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社会工作者习题: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通用过程模式)
![社会工作实务笔计1(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54a2c58f242336c1eb95e88.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第一节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概念(了解) 出题的可能性很小,考生了解即可。
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定义(一)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概念1.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从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运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而是具有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的相对固定并且具有普适性的工作程序,是在社会工作实务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普遍性的工作方法。
2.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社会工作的系统观点认为,系统是在各要素之间有规则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有机整体。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超越了每个单个服务对象和他们的问题,强调一种适用于帮助各种服务对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具有普遍性的工作过程和方法。
(二)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强调整合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之所以被称为“通用的”,是因为它吸收了各种助人模式所识别出的各种助人过程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因素,包括助人的条件、资源、方法、技巧和过程等,将这些助人的方法、步骤、过程等因素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了一套通用的助人程序。
与社会工作的先行者们一样,这个模式认为助人是一个过程,由一系列既定的助人目标和系统化的助人行动组成。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代表了对助人过程一般规律的认识,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基本指引。
1.强调全人服务观在近百年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过程中,先后产生了许多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
但社会工作的实践经验表明,无论是与个人,还是与家庭、群体、组织或者社区一起工作,它们都不是杂乱无章进行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程序,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连续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有结构、有步骤、彼此连贯、有逻辑联系的整体,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通用过程模式即是吸收了前人各种助人模式的经验,识别出助人过程中所具有的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因素,将之加以组织和结构化所形成的一般性助人程序。
004.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004.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9e88207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e.png)
第一章知识框架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第一章考试概况:2013年考了两题(一题案例分析:行动系统;一题方案设计:人在情境中)2017年增强权能(一题)2018年考了一题(目标系统、行动系统)2023年考了系统论1.理论依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人在情境中” “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微中宏)2.系统论中的资源分类:非正式资源(依托亲情、感情或血缘维系的网络);正式资源(依托政府、社会组织、专技人员维系的网络);(2023考了系统论)3.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工作者/组建团队)、服务对象系统(个人、家庭、团体、社区、组织等)、目标系统(大于服务对象系统,有时效性)、行动系统(合作者=周边资源=社会网络=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因素)。
4.生态系统论核心概念(1)生命周期(2)人际关联(3)能力(4)角色(5)地位与栖息地(6)适应力(7)滋养性环境。
5.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重点(1)每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都有他们的内在和外在资源。
(2)创伤、虐待、疾病和挣扎可能是伤害,但他们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
(3)假定你不知道成长和转变能力的上限,认真地对待个人、群体和社区的抱负。
(4)社会工作者只有通过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经典例题方案设计题:某小区是去年由7个村拆迁安置而形成的近一万人的“农转居”社区,社区内没有幼儿园,并且离小学和高中较远,没有大型的超市、农贸市场,也没有社区活动。
新的居住方式改变了原来村落的人际关系和支持网络,社区内人际互动减少、缺乏活力,中老年人无事可做、无处可去,学龄儿童放学后无处可玩,社区只有几个零散的文艺兴趣小组,一些原村落的文艺骨干不主动参与社区活动。
楼道里乱堆乱放杂物,影响了人们正常行走,大部分社区居民不适应“农转居”后的生活,普遍有一种不满情绪,新建社区居委会由原村委会改组而成,工作人员缺乏城市社区工作经验。
社会工作实务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实务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56eb92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d.png)
社会工作实务复习资料《社会工作实务》复习资料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共六个阶段。
一、接案:(一)、什么是接案?接案是社工及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1页下B、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一是自愿型服务对象。
二是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C、分清是现有服务对象,还是潜在服务对象。
D、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E、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3页下2、面谈:A、明确面谈的目的和安排好面谈场所。
4页B、面谈的主要任务:一是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二是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三是激励并促进效劳对象进入角色,四是促进和引诱效劳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五是达成开端协议,六是决定工作进程(决定有三种可能,在6页下)C、面谈的技巧:一是主动介绍自己,二是沟通,三是倾听。
