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考点06_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全通关(解析版)

考点06_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全通关(解析版)

考点0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计算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分析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

2.容量瓶(1)容量瓶的结构与规格(2)容量瓶使用的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

检验程序:加水→塞瓶塞→倒立→查漏→正立,瓶塞旋转180°→倒立→查漏。

②使用后应将容量瓶洗净、晾干。

3.配制过程:以配制100 mL 1.00 mol·L-1的氯化钠溶液为例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 1.误差的分析方法(1)根据c B =n B V =m BM B V 可知,M B 为定值(溶质的摩尔质量),实验过程中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m B 或V 的值发生变化,从而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产生误差。

若实验操作导致m B 偏大,则c B 偏大;若实验操作导致V 偏大,则c B 偏小。

(2)容量瓶定容时仰视、俯视对结果的影响(如下图)①仰视刻度线(如图a):加水量高于基准线(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c 偏低。

②俯视刻度线(如图b):加水量低于基准线(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c 偏高。

2.配制100 mL 1.00 mol·L-1的氯化钠溶液常出现的误差能引起误差的操作 因变量 c nV 称量①砝码生锈(没有脱落)偏大 不变 偏大 ②少量氯化钠粘在称量纸上 偏小 不变 偏小 ③使用游码,且药品砝码位置颠倒偏小 不变 偏小 转移④有少量液体溅出 偏小 不变 偏小 ⑤容量瓶内有少量水不变不变不变⑥未洗涤或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 偏小 不变 偏小 定容⑦仰视不变 偏大 偏小 ⑧超过刻度线,吸出一部分水 偏小 不变 偏小 ⑨摇匀后液面下降,补充水不变 偏大 偏小 装瓶⑩试剂瓶刚用蒸馏水洗过不变偏大偏小三、物(1)有关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①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

稀释: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方程式:c 1·V 1=c 2·V 2a .如果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c 1·V 1+c 2·V 2=c 混·(V 1+V 2)b .如果考虑溶液混合后的体积改变,则c 1·V 1+c 2·V 2=c 混·V 混(V 混=1000m ρ溶液)②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的计算。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解析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容量瓶上标有(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A.①③⑤B.③⑤⑥C.①②④D.②④⑥【答案】A2.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溶液A.200 mL 2 mol/L MgCl2B.1 000 mL mol/L NaCl溶液溶液C.250 mL 1 mol/L AlCl3溶液D.300 mL 5 mol/L KClO3【解析】c(Cl-)与体积无关,比较c(Cl-)时,一看溶液的浓度,二看溶质的组成。

【答案】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解析】NaOH固体不应直接在托盘上称量;浓H2SO4的稀释应将浓H2SO4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BC4.配制100 mL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用mol·L-1的Na2CO3溶液润洗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D.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解析】A项,润洗过程中增加了Na2CO3的量,使浓度偏高;B项,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结果偏低;C项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结果是加水多,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浓度偏低;D项用敞开容器称量Na2CO3且时间过长,吸收空气中的CO2,结果偏低。

【答案】A5.取100 mL mol·L-1和300 mL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该混合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L-1B.mol·L-1C.mol·L-1D.mol·L-1【解析】n(H+)=L×mol·L-1×2+L×mol·L-1×2= mol,c(H+)=错误!=mol·L-1。

