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_2007年我国霜冻变化特征
全球变暖对西北干旱地区的影响
目录一、全球变暖定义 (2)二、全球变暖产生的原因 (2)1、自然原因: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变动和地球正处于温暖期 (2)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3)三、全球变暖对全球的影响 (3)四、全球变暖对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影响 (4)1、全球变暖对西北干旱地区气候的影响 (4)(1)温度变化 (4)(2)降水变化 (4)(3)季节变化 (5)(4)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6)①减少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 (6)②极端降水事件增多 (7)③极端气温事件增多 (7)2、全球变暖对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的影响 (8)3、全球变暖对西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8)(1)加速干旱化趋势和荒漠化程度,加重我国农牧业生产损失 (9)(2)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粮食产量波动增大 (9)(3)各种灾害性天气增加,严重影响我国超长期的粮食安全 (10)(4)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增加 (10)(5)农业布局结构和农作物品种发生相应变化导致作物减产 (11)4、全球变暖对西北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参考文献 (12)全球变暖对西北干旱地区的影响《难以忽视的真相》是一部有关气候变迁的纪录片,电影由戴维斯·古根海姆执导、前美国副总统戈尔主演。
电影中,戈尔运用非常新颖的方式,并引用了许多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很多全球变暖的科学证据、讨论了全球变暖经济和政治的层面,并向全球公众讲解了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危害,并呼吁全球各个国家、团体和个人应该为共同抵御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相信每个人在看过《难以忽视的真相》之后都会有这样的感慨,全球变暖居然是这样的严重,这样的接近我们的生活,这样的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大部分人对于全球变暖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看过影片之后,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全球变暖对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什么?下面仅介绍一下全球变暖对于西北干旱地区的影响。
一、全球变暖定义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1961-2013年通辽市霜冻日期变化规律分析
1961-2013年通辽市霜冻日期变化规律分析高荣;尤莉【摘要】利用通辽市9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以日最低气温≤2℃为指标,建立了单站初霜日期、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分析了近53a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通辽全市平均初霜日期为9月29日,终霜日期为5月1日,平均无霜期为149d.(2)近53a全市平均初霜日期呈明显的推后变化趋势,终霜日期呈明显的提前变化趋势,无霜日数显著增加.53a初霜推后了9.6d,终霜提前了16.2d,无霜期延长了22.7d.(3)各站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序列的离散程度均较大,极差为标准差的4倍以上,早霜年份秋霜可提前在8月14日出现,晚霜年春霜可推迟到6月9日出现.该地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年际变化的稳定性差,变率大保证率低,是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期刊名称】《内蒙古气象》【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变化趋势【作者】高荣;尤莉【作者单位】通辽市气象局,内蒙古通辽市028000;内蒙古气候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8.0+2霜冻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农业气象灾害,它的发生主要受温度变化的控制。
近50a来伴随着气候变暖,各种低温冷害事件发生频率和霜冻起讫日期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一些国外研究表明:在北欧、加拿大、美国过去的几十年里,霜冻日数均有减少趋势[1-3],国内一些学者对此也做了相关研究,马柱国[4]研究认为,近50a来中国北方地区霜冻日数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变率大小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叶殿秀[5]分析指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终霜冻日期的年际间差异比初霜冻日期大,全国平均终霜冻日期提前的时间比初霜冻推迟的时间长,平均无霜期自20世纪80年代起明显延长;陈乾金[6]分析了华北异常初、终霜冻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异常初、终霜冻发生频率的地理分布差异显著。
景德镇霜冻天气特征分析
景德镇霜冻天气特征分析陈凤英【摘要】使用景德镇市1971-2015年的霜冻天气观测资料,对景德镇市的霜冻气候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景德镇地区的霜冻日数总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霜冻日数倾向率为-0.408/10a;景德镇市20世纪70年代霜冻日数出现最为频繁,占霜冻总数的27.2%,20世纪80年代霜冻日数次之,占总数的24.8%,20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之后霜冻日数开始逐渐减少;景德镇市霜冻天气通常主要出现在11月至次年3月;近45年来景德镇市初霜日总体上呈现出延后趋势,平均每10 a推迟2.8 d;终霜日总体上呈现提前趋势,平均每10 a提前3.8 d;通过对霜冻出现的天气系统和单站气象要素特征分析,为霜冻天气预测提供了依据.%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frost in Jingdezhen during 1971-2015,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ost climate change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analysed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In the past 45 years,the frost days showed an overall decreasing trend with a rate of-0.408 d/10a.In 1970 s,the frequency of frost days reached a peek accounting for 27.2% of the total number,followed by 1980 s with a number of 24.8%.After 1990 s frost days gradually reduced by time.Frost usually occurred mainly from November to March of next year.While some occasionally appeared in April and October,but appeared a less likely chance.During the past 45 years the first frost date has a delayed trend of 2.8 d/10a,while final frost date showing a overall trend in advance with the rate of 3.8 d/10a.By analysing the weather situation and the meteorological element characteristics,thispaper also expounds the forecast method of frost climate change in Jingdezhen.【期刊名称】《江西科学》【年(卷),期】2017(035)002【总页数】4页(P235-238)【关键词】霜冻;天气特征;预测【作者】陈凤英【作者单位】景德镇市气象局,333000,江西,景德镇【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322霜冻指的是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 ℃以下,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在秋、冬、春三季均会出现。
