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定义原因表现及应对
心理学二十四种技术模板
![心理学二十四种技术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f7d196ca1c7aa00b52acba3.png)
第二十节阻抗解决技术训练要点:一、阻抗的来源与克服(一)阻抗的含义: 心理咨询的过程, 其实是一个冲破阻抗的过程。
这里说的阻抗是广义上的阻抗概念。
阻抗本质上是人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学派都作过描述和分析。
这些理论均表明: 阻抗对于心理咨询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
人们只有加以积极的认识与控制, 才能达到预期的心理咨询效果。
如果对阻抗现象不加理会, 或处理不当, 则心理咨询的进展与效果将受到阻扰。
(二)阻抗的表现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这四类表现形式能够表现为个体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 也能够表现为个体对咨询师的某种敌对态度。
但无论哪一种阻抗形式, 它们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及对其痛苦经历所表现的精神防御。
因此, 它们对心理咨询的进展起着潜在的深刻的影响。
在很多情况下, 对于阻抗的认识往往是心理咨询图片的开端。
(三)阻抗产生的原因心理咨询专家卡瓦纳认为来自求助者的阻力主要原因有三个:1、因为成长必然带来某种痛苦;2、因为行为的失调是机械性的;3、求助者可能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的动机。
二、阻抗解决技术的含义主要探讨沉默、多话、依赖、移情等阻抗的问题。
(一)妥善处理沉默局面1、沉默的原因:多数情况下, 沉默是由求助者引起的, 主要包括几种类型: 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等。
沉默技术:是指咨询过程中, 因为某些因素, 当事人无法继续所谈的内容而沉默了下来。
咨询员因为知道某些重要的信息正在当事人的内心运转, 而允许当事人沉默, 让谈话暂时停顿, 而且在当事人沉默之后, 询问当事人沉默时发生的事。
在沉默时刻, 虽然咨询员与当事人的外在互动暂时停下, 可是就心理层面而言, 咨询的进行并未中断。
只是在沉默中进行。
咨询员此时正仔细观察当事人非语言行为的变化, 而且等待当事人开口表白。
咨询心理学第9章 心理咨询中阻抗
![咨询心理学第9章 心理咨询中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819dc01a52d380eb62946dfa.png)
2.适当放松警惕,解除戒备心理 3.正确地进行判断,弄清到底是不是阻 力 4.准确区分不同种类的阻力 5.咨询双方要适时交流各自的感受
阻抗的处理技术
防止过度戒备
通过正确的诊断来减少 诚恳的态度来引导共同面对阻抗
8、自己的问题辩护 9.为咨询关系的建立设定先决条件 10.过多地纠缠以前发生的事情
阻抗的表现
讲话程度上:沉默、少言和多语
语言内容上:谈小事、纠缠于心理理论、 无关话题 讲话方式上: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 话题 咨询关系上:故意破坏如迟到、早退、声 称有事违约、不完成作业、诱惑咨询师等
表现为对痛苦经历的否认,对咨询进
展的抗拒。
阻抗的出现正表明已经触及到 问题的实质,是咨询的重要的好的
信号。紧抓住阻抗和控制阻抗,能 帮助咨询师达到咨询目标。
1.咨询者对阻力要持正确的态度
(1)不要把认识阻力和处理阻力当作心理咨询中头等 重要的大事。因为这样一来会把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的 关系变成一种攻与守的关系,咨询变成了一场决定输赢 的斗争。 (2)不要因为存在阻力而指责来访者,因为阻力并不 仅仅是来访者单方面的事,而是咨询关系中的双方相互 作用时出现的一种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咨询者对来 访者阻力的产生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3)不要将来访者的阻力扩大化,把来访者所有的不 依从行为都归为阻力,对于某一特定的要求,来访者完 全有理由不遵从,他们可能有充分的理由,且往往与阻 力无关。通常说来,阻力现象大多发生在快要出现进步 或快要触及来访者问题的根源时。 (4)从本质上说,对成长的阻力是人性的一部分。阻 力的存在并非坏事,相反,有阻力恰好说明咨询已经产 生了某种效果。
四、阻抗的原因
麦克尔· 卡万纳格认为来自求助考的阻 抗主要原因有三个 (1)伴随着成长所必然带来的痛苦 (2)功能性的行为失调。这种行为失调的 心理行为,往往满足求助者的某一种需要, 或者是获益,或者掩盖更深的矛盾 (3)求助者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的心理 动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访者原有的非适应性行为仍有 一定的心理功能 以酗酒行为为例。 (二)来访者开始新的行为需要付出一 定的代价(进展是痛苦的)
什么是电抗和阻抗
![什么是电抗和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003d67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0.png)
什么是电抗和阻抗电抗和阻抗是电路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它们用于描述电路元件对电流和电压的响应以及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定义、计算公式和应用等方面对电抗和阻抗进行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1. 电抗电抗是指电路元件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其单位为欧姆(Ω)。
电抗有两种类型,即电感抗和电容抗。
电感抗表示电路元件对交流电流的阻碍,而电容抗则表示电路元件对交流电压的阻碍。
2. 阻抗阻抗是指电路对交流电的总体阻碍程度,其单位同样为欧姆(Ω)。
阻抗由电阻和电抗组成,包括电感阻抗和电容阻抗。
阻抗是一个复数,可以用矢量的形式表示,包括大小和相位。
二、定义1. 电感抗电感抗是指电感元件对电流的阻碍,由于电感元件的特性,其电压滞后于电流。
电感抗的大小与电感元件的感抗值和频率有关,计算公式为XL = 2πfL,其中XL表示电感抗,f为频率,L为感抗值。
2. 电容抗电容抗是指电容元件对电压的阻碍,由于电容元件的特性,其电流滞后于电压。
电容抗的大小与电容元件的容抗值和频率有关,计算公式为XC = 1 / (2πfC),其中XC表示电容抗,f为频率,C为容抗值。
3. 阻抗阻抗是指电路对交流电的总体阻碍,包括电阻和电抗。
阻抗的大小和相位可以通过复阻抗Z来表示,计算公式为Z = R + jX,其中R为电阻,X为电抗。
三、计算公式1. 电感抗计算公式:XL = 2πfL2. 电容抗计算公式:XC = 1 / (2πfC)3. 阻抗计算公式:Z = R + jX四、应用电抗和阻抗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电力系统中,电抗和阻抗被用于描述电路对电流的响应,从而优化电力传输和分配过程。
2. 无线通信系统中,电抗和阻抗是天线匹配网络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以确保最大功率传输。
3. 音频系统中,电抗和阻抗用于描述扬声器和耳机对电流和电压的响应,以实现高质量的音频输出。
4. 汽车电子系统中,电抗和阻抗用于设计和优化车辆的电气系统,以保证电能的稳定传输和分配。
心理咨询中的八大阻抗
