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师职业概述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教师职业的概述

第一章 教师职业的概述
教师职业 道德修养
教育——永恒的职业 中篇 把握教师职业道德真谛, 体悟师范精神 下篇 名家发言经典摘录
上篇
第一章 教师职业的概述
职业:
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 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 从事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 主要生活来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教师: 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要而为 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 是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从事的,按照一 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 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 业。
就学校而言,我认为首先应当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 的培育。教师由于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因此必须要有严 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并且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事实告诉我 们,只有严格教师的职业道德,才能保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也才能真正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存空间,真正 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加强教师专 业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环,一些规定都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 职业特征。作为锦上添花,我认为还应有更为具体的行为规 范。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实施教育惩戒时,在发 生突发性事件时,对教师的行为都应有更为明确的行为规范 要求。
其实教师的这一良知不仅属于自己,而且属于整个社会。在人类生 生不息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个体都是从弱者开始迈开自己的人生之路 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应当成为一种最富有希望和生机的活动, 因为教师始终承载着全社会的期望,凝聚着弱者的梦想。为此,做一名 教师,就应以自己的人生,化作蜡炬照亮社会,甘作春蚕温暖他人,这 是任何时代教师永恒不变的使命。 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秉承和发扬强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实践“以 人为本”的伟大信念,接纳并引导来自各种不同背景的不同个体,帮助 他们由弱者变为强者,担负起传递历史和人类文明的责任。 保护和扶助学生,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精神底线,也是教师职 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特征。教育的结果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 性,因此绝不容许出现次品、废品。为此教育应包含一种区别于一般历 史眼光的人文关怀,对于少年儿童,教师更应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因为 作为弱者,少年儿童更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侵犯。呵护他们、引导他们, 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这是每一个教师不容回避的社会责任,也是今 天摆在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面前的共同职责。作为一个中小 学教师,这种职责具有公务性质。为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职责,我 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师职业规范要求。

第一章 教师职业概述

第一章 教师职业概述

思考题:

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哪些道德品质?
育在美国[M]. 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蔡颖.新时期师德修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
Next Time:教师职业道德实践

请思考成为富有德性的教师会面临哪些问
题?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2.条件性知识或者说支持性知识 3.实践性知识 4.教师的通用性的文化知识。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


1.教师的教学技巧 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



1.专业理想 2.专业情操 3.专业性向 4.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
我同学是医生,我便跟人家套近乎,聊天之中, 第三,一种职业能够称为专业,要以科学 人家问:我们有技术,你有么?无言以对;大街上 群众娱乐搞的不错,拜访唱京剧的,人家问:我有 的、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为基础,并拥有高度 唱功,有发声技巧,你有么?我急了:我们因材施 的理智性的复杂技能。但是教师所需要掌握的 教!人家问:怎么辩才?怎么施教?别来忽悠我。 教育学科性知识和专业学科知识能不能称之为 顺手拉过一个孩子:你看看,这孩子是个什么材料?
深奥知识或非同寻常的知识备受质疑。
第四,一种职业能够称为专业,需要具有 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遵守 共同的专业伦理规范。和其他专业一样,我国 教育工作者也建立了广泛的专业组织和专业伦 理规范,但与其他专业相比,无论是在其所享 有的自制权方面,还是组织的权威性方面都存 在差距。
第五,一种职业能够称为专业,需要不断 地面对变化或变革,因而专业人员需要不断进 修、学习和再培训。现今各国都强调教师进修、 学习和再培训,问题是没有参加教师进修、学 习和再培训,或即使参加了,但只是形式性参 加的人也仍然在当教师。

教师职业概述

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的专业地位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文件《关于教师地位


的建议》,该文件中明确规定“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
性职业”。

1986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原国家标准局发布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将所有职业分为8 大类、63个分类和303个小类,其中,教师被列为“专业技 术人员”这一大类中。

20世纪60年代,世界教师培养模式处在了从“师范教育” 向“教师教育”转化的进程之中。
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培养模式多元化阶段
“教师教育”的概念产生于60年的欧美。在我国,2001
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 出,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 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教师教育”的概念首次 出现在我国重要的教育文件中。
第二节 教师的社会地位与权利义务


