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波速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剪切波报告

剪切波报告

江北湾头启动区3#-3地块报告编号:JQB-2015-001主要检测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报告审定人:工程地点:宁波市江北区检测日期:2015年1月10日检测单位:宁波宁大地基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目录一、前言二、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及测试㈠、方法原理㈡、仪器设备㈢、现场波速测试三、数据处理㈠、拾取弹性波初至时(T L)㈡、弹性波初至时斜距的校正㈢、弹性波速计算四、波速测试成果㈠、各土层波速值见测试成果表㈡、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㈢、场地土类型与场地类别的划分附录:波速试验成果表剪切波波速测试柱状图一、 前言宁波宁大地基处理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3日至2015年1月9日对江北湾头启动区3#-3地块进行单孔法波速测试。

测试时执行如下有关规范: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国家标准《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二、方法原理、仪器设备及测试㈠、方法原理由于各土层的沉积年代不同,土质颗粒度、孔隙度及密度等物理性质存在差异,弹性波在各地层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中的传播,其传播特性取决于物质受力状态和传播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

V p =[E (1-μ)/ρ(1+μ)(1-2μ)]1/2 V s -横波波速(m/s) V s =[E /2ρ(1+μ)]1/2 V p -纵波波速(m/s) E d =2ρV s 2(1+μ) E d -动弹性模量(kPa) G d =2ρV s 2 G d -动剪切模量(kPa)ρ-质量密度(t/m 3)是在地面水平方向敲击激震板,产生丰富的剪切波并向土层四周传播,的三分量传感器接收直达的剪切波和压缩波。

V s 。

㈡、仪器设备单孔波速测试系统主要由激震源和地震波接收系统两个系统组成。

本次测试地震波接收系统使用RS-1616K(S) 多功能便携式动测仪,检波器为CJ-2000型;激震源系统采用叩板法。

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剪切波速测试报告1.引言剪切波速是指材料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的传播速度,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测试旨在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剪切波速进行测试,以评估其力学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

2.测试方法2.1 试样制备:选取不同材料的实验片,尺寸为100mm×100mm×10mm,要求试样表面光滑平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2仪器设备:本次测试采用高精度剪切波仪器,能够准确测量材料剪切波的传播时间和距离。

2.3测试步骤:1)将试样放置在剪切波仪器上,调整好位置。

2)启动仪器,设定合适的测试参数。

3)利用仪器发出剪切波信号,测量传播时间和距离。

4)重复以上步骤,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5)记录测试数据并进行分析。

3.测试结果与分析3.1不同材料的剪切波速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材料,剪切波速(m/s)----------,----------------金属材料,3500陶瓷材料,2500橡胶材料,12003.2结果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金属材料的剪切波速最高,达到3500m/s,表明金属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陶瓷材料的剪切波速稍低,在2500m/s 左右,说明陶瓷材料在强度和刚性方面略低于金属材料;而橡胶材料的剪切波速最低,仅为1200m/s,说明橡胶材料具有较低的强度和刚性。

4.结论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剪切波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剪切波速,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陶瓷材料在剪切波速方面略低于金属材料,但仍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性;橡胶材料的剪切波速最低,说明其在力学性能方面较差,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5.建议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对各种材料的应用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满足不同需求;此外,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剪切波速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用效能。

综上所述,剪切波速测试是评估材料力学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剪切波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报告

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报告

**民生产业基地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报告深圳市**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民生产业基地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报告测试:报告编写:审核:批准:深圳市**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测试单位地址:深圳市**号邮编:联系电话:联系人:目录1.前言 (1)2.测试目的及执行标准 (1)2.1测试目的 (1)2.2执行标准 (1)3.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 (1)3.1测试方法 (1)3.2仪器设备 (2)4.测试结果 (2)5.地面脉动的卓越周期 (5)1.前言受深圳市**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于2017年09月21日至017年09月29日对**民生产业基地场地进行了3个钻孔的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工作。

波速测试孔附近场地内自上而下主要有如下岩土层:素填土、粉质黏土、全风化混合岩、强风化混合岩、中风化混合岩、微风化混合岩。

2.测试目的及执行标准2.1测试目的本次试验目的是提供地层剪切波波速,判定土的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场地卓越周期。

2.2执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3.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3.1测试方法本项目剪切波速度测试采用单孔检层法,将起振板置于距井口约1.0~1.5米处,并使其中点与井口的连线垂直于起振板,同时在其上面加压整体性较好的重物。

然后,锤击起振板产生纵波和剪切波(记录时通过调节仪器采样率对纵波和剪切波分开采集),并通过置于井内的三分向拾振器将土的振动历程输入电脑分析,获得各测点纵波和剪切波的到时,并利用下式计算相应剪切波速:Vi =(h i -h i-1)/(t i sin αi -t i-1sin αi-1) (1) 22sin i i ii D h h +=α (2)i=1......N其中h i ,t i 分别为第i 测点的深度和剪切波的走时,D 为起振板中点至孔口的垂直距离。