初三化学溶液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3山东滨州)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63.7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1)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答案】(1)0.2(2)15.4%(3)70g【解析】(1)由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2)设参加反应的锌、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别为x、y.Zn+H2SO4=ZnSO4+H2↑6598 2x y0.2ggg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3.7g+6.5g-0.2g=70g.2.(2013广东)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高锰酸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答案】D【解析】碘能溶解在汽油中,A说法正确;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B说法正确;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C说法正确;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D说法错误.3.(2013天津)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________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_.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________(填“10mL”或“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________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答案】(1)①饱和②36(2)①9.210②胶头滴管10mL③细口瓶【解析】(1)由于仍有未溶解的固体存在,故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的,且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40g-4g=36g,说明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2)①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mL)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1.09g/cm3×x×12%=20g×6%,解得x=9.2mL;需要水的质量为20g-1.09g/cm3×x=10g,由于水的密度是1g/cm3,则水的体积为10mL;②量取液体的体积时,除了量筒,还需要用胶头滴管;由于需要12%的氯化钠溶液的体积为9.2mL,故量取时需要10mL规格的量筒;③液体药品盛放在细口瓶中,固体药品盛放在广口瓶中,溶液配制完成后,要将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4.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多少呢?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例,选择一种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2)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实验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控制不变的因素是(任写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温度(2)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2g硝酸钾,在其中一只烧杯中倒入10mL冷水,另一只烧杯中倒入10mL热水(3)硝酸钾在热水中溶解快,在冷水中溶解慢硝酸钾的质量或水的质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通过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进行探究,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硝酸钾的质量、硝酸钾的颗粒大小、水的质量等,唯一的变量是水的温度,通过KNO完全溶解所需时间的不同即可3得出结论.5.(2013上海)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B.白醋C.白糖D.食盐【答案】A【解析】食用油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白醋、白糖、食盐易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溶液.6.(2012广东)氯化铵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答案】D【解析】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A错;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B错;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故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然是低温下的饱和溶液,C错;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2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D对.7.(2013兰州)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请回答:(1)由图1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填“>”或“<”)________硝酸钾的溶解度.(2)欲对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可以使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3)如图3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石灰水变浑浊,结合图2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36 <(2)蒸发结晶(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所以结晶析出【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2)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因此,将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溶于水,然后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氯化钠固体.(3)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饱和石灰水中会析出晶体,导致石灰水变浑浊.8.右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B.t2℃时,得到N的饱和溶液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由于在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ag,即在t2℃时,100g水中加入agM和agN得到的都是不饱和溶液,把它们的溶液降温至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ag,因此降温后溶液都达到饱和,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及其应用.9.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3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2)要使饱和的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只填一种).(3)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60g,可得到甲溶液________g,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答案】(1)大于(2)加入溶剂(或升温)(3)不饱和等于(4)160 7.5【解析】对照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3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溶剂或升温;因为在20℃时甲和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20g,所以把10g固体放入50g水中都得到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仍然都是不饱和溶液,所以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100g溶液中加60g水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60g=16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g×12%)/160g]×100%=7.5%.10. 实验室欲配制10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1)计算:需氢氧化钠固体________g ,水________mL .(水的密度是1g /cm 3)(2)称量:用质量为23.1g 的烧杯作称量容器,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应放在________盘.在下表所列的砝码中,选出所需砝码(打“√”表示选用):并在下列标尺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填字母).(3)溶解: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用________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冷却至室温. (4)装瓶:把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盖好瓶盖并贴上标签,放入试剂柜中. 【答案】(1)40 960 (2)左砝码/g100 50 20 20 10 5【解析】烧杯质量为23.1g ,需氢氧化钠40g ,共63.1g ,所以需50g 砝码1个,10g 砝码1个,3.1g 用游码.11. (2012广西桂林)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t 2℃时,把2.4g 甲固体放入10mL 水中(水的密度约为1g /cm 3),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g .(3)t 2℃时,在90g 1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 乙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答案】(1)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12.4 (3)20%【解析】(1)P 点的含义是t 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t 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5g ,所以t 2℃10g 水中溶解的乙物质大于2.5g ,故t 2℃时,把2.4g 甲固体放入10mL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4g +10g =12.4g ;(3)根据t 2℃时乙的溶解度是25g 可以判断90g 10%的乙溶液中,加入15g 乙固体时,乙固体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2. 将一杯20℃时的硝酸钠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加入溶剂C.倒去一半溶液D.蒸发溶剂【答案】B【解析】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硝酸钠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应采用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的方法.13.(2013山东泰安)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不能同时有两种溶质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溶液的基本性质.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A不正确;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B不正确;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和液体,也可以是气体,C不正确;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D正确.14.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消毒酒精D.碘酒【答案】D【解析】葡萄糖注射液中溶质是葡萄糖,溶剂是蒸馏水;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蒸馏水;消毒酒精中溶质是酒精,溶剂是蒸馏水;碘酒中溶质为固体碘,溶剂为酒精.15.(2014广西南宁)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答案】D【解析】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错;水是常用的溶剂,但是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B错;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故C错;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D正确.16.将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汽油B.面粉C.氯化钠D.高锰酸钾【答案】C【解析】汽油与面粉不溶于水,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呈紫色,四种物质中只有氯化钠溶于水形成无色的溶液.17.(2013甘肃兰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性质.有些物质的溶液有颜色,如硫酸铜的水溶液呈蓝色,A错误;面粉和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B错误;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但还可溶解其他溶质,C错误;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D正确.18.(2012乐山)小红在实验室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上面的仪器中除B、E外,她必须选用的仪器还有(填字母编号)________________.(2)E的作用是________,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量和量取、________、装瓶.【答案】(1)烧杯 D、G (2)搅拌溶解【解析】配制食盐溶液,用到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一定要熟记.19.(2013包头)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已达到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B.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8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在升高温度时,一定会变成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相同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答案】D【解析】已达到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仍可以溶解其他物质,A错;溶解度指的是一定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因此,根据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8g氯化钠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B错;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其饱和溶液在升高温度时,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其饱和溶液在升高温度时,会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C错.20.对于大多数溶质为固体的不饱和溶液而言,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⑤【答案】A【解析】对于不饱和溶液,加同种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都能将其转化成饱和溶液.另外,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质来说,它们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变小,所以接近饱和的溶液降温后会转化成饱和溶液.21.(2013广东)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的形成”实验的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答案】D【解析】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碘易溶于汽油,因此,衣服上的碘酒可以用汽油擦洗,A正确;碘在水、汽油、酒精中的溶解性不同,高锰酸钾在水、汽油中的溶解性也不同,这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正确;水、汽油、酒精都可作溶剂,C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的,D错.2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表示t1 ℃时,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24溶液的配制练习答案+解析(2021年)