![心理咨询中的八大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8b60f75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d.png)
心理咨询中的八大阻抗
在心理咨询中,阻抗是指来访者对于咨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和进展的抵触或反抗。
虽然没有固定的八大阻抗,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阻抗表现:
1. 否认问题:来访者可能拒绝承认或忽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愿意面对它们。
2. 回避话题:来访者可能有意避免谈论某些特定的话题或问题,不愿意深入探讨。
3. 质疑方法:对咨询方法、技术或咨询师的能力表示怀疑,不信任咨询的有效性。
4. 拖延改变:来访者可能延迟或拖延做出改变,尽管他们知道这些改变对他们有益。
5. 抗拒建议:对咨询师提出的建议或指导持抵触态度,不愿意接受。
6. 情绪反应: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如愤怒、焦虑、抑郁等,以抵制咨询的进程。
7. 缺乏投入:来访者可能在咨询过程中表现出不积极、不投入的态度。
8. 过早结束:试图提前结束咨询,可能是因为对咨询不满意或感到不安。
阻抗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现象,它可能反映出来访者内心的矛盾、恐惧或不安全感。
识别和处理阻抗是心理咨询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高来访者的觉察和理解,以及适当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来访者克服阻抗,促进咨询的进展和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来访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阻抗的表现和原因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处理。
阻抗概念知识讲解
![阻抗概念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9af24d771fe910ef02df818.png)
阻抗概念阻抗[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wiki/%E9%98%BB%E6%8A%97 - mw-navigation/wiki/%E9%98%BB%E6%8A%97 - p-search相量图能够展示复阻抗。
阻抗(electrical impedance)是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统称。
阻抗衡量流动于电路的交流电所遇到的阻碍。
阻抗将电阻的概念加以延伸至交流电路领域,不仅描述电压与电流的相对振幅,也描述其相对相位。
当通过电路的电流是直流电时,电阻与阻抗相等,电阻可以视为相位为零的阻抗。
阻抗通常以符号标记。
阻抗是复数,可以以相量或来表示;其中,是阻抗的大小,是阻抗的相位。
这种表式法称为“相量表示法”。
具体而言,阻抗定义为电压与电流的频域比率[1]。
阻抗的大小是电压振幅与电流振幅的绝对值比率,阻抗的相位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采用国际单位制,阻抗的单位是欧姆(Ω),与电阻的单位相同。
阻抗的倒数是导纳,即电流与电压的频域比率。
导纳的单位是西门子 (单位)(旧单位是姆欧)。
英文术语“impedance”是由物理学者奥利弗·赫维赛德于1886年发表论文《电工》给出[2][3]。
于1893年,电机工程师亚瑟·肯乃利(Arthur Kennelly)最先以复数表示阻抗[4]。
复阻抗[编辑]阻抗是复数,可以与术语“复阻抗”替换使用。
阻抗通常以相量来表示,这种表示法称为“相量表示法”。
相量有三种等价形式:1. 直角形式:、2. 极形式:、3. 指数形式:;其中,电阻是阻抗的实部,电抗是阻抗的虚部,是阻抗的大小,是虚数单位,是阻抗的相位。
从直角形式转换到指数形式可以使用方程、。
从指数形式转换到直角形式可以使用方程、。
极形式适用于实际工程标示,而直角形式比较适用于几个阻抗相加或相减的案例,指数形式则比较适用于几个阻抗相乘或相除的案例。
在作电路分析时,例如在计算两个阻抗并联的总阻抗时,可能会需要作几次形式转换。
浅谈心理咨询中的阻抗现象
![浅谈心理咨询中的阻抗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d2ea38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9.png)
案例三:回避问题的职场人士
总结词
逃避问题,缺乏面对问题的勇气
详细描述
职场人士在心理咨询中可能因为工作压力或职业发展问题而产生逃避心态。他们可能不 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或者觉得难以改变现状。咨询师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
性,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同时提供应对策略和技巧。
案例四:逻辑混乱的老年人
内容的某种不适应或恐惧。
02 阻抗现象的常见表现形式
沉默寡言
沉默寡言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有些来访者可能会表现出沉默寡言,不愿意或难以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感受。他们可能觉得难以开口,或者认为说了也没有用,甚至可能 对咨询师产生不信任感。
应对策略
咨询师应给予来访者足够的耐心和关注,积极倾听,鼓励他们开口表达。同时, 咨询师应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让来访者感受到安全和被理解。
应对策略
咨询师应耐心倾听,并帮助来访者理 清思路。同时,咨询师可以给予来访 者一些表达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帮助 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
有些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可能会过于关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而忽视他人的意见和看法。他们可能觉 得自己的问题最重要,或者认为咨询师应该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浅谈心理咨询中的阻抗现象
目录
• 阻抗现象的定义与特征 • 阻抗现象的常见表现形式 • 阻抗现象产生的原因 • 如何应对心理咨询中的阻抗现象 • 阻抗现象的案例分析
01 阻抗现象的定义与特征
定义
阻抗现象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 访者对咨询师或咨询内容的抵触、反 抗或逃避的行为表现。
阻抗现象可能是由于来访者对咨询的 某种不适应、恐惧、矛盾心理或过去 的创伤经验所引起的。
特征
隐蔽性
阻抗的疗愈精神分析在解除阻抗中的应用
![阻抗的疗愈精神分析在解除阻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402d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f.png)
阻抗的疗愈精神分析在解除阻抗中的应用阻抗在精神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心理问题,找到内心的痛点,并尝试疗愈。
本文将介绍阻抗的概念、疗愈精神分析的原理以及在解除阻抗中的应用。
一、阻抗的概念阻抗是指个体在面对内心痛苦、冲突或压力时所表现出的一种防御机制。