剪切波速

剪切波速

琼中白鹭湖度假区19#楼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工程名称:琼中白鹭湖度假区19#楼场地位置:琼中县湾岭镇白鹭湖度假区测试人员:黄小松报告编写:黄小松审核人:周龙茂东华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二O一三年十一月一、项目概况琼中白鹭湖度假区19#楼详细勘察为确定场地各土层剪切波波速和土层等效剪切波,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

现场进行了场地土层剪切波试验,本次完成测试孔2个(编号为ZK4、ZK13)。

二、地质概况地质概况详见“琼中白鹭湖度假区19#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三、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1、剪切波速测试工作方法本次试验采用单孔法波速测试——敲板法。

震源设置在离孔口1.5米左右的地方,木板与地面耦合良好,木板上压上数百公斤重物,木板中心位置应正对钻孔,精确测量震源至孔口距离。

测量时,井中三分量检波器(探头)放至孔底,由深到浅测量,测点点距为1米。

在板两端用重锤垂直测线沿水平方向敲击并采集数据。

测试过程如图1所示。

测试仪器采用武汉岩海的RS-1616K动测仪及配套设备。

2、遵循的技术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0版);《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3、土的分类及场地类别判别标准(1)按表1划分土的类型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表1ak(2)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2划分为四类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表2四、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工作任务,现场采集了2个孔的剪切波速数据。

数据处理,室内采用武汉岩海公司剪切波分析程序分析。

利用该程序提供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曲线修正,有数字滤波、平滑、消除直流、前清零、后清零、波形前移、波形后移、波形反相等。

完成工勘资料的输入,人工分层,并输出成果图,成果图有原始波形图、剪切波速直方图。

五、测试结果与结论1、测试结果场地各岩土层剪切波波速值测试结果如下表各土层剪切波波速值(m/s ) 表32、测试结论(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0版)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来确定(即表1):该场地土的类型属中软土。

剪切波速实验报告

剪切波速实验报告

剪切波速实验报告剪切波速试验1.1试验的目的(1)掌握波速试验操作方法及试验原理。

并能独立进行波速测试、试验数据处理,认识了解试验设备。

(2)划分场地土类型。

(3)计算场地剪切模量和卓越周期。

1.2 试验的适用范围波速测试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单孔法、跨孔法或面波法。

利用铁球水平撞击木板,使板与地面之间发生运动,产生丰富的剪切波,从而在钻孔内不同高度处分别接收通过土层向下传播的剪切波。

因为这种竖向传播的路径接近于天然地层由基岩竖直向上传播的情况,因此对地层反应分析较为有用。

1.3试验的基本原理单孔法通常是指在地面或者信号接收孔中激振时,检波器在一个孔中自下而上逐层检测土层的P 波或S 波波速。

(1)地下介质采用水平层状地层模型;(2)剪切波速在水平方向为均匀分布,而在垂直方向随深度变化; (3)反演公式:∑-=-----=1111cos i j sj j ji i i i si V h h t h h V θ 式中 si V 、ji V --分别为第i 和第j 个测点深度处的剪切波速(m/s); i h 、j h --分别为第i 和第j 个测点的深度(m); i t --第i 个测点深度的到时(s);i θ--第i 个测点到激发点的连线与钻孔轴向的夹角。

1.4试验的仪器设备RSM-SW 波速测试仪,主要包括波速剪切仪、剪切波电缆线、三分量传感器、大铁锤、条木等1.5试验步骤(1)在指定测试地点打钻孔,垂直度要求与一般勘察探空一样,现我们采用已经打好的钻孔(孔深约9m)。

(2)离开孔口0.5-1.5m处布置激震装置,激震装置采用大木条和铁锤构成。

(3)孔内测点结合试验场地土层实际情况布置测点,测点垂直方向上的间距取1m。

(4)在孔内放置三分量检波器,在预定深度固定(机械固定)于孔壁上,并紧贴孔壁。

(5)测点布置,本试验采用孔内每一米布置一个测点。

波速测试报告1

波速测试报告1

一、前言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物探工程处于2009年12月8日在胜宝地产小平岛项目场地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工作,以确定该场地各地层的剪切波波速值。

二、测试依据的规范《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三、完成的工作量本次工作测试了5个钻孔,共完成78米的剪切波速测试工作。

四、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简介1、测试仪器采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研制生产的WZG-24A工程地震仪,该仪器适用于钻孔原位波速测试、常时微动测试等。