2.24溶液的配制练习答案+解析(2021年)
4
2021 年
(1)②①⑤③④;①; (2)广口瓶;3; (3)C;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4)AD。 (1)根据配制溶液的正确顺序进行分析;根据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进行计 算; (3)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小或溶剂质量偏大,可以分析出可能 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 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 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 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D、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图中所示标签书写的内 容是氯化钠溶液、10.0%,正确。 故选:D。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是溶液的名称、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 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1)②①⑤③④;①;
(2)广口瓶;3; (3)C;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 (4)AD
【解析】解:(1)实验室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和装瓶,所以正 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在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左物右码,所以图中 ①是错误的;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50g × 6% = 3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 = 47g,水的体积为:47g ÷ 1g/mL = 47mL; (3)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 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应选 C;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A.氯化钠固体不纯,使氯化钠的质量偏小,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 A 正 确; B.砝码生锈,导致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大,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故 B 错 误; C.因为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溶液的浓度无影响, 故 C 错误;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使水的质量偏大,配制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 D 正 确。 故答案为: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练习题及答案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练习题及答案【典型例题】类型一、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项例1.欲配制250mL 1mol/L 稀硫酸,用量筒量取______mL 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再用______取适量蒸馏水,将______缓慢注入到______中,并用______不断搅拌,待溶液______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______中,用少量蒸馏水洗涤______和______ 2-3次,将洗涤液移入______中。

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刻度线______ 时,改用______小心加水至溶液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最后盖好瓶塞,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______中并贴好贴签。

【答案】13.6烧杯浓硫酸水玻璃棒冷至室温容量瓶烧杯玻璃棒容量瓶1-2 cm 胶头滴管试剂瓶【解析】V =0. 25L×1mol/L× 98g /mol÷98% ÷1.84g /cm3 =13.6 mL【总结升华】掌握配制溶液的注意事项举一反三:【变式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A.950 mL 111.2 g B.500 mL 117 gC.1000 mL 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答案】C类型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方法例2.(2015 广东培正期中考)实验室用NaOH固体配制250mL 1.25mol/L的NaOH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时必须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天平准确称取所需的NaOH的质量,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充分溶解C、将已冷却的NaOH溶液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3)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A、称量NaOH时,砝码错放在左盘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C)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答案】(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BCAFED;(3)ABC【解析】(1)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第2单元课时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在容量瓶上不作标记的是()A.刻度线 B.容量规格C.温度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 l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 mol硫酸B.1L溶液中含1 molH+C.将98g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3.8g无水硫酸铜配成0.1 mol·L-1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于500mL水中 B.溶于1L水中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 4.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的是()A.40gNaOH溶于1L水中B.58.5g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C.28gKOH溶于水制成1L溶液D.1L2%的NaOH溶液5.配制500mL0.2mol·L-1Na2SO4溶液,需要硫酸钠的质量是()A.9.8gB.14.2gC.16gD.32.2g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L-1的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A.2 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B.500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0.4 mol·L-1C.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0.2 mol·L-1D.500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0.2NA7.实验中需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1000mL,212g B.950mL,543.4g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8.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NH4Cl溶液C.25 mL 2 mol·L-1的KCl溶液D.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9.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1的NaCl溶液0.5L,需要用的仪器是①坩埚②分液漏斗③容量瓶④烧杯⑤胶头滴管⑥烧瓶⑦玻璃棒⑧托盘天平⑨药匙()A.③④⑤⑦⑨ B.①②⑤⑥⑧ C.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10.现有一瓶500mL的矿泉水,其水质成分表中标示其“Ca2+”含量为4 mg·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1×10-4mol·L-1 B.2×10-4mol·L-1C.0.5×10-4mol·L-1 D.1×10-3mol·L-111.分别用0.20mol·L-1的AgNO3溶液10mL与相同体积的下列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完整版)溶液配制与稀释典型习题+详解

(完整版)溶液配制与稀释典型习题+详解

(完整版)溶液配制与稀释典型习题+详解溶液配制练习一、固—水例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多少克?水多少亳升?解析:这是溶液配制最基本、最典型的类型。

可由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和体积=质量/密度直接计算。

氯化钠质量=50 g×5%=2.5 g 水的质量=50 g—2.5 g =47.5 g水的体积=47.5 g/1 g/ ml=47.5 ml例2:配制500 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多少?解析:此题涉及溶液密度,要注意转化成质量来计算。

