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 Word版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新课标II)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新课标II)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第Ⅰ卷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答案】C【KS5U解析】考察周代的中心地区。

所谓“雅言”是指古代通行的标准语,这里即指周代的官方语言。

周代的通知中心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故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陕西。

故应选C。

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D【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秦朝与西晋法律的差别说明在西晋的时候,养子视同亲子,同样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说明这一时期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进一步强化。

故应选D。

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A【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货币。

北宋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材料“以便贸易”说明这种货币具有交易凭证的作用。

故应选A。

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表明A.皇权逐渐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答案】B【KS5U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明清时期是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是重要的表现。

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取决于皇帝的宠信与否。

故应选B。

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2014山东高考历史答案解析

2014山东高考历史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38.(24分)(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对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

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

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

上述史实表面,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39.(22分)(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含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A BC D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大跃进】d à yu è j ìn 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

图6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它描绘的是A .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B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 .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D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20.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及答案(高清扫描)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及答案(高清扫描)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第II卷36.(1)年降水量多(3分);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3分)。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3分);洋流由北向南流动(3分)。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3分)。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3分);修建水利设施(若答出具体的水利工程措施也可得分)(3分);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若答出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也可得分)(3分);采取节水灌溉措施(若答出具体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也可得分)(3分)。

37.(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3分);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3分)。

(2)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合作,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3分);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3分);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3分)。

38.(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层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

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凤鸣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时20世纪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

高考真题——文综(全国大纲卷)精校版Word版含答案

高考真题——文综(全国大纲卷)精校版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1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图2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学科-网。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4~6题。

4.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A.海拔高B.种源丰富C.火山灰深厚D.光照充足6.K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0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

据此完成7~8题。

7. 甲地位于乙地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8.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B.澳大利亚东南部容易发森林火灾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图3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2014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简评

2014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简评

2014年山东文综历史试题简评
宋景田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14(000)008
【摘要】2014年山东高考文综历史试题,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遵循历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历史试题的基本精神.坚持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历史学科基本素养,注重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稳定中有创新。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宋景田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10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1
【相关文献】
1.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及启示(山东卷)
2.稳中求变在传承中创新--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及2017年高考历史学科备考建议
3.常考常新全面对接--2014年全国高考大纲卷(广西)文综历史试题特点及2015年高考备考建议
4.2015年高考全国卷Ⅰ文综历史试题与广东卷文综历史试题的共性与差异
5.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与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对比评析及2015年高考备考策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山东卷及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山东卷及答案

2014·山东卷(课标历史)13.[2014·山东卷]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生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强化训练强化训练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13.A [解析] 本题以孔子兴办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并没有瓦解。

项周王室统治的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应该是井田制,与材料无关。

D项和材料中的兴办私联系不大。

孔子创办私,打破了在官府的局面,故A 项正确。

14.[2014·山东卷]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程度提高14.B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行政区划演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项与D项是经济方面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越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控制的加强。

故正确答案为B项。

15.[2014·山东卷]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农业生产商品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15.[解析] 本题以唐宋时期户籍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传统农业生产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展;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业商品程度提高。

故正确答案为项。

16.[2014·山东卷] 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 )A BD16.B [解析] 本题以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从图片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2014年各地高考试题集(答案与解析)

2014年各地高考试题集(答案与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秦汉以后的政治统治。

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

君主专制缘于秦朝的“大一统”,故排除A项;祖先崇拜早在原始社会即已产生,早于秦始皇确立的皇权至上的原则,故排除C项;宗法制度衰落于春秋时期,早于题目中的“秦汉以后”,故排除D项;由题目中的信息“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祭拜……祖先”可知B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宋明理学。

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

A、B两项分别为先秦时期儒学代表孟子和荀子的观点,与题目中的人物“宋明理学家”不符,故排除;宋明理学家在继承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基础上认为人的行为仍与“善”存有较大差距,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故排除C项,选择D项。

3.【答案】A 【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清初的中外贸易。

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中的信息“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各省……皆有”可知当时的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故A项的表述正确;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外国银钱……各省流行”不符,故排除;C项发生于鸦片战争后,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清初”,故排除;民间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故D项的表述错误。

4.【答案】D 【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鸦片战争后的自然经济。

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的能力。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但由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外国商品仍难以打开中国市场,故本题应选D项;题目中未涉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以及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对比,故排除A、C两项;B项的表述与1842年《南京条约》中“关税协定”的条款不符,故排除。

5.【答案】B 【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戊戌变法。

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1.(3分)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2.(3分)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

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A.陈子昂B.岑参C.王维D.李白3.(3分)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