该仪器具有信号自动增益、采集、图形显示、数据存盘、数据分析、打印等功能。

配有剪切波分析系统软件。

现场测试的仪器配接如图1所示。

图1 测试仪器配接示意图各孔利用水平锤击上压汽车两前轮的木板激发剪切波,木板下部铺沙垫平,以保证与地面紧密接触。

木板的长向中垂线对准测试孔中心,孔口与木板的距离为1米,满足《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的相关要求。

对每个钻孔,测点的划分合理地考虑了场地地质分层和《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规定的每隔1~3米布置一个测点的要求。

测试时均采用自下而上按预定1m的深度进行测量的方式。

2、剪切波速测试处理结果利用剪切波测试系统软件进行分析,将板距、地层等参数输入,分析处理得到各孔的剪切波波速直方图,从该图上可以确定出不同深度地层的剪切波速值。

具体情况详见各孔的剪切波波速直方图。

五、结论通过对5个钻孔的原位测试工作,得到该场地不同地层的剪切波速值如下:杂填土:Vs=135m/s;碎石:Vs=322m/s;全风化板岩:Vs=412m/s;强风化板岩:Vs=540m/s;中风化板岩:Vs=952m/s;Zk6钻孔剪切波速直方图Zk28钻孔剪切波速直方图Zk33钻孔剪切波速直方图。

剪切波检测报告

剪切波检测报告

剪切波检测报告本次模拟试验工程的任务是对土层剪切波速和地脉动卓越周期进行检测。

本次检测地点位于武汉市,委托单位为匿名单位。

本检测报告旨在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说明和建议。

二、检测原理及仪器1、土层剪切波速检测简介:本次检测采用的是地震勘探仪器,通过在地面上布置多个传感器,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土层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特性,测定土层的剪切波速。

2、地脉动卓越周期检测简介:本次检测采用的是强震动观测仪器,通过记录地面上的地震波动信号,分析不同频率下地面的振动情况,从而确定地脉动卓越周期。

三、检测依据本次检测依据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2010)和《工程勘察规范》(GB -2001)等相关标准。

四、建筑场区场地分类本次检测所在场地属于Ⅱ类场地,地基土层为粘性土,地下水位较深。

五、结论及建议通过本次检测,得出土层剪切波速和地脉动卓越周期的数据,结合场地分类和相关标准,对建筑抗震设计提出建议。

六、附图表本检测报告附有相关的图表,详细说明了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本次测试工程旨在评估拟建建筑场地的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测试场地的卓越周期和振动幅值。

我公司受业主委托,承担了模拟试验工程钻孔的波速测试和地脉动测试工作。

我们使用单孔波速测试法对场地内的1#、2#钻孔进行剪切波波速测试,并在钻孔附近进行了地脉动测试。

在土层剪切波速检测方面,我们采用单孔法,利用已经钻好的钻孔,在井口1~3米处放置激振板,并在其上加压整体性较好的重物,然后锤击激振板产生剪切波。

通过置于井内的三分量拾振器将土的振动输入仪器,经电脑分析,获得各测点剪切波到时,经计算可得到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我们使用___生产的YL-SMT地震测试仪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并通过电脑分析得到各土层的剪切波速,进而确定建筑的场地类别。

在地脉动卓越周期检测方面,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1号和2号钻孔,在孔中进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

按规范要求,每一土层都至少有一个测点,当某一土层厚度较大时,每2米左右测一个点,在一个测试深度上重复测试多次,获得各孔土层剪切波速度随深度分布。

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XXX城区地震小区划场地工程地震条件勘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XXXXXXXX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零壹八年五月一、前言受XXX有限责任公司委托,XXX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于2018年4月20日赶赴XXX施工区,开始对“XXX城区地震小区划场地工程地震条件勘察工程”场地进行单孔剪切波速测试,2018年4月30结速野外测试工作。

该场地位于XXX城区内,根据场地条件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有关规定,本场地共完成ZK1-ZK10共10个一般孔,PZ2#-PZ6#5个排钻孔(用于断层判定)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工作,测试的目的是对勘察区场地土的类型及场地类别进行划分,以确定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本项目工作技术要求:1、测定钻孔深范围内的土及基岩等效剪切波速;2、确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二、检测设备、基本原理1、检测设备检测设备采用武汉建科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WAVE2000S场地振动测试仪,检测设备及现场联接见图1.图1 单孔波速测试示意图1-场地振动测试仪2-重物3-木板4-外触发传感器5-三分量控头6-探头信号传输线 7-外触发传感器信号线 8-钢丝绳(或尼龙绳)2、剪切波速及地脉动测试基本原理 单孔剪切波速法(检层法)测试基本原理;用木锤或适宜的铁锤分别水平敲击水平放置孔口的木板两端,地表产生的剪切波经地层传播,由孔内三分量检波器的水平向检波器接收SH 波信号,然后读取正、反两方向的实测波形,找出波形交叉点,读取初至波传播时间,进而计算出各测点(层)剪切波速值及其它相关参数。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按下列公式计算;∑===ni sii se v d t t d V 10//式中 Vse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度;d 0——计算深度(m ),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二者的较小值; t ——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转播时间; di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层的厚度(m );Vsi ——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 层土的剪切波速(m/s ); n ——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网龙公式波速测试