它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常见形式,用于保护个体避免面对痛苦的情绪或冲突。
阻抗可以表现为主动或被动的方式。
主动的阻抗包括抵制治疗、拒绝交流或表达情感的抵制等。
被动的阻抗则是指个体因为无法面对内心问题而封闭自己,缺乏主动参与治疗的动力。
二、疗愈精神分析的原理疗愈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解决内心冲突、疏解情感压力并达到自我成长。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阻抗,揭示个体内心深处的问题并试图疏通情感。
疗愈精神分析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索潜意识:疗愈精神分析强调探索个体的潜意识,通过分析梦境、自由联想等方式揭示患者内心的冲突和痛点。
2. 正念觉知:疗愈精神分析鼓励患者运用正念觉知的技巧,观察和接受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阻抗。
3. 情感表达:疗愈精神分析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情感,尤其是那些被压抑或阻抗的情感。
通过情感表达,患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问题。
4. 解释与启发:疗愈精神分析师通过解释和启发患者内心的冲突和问题,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寻找解决困境的方法。
三、阻抗的应用阻抗是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治疗者需要克服的难题。
疗愈精神分析通过以下方法来解除阻抗:1. 探索阻抗背后的原因:治疗师需要与患者一起探索阻抗产生的原因,了解个体内心的痛点和冲突。
通过深入了解阻抗的起源,治疗师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克服。
2. 激发情感的表达:治疗师可以通过合适的引导和技术,激发患者阻抗情感的表达。
通过情感的表达,患者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问题,并积极地参与治疗过程。
3. 提供支持和理解: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帮助他们面对阻抗并克服困难。
什么是阻抗
![什么是阻抗](https://img.taocdn.com/s3/m/3ec5950d52ea551810a687da.png)
什么是阻抗阻抗定义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
阻抗常用Z表示。
阻抗由电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组成,但不是三者简单相加。
如果三者是串联的,又知道交流电的频率f、电阻R、电感L和电容C,那么串联电路的阻抗阻抗的单位是欧。
对于一个具体电路,阻抗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
在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中,电路的阻抗一般来说比电阻大。
也就是阻抗减小到最小值。
在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中,谐振的时候阻抗增加到最大值,这和串联电路相反。
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
电阻很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如金属等;电阻极大的物质称作绝缘体,如木头和塑料等。
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导体叫做半导体,而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几近于零的物质。
但是在交流电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意即抵抗电流的作用。
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
它们的计量单位与电阻一样是欧姆,而其值的大小则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系,频率愈高则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频率愈低则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
此外电容抗和电感抗还有相位角度的问题,具有向量上的关系式,因此才会说: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对于一个具体电路,阻抗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
在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中,电路的阻抗一般来说比电阻大。
也就是阻抗减小到最小值。
在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中,谐振的时候阻抗增加到最大值,这和串联电路相反。
在音响器材中,扩音机与喇叭的阻抗多设计为8欧姆,因为在这个阻抗值下,机器有最佳的工作状态。
其实喇叭的阻抗是随着频率高低的不同而变动的,喇叭规格中所标示的通常是一个大略的平均值,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大都是四欧姆、六欧姆或八欧姆。
耳机阻抗耳机的阻抗是其交流阻抗的简称,单位为欧姆(Ω)。
一般来说,阻抗越小,耳机就越容易出声、越容易驱动。
耳机的阻抗是随其所重放的音频信号的频率而改变的,一般耳机阻抗在低频最大,因此对低频的衰减要小于高频的;对大多数耳机而言,增大输出阻抗会使声音更暗更混(此时功放对耳机驱动单元的控制也会变弱),但某些耳机却需要在高阻抗下才更好听。
阻抗是什么意思
![阻抗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a83a093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e.png)
阻抗是什么意思,内容整理如下(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什么是阻抗?在一般状态下,导体多少都存有阻止电流流动的作用,其阻止程度可用电阻表示,单位是欧姆。
在交流电路中,除电阻外,还有还有电感和电容等器件,皆有阻碍电流流动的作用。
通常将阻碍交流电流作用的部分总称为阻抗。
在直流电路中,所有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有差异而已。
电阻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电阻很大的物质称作非导体,电阻值接近于零的物质称作超导体。
但是在交流电的领域中,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即抵抗电流的作用。
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
它们的计量单位与电阻一样是欧姆,而其值的大小则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则容抗越小感抗越大,频率越低则容抗越大而感抗越小。
此外,电容抗和电感抗还有相位角度的问题,具有向量上的关系。
因此说:阻抗是电阻与电抗(电容抗和电感抗)的向量和。
1、电阻和阻抗电阻(Resistor)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
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电阻就产生热能。