西北地区晚霜冻结束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西北地区晚霜冻结束日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陈少勇;夏权;王劲松;楼望萍【摘要】利用西北地区135个测站,1961-2009年历年逐日地面最低气温和NCEP/NCAR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K检验、子波分析、功率谱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近49a西北地区晚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晚霜冻结束日期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青海高原晚霜冻结束最晚,其次是北疆—河西走廊—宁夏,陇东—陕北,结束最早区为南疆和陇南—陕南.全区平均以1.9d/10a的速率提前,其中45%的站点显著提前(P<0.05),提前最大的地区在青海西北部—南疆东部,达5~8d/10a.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西北地区晚霜冻结束早且年际变化小,1997年有明显的突变现象,近49a来晚霜冻有显著的2.4a和2.7a周期.表明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地区晚霜冻的结束逐年提前,但近10a呈推迟趋势的站有所增多;影响西北地区晚霜冻的环流特征量主要有北非副高和极涡,与北非副高呈负相关,与极涡呈正相关.近10a晚霜冻结束偏迟的原因可能与极涡面积增大和北非副高面积减小有关;5月500hPa高度场合成分析表明,晚霜冻结束偏早年,亚洲北部盛行纬向环流,东亚大槽浅,西北地区受蒙古高压脊控制,不利于降温天气出现;晚霜冻偏迟年,亚洲北部盛行径向环流,西北地区上空不断有来自西北欧滑下的冷空气,易形成强降温天气.%Based on daily surface minimum air temperature data of 135 observational stations from 1961 to 2009 in Northwest China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uthors analyzed the climatic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st frost date by using the methods linear trend analysis, Mann - Kendall, Moving T-examination, Wavelet analysis, power spectrum and composite analysis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large spatial difference of last frost end date in Northwest China, itwas impacted by altitude that the cold period were long, so the area which last frost end latest was Qinghai plateau, and the secondly one was north Xinjiang - Hexi corridor - Ningxia and east Gansu - north Shanxi. The earliest area was south Xinjiang and south Gansu - south Shanxi. The end date advanced at the rate of 1. 9d/10y,the stations occupied 87%of whole region. The significant stations occupied 45% ,the most significant area was northwest Qinghai - east of south Xingjiang, reached 5 - 8d/10y. From middle time of 1990s, the last frost end early and had little inter-annual variation,it had abrupt change in 1997 and had the remarkable 2. 4 years and 2. 7 year periods in recent 49 years, the last frost end date were advanc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But in recent 10 years,the stations which had delayed trend were increased,this phenomenon worth pay attention. The late frost was impacted by the North Africa subtropical high and polar vortex,the former was negative correlation and the latter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reason of late frost was delayed may be related to the polar vortex area increased and the North Africa subtropical high area reduced. The 500hPa composite analysis indicated, in late frost end early years, the northern Asian was prevalent zonal circulation, the East Asian trough was shallow, the area of Northwest China was controlled by the Mongolian high ridge,cooling weather was not easy to appear;in late frost end later years,the northern Asia was prevalent radial circulation, there was cold air which constantly slided downward from Northern Europe in Northwest China, it was easy to form strong cooling weather.【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13(034)001【总页数】6页(P8-13)【关键词】晚霜冻;气候变化;环流;西北地区【作者】陈少勇;夏权;王劲松;楼望萍【作者单位】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730020;白银市气象局,白银730900;白银市气象局,白银730900;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730020;慈溪市气象局,慈溪315300【正文语种】中文霜冻,是一年中温暖时期,土壤表面和植物表面的温度下降到0℃或0℃以下,而引起植物损伤乃至死亡的农业气象灾害[1]。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适应性检测地理试题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适应性检测地理试题2022年6月的每天黎明前,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在东南部的天空会合(如下图所示),为天文爱好者提供一种特殊的视觉享受。
这五颗行星在天空中呈弧形地排成一行,其中,水星离地平线最近。
这是自2004年12月以来,五颗行星首次同时出现在地平线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A.火星、木星B.火星、土星C.土星、木星D.金星、火星2.在地球上,能够看到下列哪个行星的凌日现象()A.金星B.火星C.木星D.土星3. 月球背面探测车“玉兔二号”于2022年7月5日19时14分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下图为地月系示意图。
完成该日,月球最可能位于()A.甲B.乙C.丙D.丁4. 太阳黑子是反映太阳活动的重要指标,它对大气环流、径流量、降水量等都有影响。
下图为某地区太阳黑子数与降水距平关系图。
读图,完成若2008年为太阳黑子极值年,由资料推断2019年该地区出现的现象是()A.农业倾向于增产B.从附近地区调水C.无线电通信中断频率较低D.往极地观赏极光的人次偏多地球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下图为地球生命演化和大气中氧气含量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甲地质时期是()A.寒武纪B.前寒武纪C.侏罗纪D.第四纪6.乙地质时期()A.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B.联合古陆开始解体C.大气层、海洋和陆地逐渐形成D.灵长类动物出现7.丙地质时期是一个主要的成煤期,主要是由于当时()①裸子植物兴盛②蕨类植物繁盛③全球冷暖变化频繁④地壳运动剧烈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规格的封闭透明玻璃箱(如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把两个玻璃箱同时放在日光下15分钟。