7页3、搜集效劳对象的材料:A、搜集的内容:一是小我材料,二是身体情形,三是效劳对象的特点和能力,四是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8页上B、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一是向服务对象询问,二是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三是观察。
四是利用已有资料,五是问卷调查。
9----10页4、做接案会谈记录:接案记录的格式和内容,见10-----11页,略(三)、接案应注意的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置惩罚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一)、什么是预估?预估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及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13页(二)、预估的目的:目的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了解,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三)、预估的任务: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打印助理社会工作师实务逐章练习题
![打印助理社会工作师实务逐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b2d6f3f705cc175527096a.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
这一过程称为()。
A.结案B.转介C.接案D.转案2、由政府、法院或其他部门或个人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我们称之为()。
A.自愿性服务对象B.非自愿性服务对象C.咨询性服务对象D.外展性服务对象3、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这项工作被称为()。
A.分析B.推论C.评估D.预估4、在社会工作的预估阶段,探索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以及服务对象对问题的感受,属于识别()。
A.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B.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C.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D.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5、以下哪一项不是预估摘要通常包含的内容?()A.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评估B.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评估C.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评估D.对服务对象所处文化系统的评估6、被称为介入行动“蓝图”,是发展有效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的过程以及决策行动过程的社会工作环节就是()。
A.接案的决定B.问题的预估C.制订服务计划D.实施介入行动7、社会工作中常涉及到的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多种行动,属于社会工作的()。
A.接入方法B.介入行动C.介入目标D.接入系统8、一对关系紧张的父子前来求助,希望改善父子间的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父子关系”很可能成为社会工作的()。
A.目的B.目标C.任务D.计划9、当服务对象遇到突发性事件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等问题时,社会工作者立即运用包括通报相关机构、安置和安抚服务对象、进行物资救援等介入手段。
这种介入行动属于()。
A.经济援助B.资源整合C.安置服务D.危机干预10、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儿童福利院、寄养家庭、领养家庭和少年管教所一类的介入行动基本属于()。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_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_2008年版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_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_2008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13052cdd36a32d737581bf.png)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 1、治疗性沟通是指( )
A:A.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B:B.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看法
C:C.介绍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
D:D.通过人与人的交流、沟通,达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目的 答案:D
2、在社会工作程序中预估处于( )
A:A. 接案之前
B:B. 接案后,正式展开服务之前
C:C. 计划之后,介入之前
D:D. 介入服务后,评估之前
答案:B
3、按寻求服务时的意愿可以把服务对象分为( )几种类型
A:A. 主动求助者
B:B. 自愿性服务对象
C:C. 由他人转介而来者
D:D. 非自愿性服务对象
E:E. 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
答案:B,D
4、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 )
A:A.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
助理社会工作师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历年真题试卷
![助理社会工作师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历年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d4d6d52cc22bcd127ff0c81.png)
助理社会工作师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在社会工作评估中,最有发言权的人是()。
A.社会工作者B.服务对象C.机构工作人员D.机构督导正确答案:B解析:服务对象是服务的使用者,他们最知道服务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哪里需要改进,所以他们在服务评估中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知识模块: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2.当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达到预定目标,或者当服务对象认为已达到足够的改变而要求终止服务关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可依据工作协议进入()阶段。
[2011年真题]A.计划B.评估C.研究D.结案正确答案:D解析:当社会工作者已经成功地达到了预定目的,或者当服务对象认为已经达到足够的改变而要求终止工作关系,或者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由于某种原因而不能继续服务时,社会工作的过程就结束了,此时就进入社会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即结案阶段。