溶液中只有质量有加和关系,体积不能直接进行和差计算。

氢氧化钠溶质质=500 ml1.1 g/cm310%=55 g水的质量=500 ml1.1 g/cm3-55 g=495 g(不要计算成500—55=445)二、液—水例3:用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30kg10%的食盐溶液。

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kg?解析:紧紧抓住配制前后的等量关系是关键。

可以利用配制前后溶质、溶剂的相对应相等来列方程解决。

设需要2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质量为x和y25%x=30k g10%,解得x=12k g;Y=30k g—12k g=18k g例4: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 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和水各多少毫升?解析:可以直接利用质量列方程计算。

设需要30%的盐酸体积为x,水的体积为y,5000 g×20%=x×1。

19 g/cm338% 解得x=2212 mlY=5000 g—2212 ml×1.19 g/cm338% =2453 ml三、液—液例5:要配制20%的食盐溶液100 g,需要10%和50%的食盐溶液各多少亳升?解析:此题可根据溶液配制前后的溶质、溶剂、溶液相等来列出议程组解决。

初三化学溶液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溶液的计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某兴趣小组需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假设常温下该稀硫酸的PH值为0.在装有100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104.4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1)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需要量取mL(保留一位小数)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2)在如图中,画出烧杯内溶液的PH值变化图象.(标出Na2CO3溶液的质量)(3)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5.4;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3)7.1%【解析】(1)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x,则有:x×1.84g/cm3×98%=100g×9.8%,x=5.4mL,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加入104.4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pH=7,如下图所示:(3)设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z,Na2CO3+H2SO4═Na2SO4+H2O+CO2↑,98 142 44100g×9.8% y z==,y=14.2g,z=4.4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1%,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在农业生产上,常需用质量分数为16% 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现要配制150 kg 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

【答案】24 kg;126kg【解析】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50kg×16%=24" k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50kg-24kg=126kg3.将7.3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98g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4.5g B.15.5g C.16.1g D.18.3g【答案】C【解析】设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由Zn+H2SO4═ZnSO4+H2↑、ZnO+H2SO4═ZnSO4+H2O得:H2SO4~ZnSO498 16198g×10% x解得:x=16.1g由以上计算可知,A、B、D错误,C正确.【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4.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6.5%B.30%C.25%D.【答案】A【解析】饱和溶液是在某温度时,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再溶解的溶液叫饱和溶液,20 ℃时,向100 g质量分数为 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 3.5 g氯化钠,这 3.5 g氯化钠不会溶解,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A。

专题1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专题1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能是______(填字母)。 A.使用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容量瓶中原来存有少量蒸馏水 C.溶解后的烧杯未经多次洗涤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3点: (1)在计算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时,要按容量瓶的容积 进行计算。 (2)用容量瓶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只能按照实验室中现
有规格的容量瓶进行配制。
(3)误差分析的关键是看操作影响的是溶质的质量还是溶液的 体积。
量瓶中加水稀释。( × )
【分析】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物质或稀释溶液。浓硫酸溶于水
会释放出大量的热,应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
4.配制240 mL 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的质量为10.0 g。( √ ) 【分析】配制240 mL 1 mol·L-1 NaOH溶液需用250 mL容量瓶, 应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为10.0 g。
【知识链接】
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溶液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b%的两溶液混合。 (1)等体积混合: ①当溶液密度大于1 g·cm-3时,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 硫酸、硝酸、盐酸、NaOH溶液等多数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质 量分数 w> 1 (a% b%) 。
2
②当溶液密度小于1 g·cm-3时,溶液越浓,密度越小(如酒精、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V为溶液的体积,V(气)为气体的体 积,Vm为气体摩尔体积,N为微粒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常见类型
类型一 标准状况下,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V气体 22.4 L mol1
c n V
溶质的物质的量 n
溶液的体积 V m m气体 m水

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是L,根据密度计算溶液体积的单位一 般是mL,要注意单位换算。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讲义(含解析)

高中化学 专题1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讲义(含解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w )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提示:溶质质量分数(w )=m 溶质m 溶液×100% 2.如何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提示: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①计算:计算出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

②称量:称取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水)的体积(将水的质量换算为水的体积)。

③溶解:将称取的溶质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量取的溶剂(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即得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新知探究]探究1 填写空白,认识物质的量浓度。

(1)概念:溶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为c B 。

(2)单位:mol·L -1。

(3)表达式:c B =n B V 。

探究2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填写表中空白。

内容 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质量分数(w ) 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特点 ① 同一溶液中,各处的浓度完全相同,即溶液具有均一性②溶液稀释或浓缩后,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但是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化计算公式 c =n 溶质V 溶液 w =m 溶质m 溶液×100%c (mol·L -1)=1 000 mL×ρ溶液g·mL -1×w M 溶质g·mol -1×1 L [必记结论]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1)以单位体积溶液作标准,即1 L 溶液,不是1 L 溶剂,也不是溶液的质量是1 000 g 。

