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分析的高考志愿填报研究

合集下载

志愿填报指导研究报告

志愿填报指导研究报告

志愿填报指导研究报告志愿填报指导研究报告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填报志愿成为每个高中毕业生都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志愿填报是指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成绩和职业规划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和学校。

为了指导考生正确填报志愿,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并撰写了本报告。

在研究中,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高中毕业生参与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专业方向、学校声誉、就业前景和兴趣爱好等。

其中,专业方向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有56%的考生认为专业方向是自己填报志愿的首要考虑因素。

其次,学校声誉和就业前景分别被48%和46%的考生列为重要因素。

兴趣爱好和家庭经济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的志愿选择。

由于专业方向的重要性被广大考生所认可,我们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先确定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然后选择与之相关的专业。

此外,还应考虑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避免选择过于冷门或者过于竞争激烈的专业。

对于那些兴趣广泛但还无法确定具体专业方向的考生,可以选择一些师范类或者综合类的专业,这样可以为将来的选择留下更多的空间。

对于学校选择,我们建议考生除了关注学校的声誉外,还应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实践机会等。

此外,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也是考生在选择学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有25%的考生表示填报志愿时会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全面了解学费、住宿和生活费用等方面的情况,以避免因经济压力过大而影响学习生活。

综上所述,填报志愿是一项重要的决策,需要考生全面考虑自身的兴趣、特长、职业规划以及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等因素。

希望本报告能对考生正确填报志愿提供指导和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的研究报告

高考志愿填报的研究报告

高考志愿填报的研究报告
高考志愿填报是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重要环节,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问题,包括填报方式、填报策略以及填报结果的影响等方面。

一、填报方式
1.线上填报与线下填报的比较:通过对高中毕业生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线上填报方式,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信息及时发布,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多次修改,但也存在网络连接不稳定、系统故障等问题。

二、填报策略
1.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和能力: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填报志愿
时通常会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前景。

这表明,学生对于选择专业的态度逐渐趋于成熟和理性。

2.咨询求助与信息获取:学生在填报志愿之前通常会咨询家长、老师、同学等人的意见,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建议。

同时,他们还会通过参观学校、听取专业介绍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三、填报结果的影响
1.录取率与志愿顺位的关系: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在录取时通
常会根据学生的志愿顺位进行筛选,志愿排名越靠前,则被录取的几率越大。

因此,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合理安排,将自己最中意的学校和专业放在比较靠前的志愿。

2.填报结果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的选择和结果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可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从而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环节,学生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的目标,咨询多方面的意见和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合理安排志愿顺位。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能够做出更理性和适合自己的选择。

高考报名系统架构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高考报名系统架构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

高考报名系统架构的研究与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考成为了千千万万学生的心愿,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

在高考过程中,报名系统作为入口之一,对学生和教育部门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考报名系统架构的研究与设计,构建一套更加完善、高效的报名系统,为教育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研究内容1. 高考报名系统现状调研和需求分析:通过对现有高考报名系统的调研和学生、教育部门的需求调查,了解目前高考报名系统的运作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后期的架构设计提供参考。

2. 高考报名系统架构设计:根据前期的需求分析和技术调研,设计高考报名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系统的功能模块、业务流程、数据存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设计。

3. 高考报名系统开发与实现:根据系统架构设计,实现高考报名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主要包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的实现、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等。

4. 系统测试与运维: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安全性、稳定性、性能等多方面的测试,确保系统质量。

并在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后,进行运维保障,及时解决系统出现的问题。

三、研究意义高考作为重要的选拔方式,报名系统是学生报考的入口,同时也是教育部门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

研究高考报名系统架构的研究与设计,能够帮助更好地实现高考报名的目标,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教育部门信息管理提供更高效的方法。

四、书目参考1. 沈阳财经学院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系统分析与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2. 王炜. 高考报名系统设计[J]. 现代计算机, 2018(23):121-122.3. 高明. 高考报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 15(3):350-351.。

高考志愿填报对策研究报告

高考志愿填报对策研究报告

高考志愿填报对策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对策研究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高考成绩的竞争愈发激烈,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如何合理地选择专业和学校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们选择未来人生道路的重要节点,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发展和人生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考志愿填报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帮助考生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全国各地高中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

调查内容涵盖高考成绩、志愿填报意愿、填报过程的考虑因素等。

三、现状分析1. 高考成绩压力大调查结果显示,高考成绩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首要考量因素。

考生们普遍认为高考成绩能够决定他们未来上大学的机会和学习环境,因此他们对于成绩的要求很高,在备考阶段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而高考的不确定性也加大了考生的心理压力。

