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案例资料

合集下载

河南省济源市小浪底水库“6.22”特别重大沉船事故分析

河南省济源市小浪底水库“6.22”特别重大沉船事故分析

If I had a single flower for every time I think about you, I could walk forever in my garden.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河南省济源市小浪底水库“6.22”特别重大沉船事故分析2004年6月22日19时54分,河南省济源市小浪底明珠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所属的明珠岛二号客船在黄河小浪底水库距济源张岭码头5.3公里处倾覆,后于20时35分左右沉入水底,船上65名游客、3名导游和1名船员全部落水,造成20人死亡,22人失踪。

一.事故经过2004年6月22日,河南省开封市兴化精细化工厂129名职工到济源市旅游,由事先联系的明珠岛旅行社接待进行游览活动。

按照日程安排,兴化精细化工厂全体人员于当日16时左右到达小浪底水库北岸的济源桐树岭码头。

当时已在附近岸坡船首抵岸的明珠岛二号客船搭载65名开封市兴化精细化工厂职工和3名导游后,即向预定游览航线开航。

留下的64名开封市兴化精细化工厂职工和2名导游于16时45分乘明珠岛一号客船也沿相同路线航行,该船上还有另外1名散客和1名导游乘坐。

此时天气晴好,有微风。

17时30分左右,明珠岛二号抵达预定航线的折返点,开始返航。

18时左右,返航途中的明珠岛二号与后出发的明珠岛一号相遇,左舷会船驶过。

19时30分,明珠岛二号驾驶员李小会接到管理人员刘东武电话,要他减速等待后面的明珠岛一号。

李小会将船速减至最低(约5公里/时)航行。

此时水面开始起风,风力约3-4级。

19时52分左右,在距离桐树岭码头约7公里处,明珠岛一号追上明珠岛二号,从其右舷超过,两船游客互相招手示意。

此时一片强对流云从东南方向刮来,水面降雨界限分明,两船驾驶员都要求游客进入船舱,关闭窗户。

19时54分左右,风雨中的明珠岛二号为将船舶转向迎风方向,驾驶员李小会向右打舵15度左右,同时将两车加到全速。

在这个操作过程中,船舶迅速左倾,向左倾覆,船上69人落水。

小浪底调水调沙20年,库区淤积泥沙31亿m?,排沙效果有多显著?

小浪底调水调沙20年,库区淤积泥沙31亿m?,排沙效果有多显著?

小浪底调水调沙20年,库区淤积泥沙31亿m³,排沙效果有多显著?黄河是我国著名的多沙河流,水少沙多加剧泥沙淤积,中下游河道形成了“地上悬河”。

为降低泥沙的淤积率,我国在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峡谷建造了小浪底水库,通过水库调水调沙重塑水沙关系,黄河的生态出现明显的改观。

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运用,库区当年即出现泥沙淤积;2002年,我国首次在黄河进行调水调沙试验,目标就是冲沙减淤,提高水库的运行年限,并为供水、灌溉、发电等效益提供条件。

经过20年的验证,黄河的调水调沙无疑是成功的:以小浪底水库为核心,排沙减淤超出预期,下游河道主槽稳定,黄河口湿地也成为了生命的天堂。

小浪底水库:水库减淤超出预期,排沙效果有多显著?在三门峡水库之后,小浪底水库因庞大的库容而被寄予厚望,水利专家将其视为治理黄河的骨干工程。

根据规划,小浪底水库按千年一遇的洪水频率设计,万年一遇的洪水校核,总库容多达126.5亿m³,其中:淤沙预留库容75.5亿m³,长期有效库容51亿m³。

不难看出,淤沙库容的占比更大,这也是结合黄河的泥沙现状所做出的特殊设计。

根据水利专家的分析,小浪底水库最终可拦截100亿吨的泥沙,至少为下游河道减少78亿吨的淤积量。

而通过智慧调度,水库实际发挥的作用大大超出了“减淤”的初始设定。

事实上,调水调沙进行4年后就已经初显成效。

从泥沙的冲淤情况来看,小浪底水库并非单纯地减轻了淤积,而且还冲刷了下游的河床,避免了中小洪水对滩区的淹没。

根据水文监测结果,2006年黄河下游的最小平滩流量已从原来的1800m³/s增加到了3500m³/s,这意味着河道主槽改善,过洪能力增强。

更为难得的是,小浪底水库的作用并非局限于“前期”,时至今日仍有成效。

截至2021年,黄河调水调沙运行了20余次,减灾效益愈加明显,下游主槽基本实现了全线冲刷,平滩流量提高到4480m³/s,河床的高程平均下降了2.6m。

小浪底案例分析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小浪底案例分析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小浪底案例分析》“参与国际招投标实施FIDIC条件尝试,继鲁布革水电站(日本大成公司以低标底46%中标)又一个参与国际招投标工程尝试”概算总投资400亿,预算350亿方案——下游加高堤防,下游大改道,引汉刷黄滩区改淤等两套方案。

经反复论证——目光投向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可供选择的山体由缓倾角的砂岩和粘土质粉砂岩组成——从裸露的断面看,清晰可辨有20多条断层线(千层饼)。