(一)教师的专业地位
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进一步
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并对小学、 初衷、高中教师就业的学历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

1995年,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2012年2月20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 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 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这是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又一个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



一、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专业精神
1. 正确的教育理念 2. 崇高的敬业精神


3. 高尚的职业道德
4. 健康的个性品质
第三节 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考前冲刺材料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考前冲刺材料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考前冲刺材料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一、教师职业的形成:1教育活动的出现是基础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必要条件3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历史前提4学校教育的存在是现实前提二、到了西周时期,全国的学校可以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官学”又包括“国学”和“乡学”。

近代教师职业的发展始于师范教育的兴起,我国的师范教育兴起于19世纪末。

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教育”概念产生并成为国际通用的教育语言,这标志着教师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

三、教师职业的特点:1复杂性(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内容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2创造性(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培养学生需要具有创造性、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3示范性(学生的“向师性”决定、学生的模仿性决定、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性决定、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决定)4长期性(培养人才周期长、职业劳动见效慢)四、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1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传递人类社会物质财富、为社会造就进行物质财富生产的人才)2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传递人类精神文明、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劳动“再生产”人类精神文明)3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4教师职业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培养人的思想品德、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五、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我们国家对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一、道德的特点:1特殊的规范性2广泛的渗透性3更大的稳定性4显著的实践性二、教师职业道德特点:1较高的责任性(教书育人)2独特的示范性(为人师表)3高度的自觉性4鲜明的独特性5广泛的继承性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示范功能作用:1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促进作用2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3对社会生活发挥广泛的影响作用第三章:教师的职业理想一、理想的特点:1客观必然性2社会性3阶级性二、职业理想的特点:1差异性2发展性3时代性作用:导向作用、调节作用、激励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三、教师职业理想:核心: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祖国利益高于一切)2坚持和拥护共产党的领导3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要求:1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2切实遵循教育规律(热爱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统一、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统一、教育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统一、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统一)3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是争当班主任、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是上好每一堂课、教师的榜样作用在育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教师如何树立正确职业理想:1确立榜样,自我激励2扎实业务,自我提升3坚定信念,迎接挑战第四章:教师的职业纪律一、纪律的特征:历史性、阶级性、强制性二、教师职业纪律:意义:1是依法执教的必然要求2是体现人民利益的重要手段3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4是约束教师行为的重要准则5是履行职业责任的重要保证作用:1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2有利于维护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提高学校工作效率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校风5有利于学校改革的推进主要内容:1遵守国家法律,依法执教(包括《宪法》、《教师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的自治法规、教育规章)2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3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纪律、教学纪律、劳动纪律、群众纪律)要求:1树立职业纪律意识2系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4提高依法从教的自觉性5不得做违反职业纪律的行为第五章: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内容:1知识素养(牢固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2能力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素养、学习与科研能力素养)3人文素养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其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要求:1学校的支持(构建凸显人文性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提供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2教师个体的改进(新观念,新风格、多读书,爱学习、会思考,勤实践)第六章:教师的职业作风内容:1实事求是,坚持真理2工作积极,认真负责3忠诚坦白,平等待人4发扬民主,团结互助具体体现和具体要求:1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关心爱护学生、了解研究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耐心教导学生)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仪表端庄,言行得体、品行端正,道德高尚、严于律己,言传身教)3严谨治学,敢于创新(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改革创新)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关心集体,维护集体利益、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与教师与校领导与家长第七章:教师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的含义:1没有心理疾病2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稳定的心理状态二、教师心理健康:标准:1必须热爱教育事业2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3能够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在教育教学中应有独创性5应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自我认识6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意义:1对自身(增进教师自身生活的幸福感、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2对学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问题:1心理疲劳2情绪不稳定3职业枯竭(工作倦怠)4人格缺陷5人际关系紧张6社会适应不良影响因素:1个人因素人格因素(自我认知、自我效能感、控制点、自尊、信念)家庭原因及生活原因(对子女的关爱、家务负担沉重、家庭成员的相互理解程度)2职业因素(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和角色过度负荷、学生的不良行为、自主权的限制、教育改革和变化)3工作环境因素(工作环境较闭塞、教学工作评价的单一)4社会因素(公众不切实际的期望、权威地位的丧失、社会支持系统的缺乏)如何促进:1教师方面(放松训练、时间管理技巧、认知重建、反思)2学校方面(正确认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学校参与式管理、了解教师深层次需求、制定合理的评价和奖惩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3社会方面(通过媒体提升教师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做好教师筛选和培训工作、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充足的资源等)第八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教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意义:1是促进年青一代健康成长的保证2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象征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特点:内省性、自主性、实践性、持恒性意义(必要性):1是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2是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3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目标体系:1公民道德目标(最低目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2教师职业道德目标(更高要求):全心全意热爱人民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不断更新知能结构,终身学习、对待生命健康要做到身心和谐内容:1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意义的认识、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判断力)2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