网龙公式波速测试

附件1网龙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福建省地质工程研究院2015年3月日网龙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编写单位:测试人:编写人:审核人:审定人:提交报告单位:福建省地质工程研究院提交报告时刻:2015年3月23日一、概况受网龙--的委托, 我院承担了网龙的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的工作。

本次测试工作的目的是对拟建建筑场地的勘探孔内岩土层进行剪切波速测试和场地类别的评判。

测试工作依据《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及《地基动力特性测试标准》(GB /T50269-97)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场地位于福州市漳港镇,测试工作于2015年3月14日进行,别离对场地内的ZK32、ZK58共2个钻孔采纳单孔检层法进行剪切波波速测试。

二、仪器设备及测试方式利用仪器为河北省廊坊开发区大地工程检测技术开发生产的XG—I悬挂式波速测井仪,仪器要紧技术指标如下:动态范围:96dB;前放增益:18-60dB(8-1000倍);道一致性:≤;通道数:1至3道可选;采样距离:—4ms可调;记录长度:512—16k可调;仪器接收信号的探头采纳悬挂式三分量井中检波器,要紧技术指标如下:水平检波器的固有频率为40Hz,灵敏度为30V/m/s。

电磁式激振源指标:供电电压直流96V,电流≤6A。

工作时将悬挂式探头(即振源和检波器)放入孔中,用孔中的泥浆液作为震源和检波器与井壁耦合介质。

震源为水平激振(垂直井壁)激发产生P·S波沿井壁地层传播,由两个相距1m 的检波器接收沿井壁传播的P·S波振动信号并把P·S波的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缆由主机记录显示存储。

主机对信号进行数据处置后采纳两道相互关分析方式,自动计算S波在两道检波器间传播的时刻差,从而计算出两道间的S波传播速度。

测试顺序自下而上逐点进行,测点深度距离1-2m。

三、岩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功效经现场剪切波速测试,场地内钻孔各测点的剪切波波速值见表2,表中的地层分层深度及岩土名称由野外勘探地质记录表提供,相应的波速测试曲线图见波速测试功效表。

波速报告

波速报告

南水北调东干渠工程土层剪切波速度测试报告/p-67118181978.html技术负责人:测试人员:报告编写:审核:北京地大地质科技公司2011年8月20日一、前言受委托,北京地大地质科技公司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对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东干渠工程场地进行单孔波速法测试。

该场地位于北京市东五环东侧,根据场地条件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有关规定,本场地共完成25个钻孔剪切波速测试工作。

测试的目的是对拟建建筑场地土的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进行划分,以确定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二、检测原理及仪器1、土层剪切波波速检测简介测试方法选用单孔法,利用已经钻好的钻孔,将起振板置于井口1至米处,并使其中点与井口的连线垂直于起振板,同时在其上加压整体性较好的重物,然后锤击起振板产生剪切波速,并通过置于井内的三分量拾振器将土的振动历程输入仪器,经电脑分析,获得各测点剪切波到时,经计算得到各土层的检测波速。

图一为剪切波速测试示意图。

图1 单孔波速测试示意图在场区对甲方指定的勘察钻孔采用单孔检测法在孔中进行土层剪切波速测试,按规范要求,每一土层都有一个测点,当某一土层厚度较大时,每1米测一个点,在一个测试深度上重复测试多次,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根据测试数据绘制场地土层剪切波速曲线图,计算地面以下20米内土层等效平均剪切波速值,进而确定建筑的场地类别。

2、测试仪器现场数据采集使用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长沙白云仪器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CE-9201岩土工程质量检测仪器,采集的数据是由井中的三分量传感器,通过仪器记录三道波形,经与电脑通讯,将仪器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中,处理后得到各土层的剪切波速值。

三、检测依据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1、土的类型划分:按土层的剪切波速度分为2、建筑场地类别划分标准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下表划分为四类。

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附件3: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报告编号:2016.0.02.从1工程名称: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培训中心工程地点:广州市南沙区工业五路5号主要检测人:报告编写人:报告审核人:试验日期:2012年8月26日~2012年8月28日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室二○一二年九月目录1、前言2、测试原理及仪器设备3、野外测试方法4、资料整理5、测试成果1、前言我公司于2012年8月26日~2012年8月28日对拟建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培训中心场地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