知识模块: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3.社会工作者小陈一年来一直在协助C社区的居民就搬迁安置和补偿标准与开发商进行谈判。
在小陈的协助下,社区居民组成了维权小组,他们参与了社区重建规划的修改,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得到了增强。
此时,小陈因工作调动结束了在C社区的工作。
在结束与C社区的工作关系前,小陈需要做的工作之一是()。
[2010年真题]A.肯定社区居民的能力,增强其信心B.告诉社区居民自己与他们不再有关系C.向居民承诺随叫随到,减轻居民的忧虑D.悄悄离开,免得社区居民伤心正确答案:A解析:安排结案时社会工作者应鼓励服务对象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肯定他们有能力这样做。
但服务对象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将学习到的东西用于应对其他问题,此时社会工作者要努力使服务对象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并通过表达这种信息来支持服务对象的努力,以强化他们的信心。
知识模块: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4.在社会工作中,服务对象在没有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是()。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41143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6.png)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是指为了改善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福利而进行的一系列
活动,这些活动涉及到服务对象的生活、家庭、社区、教育、就业等
方面。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评估和规划
评估和规划是社会工作实务的基础。
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与
服务对象建立联系,了解其需求和问题,并评估其现状。
同时,社会
工作者需要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步:实施计划
在计划制定后,社会工作者需要开始实施计划。
这可能涉及到寻找资源、联系其他机构或组织、协调服务对象的需求等。
第三步:监督和评估
在计划实施期间,社会工作者需要监督并评估其效果。
这可以通过与
服务对象交流来确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对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改。
第四步:结束服务
当服务对象达到他们的目标时,或者当他们不再需要帮助时,服务应该结束。
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与服务对象合作,确保他们能够继续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第五步:记录和报告
社会工作者需要记录和报告他们的工作。
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并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
总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评估和规划、实施计划、监督和评估、结束服务以及记录和报告。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最好的帮助,并确保他们能够维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助理社工师考试重点(社会工作实务含例题)
![助理社工师考试重点(社会工作实务含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27706f0b1c59eef8c7b412.png)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注意事项先看能力,后看实务;掌握通用,注意特殊;懂黑标题,熟段首句;成批概念,特别留意;答题顺序,先易后难;题干太长,先看问题;如犯迷糊,参考直觉。
考纲精神:服务对象特点、服务内容、服务方法通用思维:1、工作策略、方法、技巧的依据,实务版块的工作原则、价值理念:社会工作价值观及其操作原则2、需求评估与服务资源(服务对象的特点):人(三维、成长阶段)--------【社会角色】----------社会环境3、实务版块的共用工作原则:优势和增能视角4、实务版块都可以适用的工作方法三大直接方法三大间接方法其他词语表述的方法(个案管理、危机介入、资源链接、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居民参与、物质援助、安置服务、心理辅导)5、实务版块的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接案例题:考查定义1、“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求,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A协商 B熟悉 C参与D接受1.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3.面谈主要任务:(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5)达成初步协议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6)决定工作进程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例题:61.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第一步,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 )。
A.了解服务对象求助的原因 B.选择帮助服务对象的方法C.弄清服务对象求助的过程 D.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E.与服务对象订立初步协议4.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2)沟通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3)倾听5.资料收集的内容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6.资料收集的途径(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2)咨询(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4)利用已有资料(5)问卷调查7.接案注意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二.预估例题:考查定义2、“决定介入策略”这一步骤处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阶段。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习题(初级社工)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习题(初级社工)](https://img.taocdn.com/s3/m/48d635914693daef5ef73dda.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是社会工作程序中的()。
A.介入B.接案C.预估D.计划2.夏军在升入高中后感觉压力特别大,无法适应高中生活。
而他的父母也觉察到他与同龄孩子不同,对如何教育他感到很迷茫,不知如何处理他在性格、学习和成长方面的困惑。
于是,夏军在老师的介绍下接受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协助。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者来说,夏军的父母属于()。
A.自愿型服务对象B.现有服务对象C.潜在服务对象D.非自愿型服务对象3.小丽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最近要为脑瘫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服务,如为脑瘫儿童的家长提供训练脑瘫儿童生活技能的方法,举办小组活动,分享照顾脑瘫儿童的经验;直接提供训练给脑瘫儿童,让他们能独立在校生活等。