最后测得甲里的气温比乙高了3℃。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甲箱气温比乙箱高的原因是A.甲箱的保温作用好B.甲箱土层辐射作用明显C.乙箱太阳辐射更弱D.乙箱大气吸热能力差9.若其他条件不变,在甲箱底部放入干燥沙子,乙箱底部铺上草皮,15分钟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箱气温高于乙箱B.乙箱气温高于甲箱C.乙箱气温上升速度快于甲箱D.甲箱与乙箱的气温上升速度一样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上有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
近46年中国冬季日均气温及极端温度的变化
近46年中国冬季日均气温及极端温度的变化刘雅星;范广洲;董一平;周定文;赖欣;郁珍艳【摘要】应用1961-2006年我国599个站的冬季逐日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冬季各月最低(高)日均温度、低温日数及三种极端温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冬季各月最低、最高温度的变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2月份升温最显著,日均气温低于5℃的冷日数和日均气温低于-10℃的严寒日数在冬季各月都是减少的.全国近46年冬季极端低温日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1986年出现一次跃变,2006年最少;极端高温日数普遍增加,1995年出现跃变,1998年达到峰值;霜冻日数在27°N-46°N间区域显著减少,跃变点在1987年,最低值出现在1998年.【期刊名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5)003【总页数】7页(P286-292)【关键词】气象学;气候诊断;冬季;日平均温度;极端温度指数;极端低温事件【作者】刘雅星;范广洲;董一平;周定文;赖欣;郁珍艳【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25;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2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31 引言气候是一段(一个月以上)时间内天气的总和特征,这个总和在统计意义上既包含了平均状态,也反映了极端情况(极端高温、极端低温)。
日平均气温在制冷、采暖等实际应用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温度事件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研究极端温度的变化规律意义也非常重大。
近年来,随着观测资料的日益增多,气象工作者对我国的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做了很多的研究和探索。
自然灾害练习
自然灾害1答案1——15 DBACD CACBD ADBCD16、 (1).C (2).B (3) .狂风;暴雨;风暴潮。
17、(1)气压先降低后升高;风速先增大后减小。
(2)A地:风暴潮; B地:滑坡、崩塌、泥石流。
护坡固坡、植树种草。
(答对防治滑坡、崩塌、泥石流具体措施的可酌情给分。
)18、(1)主要分布在南欧地区。
(或阿尔卑斯山区,乌拉尔山区)(2分)原因:山地坡度陡;山地风化作用强,产生的碎屑物质多;多地震,岩石破碎。
(3分)(2)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质多;在干旱地区,降雨变率大(高山地区冰雪融水汇聚);干旱地区,地表植被缺乏。
(3分)(3)非洲总体降水较亚欧地区少;非洲地形起伏较亚欧地区小。
(2分)19、(1)西北想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地理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少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
(如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20、(1)、春季。
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2)、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21、(1)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教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2)偏北风冷锋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
(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滑坡、泥石流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22、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
近三十年福建省霜冻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
2. 1 霜冻天气的空间分布 从图 1 可以看到,福建省霜冻天气出现最多的区域是
宁德市鹫峰山脉的寿宁、周宁、屏南、柘荣一带,南平市 北部武夷山脉的浦城附近,以及三明市西部的建宁附近, 这三个区域的年平均霜冻天数达到 25 天以上,以寿宁的 44.1 天为最大。霜冻天气呈东北-西南走向自北向南减少, 南部沿海地区除了戴云山脉一带出现霜冻外,其余地区 30 年内很少有霜冻天气发生。总体来说,我省霜冻天气具有 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北部地区和高海拔山区,受冷空气影 响大,降温较快,霜冻天气容易出现;而在南部沿海地区 则相反,并且受海洋气候影响多,霜冻天气不易出现。
0 引言
霜冻多为强冷空气南下,短时间 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1]。霜冻是福建冬春季节 影响范围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对越冬农作物和农畜的影响极 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逐年增加,1999 年 12 月 17~23 日全 省大范围的霜冻,使得农作物、水果、蔬菜和水产养殖业等 受到严重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0 亿元[2] 。
气象科学
海峡科学
HAI XI A KE XUE
近三十年福建省霜冻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
福建省气象台 何小宁 吴幸毓
[摘要] 利用 1981~2010 年福建省 67 个气象监测站的逐日最低地面温度≤0℃的气候资料,对霜冻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和初、 终霜日及无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30 年来,福建省霜冻天气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征;霜冻日数总体 呈减少趋势; 霜冻日 12 月至次年 1 月出现最多,以 12 月上旬最频繁;霜冻天气持续时间比较短。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 离散程度和年际变化率均较大;平均初霜日呈推迟变化趋势,平均终霜日呈提早变化趋势,平均无霜期呈延长变化趋势。 [关键词] 时空变化特征 初、终霜日和无霜期 气候变化趋势
中国北方初霜冻日期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5卷第5期2010年5月V ol.65,No.5May,2010中国北方初霜冻日期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韩荣青,李维京,艾婉秀,宋艳玲,叶殿秀,侯威(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摘要:我国北方地区初霜冻出现的早晚对秋粮产量影响极大,但目前我国关于初霜冻日期的气候研究及其气候预测业务存在定义要素不统一、同一要素定义多样化和业务预测、服务产品参考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研究和预测业务的发展,也给农业部门在使用相关气象信息产品时带来了困难。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作了3方面的工作:第一,将国家气候中心原有北方地区(30o N 以北)初霜冻预测业务代表站由65个增加到233个,空间精细度达到行政县级,并且分析了233个测站分别用地面0cm 日最低温度和百叶箱观测日最低气温定义的初霜冻日期与气象观测日期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用地温定义的初霜冻日期普遍要更接近于初霜冻观测日期;第二,本文整理分析了1961-2008年北方地区233个站地面0cm 日最低温度定义的初霜冻日期的年际/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各地初霜冻日期推迟最为明显,而且黑龙江东部地区初霜冻日期推迟到了9月30日以后,另外在北方许多地区初霜冻日期在20世纪80年代较90年代偏晚;第三,分析了黑龙江省初霜冻日期早晚对秋粮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之前若无持续性异常低温时段,初霜冻日期早晚变化对水稻和玉米单产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大小还受到作物成熟前各生长阶段的气候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年代际背景调控。