枢纽所有的100多个洞室布置在这‘千层饼’中,现实逼迫我们把山体打成‘蜂窝煤’。

山体内多条隧道立体开挖,引起施工交通干扰,多次开挖对洞体围岩的相互拢动,为了山体的稳定——加固和支护锚杆:12米(3224根),30——40米(578根),排水孔12米以上深(1382个)防渗漏——坝下面筑一道砼防渗墙,长439米,厚1.2米。

最大深度81.9米。

属国内最深。

施工槽孔偏斜率不超过2%,不得偏离设计16cm。

工程建设管理——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全方位的与国际接轨进行尝试。

工程引进国际贷款(世界银行)11.09亿美元。

国际招标1标——【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为责任放的联营体中标大坝工程。

2标——【德国旭普林公司】为责任放的联营体中标泄洪工程。

3标——【法国杜美兹公司】为责任方的联营体中标发电设备(设施)工程。

以上三家公司又将各自的部分工程——以工程分包或劳务分包的形式,分给了其它外国公司和中国公司。

工地上有51个国家700多名外商和上万名中国建设者。

如此多的国家参加同一个工程的建设——世界建筑史上的罕见。

管理形式:(三种)1 中——外——中2中——外——外3中——外——外——中例如:中——外——中,两头都是中国人,总监是外商。

上层为中方业主,监理单位组成管理和监督机构——决策权,中间层以外商为主的承包商,依照合同组织施工——施工的责任方,基层由中方组成的分包商——提供劳务。

小型水工建筑物设计基本知识—小浪底水利工程

小型水工建筑物设计基本知识—小浪底水利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剖面
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案例分析
3.拓展思考 (1)骨干水利工程对河流治理的作用? (2)该水利枢纽与三峡水利枢纽的主要区别? (3)20世纪90年代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的主要原因?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剖面
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案例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2.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组成(续) 泄洪排沙系统(左岸):由10座进水塔、3条导流 洞改造而成孔板泄洪洞、3条排沙洞、3条明渠泄 洪洞、1条溢洪道、1条灌溉引水洞和3个两级出流 消力塘; 引水发电系统(左岸):6条发电引水洞、地下厂 房、主变室、闸门室、3条尾水隧洞。
三、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案例分析
2.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组成 由拦河大坝、泄洪排沙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三
部分组成。 大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54米。坝
顶长1667米,坝顶宽15米,最大坝底宽864米, 坝体总填筑量5185万立方米。位于壤土斜心墙
底部的混凝土防渗墙宽1.2米,最深处80米,是国 内最深最厚的防渗墙。
一、科学认识黄河
4.大禹精神与黄河文化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
华民族的根和魂。“龙”文化黄河文化的源 头 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 化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
02
新时代治黄新思路、新方法
二、新时代治黄的新思路、新方法
1.“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 ”治水思路
一、科学认识黄河
2. 黄河之水与长江之水主要区别在哪? 同为水,黄河之水称为”黄河“,长江之
水称为”长江“? 黄河之水与长江之水主要区别?(含沙量
、水量)
一、科学认识黄河

水利工程施工成就案例

水利工程施工成就案例

水利工程施工成就案例——以小浪底水库为例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成就举世瞩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便是小浪底水库。

小浪底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亚洲第一库”。

它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成为了水利工程施工成就的典范。

一、工程背景小浪底水库工程以防洪、发电、灌溉、供水为主,兼顾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

工程的建设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黄河流域的洪水威胁,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发生大洪水,给沿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二是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二、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库工程于1994年开工,2001年建成投运。

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273米,校核洪水位275米。

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1667米,坝高160米。

工程还包括一座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水电站、一组排沙建筑物和灌溉渠道等。

三、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小浪底水库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在大坝施工中,采用了滑模、串筒、翻板等多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其次,在水库排水、排沙系统中,发明了多项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排沙目标。

此外,在工程建设中,还广泛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监测等先进技术,确保了工程质量。

四、工程效益小浪底水库工程投运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首先,防洪效益显著。

水库建成以来,成功抵御了多次洪水威胁,保护了沿线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发电效益显著。

水库水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为沿线地区提供了清洁、廉价的电力资源。

再次,灌溉效益显著。

水库可以向黄河流域调入大量水资源,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农业产值。

此外,水库还具备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功能,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五、结论小浪底水库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成就的典范,它以卓越的工程质量、显著的效益和先进的技术创新,为世界水利工程树立了标杆。

小浪底西沟坝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剖析

小浪底西沟坝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剖析

小浪底西沟坝安全生产事故典型案例剖析小浪底西沟坝安全生产事故是一起发生在水库的典型事故,给人们深刻触动。

由于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不够,导致了这起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对该事故进行典型案例剖析,以期引起人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该事故发生在小浪底水库的西沟坝段,该坝是一个由水泥砌块堆砌而成的边坡堆石坝。

根据初步调查,事故的起因是由于西沟坝的边坡出现裂缝,并且裂缝的长度逐渐延伸到坝顶。

在一次降雨后,西沟坝发生坡体滑移,导致坝体出现破裂,进而引发了严重的险情。

事故剖析的第一点是对于安全检查的不及时和不充分。

根据事故发生前的调查,西沟坝的边坡在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裂缝,但是没有进行及时的修复。

