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与负数导学案

合集下载

1.1 正数和负数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1 正数和负数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1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1.学习目标•掌握正数、负数的概念和符号。

•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正数、负数,并能进行简单的数轴上的运算。

•正确理解加减法在数轴上的意义,掌握加减法的操作。

2.预习交流1.你知道什么是正数吗?怎么表示呢?2.你知道什么是负数吗?怎么表示呢?3.你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吗?3.引入新知3.1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加”、“减”这种运算。

例如,我们在超市购物时,需要计算价格,计算机就需要进行加减运算。

而在这些加减的运算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正数和负数。

正数我们把大于零的数都称作“正数”。

例如:1、2、3、4、5等都是正数。

我们通常用“+”符号来表示正数,也可以不写加号。

负数我们把小于零的数称作“负数”。

例如:-1、-2、-3、-4等都是负数。

我们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负数。

3.2 数轴数轴是一种用于表示数值的图形。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一条直线上面从左到右的部分看作是正数部分,从右到左的部分看作是负数部分,这样一条数轴就被我们划分成了两个部分。

下图就是一个可以表示数值的数轴。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我们可以看到,这条数轴的中心点是0,它把数轴分成了两半。

而在数轴上,正数往右边,负数往左边。

下面是几个例子:+1 在数轴中的位置:-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_|-1 在数轴中的位置:-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_|+3 在数轴中的位置:-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_|-4 在数轴中的位置:-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_|3.3 正数、负数的运算•正数加正数–例:4 + 3 = 7–在数轴上,我们可以将两个正数分别在数轴上找到它们的位置,然后将它们相加,最终找到它们的和在数轴上的位置。

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珠海新世纪学校2018级初一 数学 导学案NO.1 编制人:王丹丹 备课组长签字:王玉周 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Windows 用户 志于道 据于德 游于艺 成于学1.1 正数和负数【学习目标】1. 了解负数的实际意义,2. 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1.先精读教材P 1—P 4,用红笔进行勾画重点;再针对《预习案》二次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时间不超过10分钟;2.A 层同学结合探究案进行探究并完成当堂检测所有题目,B 层同学力争完成探究点的研究并完成当堂检测基础题与提升题,C 层同学完成基础题.【预习案】问题:1. 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如何区别两者的关系?请写出2个正数、3个负数。

2. 现在学习的数根据符号可以分为哪几类?-3和0分别属于哪一类?3. 5℃表示零上5℃,-5℃表示的意思是?【我的疑问】【探究案】探究一:正、负数的意义认真阅读课本P3例题(1),题目中那些词表明其中含有相反意义的量?小华体重减少1Kg,你认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体重“增长值”?例1:(1)如果向左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20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_;(2)体重增加2公斤记作+2公斤,那么 体重减少3公斤记作增加_______公斤;体重增加-2公斤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把一个物体向右移2m 记作移动+2m ,那么这个物体又移动-1m 是什么意思?思考1:如何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举具体实例说明例2:六名同学参加数学竞赛,以80分作为标准,不足部分记为负数,将他们的成绩简记作+3分,+10分,0分,+6分,-10分,-2分.(1)这6名同学的实际成绩依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他们的总成绩.【总结反思】1.你能举例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吗?2.你能用例子说明负数的意义吗?【当堂检测】(20分钟)基础题(必做题)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位置(写编号):①3,②-5,③-15%,④3.14,⑤0,⑥-.(1)是正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2)是负数的有________________;(3)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有__________2.如果向右走5步记为+5,那么向左走3步记为( )A. +3B. -3C. +D. -3.向北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8米表示 ___________. 提升题(C层选做)4.在+3,0.5,0,-,7各数中,是正数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5.在+8,2.5,-1.7,-,0各数中,负数有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6.①体重增加5 kg记作+5 kg,体重减少2 kg也可记作增加________kg,小明体重增加-3 kg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②向前走-10步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拓展题(B、C层同学选做)7.在跳远测验中,合格的标准是4米,甲跳出了4.5米,记作+0.5米,乙跳出了3.8米,记作________米.8.某种袋装大米合格品的质量合格标准是“50±0.2千克”,检测四袋大米,结果如下表,则该批次大米的检测合格率是( )A. 25%B. 50%C. 75%D. 100%编号甲乙丙丁质量/kg 50.049.750.249.91 21 313123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与负数》导学案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1《正数与负数》导学案1

