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性默写和文学常识教学内容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孙权劝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二、通假字:1.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
三、一词多义:1.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正)2.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四、古今异义:1.博士:古,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的最高一级。
2.但:古,只。
今,转折连词。
3.耳:古,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今,耳朵。
4.孤:古,王侯的自称。
今,独自,孤独。
5.岂:古,难道。
今,常用作反问,哪里,怎么。
6.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7.事:古,指历史。
今,事情。
8.虽:古,即使。
今,虽然。
9.如此:古,这样。
今,这样。
五、词类活用:1.卿今当涂掌事(名词作动词,执政)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作名词,研究儒家经典)3.卿今者才略(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和谋略)4.见往事耳(形容词作动词,了解)5.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宾语前置,应为“以军中多务辞”)六、特殊句式: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2.省略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七、成语:1.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八、重点语句翻译: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第13课《诗词三首》知识点归纳-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部编版语文
部编版语文九上《13.诗词三首》知识点归纳【诗歌】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一、文学常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有《李太白集》传世。
二、问题探究1.理解性默写(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行路难(其一)》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对未来仍然抱有希望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中连用“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四个连续的动作与前两句的宴饮气氛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当时仕途上失意受挫后极度苦闷的心情。
3. 作者用“冰塞川”“雪满山”作比喻表达了什么意思?答:作者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含有无限的悲慨。
4.诗人反复咏叹“行路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沉,表达了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之情。
5.简要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
答:诗人用“长风破浪”“济沧海”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思想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形象地展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6.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诗经二首《蒹葭》理解性默写与阅读赏析问答知识点汇总
诗经二首《蒹葭》理解性默写与阅读赏析问答要点汇总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2.《蒹葭》选自选自《诗经·秦风》,体裁是抒情诗二、理解性默写1.全诗中,最能体现朦胧的境界、凄清的氛围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4、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5、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6、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三、阅读赏析问答1.你认为《兼葭》的中心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何象征意义?中心意象:伊人;象征意义:象征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2.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美好理想)的男子形象或者为自己心爱的人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痴情青年男子的形象。
4、“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5、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
6、“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我们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7.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具有感染力。
8..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
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部编语文七下文言诗文理解性默写
部编语文七下文言诗文理解性默写
本文档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部编语文七下中的文言诗文,并提供理解性默写练,以巩固知识。
一、文言诗文理解
文言诗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通过理解文言诗文中的意境、修辞手法、主题等要素,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化。
本部编语文七下中的文言诗文内容丰富,包括不同的题材和风格,如抒情诗、咏物诗、议论文等,涵盖了古代文学的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和理解这些文言诗文,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理解性默写练
理解性默写练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文言诗文的理解和记忆。
在进行默写练时,学生需要充分理解诗文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默写的方式将其准确表达出来。
通过不同难度的默写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对文言诗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
档提供的理解性默写练包括诗文的背诵和填空题等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练方式。
三、总结
通过深入理解文言诗文和进行理解性默写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部编语文七下中的文言诗文,提高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希望本文档能为学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默写练习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初一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整理
初一语文下册:《短文两篇》课堂笔记整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作者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赞赏?
安贫乐道;赞赏
10.文中的散句是哪一个?
孔子云:“何陋之有”?