此外,该机构还通过向各级残联部门汇报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困难,倡导和发掘社会资源以帮助脑瘫儿童及其家长。
由此可见,该机构分析服务对象资料时决定介入策略原则是()。
A.单层次介入B.系统性介入C.递进式介入D.多层次介入4.当服务对象遇有突发性事件,例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等时,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行动。
A.危机干预B.资源整合C.经济援助D.安置服务5.在社会工作结案期,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这种负面反应属于()。
A.倒退B.焦虑C.否认D.忧郁6.由政府、法院或其他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属于()。
A.现有服务对象B.非自愿型服务对象C.自愿型服务对象D.潜在服务对象7.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是评估方法中的()。
A.过程评估B.结果评估C.基线测量评估D.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8.“决定介入策略”这一步骤处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阶段。
助理社会工作师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历年真题试卷
![助理社会工作师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历年真题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3645a77d1f34693dbef3e6d.png)
助理社会工作师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认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得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的暂时性结论。
这个过程称为社会工作的()。
[2013年真题]A.预估B.问题界定C.接案D.问题分析正确答案:A解析:预估是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预估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为制订科学的介入计划打好基础。
知识模块: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2.“决定介入策略”这一步骤处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阶段。
[2010年真题]A.接案B.预估C.计划D.介入正确答案:B解析:预估的基本步骤与过程有:①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②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做出预估摘要。
分析资料和做摘要的步骤包括:a.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做出解释;b.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c.决定介入的策略;d.撰写预估摘要。
知识模块: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3.在社会工作的预估阶段,探索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以及他们对问题的感受,属于识别()。
A.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B.服务对象问题延续的因素C.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D.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正确答案:D解析: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是指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
识别问题的主观因素即是要认识服务对象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的,站在他的角度来理解这些问题对他的意义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主观理解、它们对服务对象现在的社会一心理影响是什么,即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知识模块: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4.从优势视角出发,运用专业知识去思考、辨认情境中需要改变及可以成为改变资源的部分。
在预估任务中,这属于识别()。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0c5e58bc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8.png)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一、介绍社会工作实务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进行互动,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变革的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通用的过程:评估、规划、干预、评估和终止。
二、评估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的第一步,它是通过收集和分析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的信息来了解问题的性质、范围和原因。
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面谈、观察和文件分析。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便制定适当的干预计划。
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问题的根源,了解个人或群体的资源和需求,并评估他们的能力和风险。
通过评估,社会工作者可以确定干预的目标和优先事项,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三、规划在评估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需要制定干预计划。
干预计划是为了解决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需求,促进个人或群体的发展和变革。
干预计划应该是具体、可行的,并与相关人员共同制定。
它应该包括明确的目标、可行的策略和适当的资源。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人员合作,制定一个符合他们需求和期望的计划。
四、干预干预是指社会工作者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一起合作,实施干预计划,以达到既定的目标。
干预可以包括多种方法和技术,如个人辅导、家庭治疗、社区发展和政策倡导等。
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个人或群体的能力,提供支持和资源,促进他们的发展和变革。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五、评估在干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定期评估干预的效果和进展。
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干预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观察、测量和访谈。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相关人员一起评估干预的效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评估的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干预提供指导和支持。
