是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重要依据,总结如下:
1.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
2.产生等量的CO2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
3.无CO2释放时,细胞只进行产生__________________,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气体体积_____________,如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

4.不消耗O2,但产生CO2,细胞只进行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种情况下,容器内气体体积 ___________。

如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5.当CO2释放量等于O2消耗量时,细胞________,但若用NaOH将C O2吸收,可引起气体体积_______。

6.当CO2释放量大于O2消耗量时,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如酵母菌在不同的O2 浓度下的细胞呼吸。

此种情况下,判断哪种呼吸方式占优势,可做如下分析:
(1)若 V 2 : O =4: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___ __。

V CO2
(2)若 V CO 2 O >4:3,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_____有氧呼吸。

V :2
(3)若 V 2 O2 V CO :<4:3,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_____无氧呼吸。

注: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是某些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蓝藻。

蛔虫寄生于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体内
无线粒体。

酒精发酵:高等植物、酵母菌等缺氧时
乳酸发酵:动物、乳酸菌、某些植物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的胚)等
1. 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放射性O2气体的容器内,O2进
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2. 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 )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5.能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是()
A. 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B. 是否产生水
C. 是否产生酒精
D. 是否产生A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