关键词:初霜冻日期;地面温度;代表站;气候特征;产量影响;中国北方初霜冻出现的早晚对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秋收的水稻和玉米产量影响极大,农业部种植部门的多年经验认为①,在东北地区初霜冻日期异常年份里,平均偏早1天可以造成水稻减产1亿斤;在内蒙古玉米秋收地区,对于玉米单产而言,若在9月10日前出现初霜冻会造成减产20%,若在9月15日前出现初霜冻会造减产10%,若初霜冻日期较常年偏晚1天会增产10%。
惠农区近六十年霜冻气候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研究
惠农区近六十年霜冻气候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利用1961-2020年共60年的资料对惠农区出现霜初日、终日及初终日数、无霜期日数等进行统计,结合本站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惠农区近六十年霜冻气候特征,了解掌握惠农区的农业灾害及其发生规律,为惠农区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调整种植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并对霜冻的防御对策提出合理建议,减少霜冻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惠农区霜冻气候特征引言宁夏主要以农业为主, 霜冻是宁夏第二大自然灾害,霜冻也是惠农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特别是初霜冻异常提早, 或终霜冻显著推迟, 使在春、秋季节正处在生长发育初期或末期的植物受到危害最为严重。
有的年份可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绝产。
2004年5月3日,惠农区出现重霜冻,部分未灌头水的小麦和玉米、马铃薯、油葵、蔬菜幼苗受害。
其中以蔬菜受害最为严重,番茄、移栽甜椒尤为明显,有的田块不得不拆种或重栽。
2009年9月21日凌晨,惠农区出现轻霜冻,此次轻霜冻为1986年以来惠农区发生最早的一次,霜冻致使晚熟番茄植株死亡,未成熟青果(占21.75%)基本失去商品价值,14.01%成熟果实因受冻影响了商品价值。
分析和研究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惠农区霜冻气候变化规律, 有助于提高对霜冻灾害的预测、预防能力, 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文所用资料为惠农区气象局本站1961-2020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将春秋季日最低温≦0℃的最后一天(第一天)分别定义为终(初)霜冻日,终、初霜冻日之间的日数为无霜期。
对惠农区出现霜初日、终日及初终日数、无霜期日数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excel数据进行分析惠农区霜冻变化趋势。
1.2 霜冻的定义和资料统计时段霜冻是发生在植物生长季节里,由强冷空气入侵或者辐射降温造成植株体温降至0℃以下时发生的一种冻害。
宁夏天气预报业务规定:4月15目(灌区4月 5日)至 10月15日间,最低气温降至3℃以下,0℃以上为轻霜冻(3℃≥ >0);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为霜冻≤0℃)。
贵州省霜冻天气的时空分布与气候变化特征
贵州省霜冻天气的时空分布与气候变化特征陈静;白慧;潘徐燕【摘要】该文利用贵州省81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年7月-2015年6月逐日最低地面温度和霜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均值分步法、Mann-Kendall 突变检验法对贵州省霜冻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霜冻天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容易出现在高海拔地区及北部、东北部地区;近55 a 来,贵州省霜冻日数呈减少趋势;省的西北部霜冻开始得较早,终止得较晚;南部边缘地区,开始得较晚,终止得较早;无霜冻期由西向东、向南逐渐延长;霜冻天气主要在10月—翌年4月出现;全省初霜冻日呈推迟趋势,终霜冻日呈提早的变化趋势,无霜冻期呈现延长的变化趋势;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初霜冻日期21世纪初发生突变,开始明显推迟,终霜冻日期上世纪70年代开始明显提早,无霜冻期在90年代开始明显延长.【期刊名称】《贵州气象》【年(卷),期】2016(040)003【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初霜冻日;终霜冻日;无霜冻期;Mann-Kendall突变检验【作者】陈静;白慧;潘徐燕【作者单位】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贵阳550002;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贵阳550002;贵州省信息中心,贵州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3.4霜冻是在温暖季节中日平均气温在0 ℃以上时,在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面空气层发生短时间温度降低到0 ℃或0 ℃以下的现象。
发生霜冻的时候,可以有霜(白色的冻结物,称白霜),也可以没有霜。
霜冻可以使许多农作物,特别是喜热作物遭到相当大的损失,是贵州的灾害性天气之一。
初霜冻对处于贵州低热河谷地带的罗甸、黎平、从江、榕江、关岭等地的农作物影响很大,如果在当地盛产茄子、西红柿、辣椒等经济作物的月份,遭遇霜冻就会使这些经济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给农户造成损失;晚霜冻会影响春播作物播种和幼苗生长,而且对已拔节的小麦、开花的油菜及果树带来危害。
中国西北地区1961~2009年无霜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MHAT 小波[20]、 谱分析[21]和滑动 T 检验等方法分析西 北地区无霜期的分布特征和变化特点。 计算各站逐年无霜期与初、 终霜日、 年平均气温、 极端低温频数的相关系数,分析各要素与无霜期之间 的关系。
3. 西北地区无霜期的时空分布特征
3.1. 无霜期的地理分布
图 1 给出了西北地区无霜期平均日数的地理分布 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无霜期最长的地方在 陇南-陕南,全年在 220 d 以上,将近 8 个月,其中 武都、安康 256 d、汉中 248 d、石泉 243 d;其次无 霜期较长的地方是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地区 有 7 个月左右,如和田 220 d,吐鲁番 220 d;无霜期 最短的地方在青海高原、甘南高原以及天山等高寒地 区,普遍不足三个月,高原南部的五道梁、玛多、清 水河、河南州、久治和天山地区的巴音布鲁克,帕米 尔高原的吐尔尕特等地方不足 15 天,几乎没有无霜 期。 其次, 北疆–河西走廊, 无霜期开始在 120 d~140 d;甘肃河东–陕北在 150 d~160 d。这种分布状况与 西北地区常年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大体一致 [22] ,表 明,极端寒冷的地方,寒冷期持续时间长,无霜期短, 较温暖的地方,寒冷期持续时间短,无霜期长。
Advances in Geosciences 地球科学前沿, 2012, 2, 167-171 doi:10.4236/ag.2012.23025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2 (/journal/ag.htm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st-Free Season Changes from 1961 to 2009 in Northwest China*
1961—2020年青海共和地区终霜冻气候特征分析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7作者简介 娄仲山(1967-),男,青海共和人,副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综合气象业务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5-26Analysis of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Final Frost in Gonghe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20 LOU Zhong-shan (Qinghai Gonghe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 Gonghe, Qinghai 813099)Abstract Based on th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observed by the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Gonghe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from 1961 to 2020, the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l frost in Gonghe area are analyzed by using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linear climate trend and