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水果湖风景区规划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24dc7f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7.png)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日期】2021.12.02•【字号】武自然资规规〔2021〕2号•【施行日期】2022.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印发《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的通知各区(分)局,局属各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为进一步加强武汉市城镇开发边界内江边、湖边、山边地区规划管理,市局制定了《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1年12月2日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规划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保护和彰显我市独特的自然山水风貌,塑造现代都市形象及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规范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即城镇开发边界内江边、湖边、山边地区)规划管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武汉市滨水临山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编制及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规划管理。
第三条江边地区以长江、汉江水系蓝线为基础,结合视距及城市道路确定(附图1-1)。
湖边地区以湖泊蓝线为基础,结合视距及城市道路确定(附图1-2)。
山边地区以山体本体线为基础,结合视距及城市道路确定(附图1-3)。
第四条编制滨水临山地区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时,应注重建筑色彩、风格、体量等与江、湖、山的协调关系,重点明确主要观赏视点、整体天际线、视线通廊、建筑群体组合关系等控制要素。
第五条滨水临山地区新建项目应留出望江、望湖、望山视线通廊。
项目用地临江、临湖、临山一侧宽度不足200米的,至少一条视线通廊的宽度应不少于30米(可含相邻地块建筑退距和城市道路宽度);超过200米且不足500米的,至少一条视线通廊的宽度应不少于30米;超过500米的,至少一条视线通廊的宽度应不少于50米。
除必要的地下空间附属设施外,视线通廊内应以绿化景观功能为主,确保视线开敞性。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开展自然资源所有权首次登记的通告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开展自然资源所有权首次登记的通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362e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d.png)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开展自然资源所有权首次登记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日期】2022.05.18•【字号】•【施行日期】2022.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开展自然资源所有权首次登记的通告根据《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的要求,从本通告发布之日起,以不动产登记为基础,按照资源公有、物权法定和统一确权登记的原则,对武汉市自然资源所有权开展首次登记。
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自然资源登记单元的预划分本次登记共预划分44个登记单元,分别是:1.后官湖国家湿地自然公园(含湖泊和自然保护地)。
以自然保护区界线为基础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2.府河湿地自然公园。
以自然保护区界线为基础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3.严西湖。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4.汤逊湖。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5.官莲湖。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6.武湖(含武湖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7.青菱湖。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8.黄家湖。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9.南湖。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10.野湖。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11.塔子湖。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12.鲩子湖。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13.机器荡子。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14.北湖(江汉)。
以湖泊管理范围为基础,结合堤防、水域岸线预划分登记单元范围。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6f1bb86f580216fc700afdf5.png)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1-11-30 本站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第二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东湖风景名胜区上版总体规划编制于1993年,于1995年审批通过,为今日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东湖已经从原来的城郊湖变成了城中湖,东湖风景名胜区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编制新一版的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势在必行。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及其它相关法规,特编制《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划适用于东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的保护、利用、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宗教事务条例。