2. 少数考生对未来专业与职业缺乏了解在选择专业和填报志愿时,部分考生缺乏足够的了解,只是盲目地追求热门专业或者盲从他人的选择。

一些考生甚至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专业,导致了将来的后悔和误读。

3. 不了解学校与专业的典型特点很多考生对于不同高校的教学质量、专业特色和就业出路等不了解。

他们盲目地选择知名学校而忽略了一些优质的专业或学校,或者是因为学校的热门专业而忽视其他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四、对策建议1. 提前规划并量化目标提前制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规划学习和报考的方向。

通过一系列的规划,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

同时,将目标量化,可以更好地衡量自己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提高学习动力。

2. 多样化信息获取渠道考生应该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包括参观学校开放日、参加招聘会、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和听取前辈的经验等。

通过多样化的信息获取,考生可以了解不同学校和专业的优势和特点,为自己的选择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3. 合理规划备选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备选志愿。

实验三 高考报名与录取系统分析报告 (3)

实验三 高考报名与录取系统分析报告 (3)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名称__高考报名及录取系统___实验日期:2012/4/14实验报告日期:2012/4/18小组成员_:关敏范国良张百万夏鹏飞李悦宁成员学号:0994050022 0994050107 0994050614 0994050804 0994050929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各种商务模式(B2B、B2C、C2C、B2G等)电子商务系统流程,给出各种商务模式(B2B、B2C、C2C、B2G等)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实验内容在分析各种商务模式(B2B、B2C、C2C、B2G等)电子商务系统的基础上,完成各种商务模式(B2B、B2C、C2C、B2G等)电子商务系统规划。

对具体的电子商务系统进行规划,给出其概念模型。

实验内容1.甘特图安排项目计划:计划安排:1天 选题收集材料:4天 分析设计:5天 程序设计:9天 调试与测试:3天 验收与评分:1天2.背景分析:传统的高考考生报名级录取模式是考生填写报名表格上交至报名点, 各报名点工作人员手工录入考生信息并汇总到省招办,招生办在统计完报名信息以后再将信息分发给各高校。

这样的报名及录取操作方式不仅烦琐费时, 工作量大, 容易出错, 而且周转环节多, 不利于招考部门的集中管理和加强上下级招办与报名学校等有关部门的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发B /W /D 三层结构的高考报名及录取系统,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进行报考及录取工作。

该系统方便了考生报名, 减少了考生数据出错几率,考生可登录网站直接输入报名表信息, 并可随时查询和修改个人信息,并可以在录取工作完成以后随时查询自己的录取状态。

验收与评分调试与测试程序设计分析与设计选题收集材料干特图计划安排3.开发过程分析3.2、系统功能结构(1)本系统整体上可以划分为数据库、数据访问层和业务逻辑层,如图所示。

图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图(2)系统模块设计根据人才招聘系统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进行设计,分别对应个人/企业用户和管理员。

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一位即将走向大学的学子们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逐步普及,高考志愿填报也在不断发展,各种辅助填报系统也应运而生。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从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探讨。

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是指为考生提供多方位、全面的信息查询和分析、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的一种智能化、信息化辅助系统。

它的作用是帮助考生分析自身的优劣势,了解各个大学的招生政策和专业情况,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高考志愿填报。

目前,国内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的数据来源日益完善。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录取的条件和政策也在不断变化,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能够及时更新这些信息,提供最新的数据支持。

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的功能逐渐多样化。

现在的系统不仅可以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推荐,在线查询专业录取分数线和就业情况等基本信息,还可以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专业选择建议。

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系统都在不断优化用户界面,让操作更加简单易懂,使得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更加方便快捷。

尽管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在发展中取得了以上成就,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而这些基础数据是由各大学和教育部门提供的。

但是由于各地区的数据汇总方式和数据标准不一致,导致了数据的质量难以保证,给学生的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系统的智能化还有待提升。

虽然现有的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分析和学校推荐,但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加强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使得系统更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能够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用户体验还有待优化。

尽管系统在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反映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高考志愿填报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论文笔记(十)

《高考志愿填报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论文笔记(十)

《⾼考志愿填报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论⽂笔记(⼗)⼀、基本信息标题:⾼考志愿填报关键技术研究及系统实现时间:2017来源:关键词:⼆、研究内容1.论⽂主要内容以及章节安排第 1 章:绪论。

简单介绍了⾼考志愿填报关键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考志愿填报指导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中访问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最后对⽂本的内容安排做出说明。

第 2 章:主要是介绍神经⽹络和分类算法等相关的⼀些基础知识,为后⾯章节的研究⼯作做知识储备。

第 3 章:基于神经⽹络的院校投档分数线的预测。

针对⽬前常⽤⼏种线性预测⽅法误差较⼤的问题,本⽂提出了⼀种基于神经⽹络实现院校投档分数线预测的⽅法。

该⽅法采⽤基于粒⼦群算法优化的神经⽹络模型,通过粒⼦群算法在迭代过程中对粒⼦的⾃⾝历史能⼒认知和全局环境认知进⾏动态分配,解决了神经⽹络算法容易陷⼊局部极⼩值的问题。

