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首先,工时定额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合理设置工作时间,能够给员工明确的工作要求和目标,让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工时定额还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各项工作,避免工作时间冲突和资源浪费。
其次,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通过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能够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员工进行工作准备和反思总结,提高工作质量和专业水平。
同时,定额时间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给员工带来工作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果和质量。
再次,工时定额管理制度对于资金成本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计算工作时间,能够让企业对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力成本有所了解,并对此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分配。
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资源和人力,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浪费,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最后,工时定额管理制度还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通过合理设置工作时间和安排工作内容,能够避免员工出现过度工作或工作不足的情况,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建立一个相对轻松和充实的工作氛围。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的忠诚度,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培养和留住人才的能力。
实施工时定额管理制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度的建立应考虑到不同岗位的特殊性。
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岗位的特殊要求,合理设置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
其次,制度的制定应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在制定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时,企业应主动与员工进行沟通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尽量使制度具有公平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
再次,制度的执行要科学合理。
在执行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适当调整和优化制度。
同时,还应加强对员工的考核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最后,制度的完善需要持续改进。
设备检修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设备检修工时定额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落实设备检修工时的科学管理、实现检修工作的高效率和良好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设备检修工作的管理和工时定额的制定。
三、工时定额的制定1.工时定额的制定应根据设备的类型、规模、使用频率以及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测算和估算。
2.制定工时定额应当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定额的修订。
3.工时定额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和制定,并经单位相关部门的审定才能够正式执行。
四、工时定额的管理1.确定工时定额后,应当在设备维护计划中明确列出,并公布给相关的检修人员。
2.相关的检修人员应当按照工时定额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在检修完成后填写工时记录表。
3.工时记录表应当包括检修人员的姓名、工作时间、工时定额所需的工时数以及工作内容等相关信息。
4.相关部门应当对工时记录表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发现工时偏差和工作效率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五、工时定额的调整与修订1.在实际工作中,如发现工时定额不合理或者有变动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调整和修订。
2.调整和修订工时定额应当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和制定,并经单位相关部门的审定才能够正式执行。
3.调整和修订后的工时定额应当及时通知相关的检修人员,并在设备维护计划中进行更新。
六、工时定额的考核与奖惩1.单位应当建立相关的工时定额考核制度,并定期对检修人员的工时记录进行考核。
2.对于工时定额的执行情况良好的检修人员,应当给予相关的奖励和表彰。
3.对于工时定额执行不合格或者存在严重违规情况的检修人员,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理。
七、监督与评估1.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工时定额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工时定额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附则本制度所称的设备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信息设备等单位内各种和设备,制定和修订、调整工时定额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工时定额的制定与管理制度办法
工时定额的制定与管理制度办法一、概述工时定额是指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和要求,确定一定时间内完成项工作的标准时间。
制定和管理工时定额的制度办法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工时定额的制定与管理制度办法。
二、制定工时定额的原则1.公正公平原则:制定工时定额应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平均分配工作量,确保员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2.合理可行原则:工时定额应考虑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技术难度、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可行的工时定额标准。
3.鼓励创新原则:工时定额不应限制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速度,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佳的工作成果。