六、终止终止是社会工作实务的最后一步,它是指社会工作者与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结束工作关系的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模拟试题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f7a85c680203d8ce2f24e0.png)
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1.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依次为(B)(单选题)A. 接案、计划、预估、介入、评估、结案B. 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C. 接案、计划、介入、预估、评估、结案D. 接案、预估、计划、介入、结案、评估2.接案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ABCD)(多选题)A.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B. 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C. 决定是否接案D. 订立初步协议3.小明今年由小学升初一,因第一次接触全封闭学校,迟迟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父母很是焦虑,不知如何处理孩子目前在性格、学习和成长方面的困惑,因而向他人求助。
之后,小明在老师介绍下接受了社会工作者的协助,那么此时,这个学生的父母属于社会工作者的(D)(单选题)A. 自愿型服务对象B.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C. 现有服务对象D. 潜在服务对象4.社会工作者小陈与因家庭暴力有心理障碍的刘女士进行接案面谈时,小陈询问了刘女士的问题和需要、交流了双方对问题的看法和期望,这一过程体现出的是面谈技巧中的(D)(单选题)A. 倾听B. 沟通C. 主动介绍自己D. 询问5.在使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会谈时,要以(C)为中心。
(单选题)A. 社会工作者B. 服务对象的问题C. 服务对象D. 社会工作机构6.社会工作者小王在与案主小丽的面谈中,通过交谈了解到小丽希望改变的内容,并且和小丽讨论了双方对彼此的期望,最后共同达成了初步协议,确定了工作的目标。
上述情况中,小王完成的任务是面谈中的(BCD)(多选题)A. 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B. 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C. 达成初步协议D. 澄清角色期望和服务7.小军是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因父亲经常打骂他而选择了离家出走,社会工作者小刘将小军安置在了当地的儿童保护中心,并对小军回家之后可能面临的虐待危险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提早进行了预防。
这说明社会工作者在接案时要注意(A)(单选题)A. 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B. 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C. 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D. 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8.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接触和初步面谈后,当存在下列(ABCD)情况时,即可终止服务。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有答案)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41a623a417866fb84a8ec6.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单项选择题1.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是社会工作程序中的()。
A.介入B.接案C.预估D.计划2.夏军在升入高中后感觉压力特别大,无法适应高中生活。
而他的父母也觉察到他与同龄孩子不同,对如何教育他感到很迷茫,不知如何处理他在性格、学习和成长方面的困惑。
于是,夏军在老师的介绍下接受了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协助。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者来说,夏军的父母属于()。
A.自愿型服务对象B.现有服务对象C.潜在服务对象D.非自愿型服务对象3.小丽所在的社会服务机构最近要为脑瘫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服务,如为脑瘫儿童的家长提供训练脑瘫儿童生活技能的方法,举办小组活动,分享照顾脑瘫儿童的经验;直接提供训练给脑瘫儿童,让他们能独立在校生活等。
此外,该机构还通过向各级残联部门汇报脑瘫儿童及其家庭的困难,倡导和发掘社会资源以帮助脑瘫儿童及其家长。
由此可见,该机构分析服务对象资料时决定介入策略原则是()。
A.单层次介入B.系统性介入C.递进式介入D.多层次介入4.当服务对象遇有突发性事件,例如失业、疾病和天灾人祸等时,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行动。
A.危机干预B.资源整合C.经济援助D.安置服务5.在社会工作结案期,当所有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这种负面反应属于()。
A.倒退B.焦虑C.否认D.忧郁6.由政府、法院或其他部门或个人(包括父母、老师等)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属于()。
A.现有服务对象B.非自愿型服务对象C.自愿型服务对象D.潜在服务对象7.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是评估方法中的()。
A.过程评估B.结果评估C.基线测量评估D.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8.“决定介入策略”这一步骤处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阶段。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7219dc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b.png)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1、多选社会工作者老李要与案主小王解除专业关系,这时老李应该特别注意小王的反应,如果发现小王出现了()的负面情绪反应,就应该做出恰当的处理。
A.不准时参加与社会(江南博哥)工作者的工作会谈,会谈时心不在焉等B.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C.批评、攻击和挑战其他人D.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E.对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充满感激正确答案:A, B, C, D参考解析:解除专业关系。
2、单选()是指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A.预估B.基线测量C.数据测量D.任务测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基线测量的含义。
3、多选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有()。
A.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B.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C.具体和详细D.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E.要尊重社会工作者的意愿正确答案:A, B, C, D参考解析:制订服务计划原则。
4、单选在制订服务计划阶段"关注对象"是指()。