通过对 2011-2015 年的数据进⾏实验,结果表明直接采⽤神经⽹络与线差法相⽐,对于本⼀本⼆院校,38%的院校投档分数线预测误差不超过 1 分,准确率提⾼了 12%,54%的院校投档分数线预测误差不超过 2分,准确率提⾼了 14%;对于⾼职专科院校,64%的院校投档分数线预测误差不超过3分,准确率提⾼了43%。

⽽在采⽤优化后的神经⽹络与直接采⽤神经⽹络相⽐,对于本科院校,42%的院校投档分数线预测误差不超过 1 分,准确率提⾼了 4%,62%的院校投档分数线预测误差不超过 2 分,准确率提⾼了 8%;对于⾼职专科院校,68%的院校投档分数线预测误差不超过 3 分,准确率提⾼了 4%。

第 4 章:基于 C4.5 的六档专业推荐法。

江苏省⾼考志愿填报规则规定每位考⽣同批次同科类填报 8 所院校,每所院校选择 6 个专业。

本章提出了基于优化 C4.5算法实现的六档专业推荐法,改善了现有基于线差法进⾏分类推荐⽅法误差较⼤的问题,该⽅法采⽤了等价⽆穷⼩理论对 C4.5 选择分裂属性的进⾏优化,在保持准确率不变的情况下,使得算法效率⼤幅度提升。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可行性分析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可行性分析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可行性分析高考是每一个学生所面临的重要考试,志愿填报是一个决定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信息获取困难、学生数量庞大等问题,传统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一个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

一、需求分析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需求:1. 提供全面准确的院校信息:系统应提供各个院校的具体招生计划、录取政策、专业设置等信息,以便学生能够进行详细的比较和选择。

2. 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系统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绩水平等因素,给出与其匹配的院校和专业推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确定志愿填报方向。

3. 提供模拟志愿填报功能:系统应该具备模拟志愿填报的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考分情况进行多次试错,从而找到最合适的填报方案。

4. 提供在线咨询服务:系统应设置专门的在线咨询平台,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系统进行与招生院校相关的问题咨询,提供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二、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为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开发人员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一个稳定、安全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

2. 经济可行性: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开发和运营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然而,考虑到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和家庭都会受益于这个系统,可行性分析表明,从长远来看,系统的建设和运维费用是可以得到回报的。

3. 用户可行性:高考考生和家长是这个系统的主要使用者,而他们是这个系统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

因此,用户对系统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意愿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考考生和家长都对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4. 管理可行性: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开发和运营需要一个强大的技术团队和良好的管理机制。

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系统的开发和推广才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因此,管理可行性是系统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风险分析1. 数据安全风险: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如考生个人信息、成绩等。

高考志愿填报算法研究综述

高考志愿填报算法研究综述

高考志愿填报算法研究综述摘要: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位考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未来的发展和职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帮助考生更科学地选择和填报志愿,提高高考录取结果的满意度,各类高考志愿填报算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对高考志愿填报算法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了不同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引言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在高考结束后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生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决策。

随着高校数量的增加和专业选择的多样化,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面临着巨大的选择压力。

传统的填报方式仅仅依靠个人的主观意愿和经验,容易出现盲目选择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选择和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算法应运而生。

高考志愿填报算法是基于一定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原理,通过对考生的个人信息和高校招生数据进行分析和匹配,为考生提供科学而合理的志愿填报建议。

目前,高考志愿填报算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考录取结果的满意度。

二、高考志愿填报算法的分类根据各类高考志愿填报算法的不同原理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基于成绩模型的算法:这类算法主要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学科特长,对高校的招生要求进行匹配和排序,为考生提供基于成绩的志愿填报建议。

这类算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操作,但忽略了考生的兴趣和个人发展特点。

2. 基于职业模型的算法:这类算法主要根据考生的兴趣和职业倾向,对高校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潜力进行分析,为考生提供基于职业的志愿填报建议。

这类算法的优点是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但忽略了考生的能力和成绩情况。

3. 综合匹配模型的算法:这类算法综合考虑了考生的成绩、兴趣和职业倾向等多个因素,通过建立一个综合的匹配模型,为考生提供更全面和科学的志愿填报建议。

这类算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客观地评估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但操作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三、高考志愿填报算法的应用现状目前,高考志愿填报算法已经在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24年基于混合推荐的高考志愿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基于混合推荐的高考志愿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混合推荐的高考志愿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深化,高考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为了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混合推荐的高考志愿推荐系统。

该系统通过整合多种推荐算法,结合考生的个人情况和高考成绩,为考生提供个性化的志愿填报建议。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本系统采用B/S架构,分为前端、后端和数据库三个部分。

前端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展示推荐结果和系统功能;后端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和数据运算,包括推荐算法的实现;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信息、高考成绩、专业信息等数据。