三、工时定额制定流程1.评估工作任务:针对工作任务的性质和要求,开展评估工作,了解工作的复杂度、技术难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2.制定工时定额标准: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工时定额标准,并以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
3.试行与调整:制定的工时定额标准进行试行,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调整和修正,确保工时定额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确定和发布:经过试行和调整后,确定最终的工时定额标准,并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公告和解释。
四、工时定额的管理措施1.监督与检查:建立上级对下级工时定额执行的监督与检查制度,确保工时定额的实施情况。
2.培训与提升:针对工时定额制度的内容和标准,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员工对工时定额的认识和理解。
3.反馈与改进:收集工时定额执行情况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制度,完善工时定额管理。
4.激励与惩罚:对于超出工时定额的优秀员工给予奖励,对于工时定额未完成的员工进行惩罚措施,建立激励机制。
五、工时定额的调整1.任务调整:当工作任务发生变动时,需要对工时定额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工时定额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匹配。
2.技术改进: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方式和方法可能会发生改变,需要对工时定额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工作情况。
3.反馈意见:收集员工对工时定额的反馈意见,通过评估和分析,定期对工时定额进行调整和改进。
企业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企业工时定额管理制度一、制定背景和目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员工数量不断增加,工作任务也逐渐增多。
为了合理利用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制定和实施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工作时间分配,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
二、适用范围和原则1.适用范围: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
2.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工时定额应根据工作性质、岗位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保证员工公平公正地享受工作时间。
(2)考核奖惩原则:对于按照工时定额完成工作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未完成工时定额的员工,应进行相应的处罚。
(3)弹性管理原则:考虑到员工的个人情况和工作强度的不确定性,可适度进行工时调整,保证充分休息和调整。
(4)合法合规原则:工时定额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
三、工时定额的制定与调整1.工时定额的制定:(1)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量,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每个岗位的工时定额。
(2)工时定额的制定要符合工时法规定,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
2.工时定额的调整:(1)当工作任务有所改变时,企业可以对工时定额进行调整,但需提前通知员工,并征求员工的意见。
(2)工时定额的调整应公平合理,不得对员工的合法权益产生不良影响。
四、工时记录管理1.工时记录:(1)员工应按照工时定额的要求进行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2)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工时记录系统,记录员工的工作起止时间、加班情况等。
2.工时统计和考核:(1)企业应定期统计员工的工作时间,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
(2)对于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未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应进行相应的处罚。
五、工时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监督机制:(1)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工时管理部门,负责对工时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员工也可以对工时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提出改进建议。
2.评估机制:(1)企业应定期评估工时定额的合理性和实施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定额管理制度模板
定额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定额管理,规范定额制定和修订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各类定额的管理,包括工时定额、物资消耗定额、成本费用定额、人员定额、用工定额等。
第三条定额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先进性、实用性、稳定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定额体系。
第四条企业应设立定额管理组织,明确各级定额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加强岗位责任制,确保定额管理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定额制定和修订第五条定额制定和修订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发展战略和实际生产情况,走群众路线,充分听取员工意见,确保定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六条定额制定和修订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先进性原则:定额水平应符合行业先进水平,充分激发员工潜能,提高生产效率。
(二)实用性原则:定额应符合企业实际生产条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三)稳定性原则:定额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避免频繁变动,确保员工收入的合理性。
(四)动态调整原则:根据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市场变化等因素,定期对定额进行调整,保持定额的时效性。
第七条定额制定和修订应采取以下方法:(一)经验估工法:根据经验和实际情况对工时定额进行估算。
(二)统计分析法: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或修订工时定额。
(三)类比法:参照同类产品或工序的定额,制定或修订相应定额。
(四)技术定额法:采用现代测量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确测量,制定或修订定额。
第八条定额制定和修订的具体程序如下:(一)调查分析:对生产过程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初步制定: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初步制定定额草案。
