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青岛市一模文综试题及答案——地理部分.docx

2017年青岛市一模文综试题及答案——地理部分.docx

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5 BCBCD6-11 ADACAD36 .( 24 分)(1)安宁河谷位于西南季风、东南季风背风坡,背风坡少雨;( 2 分)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焚风效应),致使河谷干热;( 2 分)夜间山坡上部的冷空气下沉至谷地,会增强谷底的干旱程度,使河谷多荒草地。

( 2 分)(2)纬度低,晴天多,光照强;( 2 分)谷地地形不易散热,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热量丰富;( 2 分)生长季节,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 分)降水小,干燥度大,不利于害虫的成活,少病虫害。

( 2 分)(3)有利的气候条件,自然生长,品质优,价值大;( 2 分)热带稀有水果,北方地区市场需求量大;( 2 分)有铁路、公路经过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便于外运。

( 2 分)(4)问题① : 减少水蚀、风蚀,保持水土;( 2 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分)。

问题② : 加强科研投入 , 引进、开发优良品种,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 ( 2分)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

( 2 分)37 .( 22 分)(1)河流干流从东北流向西南;( 2 分)河道宽窄变化大;( 2 分)支流多,从周边流向中心,呈向心状。

( 2 分)(2)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支流多,携带泥沙量大;( 2 分)河面宽阔,地形平坦,流速减慢,(2 分)下游金沙萨附近河道变窄,流量减少,( 2 分)河水滞留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2(3)飞机速度快,效率高;( 2 分)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少,城市间距离远;( 2 分)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植被茂密,多河流、沼泽,陆上交通不便(投资);( 2分)2 分)河流径流量大,河道变化大,水上交通速度慢、直达性差。

(42 .( 10 分)资源价值:该地钙华景观是高寒岩溶作用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2 分)钙华景观兼具形象美、色彩美等地貌美学特征,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2分)该景观带钙化景观质量高,景观带类型丰富,地域组合较好,经济价值高。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含答案

202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2024.03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秦岭被认为是中国南北分水岭,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识之一。

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在《新撰地文学》中提出的“北岭淮水”说,是近代以来最早以泰岭为中国南北分界线的观点。

中国地理自古以南北来划分,少以东西来界定,因秦岭阻隔,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化,既有“江南杏花春雨,塞北铁马秋风”的南北方截然不同的风景,也存在南稻北麦、南船北马的迥异生活方式。

以秦岭为轴心地带形成的华夏文明具有鲜明的南北文化差异,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华夏民族这样具有强烈的南北意识,文化的各个分支均有南北分流情形。

然而中国人的南北意识不是早就有的,秦汉时,“汉文化的核心地带,一直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关中和山东,曾是两个高度的开发区”。

汉唐文献中,秦岭之南经常被描述为沼泽与丛林之地,到处是烟瘴之气、怪鸟异兽,故而开发较迟。

及至晋室南迁,才初步改变北方经济、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态势。

中国南北疆域分化,南北自然、人文景观存在差异。

秦岭具有横亘东西、划分南北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华夏民族不断向秦岭南笼开拓、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南北意识逐渐形成,滋养出华夏文明独有的南北文化。

历史上秦、汉、隋、唐、元、清都有秦岭南北疆域空间和政权上“大一统”的行政区划。

晋之后的一个世纪,中国又以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划分而分裂,从而出现南北中国的局势。

从十一到二十世纪,长江流域甚至更南的地域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文化也存在南北分流的现象。

广东省江门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江门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试卷类型:A 江门市2025届普通高中高三调研测试地理本试卷共6 页,19 小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1.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江城,地处长江上游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拥有 3000 余年的建城史。

作为巴蜀地区的门户关口,重庆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1 为宋朝重庆古城位置图。

据此完成1-2 题。

图11.古代,重庆作为巴蜀地区主要门户关口的优势条件是①水运便利②良田充足③水源充沛④易守难攻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推测古代商品贸易主要位于A.太平门B.朝天门C.洪崖门D.镇西门南京先锋书店以学术、文化沙龙、咖啡、创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为读者提供公共和独立阅读空间的民营书店。