自豪感、满足感、责任感、荣誉感等)3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4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内驱力)5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途径和方法:1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自省、慎独、防微杜渐2新时期教师的新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学习、善于向他人学习)、投身实践(投身于教育实践、投身于生活实践、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第九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意义:1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2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3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原则:1引导性原则2内化性原则3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4差异性原则5连贯性原则一、职前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定位:1准教师应该具备较高水准的师德意识2准教师应对教育劳动的特点和价值有深刻的认识3准教师应对师德的原则、规范有较高的认同4准教师应养成从事教育职业的个性心理品质途径和方式:1“显性课程”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大学通修课程、专业课程、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活动课程)2“隐性课程”中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科研活动、课余生活等)二、职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1强化教师角色意识(教师对角色地位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对角色规范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对角色扮演的认识和体验)2培养教师职业情感(事业感、爱生感、责任感、乐业感、创造感、自尊感、美感)方法:校本培训模式需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1注意教师的主体性发展2注意教师教育观念向行为的转化3采用榜样学习与反面事例相结合4师德教育与培养和一般道德教育相结合5师德教育的过程要坚持重复性、渐进性和长期性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一、道德评价的特点:价值倾向性、稳定性、非逻辑性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特点:道德评价的一般特点+思想的深刻性、空间的广泛性、时间的持久性类型:1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2绝对评价(目标参照评价)、相对评价(常模参照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自己同自己相比)3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4诊断性评价(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动态的)和总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5具体评价与元评价意义:1是维护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保障2是师德规范转化为职业信念和职业行为的“指向标”3是良好教育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原则:1实践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3责任明确性原则4自我评价原则5发展性原则标准:1一般标准(善)2最高标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至善”)3具体标准(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主要问题:1对象扩大化、泛责任化2评价标准层次不够系统化3评价标准缺乏质性标准和量化标准的有机统一依据:1动机论2效果论3动机与效果统一论4动机、实践态度、行为过程、效果统一论方法: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主体分析:1自我评价(实践性评价、客观性评价、发展性评价)2他人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环节:1教师职业道德信息的采集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运用与评价理论的形成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结果的反馈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具体方法:1行为观察法2等级评定法第十一、十二、十三章:一、教师专业发展内涵:1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自己主动发展的过程2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3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本人综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我国的推进轨迹:1重视职前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的职前素质2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严格教师任职条件3加强职后培训,确保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理论:1费朗斯·富勒的理论:任职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景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2伯顿的理论:生存阶段适应阶段成熟阶段3费斯勒的理论:职前教育阶段学习导入阶段能力建设阶段热心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隐退阶段与教师教育改革的关系:1新课改的实施和深入迫切要求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师德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让教师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2教育考评机构的健全和实施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提高教师职业水准、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育质量)3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教育体系、努力改善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实施教师专业评估制度)4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积极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要着力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愿与能力、教师教育要注重教师自身经验的价值、教师教育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程支持)二、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关键因素:1自我反思是基础2成长目标制定是核心3成长阶段设计是关键内容:1适应阶段(第一年)2基本功阶段(第3-5年)3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第5-8年)4徘徊阶段(“高原现象”)5成名阶段(第8-12年)6成家阶段三、职前教师教育(教师的资格教育)内容:1普通教育2专门学科教育3专业教育4教育实践课程目标:1打下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2掌握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能够承担起教学任务3掌握从事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育专业的判断能力4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并发展初步的专业能力主要模式:1以高校为本的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2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PDS)政策保障:1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2建立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3严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四、教师的入职辅导意义:1有利于构建教师专业化建设体系2有利于新教师进入职业角色3有利于新教师尽快形成归属感基本原则:1入职辅导与中小学的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原则2突出以第一线教师辅导为主的原则3辅导活动的系统性和新教师“轻负荷”原则4职前教育机构与中小学进行合作的原则模式:1导师指导模式2岗前集中培训模式质量保障:1政府部门制度的制定和经费保障2加强对入职辅导的监督与支持3强化入职辅导的评价五、教师的在职教育内容:1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3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培训4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5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技能培训6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培训原则:1主体性原则2校本原则3发展性原则4制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模式:1“学校本位”模式2“教师本位”模式3“课程本位”模式4“短期进修”模式5网络培训模式六、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实施需要考虑的因素:1学员反应2参与者的学习3组织和支持的变化4应用新知识和新技能5学生学习结果我国的实施:1确定教师作为专业发展主体的基本理念2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周期性3强调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过程性4倡导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的个性化5坚持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激励性原则:1教育性原则2真实性原则3动态性原则4协商性原则5多元化原则标准1专业知识:通用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基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审美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写能力2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教育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如何培养和提升?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相结合3自我反思与教学实践相结合4科学研究和实验探索相结合依据:1我国需要专业化教师队伍2教师应提升自己的职业理想3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4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5教师应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6教师应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方法:1质性评价方法(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评语)与量化评价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统一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6