(三)征求意见:广泛征求员工和管理层意见,对定额草案进行修改。
(四)审批发布:定额草案经审批后正式发布,纳入企业管理。
第三章定额的执行与考核第九条企业应加强对定额的执行与监督,确保定额在生产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第十条企业应定期对定额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维修车间工时定额制度范本
维修车间工时定额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维修车间的工作效率,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确保维修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工时定额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维修车间的所有维修工作,包括设备维修、车辆维修、设施维修等。
第三条本制度以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公平公正为原则,结合维修车间的实际工作需求,对维修工作流程、工时定额、维修质量等方面进行规范。
二、工时定额的制定与修订第四条工时定额的制定应当依据维修工作的实际需求、技术要求、工作环境等因素,结合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进行综合分析。
第五条工时定额的修订应当根据维修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对工时定额进行审核、调整,确保工时定额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第六条工时定额的制定和修订由维修车间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三、工时定额的执行与监督第七条维修车间应当严格执行工时定额制度,确保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八条维修车间应当加强对工时定额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对违反工时定额制度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
第九条维修车间应当定期对工时定额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不断提高维修工作效率。
四、维修工作的质量控制第十条维修车间应当建立健全维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
第十一条维修车间应当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十二条维修车间应当加强对维修过程中所需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维修材料的合格率。
五、奖惩制度第十三条对于严格执行工时定额制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维修人员,维修车间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四条对于违反工时定额制度、影响工作效率的维修人员,维修车间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
六、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未尽事宜,可由维修车间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第十六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维修车间所有。
通过以上维修车间工时定额制度范本,可以有效地提高维修车间的工作效率,确保维修质量,同时也能够激发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工时定额管理程序
工时定额管理程序无锡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文件编号:文控编号:版本:修改日期:2012-6-10发布 2012-06-20实施无锡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发布无锡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文件编号:文控编号:版本:修改日期:工时定额管理程序2012-6-10发布 2012-06-20实施无锡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发布无锡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文件编号:文控编号:版本:修改日期:2012-6-10发布 2012-06-20实施无锡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发布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文件编号:页码:1、目的为了使公司定型产品、新品试制、零星作业及产品返修、返工工时定额管理规范化,且为合理使用人力资源,适度控制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为公司编制管理、员工待遇提供重要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工时定额制度的工作要求、流程与责任。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定型产品、新品试制、零星作业及产品返修、返工工时定额的制定及修定;公司所有执行工时定额的车间、班组及个人均适用本制度。
3、职责3.1 公司成立定额管理小组,成员由人力资源部、技术部、制造部和财务部派员组成,财务部为定额制定的责任部门,具体负责制定和修改本公司的工时定额企业标准,对公司定额管理小组测定的定额进行汇集、上报总经理审批,负责检查、督促《工时定额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2 技术部负责提供所有产品的完整产品图、工艺文件、工艺流程、产品工序。
3.3 制造部负责提供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各型号产品的年生产批量及设备、工装动态情况表。
3.4 制造部对所有定型产品、新品试制、零星作业及产品返修工时定额的制定及修定的建议权。
3.5 定额管理小组具有所有新品、定型产品、科研试制、零星作业及产品返工返修,外协加工的工时定额、工价制定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所有定额的变动2012-6-10发布 2012-06-20实施无锡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发布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文件编号:页码:必须由定额管理小组提出,形成书面意见呈报总经理签字后生效,任何人的口头承诺都不能作为调整的依据。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概述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是一种管理工时的规范和标准,旨在实现生产活动的科学化、标准化和合理化。
该制度涉及到工时的测定、记录、计算、分析和优化,从而实现企业在资源利用上的最佳化。
一、工时定额的测定工时定额的测定是指根据特定的工作或生产过程,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工时测算和测定工作的时间要求。
测定工时定额的准确性对生产管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生产计划的合理性和效益的提高。
1. 测定方法工时定额可以通过直接测时法、间接测时法和样本分析法进行测定。
直接测时法是指直接观察和记录工作时间的方法,适用于简单而规律的操作。
间接测时法是通过分析、计算以及统计工作间隔来确定工时,适用于复杂或不规律的操作。
样本分析法是基于已测得工时定额的数据样本,利用数学统计方法,推算出其他工作情况下的工时。