(2)以溶质的物质的量为标准,而不是溶质的质量。

(3)溶质可以是单质、化合物、离子或其他特定组合。

(4)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一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会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成功体验]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L 水中溶解1 mol NaCl 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 -1B .标准状况下,22.4 L HCl 溶于1 L 水中形成溶液的体积是1 LC .标准状况下,将33.6 L HCl 溶于水形成1 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5 mol·L -1D .1 mol BaCl 2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所得溶液中c (Cl -)等于1 mol·L -1解析:选C 此题是概念性选择题,应逐个分析每个选项。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练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2单元课时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补充习题一、选择题1.在容量瓶上不作标记的是()A.刻度线 B.容量规格C.温度 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2. l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A.1L水中含有1 mol硫酸B.1L溶液中含1 molH+C.将98g硫酸溶于1L水所配成的溶液D.指1L硫酸溶液中含有98g H2SO43.8g无水硫酸铜配成 mol·L-1的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于500mL水中 B.溶于1L水中C.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500mL D.溶解后溶液的总体积为1L 4.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1的是()溶于1L水中溶于水制成1L溶液溶于水制成1L溶液D.1L2%的NaOH溶液5.配制·L-1Na2SO4溶液,需要硫酸钠的质量是()A.9.8gB.14.2gC.16gD.32.2g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 mol·L-1的Ba(NO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A.2 L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B.500mL溶液中NO3-离子浓度为 mol·L-1C.500mL溶液中Ba2+离子浓度为 mol·L-1D.500mL溶液中NO3-离子总数为7.实验中需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1000mL,212g B.950mL,543.4g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8.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 mL 1 mol·L-1 AlCl3溶液中Cl-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mL 2 mol·L-1 NH4Cl溶液mL 2 mol·L-1的KCl溶液mL 1 mol·L-1的FeCl3溶液9.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氯化钠固体配制mol·L-1的NaCl溶液0.5L,需要用的仪器是①坩埚②分液漏斗③容量瓶④烧杯⑤胶头滴管⑥烧瓶⑦玻璃棒⑧托盘天平⑨药匙()A.③④⑤⑦⑨ B.①②⑤⑥⑧ C.③④⑤⑦ D.③④⑤⑥10.现有一瓶500mL的矿泉水,其水质成分表中标示其“Ca2+”含量为4 mg·L-1,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A.1×10-4mol·L-1 B.2×10-4mol·L-1C.×10-4mol·L-1 D.1×10-3mol·L-111.分别用·L-1的AgNO3溶液10mL与相同体积的下列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第二单元 课时2 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含解析)苏教版

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第二单元 课时2 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含解析)苏教版

课时2 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2 mol·L -1 Ba(NO 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2 L 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8N AB .500 mL 溶液中NO 3-浓度为0.4 mol·L -1 C .500 mL 溶液中Ba 2+浓度为0.2 mol·L -1 D .500 mL 溶液中NO 3-总数为0.2N A解析 2 L 0.2 mol·L -1 Ba(NO 3)2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1.2N A ,A 错误。

答案 A 2.(2014·太原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L 0.1 mol·L -1碳酸钠溶液的阴离子总数等于0.1N AB .将1体积c mol ·L -1硫酸用水稀释为5体积,得到0.2c mol ·L -1硫酸C .将25 g 无水CuSO 4溶于水制成100 mL 溶液,其浓度为1 mol·L -1 D .将w g a %NaCl 溶液蒸发掉w 2g 水,得到4a % NaCl 溶液 解析 CO 32-水解使阴离子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A 项错误;C 项CuSO 4的物质的量大于0.1 mol ,则CuSO 4溶液的浓度大于1 mol·L-1错误;D 项若不析出晶体,得到2a %的NaCl 溶液错误。

答案 B3.V L 浓度为0.5 mol·L -1的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 气体11.2V LB .加入10 mol·L -1的盐酸0.1V L ,再稀释至1.5V LC .将溶液加热浓缩到0.5V LD .加入V L 1.5 mol ·L -1的盐酸混合均匀解析 A 项,通入HCl 气体后溶液的体积会发生变化,若溶液体积不变时所给数据是合理的,该项不合理;C项,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浓缩会导致HCl挥发,该项不合理;D项,不同浓度盐酸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两溶液的体积加和,该项不合理。

九年级化学溶液典型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九年级化学溶液典型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溶液归纳整理:1.溶液是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这是判断溶液的依据。

以固体小颗粒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悬浊液,以小液滴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溶液.溶液的颜色不一定是无色的。

3.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是指被溶剂溶解的那部分物质。

它可以是固、液、气三态,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最常见的溶剂是水。

4.溶质溶于水的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NH4NO3溶于水吸热,NaOH、浓H2SO4、CaO 溶于水放热。