第一章中小学教师职业与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教师职业与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传递人类文明和传授思想的专业人员。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职业:是由于社会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职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一)师职业的形成和发展( 1 )中国①中国古代学在官府官学失守以吏师逐渐完备②中国近代③中国现代(2)外国①教师职业最早与宗教联系在一起,教师由僧侣兼任,教学内容传授宗教教义或武士教育。

②西方近现代教育发展很快,专门师范教育机构、系统正规教育训练保证了教师职业素质更高,推动了西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1、全面性和复杂性2、独立性和创造性3、长期性和规范性4、价值体现的迟效性和间接性5、社会性和成果的集成性二、教师职业道德道德:西方道德指风俗或习惯,也有规范规则,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现在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主要指人们应遵循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有时是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以及风俗、习惯和道德教育活动等。

职业道德:指从事不同职业活动的人们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1、教育性2、自觉性3、继承性4、榜样性(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1、教育功能A、教师的人格、品质、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

B、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学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C、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修正的作用。

D、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完善作用。

2、调节功能3、修养功能4、促进功能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作用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一、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一)要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二)要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修养(三)要加强政治修养(四)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二、心理素质修养教师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明显焦虑水平偏高性格忧郁孤僻逆反心理较强三、知识和技能修养(一)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修养(二)要加强广博的普通科学文化知识的修养(三)要加强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的修养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则一、坚持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教师职业本质:所谓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人才需要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一种现象,也是人类社会进程中的一种历史范畴。

2.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第一,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二,延续性和艰苦性。

第三,艺术性和创造性。

第四,主体性和示范性。

第五,个体性和群体性。

3.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

首先,教师的职业劳动的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张贡献巨大。

②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③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全体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④教师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着人类的文化宝库。

其次,教师的职业劳动对在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最后,教师的职业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引导作用。

4、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与此相联系,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大领域。

5、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指风尚、习俗,引申开来,也有原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意义。

6、什么是道德?所谓道德,就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①意识水平高层性。

②道德境界高尚性;③道德意识自觉行。

④行为举止示范性道德影响深广性;道德内容先进性。

8,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⑴调节作用(它包括4点)①通过调节教师余教育事业的关系,促进教师爱岗敬业。