2. 推荐算法本系统采用混合推荐算法,包括内容推荐、协同过滤推荐和基于规则的推荐。

内容推荐根据考生的兴趣爱好和学科能力,推荐相应的专业;协同过滤推荐根据考生的历史行为和其他考生的行为数据,找出相似的考生并推荐其选择的志愿;基于规则的推荐则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所在地区、性别等信息,推荐符合条件的大学和专业。

3.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采用简洁明了的风格,方便考生和家长使用。

主要包括登录注册、个人信息填写、高考成绩输入、志愿填报建议等功能模块。

在志愿填报建议模块中,系统会根据考生的个人情况和推荐算法的结果,生成个性化的志愿填报建议。

三、系统实现1. 数据准备系统需要准备的数据包括考生信息、高考成绩、专业信息、大学信息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

在数据准备阶段,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算法实现本系统采用Python语言进行开发,使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推荐算法。

在内容推荐方面,采用文本挖掘和情感分析等技术,提取专业的特点和考生的兴趣爱好;在协同过滤推荐方面,采用基于用户和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在基于规则的推荐方面,根据考生的个人情况和规则库中的规则,生成志愿填报建议。

3. 系统测试在系统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4年基于混合推荐的高考志愿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基于混合推荐的高考志愿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基于混合推荐的高考志愿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对每位学生的人生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面对高考后的志愿填报,许多学生和家长常常陷入迷茫与焦虑。

为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混合推荐的高考志愿推荐系统,旨在帮助学生和家长科学、有效地进行志愿选择。

二、系统需求分析1. 需求概述系统需要收集各类高校信息、专业信息以及考生的个人兴趣与能力信息等,根据这些信息为考生提供志愿填报的参考建议。

系统不仅需要提供实时的高校和专业信息,还需要对考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深度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推荐。

2. 功能性需求系统应包括用户管理、信息收集、数据处理、推荐算法、结果展示等模块。

其中,推荐算法是系统的核心,需要结合多种推荐算法进行混合推荐。

3. 非功能性需求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操作简便,界面友好。

同时,系统应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崩溃。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采用混合架构,包括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

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各类数据;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各种业务逻辑,包括数据处理和推荐算法等;表示层负责用户界面的展示。

2.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应包括考生信息表、高校信息表、专业信息表等。

表中应包含足够的字段以存储各类信息,如考生的个人资料、高校的基本情况、专业的课程设置等。

3. 推荐算法设计系统采用混合推荐算法,包括基于内容的推荐、协同过滤推荐和深度学习推荐等。

基于内容的推荐根据考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推荐;协同过滤推荐则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推荐;深度学习推荐则通过训练大量的数据来提高推荐的准确性。

四、系统实现1. 技术选型系统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使用Spring Boot框架进行后端开发,前端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进行开发。

数据库采用MySQL。

2. 具体实现系统首先通过用户管理模块收集考生的个人信息,然后通过信息收集模块收集高校和专业信息。

基于本体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陈林

基于本体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陈林

信息系统工程 │ 2015.1.2037SYS PRACTICE 系统实践一、引言高考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它关系到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而志愿填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以数据查询为主的信息系统已渐渐不能满足考生和家长的需求;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往往觉得难以取舍,难以在众多的招生信息中找出既符合考生专业意向和城市意向又有较高录取概率的院校和专业。

针对高考志愿填报中的困难,国防科技大学陆昌辉[1]等从概率模型出发,用矩阵的形式存储历史录取数据,并给出了录取概率的计算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考生和家长主观选择学校和专业,然后根据模型计算出录取的概率,所以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不准确、全面,不一定能找到考生最满意的且录取概率最大的院校和专业;安徽财经大学唐晓静教授[2]对高考填报志愿进行定量分析,采用模糊AHP 方法设计了评价模型、灰色预测方法给出了预测模型,对填报高考志愿这个主客观信息综合集成的复杂过程给出了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考生主观的为理想中大学的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各主要因素给出各学校标度,在不同的学校中选择时很难保证标准、尺度的一致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何斌[3]对普通高校招生的数据模型进行研究,以高考志愿填报为出发点,结合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抽取技术、多维建模技术设计了一个以志愿填报为主题的数据集市,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联机分析处理技术(OLAP)、数据挖掘(DW)技术和模型辅助决策技术,通过对高校录取历史数据的分析,运用单目标与多目标决策技术实现了一个志愿填报辅助决策系统,这个系统是以关键字匹配为检索依据,在考生对学校、专业、地域等主要因素目标不是特别明确时,检索结果往往不全面。

本文以考生为主体,设计并实现基于本体的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本系统通过采集考生的成绩排名和考生志愿填报的主要意向(专业和城市)信息,基于本体概念距离和城市经纬度距离等计算得到适合考生意向的院校、专业、匹配率等信息;通过成绩排名和历年专业分数线排名加权得到录取概率。