在事故发生前,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查,也没有制定相应的修复计划。

这导致了裂缝的逐渐扩大和坝体结构的日益削弱。

第二点是对于防灾减灾工作的缺乏。

在事故发生前,没有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防灾减灾措施。

在坝体出现裂缝时,应该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并采取措施加固坝体,防止进一步扩大破裂。

然而,由于相关措施的缺乏,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第三点是对于责任意识的缺乏。

在事故发生后,责任方往往会互相推诿,不肯承担责任。

这种对于安全生产责任的推诿行为,导致了事故后续处理的困难。

应该在发生事故之前,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总之,小浪底西沟坝安全生产事故是一起典型的事故,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安全检查不及时、防灾减灾工作不到位以及责任意识的缺乏。

在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应该加强对于安全检查的重视,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应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工作的安全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小浪底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及应用实例简述

小浪底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及应用实例简述

小浪底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及应用实例简述摘要:小浪底高压旋喷灌浆工程选用国际上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通过现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在先进施工设备的保证下,通过控制施工工艺来保证施工质量.在小浪底工程中,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构筑上游围堰防渗墙、对左岸河床心墙区砂卵石地基加固、进行主坝混凝土防渗墙“老虎嘴”封堵和原1号槽孔修补,均取得了很好效果.关键词:高压旋喷灌浆;围井试验;防渗墙;地基加固;地下工程补救;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高压旋喷灌浆技术是使浆液在很高的压力下通过注浆管,从喷嘴高压射出,注入地基,在射流的冲击、切削、搅拌作用下,浆液与原地基混为一体,对地基产生挤压、渗透作用,使旋喷桩及其周围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其主要应用有:①构筑防渗墙体;②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③用于地下构筑物的修补.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开发和应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快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适应地层由开始限于中细砂、壤土、淤泥等细颗粒地层,逐渐扩大到包括强透水的砂卵石、卵漂石和堆石渣层、球状体层等在内的整个第四系覆盖层,施工设备、施工工艺不断更新,浆液压力、流量不断增大,提升速度逐渐加快,喷浆设备更趋向于高压力、大流量的二重管、三重管.二重管法是在压缩空气保护下,高压浆液直接喷射到地层中;三重管法是在压缩空气保护下,由高压水开路,同时注入低压浆液进行旋喷.由于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对地基防渗与加固处理具有不需明挖、施工场地小等特点,因此,目前仍处在迅猛发展阶段.1 旋喷灌浆设备小浪底高压旋喷灌浆工程由意大利仕纪公司分包施工,主要设备包括高压旋喷机、履带自行式钻机和供浆设备等.履带自行式高压旋喷机型号为SIRIO2SC,本身具有一定的钻进功能,机架高46 m.旋喷钻杆为双重管,内径30 mm,为高压浆液通道,外径90 mm,内、外径之间有12个小孔为压缩空气通道.每节长3 m,装卸方便,密封性好.旋喷机配有钻灌参数自动记录仪,型号为LUT2CL88,全过程自动记录孔深、浆压、气压、转速、提升速度等参数,同时显示于荧光屏上,便于参数的监测和随时调整.履带自行式钻机为Casagrande钻机C8型,自行定位,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带有偏心钻头,可跟管钻进,对地层适应性强.搅拌机有2台,分别用于搅拌膨润土浆液和水泥浆液,搅拌能力分别为12 m3/h和24 m3/h.2台高压泵型号分别为HT400和7T-450.7T-450型高压泵最大输浆压力可达100 MPa,最大输出流量可达453 L/min,高压泵通过高压管路与旋喷机连接.2 现场围井试验2.1 试验布置及参数围井试验的目的是选定合适的施工参数和浆液配比及验证防渗墙渗透系数.试验区位于旋喷灌浆防渗墙轴线下游侧5 m的一块平整场地上,与旋喷灌浆防渗墙地层一致,上部0~12 m为砂卵石填筑层,下部12~32 m为原河床覆盖层.围井由25个旋喷桩组成,其中16个间距1 m、深32 m的桩组成一个正方形围井,中间有9个同样深度的旋喷桩封底,即仅对这9个桩底部2 m进行旋喷.其布置如图1所示.根据工程类比和室内试验,采用了掺加5%(水泥用量)膨润土的稳定浆液,其水、水泥与膨润土的配比为850∶450∶22,密度1.35g/cm3,马氏粘度35~40s.施工参数:旋喷浆液压力大于40 MPa,空气压力为1.5 MPa;2个喷嘴,直径为3 mm,转速12r /min,浆液流量225 L/min;提升速度:Ⅰ,Ⅱ序孔原地层为17cm /min,回填料区为26 cm/min,Ⅲ序孔均为26cm/min2.2 渗透试验2.2.1 试验方法根据有关手册①的规定,试验方法分为定水头法和变水头法.定水头法是指由套管隔离出试验段,维持孔内水位不变,待流量稳定后,读取时间和流量,按公式(1)计算渗透系数;变水头法只能在围井内使用,待围井内注水达到饱和后,停止注水,记录水位下降过程,按公式(2)计算渗透系数.式中∶K为渗透系数,m/s;q为稳定渗透流量,m3/s;F为影响参数;Hc为稳定水头,m;A为所测断面面积,m2;L为所测段长,m;D为所测断面直径,m;T1,T2为时间,s;H1,H2为在时间T1,T2时的水头,m.2.2.2 试验结果围井旋喷桩完成后,在围井内做了8次渗透试验,其中6次是定水头试验,一次是变水头试验,一次是开挖后井内注水试验;围井外共做3次,试验全部为定水头试验,其中有一次未成功.