m-k climate catastroph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hole day of frost ≤0℃ in the Republic area shows a very significant advance trend from 1961 to 2020;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n the final frost day is 9.5%, and the guarantee rate of 80% is on May 3; the average final frost day in Gonghe area had an early mutation in 1985. Key words Final frost;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Change trend; Republic1961—2020年青海共和地区终霜冻气候特征分析娄仲山青海省共和县气象局,青海共和 813099摘要 利用青海省共和县气象局观测1961—202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气候趋势、M-K气候突变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共和地区终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
中国灾害性冰冻天气日数气候演变空间分异特征(1961-2016年)
2结果与分析
2.1冰冻天气日数气候态空间分异特征 从气候态空间分异特征来看,1961 -2016年
中国四种冰冻天气日数气候态表现出各自明显的 区域和次区域分异特征(图2)。从结霜日数气候态 特征来看,1961 -2016年中国年均结霜日数整体 呈现出明显的南高北低的气候态空间分异特征, 其中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年均结霜 日数均在20 d以下(图2a)。而东北及内蒙古东部 地区、新疆北部地区和西藏东部-青海南部-四
中国灾害性冰冻天气日数气候演变空间
分异特征# 1961 -2016年)
孔锋^3
(1.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2.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北京100084; 3.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
摘 要:基于《中国冰冻数据集(V1.0)》,采用1961 -2016年中国545个气象站点的结霜、雾6、雨淞和结冰四
部 区的年均 霜日 均 90 d, 在 间 布上具有明显的三足鼎立之势。从雾淞日数气候 态特征来看,1961 -2016年中国年均雾淞日数在 新疆和东北地区较高,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东 北部、黑龙江西部、吉林北部分布最高,超过了 9 d(图2b)。而全国其他绝大多是地区的雾淞日数 均小于1 d。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河北北部地区的年 均雾淞日数在4~6d,相比周边地区较高。从雨淞 日数气候态特征来看,1961 -2016年中国雨淞日 数具有独有次区域特征,表现为绝大多数地区的
首先计算1961 -2016年中国结霜、雾淞、雨淞和
结冰四种冰冻天气日数总和,并基于反距离权重
( ADW) ,
四种 冻天 日 候态 间
分异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年代四种冰冻天气
日数的距平变化特征。然后本文基于逐年四种冰
石家庄市霜冻期的气候异常特征分析
石家庄市霜冻期的气候异常特征分析杨荣珍;朱伟军;岳艳霞;曹春丽【摘要】基于1955-2009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异常霜冻指标,分析了石家庄市霜冻期的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从气候平均上来看,石家庄市初霜冻日为11月7日,终霜冻日为3月21日,无霜冻期为230d;石家庄市特早初霜冻发生频率为5%,偏早初霜冻发生频率16%,特晚终霜冻发生频率为4%,偏晚终霜冻发生频率为15%;大多数异常霜冻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石家庄市霜冻期在90年代后,有初霜冻日推后、终霜冻日提前、无霜冻期延长的趋势;初、终霜冻日、无霜冻期的线性倾向率分别为2.85、-4.10、6.95d/(10a).【期刊名称】《气象与减灾研究》【年(卷),期】2011(034)002【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霜冻;最低气温;气候异常【作者】杨荣珍;朱伟军;岳艳霞;曹春丽【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石家庄市气象局,河北,石家庄,05008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石家庄市气象局,河北,石家庄,050081;石家庄市气象局,河北,石家庄,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3.1霜冻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霜冻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和农业灾害,历来是气象科学、农业科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社会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
从20世纪初到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大约上升了0.8℃[1]。
近百年来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2-3],但近50年增温比全球平均状况显著[4]。
近十几年来,气温出现了明显升高趋势,尤其在冬季[5]。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许多地区的气温也有不同程度上升。
戴熙敏等[6]分析表明,江西冬季在20世纪70—80年代各气候要素变化幅度小,而进入90年代后出现气候异常的概率高,且特别异常。
马德栗等[7]分析了1953—2005年合肥市的气温资料后认为合肥市年极端最低气温呈强烈的上升趋势。
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
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张宇俊;张子昂【摘要】通过对榆社基准气候站实测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的逐日最低气温、地面最低温度、草面最低温度以及榆社各区域站每日最低气温的分析,结合收集到的霜冻资料,建立区域站与本站的气温关系以及区域站气温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形成区域站地表温度与本站最低气温预报值的关系,实现通过本站最低气温来预报区域站最低地温,建立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通过2014-2016年实测霜冻数据进行验证,得出:本站最低气温预报的准确度越高,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越高,预报准确率超过90%.当本站最低气温<6 ℃时,区域站范围内可能出现霜冻;当本站最低气温<2 ℃时,本站可能出现霜冻.%Th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minimum ground temperature, minimum grass surface temperature of Yushe benchmark weather stations and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of automatic station in Yushe township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1 to December 31, bined with the history frost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regional station and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was established, mean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regional station and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forecast value of the sta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minimum ground temperature of regional station was predicted by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of the station.As a result, the refinement prediction model of frost was built.Then the model was applied and verified with the frost data during 2014-2016.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higher the accuracy of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forecast, the higher the accuracy of the forecastingmodel of refinement prediction model of frost,the accuracy rate of forecast was over 90%.When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of the site was less than6 ℃, the regional station may be within the frost;when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of the site was less than 2 ℃, the site may be frost.【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4【总页数】4页(P171-173,180)【关键词】霜冻;精细化预报;模型;本站;区域站【作者】张宇俊;张子昂【作者单位】山西省榆社县气象局,山西榆社 03180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25;P40我国是霜冻灾害频发的国家,而霜冻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最明显[1-2]。