②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氛围。

③通过调节教师与教师的关系,形成团结协作的教育凝聚力。

④通过调节教师与学生学校其他成员及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章 认识教师职业

第一章 认识教师职业
16
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启发学生创新精神。不违规加重 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整 、为人师表。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 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 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团结协作。平等对待学生家长,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 不以粗鲁言行对待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 、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遵守教师培训制度,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 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 结构,潜心钻研教育教学业务,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 能力水平。 能力水平。
11
(三)教师的角色协调与转换
教师的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传递社会的正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传道者: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传递社会的正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授业者:作为掌握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师长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2、授业者:作为掌握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师长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管理者: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和班级学生的管理; 3、管理者: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和班级学生的管理; 示范者:作为先行者和人格典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4、示范者:作为先行者和人格典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监护者:作为学生家长的代表保障学生在校的成长和权益; 5、监护者:作为学生家长的代表保障学生在校的成长和权益; 辅导者:作为学生的年长朋友去关心他们面临的困扰, 6、辅导者:作为学生的年长朋友去关心他们面临的困扰,协助他们 解决问题和心理困扰,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解决问题和心理困扰,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总结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研究

总结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研究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第三节教师职业的基本特性1、教师职业的社会关系特性: 紧密联系首先,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部门及其职业活动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而教师职业必然受到它们的影响与制约。

其次,教师职业必然受到家长等社会个体的普遍关注。

2、教师职业的目标特性: 全面、持续发展教师职业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包含如下特性:第一,目标的全面性首先,教师的职业目标必须同时综合地反映社会和人的两方面的需求;其次,必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二,目标的发展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3、教师职业的对象特性: 多样而复杂一是,对象的多样性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教育对象所具个性的多样性,还包括学生的经历、经验、文化基础、认知方式、思维特点、个性等的差异。

二是,对象的复杂性人是宇宙中最复杂最神秘的存在。

三是,对象的不可选择性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可选择性4、教师职业的职责特性: 无边界首先,教师的劳动具有多样性参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课外学习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其次,教师的劳动时空具有模糊性是指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上的限制。

教师职业的时空界限是相当模糊的,具有“无边界性”。

5、教师职业的道德特性: 要求高教师不仅在学校中要“为人师表”,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期望成为“道德的象征”“行为的楷模”。

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一般职业道德的要求,而成为了一种职业与生活合一的高度人格化的职业道德。

这种人格化职业道德要求也是由教育的内在需要决定的。

6、教师职业的劳动价值特性: 交换价值小教师职业劳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教师劳动的外在的物质回报;二是教师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内在精神与情感体验。

教师从劳动中所获得的物质回报可以看作是其劳动的交换价值。

教师的劳动具有价值大但交换价值较低的特点。

第一章理想教师的专业形象第二节行走在“低洼湿地”的教师1、教师是时时处于“复杂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的“低洼湿地”中的实践者。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

高师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章高校教师职业概述1、高等教育概念的基本点。

P5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具有学术性、专业性和职业性。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具有学术性。

2、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

P5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相比,最本质的特点是其学术教育的特点。

3、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明传承。

4、高等教育的道德性。

P14高等学校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组织5、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

第一,教师职业在社会劳动上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不同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物质生产、物质劳动。

第二,教师职业在经济学上是一种公共经济现象。

其劳动成果是一种公共产品,在社会效益上属于公益性事业的范畴。

第三,教师职业在社会劳动性质上,不仅是精神的、公共的,而且是个性化的。

第四,教师职业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伦理性或道德性。

6、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定位。

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定位:从职业性质看:教师是一种专业人员,高校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

将高校教师定位为一名专业人员。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高等教育的首要特点是学术性,这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并时刻进行专业训练,获得专业成长。

(2)从职业发展的角度上看,其发展目标必然是“专业”职业。

(3)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专业化的进程,而其成长目标必然就是“专业人士”。

7、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

P31第二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考核要点】职业道德的概念P35;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内容P37-40;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P43-47;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科学理念及境界。

1、职业道德的概念p35职业道德也被称为行业道德,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与人们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准则和规范。