围井外测得2组渗透系数平均值为2.805×10-3cm/s,此数值与地质部门提供的渗透性为36~200 m/d(相当于4.16×10-2~2.3×10-3 cm/s)一致,说明这种方法是合适的.围井内定水头渗透试验结果最大值为1.41×10-5 cm/s,最小值为1.17×10-6 cm/s,平均值为9.62×10-6 cm/s,变水头试验结果为3.705×10-6 cm/s,围井内注水法测得的结果为5.925×10-7 cm /s.即渗透系数比原地层降低了三个数量级.2.2.3 开挖检查在渗透试验结束后,对围井内部和外部的一侧进行开挖检查,开挖深度内部为6.8 m,外部为5.7 m,露出了4.2 m高的墙体(上部1.5 m没有旋喷).从外观看,墙体连续性、胶结性都较好.经实测,最大桩径为2.56 m,最小桩径为1.36 m,平均桩径为1.84 m,墙体搭接处最小厚度为0.88 m.3 应用实例3.1 上游围堰旋喷灌浆防渗墙施工上游围堰旋喷灌浆防渗墙作为枯水围堰的主要防渗措施,并作为大坝的一部分起永久防渗作用,河床覆盖层属第四纪河床冲积物,级配不良,中小粒径偏少,局部地段有较大粒径卵石.设计单排桩防渗,桩距1.0 m,胶结强度R28=1.5~2.2 MPa,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6 cm/s.防渗墙轴线长400 m,孔底入基岩至少0.5 m,最大孔深51.0 m,共计旋喷桩408个,钻孔总进尺11500 m,喷浆10074 m,成墙面积9897 m2.3.1.1 施工参数在施工中,通过调整提升速度控制桩径来保证墙体的连接,提升速度介于15~26.7cm/min,根据孔序、孔深和孔斜情况调整参数,见表1(表中δ为偏斜率).3.1.2 施工质量控制及效果旋喷防渗墙体需深入基岩0.5 m以上,保证墙体与基岩的连接.施工时分Ⅰ,Ⅱ,Ⅲ序孔,按逐序加密的原则施工,将Ⅰ序孔作为勘探孔,每个孔必须作基岩鉴定,对于Ⅱ,Ⅲ序孔根据Ⅰ序孔确定的基岩面确定孔深,但终孔时也需取样鉴定.钻孔偏斜率控制标准为小于1%.钻孔完成后即进行测斜,尽快提交资料.工程师根据孔序、孔深和孔斜情况按表1中的数据调整提升速度,对于偏斜率大于1%的孔,采用降低提升速度来增加桩径或增加附加桩的方法解决.旋喷灌浆防渗墙的施工,减少了基坑渗水量,降低了大坝心墙区施工难度,说明防渗墙有较好的连续性和防渗性.3.2 左岸河床地基加固在主坝左岸坡脚处,横贯心墙区有一近似垂直长约140 m 的岩坎直插入河床,相邻覆盖层属第四系河流冲积物形成的砂卵石层,粒径最大140 mm,砾石成分以硅质、钙质为主,并夹有厚约6 m 的粉细砂层,局部还有类似坡积物块石地层出现.此区域覆盖层沉积条件较差,密度低,不能满足心墙区的承载要求.经过多种方案比较,采用高压旋喷灌浆对此区域基础进行加固.帷幕防渗轴线上、下游两侧边坡陡直,布置旋喷桩间距为1.5 m×1.5 m,其他区域桩间距为2.5 m×2.5 m,并按1∶1的坡度降低旋喷桩高程,最小旋喷桩高度为5 m,形成坡角为45°的地基加固区.为检测旋喷加固地基的效果,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院物探总队采用“附加质量法”及弹性波速法,对地基物理力学参数进行原位测试.在旋喷地基加固区均匀布置检测点位12处,其中4号、5号、6号和9号点布置于旋喷桩桩位处,其余各点均布置于4个旋喷桩的中心处.1号至5号点位分别作了喷浆前后两次检测,其余各点仅作喷浆后一次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在喷浆前各点位的物性参数相近,地基承载力在342~359 kPa之间,平均值在347.6kPa;原位密度在2.246~2.292g/cm3之间,平均值为2.256 g/cm3;在旋喷灌浆加固后,桩间和桩位上各点物性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桩位点,地基承载力平均值为3 052 kPa,比加固前提高7.77倍;原位密度平均值为2.456g/cm3,比加固前提高8.87%;对于桩间点,地基承载力平均值为933kPa,比加固前提高1.68倍;原位密度平均值为2.365g/cm3,比加固前提高4.83%.3.3 地下工程的补救3.3.1 “老虎嘴”处理在混凝土防渗墙轴线靠近左岸处有一垂直高约20 m凹向岸坡约6 m的反坡,俗称“老虎嘴”,如全部挖除突出的岩石(约80 m2,承包商所提双轮铣工作效率为0.04 m2/h),需要长时间开挖且影响相邻槽孔的施工,将使处于大坝关键线路上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工期施后,且增加较多投资.经多方案比较,采用对突出岩石保持原状基本不开挖,在防渗墙轴线及上、下游侧增加3排旋喷灌浆桩,形成厚约3 m的旋喷防渗墙,有效地堵住“老虎嘴”.在防渗墙底部帷幕灌浆完成后,对此段旋喷灌浆防渗墙打检查孔压水试验,透水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表明此种方案是合适、有效的.3.3.2 防渗墙原1号槽修补混凝土防渗墙分两期施工,第一期原1号槽孔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比设计高程欠浇约11 m,在处理原1号槽孔施工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多次发生塌孔,原地层已发生扰动.如果对混凝土的缺陷部位(宽2.8 m、深约11 m),采用支护边坡明挖补浇混凝土,由于受地下水的影响,很可能发生塌方,给施工造成困难.受围井试验的启发,在缺陷部位的周围布置高压旋喷桩,将缺陷部位包在旋喷桩中间.在旋喷灌浆施工完成后,对槽孔缺陷部位开挖至原防渗墙顶部高程,形成了一宽2.8 m、厚1.2 m、深约10 m的槽孔,直接浇筑缺陷部位混凝土.采用这种处理方案,旋喷桩对地层起加固和防渗作用,且无地下水影响,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速度.4 结语a.高压旋喷灌浆在小浪底工程中应用于构筑防渗墙、地基加固、地下工程补救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旋喷灌浆工作需要的场地小,尤其是在工期紧、施工干扰大的情况下,显示出旋喷灌浆工作不需开挖的优势,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b.旋喷灌浆使用了先进的施工设备,旋喷机采用了双重管法,使用大直径的双喷嘴,在压缩空气的保护下,浆液直接喷射到地层中,浆液压力高、流量大,旋喷半径大,使旋喷灌浆工作可在较大粒径的地层中施工,同时采用较高的提升速度,加快了施工进度.c.旋喷灌浆工作采用现场试验来确定参数和工艺,以此作为施工控制的依据,在先进设备的保证下,加上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了施工质量.此经验对类似工程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小浪底工程如何省下38亿元投资案例10-3