2、《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5]23号)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6、《湖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7、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问题的复函(建办城函[2006]663号)8、关于转发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问题的复函》的通知(鄂建办公[2006]85号)9、《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10、《湖北省水功能区划》(2003年)11、《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2007年)12、《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3年)13、作为参考的其他有关规划文件14、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1、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风景名胜区工作方针,保障风景名胜区健康发展。
武汉市湖泊的开发和利用建议
![武汉市湖泊的开发和利用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acc557402768e9951e738cd.png)
武汉市湖泊的开发和利用建议武汉市有长江、汉水等9条河流流过其境,并有湖泊140多个,水面积为942.8平方公里,湖泊水面率11.1%,居全国大城市之首,其中有些湖泊如东湖,已成为广大市民休息、游览、开展水上活动的重要场所。
武汉市周围还有不少的塘池、低湿地和稻田。
这些湖泊、河流、沼泽、稻田都属于湿地的范畴。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它是自然界中生物量最高、最富有生物多样性,具有防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科研教育、为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活动场所,同时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这一湖泊湿地系统,它对改善武汉市总体城市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这些作用往往不被人们重视,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开发,不少的湖泊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有些稻田也将成为过去,而且水域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因此,要发挥水体调蓄、调温、生活用水、灌溉、景观娱乐的多种功能的作用,使水体能可持续利用,首先必须加强污水处理,加强对湖泊水质的改造。
根据市局的要求,对现有湖泊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现汇报如下:一、武汉市现有湖泊的现状本次调查了七个城区,共有37个湖泊,面积总和为14954.13公顷,其中洪山区有19个湖泊,总面积为13889.4公顷,武昌区有5个湖泊,总面积为45.81公顷,江汉区有6个湖泊,总面积为51.26公顷,汉阳区有6个湖泊,总面积为959.66公顷,青山区有1个湖泊,总面积为8公顷。
表现有以下特点:1、湖泊分布较集中。
主要集中分布在洪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2.8%,而江岸、桥口没有湖泊分布,青山区仅占0.5%。
其中,洪山区水面积集中在东湖、汤逊湖、严西湖,它们分别占洪山区湖面面积的24.3%、26.4%和8.5%。
水面积大、水温高、水质好、水生植物资源丰富、适宜水生养殖是武汉市湖泊的特点。
从武汉市城市建设分区来看,在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大的内环线之内,湖泊分布极少,只有沙湖和四美塘的一部分。
武昌2024城建计划书
![武昌2024城建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062f6d2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c.png)
武昌2024城建计划书项目概述本文档旨在介绍武昌市2024年的城建计划。
武昌市作为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本计划的目标是进一步提升武昌市的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推动武昌市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城市。
项目内容该城建计划涵盖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内容: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武昌市的基础设施状况,本计划将重点进行以下改造和建设:•道路改善:修复和扩建主要道路,提高交通流畅度,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水电设施升级:加强对水电设施的维护和改善,确保供水、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城市绿化: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环境。
•垃圾处理:改善垃圾处理设施,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能力。
•公共交通:提高公交车辆数量和线路覆盖范围,优化公共交通网络。
2. 住房建设和社区改造本计划将通过以下措施改善武昌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住房建设:加大对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房的建设投入,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
•社区改造:改善老旧社区的基础设施,提升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社区配套设施:增加社区公园、健身设施等配套设施,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3. 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本计划旨在推动武昌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主要措施包括:•产业引导:通过引导、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创新中心,提供创新创业的场所和支持,培育新兴企业。
•旅游业发展:加强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推广,提升武昌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4. 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提升本计划致力于推动武昌市的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的提升:•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加强与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
