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123教学文档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 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猫》是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的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以及语文要素分别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分成两大部分,先写了猫的“古怪"之状,后写了小猫的“淘气”之姿,可爱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二、教材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贪、遭"等生字。
2.学习课文的1-5 自然段,了解大猫的古怪性格特点,感受猫的可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析词句中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体会第2自然段作者独特的写法特点,并尝试仿写练笔。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课后题和作业本习题,了解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猫的可爱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学习第二段,体会老舍先生用具体事例来写猫的古怪,并用上语气词、连接词等方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图示法,谈话法学法:合作学习法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师:同学坐得可真精神,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小可爱,快来看,是一只小猫。
聊到“猫”同学们就兴奋了,谁来说说自家的小猫有什么特点?生:我家的小猫很懒,总喜欢让我抱着它。
我家的小猫很机警,还会捉老鼠。
我家的小猫很调皮,总喜欢把我的玩具藏起来。
师:看来每一只猫都有它自己的脾气,图片上这只猫是著名作家老舍爷爷家的,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来看一看吧。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过渡:课前大家对这篇课文已经进行了初步的预习,你们预习的结果如何呢?老师要来验收一下。
师:请同学们来看屏幕上这些词语。
谁第一个来挑战?请这位举手最端正的男生来读。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请你来点评。
13《猫》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pptx

,他是多么喜爱这只猫呀。③投影出示猫的
“尽职”;A、指名朗读句子,让学生理解“屏息凝视”意思(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并作出相对应的动作,突 出猫的专心。B、抓住“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引导学生读出猫有耐心;C、引导学生抓住“非……不可”读出猫的决心与 尽职。【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猫古怪的性格特点。我由扶到放,在引导学生理解“老实”的基础 上,让学生自行理解猫的其他特点,既让学生体会了猫性格的多面性和古怪,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 的、粗细、变化分得很清楚,看得出来作者观察
很仔细,这种观察也体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3、学习第四一五自然段(1)出示第四自然段,抓住“什么都怕, 勇猛”这两个词去品读猫的特点。通过小组读,引导学生思考: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面?(2)出示第五自然段,让 学生寻找与之互相呼应的句子,引出第一自然段,从而让学生观察这篇文章的写作结构:总一分一总通过这样的写 作结构,一只古怪的小猫就活灵活现了。那么你们知道把一个特点写具体的第三个法宝是什么吗?利用蒙层引出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班这么多学生,有的爱说爱笑,有的不善言谈;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沉默文静;有 的胆大粗心,有的谨慎细心。人类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动物们也有各自的性格。今天让我们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进 猫的世界,了解一下他笔下的猫都有怎样的性格,板书:猫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13.猫【设计意图】通过性格的情 境创设,既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又顺势引出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听录音朗读,思考:作者 写了几种猫?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用"”在课文画出原句。2、学生交流分享结果。【设计意图】让学 生带着问题听录音朗读,然后在圈画出答案,既可以让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纠正读音,为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打下基础。又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三、精读课文,感悟写法(一)学习大猫的古怪1、学习第二自 然的写法:(1)默读2自然段,思考:本段写了猫的哪些性格?(2)投影出示第二自然段:你仿佛看到怎样的画 面?(这只猫在干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超链接到对应的特点。①投影出示猫的“老实”的片段;A、男、女生朗读 ,学生评价朗读从而体会作者把猫当做人来写。B、抓住“的确”“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读出猫的温顺老实。②投 影出示猫的“贪玩”片段;A、通过分小组朗读,引导学生试着说说都有谁会呼唤它,会怎样呼唤它,猫的表现怎么样 ?从而体会作者把猫当做了既任性又可爱的孩子。B、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任凭……也……”读出猫的贪玩,体会作者 观察仔细。接着尝试用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C、引导学生想一想:“吧”“啊”“呢”能不能删掉?为什么?老舍爷爷已 经不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小动物,而是看作了家里的一个成员,由此可见
123只会数到3的小猫绘本教案

123只会数到3的小猫绘本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小猫123只会数到3的故事情节。
2. 学会数数并初步掌握数字概念,能够数出1到3的数字。
3.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故事阅读:《123只会数到3的小猫》2. 数字学习:数字1到3的认识和数数的方法。