小浪底工程如何省下38亿元投资案例10-3

案例10-3 小浪底工程如何省下38亿元投资?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富挑战性”的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世界银行在中国最大的贷款项目。

在长达11年的建设中,工程建设经受了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克服了许多意外的风险因素,难得地节余投资38亿元,占到总投资的近11%。

水利部组织的工程部分初步验收中,专家建议该工程施工质量等级定为优良。

小浪底建管局总经济师曹应超介绍说,预计到工程全部结束,可完成概算投资309.24亿元,比总投资347.24亿元节余38亿元,其中内资24.59亿元,外资1.56亿美元。

这些部分归功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好,但主要来自业主管理环节的节余。

其中物价指数下降、汇率变化和机电设备节余等因素,共计节余资金13.98亿元;工程项目管理环节节余27.3亿元,共计41亿元。

减去国内土建工项目因工程设计变更及新增环保项目等因素的3.3亿元超支,共节余38亿元。

在通货紧缩期施工的大型工程,因为物价因素出现节余并不为奇。

但小浪底38亿元的节余中,27.3亿元来自管理环节。

专家分析,这主要得益于小浪底坚持了先进的建设机制。

小浪底是目前国内全面按照“三制”(业主负责制、招标投标负责制和建设监理制)管理模式实施建设的规模最大的工程,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从各个环节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在国内大型水电工程中先走了一步。

(一)出色的工程监理队伍小浪底拥有一支300多人,最多曾达500多人的监理工程师队伍。

他们的工作使合同履行有了严格的保证,也对投资节约起了巨大作用。

监理工程师受业主委托或授权,依据业主和承包商签订的合同,行使控制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和协调各方关系等职能,是业主在现场的惟一项目管理者和执行者。

1991年前期工程开工后,小浪底产生了中国第一代监理队伍。

他们掌握了国际通用的FIDIC(国际工程师联合会)合同条款,认真履行着事前预控和全过程跟踪、监理和管理职责。

1994年5月4日,小浪底工程经世行专家团15次严格检查后正式通过评估,这次评估证实了小浪底的监理工程师队伍,具有驾驭大型国际工程的能力。

小浪底工程(小资料)

小浪底工程(小资料)

小浪底工程(小资料)小浪底工程(小资料)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本世纪最大的一项治黄工程,也是我国第二大水利枢纽,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在万里黄河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

这里上距三门峡130 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处于承上启下,控制黄河泥沙的关键部位。

工程于1994年正式动工,计划于2001年竣工并网发电。

总投资控制在350 亿元人民币以内。

其中世行贷款11.09亿美元,是中国利用世行贷款最多的一个项目。

小浪底工程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其建设波及动迁人口4 .3 万,施工建设中破解了多项世界难题。

由于根据世行要求全部采用国际招标,工程建设汇集了5 0 多个国家的承包商。

主体工程施工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并且采用现代合同管理体制。

工程建设中,从工人的工作意识到施工质量都受到了一次国际考验,从中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管理模式,为今后小浪底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世行官员也赞赏地称,小浪底工程是世行在中国投资最成功的项目。

为了防止小浪底受流失泥沙淤积的影响、成为第二个三门峡,治黄专家设计了特殊的方案:当汛期来临时,水库敞泄不蓄水,湖光山色暂消退;湖面收窄成河,湍急的洪水即可携带泥沙,自湖中河道穿过。