2. 测定要求在进行工时定额的测定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工时定额应基于科学、客观的测量方法进行测算。
- 工时定额应包括工作的实际时间和休息时间。
- 工时定额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并及时更新。
- 测定工时定额的过程应得到工人的参与和反馈。
二、工时定额的记录与管理工时定额的记录与管理是指对工时定额进行实时的记录、监控和管理,以确保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效率的提高。
1. 记录方式工时定额可以通过手工记录和电子记录两种方式进行。
手工记录可以采用纸质表格、Excel表格等形式进行,而电子记录则可以使用相应的工时管理软件进行。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记录,都需要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管理要求工时定额的管理主要包括对其合理性的评估、调整和优化。
对于不合理或过时的工时定额,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高效率的工时定额,需要加以保持和推广。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工时定额进行审核和更新,以确保其与实际生产活动相匹配。
三、工时定额的计算与分析工时定额的计算与分析是对工时定额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相关的生产效率指标和改进方案。
物业维修工时定额制度范本
物业维修工时定额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旨在规范物业维修工时定额管理,提高维修工作效率,确保物业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物业管理实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司物业管理范围内的各类物业维修工作。
第三条我司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工时的相关规定,保障维修工人的合法权益,合理安排维修工时,提高维修工作效率。
第四条我司应根据物业项目的特点和维修工作的实际需求,合理制定维修工时定额,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二、维修工时定额制定第五条维修工时定额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合理、先进适用、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六条维修工时定额的制定应考虑维修工作的难易程度、所需技能水平、工具设备条件等因素。
第七条维修工时定额的制定应充分听取维修工人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定额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八条我司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物业管理实务,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维修工时定额标准。
三、维修工时定额执行与监督第九条我司应将维修工时定额标准予以公布,并提供给维修工人充分了解。
第十条维修工人应按照维修工时定额标准执行维修工作,保证维修质量和工作效率。
第十一条我司应建立维修工时定额执行的监督机制,对维修工时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第十二条我司应对维修工时定额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维修工时定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维修工时定额的调整第十三条维修工时定额的调整应遵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十四条维修工时定额的调整应根据物业项目的实际情况和维修工作的变化,适时进行。
第十五条维修工时定额的调整应充分听取维修工人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调整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第十六条我司应将维修工时定额的调整结果予以公布,并提供给维修工人充分了解。
五、维修工时定额的评估与反馈第十七条我司应定期对维修工时定额制度进行评估,以保证其持续适应性和有效性。
第十八条我司应建立维修工人对维修工时定额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维修工人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九条我司应对维修工人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分析,对维修工时定额制度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
公司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制度[全]
公司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制度1 .目的规范生产系统工时定额制定标准,明确各相关人员职责,规范工时管理流程,持续推进工时的工作。
2 .适用范围生产制造系统各车间3、定义3.1 工时定额: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一个或一组中等熟练工,以符合工艺要求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满足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或作业时间。
3.2 作业内容工时定额:完成某一项具体作业内容的工时定额。
3.3 总成工时定额:完成一个总成装配的所有作业内容的工时定额之和。
3.4 车型工时定额:某车型(唯一的SAP物料代码)各总成工时定额之和。
4、工时定额制定原则4.1 基本原则:应以生产实际为基础,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4.2 平衡原则: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4.3 〃快、准、全〃原则:制定工时要在规定的时间快速,准确,全面的制定出工时来;4.4 统一原则:不同生产线生产同一车型的同一作业内容只有一个工时定额,称为工时定额的统一性。
5.工作职责5.1 工时核算员隶属与生产处,负责参与工时定额的制定和审核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工作:1 .建立和完善标准工时测量与评价体系2 .划分工序和作业内容,明确各作业内容的工时计量的起止时间点;3 .设定、评价各作业内容的宽放系数,标准时间;4 .新车型,新结构设计,试制阶段工时制定的参与5 .新车型工时数据的制定和导入;6 .结构和BOM更改引起的工时数据变化的维护;7 .工艺变更和改进引起的工时数据变化的维护;8 .特改订单和特殊要求工时数据的维护;9 .生产系统各部门回馈系统中工时数据不准确问题的核查与维护;10 .各车间作业内容行项目维护工作;11 .其它情况工时数据变更的维护。
5.2车间工时管理员:生产车间设立工时定额管理组,各车间由1-2名工时定额管理员组成,专门负责工时定额数据的日常更新与维护,并组织各车间对新车型和需要修订车型的工时数据进行测量,将审批后的工时定额数据导入系统。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合理分配工作量,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制定工时定额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工作量的合理分配和工作时间的有效管理,从而达到优化生产效率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本工时定额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包括生产、技术、销售等各部门人员。