近年该书店的业务拓展主要由城市转向乡村。

2023 年广东省首家先锋书店在开平市塘口镇建成---先锋天下粮仓书店(该书店由上世纪 60 年代的旧筒状粮仓改造而成)。

图2 为先锋天下粮仓书店改建前后对比图。

据此完成3-5 题。

图23.近年来,先锋书店的业务拓展主要由城市转向乡村的原因是,城市A.融资困难B.市场饱和C.政策收紧D.人口减少4.先锋书店选址开平市塘口镇的主要原因是当地A.消费人口多B.交通条件好C.资源价值高D.消费水平高5.先锋天下粮仓书店的成功运营,有利于①提高城镇化率②促进乡村振兴③保护历史建筑④改善人居环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中国正在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迁移已逐渐成为人口迁移流动的重要组成。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2月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缺答案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2月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缺答案

高三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7。

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卷(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干燥度是指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表示气候的干燥程度.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读中国部分区域干燥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3题。

1.据图分析甲处干燥度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气温C.地形D.水源2.图中乙区域土地利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①土地荒漠化②土壤次生盐碱化③水土流失④土壤板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关于该区域干燥度分布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北纬40度纬线由西向东气候干燥程度逐渐升高B.乙处比丙处干燥度变化慢C.本区域干燥度自南向北递增D.影响该区域干燥度分布最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海内外3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

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A.下渗B.地表径流C.降水D.水汽输送5.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①缓解热岛效应②减轻城市内涝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④提供工业用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A.美化城市环境B.增加下渗量C.调节小气候D.保护生物多样性澳州沙漠中的波浪岩,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早在25亿年前就已经形成,在西澳洲已成为地标。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 级十月测试地理试题(2024.10)说明: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 页至第7 页,第Ⅱ卷为第8 页。

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7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7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

北京故宫太和殿外广场(40 °N,116 °E)所立日晷属于赤道式日晷,其晷盘与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并指向北极星。

图 1 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拍摄的太和殿外广场日晷照片。

据此完成1~3题。

图11 .太和殿外广场所立日晷,摆放正确的示意图是A B C D2 .图1 所示时刻,太阳位于当地的A .西北方天空B .西南方天空C .东北方天空D .东南方天空3 .该日,随白昼时间的推移,晷针的日影在晷盘上的移动方向是A .顺时针B .逆时针C .先逆时针后顺时针D .先顺时针后逆时针2024 年5 月3 日17 时27 分,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37 分钟后,器箭分离,嫦娥六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并返回之旅,从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 天。

据此完成4~6 题。

4 .正在德国柏林(13.2°E)留学的小明在学校观看嫦娥六号发射实况直播,器箭分离时当地时间为A .2 日11 时4 分B .3 日10 时27 分C .3 日11 时4 分D .2 日1 时4 分5 .嫦娥六号发射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是A .90%B .70%C .50%D .30%6 .嫦娥六号发射至采样返回期间,济南某中学操场旗杆正午影子长度变化为A .先变长后变短B .先变短后变长C .一直变短D .一直变长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

图 2 为甲地某日日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度高二期末自主练习地理试题(文科)2024.1留意事项:本考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限定用时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我国分为三大自然区,地理学家把东部的四个地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合并为一个自然区,据此回答1-3题。

1、东部四个地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2、东部○1○2○3○4四个地区合并为一个自然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A.地形都属于平原地区B.各地受到夏季风的影响C.河流都属于太平洋水系D.各地受到冬季风的影响3.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才智的火花,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山”的位置,正确的是A.位于○1○2之间B.位于○2○3之间C.位于○3○4之间D.位于○3○6之间读唐诗“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该诗描述的地区最可能见到的景观是5.该诗描述的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酸雨B.水土流失C.气候变暖D.土地荒漠化,下图是东汉时期的生产图,图中上半部分是弋射图,两个射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