3. 首尾游戏:利用故事中的动物,帮助孩子初步认识数字的排列顺序。
【教学过程】1. 故事阅读a) 介绍故事主题和情节,告诉孩子今天要一起听一个关于小猫的故事。
b) 逐段读故事,保证孩子能够听懂,并引导他们关注故事中出现的数字和动物。
c) 读完整个故事后,可以简单地问孩子一些问题,如:“小猫最后数到了几?”,“故事中有哪些动物?”等,检查孩子理解的情况。
2. 数字学习a) 引导孩子先说出数字1、2、3,并逐个指指手指或物品,让孩子初步掌握数字的意思。
b) 通过数手指或数物品的方式,向孩子展示如何数数。
c) 让孩子自己尝试数数,帮助他们理解数数的概念。
d) 引导孩子体会数字的大小关系,如1比0多一个,2比1多一个,3比2多一个。
3. 首尾游戏a) 将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卡片随机摆放在桌面上,让孩子根据数字的大小,将动物卡片排列成1、2、3的顺序。
b) 随机抽出一张动物卡片,让孩子根据前后位置猜测它的数字。
c) 孩子猜测后,对比正确答案并进行反馈,帮助孩子形成数字排列顺序的直观感受。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让每位孩子都能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鼓励和赞扬,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认读并书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猫的性格特点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
学生能够初步掌握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动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通过小组讨论和师生问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通过对课文中猫的性格特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优点,应该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的准确认读和书写。
2. 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背诵。
3.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动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的初步掌握。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并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猫的性格特点。
2.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学习课文中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动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生动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 图片与视频展示(1)展示多种可爱的猫的图片,播放一段猫咪嬉戏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
(2)询问学生:“你们喜欢猫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猫的了解和感受。
2. 关联生活,预热课文(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猫共度的时光,分享养猫的经验或趣事。
(2)提问:“你们觉得猫的性格是怎样的?”为即将学习的课文《猫》做铺垫。
3. 巧妙设疑,激发兴趣(1)展示课文中的一句精彩描写,如“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让学生猜测这是关于哪种动物的描述。
(2)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会说猫的性格古怪呢?我们一起来课文中找答案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引入背景知识(1)简要介绍老舍先生及其作品《猫》,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作者情况。
(2)强调《猫》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可以领略到作家是如何用生动有趣的笔触描写猫的。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理解并复述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可爱特点。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如“古怪"、“尽职”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力和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描写猫性格特点的词语理解和运用。
2. 通过具体事例理解猫的古怪性格。
三、教学难点1. 分析猫性格的多面性,理解“古怪"的含义。
2. 运用修辞手法描绘动物特点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不同品种的猫的图片,让学生们分享他们喜欢的猫的特征,如颜色、眼睛形状等。
①互动讨论:请几位学生上台选取最喜欢的猫图片,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只猫。
2. 引入主题:朗读课文开头的句子,如“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①提问:大家觉得“古怪"是什么意思?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什么?3. 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猫有哪些可能的古怪性格,如有时很安静,有时又很活跃。
分组猜想: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提出一个猫可能的古怪行为,看哪组的猜想最有趣。
(二)理解“古怪”含义1. 课文举例:回顾课文中的例子,如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①分析对比:讨论猫的这些行为如何体现出“古怪”,引导学生理解“古怪”是多面性、难以捉摸的意思。
2. 词语解析:解释“古怪"一词,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①互动游戏:设计“古怪词卡”,学生从词卡中选择与“古怪"相关的词,如“矛盾”、“独特”,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词。
(三)分析猫的性格特点1. 朗读与讨论:学生分角色朗读描述猫性格特点的段落,如“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睡觉,但又会出去玩一天一夜。
”①分析性格:讨论猫的这些行为如何让人觉得古怪,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课堂活动:学生闭眼想象猫的行为,然后描述他们心中的古怪猫。
①情境模拟:请几位学生上台模仿猫的古怪行为,其他学生猜测他们在做什么,通过模仿加深对猫性格的理解。
3-3 猫(优质教案)(4)

3 猫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