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王业宏;高慧君;张璇【摘要】[ Objective ] 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climat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rost in Shandong Province. [ Method ] The daily minimum surface temperature ≤0 ℃ in autumn or spring was as the frost index. Based on the daily surface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in 67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during 1961 -2008,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irst, last frost dates and the frost-free period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climate diagnosis analysis method. [ Result]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first, last frost dates and the frost-free period had the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difference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recent 48 years. The extreme differences of first, last frost dates and the frost-free period were all above the three times of their standard deviations, which illustrated that the dispersion degrees of first, last dates and the frost-free period were all very big. The average first frost date postponed with 1.99 d/10a velo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recent 48 years, and the last frost date advanced with 1.46 d/10a velocity. The postponing range of first frost date was bigger than the advancing range of last frost date, and the frost-free period prolonged with 3.42d/10a velocity. Seen from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the first frost date started to obviously postpone, and the last frost date obviously advanced since the 1990s. The frost-free period started to obviously prolong since the 1990s.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he certain reference forthe predication, prevention of frost disaster and the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crops.%[目的]研究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以秋季或春季日最低地面温度≤0℃作为霜冻指标,利用1961~2008年山东省67个气象监测站的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48年来,山东省的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气候特征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极差均为标准差的3倍以上,说明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离散程度均较大.近48年山东省平均初霜日以1.99 d/10a的速率推迟,终霜日以1.46d/10a的速率提早,初霜日推迟幅度比终霜日提早幅度大;无霜期以3.42 d/10a 的速率延长.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初霜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明显推迟,终霜日90年代之后明显提早,无霜期是90年代开始明显延长.[结论]该研究为霜冻灾害的预测预防和农作物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5【总页数】3页(P9062-9063,9076)【关键词】初、终霜日;无霜期;气候变化趋势;山东省【作者】王业宏;高慧君;张璇【作者单位】山东省气象台,山东济南,250031;山东省气象台,山东济南,250031;山东省气象台,山东济南,25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2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球许多地区的低温冷害事件发生频率和霜冻起讫日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霜冻的一些气候特征也在发生变化。
四会市低温与霜冻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四会市低温与霜冻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摘要利用1961—2010年四会市气象观测站50年逐日观测资料,对四会市出现低温和霜冻的日数、年、月变化及其强度、初、终日期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出现低温、霜冻天气的前期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行浅析,找出单站气象要素与出现低温、霜冻天气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低温;霜冻;气候变化;广东四会低温、霜冻是受寒潮和强冷空气影响,或受持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下出现的天气。
四会市地处低纬,属广东省中部,在冬半年常受北方南下的强冷空气和寒潮的影响,或受持续补充的冷空气影响,常会造成低温、霜冻天气。
低温和霜冻常使越冬的热带、副热带作物、水产养殖、禽畜等受冻害,以致减产或死亡,是冬半年四会市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极端温度变化特征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存在差异,低温、霜冻的一些气候特征也会发生变化[1-2]。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在我国、北欧、美国等地过去几十年低温和霜冻日数都有减少趋势[3-7]。
为此,本文基于四会市近50年积累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低温、霜冻气候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等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得出低温、霜冻天气变化的规律,对进一步改善低温、霜冻预报、防灾减灾以及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等都有重要意义。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选取四会市1961—2010年共5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日平均气温、地面最低气温、霜冻、降雨等地面常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的一些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有关规定和广东省的天气气候特点[8-9],将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划分为冬半年,当年年末至翌年年初出现的霜冻定义为当年的霜冻。