1.1 正数和负数一、学习目标: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重点:会判断正数、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难点:负数的引入。

四、疑点:负数概念的建立。

五、学习过程:预习检测案:1. 课前预习:看书第2页、第3页、第4页内容。

2. 预习检测:①正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 负数的概念:______________ 数0___________。

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_______的意义。

②试着完成书上第3页,第4页练习题。

3.我的疑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案:〔一〕1.探究点① . 怎样区分正数和负数?读以下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3,0,+3,,,100,-1.732.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 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点②. 如何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以下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1〕收入3500元,______6500元;〔2〕_______800米,下降240米;〔3〕向北前进200米,_______300米。

3.深化知识运用点①. 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2〕某年,以下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加7.5%.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解:练:如果某球队一个赛季胜12场,记作+12场,那么该队这个赛季负6场,可记作_______。

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定义;
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3.理解加法和减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的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定义;
2.正数和负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3.加法和减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重点
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定义;
2.正数和负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四、教学难点
加法和减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明确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定义;
2.举例说明正数和负数的实际应用场景。

(二)讲解
1.正数和负数的比较大小方法;
2.加法和减法中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则;
3.正数、负数和0的加减法运算。

(三)练习
1.练习正、负数的大小比较;
2.练习正、负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并通过举例或应用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练习题;
2.找出实际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应用场景,并写一篇小作文。

七、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的难点主要在于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掌握,需要在讲解时进行详细的解释和举例说明。

同时,在练习环节增加对于实际应用场景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掌握。

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导学与预习

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教案导学与预习

正数和负数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在七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本章节的教学主要涉及到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加减法、相反数、绝对值等。

教师在教学前应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程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本文将为教师提供七年级上册数学《正数和负数》的教案导学与预习内容,以帮助教师顺利进行教学。

一、导学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掌握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律3.掌握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二、教学重点:1.正数和负数的概念2.正数和负数的加减法3.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三、教学难点:1.正数和负数的运算规律2.正数和负数加减法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听课讲解2.举例分析法3.练习巩固法五、教学过程:一、概念定义正数:比零大的数负数:比零小的数数轴:一条直线,用于表示数的大小和相对位置二、正数和负数的加减1.加法减法规律正数和正数相加得到正数负数和负数相加得到负数正数和负数相加,得到正数或负数,看绝对值大的是什么。

2.用数轴解决加减法问题在数轴上,左移表示减少,右移表示增加。

三、相反数和绝对值1.定义: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就是相反数。

2.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六、板书设计:1.正数和负数2.加减法规律3.数轴解决加减法问题4.相反数和绝对值七、作业布置:1.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2.自行查找相关练习题进行练习。

3.熟记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加减法规律、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定义。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理解学生的学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巩固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加减法规律、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定义,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认识。

同时,教师还需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通过鼓励、引导等方式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1正数和负数导学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归纳并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领悟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和作用.2.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初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2.难点: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体会数的产生过程二、互动教学教材自学:自主阅读课本P24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几个:、、.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3、正数与负数的产生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4、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1)零上15℃记作15℃,零下15℃记作.(2)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35米记作.(3)如果收入354元记作+354元,那么支出246元记作,不收不支记作.5、正数、负数的概念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课本第3页练习:第1题:第2题:6、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2,0.6,+13,0,—3.1415,200,—754200,7、填空:(1)如果+35表示收入35元,那么-24元表示 ;(2)如果-12吨表示运出12吨,那么+20吨表示 ;(3)如果+36万元表示盈利36万元,那么-20万元表示 。

8、 某蓄水池标准水位记为0m ,若用正数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的高度,则(1)0.08m 表示 ,0.2m 表示 ;(2)水面低于标准水位0.1m 记作 ,高于标准水位0.23m 记作 。

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导学案

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导学案

小组:评价1:评价2:课题: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个性笔记与提示【学习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负数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掌握:相反意义量的概念,并能举出实例。

3、应用:会初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重点】1、会初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学法指导】先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提示独立完成导学案内容,并在有疑惑处用红色笔标注,以便在对群学时与同学交流。