大数据视野下的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决策系统探讨

大数据视野下的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决策系统探讨

大数据视野下的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决策系统探讨摘要:下文简要分析了志愿填报系统的有关概念,并分析了大数据视野下的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决策系统设计。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决策系统;功能;系统设计1.大数据技术下的志愿填报智能系统概述现阶段高考参与人数逐年增长,同时很大一部分学生及家长对志愿填报、院校选择的了解程度不高。

这就需要高考志愿智能决策系统,来为用户个体提供志愿填报建议。

志愿填报智能决策系统,能提供院校选择、院校简介、专业详解、分数查询、合理预测、志愿填报等功能,为高三学生最后阶段的冲刺助力[1]。

1.志愿填报智能决策系统总体设计在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决策系统中,根据实际功能的不同,具体划分了五个模块,具体包括管理员模块、兴趣爱好测试模块、基础数据收集模块、搜索模块、评估模块主要负责对用户的管理。

兴趣爱好测试模块,能够向用户提供出一份兴趣爱好测试问卷,在用户个体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作答后,精准分析并尝试为用户提供志愿填报建议。

基础数据收集模块,能够收集各大高校的基础数据,并将众多数据纳入到系统数据库中,便于后续系统服务的实现。

搜索模块的主要功能,是让用户自由搜索高校和专业名称,充分满足了用户个体的志愿方向和兴趣需求。

评估模块主要负责的是合理评估用户的需求并根据需求提供更为合适的高校目标。

用户使用志愿填报智能决策系统,可以输入个体的模拟成绩,系统通过算法计算最终给出与用户成绩更为匹配的高校,结果会以列表的形式呈现出来[2-3]。

(一)、前端页面设计前端页面的布局设计重点突出了简洁、干净的设计理念。

这种设计一方面可以为用户提供最直接、更确切的体验感受。

另一方面,因为高三学生在志愿填报时正值人生关键的选择时期,这时用户的身心均处于较为紧张、焦躁的状态。

简单的页面布局设计有助于舒缓用户身心。

在前端首页设计中,具体设计了六大功能按钮,进一步提升了用户操作过程的简单流畅性。

志愿预测页面功能开发志愿预测页面功能的开发,包括根据用户更新的模考成绩进行后台数据的填充与对比、查询近年的分数分布情况、后台生成大数据云图展现报考热区与报考人数最多高校。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研究 精选教育文档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研究 精选教育文档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研究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整整四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的潮流的推动下,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高校数量还是考生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加,高校的专业设置更是趋于多样化。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考生如何选择自己满意的高校,以及高校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提高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许多人从重要性上称填报志愿为“第二次高考”,而高校能否招到高质量的生源也是其能否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为此,该文从影响中学生高考志愿选择的因素着手,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索中学生报考以及高校招生的新方法,提高志愿填报和高校招生效率。

1 影响学生志愿填报的因素由于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考生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增多,如今更多考的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相关的学校、专业信息;但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网络信息存在虚假性,对于网络上的此类信息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因此要求考生及考生家长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尽量到权威网站收集此类信息。

影?高中毕业生的志愿选择因素较多也较复杂,例如潜在的文化因素、高考成绩、高校知名度、自身条件、个人爱好等。

对于考生来说,要填报志愿,首先应当了解国家的招生政策、高校而绝大多数的考生只对当的录取分数线及录取方式等基本信息。

.年的招生政策即与自己关系最为密切的信息最为了解,而对于往年政策以及对各个高校、专业的招生政策缺乏了解。

在这种对政策了解不甚透彻的情况下,多数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会多方面征求意见,其中最多的是征求自己和父母的意见,同时伴随着老师给出的填报意见,因此自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并咨询老师及家长的意见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2 近几年高校的招生情况目前江苏省的高校招生采取“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以两科选修科目的等第作为限制,语、数、外三科成绩以及学业水平测试、政策加分总和得分高者优先录取。

从2009年开始,中国由于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每年的高考考生数量都比去年减少2~3万人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会面临招生困难、招不够预先确定的新生数量等问题。

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是为了帮助考生更加科学、合理地填报志愿,提高高考录取的匹配度和录取率而设计的辅助工具。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学生选择志愿的复杂性增加,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逐渐成为考生、家长和教育机构关注的焦点。

这一系统通过收集考生的个人信息、志愿意向、成绩情况等数据,结合高校的招生要求和录取情况,为考生提供科学、全面的志愿填报建议。

通过这一系统,考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专业和学校,提高志愿填报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随着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的发展和普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完善和改进这一系统。

2. 正文2.1 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的发展现状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也逐渐被广泛应用。

目前,这些系统已经在各地高校招生办公室和教育部门建立起来,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填报志愿服务。

这些系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录取分数线等信息,还能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兴趣推荐适合的专业和学校选择。

一些系统还提供了在线咨询和答疑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填报志愿过程中的疑惑和困惑。

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的发展还包括了与学校招生办公室和教育部门的信息对接,实现了志愿填报信息的快速传递和查询。