(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挂图。
2.认识猫。
(家猫、波斯猫)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学习生字词(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要()虚()搞()耍()三、学习课文(一)理清条理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喜欢、喜爱)(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13 猫 第一课时 一等奖创新教案

13 猫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猫(第1课时)【教材分析】《猫》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文章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描述了一只古怪的大猫和一群淘气的小猫。
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人文主题,安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细读文本,老舍先生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把自己对猫的喜爱写清楚的。
一是明贬实褒的写法,如表面上写猫的性格“古怪”,但是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对猫的喜爱。
二是生活化的语言,如“说它……吧,的确是呀,要不……”这样的句式,丰富的语气词让人感觉老舍先生就在拉家常。
三是采用对比的写法,猫高兴时和不高兴时、胆小时和勇敢时的表现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作者将猫当作人来写,如“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撞疼了也不哭”等,让人感觉作者对猫的情感犹如一位长者对孩子的疼爱。
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文本语言的特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中,学生对猫的“古怪”的理解要有一个提炼、综合的过程,因此,这是内容理解上的一个重点。
另外,学生第一次接触“明贬实褒”的写法,需要进行重点引导。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屏息凝视、枝折花落”等词的意思,想想课文围绕猫的可爱写了哪几层意思。
2.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猫的古怪、可爱,体会作家明贬实褒的喜爱之情。
3.发现语言表达特点,体会用“说它……吧,的确……可是……”的句式展现猫古怪性格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理解“屏息凝视、枝折花落”等词的意思,想想课文围绕猫的可爱写了哪几层意思。
【教学难点】1.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猫的古怪、可爱,体会作家明贬实褒的喜爱之情。
2.发现语言表达特点,体会用“说它……吧,的确……可是……”的句式展现猫古怪性格的表达特点。
【教学过程】(一)微课:单元整体,创设情境(动物朋友介绍大会)1.师:可爱的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本单元,我们不仅要认识许多有趣的动物朋友,还要会运用作家们的写法写好动物朋友。
推荐K12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4猫教案北京版1

《猫》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郑振铎的《猫》一文,文字朴实,感情真挚浓郁,向读者深情讲述了“我”家不幸的养猫史。
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小生命的关注与热爱,以及强烈的忏悔自责之情。
教学本文,重点是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感悟、揣摩,“重锤敲打关键词句”,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走进作品深处,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精神的洗礼。
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2.朗读课文,揣摩文章语言;3.学习“我”强烈的自省精神。
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2.朗读课文,揣摩文章语言;难点:学习“我”强烈的自省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猫是人们喜爱的小动物,它很会讨主人的欢心,因此也得到了人们的娇宠,在家中的地位一般要高于其它小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一文,听一听他给我们讲述的与猫有关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作品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1.思考:文中哪那句话能概括全文内容?2.思考:你能给文章的三个部分分别拟一个小标题吗?交流、明确:1.“我家养了三次猫,结局总是不幸丢失或死亡。
”2.示例:我那夭折的小侣;痛失爱猫;永久的悔。
三、学习课文一、二部分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对这两只猫外形、性情描写的句子,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2.说说哪些词句表现了我们对两只猫的喜爱。
3.说说这两只猫的“不幸”。
4.请同学们找出“我”失去他们后的心情的句子,朗读,交流。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我也怅然地,愤愤地,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四、研讨课文第三部分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2.说说这只猫的可怜与不幸。
3.找出能表现我们对待这只猫态度与感情的词句,朗读,品析。
4.设想猫的心理,写出猫的控诉。
5.朗读、品析写我忏悔自责的语句。
五、讨论、交流:1.评点学生朗读情况。
2.这只猫的可怜与不幸:不幸的童年;难看的外表;卑微的地位;忧郁的性格;悲惨的遭遇;突发的噩运。
3.示例:“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猫》教案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许多学生家中可能有养猫的经历,对猫的日常行为有一定的观察和理解。
然而,他们可能还不能深入地理解动物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像猫这样复杂多变的性格。
在语言表达上,学生可能对描述动物特征的词汇掌握不足,需要通过学习课文来丰富词汇量和提高描述能力。
此外,学生在情感共鸣上容易与文中作者产生共情,但如何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正确读写“性格"、“任凭”等生词,理解猫古怪性格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朗读和讨论,分析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