低温是指在冷空气影响下,四会市最低气温出现在5 ℃或5 ℃以下;霜冻即地面出现白霜或地面温度降到0 ℃以下。
2 低温、霜冻气候特征及其变化分析2.1 低温、霜冻的年代际变化据资料统计,四会市近50年以来,出现的低温日数共560 d,年平均低温日数11 d,霜冻日数共184 d,年平均霜冻日数3.7 d。
年低温日数最多是1963年,有31 d,次之是1993年,有26 d,最少的是2006年,仅有1 d;霜冻日数最多是1973年,有20 d,次之是1962年,有18 d,最少的日数为0 d(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1)2007年我国霜冻变化特征*叶殿秀张勇(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摘要利用1961)2007年我国577个测站的均一化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通用的霜冻气候统计指标计算历年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
结果显示: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标准差和极差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偏小;全国大部地区终霜冻日期的年际间差异比初霜冻日期大,无霜冻期的年际变化又比终霜冻日期大;从线性变化趋势看,近47年,全国平均终霜冻日期提早2.0d/10a,初霜冻日期推迟1.3d/10a,无霜冻期延长3.4d/10a;终霜冻日期提早幅度大于初霜冻日期推迟幅度;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全国平均终霜冻日期自20世纪80年代起明显提早,初霜冻日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明显推迟,全国平均终霜冻日期提早时间明显比初霜冻日期推迟时间长;同终霜冻期年代际变化一样,全国平均无霜冻期自20世纪80年代起明显延长。
关键词:初、终霜冻;无霜冻期;年代际变化引言霜冻是我国发生范围广、危害作物种类多、造成经济损失大的一种气象灾害,北至黑龙江,南至广东、广西均存在霜冻灾害[1-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极端温度变化特征的区域性和季节性存在差异[4],霜冻的一些气候特征也会发生变化。
研究表明:在北欧、美国、加拿大过去几十年霜冻日数都有减少趋势[5-7]。
我国学者采用不同的指标对我国部分地区的霜冻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如翟盘茂等[8]采用200个测站资料对我国北方1951) 1999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研究指出,我国北方最低气温小于0e的日数显著减少,这使得我国北方尤其是东部地区的无霜期明显加长。
陈乾金等[9-10]采用1953)1990年地面最低气温对华北和江淮地区异常霜冻气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异常初、终霜冻发生频率地理分布差异显著。
马柱国[11]用日平均气温对我国北方地区霜冻日数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951)2000年霜冻日数有明显减少趋势,春季霜冻日提前结束和秋季霜冻日推迟来临使得霜冻期缩短而生长季拉长。
杜军等[12]采用日最低气温对雅鲁藏布江中游1961) 2000年异常初、终霜冻进行分析,认为流域东段表现出初霜冻来得迟、终霜冻结束得早、无霜期延长的显著趋势;江孜则表现为终霜冻推迟、无霜期缩短的不显著趋势。
以上关于霜冻的研究,一般使用的资料站点少或资料长度短或多数对资料没有进行均一化处理,很少针对全国范围的霜冻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气候资料的质量、台站迁移、仪器及台站邻近环境的变化均会对气候变化观测研究结果产生影响[13]。
2006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制作完成了全国均一化日最低气温资料,本研究就是基于该资料,试图比较全面地分析我国近50年来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区域作物结构调整及选取合适生育期的品种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本文所用气象资料为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740个测站建站至2007年的均一化逐日最低气温资料,考虑到20世纪50年代有气温观测记录的站数与60年代之后的站数相差较大,文中统计、分析第19卷6期2008年12月应用气象学报JOU R NA L OF A PPL IED M ET EO ROL O GICA L SCIEN CEVo l.19,N o.6December2008*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区域气候变化的监测、模拟和影响研究0(2005DFA20940)和中国气象局2008年业务建设项目/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试点建设0共同资助。
2008-02-22收到,2008-05-23收到再改稿。
采用1961)2007年资料;在统计时段中,对资料长度不足40年的测站予以剔除,最后满足条件的共有577个测站。
把百叶箱日最低气温降到2e 或以下作为霜冻的气候指标[2,14-15]。
由温暖季节向寒冷季节过渡期间第一次出现霜冻的日期为初霜冻日,由寒冷季节向温暖季节过渡期间最后一次出现霜冻的日期为终霜冻日;终霜冻日期的后一天至初霜冻日期的前一天之间的日数称为无霜冻期。
本文的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的年际变化趋势采用线性方法处理,并采用相关系数法检验趋势的显著性。
为了统计和表述方便,在历年变化中,将初、终霜冻日期均用自1月1日起的日序来表示,即1月1日的日序为1,3月20日的日序为59,10月3日的日序为276等等;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的年际间最大离散程度用极差(日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来表示;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的年际变率大小以标准差来衡量。
全国平均的时间序列是对满足统计条件的所有站点逐年资料进行等权算术平均获得。
2 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气候特征在我国,初霜冻日期的年际变化较大,且区域差异明显。
从近47年各地初霜冻日期极差看(图略),华南地区南部及云南南部最小,在20d 以下;东北、华北地区中部和东部、华南地区北部及南疆大部一般有30~40d,西北地区大部、江淮、江南、西南地区大部在40~60d 之间,青藏高原部分地区超过60d 。
从近47年各地终霜冻日期极差来看,东北、华北、黄淮地区及陕西北部、内蒙古大部、新疆东部、青海中部等地较小,一般在30~50d 左右,西北地区东南部及南方大部地区有50~70d,局部地区达70~80d 。
从近47年各站无霜冻期极差来看,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东部、江汉、江南、华南地区北部较大,一般在70d 以上,局部地区超过90d;东北地区大部、华北地区东部较小,普遍在50~60d 之间。
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的极差均呈现出西部大、东部小,南方大、北方小的变化特征。
从近47年各站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标准差的空间分布来看(图1),同样也呈现出西部大、东部小,南方大、北方小的分布特征。
东北地区大部、华南地区中南部及南疆大部初霜冻日期年际间变化较小,标准差在8d 以下,华北、西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地区、两广北部及四川盆地、云南大部标准差在8~12d 之间,江南地区中部、青藏高原大部及福建大部初霜冻日期年际变化较大,标准差在12d 以上,其中青藏高原中部和东部变化最大,标准差达662应 用 气 象 学 报 19卷14~20d(图1a)。
从近47年终霜冻日期标准差的空间分布来看(图1b),华北、黄淮地区东部、江淮地区东部、东北地区东北部和南部、内蒙古西部、新疆西部终霜冻日期年际间变化较小,在10d 以下,江南地区西部、华南地区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及青藏高原中部终霜冻日期年际间变化较大,一般超过14d,两广北部及四川盆地在18d 以上。
近47年无霜冻期标准差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南方地区大北方地区小的分布特征(图1c)。
西南地区大部、江汉、江南、华南地区大部及青海北部、西藏大部一般在16~24d 之间;而东北、华北地区及陕西中部和北部、甘肃东部、新疆大部变化幅度小,在12~16d 之间;山东东部、辽宁东部、吉林中南部、黑龙江东北部、青海东南部更小,在12d 以下。