A.社会工作服务机构B.案主C.服务对象D.服务过程中需要改变的部分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服务计划构成。
5、单选蒋女士在出差时遭遇车祸。
住院期间,她不断地向病友哭诉车祸发生过程。
在病友建议下,她寻求社工的帮助。
蒋女士属于()型的服务对象。
A.转介B.外展C.非自愿D.自愿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服务对象类型。
6、单选在社会工作评估过程中,对服务效果最有发言权的人是()。
A.服务对象B.社会工作者C.机构工作人员D.机构督导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评估主体。
7、单选()是一个理性思考及作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A.评估B.计划C.接案D.结案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计划的含义。
8、单选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阿斌发现服务对象的需要超出了自己和机构的能力。
他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助理社会工作者习题: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助理社会工作者习题: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af1d95b3c1ec5da51e2700c.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小张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乐观向上的学生,但是,六年级时,小张的父母离婚,此后,小张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不断下滑。
班主任注意到这一情况,带小张向专门的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请问,小张这一服务对象属于()。
A.主动求助者B.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成为服务对象C.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而来D.自愿型服务对象2.小王是某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他一直在帮助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的中学生小刚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
在他介入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小刚的爸爸每天游手好闲,缺乏对小刚的正确教导,于是,希望将小刚的爸爸也纳入到自己帮助的对象中,此时,对小刚的父亲,小王的重要任务是()。
A.告诉他小刚的情况,让他以身作则B.要求他反思自己的行为C.给他找一份工作让他不再游手好闲D.消除他对机构和自己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接受服务3.面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的过程。
A.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B.双方职责C.双方角色D.服务对象需求和目的4在界定服务对象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是()。
A.他人对服务对象的看法B.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C.专业人士对服务对象的看法D.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5小芳是一名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很多反常现象,奶奶将小芳送到社会工作名小吴那儿寻求帮助,在通过面谈后,小吴发现,小芳表现出的种种反常现象是由于她有自闭症,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但是,小吴所在的机构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在决定工作进程时,小吴应该()。
A.转介其他服务B.自己学习心理学,帮助小芳C.终结服务D.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6社会工作者小陈与因家庭暴力有心理障碍的刘女士进行接案面谈时,小陈询问了刘女士的问题和需要、交流了双方对问题的看法和期望,这一过程体现出的是面谈技巧中的()。
A.倾听B.沟通C.主动介绍自己D.询问7在收集资料时,询问这一方法可以借助的方式不包括()。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完)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完)](https://img.taocdn.com/s3/m/7d4b1065011ca300a6c39083.png)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掌握重点1: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或步骤。
掌握重点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因此,成功的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前提。
接案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决定是否接案、订立初步协议。
1.什么是接案?当服务对象遇到困难前来社会服务机构求助时,负责接待的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即“接案”。
接案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2.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接案的大致步骤具体过程详细内容主要内容(一)接案前的准备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和服务对象的类型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服务对象的来源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主动求助者。
通常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团体带着超出他们能力之外而不能解决的问题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这种服务对象是比较了解社会工作机构相关服务信息的人,他们知道机构能够为他们提供什么服务。
二是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
此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他人转介来的服务对象由于不了解新机构的服务有可能对社会工作者怀有敌意和抵触情绪,甚至拒绝接受新的服务。
三是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他们是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使他们接受服务的人。
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一是自愿型服务对象;二是非自愿型服务对象现有服务对象与潜在服务对象例如,在一个父母因孩子学校生活适应困难而求助的案例中,学生在老师介绍下接受社会工作者的协助,这个学生即是社会工作的实际服务对象。
学生的父母因为感觉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同龄孩子不同,对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处理孩子在性格、学习和成长方面的困惑,因而对孩子的问题束手无策,故需要协助的还有这个学生的父母,因此,“父母”就是“潜在的服务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小张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乐观向上的学生,但是,六年级时,小张的父母离婚,此后,小张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不断下滑。