这使得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录取通知和调剂信息,提高了录取的准确性和公平性。

系统还可以收集和分析学生填报信息的数据,为教育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优化高考招生政策。

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的发展目前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准确和个性化的填报志愿服务,也促进了高考招生工作的规范和科学化。

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2.2 存在的问题一高考志愿辅助填报系统存在的问题一是信息不全面。

由于系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很多学校和专业的详细情况并没有被完整地展示出来。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一个好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可以为考生和学校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服务,从而提高高考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一、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设计目标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为考生和学校提供一个优化高考志愿填报流程、便于操作、可靠性高的平台,从而实现高效而准确完整的志愿填报过程。

该系统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设计要求:1.简化操作:系统需要具有简单、清晰、易懂的界面,使得考生和教师可以轻松上手,快速完成志愿填报。

2.完善功能:系统需要覆盖高考志愿填报全过程,包括普通高校、中职、职业技术学校及军队院校等多种志愿类型,同时提供个人信息管理、选课报名、成绩查询、志愿填报等完整的功能。

3.数据准确性:系统需要确保考生、学校和志愿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安全,避免因数据出错引起的后续问题。

4.自适应:系统需要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PC、移动端)和浏览器,以满足考生在不同设备上使用的需要。

5.支持多语言:系统需要支持多语言功能,为英语等国际语言考生提供服务。

二、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技术实现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技术实现主要包括数据库设计、后端开发和前端开发三部分。

其中,数据库设计涉及考生、学校、志愿等数据表的设计;后端开发需要实现数据校验、接口开发、逻辑处理等功能;前端开发则需要实现界面设计、交互逻辑等。

1.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它需要考虑到数据的结构、存储和查询。

在设计考生数据表时,需要包含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性别等基本信息,同时还需要包括成绩、志愿、录取等相关信息。

学校数据表则需要包含学校名称、类型、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志愿数据表则需要包括志愿序号、所属省份、学校名称等信息。

2.后端开发后端开发主要涉及到数据验证、API开发、逻辑实现等方面。

高考志愿填报的数据分析研究

高考志愿填报的数据分析研究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高考志愿填报的数据分析研究姓名:杨浩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指导教师:陈志国;刘刚2011-05摘 要高考志愿填报机制改革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近年来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点。

针对“第一志愿优先”的填报机制造成“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的不合理现象,各省陆续采用了“平行志愿填报”、“考后知分填报”等新措施。

新机制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理论和数据的支持,因此对之进行可行性研究非常必要。

博弈论(Game Theory),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

基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博弈特性,采用博弈论对高考志愿填报机制进行理论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业在商业动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找到潜在有价值的信息,正成为数据挖掘的研究内容。

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中,各省的考生志愿数据高达数百万条,这些数据规模巨大,蕴涵丰富的决策信息和知识。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之进行挖掘分析,可以给现行的志愿填报机制以数据支持。

本文以数据分析技术为手段,对高考志愿填报机制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论证,并为省级招生机构设计一个基于改进的人工鱼群和FCM混合算法的数据分析系统。

具体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国内采用的各种高考志愿填报机制进行分析论证。

2. 对基本人工鱼群算法(AFSA)进行改进。

针对该算法后期运算速度慢的特点,增加公告板中当前最优子群中心位置的概念;改进基本人工鱼群算法的觅食、聚群和追尾三种行为模式。

达到减少算法迭代时间,提高算法效率的目的。

3. 对基本FCM算法进行改进。

根据考生志愿数据数量庞大、分析结果要求精度高、FCM算法的聚类效果往往受到初始聚类中心影响等缺点,将FCM算法与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进行混合,采用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为FCM算法寻找初始聚类中心,提高FCM 算法的寻优效率。