这种不同于“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可保证小浪底蓄水库容长期有效使用。

加上水库拥有7 0 多亿方的拦沙库容,完全可以使得下游河床在2 0 年内不再淤积抬高,也为治黄赢得宝贵时间。

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回水可直达三门峡水库坝下,从而在洛阳至三门峡之间的群山峡谷中,形成1 0 0 多平方公里的宽阔水面。

届时,东出潼关,可见两个美丽的人工湖相依相连。

黄河宁,天下平。

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兴建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正实现着中国人民千年的梦想。

《华南新闻》(1 9 9 7 1 0 2 9 一版)。

小浪底工程施工情况(3篇)

小浪底工程施工情况(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边界。

该工程控制着黄河92%的流域面积、91%的径流量和近100%的泥沙,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

小浪底工程规模宏大,工期紧迫,地质条件复杂,运用要求严格。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施工人员积极引进、应用、创造了新的设计、施工技术,成功完成了这一工程的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二、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洪排沙系统、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54米,坝顶长1667米。

泄洪排沙系统包括泄洪洞、排沙洞和泄洪底孔,共13个泄洪孔。

引水发电系统由6台单机容量为6.7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组成。

三、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建设,施工队伍由国内多家大型建筑企业组成。

工程开工前,成立了工程指挥部,下设多个专业部门,负责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

2. 施工设备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需求,购置了大量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厂等。

3. 施工材料工程所需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水泥、砂石、木材等。

在施工前,对材料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四、施工过程1. 地质勘察与处理小浪底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着工程泥沙问题,以及坝址软弱泥化夹层、左岸单薄分水岭、顺河大断裂、右岸倾倒变形体等工程地质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施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并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地质处理措施,如钻孔灌浆、防渗帷幕、基础处理等。

2. 大坝施工大坝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点。

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1)混凝土重力坝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搅拌楼进行搅拌,然后泵送至坝体。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坝体质量。

(2)钢筋施工:采用自动化钢筋加工设备,确保钢筋加工精度。

钢筋绑扎采用机械方式,提高施工效率。

实际操作实例小浪底

实际操作实例小浪底

FIDIC合同条件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实践运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干流,处在控制黄河水沙的关键位置,枢纽主要由大坝、泄洪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其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综合利用,除害兴利"。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部分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

项目管理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按照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对工程实施严格的合同管理。

业主根据世行所规定的采购程序,以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了三个土建国际承包商联营体(Joint-Venture),分别承担大坝、泄洪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的施工和建设。

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FIDIC意义上的"工程师单位",承担小浪底工程监理任务,负责工程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工程建设各方的协调。

此外,业主还聘请世界银行特别咨询专家团、加拿大国际工程管理咨询公司(CIPM),并组建小浪底工程建设技术委员会作为业主的合同管理、技术管理决策方面的咨询机构。

小浪底前期工程1991年开始,主体工程1994年开工,目前工程已按计划实现截流、蓄水和首台机组发电等里程碑目标,主体工程已在2001年底全部按计划完工,其中三个土建国际标比原合同工期分别提前7至13个月。

工程顺利通过蓄水安全鉴定,工程质量总体优良。

通过招标和严格合同管理等手段,以及外汇汇率和物价等因素,工程投资完全控制在概算范围内,并有较大的节余。

从2000年开始,工程已初步发挥效益。

小浪底工程规模宏大,自然及地质条件复杂,技术和施工难度高,又加之小浪底建设期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轨的一个重要时期,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政策法规有许多调整。

因此,在根据FIDIC 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就经历了一个从摩擦、碰撞到适应和融合的过程,对FIDIC的有关条款也有了一些体会。

一、对FIDIC合同有关特点和使用的认识FIDIC是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的法语缩写。

案例二小浪底工程

案例二小浪底工程

吉林省自学考试《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考核报告题目:小浪底工程考生姓名:杨磊考核号:S 475准考证号:考核教师:目录案例二小浪底工程1.通过此案,请你分析影响项目采购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从小浪底工程成功应对国际索赔的案例中,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索赔的含义?………3.阅读上述案例后你有什么感想?…………………………………………………………4.参考文献……………………………………………………………………………………案例二:小浪底工程问题1:通过此案,请你分析影响项目采购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1)影响采购的因素一共有两方面: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

项目的采购环境对采购策略的制定、采购计划的实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采购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指能对项目组织怎样及如何采购长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及其趋势,战争、罢工等政局动荡,市场季节性的变化等各种因素。

而微观环境则是指项目组织的内部条件,包括项目组织在采购中可能采取的组织政策、方式和程序,项目资金状况,场地、道路、码头等收料条件。

而这些都会对项目计划的采购管理造成一定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他可能会对项目自身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可能对项目产生有利的影响。

(2)在符合微观环境原则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宏观采购环境的,科学组织物资供应,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具体做法如下:1.在买方市场,利用供应商(多为生产商)之间激烈竞争,组织供应这种供应方式的特点是货源充足、稳定,价格理想,货款可延后支付,服务良好,相当比例的物资可直达施工现场。

2000年之后的孟加拉国水泥市场就是买方市场,弹丸小国有日本太平洋、韩国现代、香港七环、墨西哥Cemax、当地的老虎、五马、Shan、Scan等知名品牌和其他品牌的水泥厂,供应属这种情况。