班主任注意到这一情况,带小张向专门的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请问,小张这一服务对象属于()。
A.主动求助者B.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成为服务对象C.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而来D.自愿型服务对象2.小王是某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他一直在帮助一个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的中学生小刚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
在他介入的过程中,他发现,原来小刚的爸爸每天游手好闲,缺乏对小刚的正确教导,于是,希望将小刚的爸爸也纳入到自己帮助的对象中,此时,对小刚的父亲,小王的重要任务是()。
A.告诉他小刚的情况,让他以身作则B.要求他反思自己的行为C.给他找一份工作让他不再游手好闲D.消除他对机构和自己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接受服务3.面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的过程。
A.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B.双方职责C.双方角色D.服务对象需求和目的4在界定服务对象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是()。
A.他人对服务对象的看法B.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C.专业人士对服务对象的看法D.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5小芳是一名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很多反常现象,奶奶将小芳送到社会工作名小吴那儿寻求帮助,在通过面谈后,小吴发现,小芳表现出的种种反常现象是由于她有自闭症,需要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但是,小吴所在的机构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在决定工作进程时,小吴应该()。
A.转介其他服务B.自己学习心理学,帮助小芳C.终结服务D.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6社会工作者小陈与因家庭暴力有心理障碍的刘女士进行接案面谈时,小陈询问了刘女士的问题和需要、交流了双方对问题的看法和期望,这一过程体现出的是面谈技巧中的()。
A.倾听B.沟通C.主动介绍自己D.询问7在收集资料时,询问这一方法可以借助的方式不包括()。
A.问卷B.咨询C.角色扮演D.会谈8下述有关预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对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的详细了解和评估就是社会工作预估阶段要做的工作B.预估的目的是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以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介入C.预估就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是把所有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组织起来使其具有意义的专业实践活动D.预估是—个认识社会工作者自我服务水平的过程,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9.孟凡,女,18岁,是一名艾滋病患者,从小受到周周人群的歧视,自己也变得孤僻。
负责帮助孟凡的社区工作者小李根据孟凡的情况撰写了预估摘要,在摘要中,小李评估了社会上有关艾滋病患者的政策法规,这一部分内容是对()的预估。
A.孟凡自己的预估B.孟凡的家庭系统的预估C.实施目标的预估D.孟凡所处的社会系统的预估10.下列不属于介入方法的是()。
A.个人辅导B.社区介入C.小组活动D.学校教育11.下列有关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行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A.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B.个别化C.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D.与服务对象相互独立12.年幼的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生活照顾,满足他们营养和健康的需要,发展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以及接受学前教育等。
此时,建立一些农村幼儿园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儿老师和社会工作者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这一举措符合选择介入行动中的()原则。
A.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B.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C.瞄准服务目标、考虑经济效益D.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13.“选择介入行动”这一步骤属于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中的()阶段。
A.接案B.预估C.计划D.介入14小鹏因为成绩差与班上同学走得很远,而且觉得老师、父母、同学都因为自己成绩差而笑话自己。
帮助他的社会工作者通过要求小鹏的父母与他多交流、老师多鼓励小鹏、同学们主动与小鹏玩这些措施增强了小鹏的自信心,小鹏的成绩也因此得到进步,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对小鹏个案的介入属于()类型。
A.间接介入B.直接介入C.综合介入D.多层次介入15基线测量是指在()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介入行动效果进行测量的标准基线。
A.计划B.介入C.预估D.接案16过程评估是对整个()过程的监测评估。
A.社会工作实务B.帮助C.介入D.预估到介入1 7.相对于差别影响评分,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的局限性在于()。
A.测量比较困难B.测量比较粗糙C.有时服务对象会倾向于给予积极的评价D.带有服务对象的主观色彩18社会工作者小王一直在介入所在社区小张妻子与母亲婆媳关系改善融洽的个案,但是一日,小张的母亲疾病突发去世,小王只好结案。
在这一过程中,小王结案的类型属于().A.目标已经达成的结案B.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C.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有原因的结案D.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接案的主要工作和步骤包括()。
A.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原因和求助过程B.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C.面谈D.订立初步协议E.决定是否接案2.根据服务对象的来源按照寻求服务时的意愿可以把服务对象分为()。
A.自愿型服务对象B.现有服务对象C.目标服务对象D.非自愿型服务对象D.潜在服务对象3.在接案这一阶段,面谈的主要任务包括()A.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B.激励服务对象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C.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D.澄清社会T作者和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和义务E.实施介入计划4接案时,社会工作者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