三、工作量确定1. 工作量的确定应该参照相关技术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 工作量需要按照项目或任务的不同进行分类,确保各项工作量都得到合理的分配。
3. 工作量的分配应该根据员工的能力和工作经验来确定,确保员工能够完成工作并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四、工时定额的制定1. 根据生产流程、生产设备、技术标准等因素,确定各项工作的工时定额。
2. 工时定额的制定需要参考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实际生产情况,确保工时定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 工时定额需要根据生产需求和员工工作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生产能够按时完成。
五、工时管理1. 员工的工时应该按照制定的工时定额进行管理,确保员工在规定的工时内完成工作任务。
2. 对于工作耗时较长的项目或任务,需要及时进行分析和调整工时定额,以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推进。
3. 对于加班工作,需要严格控制加班时间,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
六、管理要求1. 确保工时定额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及时对工时定额进行调整和更新。
2. 对员工的工时进行记录和汇总,及时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
3. 对于工作量过大或过小的员工,及时进行调整工作分配,以保证工作的公平合理。
4. 对于工作效率低下的员工,需要进行工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
七、管理考核1. 定期对工时定额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确保员工的工时和工作量的合理分配,并对违章加班行为进行处罚。
2. 对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较好的员工,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3. 对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较差的员工,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督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
TM-006 模具部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模具加工全过程
3、工时定额提交流程
操作员
模具工艺员
工序录入员
部门经理
工时员
工时负责人
报表批准
报表审核
物料工时定额
工时统计、报表
物料加工并提交
工序录入系统
流程负责人
4、工时定额提交工作程序
4.1所有投放加工的物料都必须有工时定额,快速加工组加工物料除外。
4.2所有加工零件的额定工时都必须录入模具管理系统。
5.3机台考核
5.3.1各加工班组若不采用员工工时考核制度的可以采用机台利用率考核制度。
5.3.2采用机台利用率考核的班组,根据模具部设定的目标值进行达标考核。
5.3.3模具部根据各加工班组人员、设备等实际情况设定目标值。
5.4工时编制人员考核
5.4.1工时员的达标值设定
员工:单工种被考核人员完成总工时÷实出勤时间总和=f(95%≤f≤105%)
机台:加工工时÷机台实用工时=e(95%≤e≤105%)
5.4.2工时员负责工时计算方法的规范化、公式化、透明化,以科学计算公式取代经验估工法。
5.4.3工时员负责各加工工序的加工量的统计,分析各班组的加工能力,每周向工艺主管汇报情况。
6、额定工时的调整
6.1额定工时与实做工时相差大于20%或单一物料工时相差大于30分钟时,相关人
4.6模具部经理对工时报表进行最后的审核并批准。
5、工时绩效考核
5.1机台操作员考核
标准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工龄工资
应发工资=标准工资×(实做额定工时÷应在岗位时间)×(月度评分÷100)-报废应扣除金额
5.2班组管理人员考核
应发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工龄工资)×(全班组实做工时总和÷全班组操作员实际出勤时间)×(月度评分÷100)×(实际出勤时间÷应该出勤时间)+职务工资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合理管理和掌控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订立本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员工工作时间布置、考勤记录和绩效评估,确保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含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和临时员工。
3. 工时定额制度(1)标准工作时间:公司规定每个工作日的标准工作时间为8小时,周工作时间为40小时。
(2)加班工时:在业务需要或特殊情况下,员工有可能需要加班。
加班工时须经上级主管审批,每月加班总工时不得超出正常工时的20%。
(3)休息时间:除非特殊情况,员工享有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午餐休息时间和每周连续休息一天的权利。
(4)弹性工作制度:公司可依据业务需要和员工的个人情况,敏捷布置工作时间,但须确保每周正常工作时间不少于标准工作时间。
4. 工时管理(1)签到签退:员工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须在指定考勤系统进行签到和签退。
按时上下班是员工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2)加班管理:员工需要加班时,须提前向上级主管申请,并在加班结束后及时补录加班时间。
未经批准的加班时间将不予支出。
(3)调休管理:员工可以依据公司制度,将加班所得的调休时间用于合理布置个人时间。
调休时间应提前与上级主管协商并获得批准。
(4)请假管理:员工如需请假,应提前向上级主管提出书面请假申请,并在请假回来后立刻供应相关假条或证明料子。
(5)迟到早退管理:员工若迟到或早退,须提前报告上级主管并说明原因,每次迟到或早退扣除相关工时。
5. 考核标准(1)工作质量:依据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错误率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本领等综合考评员工的工作质量。
(2)工作效率:以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和效果为评判指标,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
(3)工作态度:评估员工的工作乐观性、团队合作精神和对工作的热诚程度。
(4)考勤纪律:依据员工的迟到、早退、请假等情况对其考勤纪律进行评估。
6. 考核方法(1)定期考核:公司将定期进行员工考核,一般为每半年一次,以综合考评结果为依据对员工进行评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等级。
工时定额调整管理制度
工时定额调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时定额的制定和调整工作,提高工时定额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职工的工时定额的制定和调整工作。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所称工时定额,是指单位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所需的标准工作时间。
包括日常工作、加班工作、周末和节假日工作等。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工时定额。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工时定额管理制度,明确工时定额的制定和调整程序、责任主体、考核标准和监督机制。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依法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得随意调整工时定额,确保职工的劳动保障和工作条件。