毕业论文——高考志愿填报分析助手

毕业论文——高考志愿填报分析助手

毕业论文——高考志愿填报分析助手目录1 绪论 (2)1.1研究背景 (2)1.2 研究现状 (3)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3)2 平台与开发工具 (4)2.1开发平台介绍 (4)2.2 框架开发方法与技术 (4)2.3 开发语言与开发环境 (4)3 系统分析 (5)3.1 系统角色 (5)3.2功能结构图 (5)4 系统设计 (7)4.1系统架构设计 (7)4.1.1分层体系结构 (7)4.1.2 MVC结构和Struts框架 (7)4.1.3分层体系结构 (8)4.2系统模块设计 (8)4.3界面设计 (8)4.4类设计 (9)5 数据库设计 (10)5.1数据库设计 (10)5.1.1管理员信息 (10)5.1.2院校基本信息管理 (10)5.1.3院校录取分数线信息 (11)5.1.4专业信息 (12)5.1.5专业 (12)5.1.6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 (13)5.2数据库建模 (13)6系统实现 (14)6.1创建Java EE工程 (14)6.2管理员登录功能实现 (15) 6.3院校模块功能实现 (18)6.3.1新增院校 (18)6.3.2查询院校 (21)6.3.3院校加入对比 (23)6.3.4浏览高校对比 (24)6.4专业模块功能实现 (25)6.4.1新增专业 (25)6.4.2查询专业 (26)6.4.3 院校开设专业 (29)6.5院校分数线模块功能实现 (30) 6.5.1新增院校分数线 (30)6.5.2查询院校分数线 (31)6.5.3估分选大学 (32)6.5.4院校录取概率 (35)6.6专业分数线模块功能实现 (36) 6.6.1新增专业分数线 (36)6.6.2查询专业分数线 (37)6.6.3估分选专业(截图) (38) 6.6.4专业录取概率(截图) (38) 7系统测试 (39)7.1搭建测试环境 (39)7.2测试方法 (39)7.3功能模块测试 (39)7.3.1首页 (39)7.3.2登录 (40)7.3.3新增院校 (41)7.3.4新增专业 (41)7.3.5新增院校分数线 (42)7.3.6估分选大学(修改) (42)7.3.7新增专业分数线 (43)7.3.8估分选专业(调错、截图) (43)7.3.9加入对比 (44)结束语 (44)致谢 (45)参考文献 (46)1 绪论1.1研究背景志愿是考生的意愿的具体体现。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改革与应用研究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改革与应用研究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改革与应用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高考成为了中国学生人生道路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

而高考志愿填报是这个阶段中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改革与应用研究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是为了方便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而设立的一个信息平台。

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专业介绍以及学校的相关信息,帮助学生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然而现有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信息不完整、操作复杂以及缺乏个性化服务等。

首先,现有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在信息提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部分高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介绍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问题,这给学生带来了困扰。

而且,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和潜力还不够清楚,对于各个专业的具体要求也不够了解。

因此,改进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应当加强与高校合作,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同时提供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专业介绍。

其次,现有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在操作上存在一些困难。

由于系统界面设计不够友好,很多学生对于填报系统的使用感到迷茫。

这导致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和遗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改进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应当加强用户体验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填报过程。

此外,加强培训和教育也是必要的,提高学生对于系统操作的熟练度。

最后,现有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缺乏个性化服务。

每个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

然而现有的系统只提供了一般性的信息,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因此,改进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应当引入个性化推荐算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成绩等因素为其推荐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目标,从而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改革与应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科学地填报志愿,增加填报的成功率。

通过改进信息提供、操作设计和个性化服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高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使其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

基于商务智能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商务智能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系统设计与实现

4、系统测试
4、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测试人员需要对系统的各 项功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以确保系统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达到预期要求。
四、系统优化
1、系统性能优化
1、系统性能优化
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需要进行优化设计。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数据库查询 语句,减少I/O操作;使用缓存技术,提高数据读取速度;优化算法和程序逻辑, 减少计算量和响应时间等。
七、结论
七、结论
本次演示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商务智能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系统。该系统 通过综合考虑考生的成绩、兴趣、专业倾向等多方面因素,可以为学生和家长提 供精准的大学和专业推荐。经过严格的测试和优化,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 充分的保障。本次演示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进行高考志愿的填报。
三、系统设计
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系统的目标和使用对象。 接着,我们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系统架构,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推荐引擎、 用户界面等模块。我们还详细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建立了索引和关联关系,以提 高数据处理和查询的效率。
四、系统实现
四、系统实现
在系统实现阶段,我们采用了主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框架,如Python、Java 和Spring等。我们还使用了大数据处理工具Hadoop和Spark,以实现数据的批量 处理和分布式计算。在数据处理方面,我们首先从各个渠道收集了大量的高考数 据,并进行了数据清洗和整合。接着,我们采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特征提取方法, 从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特征,并建立了一个推荐模型。
基于商务智能的高考志愿填报 指导系统设计与实现
目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系统分析的高考志愿填报研究
1.前言
有一句俗语:学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虽然观点有失偏颇,但却充分体现了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

本文是作者在高中从教实践中,对大量高考志愿填报进行系统分析得到的初步方法和结论。

2.当前高考志愿填报现状分析
2.1高考志愿填报的一般方法
一般的高中学校及有关的高考负责老师,如各班班主任等,每年都需要对本校的高考生进行高考志愿的填报指导,他们所依托的主要方法一般如下:
(1)依托历年本校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情况进行填报指导。

对于每一个高中学校,每年学生被录取的学校不会有很大的变化,而且有的高中本身也是一些高校的基地学校,每年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学生被相应的高校录取。