据此回答回答6-7题。

6.该图反映出图示地区发展处于A.初级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

7.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寻求人地协调B.折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C.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惊又依靠D.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资源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8-9题8.图中图示区域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山脉B.湖泊C.河流D.交通线9.依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相宜发展A.化学工业B.电子工业C.建材工业D.纺织工业读某企业建立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10-11题。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11月)地理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11月)地理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

....、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3月21日春分,恰逢我国农历2月某日。

该日,天津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到“旷野明月”景观。

天津滨海地区还发育了潮汐树(海水在涨落过程中堆积与冲刷形成的地貌)。

完成下列1-3题。

1.一周后A.下半夜可见月面朝西B.正值大潮海水水位高C.日、月位于地球同侧D.月亮较太阳早升先落2.从农历2月初七到该日,潮汐树的变化A.向着海洋萎缩B.向着海洋生长C.向着陆地生长D.向着陆地萎缩3.该日白天天津能观测到的杆影末端连线轨迹A.①B.②C.③D.④下面4幅图是我国科学家们在北极地区(73.37°N,165°W)进行科学考察时,在某月5日观测到的(0时、6时、12时、18时)大气温度变化曲线。

经科学家分析发现,由于受暖气流影响,极地大气近地面附近气温随时间发生了一次由增强到减弱的逆温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4-5题。

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4.以上4幅图中观测时间可能是0时的是A.①B.②G.⑧D.④5.科考最佳时期,北半球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A.华北平原桃花盛开B.南京梧桐大道落英缤纷C.江淮地区荷叶飘香D.长江边滩裸露面积较大下击暴流是指雷暴云申局部的、小范围的强下沉气流引发的在地面及其附近产生的强辐散风。

其发生与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联系紧密,通常表现为一束强烈的气流从天空冲向地面,而后气流向周围辐散,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大,最大地面风力可达15级左右,且往往伴随有低空风切变(风速和风向变化)。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联考高三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共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卡奔塔利亚湾地处澳大利亚北部。

周边地区的气候类型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卡奔塔利亚湾有著名的“牵牛花云”景观,因类似牵牛花的藤蔓而得名。

“牵牛花云”形成于海上,呈线状排列,早晨伴随着朝霞逐渐向陆地移动,上午到达陆地上空。

在伯克敦的观测表明,干季少见“牵牛花云”登陆的现象,图左边示意常出现“牵牛花云”现象的地理位置,图右边为“牵牛花云”景观。

据此完成1—3小题。

1.“牵牛花云”所在气团从卡奔塔利亚湾上空登陆之后变性为A.冷干B.冷湿C.暖干D.暖湿2.干季,卡奔塔利亚湾不易出现“牵牛花云”登陆现象的主要原因有A.盛行西北季风,陆地空气性质干热,“牵牛花云”不易形成B.盛行东南信风,风向与“牵牛花云”登陆方向不一致C.气温较低,海洋蒸发弱,西北季风带来的水汽少,“牵牛花云”不易形成D.干季的白天,受陆风干扰强烈,“牵牛花云”不易登陆3.与图中东部沿海甲处自然景观特点相符的是A.乔木常绿,多革质叶片B.干季草类枯黄,湿季草原葱绿C.明显的季相变化,干季落叶D.常见茎花、板根现象冷流雪,也称“冷流降雪”,当冷空气流经渤海和黄海暖湿海面时,暖湿海面向低层大气输送大量的热量和水汽,使低层冷空气变得暖而潮湿,在山东半岛丘陵地形的阻挡下,变暖湿后的冷空气减速从而产生辐合抬升,在丘陵的北侧就容易形成冷流降雪。

图2示意2023年某月16日06时—17日06时山东省降水实况。

据此完成4—6小题。

4.当冷空气流经烟台北部海面时A.海水透明度降低B.海水表层温度升高C.沿岸海水上泛增强D.海水流速减小5.与冷流雪产生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A.地形雨B.气旋C.反气旋D.冷锋6.下表为烟台沿海一年中气温与海水温度月平均变化统计表。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含答案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地理含答案

