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治疗师是一种新兴的医学职业,于1947年起源于美国,其工作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心肺功能不全或异常者给予诊断、治疗、管理、预防和护理。具体包括对急性危重病人提供各种通气治疗和氧疗;各种医疗气体的使用与监测;各种雾化及气溶胶治疗与监测;心肺复苏及其器具的使用与维护;肺康复治疗;其他技术操作,如血气分析、肺功能监测、高压氧舱治疗等。
呼吸治疗作为呼吸病学或危重症医学的亚专业,在危重症患者和慢性肺康复患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呼吸治疗起步较晚,且在临床实践中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及制度,导致大多数医院并未纳入呼吸治疗师这一职业。即使具有呼吸治疗师的医院也大部分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如何推进呼吸治疗专业的发展,推动呼吸治疗师岗位制度的实施,成为每一位呼吸治疗从业者的迫切希望。
在中国大陆,呼吸治疗专业最早起步于1994 年,浙江省邵逸夫医院按照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的医疗模式率先成立呼吸治疗科;四川华西医科大学于1997年开办呼吸治疗专业;西安医学院及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于2009、2010年开设了呼吸治疗专业。呼吸治疗教育的陆续开展,为国内的呼吸治疗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石。
我院于2011年3月依托重症医学科组建了呼吸治疗小组,开创了甘肃省呼吸治疗的先河,当时团队中绝大部分成员由经过相关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转岗而来,除此之外还吸收了一名华西医学院毕业的呼吸治疗师,自此开始摸索前行。此后八年,呼吸治疗小组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提升专业技能,探索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逐步在科室以及全院产生了一定影响。
我院呼吸治疗小组主要面向重症医学科患者,根据临床医师的书面医嘱、口头医嘱或经认可的治疗协议开展呼吸治疗相关工作,
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负责全科室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的调配和管理;
2.负责全科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和治疗;
3.负责全科重症患者人工气道的维护与管理;
4.针对科室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控制;
5.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6.根据治疗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呼吸力学监测,肺复张等治疗;
7.针对病人病情需要制定呼吸康复锻炼计划,胸部物理治疗,高流
量氧疗,支气管舒张试验等;
8.协助主管医师对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早期撤机的评价与实
施;
9.协助主管医师和护士实施对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和外出检查;
10.负责科室内呼吸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11.负责外出采集全院大部分科室的动脉血样本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测
定;
12.承担了本科室以及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血管内科监护室
在内的一部分科室患者的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3.负责科室内部分血液净化治疗: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浆分离
吸附与灌流;DNA免疫吸附;重复通过白蛋白透析;
14.协助科室临床医师开展关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相关新技术:Swan—
Ganz导管;PICCO监测等;
与此同时,呼吸治疗团队所有成员均多次在全国各大知名医院,尤其是在呼吸治疗领域方面领先的科室进修学习,参加全国呼吸治疗相关专业的重大会议,从而掌握最先进的呼吸治疗理念和临床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期进一步提高服务患者的水平。同时呼吸治疗团队以重症医学科为基地,面向院外全省各级医院的进修医生和护士,密集开展学术会议和培训等活动,向其讲授
呼吸治疗相关知识,培养临床工作技能;争取使呼吸治疗相关技术在全省各级医院得到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全省医疗水平,拯救更多的患者。
多年来,呼吸治疗团队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重视实际操作,从临床工作中汲取经验,重视经验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重症患者的工作流程,不仅团队内部团结协作,而且与医生、护士在工作职能、业务分工,以及工作流程方面高效配合,确保重症科室各项工作有序、高效的开展。
目前,我院呼吸治疗团队成员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搭配合理,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既能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又能保证新鲜血液的流通。整个团队成员学历都在大学本科以上,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1人兼任兰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
阻碍我国呼吸治疗发展的原因:①缺乏专业培训的呼吸治疗师(占70%以上);②没有职业认证(占60%以上);③临床工作者并不了解呼吸治疗师的工作;④在ICU内很难协调呼吸治疗师的工作;⑤呼吸治疗师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应该说,没有专业的呼吸治疗师和没有职业认证互为因果,严重阻碍了我国呼吸治疗专业的发展。
一.人员来源
在国内呼吸治疗专业教育开办之前,有部分大型综合医院采用将一部分临床医护人员转型的方式来满足对这部分专业人才的需求。2000年开始,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原华西医科大学)首次招收呼吸治疗与危重症监护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 毕业生数量有限,难以完全满足临床需求,因此仍有不少医院继续由转型医护人员(主要是护士)专职从事呼吸治疗工作。
二.工作定位
针对我国RT接受的专业知识体系, 以及RT对医疗工作“帮助而非取代”的职业角色确定RT的定位,即:医师指导下进行呼吸治疗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并指导护士的呼吸治疗工作。具体而言, RT每日参加医师查房,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参与制定呼吸治疗计划并具体执行;由RT与护士共同完成的项目, RT则负责监督和指导护士。
三.工作内容与范围
由于每家医院RT的人力资源和工作经验有限,往往从某一科室某一项具体的工作如呼吸机管理接手, 不断磨合和交流,逐步扩大业务范围。目前比较成熟的模式是:原先由医护人员完成的工作,若专业化程度较高,如呼吸机调节、保养与维护, 呼吸力学的监测,则完全交由RT完成;若应用普遍, 则由RT指导, 主要由护士完成, 如吸痰、氧疗等; 若需要专业培训, 如雾化吸入治疗、胸部物理治疗等,则主要由RT 完成, 护士协助。此外, RT还肩负着全面开展及规范化呼吸治疗工作的任务, 如肺康复、六分钟步行试验、机械通气患者的支气管扩张试验等; 呼吸治疗的新型仪器设备, 如高频胸壁震荡仪、人工咳痰机等, 也主要由RT介绍引入并使用。
四.工作规范
要实现专业化, 必须先规范化。特别是过渡初期, 建立工作规范, 使RT的每一项操作都有章可循,对于提升RT的服务水平和证实RT价值有重要意义。早期以借鉴他人的经验为主,例如美国呼吸治疗学会(AARC)的临床操作指南以及相关专业学会的指南、高水平的研究结果, 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摸索,根据所在医院或科室的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注意与原先从事此项工作的医护人员交流, 共同分析以往做法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并改进,最终得到认可并达成一致。操作规范的制订切忌“大而空” ,只有原则没有具体详细细节的规范执行力低。对已开展的工作,每一项规范都要按照实践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制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应有说明和解决措施。对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