11.列举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陋室不陋的例子。
杜甫草堂钱钟书的书斋
12.本文描写陋室环境清净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这样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质有极大影响。
14.本文作者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正直、善良、上进的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有益。
九年级上册语文重点复习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古诗词、文学常识、文言文)复习一、理解性默写1.《陈涉世家》中有陈胜的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己胸怀大志的,原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写男儿当自强的,原句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两名意思一致。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心系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为国杀敌的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舍生取义的决心。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理想是什么?理想在辛弃疾心中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理想在文天祥心中,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舍生取义的凛然誓言。
6.建国50多年来,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正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所写“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醉里挑灯看剑;范仲淹的泪光朦胧了苍颜白发:将军白发征夫泪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老夫聊发少年狂。
8.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述说不幸的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子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9.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写战斗场面的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抒发词人一生抱负和无尽感慨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0.《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高中一年级文综教案认识文学常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认识文学的分类;3.了解文学常识,包括文学流派、文学成就等;4.能够运用文学常识,分析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1.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文学的分类;3.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4.文学成就与文学家。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名句或名画片段引起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概念解释(15分钟)对文学的定义进行解释,强调文学作为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表达方式,并介绍文学的特点。
3.文学分类(20分钟)介绍文学的分类,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分别对每个分类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学生可参与讨论,补充其他形式的文学。
4.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30分钟)介绍文学的流派,如现实主义、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等,并给出代表作品的例子。
通过讲解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主题,培养学生对不同流派的辨析能力。
5.文学成就与文学家(25分钟)介绍一些重要的文学成就和著名的文学家,如古希腊的史诗、中国古代的文人诗、英国文学的发展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6.小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要点,强调学生需深入了解和学习文学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拓展阅读,积累更多的文学常识。
四、教学资源:1.投影仪和电脑;2.课堂展示的名句、名画片段等。
五、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检查他们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运用能力;3.笔试:通过选择、填空等形式的考题,检验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例丰富讲解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任务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实际运用,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评价。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 部编本 精品
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部编本精品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部编本精品理解八年级第一册语文古诗文听写(一)《三峡》(郦道元)1.从视觉上看,描述海峡两岸山脉的句子是:海峡两岸山脉相连,没有缺失的地方。
沉重的岩石遮住了天空,挡住了太阳。
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在三峡,描述三峡巨大而危险的夏季水的句子是:对于夏季水香岭陵,它是沿着背部堵塞的。
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在三峡工程中,用来夸大和渲染极快的河水流量的句子是:虽然你骑马是为了抗风,但你不必生病。
6.在朝法白帝的彩云中,千里江陵有一天依然存在,这让我们想起朝法白帝和黄昏的江陵。
7.有一句话概括了三峡春冬山川树木的美景。
这句话是:清朝光辉灿烂。
8.在描写三峡春冬风光时,运用动与静的结合,先写“苏湍碧湖,回清倒影”的静态风景,再写“悬泉与瀑布,飞扬与漱口”的动态风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了“315米蓄水”。
平湖高峡拔地而起的壮丽景色,现在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李道远过去把“巴东三峡长,猿唱三遍,泪沾衣裳”描述为“渔人之歌”的悲伤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统领全文并作为本文导言的一句话是:山川之美在古代已被讨论过2、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表现山水相映之美)3.注重色彩搭配,展现一年之美,呈现绚丽多彩的气象景象。
相反的说法是,海峡两岸的石墙都是五颜六色的。
绿树成荫,竹林成荫。
4、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找出文章中的议论文句最能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蜀道难文学常识和理解性默写
2.参宿的分野是什么地方?蜀 3.井宿的分野是什么地方?秦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苏轼《赤壁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 《赠 卫八处士》
适逢毕业季,身边熟悉的人都在分离,读 到这句诗愈发感慨。人生别离不能常相见, 像参星和商星一样彼此相对,此出彼没。 今宵一别,再会未有期。参与商均为中国 古代星宿名,参宿是西方白虎第七宿,在 今天猎户座的位置,商宿为东方苍龙第五 宿,在今天天蝎座的位置。两宿分居天球 两侧,相差180°左右,一个升起之时另 一个已落到地平线以下,所以永远不会相 见。
1.锦城是什么地方的别称? 2.参宿的分野是什么地方? 3.井宿的分野是什么地方? 4.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1.锦城是什么地方的别称? 成都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 处,花重锦官城。——唐·《春夜喜雨》
这首诗作于宝应元年(762)春天,杜甫这时居 住在成都草堂。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 成都一带有旱灾,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 非常欣喜,他以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心情来描写 这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 情调明快。诗中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 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 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6、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 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1一、文学常识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主线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全文的主旨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描写滁洲城总的地理环境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4、表明“醉”与“乐”之间关系的画龙点睛之笔:醉能同其乐。