A.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B.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C.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D.判断收集的资料是否可行E.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5.在撰写预估摘要时,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B.对实现目标的预估C.对解决手段及过程的预估D.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E.对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系统的预估6在制定服务计划时,应注意的原则有()。
A.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B.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C.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D.要循序渐进、有的放矢E.详细和具体7小刚生活在一个家庭暴力的家庭,父亲经常殴打他和母亲,为此,小刚向社区工作者求助,帮助自己和母亲摆脱困境,让家庭变得和谐融洽。
这些目的所关注的对象包括()。
A.小刚的家庭B.小刚父母的夫妻关系C.小刚的父亲D.小刚父子之间的关系E.小刚母子的关系8服务计划的构成部分包括()。
A.社会工作者的期望B.目的及目标C.关注的问题与对策D.对目前情况的描述E.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9.下面关于设定目标时包括的程序和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B.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C.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的的目标D.让服务对象选择适当的目标E.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10介入是社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各种不同的介入,社会工作者形成的介入的不同类型主要有()。
A.单独介入B.直接介入C.间接介人D.综合接入E.多层次介入11.下列关于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中,表述错误的是()。
A.要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B.个别化与类型化并举C.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D.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E.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12.评估的目的包括()。
A.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客观程度B.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C.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D.进行社会工作研究E.激励服务对象并促进服务对象适应角色13.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有()。
A.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B.角色扮演C.调查收集数据和事实案例D.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E.自我感受14基线测量的操作程序包括()。
A.建立基线B.进入介入期测量C.调整基线数据D.分析和比较E.完善测量数据15.评估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括()。
A.注意服务对象的目标与需求的完成程度B.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C.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D.要切合实际需要E.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16.结案的类型包括()。
A.目标实现的结案B.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C.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D.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E.计划时间到期的结案1 7.小王已经介入张女士的个案一年了,也到了结案的时候,但是,小王为了避免张女士出现负面反应,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悄悄离开,不让张女士知道,等时间久了再告诉张女士B.结案前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介入工作的过程,确定结案时机是否成熟C.在结案之前,告诉张女士结案时间,让她有心理准备D.逐渐减少与张女士的接触E.不告诉张女士结案的事情,慢慢地与张女士疏远让她独立【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可能是由社区内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现因存在严重的个人、家庭或群体问题而影响到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发挥,从而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案例中,小张的问题是由班主任发现并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故属于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而来。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服务对象的来源。
考生可以从主动和被动两个角度掌握该知识点。
2.【答案】D【解析】小刚的爸爸是小王在工作中主动接触到的服务者,是通过外展工作而来,针对这一群体,在接案阶段,重要工作和任务是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不信任甚至是怀疑,引导他们接受服务。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针对不同来源的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的任务的考查。
重点是对不同对象社会工作者的任务的侧重点是存在差别的。
3.【答案】A【解析】面谈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一种面对面地讨论问题以确定是否建立专业协助关系的过程。
4【答案】D【解析】在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时,社会工作者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界定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工作者在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答案】C【解析】在决定工作进程时,通常有三种可能:终结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可能终结服务的情况包括:机构缺乏合适的工作人员;缺乏具有必要技能的工作人员。
这一点是上述案例所存在的问题,故此,小吴需要做出的选择是终结服务。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做出终止服务的决定,小吴也有责任帮助服务对象去获得其他服务的机会。
【命题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面谈过程中,针对服务对象的各种情况,做出有关工作进程的不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