电阻在电路中起到分压、限流的作用。
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电阻都有一定的阻值,它代表这个电阻对电流流动阻挡力的大小。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
电阻是线性的。
说它线性,是因为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流经一个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它符合欧姆定律。
公式如下所示:U:电压降或端电压,单位为伏特(V);R:被量度部份的电阻,单位为欧姆(Ω)。
欧姆定律指出:对稳定电流而言,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加于该电路之电动势成正比,而与该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
2、电容和阻抗电容是容纳和释放电荷的电子元器件,它是表征两个导电体和导电体间的电介质在单位电压作用下,储藏电场能量(电荷)能力的参量,用符号“C”表示。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
电容有两个主要功能:储能和通交流电隔直流电,在直流电路中,起隔离直流的作用,在交流电路中,容抗随电源的频率升高而减小,同时电容上的电压不能突变。
如何理解阻抗的概念
![如何理解阻抗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85f10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a.png)
如何理解阻抗的概念阻抗(Impedance)是电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电路对交流电的阻碍程度。
阻抗由两个部分组成:电阻(Resistive)和电抗(Reactive)。
电阻是电流通过元件时产生的能量损耗,而电抗则是电流通过元件时产生的能量储存或释放。
阻抗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阻抗与电阻的区别:电阻是直流电路的特性,描述电流通过物质时产生的热损耗,单位为欧姆(Ω)。
而阻抗是交流电路的特性,描述电路对交流电的阻碍程度,既包含了电阻的特性,也包括了电感和电容的影响。
阻抗的单位为欧姆(Ω),但通常在复数形式下表示,其实部分表示电阻,虚部分表示电抗。
2. 阻抗与电抗的关系:电抗是电路对交流电的阻碍程度的一种量度,包括了电感和电容的影响。
电感产生的阻碍称为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其大小与电感元件的感值和角频率成正比。
电感的特性是在电流改变时会产生电磁感应,由于电感自身磁场的作用,电流变化需要消耗或释放能量,从而产生感抗。
电感元件的感抗的计算公式为:XL = 2πfL,其中,XL为感抗值,f为角频率,L为电感的感值。
对于电容而言,电容产生的阻碍称为容抗(Capacitive reactance),其大小与电容元件的容值和角频率成反比。
电容的特性是在电流变化时会储存或释放电荷,从而产生容抗。
电容元件的容抗的计算公式为:XC = 1 / (2πfC),其中,XC为容抗值,f为角频率,C为电容的容值。
电感和电容的阻抗在交流电路中起到了影响电流和电压相位关系的作用。
3. 阻抗与复数的表示:阻抗用复数表示,复数的实部表示电阻,虚部表示电抗,具体是通过欧姆定律在复平面上的应用来表示。
例如,一个电路的阻抗为Z = R + jX,其中R为电阻,X为电抗,j表示虚数单位。
复数形式的阻抗表示方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和分析电路的特性,包括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功率因数等。
4. 阻抗的概念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阻抗的概念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阻抗的心理学解析从自我保护到心理成长
![阻抗的心理学解析从自我保护到心理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e1a3c37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2.png)
阻抗的心理学解析从自我保护到心理成长阻抗的心理学解析:从自我保护到心理成长阻抗是指抵抗或反抗外界压力、挑战的心理机制。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阻抗起到了保护和促进个体心理成长的作用。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阻抗进行解析,探讨其内涵与心理机制,并探讨如何将阻抗心理转化为促进心理成长的力量。
一、阻抗的概念与特征阻抗是个体对外界冲突、困难或压力的一种心理反应,具有以下特征:1.自我保护:阻抗是个体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当个体遇到威胁或不适应的情境时,阻抗心理会激发个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使其能够有效地保护自身利益和安全。
2.情绪反应:阻抗通常伴随着负面的情绪反应,如愤怒、恐惧、焦虑等。
这些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外界压力的一种自然表现,帮助个体应对挑战和困境。
3.阻碍外界影响:阻抗使得个体对外界的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
个体倾向于采取抵抗和反对的态度,以减少外界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阻抗心理的心理机制阻抗心理涉及多个心理机制的作用,其中一些主要的心理机制包括:1.防御机制:阻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与心理防御机制有关。
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心理伤害而产生的心理过程,如否认、回避、转移等。
阻抗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以保护个体的心理安全。
2.认知偏差:阻抗心理还与认知偏差有关。
个体在面对挑战或压力时,常常存在思维上的畸变,如过度悲观、过度乐观、黑白化等认知偏差。
这些偏差可强化阻抗心理,使个体更加倾向于保持原有的观念和行为。
3.心理抵制:阻抗心理可以通过个体采取心理抵制的方式来减少对外界压力的接受。
个体可能使用内心对抗、抑制、压抑等策略来反抗外界冲突,以保持个体的心理稳定。
三、阻抗心理的转化与心理成长虽然阻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但过度的阻抗也可能阻碍个体的心理成长。
为了将阻抗转化为促进心理成长的力量,个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认知重建:个体可以通过认知重建来纠正和调整认知偏差,实现对外界冲突的客观评估。
阻抗的名词解释和分类
![阻抗的名词解释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eedd2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1.png)
阻抗的名词解释和分类阻抗这个词在工程学和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简单来说,阻抗是指电路对交流电流的阻碍程度。
在电学中,电路的阻抗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解释阻抗的概念,并根据其特征和应用领域对其进行分类。