执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

本次测试共完成波速测试孔2个,钻孔编号ZK16、ZK17号。

2、测试原理及仪器设备2.1 测试原理通过人工激发产生的剪切波,穿过被测土层,被传感器接收转换成电讯号,输入仪器放大并记录下来。

由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可知波的传播距离,由激发时间和波到接收点的初至时间,可知波的传播时间,因而便可计算出剪切波在被测土层中的传播速度。

2.2 仪器设备采用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RS—1616J桩基动测仪及日本OYO公司生产的井中三分量检波器, 该仪器采用专门设计的电脑与大屏幕液晶显示器;通过键盘和液晶显示器进行人机对话,菜单式提示操作,可在强干扰环境中提取有用信息,准确测试波的传播时间。

采用地面激发井中接收,测量点距1-3m ;工作中先将探头放入井底,然后自下而上逐点激振采样。

对每个接收点均进行正反向水平激发并记录各激振波形。

采样间隔100~400μs,记录长度100~400ms。

3、野外测试方法采用单孔检层法:将激振板置于孔口附近地面,并使其中点与孔口的连线垂直于激振板,板上加压400公斤以上重物。

用激振锤横向敲击激振板两端,产生剪切波向地下传播。

将三分量检波器置于孔中不同深度处,接收剪切波输入仪器记录。

剪切波速

剪切波速

琼中白鹭湖度假区19#楼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工程名称:琼中白鹭湖度假区19#楼场地位置:琼中县湾岭镇白鹭湖度假区测试人员:黄小松报告编写:黄小松审核人:周龙茂东华理工大学勘察设计研究院二O一三年十一月一、项目概况琼中白鹭湖度假区19#楼详细勘察为确定场地各土层剪切波波速和土层等效剪切波,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

现场进行了场地土层剪切波试验,本次完成测试孔2个(编号为ZK4、ZK13)。

二、地质概况地质概况详见“琼中白鹭湖度假区19#楼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三、野外工作方法与技术1、剪切波速测试工作方法本次试验采用单孔法波速测试——敲板法。

震源设置在离孔口1.5米左右的地方,木板与地面耦合良好,木板上压上数百公斤重物,木板中心位置应正对钻孔,精确测量震源至孔口距离。

测量时,井中三分量检波器(探头)放至孔底,由深到浅测量,测点点距为1米。

在板两端用重锤垂直测线沿水平方向敲击并采集数据。

测试过程如图1所示。

测试仪器采用武汉岩海的RS-1616K动测仪及配套设备。

2、遵循的技术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0版);《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3、土的分类及场地类别判别标准(1)按表1划分土的类型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表1ak(2)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2划分为四类各类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m)表2四、数据采集与处理根据工作任务,现场采集了2个孔的剪切波速数据。

数据处理,室内采用武汉岩海公司剪切波分析程序分析。

利用该程序提供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曲线修正,有数字滤波、平滑、消除直流、前清零、后清零、波形前移、波形后移、波形反相等。

完成工勘资料的输入,人工分层,并输出成果图,成果图有原始波形图、剪切波速直方图。

五、测试结果与结论1、测试结果场地各岩土层剪切波波速值测试结果如下表各土层剪切波波速值(m/s ) 表32、测试结论(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0版)土的类型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来确定(即表1):该场地土的类型属中软土。

剪切波速测试结果

剪切波速测试结果

工程场地剪切波速测试报告根据有关规范,本次工作对7个钻孔进行了土层剪切波速测试。

其目的是通过测定场地土层剪切波速,确定场地土类型、划分场地类别,供设计部门使用。

一、测试系统主要技术参数:本次土层剪切波速测试工作使用的仪器为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RS-1616K(P)动测仪,使用的传感器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产的井下三分量检波器。

RS-1616K(P)动测仪的主要技术指标:采样长度: 1K显示方式:640×240彩色液晶屏触发方式:通道触发、外触发、稳态触发采样间隔: 12~32767μs连续可调采样分辨率: 16位存储容量: 16M固态电子盘浮点放大: 1~100倍浮点定点放大: 1、128两档二、测试技术及措施:为了保证测试质量,本次剪切波速测试工作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测试方法为单孔法,测点间隔2m;(2)用适宜激振板,激振条件良好;(3)使井下三分量检波器紧贴井壁,接收条件最佳。

三、测试结果本次工作测试深度20米,波速测试结果见钻孔剪切波速测试结果表。

四、测试结果分析经计算ZK2孔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190.3m/s;ZK12孔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192.8m/s; ZK15孔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178.4m/s;ZK19孔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176.5m/s;ZK27孔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180.1m/s;ZK36孔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185.2m/s;ZK40孔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Vse=183.6m/s;结合场地邻近区资料,场地覆盖层厚度(地面以下至剪切波波速大于500m/s 的稳定层位)大于50m。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判定: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Zk19钻孔剪切波速测试结果表。