3. 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观察力。
三、教学重点1. 分析猫的性格特点,理解“老实"、“贪玩”、“尽职"等词的含义。
2. 通过具体事例,学习如何生动描绘动物的特征。
四、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猫的古怪性格。
2. 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展示不同品种的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①分享交流: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对猫的认识,如猫的习性、外貌特征等。
②提问引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猫的性格,引导学生思考猫的性格可能有哪些特点。
2.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老舍,如“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写了很多关于动物和生活的故事。
”①作品举例:提及《骆驼祥子》等作品,让学生了解老舍的写作风格。
②预设问题:提问学生是否读过老舍的其他作品,鼓励他们课后阅读,增加阅读量。
(二)初读感知1. 自由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描述猫性格特点的关键词。
①朗读要求:提醒学生注意读准生字新词,如“老实"、“贪玩”等。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猫的一个性格特点,讨论课文是如何表现这个特点的。
13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猫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生字词语,能正确认读“虑、职"等生字,学会正确认读多音字“屏、折”,学会正确书写“忧、虑"等生字,“呼唤、响动”等词语。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大意,梳理文章的脉络。
3.理解文本内容,通过前后对比、想象画面、反复朗读等多种方法,感受猫的可爱以及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品读文本,体会老舍先生写法上的特点。
对比感受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和表达的精妙。
并尝试练笔。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至少3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不同的符号标出文中的生词及二类词语。
2.查工具书解释不理解的词语,以及多音字“屏、折"的其他读音和意思。
3.将本课生字每个练写两遍,圈出自己认为难写的或易错的生字。
4.查阅资料,了解老舍的生平事迹。
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引导学生阅读篇章页,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2.阅读作家资料袋,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3.整体感知。
(1)你知道作者写了哪两只猫?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的?围绕什么特点写的?(2)说说作者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3)文中哪些句子直接表达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呢?用“——”画出来,并读出喜爱之情。
学习任务二:品读语言,感悟表达(一)聚焦第二小节,学习表达特点。
1.默读2—4自然段,快速圈画出描写大猫性格特点的词语。
2.老舍介绍猫的每一种性格分别举了什么例子?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事例,画一画句子,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处,想象画面,用朗读表达出猫的特点。
(1)生自由默读、圈画。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无忧无虑"“屏息凝视”等词语,“任凭......也......"“一连就是......非把......”等句式具体感受大猫的性格特点,并读出体会。
3.文章的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的情感,作者的喜爱之情。
13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课时) 13《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忧、虑”等15个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猫的可爱以及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第2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并尝试练笔。
4.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初步领悟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策略】1.识字教学课文中的多音字较多,要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要求会写的字中,有几个字容易写错,可以根据学生写字的情况适当加以提醒。
2.阅读理解(1)抓住具体事例,感受猫的性格特点。
围绕“古怪”和“淘气"两部分,感受作者对小猫的赞赏和喜爱。
(2)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作家独特的表达。
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关注描写具体事例的语句,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3)比较文章片段,感受不同作家笔下的猫。
利用好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
通过对比阅读课后的两段文字,体会不同作家的相同爱猫之情,以及不同作家运用的不同表达方法。
3.积累表达利用课后“小练笔"的内容,带领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某个人,并尝试着把这样看似前后矛盾的特点,提炼概括出来,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自如地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猫的图片。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板块一激趣导入,识记字词一、单元导读,明确主题朗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
奔跑,飞舞;驻足,凝望。
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
从导语我们知道本单元的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本单元一共有三篇写动物的课文《猫》《母鸡》和《白鹅》。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为了能够更好地体会动物的可爱,请学们在学习课文时,要注意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