固体物质溶于水后,通常使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有些物质溶于水后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而使得它们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5.有一类物质,它能促使原本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物质在一起形成较为稳定的混合物,这类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6.溶质的质量分数亦即通常所说的溶液的浓稀程度,可见溶液的浓稀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已知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或溶液体积,且已知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中的任两个量可求出另一个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的体积一般不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溶液体积一般不可以相加减.溶液质量=溶液密度×溶液体积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ω=×100%溶液质量稀释时,稀溶液质量=浓溶液质量+水的质量,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浓缩(无晶体析出)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7.溶液的配制:当溶质为固体时,溶液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当溶质为液体时或将浓溶液稀释为一定质量分数的稀溶液时,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如需将不纯物质溶于水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首先要将不纯物提纯。

活用所学:1.名称中有水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硬水 B。

油水 C。

泥水 D。

蒸馏水2.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料酒B.食醋C.花生 D。

(完整版)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知识点和习题大题专项练之

(完整版)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知识点和习题大题专项练之

溶液的配制一.溶液的组成定量表示方法1.用质量分数来表示。

(属于质量浓度)(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2)a%=m(溶质)/m(溶液)×100%(3)单位:2.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2)公式:注意:V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水的体积.nB为溶质的物质的量。

(属于体积浓度)二.关于物质的量溶液的配制例:配制0.2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mL仪器天平或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

容量瓶的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项:注意:①.容量瓶为细颈磨口梨形平底瓶,带有与磨口吻合的玻璃塞或塑料塞②.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体积和温度(一般为20℃)③.体积有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等多种,配制溶液时应与之相匹配④.容量瓶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溶液,不能加热,更不能用来做反应容器。

步骤(1)计算:(2)称量或量取:固体用托盘天平(易潮解物质如何称量?),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

(3)溶解或稀释(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注意:因洗涤是将剩余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以(4)和(5)可合并为一步,称为“转移”。

3.重点注意事项:(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3)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填能或不能)(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后才能移液;(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填能或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

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

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填能或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练习:用98%的浓硫酸(=1.84g/cm3)配制250mL10mol/L的稀硫酸。

高考化学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溶液的配制与分析测试题及答案

第3讲溶液的配制与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实验中需用2.0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固体的质量分别为()A.950mL;201.4g B.1000mL;212.0gC.100mL;21.2g D.500mL;100.7g2.300mL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g,在该溶液中加入0.1mol/LBa(OH)2溶液300mL,反应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4mol/L B.0.3mol/LC.0.2mol/L D.0.1mol/L3.浓度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浓度不等的两种氨水等质量混合时,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那么a、b、c数值的关系是()A.a>b>c B.b>a>c C.c>b>a D.c>a>b 4.某同学用Na2CO3配制0.10mol/L的Na2CO3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A.1处B.2处C.3处D.4处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配制5%的食盐溶液时,将称量的食盐放在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B.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10.00mLKMnO4溶液C.用500mL容量瓶配制1mol/L的NaOH溶液D.用pH试纸测得新制氯水的pH为26.取100mL0.3mol/L 和300mL0.25mol/L 的硫酸注入5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0.21mol/LB .0.42mol/LC .0.56mol/LD .0.26mol/L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7.下列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中c (Na +)+c (H +)=c (HCO -3)+2c (CO 2-3)+c (OH -)B .浓度均为0.1mol/L 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c (CH 3COO -)-c (CH 3COOH)=2[c (H +)-c (OH -)]C .0.1mol/L 的NaHSO 3溶液中c (Na +)>c (HSO -3)>c (SO 2-3)>c (H+)>c (OH -)D .新制氯水中c (Cl 2)=2[c (ClO -)+c (Cl -)+c (HClO)]8.体积为V mL ,密度为ρg/mL 的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 的某物质的溶液,其中溶质为m g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 .c =1 000w ρMB .m =Vρw 100C .w =cM 1 000ρ%D .c=m VM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从1L1mol/L 的NaCl 溶液中取出10mL ,其浓度仍是1mol/LB .制成0.5L10mol/L 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L(标准状况)C .0.5L2mol/LBaCl 2溶液中,Ba 2+和Cl -总数为3×6.02×1023D .10g98%硫酸(密度为1.84g/cm 3)与10mL18.4mol/L 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10.下列实验操作或记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测得1molN 2的质量为28gB .用量筒测得排水法收集制得的氢气体积为50.28mLC .用两只250mL 的容量瓶配制0.1mol/L500mL 的NaOH 溶液D .用托盘天平称得2.5g 胆矾,受热充分失水后,固体质量减轻0.9g11.25℃时,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pH =7的NaHSO 3与Na 2SO 3混合溶液中:3c (Na +)=c (HSO -3)+c(SO2-3)B.0.1mol/L的KHA溶液,其pH=10:c(K+)>c(HA-)>c(OH-)>c(H+)C.20mL0.1mol/L醋酸钠溶液与10mL0.1mol/L盐酸混合后的溶液中:2c(H+)+c(CH3COOH)=c(CH3COO-)+2c(OH-)D.在25mL0.1mol/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CH3COOH 溶液,溶液pH变化如上图所示,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存在下列关系:c(Na+)>c(CH3COO-)>c(OH-)>c(H+)12.2008年5月我国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为配制0.01mol/L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6分)13.(9,填空并(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的NaOH溶液500mL(3)下列操作对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有偏高影响的是。