波速测试报告

波速测试报告

一、目的任务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的需要,于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6月2日对拟建的XXXXXXXXXX场地内的2个钻孔进行了波速测试,其目的是测定勘探孔深度内的剪切波速值、计算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判定场地类别。

XXXXXXXXX场地位于XXXXXXXXX,拟建建筑为小高层住宅小区。

二、测试方法及野外技术措施1、测试仪器现场测试使用的仪器是GJY –1型工程检测仪,配用CDJ-JG38型高灵敏度井中三分量检波器和JBC1型触发传感器进行测试。

2、测试方法本次测试严格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地基动力特征测试规范》(GB/T50269-97)的要求进行,采用单孔检层法,它是一种在地面激振,在钻孔中接收测量直达波的方法。

具体步骤是将三分量检波器(二个水平方向,一个垂直方向)放置在钻孔的某一深度处,分别接收地面激振传到地下钻孔中x、y、 z三个方向的地震波信息,工程检测仪显示记录,并在现场进行波形初步判别。

3、野外技术措施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地震记录资料,在野外测试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1)使用汽车压板,保证震源板和地面藕合良好,为地震波的激发创造有利条件;2)充气使三分量检波器竖直紧靠孔壁,为接受地震波创造良好的条件;3)同一接受位置在震源板两端激发,使土体产生剪切应变,分别获得的记录现场比较分析,确定横波初至。

4)钻孔内波速测试自下而上进行,激震木板中点距离井口的距离以1~2米,孔口至木板中点的连线与木板垂直。

三、波速测试资料的分析、整理及解释根据现场测试的波形记录,将钻孔中每个测点的两个相反方向激发获得的记录相比较,在波形记录上依据横波(剪切波)初至相位相反的原则来确定横波初至时间;根据孔口至激震木板中点的距离和探头的深度计算震源到测点的距离,根据传播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出地层的横波速度;然后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计算出场地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公式为:Vse=do/tnt=∑(d i/v si)i=1式中:Vse---土层等效剪切波速(m/s);do---计算深度(m),取覆盖层深度和20米二者的较小值;t---剪切波在地面至计算深度之间的传播时间;d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厚度(m);Vsi---计算深度范围内第i土层剪切波速(m/s)n ---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层数。

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1.引言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壤中剪切波的传播速度的方法。

剪切波速是土壤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用于地质灾害评估、基础工程设计和地震工程等领域。

本次测试旨在测量场地土壤中剪切波的传播速度,并分析其对场地地质特征的影响。

2.测试方法(1)测试设备:本次测试使用了一台剪切波速仪。

该仪器由一个传感器和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传感器通过震源激发剪切波,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剪切波在土壤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

(2)测试流程:首先选择了场地上的若干点位进行测试,这些点位覆盖了场地各种地质特征。

在每个点位上,将传感器安放于地表,并设置合适的震源距离。

然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激发剪切波,并记录传播时间。

最后,根据传播时间和距离计算剪切波速度。

(3)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测试数据将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

同时,通过与场地地质勘察数据和其他测试数据的对比,可以进一步分析场地土壤力学性质和工程可行性。

3.实测结果及分析根据本次测试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场地上的4个点位进行了剪切波速测试,并获得了以下数据:测试点位,震源距离(m),传播时间(s),剪切波速度(m/s)---------,--------------,--------------,------------------A,10,0.05,200B,20,0.1,200C,30,0.15,200D,40,0.2,200根据测试数据可知,场地土壤中剪切波的传播速度大致为200m/s。

这个结果与场地地质特征相对应,说明场地土壤具有较好的工程可行性。

4.结论本次场地土剪切波速测试结果表明,场地土壤中剪切波的传播速度为200m/s。

该结果对场地的地质特征和工程可行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然而,测试结果仅代表了个别点位的情况,对于整个场地的土壤力学性质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和分析。

5.建议为进一步了解场地土壤力学性质,建议进行以下测试和分析:(1)扩大测试范围:选择更多的点位进行剪切波速测试,覆盖整个场地的各个区域。

商厦地基土剪切波速地脉动测试报告

商厦地基土剪切波速地脉动测试报告

**商厦地基土剪切波速、地脉动测试报告**勘察院有限公司2007年5月**广场地基土剪切波速、地脉动测试报告测试:编写:审核:**勘察院有限公司2007年5月一、概况受业主的委托, 我院承担了**商厦的勘察钻孔的波速测试和地脉动测试工作。

本次测试工作的目的是对拟建建筑场地进行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的评判,并测试场地的卓越周期和振动幅值。

测试工作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我院分别对场地内的zk1#、zk8#钻孔采用单孔检层法进行剪切波波速测试,并在zk8#钻孔附近进行了地脉动测试。