阻抗是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相位差的度量。
它与电阻的概念有些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阻抗还考虑了电感和电容的作用。
通常用Z表示电路阻抗,以欧姆(Ω)为单位。
当电路中存在电感和电容时,阻抗可以是复数形式,表现为实部和虚部的组合。
首先,我们来讨论电阻。
电阻是电流通过时,电压下降的一种特性。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变化,因此电阻的阻抗可以视为恒定的实数值。
接下来,我们考虑电感。
电感是一种储存能量并阻碍电流变化的元件。
它是由线圈或孤立导线形成的。
电感对电流变化的阻碍作用表现为电场中的反应电动势。
由于电感对交流电有不同的阻抗,因此在计算电路中的阻抗时,电感的存在必须考虑在内。
电感的阻抗是一个复数,由实部(电感的阻力)和虚部(电感引起的电势变化)组成。
最后,我们来看电容。
电容可以储存能量并将其释放给电路。
它由两个平行且带电的导体板之间的绝缘介质组成。
与电感类似,电容也会对交流电流产生阻碍作用。
电容的阻抗同样是一个复数,由实部(电容的导纳)和虚部(电容的电势变化)组成。
根据这些特性,我们可以将阻抗分为三类:纯阻抗、纯电阻和复阻抗。
纯阻抗是指电路中仅含有电感或电容的情况。
在纯电感电路中,阻抗为纯虚数,仅由电感的阻力构成。
而在纯电容电路中,阻抗为纯实数,仅由电容的导纳构成。
这两种情况下,阻抗可以通过计算电感或电容的单位来确定。
与纯阻抗不同,纯电阻电路是指由电阻组成的电路。
在这种情况下,阻抗是实数,没有虚部。
电阻的阻抗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比值来确定。
最后,复阻抗是指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路,这两个元件的阻抗都会对交流电产生影响。
复阻抗是一个复数,包含实部和虚部。
可以使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法则来计算复阻抗。
阻抗名词解释心理学
![阻抗名词解释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8f26f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0.png)
阻抗名词解释心理学
阻抗 (resistance) 是指在心理治疗中,患者对治疗师提出的建议或指令所产生的抵制或抵抗行为。
患者可能会表现出拒绝治疗、沉默、抵触、反抗等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因为他们感到治疗师的建议或指令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或感受。
在心理治疗中,阻抗可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患者对治疗师提出的建议或指令有所反应,并试图解决问题。
然而,有时阻抗也可能被视为一个负面的信号,表明患者对治疗师的提议感到不舒服或反感,并且不愿意参与治疗。
阻抗的类型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包括:
1. 形式阻抗:患者表现出的形式,如沉默、避免、转移话题等,旨在拒绝或绕过治疗师的建议或指令。
2. 内容阻抗:患者表达的内部感受或想法,可能涉及到他们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全的主题,例如性、死亡、暴力等。
3. 心理阻抗:患者通过使用心理技巧来抵制治疗师的建议或指令,例如幻想、自我防御、否认等。
阻抗是心理治疗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治疗师需要了解患者的阻抗类型和原因,以便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
通过理解阻抗,治疗师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处理他们的情感和问题,提高治疗的效果。
第四讲-阻抗-人格心理学知识讲解
![第四讲-阻抗-人格心理学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c69e80ddaef5ef7bb0d3c3d.png)
• 所有理论均表明,阻抗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具有深刻 影响,只有积极地加以认识和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阻抗的表现形式和种类
二、阻抗的表现形式和种类
• (一)言语程度上的阻抗 • (二)言语内容上的阻抗 • (三)言语交流方式上的阻抗 • (四)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一)言语程度上的阻抗
• 从言语程度上看,阻抗主要表现为三种:
• 转移了会谈的方向,是来访者某种自我保护的 需要
(三)言语交流方式上的阻抗
• 通过求助者言语交流中不同心理活动加以体现
• 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 露
1. 心理外归因
• 求助者将其某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界 作用的结果,而回避从其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
• 严重阻碍了个体的自我反省,使人将一切错误客观化, 并将所有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而不愿意识到可能自己 也有问题或错误
2. 多话
• 往往是无意识的
• 回避不愿意接触的现实问题,以免除由此产生 的焦虑和其他痛苦体验
• 求助者按自己的方式急切地表达和急于解决问 题的表现
(二)言语内容上的阻抗
• 内容上的阻抗是指求助者有意无意的不愿接触或者拒绝 谈论某些方面的话题,有的甚至想方设法把会谈主题控 制在自己希望的内容上,因为求助者感到谈论某些内容 是危险的,会引起焦虑不安、害羞或痛苦。
1、阻抗的产生是由于来访者不愿否定自我与不敢面 对困 难
• 自我一旦形成,往往不容易改变。自我的否定必然会引起心理 冲突与痛苦。成长中的变化必然会伴随已有行为习惯的消除和 新行为习惯的建立而带来的痛楚。
阻抗的意义探索内心抵抗力量的心理意义
![阻抗的意义探索内心抵抗力量的心理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d49d0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4.png)
阻抗的意义探索内心抵抗力量的心理意义阻抗,顾名思义,指的是对于外界的阻力或抵抗力。
在电学中,阻抗是电路中流动电流与电压的比值,数值上等于电阻与电抗的和。
然而,除了在电学领域有特定的定义外,阻抗也可以用来解释和探索人们内心的抵抗力量。
本文将从心理角度对阻抗的意义进行探索,以了解阻抗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阻抗的心理定义在心理学中,阻抗是指个体对于外界压力、困难或挑战的抵抗能力。
这种抵抗性可以体现为个体的内心防御机制,例如否认、回避、投射等方式。
而个体内心的抵抗力量通常是出于自我保护和应对压力的需要。
在面临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挑战时,个体的阻抗能力对于内心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阻抗和心理健康阻抗在个体心理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帮助个体应对外界的压力,缓解心理负担,并保持个体内心的平衡。
当我们面临困难或挑战时,阻抗可以提供一种心理护盾,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处理这些挑战。
有足够的阻抗能力意味着我们能够有效地应对压力和困境,提高心理韧性和抗逆能力。