高考化学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92

高考化学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92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1.(2020·长春模拟)用36.5%的浓盐酸(密度1.2 g·cm-3)配制1 mol·L-1的稀盐酸 100 mL,配制过程需用到哪些仪器,且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100 mL量筒②10 mL量筒③50 mL烧杯④托盘天平⑤100 mL容量瓶⑥胶头滴管⑦玻璃棒A.①③⑤⑥⑦B.②⑥③⑦⑤⑥C.③⑤⑦⑥①D.④③⑦⑤⑥【解析】选B。

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 mL,则V mL×1.2 g·cm-3×36.5%=1 mol·L-1×0.1 L×36.5 g·mol-1,解得:V=8.33 mL,所以量取时用10 mL量筒,配制顺序是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一般用量筒(用到胶头滴管)量取,在烧杯中稀释,冷却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所以需要的仪器先后为10 mL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即顺序为②⑥③⑦⑤⑥,答案选B。

【加固训练】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中,需要下列实验操作中的( )【解析】选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

A项,此操作为过滤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不需要,A错误;B项,此操作为分馏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不需要,B错误;C项,此操作为移液操作,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之一,C正确;D项,此操作为分液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不需要,D错误。

高中化学 1_2_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1_2_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将171 g Ba(OH)2溶于1 L水所得的溶液B.将22.4 L HC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C.1 L含2 mol K+的K2SO4溶液D.将0.5 mol·L-1的NaNO3溶液100 mL加热蒸发掉50 g水后的溶液解析:A不正确,因为只知溶剂体积而不知溶液体积;B不正确,22.4 L HCl不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C正确,因c(K+)=2 mol·L-1,而1 mol K2SO4可电离生成2 mol K+,c(K2SO4)=1 mol·L-1;D不正确,因为不知加热蒸发后溶液的体积。

答案:C2.在配制250 mL 2.0 mol/L NaCl溶液的实验中,必须使用的仪器是( )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是容量瓶。

答案:A3.下列溶液中,Na+数目最多的是( )A.1 mol·L-1 Na2SO4溶液100 mLB.0.9 mol·L-1 Na3PO4溶液10 mLC.2.5 mol·L-1 NaOH溶液50 mLD.1 mol·L-1 NaHCO3溶液100 mL解析:比较Na+数目的多少,就是比较Na+的物质的量,在溶液中n(Na+)=c(Na +)·V,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有关。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各项中的n(Na+)。

A项,n(Na+)=0.2 mol;B项,n(Na+)=0.027 mol;C项,n(Na+)=0.125 mol;D项,n(Na+)=0.1 mol。

答案:A4.如下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解析:定容时,视线应与刻度线相平。

答案:C5.配制100 mL 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①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相同的纸,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取②把称得的氢氧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沿玻璃棒转入容量瓶中③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④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解析:将NaOH放在小烧杯中称取,①错;定容过程中当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2 cm 时,应改用胶头滴管定容,④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容量瓶上标有( )
①温度②浓度③容量④压强⑤刻度线⑥酸式或碱式
A.①③⑤B.③⑤⑥
C.①②④D.②④⑥
【答案】A
2.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A.200 mL 2 mol/L MgCl
2
溶液
B.1 000 mL 2.5 mol/L NaCl溶液
C.250 mL 1 mol/L AlCl
3
溶液
D.300 mL 5 mol/L KClO
3
溶液
【解析】c(Cl-)与体积无关,比较c(Cl-)时,一看溶液的浓度,二看溶质的组成。

【答案】A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解析】NaOH固体不应直接在托盘上称量;浓H
2SO
4
的稀释应将浓H
2
SO
4
沿着烧杯内
壁缓缓加入,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答案】BC
4.配制100 mL 1.0 mol·L-1的Na
2CO
3
溶液,下列情况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容量瓶使用前用1.0 mol·L-1的Na
2CO
3
溶液润洗
B.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C.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敞开容器称量Na
2CO
3
且时间过长
【解析】A项,润洗过程中增加了Na
2CO
3
的量,使浓度偏高;B项,配制过程中,未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损失,结果偏低;C项仰视确定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结果是加水多,溶液的体积大于100 mL,浓度偏低;D项用敞开容器称量Na
2CO
3
且时间过
长,吸收空气中的CO
2
,结果偏低。