二、仪器设备及测试方法仪器设备:XG—I型多功能测试仪,仪器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动态范围:96dB;前放增益:18-60dB(8-1000倍);道一致性:≤0.1ms;通道数:1至3道可选;采样间隔:0.02—4ms可调;记录长度:512—16k可调;剪切波测试方法:在距孔口约1.5m处放一块振板,上压大于400Kg重物,振板上安置检波器,检波器与XG—I测井仪触发孔连接,将探头放入孔中预定深度,用大于8磅大锤水平敲击振板,产生P、S波沿地层向下传播,由孔中的检波器接收沿井壁传播的P、S波振动信号并把P、S波的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缆由主机记录显示存储。

对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计算P、S波传播速度。

测试顺序自下而上逐点进行,测点深度基本间隔1.0m。

三、土层波速测试成果经现场波速测试,场地内钻孔各测点的剪切波波速成果图见附图1-1~1-2。

四、建筑场地类别评判1、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a 一般情况下,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b 当地面5m以下存在剪切波速大于相邻上层土剪切波速2.5倍的土层,且其下卧岩土的剪切波速均不小于400m/s时,可按地面到该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剪切波检测报告模板

剪切波检测报告模板

**工程土层剪切波速度和卓越周期测试及场地类别评定检测报告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委托单位:报告编号:报告页数:**检测有限公司二O一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工程土层剪切波速度和卓越周期测试及场地类别评定检测报告检测人员:报告编写:校核:审核:批准:声明:1.报告无计量认证章、资质专用章无效;2.报告无报告人、审核人、批批准人签章无效;3.报告涂改、换页、错页无效,无骑缝章无效;4.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5.因抽样方法不当或检测数量不足等非检测方原因导致检测结果不满足相应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及由此产生的后果,检测方不承担相应责任;6.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15日内向本检测单位提出书面意见,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1***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目录目录 (3)一、任务概况 (4)二、检测原理及仪器 (4)1、土层剪切波速检测简介 (4)2、地脉动卓越周期检测简介 (6)三、检测依据 (6)四、建筑场区场地分类 (7)五、结论及建议 (8)六、附图表 (8)2***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一、任务概况**市位于全国烈度区划图七度区内,是我国的重点抗震设防城市,按照国家抗震规范有关规定,各类工程建设都应考虑抗震设防和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场地类别评价工作。

为此,受**市勘察研究院的委托,我单位对**市**********工程场地进行了土层剪切波速和卓越周期测试及地震场地类别评定工作。

现场对`号和1号孔进行了测试,经室内资料整理和计算分析提交本测定报告。

二、检测原理及仪器1、土层剪切波速检测简介测试方法采用单孔法,利用已经钻好的钻孔,将起振板置于井口1~3米处,并使其中点与井口的连线垂直于起振板,同时在其上加压整体性较好的重物(1吨以上),然后锤击起振板产生剪切波,并通过置于井内的三分量拾振妻将土的振动历程输入仪器,经电脑分析,获得各测点剪切波到时,经计算可得到各土层的剪切波速。

剪切波速报告例子讲解

剪切波速报告例子讲解

本文以本软件处理的一个工程为例,说明程序的操作步骤:1.选择桌面上的“shapv.exe”的快捷方式,运行本程序:2.程序开始,出现“程序入口”:3.输入程序作者给予的“帐号及密码”,选择“进入”:4.进入“开始程序”界面:在“参考规范”可以浏览“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在“帮助”下可以浏览“用户手册”和“关于本程序”。

在“项目”下创建一个新项目,弹出“工程信息及数据处理”窗口;5.选择“1.基本信息”,填写关于工程的基本信息以及所在场地的基本烈度等:6.选择“导入测点数据”,将测试数据导入程序默认路径中:本工程中有两个测孔,数据文件类型均为“txt”,分别找到相应数据文件导入:导入完成提示“导入已完成”:7.数据导入完成后,进入“测孔信息”:将每个测孔的“测孔号”、“数目”等信息填写到相应位置,并且要将各测点的基本信息由地表依次添加到程序中:例如:输入“29”号,深度:28.5m;文件编号:21;土层数:7;土层名称:风化岩;土层描述:片岩;选择“添加”:添加完成后,完成第5号测孔的数据填写,选择“下一个测孔”,出现“导入已完成”,将数据送给程序处理:同样完成7号孔的数据填写:8.选择最后一个测孔的“确定”后,返回“工程信息及数据处理”,选择“3数据处理”,进入“数据处理”:9.首先选择“1.计算”,程序在DOS下计算:11.选择“2.生成剪切波速图”,进入“生成剪切波速图”界面后,选择“生成各测孔波速并返回”,则程序依次生成各孔的波速,并且自动保存到默认目录下:返回“数据处理”:12.选择“3.查看结果”,程序展示计算的结论:13.返回“数据处理”,选择“4.测点波形”:进入“实测数据”,选择“生成各测点图形”,则程序会依次生成每个测孔每个测点的波形图:14.完成波形的绘制,返回“数据处理”选择“5.Word报告”:程序会弹出“撰稿人”及“主要地层名称”的对话框,输入完毕选择“OK”:过后,程序会自动生成Word形式的报告:16.生成报告后依次选择“完成”退出本程序:附录一:中国农业银行烟台分行场地剪切波速测试报告测试:审核:批准:烟台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7年6月8日一概述烟台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中国农业银行烟台分行剪切波速测试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切波速试验
1.1试验的目的
(1)掌握波速试验操作方法及试验原理。