第二章工时定额制定第七条本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任务和职工的劳动需求,合理确定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时定额。
第八条工时定额应当科学合理,具体明确,便于实施和监督,能够反映职工的实际劳动量和劳动成果。
第九条工时定额的制定应当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
第十条工时定额应当按照岗位、工种、性别、年龄等因素进行分类制定,量化目标明确,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
第十一条工时定额的制定应当综合考虑生产效率、劳动强度、技能水平等因素,科学确定标准工作时间。
第十二条工时定额的制定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
第十三条工时定额的制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民主的原则,做到客观公正,确保工时定额的合理性和权威性。
第三章工时定额调整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定期对各岗位的工时定额进行调整,按照实际情况和需要适时修订和完善。
第十五条工时定额的调整应当遵循程序规范、科学合理、依法合规的原则,确保调整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六条工时定额的调整应当充分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
第十七条工时定额的调整应当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频繁变动和不合理调整,确保职工的工作秩序和生活规律。
不合格作业定额工时管理办法
不合格品作业工时定额管理办法为规范公司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报废、返修/返工工时定额管理,健全公司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划分,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作为月底工时结算的重要依据,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一、产品报废时工时定额的管理办法1若造成产品、零组件报废原因是由于原材料、技术/工艺或其他非操作者本身原因时,不再扣除操作者工时。
2若造成产品、零组件报废原因时由于操作者本身责任,则从总工时中扣除操作者责任工序消耗工时,具体质量罚款参照Q/YHG25.1601《质量管理奖惩条例》实施。
二、返工/返修作业时工时定额的管理办法1若造成产品、零组件返工/返修的责任是操作者本人,由责任人补偿返工/返修人员消耗工时(即从责任人总工时中扣除相应工时补偿于返工/返修人员所需工时),且责任人在责任工序不得工时;2若造成产品、零组件返工/返修的责任是后工序操作者且前工序必须进行返工/返修的,由后工序责任人补偿前工序操作者返工/返修的所消耗工时(即从责任人总工时中扣除返工/返修所需工时补偿给操作者),且责任人在责任工序不得工时;3若造成返工/返修的责任在前工序的,由前工序最终责任人补偿后工序操作人的返工/返修工时(即从责任人总工时中扣除返工/返修所需工时补偿给操作者);如果前工序的质量问题非常明显,后工序操作者未实施互检即盲目投入进一步加工,造成共同返工,则前工序操作者只需补偿后工序操作者返工/返修工时的50%,另外50%由后工序操作者自行承担(即不算工时)。
注:涉及此条主要是由于检验员错检/漏检或产品、零组件紧急放行或工序间存在多个工步。
4如果造成返工/返修的原因是由于原材料质量缺陷,操作者不易发现,或者发现后公司领导同意让步放行,但因情况变化,在后工序又不能继续让步放行只得返工/返修的,经最高管理者签字确认后,不再扣除操作者工时。
三、涉及产品、零组件代用时工时定额的管理办法若产品、零组件只能办理代用时,且代用原因是操作者自身责任造成,则扣除操作者所得工时的50%。
工时定额管理办法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1.目的建立合理化、标准化的工时管理办法,依据工时定额规范生产,并作为合理利用人员、工艺改进、成本核算的依据,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及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消耗,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生产车间。
3.定义3.1产品工时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品或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劳动消耗量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3.2产品工时定额管理是对产品工时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和修订的管理过程。
4.职责4.1工时定额有生产部负责编制,总经理负责审批。
4.1.1负责制定公司产品工时定额管理办法,指导、协调、检查各车间工时定额的管理工作。
4.2总经理负责工时定额的审核。
4.2.1审定产品工时定额。
4.3生产部负责生产任务的安排和生产计划的实施,根据生产计划和生产任务合理配置人员,并在实施过程中对标准工时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职责。
4.3.1根据产品工时定额、合理配置人员。
4.3.2负责统计汇总每月完成的定额工时、入库工时和数量、定期汇报给公司总经理。
5.产品工时定额制定5.1产品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5.1.1凡事可以计算和考核劳动量的工序,都必须制定公示定额。
其中包括机加工车间、焊接车间和装配钳工车间。
5.1.2定额水平先进合理,体现个各产品之间的综合平衡。
5.1.3定额的制定必须“快速、准确、合理、全面”。
5.2产品工时定额的制定办法。
根据产品的不同、组织生产的差异及对工时定额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
主要有:5.2.1经验评估法。
根据产品工艺或实样,结合设备、工具、工装设备、产品材料及其他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由工时定额管理人员凭以往的经验直接估算工时定额的方法。
5.2.2工时测定方法通过对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分析,在挖掘生产潜力以及操作合理化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观测、计量,经过分析研究测量数据制定工时定额的方法。
5.2.3统计分析法把企业最近一段时间内生产该类产品所消耗的工时的原始记录,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整理,计算出平均先进的消耗水平,以次为依据制定工时定额的方法。
工时定额岗位职责制度
工时定额岗位职责制度一、背景随着企业的发展强大,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调控工时,确保工作效率和员工福利的平衡,订立并实施工时定额岗位职责制度是特别必需且有效的。
本规章旨在规范工时定额岗位的职责范围、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内部资源使用。
二、工时定额岗位职责范围1. 工时定额岗位的定义工时定额岗位是指企业内部需要通过明确的工时定额来衡量工作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岗位,包含但不限于生产线操作员、客服人员、研发人员等工作岗位。
2. 工时定额岗位的职责范围2.1. 依据企业规定的工时定额,完成每日、每周、每月的工作任务量。
2.2. 定时保质保量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2.3. 遵守企业的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