【学习过程】一、观察与思考:相反意义的的量精读课本第2页的内容回答课本第2页的问题(1)和(2)并完成练一练1、什么叫做相反意义的量?练一练:2、下列说法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是()A、“黑色”与“白色”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B、向东走4km,再向南走2.5kmC、比赛某队胜6场负3场D、温度上升10℃,与水位下降0.3m3、将下列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用线连起来向南走6m 失球2个进球5个亏损500万高于海平面960米运出200吨粮食盈利1000元向北走30m运进500吨粮食低于海平面300m小组:评价1:评价2:二、大家谈谈: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认真阅读课本第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和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4、一般的,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并在表示这个量的前面放上,读作;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并在表示这个量的前面放上,读作,5、在天气预报中,零上2℃,零上8℃分别是用+2℃、+8℃来表示,零下2℃、零下12℃分别表示为、三、课堂练习:认真完成课本第4页的练习四、达标测验:课本第4页的习题五、纠错(改正要求:将错的原因表明,并用红色笔改正)六、总结与反思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

第1课时 《正数与负数》(1)导学案

第1课时 《正数与负数》(1)导学案

第1课时《正数与负数》(1)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正、负数的规定:正数与规定的标准相同,负数与规定的标准相反;能力目标:了解分类思想;学习过程:引入:1、脑筋急转弯:两人在同一个地方同时出发,都走了1公里,两人互相说话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2、某同学从学校出发走了2公里,你能确定他的位置吗?新课:一、阅读下题:“从某地点出发,向东方向作为正方向,那么向东走3米记为+3米,向西走5米记为—5米,而该地点记为:0 。

”从题中可知:“从某地点出发,向东方向为正方向”成为了一个标准。

“向东走3米”与规定的标准(填“相同”、或“相反”),因此记作了,“向西走5米”与规定的标准(填“相同”、或“相反”),因此记作了。

而“该地点记为:0 。

”是因为作为了分界点。

练习:1、从某地点出发,向北方向作为正方向,那么向南走2米,记作,向北走3米记作,这个地点记作2、规定收入为正数,那么小明的父亲每月工资3000元可记为,小明用来买书的100元可记为,小明得到的利是150元可记为。

3、以班上同学平均身高155厘米为标准,超过部分记为正数,则小王身同160厘米可记为,小李身高154厘米可记为,小张身高155厘米可记为。

学习方法指导左题中引入了正数与负数,体现了分类思想。

分类的标准是解题时首先要分析清楚的。

根据左边题目:可知数可分为:、、三类。

与规定的标准相同数的为,与规定的标准相反的数为,而分界点则是。

4、仿照以上三题,请自己出一个或几个题:二、 阅读题目:“+80m 表示向东走80m ,那么-60m 表示 ,0m 表示 ”。

题中出现了正数:+80m ,负数:-60m 。

但题中并没出现分类的标准。

根据题中“+80m 表示向东走80m ” 可知分类的标准是: 。

1、+3m 表示水位升高3m ,那么-5m 表示 ,0m 表示 。

2、-2kg 表示体重减轻2kg ,那么+1kg 表示体重 ,0kg 表示体重 3、海拔高度-155m 表示低于海平面155m ,那么8848m 表示 ,0m 表示 4、仿照以上三题,请自己出一个或几个题:三、运用分类思想,将下列各数进行分类: -1,+2,-1.5, 34+, 7, 23-, 0 , 2.3 总结: 1、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两种具有 意义的量; 2、数的分类解题技巧:正数、负数表示的意义 ,根据这样一个特点,左边的题目变得相当容易,而0一般变示 。

人教新版(2024年版)七年级上册 第01讲 正数和负数 导学案

人教新版(2024年版)七年级上册 第01讲  正数和负数 导学案

第01讲 正数和负数【知识点一:数的发展】(1)自然数: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记录物品个数的需要,于是发明了 。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表示,最小的自然数是 , 是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

(2)分数:在分物体时,往往不能得到正好是整数的结果,这时需要用 来表示。

(3)负数:为了能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需要引入 。

【知识点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北京冬季某一天的最高气温为零上3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3摄氏度。