二、谜语激趣,图片导入猜谜语:像虎比虎小,日夜勤操劳,最爱捉老鼠,捉到就喊“喵",谜底就是猫。
3-3 猫(说课稿)(4)

《猫》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猫》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可爱形象,栩栩如生。
2.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纬度的有机整合,以此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和能力目标:①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跌倒、变化多端、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自读,感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兴趣。
3.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和学习作者真实、具体表达方法。
4.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
5.学习方法(1)“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6.教学课时:二课时二、说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文作者表达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让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悟情,读中表情,同时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图文结合创设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应用“读—悟—说—议—读—写”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小故事。
猫123

• 三本:课本、作业本、练习本 • 要学会三本的正确使用方法
• 五重: • 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15、
教者:郑荣凤
学习目标
1.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 和它小时候的淘气可爱。 2.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 法,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
3.学习观察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他出生于北京一个贫寒的家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中篇小说《月牙儿》《 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等。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城市下 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 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猫》这篇散文发表在《新观察》 1959年第16的古怪性格二:温柔可亲— 一声不吭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 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或是在你写 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搞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 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 自己解闷。
温柔( 可 )亲 长( 短 )不同
作业:
1、把你认为好的词句摘抄下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留心观察一种小动物,写 一篇观察日记。
谢谢大家,再见!
我俩最听话,特温柔。
咕噜咕噜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 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 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 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 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 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 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 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说明什么? 作者爱猫, 读读,画出最能概 更爱小猫。 括这段的一句话。 在课文里找找,哪些词语 本来是用在小朋友身上,现在 却用到小猫身上了。
猫123

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想一想,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呢?把事情的经过说给同学们听听,并和同学们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小彼此之间的误解?
学习目标: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重难点: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一、自主学习(尽量靠自己!)
教师寄语:《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1.自学要求:速度课文,勾画重要信息,试着复述故事。
2.自学检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三、展示反馈(开动脑筋展示成果)
重点品读“冬天的早晨……永不养猫”一部分。
(1)“我”为什么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猫?我根据什么迹象断定它咬死了“我”的芙蓉鸟?
(2)可怜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谁是咬死“我”的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3)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我说第二只猫:
我说第三只猫:
3.自由朗读有关描写三只猫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
我读,我看到了一只猫。
(友情提示:通过某一词语或句子体会作者描写了一只什么样的猫。)
示例:读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我看到了一只活泼好动的猫。)
4、全文写了三只猫,详略如何安排?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教学反思
二、小组学习(相信自己,定能成功!)