☆开封前注意保密肇庆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坡。

秦岭主脊附近南北坡有“南草北木”的自然奇观。

下图为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示意及“南草北木”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秦岭主脊附近南北坡出现“南草北木”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差异B.降水差异C.坡度差异D.土壤水分差异2.下列山脉中,“南草北木”现象最不明显的是A.天山山脉B.阴山山脉C.小兴安岭D.南岭近地面大气的气温主要受下垫面和天气状况的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区不同地表类型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a、c两曲线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天气状况B.建筑物密度C.河湖分布D.工业分布4.P点和M点数值出现差异的原因是A.灌丛草地的比热容较小B.建筑物有利于地面向外发射长波辐射C.建筑物会在夜间释放储热D.晴朗的夜晚和阴雨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不同2024年1月1日7时刚过,黑龙江抚远东极广场就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下图)。

随后,金色的阳光一路向西,在不同时段拂过中华大地。

表1示意当日我国不同地点日出时间。

据此完成5~6题。

表1日出时间地点纬度7时01分黑龙江抚远约47°25′N7时22分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约35°45′N7时31分P地约49°12′N7时32分M地约34°48′N7时36分湖北十堰武当山琼台约32°24′N8时07分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约27°10′N5.当日,抚远的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情况是A.东北升、西北落昼长夜短且昼渐长B.东北升、西北落昼长夜短且昼渐短C.东南升、西南落昼短夜长且昼渐长D.东南升、西南落昼短夜长且昼渐短6.下列关于P地和M地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地的地方时相差约1分钟B.两地的经度差小于1°C.两地的白昼时间相差约2分钟D.此日两地的日出方位相同响应于板块间的碰撞挤压,天山北麓发育了四排(I、Ⅱ、Ⅲ、Ⅳ)地质构造,并伴有逆冲断裂。

【青岛二模】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 Word版含答案.pdf

【青岛二模】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 Word版含答案.pdf

高三自评试题 文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2. 第Ⅰ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黄土高原局部黄土分布等值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米)。

读图回答1~2题。

1.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A.24 B.34 C.36 D.42 2.3月21日傍晚,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2为东北地区4月初某时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甲地最可能的天气状况是 A.连续性降水 B.狂风暴雨 C.温暖晴朗 D.高温晴朗 4.最可能发生沙尘天气的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图3为某区域的卫星图像,其中中部浅色为永久积雪。

读图回答5~7题。

5.冬季,M地主要受 A.冬季风控制 B.西风带影响 C.高气压控制 D.信风带控制 6.M地比N地冬季气温高,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7.N地自然植被属于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草原荒漠D.常绿阔叶林 图4为2000年深圳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聚类图。

读图回答8~9题。

8.深圳市中心商务区主要分布在 A.专业人员集中区 B.外来人口集中区 C.物流从业人口集中区D.港口工人集中区 9.深圳市1990年—2000年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部人口向北部迁移 B.北部净迁入人口数量大 C.南部人口数量减少 D.北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表1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企业成本上涨因素统计表,图5为某企业成本与产量变化曲线图(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全国乙卷)文科地理试题(含全解全析)

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全国乙卷)文科地理试题(含全解全析)

2024届高三10月大联考(全国乙卷)地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城市人口迁移分为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户籍净迁入和非户籍净迁入的高值区集中于东部沿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

表1为2011—2017年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的人口迁移数据表。

据此完成1~3题。

表1城市群户籍净迁入人口/万人非户籍净迁入人口/万人流动人口落户率/%京津冀46.17189.36 2.86长三角158.70104.11 4.30珠三角231.3485.787.821.我国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成为人口净迁入高值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自然环境B.服务设施C.经济水平D.政府政策2.由表可知,2011—2017年A.京津冀总净迁入人口数最多B.珠三角户籍净迁入占比最高C.长三角总净迁入人口数最多D.长三角户籍净迁入占比最低3.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流动人口落户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A.非户籍净迁入人口数少B.高素质人才落户意愿低C.累计净迁入人口总数多D.城市落户门槛相对较高新疆吐鲁番盆地某村庄传统民居的窗户少而小,许多窗户洞口会做成朝向室内的喇叭口状,面朝风向的一些窗户会在最外侧安装小木门。