2.4. 提高工作效率,不绝努力探求优化和创新。
三、工时定额岗位管理标准1. 工时定额的订立1.1. 由企业职能部门依据岗位特点、工作量统计和员工反馈等进行综合评估,订立合理的工时定额。
1.2. 工时定额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商定,并与岗位的实际工作量相匹配。
2. 岗位需求与人员配置2.1. 依据工时定额和工作特点,合理布置人员配备,保证岗位的正常运转。
2.2. 依据工作需要,合理布置员工的排班和休假,确保工作满足需求的同时保证员工的合理休息时间。
3. 工作进度和效果的监控3.1. 建立有效的工时监控机制,实时掌握工时使用情况和工作进度。
3.2. 依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工作定时完成。
四、工时定额岗位考核标准1. 绩效考核1.1. 依照工时定额和工作量,对岗位成员进行定期绩效考核。
1.2. 绩效考核应客观公正,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商定。
2. 考核指标2.1. 依照工时定额和工作量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2. 考核指标可以包含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
2.3. 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被考核人员,并依据结果进行激励或惩罚。
3. 奖惩制度3.1. 依据工时定额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考核结果,建立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乐观性和动力。
公司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生产效益的提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是指完成一定产品或工序所需的标准工时。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生产制造部门,包括生产车间、生产线等。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四条公司设立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部门,负责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制定、审核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部门的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制定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相关规范和流程;2.核准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制定方案并监督执行;3.定期审核和更新生产制造工时定额。
第六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部门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具备相关的工时定额管理经验和技能。
第七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部门需与生产部门、质量部门等密切合作,相互协调、协作,确保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
第三章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制定第八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制定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作业工序、设备状况、人员技能等因素,并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制定。
第九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制定应当充分考虑工作内容、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并采用科学合理的工科方法和工时测定标准。
第十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制定须通过个案观察法、用时调查法、任务分析法等科学方法来获取准确数据,以确保工时定额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第十一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制定方案需事先向生产部门、质量部门等有关部门进行通报并征得意见。
第四章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审核和监督第十二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制定方案需经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部门审核并核准,方可执行。
第十三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执行应当严格按照制定方案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更改。
第十四条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的执行情况需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并定期向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部门汇报。
第十五条如发现生产制造工时定额执行存在问题或需要调整,应当及时向生产制造工时定额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方可调整。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
工时定额管理制度工时定额管理制度一.工时定额制定的目的为了提高公司计划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1.工时定额由技术部根据各工序加工复杂程度、精度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出工时定额。
2.制定工时定额时应力求:先进、合理、公正。
3.非工艺工时由生产部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客观、公正、合理地按排工时。
4.未制定工时的零部件由生产部门负责给定工时。
三.工时统计管理1.员工每天按工艺文件生产产品、经检捡人员确认合格后填写工时单、并双方签字。
2.批量产品每日应按件/工时_加工数量填报。
未完工序应在当日工时单上注明产品名称、标注未完字样,按要求签字上报,待加工完成后合计产品数量一次报清。
3.工时单上交时间:白班次日9时前、中班次日班前、夜班当天班后9时前,节假日顺延。
无特殊情况过时不候。
4.废品不计工时。
返修品、返修时间不计工时。
本人无法返修需按排他人修复的工时,由责任人担负。
四.工时更改制度1.当操作者对工时定额有异议时,应及时向班组提出异议、由班组长向工时制定部门提出复核。
如确需更改,由更改人在工艺单上更改并签字。
2.技术部门和有关工时管理部门应每半年对工时定额进行一次复核,确保工时定额科学、合理。
工时定额管理规定一、工时定额制定的目的为了提高公司计划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
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5、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要“快、准、全”。
6、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
三、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1、经验估工法。
工时定额员和老工人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