三、阻抗的发展和影响因素个体的阻抗能力并非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个体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阻抗能力通常较低,因为他们尚未完全发展出足够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
然而,随着成长和经验的积累,个体的阻抗能力会逐渐增强。
同时,个体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支持系统也会对阻抗产生影响。
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的个体通常会有更高的阻抗能力。
四、发展阻抗能力的方法虽然阻抗能力受到个体和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个体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发展来提高阻抗能力。
以下是一些发展阻抗能力的方法: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有助于提高阻抗能力。
2. 情绪调节:学会有效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过于冲动或消极。
3. 社交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建议,增强个体的阻抗能力。
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6477ec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8.png)
、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其一,阻抗来自成长中的痛苦;1开始新行为的问题;2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其二,阻抗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1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2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其三,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1阻抗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2阻抗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四十七、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出现阻抗你如何分析并予以解决答: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心理咨询中的阻抗表现:1首先是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表现为三种:沉默、少言和赘言;2其次是讲话内容上的阻抗;表现为四种: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3第三是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表现为五种: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4第四是咨询关系上的阻抗;表现为四种: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解决方法:1要解除戒备心理;2正确地进行诊断和分析;3以诚恳助人的态度应对阻抗;一、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答:摄入性谈话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免失误;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答:1、在于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2、在于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应由此产生的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在于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一致;4、在于使求助者明了自己所具有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5、在于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对他人或者自己做面质,而这一点是健康人生所需学习的课题;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进行转介答:1、咨询师如果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2、首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原因或理由,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有关情况,4、向咨询者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了面质技术,请说出其定义、求助者的常见矛盾及应用注意事项;答:面质,又称质疑,对峙,对质,对抗,正视现实等,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的矛盾; 常见矛盾:言行不一致,理想和现实不一致,前后言语不一致,咨访意见不一致; 使用注意:要有事实根据,避免个人发泄,避免无情打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可以使用尝试性面质;重中之重二十五、请写出对该求助者的诊断程序怎样对求助者做出诊断即诊断程序答:第一种方法:诊断程序:1、根据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诊断:心理活动正常/异常如是异常,可详细写违反了哪一条或哪几条,如果不清楚违反了哪些,但确定是异常心理,可直接写“根据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三原则,判断该求助者心理异常”2、分析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愿望,有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如是变形,按“ABCD”走,如是常形,按“abc”走;4、变形:提示:可能是神经症,最起码也是可疑神经症A.按照许又新教授神经症诊断三维度进行;根据许又新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进行评定:病程:不到3月1分;3月到一年,2分;一年以上,3分;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需借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才能摆脱评2分;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开导或陪他娱乐或异地休养也无济于事评3分;社会功能:照常工作学习及人际交往只有轻微妨害着评1分;中度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或改变工作,或部分工作,或某些场合不得不回避,评2分;完全不能学习工作,某些必要场合社会交往完全回避,评3分;B.