图1示意喇叭口状窗洞。

据此完成4~6题。

图14.该地传统民居窗户少而小的主要原因是①夏季减少室内太阳辐射②夏季增强室内通风③冬季减少室内太阳辐射④冬季增强室内保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当地窗户设计成喇叭口状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室内采光B.减少风沙进入C.节省建筑材料D.提高美观效果6.当地安装小木门的窗户,主要朝向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西北方2003年成立于湖南长沙的甲公司,主要从事高端乳品生产、研发及销售。

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选考科目考试绍兴市适应性试卷(2024年4月)地理试题注意事项: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深圳市内涝风险评估图。

完成1题。

1.内涝低风险区多分布在深圳市东南部,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B.人口C.地形D.气候藏东南山区地势险峻,植被群落结构复杂,是中国最适宜生长巨树(树高超过70m)的地区。

下图为利用某地理信息技术测量巨树高度的流程示意图。

完成2、3题。

2.测量巨树高度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A.模拟滑坡动态过程B.分析降水数据信息C.开展矿产资源普查D.定位受灾人员位置3.中国巨树多分布于藏东南的原因是()①气候干旱,病虫害较少②水热充足,生存环境稳定③地处偏僻,人类干扰少④物种单一,种群间竞争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冷泉是以甲烷等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流体在海底的渗漏活动。

“海马”冷泉是我国首次在南海北部发现的具有世界级规模的冷泉系统。

完成4、5题。

4.能正确反映“海马”冷泉区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是()A B C D5.“海马”冷泉活动产生的影响是()A.增加了生物多样性B.显著降低海域水温C.有助于形成可燃冰D.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完成6、7题。

6.图中A、B两个锋面类型分别是()A.冷锋冷锋B.暖锋暖锋C.冷锋暖锋D.暖锋冷锋7.该时刻()①甲地气流逆时针下沉辐散②乙地雪线达到一年中最高③丙地吹东北风,风力强劲④丁地需加强地质灾害防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辐射雾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使近地面空气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

下图为福建省沿海某地5月1日14时至3日14时风速、气温及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完成8、9题。

8.该地最可能出现辐射雾的时段是()A.a时段B.b时段C.c时段D.d时段9.与其它时间相比,该地出现辐射雾时大气()A.保温作用较强B.削弱作用较弱C.对流运动较强D.环境质量较差荣成天鹅湖位于山东半岛东端,是亚洲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2024.1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江西省三清山及周边地区的沉积岩和花岗岩广布,花岗岩的垂直和水平节理发育,峰林地貌典型,形态多样。

图1示意三清山地区花岗岩地貌的演化过程,据此完成1~2题。

图11.由P到Q登山途中,岩层年龄的变化特点是A.由老到新B.由新到老C.新~老~新D.老~新~老2.花岗岩峰林地貌的主导作用①冻融风化作用②重力崩塌作用③流水溶蚀作用④流水侵蚀作用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四川省某地以丘陵、盆地为主,部分地层含有可溶性膏盐。

浅层地下水具有“就地补给、就近排泄”特点,形成相对独立的水循环系统。

由于含盐量差异,地下水分为淡水层、咸水层和微咸水层,垂直分层现象显著。

图2为某小盆地的浅层地下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图23.可稳定开采优质淡水的钻孔是A.甲B.乙C.丙D.丁4.咸水层A.中部厚度小B.更新周期长C.排泄条件好D.埋藏深度季节变化大台风形成于热带洋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的位置与形态是影响台风路径的首要因素,北上路径的台风还受到中高纬度气压系统的影响。

图3示意“影响北上路径台风的气压系统可能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气压系统的可能位置,有利于北上路径台风发育的是A.H1—L1B.H1—L2C.H2—L1D.H2—L26.北上路径台风A.沿着副高系统的东侧移动B.登陆地西侧常现凉爽天气C.等级在北上途中逐渐提高D.极端暴雨的出现概率较小秦岭冷杉枝叶繁茂,喜温凉,幼苗成活率低且所需的生境条件严苛,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的中高海拔山地北坡和南坡沟谷。