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4.(3分)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5.(3分)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6.(3分)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7.(3分)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B.生产结构的调整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D.土地兼并的趋势8.(3分)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课标卷Ⅱ〕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说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说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7.明初废丞相、设参谋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

这说明A.皇权渐趋衰落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30.1932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2014年山东高考题文综卷历史

2014年山东高考题文综卷历史

2014年山东高考题文综卷历史试题本考试题历史满分100分,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38题24分;39题22分;选做题10分。

一、选择题13题考查春秋时期孔子办学的意义: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14题通过考查自秦汉至明清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体现中国古代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中央集权。

15题从户籍管理入手考查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并且着重考查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

16题题型比较新颖,通过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的地图形式考查中国近现代的重要历史史迹,分析本题时关键是看中国近现代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分布的地理位置。

17题考查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得中国市场被进一步打开,中国沿海部分地区的市场不断扩大,从而带动了沿海地区尤其是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展。

18题考查《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有识之士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又一次倡导。

19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题通过1978年《现代汉语词典》对“大跃进”一词的解释反映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社会中“左”倾错误依然比较严重。

21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突出考查城邦公民的平等。

22题考查哥白尼和达尔文成就的共同点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观察研究事物。

23题考查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调整,突出冷战的发展进一步深化。

二、材料题38题通过柱状图、文学作品、报刊信息等史料作为基础,考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的关系。

从题型来说比较新颖,因为此题把历史的研究方法和对史料的解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以历史研究者的身份分析材料、运用材料。

39题以奴隶贸易的出现到废除考查英国的发展历程,并且对于奴隶贸易的作用进行考查。

在2009年全国卷文综中也对三角贸易进行了考查,当时是对整个奴隶贸易进行考查,今年山东卷是从英国的角度出发考查奴隶贸易。

本题考查范围是历史必修二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并且本题也就史论问题进行了考查,考查学生对不同学术观点的认识。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山东卷)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山东卷)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XX卷)解析版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

完成1-2题。

1.图1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

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A.粤、豫、黔、沪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D.豫、粤、沪、黔答案:A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XX流向辽中南地区B.XX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D.XX流向珠三角地区答案:D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3-4题。

3.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答案:B4.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答案:A图3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完成5-7题。

5.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雪量B.温度C.光照D.地形答案:B6.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A.农田B.林地C.城区D.乡村答案:C7.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答案:D图4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8-10题。

8.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答案:B9.此后,来自乙地的气团使甲地的天气发生明显变化。

造成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答案:C10.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B.为冬至日C.日落时间为18时D.昼夜等长答案:D图5(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

2014年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及解析

2014年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及解析

2014年文综历史高考真题及解析试题分析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考点】孔子创办私学、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

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与之无关。

D项和材料中的教育关联不大。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考点】郡县制、州郡县三级制、省道府县四级制等地方性质制度、三省六部制【解析】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运作,选官用人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D项材料与经济关联不大;正确答案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上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加强。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考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解析】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传统农业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展;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A BC D【考点】中国近现代历史整体阶段特征的把握【解析】从整个近现代史历程看,文物地区肯定得有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方。

所以应该是B项。

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眼前一亮,不同凡响——2014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评析

眼前一亮,不同凡响——2014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评析

眼前一亮,不同凡响——2014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
分评析
王峰
【期刊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于2014年6月8日15时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以靓丽的姿态展现在山东省几十万文科考生面前。

作为高三毕业班的老师,我是于2014年6月9日的10:00左右得以一窥其庐山真面目的。

初略浏览之下,她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外乎8个字:眼前一亮。

不同凡响。

【总页数】2页(P45-46)
【作者】王峰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2501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74
【相关文献】
1.基于历史理解的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建议——以2016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为例
2.2007年高考全国文科综合卷Ⅰ历史试题评析
3.加强基础提高文科综合能力——2001年山东省历史高考答卷评析
4.2014年高考广东文科综合高考地理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2014年广东高考文综地题试题启示
5.历史
学术研究在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实践创新——以2014年全国普通高考文科综合课标卷Ⅱ第41题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完成

2014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完成

2014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历史)24.(2014·全国Ⅰ卷˙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B)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分析】本题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考查范围,通过设计新情境旨在考查考生对有效获取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以及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能力。

题干陈述了秦汉以后“天”被尊为最高神、皇帝为“天子”主持祭天、百姓祭祀祖先等历史事实。

皇帝祭天具有证明专制权力合法,同时与百姓祭祖先又具有相似意义,二者共同的意义显示出“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这一中国古代政治的特色。

而皇帝祭天、百姓祭祖虽具宗教意义,但本身并非宗教活动,也与中学生关于中国古代宗教的知识不合,故A项可以排除;周代的宗法制便是以祖先血缘崇拜为基础而构建的,而秦汉以后宗法制度业已衰落,因而C、D两项可以排除。