【答案】A
5.取100 mL 0.3 mol·L-1和300 mL 0.25 mol·L-1的硫酸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该混合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1 mol·L-1B.0.26 mol·L-1
C.0.42 mol·L-1D.0.56 mol·L-1
【解析】n(H+)=0.1 L×0.3mol·L-1×2+0.3 L×0.25mol·L-1×2=0.21 mol,
c (H +
)=0.21 mol
0.5 L
=0.42 mol·L -1。

【答案】 C
6.若m g 密度为ρ g·cm -3的Al 2(SO 4)3溶液中含SO 2-
4 n g ,则该Al 2(SO 4)3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是( )
A.
ρn
32m
mol/L B.
ρn
48m
mol/L C.1 000ρn 192m mol/L
D.1 000ρn 288m
mol/L
【解析】 SO 2-4的物质的量n (SO 2-4
)=n 96
mol ,则Al 2(SO 4)3的物质的量为
n 96×3
mol ,溶
液的体积V =m ρcm 3=m 1 000ρL ,故Al 2(SO 4)3的物质的量浓度c =n V =
n
96×3
mol m
1 000ρ
L
=1 000ρn
288m
mol/L ,答案为D 。

【答案】 D
7.(2009年柳州质检)含MgCl 2、KCl 、Na 2SO 4三种溶质的混合液中,已知其中含Cl -1.5
mol ,K +和Na +共1.5 mol ,Mg 2+为0.5 mol ,则SO 2-
4的物质的量为( )
A .1 mol
B .0.5 mol
C .0.25 mol
D .0.15 mol
【解析】此类题应用电荷守恒求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较简单。

我们知道,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代数和为0。

据此可得:n(Na+)×1+n(K+)×1+n(Mg2+)×2=n(Cl-)+n(SO2-4)×2,解得n(SO2-4)=0.5 mol。

【答案】B
8.V mL 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a g,取V
4
mL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2-4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125a
9V
mol·L-1 B.
125a
18V
mol·L-1
C.125a
36V
mol·L-1 D.
125a
54V
mol·L-1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稀释及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已知某盐酸的密度为1.19 g·mL-1,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 mol·L-1,求该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解析】设盐酸的体积为1 L,则溶液的质量为1 000 mL×1.19g·mL-1=1 190 g,
n(HCl)=12 mol·L-1×1 L=12 mol,m(HCl)=12 mol×36.5 g/mol=438 g w=
438 g 1 190 g
×100%=36.8%。

【答案】36.8%
10.(2009年青岛高三质检)将一定体积、密度为1.19 g/cm3、HCl的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稀释至50 mL时,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2 mol/L,计算所用浓盐酸的体积。

【解析】稀释前后HCl的物质的量相等,设浓盐酸的体积为V mL。

1.19 g·mL-1×V mL×36.5%
=1.02 mol/L×0.05 L,所以V=4.3。

36.5 g·mol-1
【答案】 4.3 mL
11.(1)用18 mol/L硫酸配制100 mL 1.0 mol/L硫酸。

若实验仪器有:A.100 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 mL容量瓶、E.10 mL量筒、F.胶头滴管、G.50 mL烧杯、
H.100 mL容量瓶。

实验时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标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 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2 cm处,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解析】(1)用18 mol/L硫酸配制1.0 mol/L硫酸,实际是稀释问题的计算及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

根据稀释定律c1V1=c2V2可计算所需18 mol/L浓硫酸的体积为5.6 mL。

该体积的液体用100 mL量筒量取比用10 mL量筒量取误差要大,故应选E,不能选A。

(2)容量瓶的使用方法:用待配溶液润洗容量瓶,这样会使内壁附着溶质,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B不正确;若在容量瓶中进行溶解或稀释,由于加热应使溶液的体积和容量瓶的容量发生改变,导致所配溶液浓度会产生误差,C、D均不正确。

【答案】(1)GECHF或EGCHF
(2)BCD
12.(能力提高)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 mL 0.5 mol·L-1NaOH溶液以备使用。

(1)该同学应选择________ mL的容量瓶。

(2)其操作步骤如右图所示,则如图操作应在下图中的______(填选项字母)之间。

A.②与③B.①与②C.④与⑤
(3)该同学应称取NaOH固体________g,用质量为23.1 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时,请在附表中选取所需的砝码大小________(填字母),并在下图中选出能正确表示游码位置的选项________(填字母)。

附表砝码规格
a b c d e
砝码大小
1005020105
/g
(4)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大小有何影响?
①转移完溶液后未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

②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浓度会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

称量23.1 g(烧杯)+10.0 g(NaOH固体)共33.1 g的质量,直接可以取砝码20 g+10 g,另外移动游码至3.1 g处即可。

玻璃棒和烧杯内仍有一部分溶质,故浓度偏小。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水没有影响,因为配制过程中需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1)500 (2)C (3)10.0 c、d c (4)①偏小②无影响
.精品资料。

欢迎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