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济宁市2024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24.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荀子以主张“人性恶”而著名,这与孟子所主张的“人性本善”正好相反。

表面上看,荀子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而事实上恰好相反,荀子的理论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哲学。

他的理论主旨是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

价值来自文化,而文化则是人的创造性成就。

因此,在宇宙中,人和天地同等重要。

荀子认为,天、地、人构成宇宙的三个力量,它们又各有自己的作用。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这是天、地的作用。

至于人的作用,则是运用天时地利以创造自身的文化。

按照荀子的看法,人性也应当受到教养,没有经过教养就不可能成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就是人为。

荀子的人性论虽然与孟子的正好相反,但是他也同意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他自己也说过“涂(途)之人可以为禹”,即路上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禹。

这种一致,让有些人认为这两位儒家并无根本的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人只要充分发展这四善端,就能成为圣人。

而荀子的看法是:人生来不仅没有善端,相反地倒是具有恶端。

在《性恶》篇中,荀子一方面认定人生来就有贪图利益和感官享受的欲望,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生来又有智性,可以使人成善:“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而荀子认为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有智性。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2024.11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

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和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南宋学者郑友贤在其《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中指出:“武之为法也,包四种,笼百家,以奇正相生为变。

”《孙子兵法》全书从战略运筹、战争预测(《计篇》)起步,经战争准备(《作战篇》)、运用选择方略(《谋攻篇》)、发展实力(《形篇》)、创造有利作战态势(《势篇》)、灵活用兵、争夺先机、因敌变化而取胜(《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到解决具体的“处军相敌”(《行军篇》)、利用战术地形(《地形篇》)、掌握兵要地理(《九地篇》)、实施特殊战法(《火攻篇》)、搜集情报、以资决策(《用间篇》) 等具体的战术问题,始于“知彼知己”,又终于“知彼知己”,恰好规划了一个完整的程序,其篇次结构序列设计,侧重于按用兵制胜的要领与方法加以逻辑展开。

曾有人这么认为,“十三篇结构缜密,次序井然,固有不能增减一字,不能颠倒一篇者”,是一个完整有机的思想体系。

阅读《孙子兵法》,须坚持回归经典文本的整体性原则。

如许多人推崇《孙子兵法》讲谋略,甚至认为《孙子兵法》与将“瞒天过海”“趁火打劫”“顺手牵羊”之类阴谋诡计奉为圭果的《三十六计》是同类,这显然是一种偏颇的识见。

《孙子兵法》当然讲谋略,提倡“上兵伐谋”,但《孙子兵法》更注重实力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战胜对手,前提是做强、做大自己。

其后裔孙膑的“田忌赛马”故事,其实最能说明这层关系,以上驷对中驷、中驷对下驷、下驷对上驷,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赢了比赛。

这说明,谋略有用,当双方实力相近状况下,谋略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但如果三驷皆为下驷,那么,不管怎样运筹,比赛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零比三。

2024届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4届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二模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同城化是中心城市与毗邻城市以“同城”的标准,推动生产生活功能的合理配置以及公共服务同质共享,实现空间一体、制度同一的城市发展共同体。

数据显示,2023年珠三角九市间的日均出行规模为685万人次,跨城工作在该地已经成为常态。

图示意2023年珠三角地区城际间日出行情况。

完成下面小题。

1.以城际间的日出行规模衡量,珠三角地区交通枢纽地位最高的是()A.广州B.深圳C.珠海D.东莞2.东莞与广州、深圳距离相当,但城际间日出行量差异很大,原因是()A.广州对东莞行政管辖能力弱B.广州与东莞地域文化差异大C.广州比深圳城市服务等级低D.广州对东莞辐射带动作用小3.最适合成为珠三角首批推进同城化建设的城市组合是()A.广州—深圳B.佛山—广州C.珠海—中山D.东莞—惠州土壤容重是指一定容积的土壤烘干后质量与烘干前体积的比值,土壤越紧实,容重越大。