(2)某公司今年7月份盈利50万元,8月份亏损10万元。

(3)某年,我国棉花产量比上年增长7.8%,玉米产量比上年减少0.7%。

【知识点三:正数和负数】(1)正数:像3,50,7.8%这样 的数叫作正数。

符号“+”是正号,在写正数时,“+”可写,可不写,写正号先读正字再读数,不写不读。

(2)负数:像-3,-10,-0.7%这样 的数叫作负数。

符号“-”是负号,在写负数时必须写,先读负字再读数。

(3)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练习1】指出下面各数中的正数、负数:+0.005,-100,32,45-,0.333…,-4,5,0,π,-20%正数: 负数:【练习2】指出下面各数中的正数、负数:34,-1,2.5,41+,0,-3.14,120,72- 正数: 负数:【练习3】指出下面各数中的正数、负数:5,75-,0,0.56,-3,-25.8,512-,-0.0001,+2,-600正数: 负数:【练习4】判断: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 )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 )有负号的数一定是负数。

( )有正号的数一定是正数。

( )任意一个正数,前面加上“-”号就是负数。

( )大于0的数是正数。

()-a一定是负数。

()【知识点四: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如果80m表示向右走80m,那么表示向左走60m。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3)将水位上升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则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
(4)在一个月内, 小明的身高增加2.5cm, 记作+2.5cm;体重下降3kg, 记作-3kg
(5)某人存进银行1900元, 记作+1900元;取出500元, 记作-500元。
(6)向东走500m记作+500m;向西走120m, 记作-120m.
4、指出下列语句的实际意义:
(1)向西走-35m。(2)温度下降-3℃。
(3)李老师7月份工资上升了-789.5元。
四、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3.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重点
课题
7.1正数和负数
对应练习
3.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同一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①某校七年级举行足球比赛,一班胜两局,记作+2;则三班输一局,记作。
②如果浪费8度电,记作-8度;那么节约15度电记作。
③如果高于海平面100m记作+100m,那么低于海平面36m记作。
④我校的入学检测中,以60分为标准,若王飞得了85分记作+25分,那么,张生得了45分记作。
会判断正数、负数, 运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
负数的引入。
一、自主学习
知识点1:正数、负数的概念
像3、2.0.5、1.8%这样比0大的数叫,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加上“+”,如+5, , , ,…。正数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写:而像-3、-2.-3.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如-6, ,…。“-6”读作。

正数与负数导学案

正数与负数导学案

正数与负数导学案正数与负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什么是正负数?生活中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2.有理数是如何样分类的?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难点:正负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分类。

三.学习过程(一)、自学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1. 举例说明正数和负数概念,写法及读法?2. 正数和负数能够表示生活中具有意义的量。

例如,又如。

3. 0那个数专门吗?什么缘故?4. 完成课本第6页练习第1题的1、2、3小题。

5. 完成课本第6页练习第2题的1、2小题6. 飞机上升以正数表示,下降以负数表示,若飞机在1200米高空两次记录升降情形是+300米,-600米,这时飞机实际高度是米。

(二)、精讲点拨。

1、完成例1交流你能举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例吗?2、摸索:有理数3、完成例2(三).有效练习1、把-16,+2021,+5,-3.6,0,3/7,6.9,-7.36,0.036,-43,-10%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正数集合{ }整数集合{ }非负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1. 完成课本第8页,第6题。

2.下列各数- ,,+4,-7,0,-0.5,-3,- 中,非负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3.填空:比0大的数叫做______;既不是正数, 又不是负数的数是_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_, 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四)学生总结1.让学生总结要紧知识。

2.在本节课应注意什么?(五)课后巩固1.自己任意写出六个正数与六个负数分别把它们填在相应的在括号里: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2、某机器零件的长度设计为100mm,加工图纸标注的尺寸为1000.5(m m),那个地点的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产品的长度范畴是多少?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负分数;②1.5不是整数;③非负有理数不包括0;④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⑤0是最小的有理数.A.1个B.2个C.3个D.4个4、(1)假如自行车链条的长度比标准长度长2mm,记作-2mm,那么比标准长度短1.5mm应记作.(2)假如顺时针转30,记作-30,那么逆时针转25记作.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003)2.1正数与负数导学案

(003)2.1正数与负数导学案

2.1 正数与负数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级【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知道整数、分数的分类。

【重点、难点】重点:会判别正数、负数,知道整数、分数的分类。

难点: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知道整数、分数的分类。

【学法指导】1. 同学们课前利用10分钟时间预习课本P12—P13,重点的问题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2. 合上课本,限时10分钟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1、2、3、4、5题。

3. 课上小组讨论交流10分钟,主要解决标记的疑难问题和导学案中的错误,15分钟展示点评,10分钟整理落实,完成学以致用,对于有疑问的题目教师点拨、拓展。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正数(1) 像1、1.5、32、2013这样的数叫做___________。