换句话说,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总和。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老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考核知识点)

老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自考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识记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身或长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职业的基本特征:基础性、广泛性、同一性、时代性、差异性、层次性领会教师职业形成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教师职业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教育活动的出现和学校教育的存在是其前提条件,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此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也都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

教师职业的特点:1.复杂性。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由四个方面决定的: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容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

2.创造性。

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教师传授知识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培养学生需要具有创造性、教师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机智、教师在教学容和方法上需要具有创造性。

3.示性。

教师职业的示性是由以下四点决定的:学生的“向师性”、学生的模仿性、教师品德言行的示性、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性。

4.长期性。

教师职业劳动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即教师职业劳动培训人才的周期长,教师职业劳动见效慢。

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1.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物质财富、教师为社会造就进行物质财富生产的人才。

2.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劳动传递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传播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再生产”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为社会造就进行精神财富生产的人才。

3.教师职业促进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教师通过自身的劳动,传播社会制度及文化,传递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使人们对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认识,从而形成评价社会制度优劣的能力;——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人类社会制度文明的思想凝结为个体的政治信仰,促使人们维护合理的现行社会制度;——在某种历史条件下,教师还可以塑造超越现行社会制度的信仰,推动人们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引导人们不断追求和创造人类社会的制度文明。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推荐文档)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推荐文档)

第一章高校教师职业概述1. 高校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社会职业,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并需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和提高的职业。

2. 高校教师职业的道德性高校教师职业具有道德性,教师的师德本身就是教育的手段、形式和内容,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规定。

无德、缺德、失德、丧德、低德都无以为师。

第二章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1. 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也被称为行业道德,它是一般的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与人们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规范和准则。

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基本内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和准则的综合,是高等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实践所达到的自觉程度,是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

基本内容包括:1、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道德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最基本的任务和职责。

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探寻规律2、高校教师学术研究的道德追求真理、秉承学术至上的原则;严谨求实、讲求学术诚信;勇于探索、旨在学术创新;团结协作、发扬学术民主3、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道德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必须秉承社会利益至上的原则,必须遵守公共伦理。

利益交换中;义务履行中;奉献取向中;校内职责与校外服务关系中。

4、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道德与学生的交往;与教师群体的交往;与领导的交往;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与校外其他教师群体的交往;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服务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间的交往。

3.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1、对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撑功能宏观层面——国无德不兴21世纪的竞争是高科技人才的竞争,高科技人才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是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与核心。

2、对高校教师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统领作用中观层面——业无德不旺1)师德是高校教师步入职业殿堂的必修课2)师德是高校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资源3)教师道德人格的成熟是教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4)师德是照亮高校教师整个职业人生的光源3、对高校教师个人获得幸福人生具有心灵平衡价值微观层面——德行是心灵的秩序。

第一章 认识教师职业

第一章  认识教师职业

第一章认识教师职业第一节教师职业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素质第二节学生第三节师生关系学习目标:1. 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素质2.学生及师生关系第一节教师职业一、职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的产物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劳动分工的变化而变化。

职业:是指人们为了谋生和发展而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社会劳动。

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生活素质和专业技能。

职业划分:1958年,《国际职业标准分类》:8个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共列项目1881个。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商业及服务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人员及有关人员•军人•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职业反映社会角色一个人基本的符号、最主要的特征。

职业反映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与自身的文化、能力、素质水平等。

二、教师成为专门职业(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职业化广义的教师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

那时部落首领、年长的老人等为了部落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意识地把其积累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生活经验、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传递给下一代,这些部落首领和有经验的长者便充当着¡°教师¡±的角色。

•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教育机构即学校。

开始时,官吏兼任,以吏为师;中世纪欧洲则主要由神父兼任。

•后来,政教分离,于是专职的学校教师便出现了。

职业化和专业化。

•学校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对专职教师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就出现专门培养学校教师的学校。

•1794年法国第一个建立巴黎师范学校。

•我国1897年2月,盛宣怀在其创办的南洋公学中首设¡°师范院¡±,1902年,张骞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