四川某地为改变人工柳杉林初植密度大、树种组成单一等问题,实施了间伐技术(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间伐后林下植被和土壤容重出现了显著变化。

图示意该地柳杉林间伐强度与土壤容重的关系。

完成下面小题。

4.与间伐前相比,间伐后柳杉林下植被和土壤发生的变化是()A.喜阴植被增多B.土壤孔隙减少C.植被种群增加D.土壤肥力下降5.从人类活动强度的角度推断,与间伐强度对柳杉林土壤容重的影响基本一致的是()A.引水灌溉B.秸秆还田C.土地翻耕D.植树造林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农业农村为依托,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乡村功能,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示范园区。

图是湖北省某县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的模式图。

完成下面小题。

6.该示范园区的创建主要依托于()A.特色农业B.资源禀赋C.基础设施D.生态环境7.该示范园区发展模式的特点是()A.农牧结合循环发展B.土地资源高效流转C.休闲观光康养体验D.三大产业合理布局8.为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该县应()A.建设现代柑橘示范基地,强化县城产业基础功能B.完善集镇仓储物流服务,提升集镇加工交易功能C.打造柑橘精深加工标杆,加强农村集聚服务能力D.提高城镇产业融合水平,优化农村三大产业布局波弗特环流是北冰洋主要的表层环流系统,环流形成的流涡有利于加强淡水辐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波弗特环流明显增强,并影响着北极地区淡水的分布和输出。

【高三下】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下】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下】2024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下二模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艺术真实是艺术家以生活真实为基础,按照生活发展的必然逻辑和自己的美学理想,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和集中概括,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真实。

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

艺术家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或生活中可能有的人、事为基础创造艺术真实。

艺术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是艺术家通过想象、联想、夸张、象征、推理等方式对生活素材进行再创造和重构铸的过程,旨在更深刻、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生活。

艺术创作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艺术家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在艺术虚构中创造出艺术真实。

那么,艺术创作是如何借助艺术虚构创造出艺术真实的呢?艺术创作始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要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必须同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发生一定的联系。

而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所形成的主题,就是这种联系所爆发的火花,这火花就成为艺术家进行艺术虚构的开端。

在艺术虚构的过程中,艺术家调动全部生活积累,使这火花变得越来越明亮,直到融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真实之中。

艺术虚构受艺术家自觉的理性制约,经过艺术虚构进入艺术真实之中的,不只是艺术家的真实思想。

还有艺术家的真实情感。

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是对作为表现对象的客观生活事件所蕴含的社会内容的认识和提炼。

如果这种认识和提炼是正确的,如果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是与人民相遇的,那么,这个作品就符合了艺术真实的部分要求。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是辩证统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车大峡谷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库车县,大峡谷谷口开阔,深谷之中峰回路转,时而宽阔,时而狭窄。

图1示意库车大峡谷景观。

据此完成1~2题。

1.库车大峡谷神秘色彩的表现之一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阴声
怪气”。

关于“阴声怪气”原因可能性最大的是
A.谷内奇特地形导致风向风力、温湿差异而造成的
B.谷底处行人走路与地面的摩擦声音
C.峡谷处地壳运动而产生的震动声音
D.谷中游客说话声音的回声
2.库车大峡谷附近的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是
A.湖泊水B.地下水
C.冰雪融水D.大气降水
唐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所指“渭城”(现咸阳渭城区)、“阳关”(现敦煌市西南)是中国古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关卡要塞。

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至明清时期被完全废弃。

据此完成3~4题。

3.诗中所描写季节与渭城所发生的地理现象相吻合的是
A.室内采光面积逐渐变大B.日出时间逐渐变晚
C.正午日影逐渐变长D.夜长逐渐变短
4.阳关,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后被废弃,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战争B.与西方陆上交通逐渐衰弱
C.生态环境恶化D.丝绸之路导致人口西移
猕猴桃原产中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喜温暖、忌阳光暴晒,怕旱、怕涝、怕风,宜栽培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