猫二十三中做课

说猫——我眼中的猫
按照句式说话: • 读______句话,我看到了一只______的猫。 • 要求: 1、跳读课文找出描写猫的典型句子,划出来。 2、有感情的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说文——你的阅读初体验
1、请同学们快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作 家作品,学会生字新词,能用简练的语 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8分钟)
更有 趣更 活泼 忧郁懒 惰
喜欢
怅然 愤恨 诅骂 难过、 良心 受伤
不好看 很瘦、 毛烧脱
不喜 欢
第一只猫是我们从隔壁抱来的,“花白的毛, 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它很活泼可爱 说猫——我眼中的猫 它在阳光下打滚,还扑来扑去地和三妹做游戏。 可是不久,它的生命活力渐渐褪去了,我们眼 • 请按照这样的句式说话: 睁睁地看着它在两个月以后离开了我们。我眼 中它是一只漂亮,活泼可爱,惹人喜爱的猫。
说猫——我眼中的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态度 结局
第一 只猫
从隔壁 要来
花白 白雪球
很活泼
喜欢
病亡
第二 只猫 第三 只猫
舅舅 送的 蜷伏在 家门口 捡来的
黄色
更有 趣更 活泼 忧郁懒 惰
喜欢
怅然 愤恨 诅骂 难过、 良心 受伤
不好看 很瘦、 毛烧脱
不喜 欢
说猫——我眼中的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态度 结局
不经考虑地说出断定的话
学习目标
1.理解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2.体味作者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 痛。 3.探究课文的立意之高和给人的 启示之深。
说猫——我眼中的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态度 结局
第一 只猫
从隔壁 要来
花白 白雪球
很活泼
喜欢
病亡
第二 只猫 第三 只猫
猫课文教学设计

猫课文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猫课文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猫》是着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文章短小,但内容具体,描述生动,剪裁得当,构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优秀范文。
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对成年猫的古怪性格及刚满月的小猫的淘气可爱作了细腻、生动而又逼真的描述,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十分喜爱的感情。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每段都紧紧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语言精当,层次分明,上下连贯,结构严谨。
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抓住总起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如同剥竹笋一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方面的扎实训练,以期达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这篇课文,主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找出总起句并理解句意。
(2)课文围绕总起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么写这些内容的;(3)找出并理解重点词、句是如何表现中心的。
这样教学,符合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即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学到了阅读此类课文的方法。
结合多媒体课件,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人文性与工具性两者的和谐统一。
【教材分析】《猫》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串联整个单元教学内容。
本组课文,有的是不同作家写相同的动物,有的是同一作家写不同的动物。
学习本组课文,要让学生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并试着比较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本文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细致。
作者老舍先生用无雕饰的极具生活化的语言,具体、细致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猫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猫深深的喜爱之情。
本课语言通俗易懂。
13猫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13猫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3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能正确认读“虑、职"等六个生词,通过观察正确书写“忧、虑”等15 个字,“呼唤、响动"等10 个词语。
2.抓住课文中描写猫的特点的句子,感受猫的可爱,体会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读第二自然段,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尝试练笔。