找主导症状强迫/抑郁/焦虑/恐惧/抑郁C.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D.下诊断:性神经症4、常形:提示:可能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顶多是可疑神经症a1.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即为心理问题;b1.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c1. 下诊断:一般心理问题a2.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社会功能受损,列为严重心理问题; b2.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c2.下诊断:严重心理问题a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列为可疑神经症范畴;——建议直接使用许又新教授三维度评分标准——一点点投机取巧;b3.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作基础c3.下诊断:可疑神经症第二种方法:CCMD式适用于神经症及以上障碍,凡在CCMD-3上能找得到的诊断都可以使用:举例:社交恐惧症a.严重标准:精神痛苦;社会功能已经受损;内容充分泛化;b.病程标准:病程持续时间如:一年多;c.症状标准:恐惧,写主导症状d.排除标准:1、因为……所以排除……2、因为……所以排除……3、因为……所以排除……e、——根据ab项诊断为神经症,根据c项诊断为社交恐怖症,根据d项排除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精神病性障碍等;f、下诊断:社交恐惧症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包括三个部分诊断、咨询和巩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是:1、诊断阶段1分本阶段的内容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步骤;3分2、咨询阶段1分这是心理咨询最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3分3.巩固阶段1分这一阶段咨询师的任务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1分如何处理移情1、类别:正移情:将咨询师当成以往生活中的某个重要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出友好、敬仰、爱慕情绪负移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2、应对:出现移情是心理咨询中的正常现象;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对方,并运用移情来宣泄对方的情绪、引导对方领悟1分析求助者移情的原因2婉转地向对方说明出现了移情,有策略地、果断地、及早地进行处理3实在难以处理,可以转介。
阻抗概念
![阻抗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0f049dc6529647d26285257.png)
阻抗[编辑]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相量图能够展示复阻抗。
阻抗(electrical impedance)是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统称。
阻抗衡量流动于电路的交流电所遇到的阻碍。
阻抗将电阻的概念加以延伸至交流电路领域,不仅描述电压与电流的相对振幅,也描述其相对相位。
当通过电路的电流是直流电时,电阻与阻抗相等,电阻可以视为相位为零的阻抗。
阻抗通常以符号标记。
阻抗是复数,可以以相量或来表示;其中,是阻抗的大小,是阻抗的相位。
这种表式法称为“相量表示法”。
具体而言,阻抗定义为电压与电流的频域比率[1]。
阻抗的大小是电压振幅与电流振幅的绝对值比率,阻抗的相位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采用国际单位制,阻抗的单位是欧姆(Ω),与电阻的单位相同。
阻抗的倒数是导纳,即电流与电压的频域比率。
导纳的单位是西门子 (单位)(旧单位是姆欧)。
英文术语“impedance”是由物理学者奥利弗·赫维赛德于1886年发表论文《电工》给出[2][3]。
于1893年,电机工程师亚瑟·肯乃利(Arthur Kennelly)最先以复数表示阻抗[4]。
复阻抗[编辑]阻抗是复数,可以与术语“复阻抗”替换使用。
阻抗通常以相量来表示,这种表示法称为“相量表示法”。
相量有三种等价形式:1.直角形式:、2.极形式:、3.指数形式:;其中,电阻是阻抗的实部,电抗是阻抗的虚部,是阻抗的大小,是虚数单位,是阻抗的相位。
从直角形式转换到指数形式可以使用方程、。
从指数形式转换到直角形式可以使用方程、。
极形式适用于实际工程标示,而直角形式比较适用于几个阻抗相加或相减的案例,指数形式则比较适用于几个阻抗相乘或相除的案例。
在作电路分析时,例如在计算两个阻抗并联的总阻抗时,可能会需要作几次形式转换。
这种形式转换必需要依照复数转换定则。
欧姆定律[编辑]连接于电路的交流电源会给出电压于负载的两端,并且驱动电流于电路。
主条目:欧姆定律借着欧姆定律,可以了解阻抗的内涵[5]:。
浅谈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阻抗及应对
![浅谈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阻抗及应对](https://img.taocdn.com/s3/m/7435f829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7.png)
浅谈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阻抗及应对教学管理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教学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监督等环节的管理,能够使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有效地展开和顺利进行。
然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阻抗,这些阻抗可能来自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阻抗的定义、教学管理中常见的阻抗因素以及针对这些阻抗的应对方案三个方面展开浅谈。
一、阻抗的概念阻抗,指的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
在教学管理中,阻抗是无法避免的,它可以是来自于内部的,也可以是来自于外部的。
内部阻抗主要指由教师或学生自身产生的阻碍因素,如教师教育理念不符合学校教学管理要求、学生态度消极等;而外部阻抗则是由于教学环境的因素导致的,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资源不足等。
二、教学管理中常见的阻抗因素1.教师因素教师是教学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的效果。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面临教师工作不认真、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阻抗因素。
2.学生因素学生是教学管理的另一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对于教学管理的顺利展开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学生因素也会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阻碍,比如学生的不良行为、缺乏学习动力等。