•文化设施建设:增加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城市标志性建筑: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实施计划本城建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实施:1. 前期准备阶段•完善城建方案:根据市民的需求和相关专家的建议,制定详细的城建方案。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a382e7f31126edb6f1a1078.png)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及介绍1、绿地规划背景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规划策略和原则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武汉市东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启示和思考
![武汉市东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启示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326135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7f.png)
武汉市东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启示和思考摘要:自2015年水十条发布后,十九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千年大计,目前水环境治理理念已经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治理模式。
本文以全国首批示范河湖-东湖的水环境治理为案例,从中剖析系统化治水方案,探讨新时代水环境治理理念和方法,为构建新时代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提供可借鉴性的治水新思路。
关键字:水环境治理;控源截污;系统整治Enlightenment and Thinking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WuHan East Lake BasinWang Wei1, Tan Yingxue2, Wang Chibing2, Zan Yuhong2(1.Wuhan Water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14, China;2.Wuhan Water Affairs Bureau, Wuhan 430014, China)Abstract: Since the release of the Ten Water Regulations in 2015,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upgrade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a millennium plan. At present, the concept of water environment governance has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end-of-pipe governance to a governance model of "source emission reduction, process interruption, and end-point governance". This paper takes the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of the first batch of demonstration rivers and lakes in the country - Donghu Lak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water management plan,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in the new era,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echnology system in the new era. Ideas.Key words: water environment governance; source control andpollution interception; system remediation21世纪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我国水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强。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保护规划(2004-2020)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保护规划(2004-2020)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d2ac9a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73.png)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保护规划(2004-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1.17•【字号】武政办[2005]9号•【施行日期】2005.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保护规划(2004-2020)的通知(武政办[2005]9号)各中心城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市水务局编制的《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保护规划(2004-2020)》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五年一月十七日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保护规划(2004-2020)一、总则(一)规划指导思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关于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要求,遵循统一规划、依法管理、综合整治、科学利用的原则保护湖泊,改善水环境,促进人水和谐,推进武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1.强化湖泊形态控制,截除污染源。
2.湖泊周边环境治理与水体生态修复并重。
3.湖泊综合治理与监督管理并举。