2.利用外汇和汇率压低采购价格海外项目有一定比例的美元支付,为我们利用外汇和汇率降低采购成本提供了条件。

小浪底水库工程的故事

小浪底水库工程的故事

小浪底水库工程的故事
小浪底水库工程是一项惊险又感人的建设工程,其背后蕴含着无数的奋斗和牺牲。

在建设初期,由于地理条件艰苦,加之工程难度极大,工程队伍经常遭受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是,大家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最终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完成了工程的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工作人员不幸牺牲,但是他们的家人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地支持着建设者们,用他们的理解和宽容,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无私的支持。

最终,小浪底水库工程建设成功,并且成为了当地群众的福音,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这个工程的背后,是一群无私的建设者和他们的家人,用汗水和热血铸就了一段动人心魄的故事。

- 1 -。

小浪底工程施工回忆录(3篇)

小浪底工程施工回忆录(3篇)

第1篇1996年的夏日,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工程的热爱,踏上了小浪底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

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即将参与建设的世界级水利工程——小浪底工程,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它的建成,不仅对防洪、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等具有重大意义,更承载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走向世界的梦想。

工程初期,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外国承包商在施工中遇到了重重困难。

塌方、工期延误、高额索赔等问题频发,工程管理面临巨大压力。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内工程团队勇敢地承担起了建设重任。

记得有一次,我在施工现场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险。

由于地质原因,一处边坡突然发生塌方,形势危急。

工程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大量人员和设备进行抢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塌方得到了控制,工程得以继续推进。

小浪底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技术难题层出不穷。

为了攻克这些难题,我们国内工程团队充分发挥了自主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实践。

在隧洞开挖、大坝填筑、泄洪排沙系统等关键环节,我们成功突破了多项技术难关,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施工期间,我和同事们一起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夏天,我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冬天,我们冒着严寒,坚守岗位。

尽管条件艰苦,但我们始终坚守在工程一线,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1年12月31日,小浪底工程全面建成。

那一刻,我们欢呼雀跃,感慨万分。

经过11年的艰苦努力,我们成功地建成了这座世界级水利工程,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如今,站在小浪底工程的大坝上,回首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依然心潮澎湃。

那段时光,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

我相信,正是这种精神,将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小浪底工程,这座世界级水利工程,不仅见证了我们国内工程团队的拼搏与汗水,更承载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走向世界的梦想。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m, 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 淤 沙 库 容 75.5 亿 m3 , 调 水调 沙 库 容 10.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 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 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 死 水 位 230m , 汛 期 防 洪 限 制 水 位 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防洪最 大 泄 量 17000m3/s , 正 常 死 水 位 泄 量 略大于8000m3/s。小浪底水库正常蓄 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 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 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 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 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02
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01
02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 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 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 69.4 万 平 方 公 里 , 占 黄 河 流 域 面 积 的 92.3%。小浪底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 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03
小浪底工程拦河大坝采用斜心墙堆石坝,设计最大坝高154米,坝顶长 度为1667米,坝顶宽度15米,坝底最大宽度864米。坝顶高程281米,水库 正常蓄水位275米,库水面积272平方公里,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水库呈 东西带状,属峡谷河道型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327立方米/秒,输沙 量16亿吨,该坝建成后可控制全河流域面积的92.3%。
4.2工程师的环境伦理责任
全心全意,造福社会
作为一名工程师,从事社会工程实 践活动,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工程活动直 接或者间接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 全人类营造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 环境,造福全人类。因此要求我们在从 事工程实践活动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工程 活动对社会环境或者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的可能性,如果有可能造成危害,要认 真考虑和评估危害程度,并想出相应的 对策来尽可能的避免或者减弱这种危害 到人类可接受的范围内。

案例5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案例5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案例5:黄河小浪底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一、工程项目简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其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防凌库容20亿立方米。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排沙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三部分组成。

拦河大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54米,坝顶长1667米,坝顶宽15米,最大坝底宽864米,坝体总填筑量5185万立方米。

泄洪排沙系统分进水口、洞群和出水口三个部分。

进水口由呈一字型排列的10座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集中、最复杂的进水塔组成;洞群由3条明流洞、3杂孔板消能泄洪洞(由导流洞改建)、3条排沙洞和一座正常溢洪道组成;出水口由三个集中布置的消力塘组成,总宽356米,底部总长210米,深25米,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出水口建筑物。

引水发电系统由6条引水发电洞、1坐地下厂房、1座主变室、1座尾阐室和3条尾水洞组成。

主厂房高6144米、宽262米、长2515米,是目前国内跨度和高度最大的地下式厂房之一。

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准备工程施工,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计划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

二、质量保证体系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全面推行了业主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与国际工程管理实现了全方位的接轨。

业主和参建各方组建了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了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

1.完善质量管理组织,落实质量责任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作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项目业主,承担项目筹资、建设、运营、还贷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重大责任。

小浪底工程案例

小浪底工程案例

小浪底工程案例
案例内容描述:
小浪底工程部分资金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按照世界银行的采购指南,业主对小浪底三个主体土建工程标以国际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了承包商。