正确答案为B。

25.(2014·全国Ⅰ卷˙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C)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本题通过唐高祖、武则天、唐武宗时期不同的宗教政策,说明儒家思想是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考生通过必修模块“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学习,掌握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之后就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所以,唐代皇帝的好恶不可能决定宗教的兴亡,可排除选项A;题干材料不能说明道教的社会影响,故可排除选项B;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不符合所学知识也不符合题干材料,故可排除选项D;儒家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则符合唐代史实,虽然当时三教合流,但儒家的政治地位并未发生动摇,所以C项为正确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

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考点】孔子创办私学、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解析】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B项与材料无关,而且说法过于绝对,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只是遭到了破坏。

C项周王室统治的基础应该是井田制,与之无关。

D项和材料中的教育关联不大。

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考点】郡县制、州郡县三级制、省道府县四级制等地方性质制度、三省六部制【解析】A项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备是指三省六部制运作,选官用人制度,监察谏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C项D项材料与经济关联不大;正确答案B项,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制度设置上越来越细,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管理控制加强。

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考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解析】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项传统农业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展;D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来,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A BC D【考点】中国近现代历史整体阶段特征的把握【解析】从整个近现代史历程看,文物地区肯定得有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方。

所以应该是B项。

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

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考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的逐步解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解析】A项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时间不一致;B项中“民族工业的发展”不对,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是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而且家家置纺车,应该是小农经济,不是民族资本主义;C项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中国肯定处于入超地位(贸易逆差)。

正确答案D项。

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

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考点】列强对中国侵略、不平等条约【解析】A 项《南京条约》刚刚触及国人天朝上国的架子,很多人仍没有清醒过来;B 项和C 项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署,此后掀起洋务运动,但是当时顽固派势力仍然很强大,很多人仍然认为中国是好的,不用向西方学习。

只能选D 项。

注意材料中“举国争言洋务”、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署,民族危机严重,很多人思想观念转变,积极向西方学习。

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

”它描绘的是A .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B .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 .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D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考点】抗日战争、国共十年对峙、解放战争【解析】注意抓住材料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有着统一的指挥等信息,可以判断出应该是抗日战争,一致对外。

20.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

它反映出当时A .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 .“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 .“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考点】大跃进、左倾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解析】从图片6材料可以看出,对大跃进仍然持有高度肯定的评价,一点都没有提及它所带来的危害,从中可以看出应该是C 项。

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解析】要抓住材料中“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句核心的话,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重点是A项体现公民的平等。

22.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考点】哥白尼日心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比较史学【解析】A项哥白尼日心说主要探究宇宙,与人无关;B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提出的时候近代科学体系早就形成了;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开始;D项指的是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正确答案C项。

哥白尼日心说反对了之前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反对了教会宣扬的上帝造人说,都是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2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共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考点】二战后美国意图、世界多极化趋势、大国关系国际局势【解析】美国扶植日本的目的是为了反苏反共,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注意这一时期40年代末中国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亚洲一系列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成立这一大的背景。

B项二战后美国就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联合国、北约等确立其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C项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没有转变;D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是在20世纪60、70年代。

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甲:图9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漫画中的一组画面。

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

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

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

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

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凤鸣……①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炽,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分)(2)根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

(6分)(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6分)(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②加以阐述。

(8分)【考点】宋明理学、纲常礼教、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研究性学习、史料价值【解析】本题以妇女解放为切入口考查了20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变化,并渗透研究性学习、史料教学、比较史学等内容。

第一问“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制”这一角度答题。

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从而更能探讨20世纪初妇女解放情况。

第二问可以从材料乙中“因为等级觉慧和鸣凤不能在一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重。

材料丙中李淑欣则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从而反映结论①。

第三小问主要探究了史料的价值。

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

材料丙则出自大公报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史料价值更高。

第四小问从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妇女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论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妇女解放的影响上来。

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

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

(4分)(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6分)(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

(4分)(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

(8分)【考点】新航路开辟、英国的奴隶贸易、世界市场、工业革命、欧洲中心论、全球史观【解析】本题从奴隶贸易入手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等核心知识点,并用小论文方式考查了“欧洲中心论”、全球史观等知识。

第一小问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入手,国际上老牌殖民国家逐渐衰落,英国逐步取得殖民优势,拥有广阔殖民地;而且新航路开辟后,英国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交通线上,便于其开展海外奴隶贸易。

国内主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回答。

政治上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政体;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二小问从正反两个角度谈,注意其对于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亚非拉地区影响、世界市场的影响等。

第三小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807、1833年”,注意这一时期英国处于工业革命过程中,其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掠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