意大利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后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山南部。

图2是意大利区域图,图3是猕猴桃种植方式景观图。

据此完成5~6题。

5.意大利猕猴桃采用深沟高畦方式种植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昼夜温差B.防涝抗旱
C.使土质量加疏松D.减少蒸发量
6.与中国猕猴桃原产地相比,意大利猕猴桃产区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B.降水丰沛
C.土壤肥沃D.光照强烈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

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的密度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

图4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第7~9题。

7.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B.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
C.大气降水多,淋溶作用强D.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8.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土地表层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光照强B.温差大
C.天气炎热D.多大风天气
9.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增加绿色覆盖密度,防风固沙B.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C.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D.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轻表土盐碱化
上海华谊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商之一,2008年以来在安徽无为县经济开发区的煤化工、氟化工和汽车轮胎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实现了“编队出海”的目标。

据此完成10~11题。

10.华谊集团“编队出海”主要是为了
A.减轻环境污染B.增加就业机会
C.发挥集约效应D.调整产业结构
11.除政策因素外,华谊“编队”布局在该县经济开发区主要是由于
A.劳动力丰富廉价B.水陆交通便利
C.可用土地面积大,地租低D.与上海地缘相近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荔枝主产地位于长江、赤水、习水沿岸河谷地带,合江荔枝在全球分布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最优,市场价格最高。

荔枝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果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对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非常敏感,生存的温度要求是年平均温度18℃以上,最适宜的温度是22~25℃,尤其是冬季不耐冰雪霜冻;最低温度低于2℃就可能遭受冻害,会使来年荔枝产量大为减少甚至绝收。

从最近5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来看,合江县年平均气温为℃,极端高温为℃,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有霜期仅6天,大约每三年有一年是完全无霜的。

图7示意我国荔枝主要分布
区。

(1)分析合江县气候对荔枝生产的有利影啊。

(6分)
(2),当地农民常用绿肥、田间杂草、作物茎秆等覆盖于荔枝树下,分析这种做法的原因。

(6分)
(3)分析合江荔枝市场价格最高的原因。

(4分)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6分)
问题①:针对荔枝直接食用较多的现象,推测其原因。

问题②:针对荔枝果汁等精深加工厂较少的现状,推测其原因。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1月考察火地岛过程中发现,火地岛多冰川湖和沼泽等湿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

水獭是当地人为获得皮毛而引进的,但这种攻击
性比较强的外来物种因气候不同,毛质发生变化无法利用而被遗弃,目前数量已暴增至大约
20万只。

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距离南极大陆最近处仅800公里,整个城市都呈
现出南极风光。

该市常住居民仅16000人左右,旅游旺季时,游客可达5~6万人。

图8示
意火地岛区域和醉汉树景观。

(1)说明该岛“醉汉树”树冠延伸方向并分析其形状不对称的原因。

(8分)。

(2)推断该岛水獭被引入后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8分)
(3)分析乌斯怀亚市常住人口少而外来人口多的原因。

(8分)
42.(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伊瓜苏大瀑布位于伊瓜苏河上,是南美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4000 米)。

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一游客前往伊瓜苏瀑布旅游,他发现,瀑布分布于峡谷两边。

阿根廷与巴西就以此峡谷为界;河水顺着倒U形峡谷的顶部和两
边向下直泻,凸出的岩石将奔腾而下的河永切割成大大小小2700多个瀑布,形成一个景象
壮观的半环形瀑布群,平均落差约80米;伊瓜苏瀑布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观赏点多,从不周
地点、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看到的景象不同。

图9是伊瓜苏大瀑布位置及景观图。

分析伊瓜苏瀑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的原因,并为游客观赏瀑布的观赏点及观赏角度选择提供建议。

43.(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

谷坊横卧在沟道中,高度一般为1~3米,最高5米。

谷坊一般沿沟道成群布置,谷坊之间相互衔接,沿沟道形成梯级,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效更佳。

图10是谷坊群示意图。

简述谷坊在生
态环境治理方
面所起的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