4.湖泊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6.《水功能区管理办法》,2003年;7.《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2002年;8.《武汉市城市排水条例》,2002年;9.《国务院关于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1999〕11号);10.《城市绿线管理规定》,2003年;1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1995年;12.《武汉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年;13.《湖北省水功能区划》(鄂政函〔2003〕101号);14.《武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别》(鄂政办函〔2000〕74号);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7.《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e5a42b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1f.png)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10•【字号】武政〔2022〕20号•【施行日期】2022.06.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风景名胜、世界遗产与历史名城保护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武政办〔2022〕83号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经研究,现将《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2022年6月10日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保护与发展“十四五”规划按照《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为推动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下简称东湖风景区)“十四五”时期保护与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三五”时期,东湖风景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东湖从最大城中湖向最美城中湖、从武汉东湖向世界东湖、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三大转变,“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坚持“水岸同治、湖塘并治、流域齐治、社会共治”治水理念,多措并举推进水质提升,东湖获评水利部“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
东湖“自然氧吧”深入人心。
大力实施“拥抱蓝天”工程,“十三五”期间PM10、PM2.5分别下降45.9%、42.6%,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4%。
东湖风景区成为武汉市民以及游客亲近大自然的重要场所。
净土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严把开发利用准入关,实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联动监管,“散乱污”企业整治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有效。
(二)知名度美誉度提升。
东湖绿道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向全球推介。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摘要)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7434db5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6a.png)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摘要)(一)序言1992年6月,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受东湖风景区管理局委托,着手编制东湖风景区总体规划。
东湖风景区管理局提供了相当完备的资料特别是其中历次规划工作者提出的规划意见,随处都可以看到过去许多规划工作者的真知灼见和对东湖风景区建设的满腔热情,所有以前规划工作者的种种卓越构想,都是对这次规划工作的启发和指导,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对可以收集到的规划基础资料作了仔细的核对,并对东湖风景区作了实地勘察,在听取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反复认真的讨论和研究,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融合成总体规划这些文字和图表。
本次规划是在初具规模的新学科理论——(风景科学导论)指导下制订的,其特点之一系多学科会同作战。
而“新形势、新观念、新内容”则是本次规划工作和历次规划工作的一个重要不同点。
word98 中国文案网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
(二)东湖风景名胜区概述—、自然条件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武汉市武昌东部,东经约114o20′~114 o28′,北纬约30 o30′~30 o37′。
东湖系江汉平原湖泊群中一个淡水湖泊。
全湖由相互贯通的郭郑湖、汤菱湖、团湖等组成,面积约33平方公里,自从在青港上建造武丰闸以后,东湖成为由人工控制的湖泊,东湖南部为区,东西北三面为一望无际的平原。
东湖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季风湿润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东湖的存在对附近气候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
东湖地貌类型,有湖泊、港汊、岬湾、湖滩丘、谷地、岗地、平原等。
它们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构成的景观为东湖风景区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二、历史沿革两千多年以前,武汉一带属于楚地,在东湖风景区范围内,有不少关于楚国遗迹的传说和记载。
汉末三国时,武昌一带属荆州,是魏蜀吴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东湖沿岸有刘备郊天台、吴主庙、曹操庙、关公卓刀泉、鲁肃马冢等遗迹。
诗人李白曾在东湖放鹰,东湖的水果湖边缘,有土台称“放鹰台”,在东湖西北岸,留有太平军九位女英烈的坟,称九女墩。
武汉海昌极地世界附近的景点介绍
![武汉海昌极地世界附近的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e983a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10.png)
武汉海昌极地世界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是一家集海洋动物表演、科普教育和娱乐体验于一体的大型海洋公园。
作为该地区的热门景点,周边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武汉海昌极地世界附近的景点,希望能够为您在游览武汉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 东湖风景区东湖是武汉市区内的一大亮点,其湖光山色、岛屿风光、植物园林和休闲娱乐设施的结合,使其成为了武汉的著名旅游景点。
您可以在东湖的湖心岛上漫步,欣赏美丽的湖景和多姿多彩的水上运动,或者可以乘船游湖,领略一番水天一色的美景。
2. 黄鹤楼作为武汉市的标志性古迹之一,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
登上黄鹤楼,您可以俯瞰整个武汉市的美丽景色,感受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底蕴,更有机会品尝传统的茶道文化,领略楼下园林的风采。
3. 水果湖景区水果湖景区地处武汉市西北部,以湖光山色和水果丰盈而著称。
在这里,您可以漫步湖畔,悠然自得;还可以到农家乐享受乡村采摘的乐趣,品尝新鲜的水果,感受农家风情。