其招标程序是严格按照世界银行要求及国际咨询工程联合会FIDIC推荐的招标程序进行的。

招标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资格预审;招标和投标;开标和评标。

小浪底工程土建国际标由大坝标、泄洪排沙系统标和引水发电系统标组成。

大坝标由黄河承包商(责任方为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施工,泄洪排沙系统由中德意联营体(责任方为德国旭普林公司)施工,引水发电系统标由小浪底联营体(责任方为法国杜美思公司)施工。

案例教学的主要方法: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按照fidic招标程序介绍小浪底招标具体做法。

例如设置资格预审标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选择适合小浪底格标的资格与预审标准。

2、案例分析:就招标过程中具体细节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招标文件补遗发布时间是否影响递交投标书的截止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龙凤峡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21——毛主席1951年10月视察黄河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23——三门峡大坝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1、小浪底水利枢纽坝址早已受到关注 1)新中国建立前,民国政府历次黄河勘察、调查、规 划报告中,均将小浪底作为建坝坝址。 2)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全面治理的规划开始,1953年 黄委会组织力量进驻小浪底坝址开展勘探和测量工作。 3)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 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规划在 黄河干流由上而下布置46座梯级电站,小浪底是第40个梯 级,为径流式电站。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2、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改变,加速了小浪底的论证 1)1958年8月三门峡工程建设期间,三门峡至花园口 区间出现暴雨,小浪底水文站实测洪水17000秒立方米,黄 河堤防多处出险。使人们认识到:仅靠三门峡水库不足以 保证黄河下游的安全。 2)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首次蓄水,1961年2月9日坝 前最高水位达332.5米,回水超过潼关,潼关段河床平均淤 高4.3米,致使渭河排水不畅,两岸地下水位抬高,河水浸 没农田,危及关中平原的安全。
3——工程全景(1)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4——工程全景(2)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程图片
5——拦河大坝(1)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6——拦河大坝(2)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7——发电厂进水塔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8——发电厂地下厂房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3、主要工程 1)水库正常高水位275米,设计水位270.5米,坝顶高 程280米; 2)总库容127亿立方米; 3)电站装机6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 4)主体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洪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组 成,共完成土石方挖填9478万m3,混凝土348万m3,钢结构3 万T,安置移民20万人。
第一部分:小浪底工程概况
小浪底案例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第一部分:小浪底工程概况
第一部分:小浪底工程概况
1、开发目标 1)“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 2)“综合利用,除害兴利”。 2、地理位置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干流(河南孟津和山西恒 曲县交界),处在控制黄河水沙的关键位置。
第一部分:小浪底工程概况
14——鲁班奖获奖证书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15——小浪底库区导游图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16——小浪底大坝下游风光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17——小浪底水库风光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18——八里峡(胡同)风光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19——孤山峡风光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9——调水调沙壮景(1)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10——调水调沙壮景(2)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11——小浪底工程施工专用路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12——小浪底工程专用黄河大桥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13——1997年10月28日黄河截流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4、建设各方 1)建设单位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黄河水利水电开 发总公司) 2)设计单位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3)监理单位 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4)科研单位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第一部分:小浪底工程概况
5)国内施工单位单位 (1)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2)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3)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6)国外施工单位 (1)以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为责任方的联营体(一标) (2)以德国旭普林公司为责任方的联营体(二标) (3)以法国杜美兹公司为责任方的联营体(三标)
第一部分:小浪底工程概况
7、建设过程情况 1)小浪底前期准备工程1991年9月12日开始; 2)主体工程1994年9月1日开工; 3)1997年10月28日黄河截流; 4)2000年1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5)主体工程已在2001年12月全部按计划完工,其中三 个土建国际标比原合同工期分别提前7至13个月; 6)2009年4月7日通过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主持 的竣工验收。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3)国务院决定自1962年3月起降低三门峡运用水位, 将水库运用方式由“蓄水拦沙”改为“滞洪排沙”,后进 一步改为“蓄清排浑”。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作此调整, 使其拦蓄三门峡以上洪水、泥沙的能力降低。
4)三门峡以下大洪水无有效控制措施。小浪底是三门 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坝址。1975年8月,山东省、 河南省、水利部联合报告国务院,提出修建小浪底工程。
第一部分:小浪底工程概况
6、投资控制情况 工程总投资315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的贷款10亿 美元。比计划总投资347.2亿元节余32.2亿元。物价指数下 降、汇率变化因素、机电设备节余约14亿元, 工程管理节 余约21.5亿元,减去因因工程设计变更及新增环保项目等 因素的3.3亿元超支,节约投资32.2亿元。
第一部分:小浪底工程概况
8、工程获奖情况 1)国家优质工程 2)中国水利水电第七、第十一、第十四工程有限公司 获得鲁班奖。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第二部分:小浪底工程图片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1——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2——谷歌地图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第一部分:小浪底工程概况
5、项目管理及合同管理 项目管理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 1)按照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对工程实施严 格的合同管理。 2)业主根据世界银行规定的采购程序,以世界范围内 的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了三个土建国际承包商联营体, 分别承担大坝、泄洪系统和引水发电系统的施工和建设。 3)小浪底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FIDIC意义上的 “工程师单位” 。 4)世界银行特别咨询专家团、加拿大国际工程管理咨 询公司,小浪底工程建设技术委员会作为业主的咨询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