3 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的长期变化趋势由图2可以看出,近47年,全国平均初霜冻日期呈推迟变化趋势,终霜冻日期呈提早变化趋势,无霜冻期呈延长变化趋势,其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3d/10a,2.0d/10a 和3.4d/10a,并均通过0.001显著性检验。
从年代际变化来看(表1),20世纪60~80年代全国平均初霜冻日期变化不大,但20世纪90年代之后初霜冻日期明显推迟,其中21世纪以来全国平均初霜冻日期比20世纪80年代推迟5d;20世纪60~70年代全国平均终霜冻出现日期变化不大,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国平均终霜冻日期出现明显提早的变化趋势,其中21世纪以来全国平均终霜冻日比20世纪70年代提早9d;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全国平均无霜冻期变化不大,80年代至今无霜冻期呈显著增加趋势,21世纪前7年全国平均无霜冻期比20世纪70年代偏长15d(表1)。
空间分布来看(图1),近47年全国大部地区的初霜冻日期变化有推迟趋势,其中,除华北地区东部、长江三角洲、青海北部、新疆东部、西藏中部、云南推迟幅度相对较大,为2~3d/10a,全国其余大部表1 不同年代全国平均初、终霜冻日序及无霜冻期Table 1 Day series of the first frost date,the last frost date and the fros-t free days in different decades in C hina年份初霜冻日序终霜冻日序无霜冻期/d 1961)1970年292.2108.2182.61971)1980年291.9109.1181.81981)1990年292.8105.9186.01991)2000年294.5103.4190.22001)2007年297.8100.1196.8地区为1~2d/10a;全国大部地区终霜冻日期有提早的变化趋势,其中西北地区大部、江南地区中西部及辽宁大部、山东大部提早1~2d/10a,东北地区中部和北部、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大部、华南地区大部提早2~4d/10a 。
对照图3a,3b 可知,北方大部地区终霜冻日期变化趋势明显大于初霜冻日期变化趋势。
全国无霜冻期普遍呈延长的变化趋势,且大部地区一般延长2d/10a 以663 6期 叶殿秀等:1961)2007年我国霜冻变化特征上,其中东北地区中北部、华北地区东部和北部、黄淮、江淮、华南、西南地区大部、青藏高原西部及新疆东部延长4~6d/10a,说明中东部地区及青藏高原西部无霜冻期延长比中西部地区明显(图3c)。
4小结1)近47年,初、终霜冻日期及无霜冻期长度的极差和标准差均表现出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小,说明无论初、终霜冻日出现时间还是无霜冻期长度年际间变化北方地区均比南方地区稳定。
所以,在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极端霜冻的影响,特别是南方地区。
2)无论是初、终霜冻日期还是无霜冻期,其极差均为标准差的2倍以上,说明初、终霜冻日期、无霜冻期离散程度均较大。
另外,极差和标准差均反映出,全国大部地区终霜冻日期的年际间差异比初霜冻日期大,无霜冻期的年际变化又比终霜冻日期年际变化大。
3)近47年,全国平均终霜冻日期以2.0d/10a 的气候倾向率提早,初霜冻日期以1.3d/10a气候倾向率推迟,终霜冻日期提早幅度比初霜冻日期推迟幅度大;无霜冻期以3.4d/10a的气候倾向率延长。
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初霜冻日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明显推迟,终霜冻日期80年代开始明显提早,无霜冻期也是80年代开始明显延长。
参考文献[1]沈能展,梁荣欣,赵秀兰,等.哈尔滨地区初、终霜冻日分布特点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2):129-136.[2]林良勋,薛登智,梁健,等.近二十年广东的霜冻气候特征及其变化特征.广东气象,2000,4:7-9.[3]吴国兴,高安宁,陈业国.广西异常霜冻天气过程特征指数研究.广西科学,2003,10(1):72-74;80.[4]翟盘茂,任福民.中国近40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气象学报,1997,55(4):418-429.[5]H eino R.Progres s in th e s tu dy of climate extremes in north-ern and central E urope.Climatic Chang e,1999,42:151-181.[6]Bonsal B R,Zhan g X,Vincent L A,et al.Characteristics ofdaily and exteme tem perature over Canada.J Climate,2001,14:1959-1971.[7]Eas terling D R.Recent changes in frost days and fros t-free seasonin the Uni ted States.Bull Amer Meteor Soc,2002:1327-1332.[8]翟盘茂,潘晓华.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地理学报,2003,58(增刊):1-10.[9]陈乾金,张永山.华北异常初终霜冻气候特征研究.自然灾害学报,1995,4(3):33-39.[10]陈乾金,夏洪星,张永山.我国江淮流域近40年异常初终霜664应用气象学报19卷冻的分析.应用气象学报,1995,6(1):50-55.[11] 马柱国.中国北方地区霜冻日的变化与区域增暖相互关系.地理学报,2003,58(增刊):31-37.[12] 杜军,宁斌.雅鲁藏布江中游近40年异常初终霜冻分析.气象,2006,32(9):84-89.[13] 严中伟,杨赤,Jones P.观测序列的不均一性对估算北京和上海平均气温和极端温度变化趋势的影响.大气科学进展,2001,18(3):309-322.[14] 王世斌.南京地区晚霜冻对茶树的危害及防御.南京农专学报,2001,17(4):49-52.[15] 中国气象局.中国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Characteristics of Frost Changes from 1961to 2007over ChinaYe Dianx iu Zhang Yo ng(N ational Cl imate Center ,Beij ing 100081)AbstractBased on the daily minim um temperature data at 577m eteoro logical stations over China from 1961to 2007,the fir st fr ost date,the last frost date and the frost -free day 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co mmo n cl-im atic index on frost day.T he r esults show that the standar d deviation of the first fro st date,the last fro st date and the fr ost -free day s is less in the no rth than in the south of China,w hich indicates that they are more stabile in the no rth than in the so uth.T he inter -annual v ar iation of the last fro st date is larg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fr ost date,and the inter -annual v ar iation of the fro st -free days is lar ger than those o f the last frost date in mo st areas of China.It can be seen from the linear chang e trend that the last frost date is 2.0d/10a ahead o f time,the first fr ost date has 1.3d/10a delay and the frost -fr ee day s prolo ng 3.4d/10a over the past 47years.Fro m the climate tr end it can be fo und that the range of the ahead last frost date is more than that of the delayed first frost date,w hich implies that the m ain cause of the prolo ng ed frost -free days is the ahead o f last frost day.T he first -fro st date obviously delays since 1990s.T he last frost date is obviously ahead of time and the fr ost -free days obviously prolong since 1980s.The ahead o f last fro st date is earlier than the first fro st date delay in China from the inter -annual v ar iation.Key words:first and last frost date;frost -free days;inter -decadal variatio n665 6期 叶殿秀等:1961)2007年我国霜冻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