并能独立进行波速测试、试验数据处理,认识了解试验设备。

(2)划分场地土类型。

(3)计算场地剪切模量和卓越周期。

1.2 试验的适用范围
波速测试适用于测定各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可根
据任务要求,采用单孔法、跨孔法或面波法。

利用铁球水平撞击木板,使板与地面之间发生运动,产生丰富的剪切波,从而在钻孔内不同高度处分别接收通过土层向下传播的剪切波。

因为这种竖向传播的路径接近于天然地层由基岩竖直向上传播的情况,因此对地层反应分析较为有用。

1.3试验的基本原理
单孔法通常是指在地面或者信号接收孔中激振时,检波器在一个孔中自下而上逐层检测土层的P 波或S 波波速。

(1)地下介质采用水平层状地层模型;
(2)剪切波速在水平方向为均匀分布,而在垂直方向随深度变化; (3)反演公式:
∑-=-----=
11
1
1
cos i j sj j j
i i i i si V h h t h h V θ 式中 si V 、ji V --分别为第i 和第j 个测点深度处的剪切波速(m/s); i h 、j h --分别为第i 和第j 个测点的深度(m); i t --第i 个测点深度的到时(s);
i θ--第i 个测点到激发点的连线与钻孔轴向的夹角。

1.4试验的仪器设备
RSM-SW 波速测试仪,主要包括波速剪切仪、剪切波电缆线、三分量传感器、大铁锤、条木等
1.5试验步骤
(1)在指定测试地点打钻孔,垂直度要求与一般勘察探空一样,现我们采用已经打好的钻孔(孔深约9m)。

(2)离开孔口0.5-1.5m处布置激震装置,激震装置采用大木条和铁锤构成。

(3)孔内测点结合试验场地土层实际情况布置测点,测点垂直方向上的间距取1m。

(4)在孔内放置三分量检波器,在预定深度固定(机械固定)于孔壁上,并紧贴孔壁。

(5)测点布置,本试验采用孔内每一米布置一个测点。

(6)激发布置,本试验采用地面激震,距离孔口距离0.79m处埋设一块大木头,用大锤锤击木板两端,产生正反的剪切波。

(7)接收,采用三分量检波器,在不同的深度分别记录正反向剪切波的波速,检查记录波形的完整性和可判读性。

如发现接收仪记录的波形不完整,或不可判读,则必须重做,直至正常为止。

1.6数据整理
1.6.1波形鉴别
根据不同波的初至和波形特征进行波形识别:
(1)压缩波速度比剪切波速度快,初至为压缩波。

(2)敲击木板正反向两端时,剪切波波形相差180°,而压缩波不变。

(3)压缩波传播能量衰减比剪切波快,离孔口一定深度后,压缩波与剪切波逐渐分离,容易识别。

它们的波形特点:压缩波幅度小、频率高;剪切波幅度大、频率小。

1.6.2波速计算
=6.34,则平均V=209.3023×cos6.34=208.222以9 m 为例,θ=tan−11
89.3
(m/s)
划分场地土类及建筑场地类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结合图表及规范可划分土层,0~3m为软弱土,3~10m为中软土。

1.7试验成果应用
(1)可用于场地土类型的划分;
(2)建筑场地覆盖厚度的确定;
(3)土层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
(4)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

1.8结论与建议
(1)测井对钻孔时间的要求:一般测井的时间要求比较特殊,受到终孔时间的限制。

一般来说,在钻机打完井后,马上对钻进进行扩孔、泥浆护壁等工作,这些工作完成后立即开始进行测井。

(2)打钻工作一般在白昼进行,在完工后24 小时以内,应该完成波速测井的工作,为了防止周围环境和人文干扰,测井有时要在夜深人静时进行,尤其受人文、交通干扰较大的地区,选择合适的时间测井也是一种很好的防干扰措施。

(3)钻孔附近地面应尽可能平整:钻孔时应尽量减少孔壁土层扰动,待测孔钻到预定深度时,如地层软弱应立即下套管护壁,套管与孔壁间应灌浆和填砂法处理,以保持套管与孔壁间的紧密接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