5、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感情基调(点题的句子、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滁州的地理环境:环滁皆山也。
7、自问自答道出醉翁亭的来历: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8、醉翁雅号的由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9、醉翁亭的来历: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将游玩观赏的乐趣融于宴饮之中或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山间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2、山间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13、“滁人游”的场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4、“太守宴”的场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众宾欢”的场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6、“太守醉”的场面: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醉翁的自画像: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下24《卖炭翁》知识点(带空白)
24.《卖炭翁》知识点一、文学常识《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选自《白居易集》。
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号_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魔”。
二、理解性默写1.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2.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表现卖炭翁卖炭路途的艰难的句子是: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4.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是: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5.揭示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碳值。
三、问答题1.主旨:通过卖炭翁的遭遇,反映了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卖炭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课后题二)(1)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
(2)揭露了宦官假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
(3)诗人对卖炭翁满怀同情,而对宦官及其爪牙充满憎恶。
这一切情感蕴含在叙述、描写以及对比之中。
一方面极写卖炭翁生活之困苦、心理之矛盾、烧炭运炭之艰辛,一方面极写宦官及其爪牙的仗势欺人、专断蛮横;此外,结尾处“一车炭,千余斤”之重与“半尺红纱一丈绫”之轻形成强烈对比。
3.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课后题三)“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
“两鬓花白”见其年高,“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见其极度劳苦,让人心酸。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描写,“身上衣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把在饥寒交迫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痛苦形象地揭示了出来。
古诗文阅读及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教案
古诗文阅读及默写作家作品、文学常识和名篇名句教案第一章:古文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分析古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结构。
2. 能够理解并解读古文中的比喻、象征、寓言等修辞手法。
3. 能够理解并概括古文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等。
教学内容:1. 古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结构的基本概念及运用。
2. 古文中的比喻、象征、寓言等修辞手法的识别及解读。
3. 古文阅读理解的技巧及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实词、虚词、句式结构的概念及运用。
2. 分析古文中的比喻、象征、寓言等修辞手法。
3. 进行古文阅读理解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和方法。
第二章:古诗文默写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默写指定的古诗文作品。
2. 能够理解并运用古诗文中的名句。
3. 能够分析并欣赏古诗文的韵律、节奏、意境等。
教学内容:1. 古诗文默写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2. 古诗文中的名句识别及运用。
3. 古诗文韵律、节奏、意境的特点及分析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古诗文默写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2. 引导学生默写指定的古诗文作品。
3. 分析并欣赏古诗文的韵律、节奏、意境等,进行名句识别及运用练习。
第三章: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并了解古诗文作家及其作品。
2. 能够掌握文学常识及文学史的相关知识。
3. 能够分析并评价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教学内容:1. 古诗文作家及其作品的基本信息及特点。
2. 文学常识及文学史的相关知识。
3. 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的分析方法。
教学活动:1. 介绍古诗文作家及其作品的基本信息及特点。
2. 讲解文学常识及文学史的相关知识。
3. 分析并评价作家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进行相关练习。
第四章:名篇名句理解及应用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名篇名句的意义及内涵。
2. 能够分析并欣赏名篇名句的修辞手法、韵律、节奏等。
3. 能够运用名篇名句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内容:1. 名篇名句的意义及内涵的理解。
《陋室铭》教案锦集十篇
《陋室铭》教案《陋室铭》教案锦集十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陋室铭》教案篇1一、文学常识1. 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理解性默写1. 文章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的句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 统领全篇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文中渲染陋室的清幽、雅致的环境的句子(室外环境之优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 文中比喻交友之妙境的句子(室中人交往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 写作者生活清闲、高雅脱俗,表现作者不为琐事萦绕的句子(室中事的情趣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 写出了作者不受世俗、官场的干扰,厌倦世俗生活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 文中应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其中,实写的部分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的部分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 从居室环境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 从交往人物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描写陋室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 作者使用类比手法,与仙人进行比较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彻底否认“陋室之陋”,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三、简答题1. 概括本文主旨:作者通过描写陋室环境,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2. 将本文分成三层(见原文),并分别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XX年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三峡》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清荣峻茂《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然后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答谢中书书统领全文,充当本文引子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中以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唐诗五首 复习资料
A《野望》一、文学常识。
1、《野望》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
选自《东皋子集》,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唐初诗人。
作品有《王无功集》五卷。