•在当代,专职教师已成为教育者中的主体部分,其劳动特点和任务已决定了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讲义第一章 教师职业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讲义第一章 教师职业概述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第一节职业与教师职业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所以,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没有分工,就没有职业可言。

教师职业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随着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范畴。

一般来说,教师职业总是为满足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需要服务的。

不过,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理解不同,对教师职业的看法也就不一样,大致有以下几种:其一,教师职业是“培养造就下一代”的职业。

其二,教师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

其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需要而为社然服务的人。

因此,教师从事的专门业务,就是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开发人的智力。

这里所说的文化科学知识既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

教师在教育动中不只是给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还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因此,教师职业是指美们终身或教长时期从事的,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以培养人的能力和思想品德为目的的一种职业。

第二节教师职业的形成与发展教师职业历史悠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源远流长。

一、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职业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教育活动的出现和学校教育的存在是其前提条件,传授知识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此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也都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

1.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人类刚刚脱离动物界,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生活条件极艰苦,整个社会还完全处于“自然的环境”之中。

人类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就必然要求人们具有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

教师职业道德4

教师职业道德4

第一章(概述)1、简述职业的概念与特点:P1-2概念: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人们所从事和对社会所承担的具有一定社会职责义务的专门的业务和工作。

四大特点:专门性、独立性、稳定性、特殊性2、什么是教师及教师职业:P2教师:是指通过教育活动为社会服务或为一定阶级养合格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需要而为社会服务的人。

教师职业:是按照一定社会需要和标准,向人们进行各方面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促使人发展的一种职业。

3、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P2-6第一,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二,延续性和艰苦性。

第三,艺术性和创造性。

第四,主体性和示范性。

第五,个体性和群体性。

4、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意义:P6-8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第二,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生一代及社会5、什么是道德及其是特点:P9道德: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以区分善恶、正邪、荣辱等为内容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称。

特点:(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2)、道德的调节手段是非常强迫性的。

(3)、道德是自律和内化的规范。

6、什么是职业道德及其特点:P9-11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特点:第一,内在的稳定性。

第二,形成和行为尺度的多样性。

第三,适用对象的限定性。

*7、教师职业道德及特点:P11-15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又称为:“师德”“教师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幻灯片

第一章-教师专业发展概述-幻灯片
有责任感 不刺伤学生自尊心 对学生一视同仁 教法生动有趣,容易领悟 敢了承认自己的失误 愿意参与学生活动.多和学生接触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理解当代学生的思想
有组织能力 对学生有耐心
百分比 56% 52% 52% 44% 43% 41% 39% 37% 34% 3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编号 A02 A01 A06 A05 A10 A40 A22 A16 A17 A28
优秀教师素质(校长、教师问卷) 项目
有责任感 有组织能力
知识面广 重视品德教育 教法生动有越,容易领悟 敢于创新,有进取心 教学能抓重点,突出关键 注意教与学的及时反馈 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误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百分比 86% 64% 59% 53% 47% 43% 38% 37% 34% 32%
教师专业化在当今中国有其自身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同时 也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需要一个由专业程度较低 到专业程度较高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表现形式是, 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两个方面同时到达想当高程度的专业 化。
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途径
通过三年专科或者四年本 科的师范教育,课程涵盖 师范类教育理论《例如教 育学、心理学等。
著名学者查有梁教授其《教育人才素质研究》一书中,呈示了三份对学生、
家长以及校长和教师的“优秀教师素质调查结果表”,较好地反映丁人们心 目中好教师形象的全貌。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编号 A02 A15 A35 A10 A27 A20 A28 A37 A01 A04
优秀教师素质(学生调查问卷) 项目
业发展的需要; 6、 接受专门机构或团体监控教学
质量和自我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兴起和发展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章节测试 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章节测试  第一章

第一章教师职业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职业的复杂性不包括A.劳动对象的复杂性B.劳动内容的复杂性C.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D.劳动时间的复杂性【解析】D(P51~52)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职业的复杂性。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是由四个方面决定的:(1)教师职业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教师职业劳动内容的复杂性;(3)教师职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4)教师职业劳动能力要求的复杂性。