这些高等院校,就像高中的老客户,学校熟悉,家长也会了解得多些,所以每年都会有一些高考生报考,基本形成了一个传统。

比如有的学校学生喜欢报考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省内的知名高校。

(2)根据本届学生的自有主张进行填报。

学生的自有主张其实涵盖了很多因素,除了自己内心向往的高校和专
业外,一般还含有家庭的、老师的,甚至同学、朋友的因素。

所以真正有明确的各人高考志愿填报的学生人数不多。

(3)依托其他宣传招生情况进行填报。

每个学生在感觉某个高校及相应专业很有吸引力或者自己非常喜欢的时候,一般会采用上网查询的方式,来搜集相应的介绍和资料,并藉此与相近的学校和专业进行比对分析,以期能够明确自己的志愿填报。

除了互联网搜索手段,各个高校的招生宣传及老师的宣传讲解等,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基于自我分数预测和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比对,会更多地影响到志愿的填报。

2.2存在的主要弊端
上述填报方法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个家庭及学生,而且会形成一定的惯性,弥久愈深。

其主要弊端可以概括为:
(1)无法形成更广阔的眼界,让本土的学生走入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更远甚至“偏远“的好学校。

比如江苏省的学生就进入东北、西北、西南甚至华南等的高校就不是很多,而事实上这些地方都存在着一些很好的高校,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好专业、大课题在这些学校里却一直存在着。

(2)学生不能够得到“实惠”的策略及其结果。

举一个例子,有一位江苏省高考生,在高于一本线两分的情况
下,被东北的一所老牌大学的全国排名前列的土木建筑专业录取。

如果没有好的志愿填报策略,谁能够做出此志愿填报的指导呢。

3.高考志愿填报的系统分析方法
3.1基本诉求
志愿填报的基本诉求可以用“报得好”来描述。

在此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所谓的“报得好”,它一般含有以下几个层面:一是能够“恰好”被录取,学生的考分不会出现大的浪费,更不能出现不被录取的状况;二是学校、尤其是专业适合考生,能满足学生的兴趣方向,更要适合学生所长,有利于以后的学习成长和职业发展;三是能够有一定的前瞻性,符合社会发展、行业发展、人才发展等的需求。

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好学校、好专业。

3.2高考志愿填报的系统分析方法
为了实现“报得好”的诉求,在多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实践中,我们很好地总结出了一套系统分析志愿填报法。

3.2.1数据类型
志愿填报所依据数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历年本校及本区域高中生录取情况的数据。

区域一般指本校所在的大市或周边县域,录取数据主要是相似水平高中学生的志愿填报和升学数据。

(2)公开渠道所获得的录取数据。

包括各省发布的
招录信息、各大学的招录数据等。

(3)相关专业机构、人士提供的数据。

如各类社会高考服务机构或公司提供的数据、网络专业人士的博文数据等。

3.2.2数据的处理方式
通过对数据的筛选整理、分类统计、分析处理后,就可以作为本校学生升学志愿填报的有效参考。

(1)筛选整理。

数据筛选就是要把参照高中及本校的已经被录取学生的考分、录取学校和专业等信息集中整理,并剔除各别特殊的录取情况,如保送生、获奖加分生等;另外要搜集的数据还包括:历年的本专科分数线,被录取学校的分数线、专业分数线等,藉此筛选出一大批适合本校大部分学生的可报考院校和专业。

(2)分类统计。

分类统计需要在所纳入的数据中,根据分数的高低顺序进行排序,然后是对应的考生学校和专业情况。

(3)分析处理。

数据的处理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比对不同年份分数线的波动对志愿填报的影响,二是不同分数段学生可以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情况。

3.2.3志愿填报指导策略
(1)人力层面。

学校集中教师力量对学校和专业进行研究,采用集体备战的方式,调动班主任、年级组长及主
管校领导的积极性,统一布置任务,分总结和,以形成长期有效的志愿填报指导方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及早征询家长意愿,对相关信息进行预备登记。

(2)形式层面。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高中生职业规划活动,如通过班级会议、教师分析、校外人士报告、专业机构入校咨询等形式,向学生提前了解高校及相关专业的报考与录取情况,让学生提前接触到职业规划的方式方法,并能对自己的高考做一基本的预备工作。

(3)数据资源使用层面。

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可以共享数据信息,进行无障碍沟通与使用,并根据发展变化,自主地更新、完善数据信息,有利于系统利用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4)被指导者学生层面。

学生在得到高考成绩后,首先,要分析得到自己的成绩所处的名次位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然后,确定自己分数往年能够大概报考的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和专业,先不要在意自己是否喜欢或者不喜欢所筛选出来的高校或专业,争取能够列出十个到十五个甚至二十个以上的学校或专业;再次,根据历年录取分数线的波动情况,来模拟本次招录的分数波动情况;最后,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和其他综合性因素,选出自己要填报的学校和专业。

4.结语
“稳”中才能求胜,在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时候,要处理好“稳”与“搏”的关系。

依托于数据系统分析的志愿填报,可以让学生视域宽广,让高考这一人生的关键一步,走得更加合理,更加勇敢。

但是学校,尤其是家长和学生要明白一点,即进入高校,只是人生的另一个开始,需要日后更加的勤奋才能实现自己的真正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