《全唐诗》存诗一卷。
2、中心思想: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闲适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二、理解性默写。
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是“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是“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4、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是“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是“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6、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道:“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1、全诗围绕“望”字展开,“望”到了哪些景物?答:枯黄的树、起伏的山峦、余晖、牧人、牛群、猎马等2、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1)内容: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
(2)情感:①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出了早、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②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3、诗的首联化用了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和曹操的“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①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
②点题,与题目“野望”相照应。
③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
4、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答:①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理解与默写:高一下学期的语文
理解与默写:高一下学期的语文
目标
本文档旨在帮助高一下学期的学生理解与默写语文课程内容,
达到以下目标:
1. 提高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培养默写语文作品的技巧和技能;
3. 熟悉高一下学期语文课程的重点内容。
学习策略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简单策略:
1. 定期复习:通过定期复习已学内容,巩固知识点,提高记忆
力和理解能力。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和散文,培养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 默写练习:通过频繁的默写练习,提高对语文作品的理解和
记忆,同时培养写作技巧。
4. 注重词汇积累:积累并掌握常用词汇,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表达能力。
5.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足够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压力。
课程重点内容
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课程将涉及以下重点内容:
1. 古文阅读: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包括诗、词、曲等,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2. 现代文阅读: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主题、情感和社会背景。
3. 文言文阅读: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理解文言文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4. 作文写作: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
5. 口头表达: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朗读、演讲、辩论等形式。
总结
通过以上学习策略和对课程重点内容的理解,我们可以提高语文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默写能力,并在高一下学期的语文课程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并享受学习语文的过程!。
《鱼我所欲也》课本
《鱼我所欲也》课本《鱼我所欲也》课文知识点一、文学常识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思想家、教育家。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 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二、朗读节奏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三、内容理解1.中心论点:人应当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内容结构(1)第一段:人应当舍生取义①论证过程:先通过鱼和熊掌来设喻引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证明义比生命更重要。
然后得出结论“所欲有甚至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最后进一步论证,人人都有向善之心。
②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第二段人应保有本心,不要见利忘义。
①论证过程:先从正面举贫者不食嗟来之食的实例,证明保有本心才能做到舍生取义。
其次从反面举贪求“万钟”的例子,论证丧失本心会见利忘义。
最后通过反问,强调人应当保有本心。
②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③反例所用修辞和论证方法,所起作用?排比:强有力的批判了这种丧失本心、见利忘义的行为。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人应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要舍生取义的论点,鲜明有力。
四、重点问题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①以生活常理为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②引出中心论点; 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暗含着大义比生命重要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性默写和文学常
识
理解性默写及文学常识姓名
一、理解性默写
1、《石壕吏》中,体现“吏”凶狠蛮横的句子是;表现老妇一家穷困不堪的句子是;老妇的儿媳丧夫却没有改嫁的原因是;
含蓄的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2、《又呈吴郎》中能体现妇人生活十分困苦的句子是;作者循循善诱含蓄劝告吴郎改变态度的句子是;指出了造成寡妇穷困的原因。
3、《登岳阳楼》、写出了湖水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体现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两句诗是、
4、《放言五首》中、告诉我们要了解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用具体的典故证明了自己的以上观点。
5、《卖炭翁》、形象的表现了卖炭翁劳动的艰
辛;、使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十分穷困;表现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这是本文的名句);、
体现了卖炭翁卖炭路途的艰难;、
表现出太监如狼似虎慢的蛮横;写出了老翁痛不欲生却又无可奈何的悲愤心情。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流露出他内心的愤懑;、
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了诗人的豁达情怀。
7、《题破山寺后禅院》、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的描绘出山寺幽静、清寂的景色,成为历代读者赞赏的名句;运用倒装,以动显静,正面书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
8、《无题》、,以象征手法写出作者的情感追求,今天常用来形容一种无私奉献精神;、
用神话传说寄托自己对亲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
二、文学常识填空
1、《表哥驾到》的作者是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代表作还有。
2、《伤仲永》的“伤”的意思是,作者是,朝家、
家。
本文选自。
3、《周处》一文选自,我们中预年级的课文《》也选自这本书,该书为朝(人名)编撰。
4、《社戏》选自,作者原名,(地方)人,
他是伟大的家家家,我们中预年级学过他的课文。
5、《石壕吏》作者,字,号,又称、等,他是代诗人,诗歌多反映现实,后人称为。
他笔下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选自诗歌,描写的是湖的磅礴气象。
6、《卖炭翁》作者,字,号,他写诗非常刻苦,所以人
称,《卖炭翁》选自,本篇是组诗中的第32首。
7、近体诗又称,因其在句式、字数、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因而又称为,从形式上它可分为、、
,从句式上分、两大类。
如《无题》从形式上看属于、
从句式上看属于。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字,唐代家
家,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本诗风格雄浑豪迈,故而作者被称为。
9、《小石潭记》作者,字,朝(地方)人,所以本文选自他的作品集《》,本文是他被贬官到(地方),写的一篇山水游记,他总共写了八篇,合称。
10、《卖油翁》作者,谥号,本文选自,朝
家,他和唐朝、宋朝等几位文学家因为散文上的成就被称为
11、唐诗的两座高峰分别指李白和,李白字,号,
他的诗歌浪漫豪放,后世人们称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