4. 黄陂古渡黄陂古渡位于黄陂区城区东南部,是武汉市的古代渡口之一。
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资源。
您可以欣赏到古老的渡口建筑和水乡风光,体验传统的船只过渡服务,感受古代湖北的交通文化。
5. 东湖磨山武汉市东湖磨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大片茶园、樱花园和湿地公园,有着壮观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您可以在这里登山望湖,观赏茶园风光,采摘茶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总结回顾:以上便是我为您带来的武汉海昌极地世界附近的景点介绍。
这些景点各有特色,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风景宜人,有的是自然风光,有的是文化人文。
希望在您游览武汉时,可以去这些地方感受一番,并留下美好的回忆。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这些景点中,我尤其喜欢黄鹤楼和水果湖景区,黄鹤楼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水果湖景区则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乡村风情。
这些景点也代表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多样性和魅力,每一个景点都有着不同的故事和特色,带给游客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2023武汉东湖导游词
![2023武汉东湖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8361fa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b.png)
2023武汉东湖导游词2023武汉东湖导游词1东湖,位于武汉市之东。
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整个风景区面积八十八平方公里,规划建设范围七十三平方公里,约占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
每年接待游客二百多万人次,是武汉市最大的风景游览地。
四季皆可游览,素有“春兰、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誉。
三月兰花四月樱,湖面平如镜,鸟雀唱山林;七月流火,热不可当,湖水之浸润,区域气温低于市内平均气温,入泳场以消暑,倚繁荫而纳凉,攀山顶可采风,秋高气爽,桂蕾绽放,十里飘香,万株红叶,层林尽染;隆冬严寒,瑞雪纷扬,磨山数百亩梅花吐蕾绽放,疏影横斜,冷艳暗香,淑女雅士,纷至沓来。
经过五十年的开发建设,东湖风景区已成为风光秀美、景文并茂的风景名胜区。
一九九九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单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评为AAAA级风景名胜区。
2023武汉东湖导游词2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全国首批命名的44个名胜风景区之一,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4A级景区其一。
它于1982年11月被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其岸线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顷,渔舟荡漾,青山环绕,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
东湖的湖面辽阔,烟波浩渺,素有99湾之称。
东湖有大小山峦34个,连绵起伏,高低错落。
东湖的山,山青如黛,东湖的水,水碧如蓝。
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波在它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它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
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会到各种山水之妙。
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宝库”之誉,同时这里也是花的海洋,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花开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接不暇。
站在拉昂错湖畔,一股奇怪的感觉在胸中升起;偌大的湖区见不到一人一畜,空旷得象是站在了宇宙边缘。
武汉市武昌区**路**小区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
![武汉市武昌区**路**小区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ae61d01da300a6c30c229f0e.png)
地产江湖——数十万份专业资料任你下载,资深操盘手随时交流!土地估价技术报告项目名称:武汉市武昌区**路**小区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受托估价单位:武汉**资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土地估价报告编号: 武*资估[2006]字第001号土地估价技术报告编号:武*资估[2006](技)字第001号提交估价报告日期:200*年*月**日——数十万份专业资料任你下载,资深操盘手随时交流!土地估价技术报告第一部分总述一、估价项目名称武汉市武昌区**路**小区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二、委托估价方委托单位名称: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单位地址: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路6号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8******邮编:430000三、受托估价方单位名称:武汉**资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法定地址:********资格证书号:*******法定代表人:***联系人:***联系电话:(027)8*******传真:(027)8*******邮编:430060四、估价目的委估对象位于武昌区**路**小区,武汉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拟将待估宗地进行交易,现委托武汉**资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对该地块的国有出让土地使用权价格进行评估,为其土地交易提供价格参考依据。
——数十万份专业资料任你下载,资深操盘手随时交流!五、估价依据(一)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国务院[90]55号令)4.《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24号6.《湖北省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93]45号令)7.《武汉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实施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92]50号令)8.武汉市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文件;9.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完整word版)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