3.教学环境因素教学环境是教学管理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它包括教室设施、学校设备、教材及教辅资料等。
然而,教学环境往往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这就给教学管理过程带来了阻碍。
三、针对阻抗的应对方案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教师工作不认真、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学校应加强师资培训和选拔工作,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同时,还可以采取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表彰优秀教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规范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
同时,还要加强对该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教师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阻抗
阻抗(Resistance):是指咨询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者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咨询的进展,甚至使咨询难以进行的一种现象。
表现
阻抗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语言形式或非语言形式,也可以表现为个体对于某种心理咨询要求的回避与抵制,或个体对心理咨询师或其他人的某种敌对或依赖,或流露于个体的特定认知、情感方式,以及对心理咨询师的态度等。
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包括沉默、寡语和赘言。
以沉默最为突出。
沉默可表现为个体拒绝回答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或长时间的停顿。
它是个体对于心理咨询最积极的、最主动的抵抗。
需要注意将阻抗性沉默与反省性的沉默区分开来。
少言寡语通常以短语、简句及口头禅(嗯、噢、啊)等形式加以表现。
赘言表现为滔滔不绝地讲话,潜在动机可能是减少咨询师讲话的机会,回避某些核心问题,转移其注意力等。
目的在于回避那些求助者不愿接触的现实问题,以免除由此而产生的焦虑与其他痛苦体验。
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常见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等。
理论交谈是求助者进行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不停地谈论心理治疗方法。
情绪发泄可表现为大哭大闹、泪流不止,或不自然地大笑。
谈论小事是最轻微的也是最不易发现的阻抗表现。
假提问题一般涉及心理咨询的目的、方法、理论基础及咨询师的私人情况等。
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心理外归因严重阻碍了个体的自我反省,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
健忘有很大的任意性,例如二战中纳粹集中营的戚者往往不愿意提起往事或对细节表
现出记忆模糊。
顺从具有隐蔽特点,常使人不易发觉对方潜在的阻抗作用。
控制话题除回避自己不愿谈论的内容外还可强化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自尊与地位。
最终暴露要和犹豫性的最终暴露区别,不能简单地将最终暴露都视作阻抗的表现。
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等。
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包括不按时赴约或借故迟到、早退,不认真完成咨询师安排的作业,不付或延付咨询费等。
迟到是反映阻抗较为可靠的指标。
有的求助者取消预约,或在预定时间不来咨询且事先不通知咨询师,这通常是极为严重的阻抗。
不赴约的动机常包括恐惧和怨恨。
诱惑咨询师目的是为了达到控制咨询关系发展的目的。
请客送礼也表示求助者的某种自我防御需要及其控制咨询关系的欲望。
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个体的自我保护及对其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
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十分重视阻抗对于自由联想的影响,并将对此的解释与领悟当作精神分析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很多情况下,对于阻抗的认识往往是心理咨询突破的开端。
主要原因
卡瓦纳认为来自求助者的阻力主要原因有三个:
1.成长必然带来某种痛苦。
例如:求助者可能需要转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可能需要承认自己在欺骗自己,可能再装假,可能需要面对一种痛苦的抉择。
2.行为的失调是机能性的。
例如以患病为代价换来丈夫的关心,担心神经症的症状一旦去除就必须面对学习上的竞争。
例如饮酒过度只是为了掩盖其工作上的失败、婚姻中的不幸等。
3.求助者可能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的动机。
例如咨询只是为了寻求肯定或声讨某人,或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或是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
应对阻抗
要解除戒备心理
咨询师一方面要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以便在阻抗产生时能够积极处理,不必把阻力问题看得过于严重,不要认为咨询会谈中处处有阻力,不可“草木皆兵”;出现阻抗时,咨询师不能认为求助者是有意识地给咨询设置障碍。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对求助者要做到共情、关注与理解,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咨询气氛,解除求助者的顾虑,使对方能够开诚布公地谈论自己的问题,这实际上已为咨询会谈减少了一定的阻力。
要正确诊断和分析
求助者的阻抗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来自心理问题本身,有的与求助者人格特点有关,还可能源于对咨询师的不同感情。
故咨询师要视不同的情况要做不同的处理。
因此对具体情况的明确分析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以诚恳的帮助对方的态度对待阻抗
一旦咨询师确认咨询中出现了阻力,咨询师可以把这种信息反馈给求助者。
但这种信息反馈一定要从帮助对方的角度出发,并以诚恳的态度,以与对方共同探讨问题的态度向对方提出这一问题。
应付阻力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力,了解阻力产生的原因,以便最终超越这种阻力,使咨询取得进展。
这里的关键是要调动对方的积极性。
克服阻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解释和讨论,直至求助者达到真正的领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