归纳:比0__________的数叫做正数(填“大”或“小”)。

(2) “+2”读成__________,正号通常省略不写,正数1、1.5、32、581前面都有省略不写的“_________”号。

2. 负数(1)像-1、-1.5、-32、-2013这样的数叫做___________。

归纳:比0__________的数叫做负数(填“大”或“小”)。

(2)负数-1、-1.5、-32、-2013前面的“-”读作_________,这些数分别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0既不是_________,也不是________,它是_______和________的分界点。

4. 实际生活中存在许多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例如零上和_________,前进和__________,上升和____________,收入和___________,向东和___________,超过和____________等等。

人教数学七年级上正数和负数优秀导学案

人教数学七年级上正数和负数优秀导学案

§1.1 正数和负数(1)编写:王玉梅使用者: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负数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重点:正负数的概念及识别难点:正负数的识别自学单一、知识链接:回顾小学学过的数有哪些?请你举例说明。

二、阅读感知:1.阅读教材P2,勾划出正数,负数的定义,并思考:0是正数吗?0是负数吗?2、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关键是什么?(小组交流、班级展示)3、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7,-9.24,910,-301,427,31.25,0.探究单一、交流探究:探究1、负数的引入1、观察章前图(引言)(1)、(2)、(3)三个问题中,哪些数的形式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分别表示什么实际意义?2、解答教材P4页第1题探究2、正、负数的运用.教材P3例题解答教材P4页第2---4题探究3、对数的再认识:1、一个数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号叫什么?后面的部分你知道叫什么吗?2、请你指出数-3.2,5,-2/3的符号.3、0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注意:一个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但一个数前面的“—”一定不能省略。

二、运用展示:1.练习册P1第3题。

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1)收入1300元,800元;(2)80米,下降64米;(3)向北前进了30米,50米.3.球赛中,甲队胜4场,应表示为,乙队负2场记为.4.某天气温为零下6度至零上10度,可以记作℃至℃.5.一潜水艇所在的海拔高度是-60米,一条鲨鱼在潜水艇的上方20米,请你用正数或负数表示鲨鱼所在的高度为米.※6.观察下面排列的每一列数,研究它的排列规律,并填出空格上的数. (1)1,-2,1,-2,1,-2, , , ,…(2)-2,4,-6,8,-10, , , ,…(3) 3,2,1,0,-1,-2,-3, , , ,…检 测 单1、延伸归纳:如果一个问题中出现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用 和 分别表示它们。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正数和负数导学案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P2—P4 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知识与技能: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3.过程与方法: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教学重点: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应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负数的意义,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自主预习案预习内容:P2—P4 1.1正数和负数预习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了解负数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预习自测:1、大于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的“+”号通常省略不写。

2、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

3、0既不是,也不是;0除表示“没有”外,还表示,如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

4、80m表示向东走80m,那么-60m表示 .5、已知数:-7,2.1,0,-1/3,13中,正数有;负数有;预习反思: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我还有哪些知识点不明白?四、分层辅导案共同完成的作业1. 读下列各数,并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非负数?-1, 2.5, +34, 0, -3.14, 120, -1.732, -72.2.如果水位升高3m 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 时水位变化记作 m.水位不升不降时水位变化记作 m.3.月球表面的白天平均温度零上126°C.记作 °C,夜间平均温度零下150°C,记作 °C.A 类练习题(B 等学生可以不做)1. “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的说法对吗?为什么?2、某食品包装上标有“净含量385±5克”,这袋食品的合格率含量范围是 克至 克。

B 类练习题(A 等学生可以不做)1、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10℃ B.-6℃ C. 6℃ D.10℃2、观察下面一列数,探索规律: 123456234567---,,,,,,… (1)、写出第7、8、9三个数;(2)、第100个数是什么?第2009个数是什么?(3)、如果这一列数无限排列下去,与哪两个数越来越接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1 正数和负数
预习案: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课堂导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正数和负数概念
【学习难点】:将正数、负数、零正确分类
【导学指导】:
一、预习检查: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
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

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课堂练习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51-,4
32-,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
B .O 是最小的正数
C .0是最大的负数
D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给出下列各数:-3,0,+5,213-,+3.1,2
1-,2004,+2010; 其中是负数的有 ……………………………………………………(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三、归纳小结
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作业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