![(完整word版)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684a64650e52ea551898a6.png)
第十四条禁止在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从事采石、爆破等侵害湖泊的活动。
第十五条禁止向湖泊排放未经处理或者虽经处理但未达到国家、省、市规定标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禁止向湖泊倾倒垃圾、渣土及有毒、有害物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中心城区湖泊范围内新设排污口。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关闭现有排污口的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六条本条例施行前,中心城区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已有的不符合湖泊保护规划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不得改建和扩建,严重影响湖泊保护的,由市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拆除。其他区的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的改建、扩建,应当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批准,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前,应当征求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中心城区湖泊行驶的船舶禁止使用汽油、柴油等污染水体的燃料。在湖泊水域范围内开展游乐、运动等水上活动,应当符合环保要求。
第十二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湖泊保护规划,组织开展湖泊综合整治工作。
建设单位经批准在湖泊规划控制范围内从事工程设施建设的,应当严格按批准的方案进行;工程设施建设对湖泊造成影响的,应当与工程设施建设同步实施整治。
(三)向湖泊倾倒垃圾、渣土的。
对利用机力车辆或者其他机械违法填占湖泊、向湖泊倾倒垃圾、渣上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予以处罚:
(一)向湖泊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向湖泊排放未经处理或者虽经处理但未达到国家、省、市规定标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bfa206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d.png)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02.06•【字号】武政办〔2016〕18号•【施行日期】2016.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6年2月6日武汉市2016—2018年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全面提升两江四岸旅游功能,将我市打造成世界级滨水旅游目的地,按照《武汉市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要求,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江城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突显武汉特色、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加强综合管理,以两江四岸核心区为重点,充分整合和发挥两江四岸各方面资源优势,努力将两江四岸区域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名片。
二、工作目标到2016年底,两江四岸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核心区港口岸线环境焕然一新,城市英雄广场和渡江文化系列景观彰显滨江文化特色,长江灯光秀和长江实景演艺秀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亮点。
到2017年底,两江四岸景观绿化和美化让城市更加靓丽,江汉朝宗文化旅游景区文化品质、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基本要求,形成较完善的水陆旅游产品体系。
到2018年底,两江四岸核心区建成武汉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契合点、历史与现实的穿越区、生态与人文的对话处、市民共享的新客厅和国际旅游的支撑轴,成为全国闻名的“滨江都市画廊”、具有示范效应的都市滨江旅游产业集聚区和国际知名城市水岸。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规划文本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76f290f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f.png)
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3)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 (3)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 (6)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 (7)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 (12)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 (17)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 (24)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 (26)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 (29)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 (32)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 (37)第十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39)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43)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45)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47)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 (49)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52)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56)第二十章附则 (58)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规划文本规划图纸:01:区域分析图-东湖在全国交通优势02:区域分析图-东湖在湖北省的区位03:区域分析图-东湖在武汉的区位04:城市与风景区关系图05:卫星遥感现状图06:土地利用现状图07:综合现状图08:道路交通现状图0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图10:规划范围界定图11:风景资源评价图12:景区划分规划图13:规划总平面图14:功能布局规划图15: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类保护规划16:保护培育规划图——分级保护规划17:保护培育规划图——核心景区规划18: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线路规划19:风景游赏规划图——游赏方式规划20:道路交通规划图21:居民社会调控图22: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23: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24:竖向空间规划图25:植被现状图26:植被景观结构图27:植被景观规划图28:给水工程规划图29:雨水工程规划图30:电力通信邮政规划图31:环境保护工程规划图32:消防工程规划图33:燃气工程规划图34:近期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东湖风景名胜区上版总体规划编制于1993年,于1995年审批通过,为今日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武汉东湖风景区规划可达性分析
![武汉东湖风景区规划可达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79997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3.png)
武汉东湖风景区规划可达性分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武汉东湖风景区概况 (6)2.1 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 (7)2.2 景区范围与主要景点介绍 (7)2.3 旅游资源特色及价值评估 (8)三、可达性理论基础 (10)3.1 可达性的定义与评价指标 (11)3.2 影响可达性的因素分析 (12)3.3 可达性研究的常用方法 (13)四、武汉东湖风景区规划可达性分析 (14)4.1 交通网络构建 (16)4.1.1 道路系统现状分析 (17)4.1.2 新建交通设施规划 (18)4.1.3 交通网络优化策略 (19)4.2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20)4.2.1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 (21)4.2.2 体育健身设施布局 (22)4.2.3 娱乐休闲设施布局 (23)4.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4)4.3.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措施 (26)4.3.2 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 (27)五、结论与建议 (28)5.1 结论总结 (29)5.2 政策建议 (31)5.3 研究展望 (31)一、内容简述本文档旨在深入分析武汉东湖风景区的规划可达性,全面评估其作为城市公园系统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
通过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交通网络分析等方法,我们发现东湖风景区在地理位置上紧密围绕武汉市中心,凭借其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完善的交通网络,实现了与城市各区域的便捷连接。
在可达性方面,东湖风景区展现出了卓越的潜力。
其内部道路系统布局合理,主次干道相互衔接,为游客提供了多种出行选择。
借助公共交通和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游客可以轻松抵达景区各个角落,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我们还关注到东湖风景区与其他城市功能区的联系强度,通过分析交通线路、人口分布等数据,我们发现东湖风景区与武汉市中心的联系尤为紧密,不仅能够吸引大量市民前来休闲娱乐,还能辐射周边多个区域,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水果湖东湖片区住宅楼市分析
![水果湖东湖片区住宅楼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04917ef61fb7360a4c654a.png)
水果湖东湖片区住宅楼市分析作者:trewty一.武昌楼市片区划分武汉自古有“武汉三镇”之称,本节标题中所说的武昌就是指"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
武昌位于长江南岸,与汉口、汉阳隔江相望,是湖北省重要的政治、文化和信息中心,内有省政府,各大知名院校。
武昌包括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三个行政辖区,其中武昌区现下辖白沙洲、紫阳路、首义路、黄鹤楼、中华路、粮道街、积玉桥、新河街、徐家棚、杨园、中南路、水果湖、珞珈山、石洞街外加东湖风景区等十四个行政街区。
搜房武汉网站按行政辖区把武昌楼市先分为武昌区,洪山区和青山区三大片。
其中武昌区楼市又分为徐东,中南,中北路,积玉桥,武泰闸,老南湖,新南湖七个片区;而洪山区楼市只包括光谷片区;青山区楼市也只有武青三干道一个片区。
总的来说,这种片区分类比较混乱,而且不够全面,如“一品国际”投资商铺项目本在武昌水果湖,却被归入洪山区,而声名显赫的东湖天下虽然被归为武昌区,却并不在武昌区中的任何一个片区之内。
另一个武汉知名的房地产网站-亿房网,没有先按行政辖区分类,而是一次性就把武昌楼市分为光谷片区,南湖片区,武昌老城区,水果湖片区,中南-中北片区,东湖片区,徐东片区,青山片区等八个片区。
这种划分范围也比较模糊,例如水果湖片区和东湖相邻,那该把东湖片区从哪里分割出来呢?除此之外,几乎每篇评价武昌楼市的文章,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武昌楼市重新分片一次,如搜房网站中上月28号的《坚实地向成熟迈进——武昌楼市4月总体报告》一文,概括了四月份光谷片区,东湖新城,积玉桥片和南湖区域这四大片的楼市的发展状况,但是全文至始至终都没有提及这四大片的划分方式。
由上可见,对于武昌楼市的片区划分,人们至今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给需要详细了解武昌楼市的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无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并不想另外对武昌楼市做个自认为合理的划分,首先武昌地形复杂,道路交错,想要合理划分不是件易事,其次即使按自己的理解划分出来了,也不一定为他人所接受,更关键的是,本文的重点只是在于对武昌区水果湖东湖片区楼市的分析,因此下面仅尝试对该片区的大致范围给予限定。
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39页
![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d7edc026e2bd960590c67708.png)
五、湖泊清淤及水生态修复工程规划