2.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指出,“如果缺乏教育机智,教师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

这句话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特点的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解析】B(P53~54)3.教师职业形成的现实前提条件是A.知识的积累和传递B.学校教育的存在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解析】B(P45)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职业的形成因素。

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历史前提;学校教育的存在是教师职业形成的现实前提。

4.“校舍规模宏大,最多时学生达到了三万人,教师队伍庞大,完全可以算得上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以上描述的是东汉的A.太学B.鸿门都学C.郡国学D.官学【解析】A(P47~48)5.教师职业的真正形成是在()以后。

A.阶级出现B.教育活动出现C.学校建立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解析】A(P45)6.在我国,最早的学校出现在A.原始社会末期B.西周C.春秋战国时期D.秦【解析】A(P46)7.教师职业形成的历史前提条件是A.教育活动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学校教育的存在【解析】C(P45)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师职业的形成因素。

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形成的历史前提;学校教育的存在是教师职业形成的现实前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而言之,除了从独特的社会功能这一角度 来看,教师职业能够称之为一种专门职业,从 其他任何角度来说,教师职业还不能称之为专 门职业,只能称之为一种形成中的专门职业。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是具有潜力、可持续发展的个体 (二)需要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 (三)强调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四)凸显教师自主发展的意义
我同学是医生,我便跟人家套近乎,聊天之中,
第人家三问,:一我种们有职技业术能,够你有称么为?专无业言以,对要;以大街科上学
的、群非众同娱寻乐常搞的的不深错奥,知拜访识唱为京基剧础的,,人并家拥问有:我高有度 的理唱智功性,的有复发声杂技技巧能,。你有但么是?教我师急了所:需我要们掌因材握施的 教育教顺学!手科人拉性家过知问一: 个识怎孩和么子专辩:业才你?看学怎看科么,知施这识教孩?子能别是不来个能忽什称悠么我材之。料为? 深奥知识或非同寻常的知识备受质疑。
第二,一种职业能称之为专业,其专业技 能的获得需要接受长期的专业化训练,一般以 是否接受过高等专门教育为标志。很显然,现 今,一般而言,个体(特别是师范生)要成为 教师,需要接受相当长的师范教育,但是在中 国、乃至其他很多国家都存在很多人没有接受 师范教育也可以成为教师的情况,甚至成为非 常优秀的教师。
第一章 教师职业概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讲人:严从根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历史进程
(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缺失——有学问者皆可为师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轫——师范教育的出现和发
展 (三)教师职业专业化运动的蓬勃发展——教师专业发
展的凸显 注意: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
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 化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还有一定 的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地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 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 “教师专业发展”更多地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 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
(一)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2.条件性知识或者说支持性知识 3.实践性知识 4.教师的通用性的文化知识。
(二)教师的专业技能
1.教师的教学技巧 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
1.专业理想 2.专业情操 3.专业性向 4.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意识
第四,一种职业能够称为专业,需要具有
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遵守 共同的专业伦理规范。和其他专业一样,我国 教育工作者也建立了广泛的专业组织和专业伦 理规范,但与其他专业相比,无论是在其所享 有的自制权方面,还是组织的权威性方面都存 在差距。
第五,一种职业能够称为专业,需要不断 地面对变化或变革,因而专业人员需要不断进 修、学习和再培训。现今各国都强调教师进修、 学习和再培训,问题是没有参加教师进修、学 习和再培训,或即使参加了,但只是形式性参 加的人也仍然在当教师。
思考题:
新时代的教师应具有哪些道德品质?
推荐书目:
黄全愈.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M]. 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蔡颖.新时期师德修炼[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
Next Time:教师职业道德实践
请思考成为富有德性的教师会面临哪些问 题?
二、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
尽管人们越来越认为教师职业应该成为一种专 业,但是严格来说,教师职业还不能称之为教 师专业,只能称之为一个“形成中的专业”。 原因如下:
第一,一种职业能够称之为专业,还需要 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教育对人类社会的 延续和发展,对个体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独特 作用,因此,不可否认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或缺 的社会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职业是一 门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