二、评价任务1.自读课文,在文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会认的和会写的字。
并借助拼音,自己拼读。
(针对目标1)2.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找出猫特点的词句。
并读1——4 自然段,描写性格古怪这一部分,找出课文描写猫的三层意思。
说说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通过朗读体会这种情感。
(针对目标2)3.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猫的具体事例,学习作者运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仿写你身边的一种小动物。
(针对目标3)三、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1.出示猫的图片,你喜欢猫吗?说说你和猫的故事。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同桌检查读,教师检查读。
板块二:整体感知本文写了哪两种猫,它们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你从文中的那句话中的那个词语中体会到到?分别对应是课文的哪一部分?预设1:古怪(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对应1——4 自然段。
预设2:可爱(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对应5——6自然段。
板块三:作者是如何写出猫的性格古怪的?出示学习任务。
任务一:1.默读课文第1——4 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是从哪几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抓住关键词句作批注。
预设1:从三个方面,一是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二是高兴时及其温柔,不高兴时及其冷漠。
三是有时无比勇猛,有时无比胆小。
学习第二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说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文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猫的这个性格特点的?预设1:抓住“无忧无虑”“不过问"体会到猫的老实。
预设2:贪玩:“任凭......也......”感受贪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
俗话说“没看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同样,你也许从来没有养过猫,但你一定看到过猫。
我当然看到过猫,而且曾是养猫专业户,尤其喜欢活泼好动、聪明伶俐的小猫。
猫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动物。
它的种类繁多,按产地分,国外著名的有薮猫、豹猫、山猫、暹罗猫、波斯猫、利比亚猫、埃塞俄比亚猫等,我国则有南方的云猫、山东的狮子猫、河南的狸花猫、京城的北京猫,猫的身形酷似大型猫科动物中的虎豹,只不过体型细小得多,故有“老虎不发火当病猫”一说。
猫的毛色各异,有的像虎豹,不过多为其他颜色,如褐黄色、白色、黑色、灰色、黄黑白色。
我查资料时,竟惊讶的发现,俄国有蓝毛猫,加拿大有不长毛的斯芬克斯猫,在英国马恩岛上生活着一种无尾的野猫。
家猫是人类用野猫长期驯化过来的。
它一般生活在主人家里,就算到户外活动,也走不远。
家猫的活动较有规律。
春天,它躺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辗转反侧晒日光浴;夏天,它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暑;秋冬,它在背风的角落蜷伏。
一觉醒来,猫儿就会撅屁股、伸四肢、拱脊梁,打哈欠,然后梳妆打扮:先舔毛发,再捉虱子,然后用爪子擦脸挠腮抹耳朵,最后用后爪挠一挠脖子和脑勺。
打扮停当,就去玩耍-----扑蝶、咬尾、逮鸟、玩线球,爬树磨趾甲……家猫没有固定的活动时间,疲倦了就睡,睡醒了就玩。
猫喝水的方式很有趣,把舌头卷成勺状,一勺一勺地往嘴里舀。
猫是食肉动物,喜欢吃荤腥。
有人将肉拌在饭里给猫吃,猫也不计较。
猫病了的时候,会跑去找草吃。
猫是老鼠的天敌,是捕鼠高手。
它静静守候在鼠洞附近,等老鼠出动后,屏声息气,蓄势猛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老鼠咬住,把老鼠当作美味佳肴,叼去到主人跟前,摇着尾巴邀功请赏,或者叼去给小猫当玩偶,拨弄来拨弄去,捉了放放了捉,教小猫捕鼠。
猫的身体构造跟捕鼠的需要相吻合。
耳廓能随声音来源扭摆变向,时而朝前,时而朝两侧,时而竖起,时而耷拉,其听觉非常灵敏。
眼睛的瞳孔能随光线变化而变形,早上是纺锤形,中午是线形,晚上是圆形,夜间也能清楚地看到暗处的东西。
鼻子经常润湿,嗅觉灵敏。
嘴为三瓣,上唇两瓣,下唇一瓣,唇色红润。
舌头粗糙,可以用来梳理毛发或者用来舔舐骨块上的肉。
牙齿锐利,可以嚼碎咬断骨头,切开撕碎肉块。
眉毛和胡子可以感觉轻微的动静,还可以测量前方通道的大小。
猫的前爪有五趾,后爪有四趾,脚底均有梅花状的肉垫,脚趾里的指爪可以伸缩,走跳敏捷,悄然无声。
可惜,家猫现在大多养尊处优,不愁吃喝,已懒得抓老鼠了。
猫是胎生的,一窝几只。
刚出生的小猫没有毛,肉嘟嘟,红扑扑。
因为还没开眼,只好凭着嗅觉,摇摇晃晃,瞎碰乱撞,本能地找奶吃。
当陌生人出于好奇抚弄小猫时,母猫会咧开嘴,咔咔的吼吠,发出警告。
有时,干脆叼着小猫的脖子,晃晃悠悠地把窝搬到更隐秘的地方,将小猫藏起来。
出于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
母猫会把小猫撒的尿舔得干干净净,刨也许并不存在的泥土去掩埋小猫的粪便,以防天敌发现其踪迹,把小猫吃掉,虽然这个天敌并不存在。
猫是人类的好宠物,是画家、摄影家、刺绣师的好模特,是盛宴上的美味佳肴,它被美食家尊称为虎,与龙(蛇)、凤(鸡)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