• • • • • 1、湖泊污泥清除 2、水生植物重建 3、植物浮床 4、水网连通 5、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
六、岸线整治工程规划
• 1、规划主题 • 采用沿南湖岸线建设环湖景观道路和景观节点的 方法,建设南湖滨水休闲空间,提升南湖周边环 境,达到美化南湖、为市民提供亲水休闲空间的 目的。
二、南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龙王嘴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且龙王嘴污水处理 厂尾水直接入湖 龙王嘴污水处理厂是南湖地区重要的污 水处理厂,丽岛花园、机场河二路、名都花园、茶山刘、 中南民院等 5 处排污口截流的每天 15 万吨污水都将进入 该污水处理厂处理。目前,该厂已经满负荷运行,而待处 理的污水总量远远大于龙王嘴污水处理厂现有规模。同时 该厂尾水直接排入小南湖区域,该尾水约 15~18 万吨/天, 且水质为一级 B 标准,仍为劣 V 类标准,也成为南湖污 染的一个来源。
2、规划范围
• 本次工程整治的范围为南湖洪山区管理范围内蓝 线和绿线之间的区域,最宽处 258m,最窄处 20m。规划面积 70.25 万 m2,岸线长度 15.9km。 目前已建亲水栈道或 临湖道路的岸线有 8段,分 别是丽岛花园段(515m)、珞狮南路段 (655m)、南湖山庄段(989m)、泰然玫瑰湾 段(370m)、华中农业大学北门段(887m)、 天马大湖鼎邦段(314m)、名都花园段 (496m)、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及中南民大段 (2800m), 七段总长为 8026m,本次规划予 以保留利用或改造,其余长 8874m段新建。
二、南湖存在的主要问题
• 5、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和汤逊湖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不完善,阻碍污 水截流效益的发挥 珞狮南路、明泽半岛、南湖山庄 3 处排污口截污 后将通过巡司河东线污水干管(简称“F 线”)进入黄家湖污水处理 厂处理。由于南湖花园污水中途提升泵站的建设用地无法落实、管道 穿铁路位置按已规划断面无法与铁路部门达成一致以及规划道路工程 尚未启动等问题,“F 线”仍无法开工,即使 3 出排污口全部完成截 污,也无法送至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处理,不能实现截污效果。 锦绣 良园、水蓝郡和南波 3 处排污口截污后将进入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处理。 这3处排污口由原规划的小区污水分散处理后排湖改为污水截流后集 中处理,因而配套收集管网需要新建,再通过已建成的天际路泵站提 升至现有污水干管,最终进入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 • 6、城市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南湖沿岸地区高校和新建小区林立,现状 城市居民对南湖水体有着强烈的游憩需求,未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但目前南湖与周边功能区之间缺少联系,区域资源有待整合。如果将 南湖现有的资源与周边高校、楼盘的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旅游 开发,形成城市风情旅游线路,并开发更多的旅游产业,将会推动该 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效益辐射效应。
案例研究-文化商业-城市文化休闲娱乐片区—武汉中央文化区 41页PPT文档
![案例研究-文化商业-城市文化休闲娱乐片区—武汉中央文化区 41页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4429d2a03d8ce2f006623f1.png)
2019年初【住宅】汉街9号推售
店、写字楼及社区学校
2019年8月27日【写字楼】万达时代中心开盘
2019年下半年,秀场、电影文化公园和六星级 酒店开工建设,同时开工大量住宅
2019年9月30日,汉街、楚河、万达威斯汀酒店 一并亮相
2019年6月24日【商铺】汉街内街部
主干道
次主干道
【周边客群】聚集省府、写字楼集群、高校、医院、东 湖风景区、住宅区等,为项目带来充足人群
中北路传统高端写字楼聚集地, 为项目带来中高端白领人群
省政府所在地,聚集公务员小 区,为项目导入公务员群体
临近东湖风景区,契合项目文 化旅游定位,导入旅游人群
复地东湖国际
武汉大学医学部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中部龙头之争
武汉作为中部地区重要城市,一直希望能确 立中部首位中心城市的核心地位,从而在中 部崛起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政策利好。
文化底蕴
除辛亥革命,湖北汇东西南北之长,承楚文 化之绪,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涌现屈原、 孟浩然、米芾等诸多名人,创造了汉剧等地 方特色文化。民国时期,武汉几度成为全国 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很多值得纪 念的建筑。当代作家池莉的小说带国人领略 武汉特色独具的饮食文化、市井文化。
日开盘,本次推出230套房源,当日销售203套, 报价14820-21120元/㎡;折后均价16000元/㎡, 开盘销售率为88%
国内住宅形势不乐观,商业不限购,适时推出高 端写字楼; 住宅走大、豪路线,推售较慢,前期商业作为
2019年开工汉街中部三星级 酒店及资源最优地块住宅
现金流支撑
2019年夏开工建设汉街中部五星级酒
项目背景 武汉市几何中心
武汉市“六湖连通水网治理工程”的 首个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湖桥边,楚河汉街
站在双湖桥边岸堤上,我在想,为什么不这样设计
总是要发展绿色商业经济,旅游园林城市,不如做彻底一点。
按照东湖的岸线平行拓展到洪山广场,如果能扩大连通三角湖更好,现在的楚河河面太窄,作用不大。
原有部门民居搬迁,新建的娱乐,办公楼改造成水上或后退,使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内湖。
只有在市中心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这符合两个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形成强烈对比反差的原则,另做论述),湖周边高楼林立,从空中看肯定效果不错。
当然郊区也不妨多一个。
沿岸边,各种商家,摇船的摇船,唱歌的唱歌,吹笛子的吹笛子,在船上弹古筝的弹古筝或者站在移动的船头吹笛子(有些人有表现欲或浪漫心结,如武大的樱花雨),餐饮的餐饮,当然要有特色,什么特色,每个区域,每个店的服务员穿着不同国家不同朝代的装束,当然以中国为主,欧洲古代装束也挺有意思的,不过现有的已经比较有特色的就不必换了,如“仟吉西饼”。
想想那么大,宽,长的湖面上,旌旗招展,热闹纷呈,岸边喧嚣尘上,同时结合武汉大学的各种花树,形成一年四季春花烂漫,铺湖盖岸(店铺)的景象,结合武汉市的游客,该有多么宏大壮丽。
这才是万邦来朝,世界之城。
洪山广场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可以,打造为水族馆,引进各种不易见到的海洋生物(江湖生物也行,招财鱼也行)。
如果一定要通车子,那么车子经过可以看到两边,头上都是透明玻璃的水族生物游弋,今天路过看到旁边趴着一只海龟,明天头上一条车盘鱼游过,每次经过都不定碰上啥生物。
交通多搞轮渡,当然是古船,特色船. 有摇橹,也有自动。
我想这样一打造,武汉市的旅游肯定上一个台阶,因为这个特色太大了,全世界独一无二.(也许能上吉尼斯,申请非遗,成为世界十大景点之一)。
这才是大手笔。
可行性不好说,但别的城市更没有这个物理基础。
可以延伸考虑
1. 如何降低污染和噪音
2. 与长江是否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